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套人民币10元大团结防伪及欣赏

第三套人民币10元大团结防伪及欣赏
第三套人民币10元大团结防伪及欣赏

第三套人民币10元大团结防伪及欣赏

作者:马甸收藏网发布时间:2011-11-29

拾元券:(天安门水印)背面天安门右侧华灯柱子右侧有“工”字暗记;背面天安门左端边缘处有“人”字暗记;背面天安门右侧华灯柱子右上有“工”字暗记。

现在我们来详细说明下第三套人民币10元大团结的几个防伪要素,第一背面右上角的国徽有明显的经纬状网格。如果没有经纬网格肯定是假的。

第二点正面右边有天安门防伪水印,清晰可见,如果没有水印肯定是假的

第三罗马数字印刷压痕防伪,假的一般都是打印上去没有压痕。

第四中国人民银行采用凸版印刷防伪技术

伍圆暗记:背面主景为“露天煤矿”,以“天”字作暗记。背面行长之章右上角有字母“H”、“J”暗记

二元暗记:背面石油钻井架下,草丝中藏有一个“2”字和"R"

伍圆暗记:背面主景为“露天煤矿”,以“天”字作暗记。背面行长之章右上角有字母“H”、“J”暗记

二元暗记:背面石油钻井架下,草丝中藏有一个“2”字和"R"

二元暗记:背面石油钻井架下,草丝中藏有一个“2”字和"R"

一元暗记:背面右侧山坡上有“工”字暗记

伍角暗记:正面纺纱车间,右侧齿轮下端藏有一个“5”字,大齿轮下有“伍”字

贰角暗记:正面大桥左桥头坡地上,在初期凹印时无暗记,而在后改胶印时增设了“2”字暗记

壹角暗记:

1.胶版背棕:兰字二三罗马,红二罗胶,红三罗胶四种在正面图案中大门右侧五与六栏杆上有英文字母"J",六与第七报栏杆之间的上端有一英文字母“A”,"A"下是一个小"+"(注意,是小的"+" ,左边第二个人手腕上有“中”字暗记

2.凹版背棕:注意"+"字较大

1.胶版背棕:兰字二三罗马,红二罗胶,红三罗胶四种在正面图案中大门右侧五与六栏杆上有英文字母"J",六与第七报栏杆之间的上端有一英文字母“A”,"A"下是一个小"+"(注意,是小的"+" ,左边第二个人手腕上有“中”字暗记

2.凹版背棕:注意"+"字较大

2.凹版背棕:注意"+"字较大

3.背绿(无水印)暗记: 在“副行长章”的左上方增加了一个“人”

字 4.枣红一角:正面推独轮车的人前穿浅色衣服的人裤子上

有一颗空心五角星“☆“暗记 5.背绿水印:正面大门右侧六、七根栏杆之间上有字母“A”暗记,下方有个“┴”,“A”的左上方有字母“J”暗记.正面穿深色外衣男人嘴角不同,背绿(水印)币中那个人的嘴角基本是平的,而背棕(水印)币中那个人的嘴角明显下垂

十元:背面有“工、人”二字暗记,分别藏于天安门右侧华灯柱子之右和天安门左端边缘处,天安门右侧华灯柱子右上还有“Z”字母暗记。

伍圆暗记:背面主景为“露天煤矿”,以“天”字作暗记。背面行长之章右上角有字母“H”、“J”

暗记

二元暗记:背面石油钻井架下,草丝中藏有一个“2”字和"R"

伍圆暗记:背面主景为“露天煤矿”,以“天”字作暗记。背面行长之章右上角有字母“H”、“J”暗记

二元暗记:背面石油钻井架下,草丝中藏有一个“2”字和"R"

二元暗记:背面石油钻井架下,草丝中藏有一个“2”字和"R"

一元暗记:背面右侧山坡上有“工”字暗记

伍角暗记:正面纺纱车间,右侧齿轮下端藏有一个“5”字,大齿轮下有“伍”字

贰角暗记:正面大桥左桥头坡地上,在初期凹印时无暗记,而在后改胶印时增设了“2”字暗记

壹角暗记:

1.胶版背棕:兰字二三罗马,红二罗胶,红三罗胶四种在正面图案中大门右侧五与六栏杆上有英文字母"J",六与第七报栏杆之间的上端有一英文字母“A”,"A"下是一个小"+"(注意,是小的"+" ,左边第二个人手腕上有“中”字暗记

2.凹版背棕:注意"+"字较大

1.胶版背棕:兰字二三罗马,红二罗胶,红三罗胶四种在正面图案中大门右侧五与六栏杆上有英文字母"J",六与第七报栏杆之间的上端有一英文字母“A”,"A"下是一个小"+"(注意,是小的"+" ,左边第二个人手腕上有“中”字暗记

2.凹版背棕:注意"+"字较大

2.凹版背棕:注意"+"字较大

3.背绿(无水印)暗记: 在“副行长章”的左上方增加了一个“人”

字 4.枣红一角:正面推独轮车的人前穿浅色衣服的人裤子上

有一颗空心五角星“☆“暗记 5.背绿水印:正面大门右侧六、七根栏杆之间上有字母“A”暗记,下方有个“┴”,“A”的左上方有字母“J”暗记.正面穿深色外衣男人嘴角不同,背绿(水印)币中那个人的嘴角基本是平的,而背棕(水印)币中那个人的嘴角明显下垂

十元:背面有“工、人”二字暗记,分别藏于天安门右侧华灯柱子之右和天安门左端边缘处,天安门右侧华灯柱子右上还有“Z”字母暗记。

伍圆暗记:背面主景为“露天煤矿”,以“天”字作暗记。背面行长之章右上角有字母“H”、“J”暗记

二元暗记:背面石油钻井架下,草丝中藏有一个“2”字和"R"

伍圆暗记:背面主景为“露天煤矿”,以“天”字作暗记。背面行长之章右上角有字母“H”、“J”暗记

二元暗记:背面石油钻井架下,草丝中藏有一个“2”字和"R"

二元暗记:背面石油钻井架下,草丝中藏有一个“2”字和"R"

一元暗记:背面右侧山坡上有“工”字暗记

伍角暗记:正面纺纱车间,右侧齿轮下端藏有一个“5”字,大齿轮下有“伍”字

贰角暗记:正面大桥左桥头坡地上,在初期凹印时无暗记,而在后改胶印时增设了“2”字暗记

壹角暗记:

1.胶版背棕:兰字二三罗马,红二罗胶,红三罗胶四种在正面图案中大门右侧五与六栏杆上有英文字母"J",六与第七报栏杆之间的上端有一英文字母“A”,"A"下是一个小"+"(注意,是小的"+" ,左边第二个人手腕上有“中”字暗记

2.凹版背棕:注意"+"字较大

1.胶版背棕:兰字二三罗马,红二罗胶,红三罗胶四种在正面图案中大门右侧五与六栏杆上有英文字母"J",六与第七报栏杆之间的上端有一英文字母“A”,"A"下是一个小"+"(注意,是小的"+" ,左边第二个人手腕上有“中”字暗记

2.凹版背棕:注意"+"字较大

2.凹版背棕:注意"+"字较大

3.背绿(无水印)暗记: 在“副行长章”的左上方增加了一个“人”

字 4.枣红一角:正面推独轮车的人前穿浅色衣服的人裤子上

有一颗空心五角星“☆“暗记 5.背绿水印:正面大门右侧六、七根栏杆之间上有字母“A”暗记,下方有个“┴”,“A”的左上方有字母“J”暗记.正面穿深色外衣男人嘴角不同,背绿(水印)币中那个人的嘴角基本是平的,而背棕(水印)币中那个人的嘴角明显下垂

十元:背面有“工、人”二字暗记,分别藏于天安门右侧华灯柱子之右和天安门左端边缘处,天安门右侧华灯柱子右上还有“Z”字母暗记。

伍圆暗记:背面主景为“露天煤矿”,以“天”字作暗记。背面行长之章右上角有字母“H”、“J”暗记

二元暗记:背面石油钻井架下,草丝中藏有一个“2”字和"R"

伍圆暗记:背面主景为“露天煤矿”,以“天”字作暗记。背面行长之章右上角有字母“H”、“J”暗记

二元暗记:背面石油钻井架下,草丝中藏有一个“2”字和"R"

二元暗记:背面石油钻井架下,草丝中藏有一个“2”字和"R"

一元暗记:背面右侧山坡上有“工”字暗记

伍角暗记:正面纺纱车间,右侧齿轮下端藏有一个“5”字,大齿轮下有“伍”字

贰角暗记:正面大桥左桥头坡地上,在初期凹印时无暗记,而在后改胶印时增设了“2”字暗记

壹角暗记:

1.胶版背棕:兰字二三罗马,红二罗胶,红三罗胶四种在正面图案中大门右侧五与六栏杆上有英文字母"J",六与第七报栏杆之间的上端有一英文字母“A”,"A"下是一个小"+"(注意,是小的"+" ,左边第二个人手腕上有“中”字暗记

2.凹版背棕:注意"+"字较大

1.胶版背棕:兰字二三罗马,红二罗胶,红三罗胶四种在正面图案中大门右侧五与六栏杆上有英文字母"J",六与第七报栏杆之间的上端有一英文字母“A”,"A"下是一个小"+"(注意,是小的"+" ,左边第二个人手腕上有“中”字暗记

2.凹版背棕:注意"+"字较大

2.凹版背棕:注意"+"字较大

3.背绿(无水印)暗记: 在“副行长章”的左上方增加了一个“人”

字 4.枣红一角:正面推独轮车的人前穿浅色衣服的人裤子上

有一颗空心五角星“☆“暗记 5.背绿水印:正面大门右侧六、七根栏杆之间上有字母“A”暗记,下方有个“┴”,“A”的左上方有字母“J”暗记.正面穿深色外衣男人嘴角不同,背绿(水印)币中那个人的嘴角基本是平的,而背棕(水印)币中那个人的嘴角明显下垂

中国人民银行于1966年1月10日发行第三套人民币10元券,即1965年版10元券。该票券后期发行的一小部分因出现令人意想不到的情况,给人民币的防伪工作造成被动,也给基层银行带来不少麻烦。

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一部分从印制厂调拨到基层银行已发放到民间的10元券在存储时,验钞机不断发出异常警示信号,经人工细查并未发现有假,但反复检测还是被验钞机认为有“问题”。这使在银行工作多年有着丰富经验的专家迷惑不解。与此同时,其他金融收兑机构也出现了类似情况,这种不正常现象立即引起人民银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印制厂的技术人员对这些10元券核查了印制批次与编号,对所采用的原料、工艺过程逐一进行排查,终于在票券背面天安门图案的“上方、左、右两边”的彩色花符油墨中发现了问题所在。

原来1987年,中国人民银行引进国外奇奥利公司的胶凹联合印制机两台,分配给北京五四一厂和上海五四二厂各一台,按与外商合同规定,该设备试印1965年版10元券,一部分彩墨由西克巴公司提供。对该公司提供的油墨两厂技术部门只注意了墨色,对彩墨成分中含有超标的“荧光粉”这一特殊性能未进行检测,中国人民银行印制总公司也未提醒两厂注意检验。根据工艺要求,胶印必须采用紫外光来干燥油墨,以期能在一定程度上将包括荧光粉在内的一些化学品含量降至最低,但终究化解能力有限且验钞机的色谱识别系统对任何超量的化学物质都有着强烈的排斥作用。

自1987年7月至1989年3月两厂至少有5组(三字冠少,二字冠多)冠字编号(如北京五四一厂的ⅣⅥ00000001-70000000),不低于16亿元金额的票券发往全国各地。银行有关部门出于量大、面广及人民币信誉等多种因素的考虑,对未发出的就地封存,已发出的不明示通告,采取只收不付秘密回收。截止此纸币停用时(2000年7月1日)收回了绝大部分

第五套人民币防伪常识

第五套人民币防伪常识 钱币被称为“国家名片”,那么,人民币则是中国的名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货币制造技术日益先进,防伪技术越来越高。但与此同时,先进的技术也为一小撮不法分子提供了可趁之机,伪造货币手段不断翻新,仿真度越来越高的假币也逐渐潜入流通市场。(flash) 为了让大家提高识别假币的能力,我们特别制作了这期节目。 目前,市场上流通的有第四套人民币和第五套人民币。其中,第四套人民币流通量越来越少,已逐渐进入收藏市场。人们广泛使用的,是第五套人民币。因此,我们先向您介绍一下有关第五套人民币的知识: 一.什么是第五套人民币? 第五套人民币分为1999年版和2005年版。1999年版第五套人民币是1999年10月1日一次公布、陆续发行的,截至2002年11月18日,共发行了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六种

纸币和1元、5角、1角三种硬币。2005年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发行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包括: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纸币和不锈钢材质1角硬币。 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规格、主景图案、主色调、“中国人民银行”行名和汉语拼音行名、面额数字、花卉图案、国徽、盲文面额标记、民族文字等票面特征,均与现行流通的1999年版第五套人民币相同,但在局部防伪特征上做了调整和改进,背面主景图案下方的面额数字后面,增加人民币单位元的汉语拼音“YUAN”,并将年号改为“2005年”。下面,您不妨拿出手中的第五套人民币,跟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有哪些防伪特征。 二.第五套人民币防伪特征 ◆固定水印: 1999年版和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都含有水印。水印位于各种票面正面左侧的空白处,迎光透视,就可以看见:1999年版100元和50元券的水印图案是立体感很强的毛泽东头像;20元券是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10元券和5元券采用了双水印,10元券是一朵月季花和透光性很强的数字“10”;5元券是水仙花和透光性很强的数字“5”两处水印图案。

第三套人民币简介

第三套人民币简介 发行时间:1962年4月20日 停止流通时间:2000年7月1日 发行方:中国人民银行 设计者:罗工柳、周令钊、侯一民、陈若菊、邓澍 面额:7种 版别:13种 收藏人民币就是珍藏一段历史。第三套人民币从1962年4月开始正式发行,直到2000年7月才逐渐从老百姓的生活中淡出,在市场上共流通了38年,是现有的五套人民币中流通时间最长的,也是我国首次完全独立设计、印制的一套纸币。 狠下一条心,独创绝密印刷技术 自1962年4月20日起至1980年4月15日止,共印制发行了7种面额、13种版别的第三套人民币,因版面下端印有“一九五九年”字样,故称为“五九”版。1962年4月20日公布发行的两种面额人民币,即1956年版棕色5元券和1960年版枣红色1角券,前者系对1955年3月1日发行的酱紫色5元券的更换调整,故属第二套人民币的最后一个版券;后者才是第三套人民币的开始,设计小组成员为罗工柳、周令钊、侯一民、陈若菊、邓澍等5人。 第三套人民币诞生在六十年代初期的困难时期,原计划从国外引进高级印钞机,结果因国际关系紧张而“泡汤”。中国年轻技术员李根绪向北京的苏联专家康诺诺夫讨教,结果这位“老大哥”连连摇头说:“这是仅次于原子弹的绝密技术,不能外传。”有着强烈自尊心的中国制钞专家,横下一条心,战胜一系列困难,反复研制最新工艺,终于使我国第三套人民币一步跨越了二十年,跻身于当时国际一流水平,结束了依靠外国人印钞票的时代,并于1964年4月断然收兑前苏联代印的3元、5元、10元券人民币。 三元券退出人民币,面额版别均创历史最低 第三套人民币主币面值为1元、2元、5元、10元四种,从这套币起取消了3元券的发行,辅币是1角、2角、5角三种,共7种面额,全套面值合计18.80元。这套人民币在设计上注重美感,突破了中国传统纸币四边框呆板的形式,构图全部采用开放式,集中反映了工人阶级的新面貌,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成就。在印刷色彩上趋于明亮化,采用多色彩印,大大提高了这套人民币的艺术鉴赏价值。这套人民币防伪措施进一步提高,人民币主景和面额文字及衬底花纹都采用了雕刻版,主币采用了五角星满版水印,10元券采用了天安门固定水印。第三套人民币在有限的空间里,展现了开阔深远的意境,令人耳目一新。它记载了一段特殊、宝贵的历史,内涵十分丰富,具有典型的文物特征和社会史料研究价值,也具备特定的历史纪念意义。 “五件珍品”绽放异彩 2000年第三套人民币退出流通领域时,全套价格就被炒到了七八百元。随后价格一

第三套人民币价格表

第三套人民币图片第三套人民币价格表 第三套人民币除代表品种2元面值的车工券外,1元面值“女拖拉机手”涨到10元,5元面值“炼钢”涨到35元,10元面值“大团结”涨到30元,分别比去年12月时的4元、18元、15元,有很大涨幅。 第三套人民币除代表品种2元面值的车工券外,1元面值“女拖拉机手”涨到10元,5元面值“炼钢”涨到35元,10元面值“大团结”涨到30元,分别比去年12月时的4元、18元、15元,有很大涨幅。 角纸币也涨幅惊人:1角“劳动”券2元,2角“南京长江大桥”券2.8元,5角“纺织车间”券4.8元,相比去年年底,涨幅在100%以上。如今第三套人民币普通版别全组,卖价达到310元。枣红1角券、背绿蝴蝶1角券更成珍品,市价现在涨到1100元和700元。“全新品相的车工,220元有多少收多少。”币商老刘表示,如果是成扎连号可以出到每张250元,不过,市场上量太少,一天最多也就收到20多张。

15 三版两角平版2罗码0.2 1960 3.5 - 16 三版一角背绿水印0.1 1960 15500 - 17 三版一角枣红0.1 1960 2000 - 18 三版一角背绿0.1 1960 1100 - 19 三版一角凸版红号三罗码0.1 1960 17 - 20 三版一角凸版红号两罗码0.1 1960 7 - 21 三版一角平版红号三罗码0.1 1960 16 - 22 三版一角蓝号三罗码0.1 1960 3.3 - 23 三版一角蓝号两罗码0.1 1960 3.1 - 24 15张小全套-- 1960 650 - 25 26张全套(无背绿水印)-- 1960 4800 - 26 三版大全套(27张全品相)40 1960 20500 - 27 壹分- - 0.09- 28 贰分- - 0.23 -

第三套人民币的特点

第三套人民币的特点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e830375.html, 1.主题恩想鲜明,内容相互呼应.极官民族特色 第三套人民币桌面图景反映了当时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成就和政治风貌。两种原版的1角券正面均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图,只是一个是侧视图,一个是正视图,象征文化教育新改革;2角券正面为武汉长江大桥图,象征社会主义建设新成就5角券正面为纺织车间图,象征发展轻工业。三种面额角券背面分别采用菊花、牡丹花、梅花、棉花等组成的图案,象征社会主义文化、科学、艺术百花齐放,欣欣向荣。1元券正面为女拖拉机手图、象征农业为基础,背面的羊群象征发展畜牧业,2元券正面为车床工人图,象征工业为主导;5元券正面为炼钢工人图.象征工业以钢为纲;2、5元券背面的石油矿并和露天煤矿象征发展能源上:业G10元券正面为“人氏代表步出大会堂’图.象征人民参政议政,当家做主人,背面以红色牡丹花和彩带衬托天安门,象征伟大祖国的富强和团结。 2.进一步打破了边框式设计思想 我国旧式钞票的设计思想是封闭式的,图案全部被围公一个矩形花框内。在设计第二套人民币时,已经做了一些打破这种模式的尝试,改为亡下边框,实践证明这种尝试是成功的*第三套人民币的设计做了更大胆的突破:主币取消了上边柜,下边框也有较大变形,成为富有民族风格的图案s辅币除最初设计的枣红色l角券仍保留了变形的底边柜外,全部取消了边框,成为开放式构图。这样,在较小的票面上显得画面开阔、深远。 3.色彩丰富 第二套人民币出于印刷技术所限,基本上是单色的,这样的票面既不够美观,也不利十防伪。第二套人民币的票面除了有一个基本色调外,还采用了多色印刷技术.这就使得回面色调活泼、丰富.又提高了防伪性能。 4.增设了壮文 调整了四种少数民族文字的排序和印制位置第三套人民币在第二套人民币蒙、维、藏文的基础上,接受民族事务委员会的建议增设了壮文,并重新按蒙、藏、维、壮顺序排列。四种少数民族文字印制位置也根据票面图案布局进行 了重新调整。 5.缩小了票幅 1961年lo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上报”缩小新版人民币票幅”的报告,主要原因是我国连续两年农业遭受自然灾害.为最大限度地节约原棉等纤维原料和胡麻油消耗,10月29日获国务院批准。因此,第三套人民币各种面颊票券均比第二套人民币同面额票券的票幅有一定比例的缩小,既使利了流通使用,又节约了印制费用。 6.画面设计与先进技术相结合 20世纪50年代,国际印钞业已较多地使用了一些机雕、接线等新技术,在第三套人民币的设计中,由于美术专家和专业设计人员集体创作,充分发挥了各自的长处.除主景工艺完全采用手雕外,面情文字的衬底花纹或花符图案多采用机雕技术。例如10元券面值

第三套人民币大全套27张

第三套人民币大全套27张 第三套人民币自1962年发行至2000年退出使用,是现有人民币中流通时间最长,也是我国首次完全独立设计、印制的一套纸币。该套纸币退出流通8年来,市场沉淀充分,其中的“1角背绿券”已升值55万倍,显现出“钞王”的王者之风。 目前,第三套人民币已具备了“退出流通”、“市场沉淀”、“钞王领涨”三大快速升值的必备条件。这与当年由“万元牧马券”(目前市价260多万)领衔的第一套人民币和由“大黑10”(目前市价近40万)领衔的第二套人民币大幅拉升前夕的历史背景毫无二致。第三套人民币目前市价并不高,为后市预留了极大的启动空间。 第三套人民币中的60版一角纸币“红一角”,券面图案中的人物自左向右前进,这在当时“左右路线”之争甚嚣尘上的年代,犯了严重的“右倾”错误。此后,该券即遭到严苛的回收销毁,存世量骤减。而这个钱币上的“路线错误”却使“红一角”在今天成为收藏界的宠儿,集万千目光与一身。当前市价疯涨近90000倍,已是各路藏家奋力寻求的稀世珍品。 为挽回“红一角”的错误而发行的是第三代钞王——“背绿券”。然而这枚1角钞票却由于与1964年发行的2角纸钞颜色极为相似,极易在交易过程中混淆,故仅使用了14个月便遭回收,由此成为历史上流通时间最短的纸币。加盖五角星水印的“背绿券”如今市价高达5万多元,稳坐第三代钞王宝座。 1枚钞票同时印有2种图案的水印,这在第三套人民币面世前从未有过先例。“女拖拉机手”和“车床工人”券开创性的采用了“五角星与古币”的混合水印,成就了人民币收藏史中的一大亮点。其中的古币水印形状极为特殊,在此后的历枚人民币中不曾再现。这两枚钞票凭借着独特的水印设计,成为钞中珍品,升值势头咄咄逼人。 第三套人民币大全套(含背绿水印1角)绝对全新品相,是真正的大全套,也是目前最具有收藏价值和升值潜力的藏品之一 目前市场上第一套人民币大全套500多万有价无货,拍卖会上拍一次价格刷一次新高。第二套人民币大全套40多万全新品相难求。而第三套人民币大全套升值消耗巨大,稀缺是价值永恒的载体,潜力不可低估。第三套人民币继承一、二套辉煌历史,续写创世纪财富传奇,三大飙升法则瞬间发力第三套人民币所向披靡! 诚信藏品提示:三版大全套市场中有叫价3—7万者,一般均为非绝品纸币,购买验货时敬请注意。三版大全套2000年均价15000元,2005年均价28000元,2008年均价38000元,2010年58000元,2011年现价81800元,三版大全套很明显进入了一个升值的高峰期,

第三套人民币简介

第三套人民币简介 第三套人民币从1962年4月20日发行1960年版枣红色1角券开始,到1974年1月5日发行最后一张1972年版5角券止,经过12年时间,共发行7种面额、8种原版、9种票券。如果按冠号、印制工艺和钞纸的不同至少可细分为24种。 第三套人民币从1955年就开始组织调查,制定方案。1959年1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第一次向国务院上报关于更换新版人民币的请示,2月14日,又将新版人民币设计画稿的主题思想上报中央政治局各位领导审阅,周总理作了十分详细认真的批示,提出了很多意见。遵照周总理的批示,在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专家罗工柳、王式廓、周令钊、侯一民、陈若菊、邓澎等主持下,组成由印制系统专业技术人员张作栋、石大振、贾鸿勋、刘延年、沈乃(钅容)等参加的设计绘制小组。经过美术专家和印制专业技术人员的密切合作,反复修改,设计出了新方案。1959年6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再次上报设计修改稿。这期间,除凹元券和5角券外,其他面额的票券设计方案均被批准并已陆续投人生产。10元券因正背面图案及水印内容没有确定,其方案经反复修改,直至1965年6月18日才被中央批准,故年号也改成了“1965”年;5角券因1959年周总理审批设计稿时提出“角券中是否用一个轻工业的意见,也一直没有定稿,至1972年7月24日才上报设计稿样,7月26日国务院批准,因此,票面年份也改成了“1972”年。第三套人民币上的汉字行名仍沿用马文蔚的书体,但汉字面值改成了印刷宋体字。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设计图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组织吴彭越、鞠文俊、林文艺、刘国栋、赵亚云、苏席华、王雪林、高增基、贾绪丰、张永信等雕刻师们共同会战,充分发挥各自雕刻特长,手工雕刻与机器雕刻相结合,使第三套人民币的艺术性和防伪性更为突出,其代表性作品是吴彭越雕刻的5元券正面的炼钢工人和鞠文俊雕刻的1元券背面的天山放牧图。为高质量高速度地印制第三套人民币,及时满足市场流通需要,印制系统的工程技术人员沈永斌、李根绪、刘正祥、柳溥庆、陈彭年、鲍振增等和有关单位技术人员通力合作,突破了印制设备的技术难关,同时造出了我国自己的水印钞票纸,如空心五角星布币混合满版水印、国旗五角星满版水印和天安门固定水印,均由袁荣广和郑新臣设计雕刻。从此,结束了我国货币生产依赖外国的历史。 第三套人民币较第二套人民币又有新的特点: 一是主题思想鲜明,内容相互呼应,极富民族特色。两种原版的1角券正面均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图,只是一个是侧视图,一个是正视图,象征文化教育新改革;2角券正面为武汉长江大桥图,象征社会主义建设新成就;5角券正面为纺织车间图,象征发展轻工业。三种面额角券背面分别采用菊花、牡丹花、梅花、棉花等组成的图案,象征社会主义文化、科学、艺术百花齐放,欣欣向荣。1元券正面为女拖拉机手图,象征农业为基础,背面的羊群象征发展畜牧业;2元券正面为车床工人图,象征工业为主导35元券正面为炼钢工人图,象征工业以钢为纲;2、5元券背面的石油矿井和露天煤矿象征发展能源工业;10元券正面为“人民代表步出大会堂”图,象征人民参政议政,当家做主人,背面以红色牡丹花和彩带衬托天安门,象征伟大祖国的富强和团结。 二是进一步打破了边框式设计思想。我国旧式钞票的设计思想是封闭式的,图案全部被围在一个矩形花框内。在设计第二套人民币时,已经做了一些打破这种模式的尝试,改为上下边框,实践证明这种尝试是成功的。第三套人民币的设计做了更大胆的突破:主币取消了上边框,下边框也有较大变形,成为富有民族风格的图案3辅币除最初设计的枣红色1角券仍保留了变形的底边框外,全部取消了边框,成为开放式构图。这样,在较小的票面上显得画面开阔、深远。

2005版第五套人民币公众防伪特征

2005版第五套人民币公众防伪特征 100元、50元券: (1)固定人像水印(毛泽东头像)。(2)手工雕刻头像。(3)隐形面额数字。(4)胶印缩微文字。(5)雕刻凹版印刷。(6)双色异形横号码。正面左下角印有双色异形横号码,左侧部分为暗红色,右侧部分为黑色。字符由中间向左右两边逐渐变小。(7)全息磁性开窗安全线。背面中间偏右,有一条开窗安全线,开窗部分可以看到由缩微字符“¥100”(50元为“¥50”)组成的全息图案,仪器检测有磁性。(8)光变油墨面额数字。从垂直到倾斜一定角度观察,100元有绿色变成蓝色,50元由金色变为绿色。(9)阴阳互补对印图案。正面位于正面主景图案左侧中间处,背面位于主景图案右侧中间处。迎光透视,可以看到正、背图案合并组成一个外圆内方的古钱图案。(10)白水印。位于正面双色横号码下方,迎光透视,可以看到透光性很强的水印“100”(50元为“50”)字样。(11)凹印手感线。正面主景图案右侧,有一组自上而下规则排列的线纹,采用雕刻凹版印刷工艺印制,用手触摸,有极强的凹凸感。 20元券: (1)固定花卉水印(荷花)。(2)手工雕刻头像。(3)隐形面额数字。(4)胶印缩微文字。(5)雕刻凹版印刷。(6)

双色横号码。(7)全息磁性开窗安全线(8)阴阳互补对印图案。 (9)白水印。(10)凹印手感线。 10元券: (1)固定花卉水印(月季花)。(2)手工雕刻头像。(3)隐形面额数字。(4)胶印缩微文字。(5)雕刻凹版印刷。(6)双色横号码。(7)全息磁性开窗安全线(8)阴阳互补对印图案。 (9)白水印。(10)凹印手感线。 5元券: (1)固定花卉水印(水仙花)。(2)手工雕刻头像。(3)隐形面额数字。(4)胶印缩微文字。(5)雕刻凹版印刷。(6)双色横号码。(7)全息磁性开窗安全线(8)白水印。(9)凹 印手感线。 硬1角 材质由铝合金改为不锈钢,色泽为钢白色。单枚质量3.20克,其正背面图案、规格、外形与1999版相同。

第三套人民币的收藏价值

人民币是国家政权发行地有价票证.自年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第三套人民币,并于年月日公布发行首枚枣红色角券纸币开始.至年月日,该套纸币停止使用,正式退出流通领域,终于完成其历史使命.在长达年地漫长时间里,第三套人民币为我国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国民经济地发展,以及活跃城乡商品交易市场,发挥过重要作用.毫无疑问,在新中国货币发行史上,该套纸币占有极其重要地地位.如今,虽然退出流通才三年多地时间,鉴于人们对其比较熟悉,记忆犹新,在群众中享有较高地信誉,许多人都难以舍割对这套纸币地钟爱之情,留下一、二套作纪念.从收藏角度来看,现在收集该套纸币还是极佳时机. 第三套纸币是我国政府首次完全独立设计、印制且流通使用时间最长地一套.这套纸币始发于我国三年经济特困时期,其后经历了“暴风骤雨”式地文革动乱时代,后来又赶上了改革开放地历史洪流,历经年地风风雨雨,留下了各个时期地历史背景、社会政治与经济状况,留下深刻地时代烙印.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这套纸币为元、元、元、元四种主币和角、角、角三种辅币,共有种面额,全套合计.元.其版别有种之多.由于流通使用时间特别长,经人民银行长期地回收与销毁,其存世稀少.特别是流通使用时间不长、币龄较短,人们称之为第三套纸币中地“币王”——枣红色角券和墨绿色角券这两种纸币更是难以觅寻地珍品.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人民币是艺术与价值地结晶.小小票幅图案中蕴含着丰富地文化内涵,潜在着人文、历史、地理、民族、美学等方面地知识.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收集钱币,也是对知识地吸取与学习.就三套人民币而言,有反映新中国伟大建设成就,也有刻画极富时代鲜明特色地工农商学兵各阶层人物地风采,还有描绘伟大祖国万里河山地辽阔壮美,以及反映我国这个多民族国家丰姿多彩地民族风情……你看我国第一座横跨长江地武汉长江大桥地雄伟风姿,就展现在角券地正面主图上,年月日武汉长江大桥胜利通车,向世人豪迈地宣告:水深流急地万里长江从此天堑变通途,画面地远景是宽阔地长江,江面上鸣笛急驰地轮船正劈波斩浪驶向前方;在元券地背面图案上,我们可以看到内蒙古千里大草原水草丰美地大牧场和勤劳勇敢地蒙古民族地放牧生活地生动画面,蓝天白云底下是千百只小肥羊正在欢快地吃着嫩草;再细看元券地背面图案,呈现在人们面前地是沸腾地矿山热火朝天地生产景象,运煤地列车呼啸奔驰;而我国石油工业生产基地甘肃玉门千里戈壁大油田石油生产地主要场景又呈现在元券背面彩图上;七个券种,七个画面,各具特色,个个醒目.这些图案集人物、机械、劳动场面于一图,生动活泼,逼真传神,栩栩如生.小小画面展现出宽阔而深远、精美而活泼地时代气息,加上精湛地印刷效果,将时代生活、历史进程浓缩其中,真实地记录了那个时代社会政治、经济建设、人民生活地状况,集史料性、艺术性、观赏性、知识性融为一体,具有不可低估地研究价值和欣赏价值.观赏这一枚枚纸币,让人们对流逝地岁月勾起沉沉地追忆,又给人们留下艺术美感地享受.唤起人们强烈地收藏欲望.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人民币从图案设计、纸张选用,到印刷制作等一系列工序向来都是十分讲究、十分认真地.第三套纸币无论从整体设计、主图构思,还是版式选用、文字书法、暗记设置、水印印制、纹饰色彩等诸方面,都突出新颖而活泼、严谨而别致、和谐而统一、明快而清晰地主调.尤其是整体设计方面,在突出时代节奏感地同时而注重连贯性,虚实相映,动感性强,整个画面显得气韵浑厚、丰富多彩.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其无穷地艺术魅力深深感染和吸引着钱币收藏爱好者.随着社会地变革和时代前进,曾为新中国地发展与壮大发挥过巨大作用地第三套人民币虽已退出历史舞台,失去了原有地实用价值,成为历史遗物,但却产生了具有典型文物特征和社会史料研究价值而成为人们钟爱地收藏珍品,并完全进入到收藏领域.在收藏热方兴未艾地兴盛年代,第三套人民币必将成为众多收藏爱好者追逐地热门精品.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五朵金花是珍稀品种 年月年版枣红角券地发行,标志着第三套人民币开始流通,其于年月日后全部退出流通领域.根据存世量地大小,投资价值及价格地高低,第三套人民币中又分出了五种珍稀品种,它们被誉为“五朵金花”.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五朵金花”分别为:、年版中地背绿壹角券,正面图案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具有空心五角星水印和无水印两种;、年版红壹角券,正面图案是“干部参加劳动”,有空心五角星水印;、年版贰元券,正面图案是“车床工人生产图”,有满版古布图和空心五角星水印;、年版壹元券,正面图案是“女拖拉机手生产图”,为满版古布图和空心五角星水印;、年版伍元券,正面图案是“炼钢工人生产图”,为满版五角星水印,该券曾被国际印钞界公认为“纸币中地精品”.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第三套人民币集历史性、观赏性、增值性于一身,具有“世界纸币精品”地美誉.其使用时间长达年,为新中国纸币史上流通时间最长地一套纸钞.年月日停止使用以来,其行情便不断看涨.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目前,广州邮市上出售地第三套人民币地小全套,品相普通地只需几百多元一套,但是品相佳并拥有特殊号码地近两千元一套.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第三套人民币月日全套地价格为: 张小全套元套 张大全套元套 张完全大全套元套 这是新近最高地交易价格. 钱币市场有很多卖家都用化学品处理过,所以遇到颜色 特别艳丽或纸张特硬地要仔细辩别,以免上当.处理过 地钱币不一定是假币,自己伪造地.是用化学药水处理过 地.一般从民间收来地钱币品相都不好,发现太好而且价 格便宜者都经过药水处理,过三年左右便出现退色,变黄,纸张变脆等现像,希望仔细辩别.想得到有关知识,你参考 各书籍,此空间不做解释.

全套人民币图片欣赏

全套人民币图片欣赏 第一套人民币发行时间1949.1.10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同时发行人民币,这是我国建国以来首次发行人民币。人民币的发行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至目前为止,已先后发行了五套人民币。文中所提人民币昨天、今天、明天的界定划分是:昨天是指第一至第四套人民币,今天指第五套人民币,明天指今后发行的人民币。希望通过对各套人民币的发行背景、发行券别、版别及特点等方面的分析,与大家共同回顾人民币的过去,展望人民币美好的明天。 人民币的昨天 第一套人民币的发行 1、发行背景 第一套人民币是在统一各解放区货币的基础上发行的。1948年,人民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解放了祖国大片土地,华北、西北、东北各解放区已连成一片,发展生产、商品贸易等都要用钱、花钱、收付货币,但由于当时各解放区发行的货币不统一,货币比价不固定,货币间相互兑换十分繁难,迫切需要发行一种独立、统一、稳定的货币。

2、发行券别与版别 第一套人民币发行时间从1948年12月1日至1953年12月止,期间共发行12种券别,有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200元、500元、1000元、5000元、10000元和50000元券。有62种版别,其中,1元券2种;5元券4种;10元券4种;20元券7种;50元券7种;100元券10种;200元券5种;500元券6种;1000元券6种;5000元券5种;10000元券4种;50000元券2种。 3、特点 第一套人民币带有明显的战争时代色彩。一是印制质量粗糙,印制技术、工艺不统一,纸张易磨损;二是票面设计图案比较单调,色彩变化少;三是票券的面额、版制种类繁多;四是面额大(最大的50000元),单位价值低,在流通中计算时以万元为单位,不利于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给人们带来不便;五是票券防伪功能差。

第三套人民币大全套详细介绍附图

第三套人民币大全套详 细介绍附图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27张人民币版别、图案、特点罗列: 1 壹角1960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正面凹印|正背面胶印|国旗五星满版水印|红三罗马冠字|枣红) 2 壹角1962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正凹背胶|红三罗马冠字|背绿) 3 壹角1962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正凹背胶|国旗五星满版水印|红三罗马冠字|背绿) 4 壹角1962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正凹背胶|国旗五星满版水印|红三罗马冠字) 5 壹角1962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正凹背胶|红二罗马冠字) 6 壹角1962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正背面胶印|红三罗马冠字) 7 壹角1962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正背面胶印|红二罗马冠字) 8 壹角1962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正背面胶印|蓝三罗马冠字) 9 壹角1962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正背面胶印|蓝二罗马冠字) 10 贰角1962年长江大桥(正凹背胶|三罗马冠字) 11 贰角1962年长江大桥(正背面胶印|三罗马冠字) 12 贰角1962年长江大桥(正背面胶印|二罗马冠字)

13 伍角1972年纺织女工(正凹背胶|满版水印) 14 伍角1972年纺织女工(正背面胶印|满版水印) 15 伍角1972年纺织女工(正背面胶印) 16 壹圆1960年女拖拉机手(五星古币满版水印|三罗马冠字) 17 壹圆1960年女拖拉机手(国旗五星满版水印|二罗马冠字) 18 壹圆1960年女拖拉机手(国旗五星满版水印|三罗马冠字) 19 贰圆1960年车床工人(国旗五星满版水印) 20 贰圆1960年车床工人(五星古币满版水印) 21 伍圆1960年炼钢工人(国旗五星满版水印|三罗马冠字) 22 伍圆1960年炼钢工人(国旗五星满版水印|二罗马冠字) 23 拾圆1965年人民代表步出大会堂(天安门固定水印|三罗马冠字) 24 拾圆1965年人民代表步出大会堂(天安门固定水印|二罗马冠字) 25 壹分1953年(罗马冠字无号) 26 贰分1953年(罗马冠字无号) 27 伍分1953年(罗马冠字无号)

第五套人民币各版本的防伪标志

第五套人民币各版本的防伪标志 为适应经济发展和市场货币流通的要求,199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之际,中国人民银行陆续发行第五套人民币。第五套人民币采取“一次公布,分次发行”的方式。1999年10月1日,首先发行了100元纸币;2000年10月16日发行了20元纸币、1元和1角硬币;2001年9月1日,发行了50元、10元纸币;2002年11月18日,发行了5元纸币、5角硬币;2004年7月30日,发行了1元纸币。为提高第五套人民币的印刷工艺和防伪技术水平,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8月31日发行了第五套人民币2005年版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纸币和不锈钢材质1角硬币。 第五套人民币继承了中国印制技术的传统经验,借鉴了国外钞票设计的先进技术,在防伪性能和适应货币处理现代化方面有了较大提高。各面额货币正面均采用毛泽东主席建国初期的头像,底衬采用了中国著名花卉图案,背面主景图案通过选用有代表性的寓有民族特色的图案,充分表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壮丽的山河,弘扬了中国伟大的民族文化。2005年8月3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主图案与1999版保持一致,但变光数字、面额水印位置调整,增加凹印手感线、防复印标记、背面面额数字加后缀“ YUAN ”等。 第五套人民币继承了中国印制技术的传统经验,借鉴了国外钞票设计的先进技术。在原材料工艺方面做了改进,提高了纸张的综合质量和防伪性。固定水印立体感强、形象逼真。磁性微文字安全线、彩色纤维、无色荧光纤维等在纸张中有机运用,并且采用了电脑辅助三线防伪设计手工雕刻、电子雕刻和晒版腐蚀相结合的综合制版技术。特别是在二线和方面采用了国际通用的防伪措施,为专业人员和研究人员鉴别真伪,提供了条件。与第四套人民币相比,第五套人民币的防伪技能由十几种增加到二十多种,主景人像、水印、面额数字均较以前放大,便于群众识别。第五套人民币应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在防伪性能和适应货币处理现代化方面有了较大提高。 第五套人民币的主要防伪标志 1.水印 水印是最难以伪造的抗彩色复印和计算机打印的防伪特征之一。在第五套人民币中,100元和50元券采用了与主景人像相同、立体感很强的毛泽东正面头像水印,比第四套中所采用的水印更清晰、层次感更强、更加利于识别。20元和10

第三套人民币详解(付图片)

27张人民币版别、图案、特点罗列: 1壹角1960 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正面凹印|正背面胶印|国旗五星满版水印|红三罗马冠字|枣红) 2壹角1962 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正凹背胶|红三罗马冠字|背绿) 3壹角1962 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正凹背胶|国旗五星满版水印|红三罗马冠字|背绿) 4 壹角1962 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正凹背胶|国旗五星满版水印|红三罗马冠字) 5 壹角1962 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正凹背胶|红二罗马冠字) 6 壹角1962 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正背面胶印|红三罗马冠字) 7 壹角1962 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正背面胶印|红二罗马冠字) 8 壹角1962 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正背面胶印|蓝三罗马冠字) 9 壹角1962 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正背面胶印|蓝二罗马冠字) 10 贰角1962

年长江大桥(正凹背胶|三罗马冠字) 11 贰角1962 年长江大桥(正背面胶印|三罗马冠字) 12 贰角1962 年长江大桥(正背面胶印|二罗马冠字) 13 伍角1972 年纺织女工(正凹背胶|满版水印) 14 伍角1972 年纺织女工(正背面胶印|满版水印) 15 伍角1972 年纺织女工(正背面胶印) 16 壹圆1960 年女拖拉机手(五星古币满版水印|三罗马冠字) 17 壹圆1960 年女拖拉机手(国旗五星满版水印|二罗马冠字) 18 壹圆1960 年女拖拉机手(国旗五星满版水印|三罗马冠字) 19 贰圆1960 年车床工人(国旗五星满版水印) 20 贰圆1960

年车床工人(五星古币满版水印) 21 伍圆1960 年炼钢工人(国旗五星满版水印|三罗马冠字) 22 伍圆1960 年炼钢工人(国旗五星满版水印|二罗马冠字) 23 拾圆1965 年人民代表步出大会堂(天安门固定水印|三罗马冠 字) 24 拾圆1965 年人民代表步出大会堂 (天安门固定水印|二罗马冠字) 25 壹分1953 年(罗马冠字无号) 26 贰分1953 年(罗马冠字无号) 27 伍分1953 年(罗马冠字无号) 1953年版壹分、贰分、伍分有两种分别。1953年3月1日发行了壹分、贰分、伍分为第二套人民币的辅币,是带冠字有号码;而八十年代为当时货币供应而发行的壹分、贰分、伍分系使用1953年版于1981年印制,只印冠字而无号码,作为辅币卷,继续与第三套人民币在市场上流通。但严格的说,1953年版带冠字无号码的壹分、贰分、伍分(1981年印制)不

第五套人民币防伪技术

第五套人民币防伪技术 第五套人民币进行了大胆地创新,比如,在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的同时,取消了传统设计中以花边、花球为边框的设计形式,使整个票面呈开放式结构,增大了防伪设计空间;突出了人物头像和面额数字,更加易于识别并增强了防伪功能;整套人民币在相邻券别上采用冷暖交替的主景色调(100元、50元、20元、10元券的主景颜色分别为红、绿、棕、蓝色),每种券别上所采用的颜色均较第四套人民币更加鲜明、艳丽,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第五套人民币采用的防伪技术无论是数量、质量还是总体防伪效果,比第四套人民币均有根本性的提高,同时还注重了人民币机读性能的加强。在继续保持第四套人民币中具有良好效果的防伪措施(如:手工雕刻人物头像、胶凹印接线印刷、胶印对印等)的同时,第五套人民币还采用了以下几项新增加的或在已有技术基础上有所提高的防伪技术(文中提及的第五套人民币为已发行券种)。 1.水印 水印是最难以伪造的抗彩色复印和计算机打印的防伪特征之一。在第五套人民币中,100元和50元券采用了与主景人像相同、立体感很强的毛泽东正面头像水印,比第四套中所采用的水印更清晰、层次感更强、更加利于识别。20元和10元券创新地采用了固定花卉水印,此外,在10元券花卉水印下方,还首次采用了表示面额数字的白水印(又称高光水印)。白水印区域纸张很薄,形成的“10”字在透视光线下清晰可见。与白水印相对应,传统的水印又被称为黑水印,10元券上的黑白水印相互映衬,更突现两者的防伪效果。 2.安全线 安全线属于可靠性、独占性良好,且易于识别的一线防伪技术。其最突出的特点是能够与多种防伪特征结合使用,使防伪性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安全线在目前的钞票防伪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将安全线埋入钞票纸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其完全埋入纸张中间;另一种是间隔地埋入纸中,部分显露在纸张表面,被称为“开窗式安全线”。第五套人民币中,这两种方法都被充分利用。100元和50元券采用了全埋入式磁性缩微文字安全线,迎光透视钞券中的安全线,可见“RMB100“或“RMB50”字样的缩微文字,仪器检测有磁性;20元券为明暗相间的磁性安全线;10元券采用的是开窗全息文字磁性安全线,当转换观察角度时,在银色的安全线上可以看到色彩变幻的“10”字样。与第四套人民币100元和50元券中的金属线相比,第五套人民币中的安全线在提高了一线识别的方便程度及防伪效果外,还赋予了它更高层次的防伪功能。 3.雕刻凹版印刷及凹印接线技术

第二套人民币大全套图集

第二套人民币大全套图 第二套人民币大全套共发行了11种面值,共19种版别:1分、2分、5分各2种(有长号、无号)1角、2角、各1种,5角3种(有水印[深版]、无水印[浅版],红5角[红版]),1元2种(红1元、黑1元)、2元券1种,3元券1种,5元券3种(1953苏印,1956年空心海鸥水印,1956年实心海鸥水印),10元券1种。 面值版本简介(PC端用户点击相应版别~可直接跳转) 壹分长号一分:罗马数字+阿拉伯数字 贰分长号二分:罗马数字+阿拉伯数字 伍分长号五分:罗马数字+阿拉伯数字 壹角拖拉机:空心五星水印+暗记 贰角火车头:空心五星水印 伍角浅水坝:空心五星水印深水坝:紫版无水印红水坝:红版无水印 壹元 红一元:五星水印+八盏灯笼 黑一元:五星水印+标语 贰元宝塔山:五星水印 叁元绿三元:五星水印苏联印制伍元 红五元:苏联印制 黄五元:空心五星水印

海鸥五元:实心五星水印+海鸥水印 拾元大黑十:天安门固定水印苏联印制 1.存世量极少: 自1964年5月15日退出流通领域至今已接近50年,它是新中国建国以来流通时间最短的人民币,首尾只流通了10年,建国初期钞票的发行量非常的少,再加上10元、5元、3元当时由前苏联代印,后来跟“老大哥”闹翻了以后,为了稳定国内的货币市场,担心“老大哥”在后面放暗枪,所以紧急把“苏 三券”回收并销毁,所以留存下来的二版币数量是非常的少。 2、收藏群体大逐年增多: 可以说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收藏市场在中国,最大的收藏群体是钱币,因为人人花过钱,人人对老钱币都有一份特殊的记忆,每一张老钱币的背后又有多少鲜为人知的悲欢离合,都会有自己的故事。这几年钱币收藏队伍迅速扩大,每年都保持着20%的增长速度,因为第一套人民币历经年代久远,存世极其稀缺,对 广大藏友来说已经是望尘莫及的绝世珍品,由此使得第二套人民币自然而然地成 为投资人民币的钞王品类,是钱币藏品中的贵族藏品。 3、无人炒作 第二套人民币正因为当时的印制数量不多,存世量少,所以很少有庄家进入,第二套人民币大全套的价格由市场供求机制所决定,所以近些年来一直稳涨不跌,基本上每年保持在50%的以上升值速度,以下是近年来的行情: 年份价格升值率 2000年40000元—— 2005年98000元同比上涨245% 2010年320000元同比上涨200% 2012年430000元同比上涨134% ————年均每年增长89%

第三套人民币大全套详细介绍(附图)

27张人民币版别、图案、特点罗列: 1 壹角1960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正面凹印|正背面胶印|国旗五星满版水印|红三罗马冠字|枣红) 2 壹角1962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正凹背胶|红三罗马冠字|背绿) 3 壹角1962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正凹背胶|国旗五星满版水印|红三罗马冠字|背绿) 4 壹角1962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正凹背胶|国旗五星满版水印|红三罗马冠字) 5 壹角1962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正凹背胶|红二罗马冠字) 6 壹角1962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正背面胶印|红三罗马冠字) 7 壹角1962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正背面胶印|红二罗马冠字) 8 壹角1962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正背面胶印|蓝三罗马冠字) 9 壹角1962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正背面胶印|蓝二罗马冠字) 10 贰角1962年长江大桥(正凹背胶|三罗马冠字) 11 贰角1962年长江大桥(正背面胶印|三罗马冠字) 12 贰角1962年长江大桥(正背面胶印|二罗马冠字) 13 伍角1972年纺织女工(正凹背胶|满版水印) 14 伍角1972年纺织女工(正背面胶印|满版水印) 15 伍角1972年纺织女工(正背面胶印)

16 壹圆1960年女拖拉机手(五星古币满版水印|三罗马冠字) 17 壹圆1960年女拖拉机手(国旗五星满版水印|二罗马冠字) 18 壹圆1960年女拖拉机手(国旗五星满版水印|三罗马冠字) 19 贰圆1960年车床工人(国旗五星满版水印) 20 贰圆1960年车床工人(五星古币满版水印) 21 伍圆1960年炼钢工人(国旗五星满版水印|三罗马冠字) 22 伍圆1960年炼钢工人(国旗五星满版水印|二罗马冠字) 23 拾圆1965年人民代表步出大会堂(天安门固定水印|三罗马冠字) 24 拾圆1965年人民代表步出大会堂(天安门固定水印|二罗马冠字) 25 壹分1953年(罗马冠字无号) 26 贰分1953年(罗马冠字无号) 27 伍分1953年(罗马冠字无号) 1953年版壹分、贰分、伍分有两种分别。1953年3月1日发行了壹分、贰分、伍分为第二套人民币的辅币,是带冠字有号码;而八十年代为当时货币供应而发行的壹分、贰分、伍分系使用1953年版于1981年印制,只印冠字而无号码,作为辅币卷,继续与第三套人民币在市场上流通。但严格的说,1953年版带冠字无号码的壹分、贰分、伍分(1981年印制)不属于第三套人民币的范畴,为集藏方便,作为“附页”而收入了本册,特此通告。 豪华定位册(部分册页展示实拍)

第三套人民币

第三套人民币有升值潜力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至今,我国先后发行了5套人民币。第一、二套人民币分别于1955年5月10日、1999年1月1日先后退出流通领域。而自2000年7月1日起,第三套人民币又停止流通。 随着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1958年我国开始设计第三套人民币,1959年方案确定,所以第三套人民币又称“五九”版人民币。第三套人民币共计7种券别,即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各一种。纸币共计24种版别,即10元、5元、2元各2种,1元3种,5角、2角各3种,1角9种。硬币共计22种版别,即1元、5角、1角各4种,2角3种,套装硬币7种。1962年4月20日1960年版枣红1角券发行,标志着第三套人民币开始流通。1974年1月5日最后一枚纸币--1972年版5角券发行。1980年4月15日1、2、5角及1元的硬币发行。2000年7月1日全部退出流通领域。 那么,第三套人民币为什么要停止流通呢?1962年4月20日至2000年7月1日,第三套人民币在市场上整整流通了38年。部分券别因改变图案、冠字号码及颜色等,从70年代起实行了只收不付。第四套人民币发行后,各种券别就逐步停止印刷投放。到90年代后期,该套人民币只占整个市场流通量的1.4%。随着第五套人民币的发行,市场流通中人民币券别、版别过多,如果加上第二套人民币中的分币,已形成第二、三、四、五套人民币多版流通的状况。为了调整人民币券别种类,便于流通使用,减轻银行分版清分票币的工作量,第三套人民币停止流通,限期兑换,势在必行。 第三套人民币有何收藏价值?第三套人民币流通时间长、版别丰富。但是,有的券别发行时间短,后来又实行只收不付,因此小面额票券就很稀少。特别是枣红1角、背绿1角被人视为珍品,一般不易得到。还有1、2、5角硬币材质是铜锌合金,1元硬币是铜镍合金,由于材质稀少、发行量也少,当时主要对国外旅游者销售,在国内只是象征性发行,没有真正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进入流通领域,而是以其特有的历史性、艺术性进入收藏领域,市场上实为罕见。据来自邮、币、卡市场的信息,上品相的第一套人民币已升值为六十余万元,上品相的第二套人民币已升值为3.5万元。1999年2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关于第三套人民币停止流通的公告》的发表,为第三套人民币收藏与上市提供了法律依据。鉴于上述情况,第三套人民币退出流通领域以后,它会以较强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被钱币收藏者宠爱。近年来由于我国采取一系列启动内需、刺激经济的财政金融政策,银行储蓄利率多次下调,这就必将带动钱币市场的活跃。第三套人民币升值潜力不可低估。 第三套人民币 为了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和商品流通,方便群众使用,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于1962年4月15日开始发行第三套人民币。第三套人民币和第二套人民币比价为1:1,并在市场上混合流通。1980年4月15日,国务院又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1角、2角、5角和1元四种金属人民币。至此,第三套人民币共发行了7种券别、13种版别,具体是:10元券1种、5元券1种、2元券1种、1元券(币)2种、5角券(币)2种、2角券(币)2种,1角券(币)4种。第三套人民币票面设计图案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当时我国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农轻重并举的方针。继承和发扬了第二套人民币的技术传统、风格。制版过程中,精雕细刻,机器和传统的手工相结合,使图案、花纹线条精细;油墨配色合理,色彩新颖、明快,增强了人民币的反假防伪能力;票面纸幅较小,图案美观大方。第三套人民币券别结构合理,纸硬币品种丰富。进一步健全了我国货币制度,为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人民银行第三套人民币停止流通珍藏纪念 第三套人民币是目前各套人民币中流通时间最长的一套人民币,从1962年4月20日发行1960年版枣红色1角券开始到2000年的全面退出流通,共经历了38个年头,经历了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毛泽东时代的人们使用它,那时200多元可以盖很不错的房子了;邓小平时代的人们使用它,那时候万元户出尽了风头,拥有1000张大团结很可能就是一个村庄的首富,如果首富是个未婚的小伙子,绝对是全村甚至周边方圆百里邻村乡镇漂亮小姑娘们磕破头争相追求的对象焦点。江泽民时代的人们使用它,那时候的个体户中冒出了许多暴发户,这些暴发户们钱多得没有地方放,竟然比赛烧钱。由于这个时期,50元和100元大面额钞票已经出现,大团结首次充当了找零的角色,并逐渐和其他三版币一起退出了历史舞台。没有哪一套人民币能够象第三套币那样影响并支配了几代中国人,人们对第三套人民币的感情是无与伦比的。因此,对于第三套人民币的离去,引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