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说明书

合集下载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与5种药物配伍稳定性考察_肖淼生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与5种药物配伍稳定性考察_肖淼生
医药导报 2008年 8月第 27卷第 8期
· 1005·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与 5种药物配伍稳定性考察
肖淼生 1 , 李宝柱 2 , 甘春英 1 , 王启斌 1
(郧阳医学院 1.附属太和医院药学部 ;2.药检学院药学系 2003级 , 湖北十堰 442000)
[ 摘 要 ] 目的 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与 0.9%氯化钠注 射液 、 5%葡萄糖 注射液 、 10%葡萄 糖注射 液 、5%葡萄 糖氯化钠注射液 、 10%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 。 方法 应用紫外分 光光度 计 、酸 度计 、注射液 微粒分 析仪分 别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与上述 5种注射液配伍后 的外观 、pH值 、吸光度 、紫外吸收 光谱及微 粒的变化 。 结 果 5种混 合溶液外观无明显变化 ;微粒数 随放置时间呈下降趋 势 ;与 10%葡萄糖注射液配 伍后 pH值 有明显下降 ;与 10%葡萄糖 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紫外扫描最 大吸收波长和最大吸 光度均 明显异常 。 结论 丹参川 芎嗪注 射液与 10%葡萄 糖注射 液和 10%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不宜配伍使用 。
原溶液 4.02 4.22 5.65
3.97
3.86
0 min 15 min 30 min 1.0 h 1.5 h 2.0 h 3.57 3.57 3.56 3.55 3.55 3.56 3.96 3.57 3.54 3.51 3.52 3.47 3.77 3.76 3.76 3.77 3.77 3.77
氯化钠注射液 ≥25 μm 0.0 0.9 0.3 0.2 1.9 0.7 1.5
10%葡萄糖
≥10 μm 7.8 29.5 29.3 30.7 29.6 26.0 32.5
氯化钠注射液 ≥25 μm 0.3 1.2 1.0 1.5 0.7 0.9 0.7

住院患者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合理性分析

住院患者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合理性分析

住院患者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合理性分析邢亚群;董清清【摘要】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合理性.方法依据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相关药物评价标准,从适应证、用法用量、联合用药、用药疗程等角度对2017年4季度108份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出院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108份病例中,有55病例不合理,不合理率为50.93%.结论我院住院患者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不合理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用药安全,应加强临床医生合理用药的培训和监管力度,提高药物使用的合理率.【期刊名称】《心脑血管病防治》【年(卷),期】2018(018)005【总页数】3页(P428-429,435)【关键词】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用药合理性;超说明书用药【作者】邢亚群;董清清【作者单位】233040 安徽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33040 安徽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2近1年来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用量剧增,作为一个辅助用药一直排在我院全部药品使用金额的前20位,引起临床药学人员关注,为了解该药物临床使用的合理性,临床药学人员对2017年4季度住院患者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使用情况进行调研,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和制定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从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系统)调取2017年4季度所有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住院病例。

以科室为对象升序排列后,每个科室取末尾数字为4的病例共10份,若不足10份,则全部抽取。

1.2 方法:逐项统计患者的住院号、科室、性别、年龄、医嘱医师、药物过敏史、既往史、临床诊断、溶媒、用量用法、疗程长短、联合用药、配伍禁忌、不良反应及上报情况等信息,参考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说明书、治疗指南、《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以及《北京市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试行)》,采用Excel录入后,进行统计分析。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临床应用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临床应用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临床应用发表时间:2012-10-17T15:57:04.98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6期供稿作者:汪燕邵建兵[导读]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作为以活血化瘀为主要功效的单体中成药,应用范围广泛,可探讨开发在其他科的应用。

汪燕邵建兵(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药剂科江苏如皋 226500)【摘要】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临床各科应用后的疗效以及病理药理依据。

方法收集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本院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呼吸科、骨科的临床资料,结合药理病理学,总结出丹参川芎嗪在临床各科应用的具体疗效和理论根据。

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作为以活血化瘀为主要功效的单体中成药,应用范围广泛,可探讨开发在其他科的应用。

【关键词】丹参川芎嗪活血化瘀微循环【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6-0022-02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为中药复方制剂,其组分为盐酸川芎嗪(化学名称为:2, 3,5, 6-四甲基吡嗪盐酸盐)、丹参素(化学名称为:β-(3,4-二羟基苯基乳酸)。

二者联合有抗血小板聚集, 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液粘度,加速红细胞的流速,改善微循环,并具有抗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作用;降血脂,抗凝及调整血管舒缩功能等。

适用于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如脑供血不全; 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及其他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的胸闷、心绞痛、心肌梗塞、缺血性中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症。

具体应用如下:1、脑血管疾病1.1 急性脑梗死中医称脑梗死为缺血性中风,气滞血瘀是本病的主要病理机制之一。

现代研究根据本病血液流变学异常,以稠黏为特征,血小板活性亢进、聚集、黏附功能异常,结合CT病灶部位,大小等情况,形成了本病病因病机的瘀血论,为活血化瘀法在本病治疗过程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丹参川芎嗪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活血化瘀药之一,具有改善微循环,促进纤维蛋的溶解,降低全血粘滞度,改善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障碍,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1],抗血小板凝集和解聚,扩张小动脉,抗缺血后再灌注和炎性损伤和活血化瘀作用。

丹参川芎嗪治疗突发性耳聋

丹参川芎嗪治疗突发性耳聋

丹参川芎嗪治疗突发性耳聋作者:于文泽来源:《中外医疗》 2011年第35期于文泽(舒兰矿业集团总医院吉林省吉林市 132000)【摘要】突发性耳聋是常见的感觉神经性耳聋,发病时常伴有耳鸣、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不确定。

我科从2007年1月至2010年5月,应用丹参川芎嗪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50例(55耳),疗效显著,现作如下报道。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丹参川芎嗪【中图分类号】 R276.1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1)12(b)-0108-01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病例选择按中华耳鼻咽喉科学会1996年10月上海制定的突发性耳聋的诊断标准[1],排除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出血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丹参川芎嗪组50例(55耳,左耳29例,右耳16例,双耳5例),其中男24例,女26例;患者最小16岁,最大74岁,平均年龄为49岁。

病程8h~1个月,平均7.4d。

对照组:50例(53耳,左耳23例,右耳24例,双耳3例),其中,男23例,女27例;患者最小22岁,最大71岁,平均年龄为47岁。

病程12h~1个月,平均8d。

患者的听力损失情况为5°[2],2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见表1。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若低分子右旋糖酐(简称低右)皮试阳性者,则给予,静脉注射,每天1次,辅以高压氧和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若患者低右皮试呈阴性,则予以静脉注射3d。

复查电测听,以后给予6%低右(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及上述治疗,疗程为14d。

丹参川芎嗪组:在应用低右阴性者冲击对本组患者治疗后,于对照组治疗方法相同,并加用由贵州拜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丹参川芎嗪注射液5mL,静脉注射14d,每日注射1次。

注意观察2组患者是否出现出血倾向、头痛、恶心等情况。

疗效按1996年10月上海制定的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标准判断[1]。

28例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致不良反应应急处理措施及经验

28例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致不良反应应急处理措施及经验

经外科杂志,1998,4(1):48 - 49.
灶周围水肿,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丹红注射液能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并发
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降低神经系统 功能缺损评分,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有效改善临床症状,试验 组总有效率为 86. 53% ,优于对照组的 71. 15%( P < 0. 05)。且丹 红注射液不良反应较少,不增加出血倾向,价格较便宜,适合于各 级医疗单位,尤其在广大基层医院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 1 ] 金保山,王代旭,黄元奎,等 .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大面积脑梗死 38 例
[ 9 ] 迟丽屹,张彦海,付 峰 . 丹红注射液对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灶周
[ 2 ]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 . 各类脑血管疾病分类诊断要 点 [ j ] . 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29(6):379 - 380.
水肿的影响 [ j ] .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8,27(6):22 - 23. (收稿日期:2013 - 12 - 31 )
状得到逐步缓解。这说明不良反应轻重与年龄呈正相关性。老年 的时间内得到有效缓解。
摘要:目的 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致不良反应时的应急处理措施及护理方法。方法 收集 2013 年 1 月至 10 月在医院接受静脉滴注丹
参川芎嗪注射液并出现不良反应的 28 例患者的发病规律、处理、护理方法的相关资料,总结科学合理的应急处理措施及护理方法。
结果 经有效的应急处理,如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等,患者的不良反应可得到有效缓解;配合贴心、舒适、合理的护理措施,更有助于患者
后观察 患者的 反应 ,如 果局部 皮肤 红肿且 直径 超过 2 cm,同时
2 结果与分析
周围出现伪足并伴有瘙痒时,应慎重使用或者禁用 [ 6 ] 。此外,此

中药注射剂

中药注射剂

在临床查房中发现,很多医生使用中药注射剂,由于多种原因,往往使用的溶媒品种及溶媒量均与药品说明书不符,这样极易带来医疗纠纷。

为此,收集了部分中药注射剂,对其进行总结,方便临床医生参考及临床药师审核病历用。

我院中药注射剂序号品名规格使用量溶媒溶媒量注意事项1 生脉注射液10ml/支20~60ml 5%GS 250~500ml 高血压患者大剂量使用时慎用2 香丹注射液10ml/支10~20ml 5~10%GS 250~500ml 1.缓慢滴注,特别是开始30min;2.与刺五加配伍可导致胃肠过敏;3.静滴多巴胺后接滴复方丹参注射液可引起静脉炎;4.不得与维C、喹诺酮类、阿托品、维K、凝血酶、阿托品类配伍。

3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2ml:10mg 40~80mg 5%GS or0.9%NS250~500ml 禁与氨溴索、西米替丁、硫酸镁、克林霉、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及二价以上金属离子配伍,易产生沉淀。

4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100ml/瓶100~200ml / / 缓慢滴注,与宜与其他药物混合在同一容器内使用;脑出血及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忌用。

5 刺五加注射液100ml:300 mg(总黄酮)300~500mg / / 1.过敏体质者禁用;2.严禁混合配伍及联合应用,确需联用,必须更换输液器或适当溶媒冲管至确定无上组药物存在;3.先慢后快,始20滴/min,15~20 min后无适可改为40~50滴/min。

6 康艾注射液20ml/支40~60ml/日5%GS or0.9%NS 250~500ml 滴速勿快。

儿童:20~40滴/min,成年人:40~60滴/min。

7 冠心宁注射液10ml/支20~40ml 5%GS or0.9%NS250~500ml 过敏体质者禁用,严重不良反应史者禁用。

严禁配伍与联合,除非冲管。

15~30滴/min为宜。

8 黄芪注射液10ml/支10~20ml 说明书未注明说明书未注明1.过敏体质者禁用;2.严禁混合配伍及联合应用,确需联用,必须更换输液器或适当溶媒冲管至确定无上组药物存在;过敏者、各种低血压、呼吸系统疾病者慎用。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观察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观察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观察王统杰【期刊名称】《中国卫生产业》【年(卷),期】2013(000)012【摘要】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 mL(贵州拜特制药有限公司5 mL/支)加入生理盐水250mL,对照组给予10 mL血塞通注射液加人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疗程均为28d,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VA、BA平均血流速度Vm,的变化以及治疗后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率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流变指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VA、BA的Vm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能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的血流学指标,抑制血小板和红细胞聚集,降低血液粘稠度,抑制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提高椎基底动脉血流量,安全性高,临床效果满意.【总页数】2页(P65,67)【作者】王统杰【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药剂科,河南洛阳4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7.7【相关文献】1.眩晕宁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观察 [J], 李社芳2.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40例 [J], 金航军3.椎神经阻滞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附120例临床观察) [J], 贺强;曹树平4.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肺原性心脏病合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研究[J], 陈莉;鲁应佳5.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长春西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的疗效 [J], 王光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与家兔法同步检测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热原的比较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与家兔法同步检测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热原的比较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与家兔法同步检测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热原的比较目的考察細菌内毒素检查法和家兔法对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检查的可行性。

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对家兔试验进行比较试验。

结果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稀释至160倍时,用灵敏度为0.06 EU/ml的鲎试剂进行实验,干扰消失。

家兔热原检查法与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相吻合。

结论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和家兔检查法检测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热原均可行。

标签: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细菌内毒素;干扰试验;热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盐酸川芎嗪和丹参素。

临床用于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如脑供血不足、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及其他缺血性心血管疾病[1]。

目前《中国药典》2010年版并未收录该品种,本品的现行标准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试行)WS-10001-(HD-1138)-2002,该标准规定了热原检查法,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ⅩⅧB中药注射剂安全性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该标准的热原检查剂量设计不符合《中国药典》规定,而且无细菌内毒素检查的规定。

为此,本文对本品进行了细菌内毒素检查和热原检查的方法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仪器MS-1型旋涡振荡器(德国IKA);SUB14型四孔水浴锅(英国GRANT)。

1.2 试剂鲎试剂(TAL):规格均为0.1 ml/支,湛江安度斯生物有限公司,批号为1109011和1305131,标示灵敏度分别为0.25 EU/ml和0.06 EU/ml;福州新北生物工业有限公司,批号为12020912和12070312,标示灵敏度(λ)分别为0.25 EU/ml和0.06 EU/ml。

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CSE):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为150601-201174,规格160 EU/支。

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BET水):湛江安度斯生物有限公司,批号为1109020,规格50 ml/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曾用名: 参芎注射液
汉语拼音:Danshen Chuanxiongqin Zhusheye
本品主要成份及其化学名称: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盐酸川芎嗪(化学名称为:2,3,5,6-四甲基吡嗪盐酸
盐);丹参素(化学名称为:β-(3,4-二羟基苯基)乳酸).

盐酸川芎嗪的分子式:C8H12·N2HCl·2H2O 丹参素的分子式:C9H10O5
盐酸川芎嗪的分子量:208.69 丹参素的分子量:198.17
【性 状】本品为浅黄色至黄色澄明液体
【药理毒理】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液粘度,加速红细胞的流速,改善微循环,并具有
抗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作用。

【适应症】用于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如脑供血不全,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及其他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如冠
心病的胸闷、心绞痛、心肌梗塞、缺血性中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症。

【用法用量】静脉滴注,每次5-10ml,每日1-2次。用5%-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500ml稀释。
【不良反应】偶见有皮疹。
【禁忌症】脑出血及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忌用。
【注意事项】1、静脉滴注速度不宜过快.儿童及老年患者应按儿童及老年患者剂量使用。
2、糖尿病患者慎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不宜与碱性注射剂一起配伍。
【规格】5ml;盐酸川芎嗪100mg与丹参素2mg。
【贮藏】遮光,密闭,在阴凉处保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