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临床路径

疱疹性咽峡炎临床路径
疱疹性咽峡炎临床路径

疱疹性咽峡炎临床路径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疱疹性咽峡炎临床路径

一、疱疹性咽峡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ICD-10:)

(二)诊断依据。

根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诊断要点】

1.可发生于各年龄段,但以1-7岁多发。

2.潜伏期常2-4天,常突然发热及咽痛。热程大都2-4天,咽痛重者可影响吞咽。

3.可伴有头痛、腹痛、肌痛及呕吐、咳嗽等症状。

4.病程大多4-6天,偶有延至2周者。大都预后良好,偶有腮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但极少数病情进展迅速,可合并脑干脑炎、肺水肿、肺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5.查体可见咽部充血,可见散在灰白色疱疹,直径1-2mm,周围有红晕,2-3日后疱疹加剧扩大,不久疱疹破溃,形成黄色溃疡。

6.部分手足口病患儿发病早期以此病为首发,随后出现掌心、足底、臀部及膝部红色皮疹或疱疹。

7.实验室检查:多数白细胞总数正常。如白细胞总数升高(>10×109/

L)和或中性百分比升高(>80%),静脉血CRP升高(>10mg/dL)及指血CRP(>20mg/L)明显高于正常,可考虑合并细菌感染。

(三)治疗方案

1.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炎琥宁、热毒宁、利巴韦林、喜炎平及阿昔洛韦等。

2.如考虑合并细菌感染可酌情使用抗生素。如:头孢硫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

3.对症治疗:因咽部疼痛而吞咽困难者可予开喉剑喷喉部、流质饮食及补液治疗。

4.重症病例:如考虑合并脑炎等可应用IVIG(静脉用丙种球蛋白)。

5.重症患者给予强心、呼吸支持、循环支持等特殊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轻症为4-7天;重症病程视病情而定。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疱疹性咽峡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只要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2天。

1.必须检查的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功能、C反应蛋白、心肌酶谱;

(2)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等

(3)X线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儿的病情,必要时选择性检查电解质、肾功能、血培养、降钙素原、生命体征监护等。

(七)须检测及复查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CRP、肝、肾功能、心肌酶(必要时)。

(九)出院标准。

1.连续3天腋温<37.3℃,咽部疱疹消退,一般状况良好。

2.化验指标正常。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 对于重症病例、转变手足口病时、病情迁延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

2. 病人出现其他专科情况,需要转科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临床路径表单(儿童组)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ICD-10:)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5-7天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