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复习题集.docx

医学心理学复习题集.docx
医学心理学复习题集.docx

第三章心理卫生

一、选择题

[A1 型题 ]

判断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有不舒服记得找医生,千万不要小不舒服酿成大问题1.

A. 适应能力与康复力

B.控制力与康复力

C.耐受力与控制力

D.耐受力与适应能力

E.意识水平与康复力

2.开始注重个体心理卫生的最早时期应是:

A. 青少年时期

B.婴儿期

C. 幼儿期

D.胚胎期

E.新生儿期

3.关于婴儿心理健康的维护,不合理的一项是:

A. 母爱与母乳喂养

B.适宜的信息与刺激

C.培养独立意识

D.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E.保证充足的睡眠

4.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开始时期是:

A. 婴儿期C. 学龄期

B.

D.

幼儿期

青春期

E. 新生儿期

5.玩耍与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是:

A. 可增长知识

B.

C. 有利于社会交往与语言发展

有利于道德品质培养D.可促进脑的发育

E. 以上都是

6.学龄儿童脑的发育已趋成熟,脑重可达:

A.1 150~1 250克

B.1 150~1 350克

C.1 250~1 350克

D.1 005~1 300克

E.1 250~1 450克

7.青春期主要的心理特点是:

A. 心理发展走向成熟,又尚未成熟

B. 自我意识矛盾

C.心理代沟

D.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E.以上都是

8.青春期最难应对的问题是:

A. 社会适应C. 性困扰

B.

D.

情绪情感

自我意识矛盾

E. 以上都是

9.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

A. 婴儿期C. 学龄期

B.

D.

幼儿期

新生儿期

E. 少年期

10.促进婴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手段是:

A. 爱抚C. 充足睡眠

B.

D.

丰富营养

训练和教育

E.孕期保健

11.人生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的重要环节是:

A.生理自我的形成和发展

B.心理自我的形成和发展

C. 社会自我的形成和发展

D.成人感和独立性

E. 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和从社会自我到心理自我

12.少年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标志是:

A. 成人感和独立性

B.责任感

C. 生理自我

D.社会自我

E.心理自我

13.学习困难儿童常表现为:

A. 阅读障碍

B.计算障碍

C. 拼音障碍

D.书写障碍

E.以上均是

14.产生挫折的因素有:

A.自然因素C. 主观因素

B.

D.

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与主观因素

E. 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主观因素

15.理智地处理嫉妒心理的方法有:

A. 正确看待人生价值

B.发挥自我优势

C. 豁达乐观

D.密切交往

E.以上均是

16.情绪健全是指一个人的情绪应同他所处的下列那种情况一致:

A. 生活

B.地位

C. 情感

D.情境

E.主观态度

17.影响适应能力的因素包括:

A.神经系统活动的强弱

B.神经系统活动的灵活性

C. 生活经历

D.学习锻炼

E.以上都是

18.自己轻视自己,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对自己失去信心的消极心理是:

A. 自卑心理

C. 孤僻

D.B.自负心理

冷漠

E. 恐惧心理

[A2 型题 ]

19.小乐今年上初一了,他特别爱玩电子游戏,常常为完不成作业而发出这样的叹惜:“我怎么老管不住自己呢?”,这表明他:

A. 情绪不稳定C. 自制力差

B.

D.

兴趣太广泛

缺乏高尚的道德品质

E. 耐受力差

20. 一位奥运会金牌得主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把奥运会的比赛说成20%是身体方面的竞技, 80%是心理上的挑战。这说明:

A.体育竞技比赛中,身体方面的竞技无关紧要。

B.只要心理品质好,体育比赛就能获胜。

C.一个人的成功与其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人格密切相关。

D.身体素质在一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中的作用不大。

E.以上都不对。

[A3 型题 ]

题21~22

某女 F,21 岁,大学二年级学生。 F 出身农民家庭,学习用功,在中学时成绩一直很好,父母亲寄予了极大的期望。进入大学后, F 学习仍很用功,且担心成绩不好,毕业后难就业,对考试成绩看得很重,但考试分数不高,每学期均有不及格的科目。

21.请问 F 主要的心理问题是:

A. 学习动力不足

C. 考试焦虑

D.B.学习动机过强

情境恐怖

E. 择业焦虑

22.F的心理问题应如何调节:

A. 调整对考试的期望值

C. 正确看待就业

D.B.放松训练

增强交往能力

E. 以上都是

题 23~24

某同学乙,从小脾气急躁,遇事易冲动,常因一些小事发火,虽事后也后悔,可总是“品性难改”,为此感到很苦恼。

23.乙同学的问题从心理上说属于:

A. 意识狭隘现象

B.

C. 自制力差

D.人格障碍道德品质坏

E. 情绪障碍

24.如何矫正乙同学的心理问题:

A. 锻炼意志C. 自我暗示

B.

D.

学会克制

学会情景转移

E. 以上都是[B1型题 ]

题25~26

A.0~3 C.1~7岁

B.3~7

D.3~5

E.2~3 岁

25.人格形成的关键期是:

26.语言形成的关键期是:

二、名词解释

27.心理卫生

28.心理健康

29.心理疲劳

30.学习焦虑

31.康复力

32.离退休综合征

三、问答题

33.如何增强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34.青少年在遭受严重挫折时,应如何应对?

35.大学生应如何克服择业自卑感?

36.试述儿童说谎的常见类型及处理办法。

37.评估心理健康水平的标准有那些?

[ 自我评价 ]

1.A

2.D

3.C

4.B

5.E

6.C

7.E

8.E

9.A 10.D

11.E 12.A 13.E 14.E 15.E16.D17.E 18.A19.C

20.C21.C 22.E 23.A 24.E25.B26.A

27.心理卫生是指以积极的、有效的心理活动,平稳、正常的心理状态,对当前和发展

着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以及自我内环境的变化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调节能力。

28.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认识能力,适宜的情绪体验,健全的人格,正确的自我意

识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指个体心理在自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

而不是指绝对的十全十美。

29.心理疲劳表现为晨起乏力、懒怠(学习、工作不起劲,工作错误多、效率低)、暴躁(情感易冲动,神经过敏)、身体不适(眼睛易疲劳,全身感到不舒服,晕眩、头痛、腰酸

背痛、恶心等)、困乏疲倦、食欲不振。

30.学习焦虑指学生由于学习压力过大、学习期望过高、竞争过激烈、好胜心强及心理

脆弱而发生的焦虑状态。

31.康复力指在蒙受心理刺激后的心理创伤的复原能力。

32.离退休综合征表现为坐卧不安、行为重复、犹豫不决,甚至出现强迫性行为;注意

力不能集中,做事经常出错;性情急躁,爱发脾气,对任何事情都不满意,总是怀旧;易猜

疑和产生偏见;情绪忧郁,失眠、多梦,心悸,阵发性全身燥热等。

33.增强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对策包括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 4 个方面。社会应营造尊

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学校应着力进行教学改革,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本人要明确地认识到学习的社会责任,在学习活动和社会实践中体会学习知识的乐趣,在创造活动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34.①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主观与客观)的矛盾,完善自己的个性。②遇到挫折时冷

静分析,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③善于心理防御,积极化压力为动力。④经常保持自信和乐观

的态度,悦纳自己和他人他事,容忍挫折,学会自我宽慰。⑤精神释放。

35.大学生择业自卑感表现为对自己的潜能优势缺乏了解,缺乏自信心。在择业过程中

自己拿不定主意,犹豫、退缩、信心不足,对自己能胜任的工作不敢说“我能行”,而总是

“试试看”,当遇到几次求职挫折后,更是萎靡不振,自我封闭。调适方法:相信自己;相

信公平;调整心态,付诸行动;经常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36.儿童说谎常有以下 5 种类型:①无意性说谎。年幼儿童由于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均

未发育完善,分不清自我与环境和事物的真假,多由于无知而说谎。②被“逼”说谎。儿童做错事,因害怕受到惩罚而编谎话骗人。③逗乐式说谎。儿童出于好奇心和幻想,自寻乐趣,编出令人啼笑皆非的谎言。④虚荣心说谎。儿童由于自卑心理,或者为了维护自己或亲人的

尊严,而编造谎言。⑤报复心理说谎。儿童有时出于报复心理而说谎,并不是存心欺骗。

处理办法:针对说谎的原因,进行诚实行为的教育,培养儿童说老实话,做老实人,办老实事。为人处世讲究诚实,以诚信为本。

37.我国心理学家从适应能力、耐受力、控制力、意识水平、社会交往能力、康复力、

愉快胜于痛苦的道德感等方面提出了评价心理健康水平的7 条标准,以评估心理健康水平的

高低。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