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治疗学概述及常用治疗技术

物理治疗学概述及常用治疗技术
物理治疗学概述及常用治疗技术

物理治疗学概述及常用治疗技术

物理治疗学概述及常用治疗技术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康复中心刘晓辉

讲课内容:讲课1.5小时+实际操作30分钟

物理治疗定义

物理疗法种类

物理因子在预防保健康复中的应用

物理疗法的作用与机理

物理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与处方

影响物理治疗的因素与注意事项

存在问题与前景展望

科室现有仪器的操作。

物理治疗定义

应用光、电、声、热、力等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之为物理治疗。

研究物理疗法的作用机理、临床应用、治疗剂量、治疗方法、操作技术等的学问,称为物理治疗学(简称理疗学)。

理疗学是独立的一门学科。物理疗法可用于保健、预防、治疗、康复,它是康复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

物理因子种类

自然物理因子:日光、空气、海水、泥沙、矿泉等,用于预防保健方面,一般疗养院。

人工物理因子:光疗、电疗、磁疗、水疗等。

物理疗法种类

电疗法

直流电:

直流电、微电流(μA)、离子导入、

电熨疗法、电水浴疗法

低频电(1~1000Hz):

感应电、电兴奋、间动电、超刺激电流、周围神经粗纤维刺激、电睡眠疗法、神经肌肉电刺激(电体操)、经皮电刺激疗法(TENS)、温热低频、超低频交流电疗法。

中频电(1~100kHz):

音频(2~4kHz)、低频调制的中频、

干扰电(平面干扰、立体动态干扰)

高频电(>100kHz):

共鸣火花、中波、短波、超短波、分米波、微波

2000~300,184,22,7.37m,69cm,32.78cm,

12.25cm

极高频:

毫米波8.3mm

静电:

高压、低压、全身、局部

高压电场(电位器)

磁疗法

恒定磁场(静磁场):强度和方向都不变

脉动磁场(动磁场):强度变化、方向不变

交变磁场:强度和方向随时间有规律变化

脉冲磁场:不同频率和波形的脉冲磁场

磁化水:2~5 kGs 流速0.09~0.1m/s

光疗法

红外线( 3-6 μm ,1.5-3μm,760nm-1.5μm ) 红外线、特定电磁波(TDP)、双峰波、频谱、近红外线

可见光( 760-400nm )

太阳灯、红光、蓝光

紫外线( 400-320,320-280,280-180nm ) 高压汞灯、低频汞灯(冷光紫外线)、

黑光灯(300~400μm紫外线)

激光

二氧化碳10600A°、氦-氖(He-Ne)6328A°、氮(N)3371A°、氩(Ar)4880-5140A°、红宝石6943A°、钕玻璃10600A°、掺钕钇铝石榴石10600A°、半导体激光

超声波疗法

超声波疗法

超声药物透入疗法

超声雾化吸入疗法

超声-电疗法

超声-间动电、超声-直流电、超声-中频电

水疗法

冷水浴(< 25℃)、低温浴(25-32℃)、不感温浴(33-36℃)、

温水浴(36-38℃)、热水浴(>38℃);

药浴:中药、盐水、松脂、芥末、硫磺、重碳酸纳;

气水浴:二氧化碳、硫化氢、氡气、气泡浴

浸浴(盆浴):全身、半身、坐浴、手、足;

其他:淋浴(下行、上行、周身)、直喷浴、旋涡浴、湿包裹、桑那浴、擦浴、冲洗浴。

温热疗法

蜡疗法、泥疗法、热空气疗法、化学热袋疗法、

热中药袋疗法、场效应

其他疗法

压力回流

真空负压疗法、火罐、竹管疗法

高压氧疗法、

生物反馈疗法、

紫外线照射血氧回输疗法、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

冷冻疗法、冷疗法、体外反搏疗法、

按摩疗法、推拿疗法

牵引疗法

物理因子在

预防保健康复

中的应用

物理因子在预防中的应用

目的:

适应外界各种环境的能力;

提高对各种不良因子作用的抵抗力。

主要作用:

预防传染病的播散;

一些慢性病的产生或发展;

外科术后并发症与后遗症;

某些职业病的发生与发展。

物理因子在保健中的应用

妇女

妊娠期:改善全身状况;促进胎儿供养

代谢、免疫。

产前产后:预防感染、促进康复。

1000例经治产后患病率为9%

1000例未治产后患病率为17.6%

老年人:延缓衰老

儿童:预防佝偻病、肺炎等。

物理因子在康复中的应用

脑卒中后:肌无力、肌痉挛、肩痛

骨折后:加速愈合、促进功能恢复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促进心肌功能恢复

断肢再植术后:预防并发症

器官移植术后:激化神经血管恢复

物理疗法

的作用与机理

作用途径

直接作用

物理专业导论论文

通过对物理专业导论的学习,我对物理学这门古老而又充满生命力的科学有了新的认识,在高中的基础上又加深了对物理学的理解与体会。 物理学导论这门课程使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明白了物理学的发展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物理学的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物理学更成为高新技术的基础。 物理学的发展经过了2000年,如今物理学的发展日臻完美,虽然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是物理学给世界、给全人类带来的改变是显而易见的。其中的每一段历史都值得我们去铭记。 从古希腊杰出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对待“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上,错误的认为“维持物体运动需要力”到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最早研究“匀加速直线运动”;论证“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的物理学家;利用著名的“斜面理想实验”得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即维持物体运动不需要力”的结论,再到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三大运动定律、发现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G=6.67×11-11N?m2/kg2 。至此经典力学的体系似乎已经完美了。但1905年的奇迹,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波尔,普朗克,海森堡,薛定谔建立量子力学,指出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使得力学朝向另一个高度发展。 从库仑借助卡文迪许扭秤装置并类比万有引力定律,通过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到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通过实验得出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它的电阻成反比即欧姆定律。再到奥斯特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针发生偏转(电流的磁效应)再到伟大的法拉第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现象。最后由麦克斯韦问鼎电磁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并从理论上得出光速等于电磁波的速度,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著名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如石教授说的那样)像诗一样美丽! 关于光学和原子物理,20世纪更是擦出了惊天大火花,历史上关于光的本质的说法一直争论不休,有人支持牛顿主张的微粒说,有人相信惠更斯的波动说,群雄争霸中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论诞生!它开启了物理学领域的新纪元。原子的结构也被历代争论不休,从汤姆孙的西瓜模型到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式。当经典的原子理论站不住脚的时候,1913年,玻尔在卢瑟福有核原子模型的基础上建立起原子的量子理论,也直接催生了量子学派 物理学是一门纯科学,但这决不是意味着物理学与社会无关,恰恰相反,物理学或者说纯科学的发展正是人类社会由落后走向先进的最根本原因!正如石老师在课上谈到的美国第一任物理学会会长亨利·奥古斯特·罗兰说的,“……我常常被问及这样的问题:纯科学和应用科学究竟哪个对世界更重要?为了应用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教学大纲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 称: 社区康复课程代码:26220470 课程类型:专业课学分: 2 总学时:32 理论学时:32实验学时: 先修课 程:基础医学概论、康复评定技术等适用专业:社区康复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课程是社区康复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根据社区康复专业的培养目标,针对各级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中心和社会福利机构等岗位群的能力需求设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理疗技术的治疗原理、适应症、操作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项等,能够在康复实际临床治疗工作中应用合适的理疗技术对患者进行治疗,主要包括电疗法(低频、中频、高频)、磁场疗法、光疗法、超声波疗法,生物反馈疗法等。 二、教学基本要求 1、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 知识目标主要是了解各种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基本治疗原理;熟悉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治疗特性;掌握各种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治疗作用;掌握各种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能力目标包括:能够根据疾病情况和物理因子的特性,熟练选择合适的物理因子;能够熟练操作各种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操作方法;能够根据患者的不良反应,准确的选择处理方法。 素质目标要求具有敬岗爱业精神、人文关怀精神及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技巧。 2、教学模式基本要求 在教学中,采用以课堂教师讲授形式为主,专题介绍、集体讨论等多种形式为辅的互动教学方式,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讲授课程,同时注重本学科相关研究热点或者研究成果的介绍,以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学生自学与辅导答疑相结合的方式及采用多媒体课件、传统教学手法、课后作业等多种手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概论 内容:物理因子治疗定义、发展和应用前景、物理因子对人体的作用、物理因子治疗处方。 要求:1掌握内容: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基本理论、物理因子治疗技术对人体的作用;物理因子治疗处方;2?熟悉内容:物理因子的应用范围、分类及前景;3?了解内容:物理 治疗师的培养、需求及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发展简史。

《物理治疗学》课程教学大纲

《物理治疗学》课程教学大纲 (日期:2013-11-27) 《物理治疗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物理治疗学课程编号: 英文名称:Physical therapy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总学时:80 讲课学时:48 实验学时:32 学分:5 适用对象: 2011级临床医学(康复医学方向) 选修课程: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物理治疗学》是现代康复治疗技术的三大治疗技术之一,作为一门康复专业课程,其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阐明物理治疗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物理治疗的主要内容和方法,使学生掌握物理治疗的基本概念和各种功能障碍的物理治疗方法和操作技术,为后续学习临床康复专业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通过物理治疗学的教学使学生对现代物理治疗有进一步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辨证的和科学的应用物理治疗思方法,拓展临床功能障碍相应物理治疗方法选择、分析的能力。本课程通过基础理论与实验操作相结合,使学生掌握物理治疗基础理论、各类物理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及操作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各临床课程及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 页脚内容1

《物理治疗学》的教学内容包括运动疗法和物理因子疗法(理疗)两大内容,主要阐明物理治疗学的基本概念、功能障碍的物理治疗内容和方法,重点介绍在现代康复医学中较为实用的物理治疗方法,并介绍国内外物理治疗的新成果,新技术及临床应用,要求达到将理论、原则与物理治疗方法相贯穿联系,以使学生对康复医学有较全面的了解。 三、课程各章重点与难点、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 第一讲物理治疗概论 教学时数:3学时(理论) 目的与要求: 掌握1. 物理治疗学的基本概念。 2. 运动治疗范畴、理疗范畴。 熟悉 1. 物理治疗对人体的作用。 了解1. 物理治疗方法的发展及展望。 教学内容: 1. 物理治疗学的基本概念 2. 物理治疗师的基本概念。 3. 运动治疗范畴、理疗范畴。 页脚内容2

物理概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 1、举例说明物理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对高科技发展的促进作用。 物理学在人类近代社会发生的三次技术革命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第一次技术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主要标志是蒸汽机的广泛应用,这是牛顿力学和热 力学发展的结果; 第二次技术革命发生在19世纪70年代,主要标志是电力的广泛应用和无线电通信的实现, 这是电、磁现象的研究和经典电磁场理论的重大突破所带来的辉煌成果; 第三次技术革命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并一直延续到今天,这是建立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发 展的基础上,其特点是出现了以微电子技术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学科、新材料、新能源、新技 术的兴起和发展,如核反应堆、晶体管、激光器,医学上的超声、核磁共振和湮没技术等等。 2、简述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物理学研究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物质的性质、物质的运动规律、 物质之间如何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以及各种物质形态内部结构的基本规律。 物理学的研究范围: (1)时间上大到宇宙的起源,小到夸克的寿命 (2)空间上大到宇宙的范围,小到夸克的线度 (3)速度上从静止物体到物质运动速度的极限光速s m 8103? (4)质量上研究范围很大,例如中微子质量只有kg 3810-,太阳质量是30210kg ?,两者 的数量级相差68 10。 第二章(1) 1、一个质点在xoy 平面内运动,运动方程为432 12-+= t t y ,53+=t x 。则s t 2=时该质点的运动方程和速度分别为(C ) (A )j i 411+,j i 43- (B )j i 411+,j i 43+ (C )j i 411+,j i 53+ (D )j i 411+,0 2、一运动质点在某瞬时位于矢径()y x r , 的端点处,其速度大小为 (C ) ()dt dr A ()dt r d B ()22?? ? ??+??? ??dt dy dt dx C ()几个答案都不对D 3、某质点的运动方程为6533 +-=t t x ()SI ,则该质点作 (D)//对此方程进行二次求导即可 (A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正值

物理因子治疗学教学大纲

《物理因子治疗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标 物理因子治疗学是综合物理学、生理学及人体解剖学知识,研究电、磁、声、光、冷、热、水等物理因子的治疗原理及临床应用,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掌握各种物 理治疗仪器的使用原则和实际操作方法,解决神经系统和骨骼肌肉系统的疼痛、水肿、损 伤等问题。 (一)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1.各种物理因子对人体组织的生理效应及临床治疗效果。 2.各种物理因子的临床适应证及禁忌证。 3.各种物理因子的临床应用方法。 (二)基本能力 1.选择合适的物理因子处理临床相关问题,制定物理因子治疗处方。 2.安全、有效地使用各种物理治疗仪器。 3.准确记录治疗过程,评估治疗效果。 4.熟练掌握各物理因子的治疗原理及临床应用能力的基础上,查阅相关文献,有条理地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 5.组织学生课外读书小组,查阅有关文献并书写读书报告,进行学术交流。 6.组织学生课外科研小组,指定有经验的教师进行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初步科研能力。 7.外语熟悉常用的物理因子治疗学专业词汇及阅读英文参考资料。 (三)参考学时 理论授课学时18学时,实习时数18学时。 (四)考核方式 理论闭卷考试50%;技术考核:40%;演讲:10%;共100分。 二、教学大纲 (一)前言 物理因子治疗学又称为理疗学,是研究和应用各种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并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和免疫等生理调节机制,达到治疗功能受限的目的。本课程通过理论教学、 临床技术操作及专题演讲等形式指导学生熟悉各种物理因子,如光、电、水、冷、热、声、磁等对人体所造成的生理效应,掌握其治疗原理、临床应用与治疗效果。熟悉电刺激治疗、光疗、声疗、冷疗、热疗、磁疗等各项仪器之原理与操作,了解以上治疗仪器之基本电学 原理及其安全原则。 (二)教学时数安排 1.讲课时数18学时。 2.实习时数18学时。 第一章物理因子治疗学总论 理论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物理因子治疗国内外的发展情况。 熟悉:物理因子治疗的分类和作用机制。物理因子治疗的临床应用。 掌握:物理因子治疗的基本概念。

物理因子的治疗作用(资料参考)

第一节物理因子的治疗作用 应用自然界的和人工的各种物理因子,如电、光、声、磁、热、冷、矿物质和机械等作用于人体,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物理疗法或理疗。研究物理疗法的作用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操作技术、适应证和禁忌证等的科学,称为理疗学。物理疗法对人体的治疗作用,可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一、直接作用 物理因子直接引起局部组织的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的变化为直接作用。 (一)低、中频电 直流电等低、中频电流因大多不能通过电阻高的骨组织,故作用较浅,主要作用在皮肤、皮下组织和肌肉,并改变这些组织的兴奋性。 (二)光 1、红外线长波红外线作用于皮肤,短波红外线有可能达到皮下脂肪,偶可达肌肉而产生热作用。 2、紫外线主要作用于皮肤,产生光化学效应。 (三)高频电 1、短波、超短波短波或超短波电容场法作用最深,可达骨组织,但电能吸收最强处位于皮和皮下脂肪,故电容场可引起脂肪过热。 2、微波微波(厘米波、分米波)的作用可达肌肉层,其中分米波作用比厘米波深,作用部位可产生热效应和热外效应。 (四)超声波 由于骨和骨膜间存在界面而引起反射,因此在肌肉和骨组织交界处热作用明显。 (五)热 有多种物理因子可产生热作用(如传导热、辐射热及内生热等),热对组织的直接作用使局部的温度升高,并因此使流经此处的血流量增多。 二、间接作用 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后,通过热、电化学或光化学的变化,引起体液改变,或通过神经反射、经络传导而产生的作用为间接作用。 (一)体液作用 在理疗作用下可以引起体液的改变。实验证明短波或超短波作用于垂体可使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增多,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用短波或超短波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皮质时,得到类似的结果。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将进一步证明体液作用在理疗中的地位。(二)神经作用 电、光疗除了通过体液作用以外,尚可通过神经系统发生间接作用。临床上常见的有: 1、轴突反射可通过体表反射器刺激轴突反射引起血管扩张。 2、神经反射又称为皮肤内脏反射疗法,节段反射或反射区疗法。理疗因子作用于内脏有节段反射联系的反应区皮肤上,通过节段反射改变器官的状态,使有病理性改变的组织恢复正常。 (三)经络穴位作用 物理因子可以通过经络、穴位而发生作用。 三、临床治疗作用 物理因子的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对许多疾病均有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具体可概括如下:(一)消炎作用 多种物理因子具有消炎作用,皮肤、黏膜、肌肉、关节及内脏器官的急、慢性炎症都属于

物理治疗学概述及常用治疗技术

物理治疗学概述及常用治疗技术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康复中心刘晓辉 讲课内容:讲课1.5小时+实际操作30分钟 物理治疗定义 物理疗法种类 物理因子在预防保健康复中的应用 物理疗法的作用与机理 物理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与处方 影响物理治疗的因素与注意事项 存在问题与前景展望 科室现有仪器的操作。 物理治疗定义 应用光、电、声、热、力等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之为物理治疗。研究物理疗法的作用机理、临床应用、治疗剂量、治疗方法、操作技术等的学问,称为物理治疗学(简称理疗学)。 理疗学是独立的一门学科。物理疗法可用于保健、预防、治疗、康复,它是康复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 物理因子种类 自然物理因子:日光、空气、海水、泥沙、矿泉等,用于预防保健方面,一般疗养院。 人工物理因子:光疗、电疗、磁疗、水疗等。 物理疗法种类 电疗法 直流电: 直流电、微电流(μA)、离子导入、 电熨疗法、电水浴疗法 低频电(1~1000Hz): 感应电、电兴奋、间动电、超刺激电流、周围神经粗纤维刺激、电睡眠疗法、神经肌肉电刺激(电体操)、经皮电刺激疗法(TENS)、温热低频、超低频交流电疗法。 中频电(1~100kHz): 音频(2~4kHz)、低频调制的中频、 干扰电(平面干扰、立体动态干扰) 高频电(>100kHz): 共鸣火花、中波、短波、超短波、分米波、微波 2000~300,184,22,7.37m,69cm,32.78cm,12.25cm 极高频: 毫米波8.3mm 静电: 高压、低压、全身、局部 高压电场(电位器) 磁疗法 恒定磁场(静磁场):强度和方向都不变

脉动磁场(动磁场):强度变化、方向不变 交变磁场:强度和方向随时间有规律变化 脉冲磁场:不同频率和波形的脉冲磁场 磁化水:2~5 kGs 流速0.09~0.1m/s 光疗法 红外线( 3-6 μm ,1.5-3μm,760nm-1.5μm ) 红外线、特定电磁波(TDP)、双峰波、频谱、近红外线 可见光( 760-400nm ) 太阳灯、红光、蓝光 紫外线( 400-320,320-280,280-180nm ) 高压汞灯、低频汞灯(冷光紫外线)、 黑光灯(300~400μm紫外线) 激光 二氧化碳10600A°、氦-氖(He-Ne)6328A°、氮(N)3371A°、氩(Ar)4880-5140A°、红宝石6943A°、钕玻璃10600A°、掺钕钇铝石榴石10600A°、半导体激光 超声波疗法 超声波疗法 超声药物透入疗法 超声雾化吸入疗法 超声-电疗法 超声-间动电、超声-直流电、超声-中频电 水疗法 冷水浴(< 25℃)、低温浴(25-32℃)、不感温浴(33-36℃)、 温水浴(36-38℃)、热水浴(>38℃); 药浴:中药、盐水、松脂、芥末、硫磺、重碳酸纳; 气水浴:二氧化碳、硫化氢、氡气、气泡浴 浸浴(盆浴):全身、半身、坐浴、手、足; 其他:淋浴(下行、上行、周身)、直喷浴、旋涡浴、湿包裹、桑那浴、擦浴、冲洗浴。温热疗法 蜡疗法、泥疗法、热空气疗法、化学热袋疗法、热中药袋疗法、场效应 其他疗法 压力回流 真空负压疗法、火罐、竹管疗法 高压氧疗法、 生物反馈疗法、 紫外线照射血氧回输疗法、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 冷冻疗法、冷疗法、体外反搏疗法、 按摩疗法、推拿疗法 牵引疗法 物理因子在 预防保健康复 中的应用 物理因子在预防中的应用 目的:

物理学概论学习心得

物理学概论学习心得 篇一:学习物理学概论的心得体会 学习物理学概论的心得体会 还记得刚进入大学开始学习时,我对物理学感到很迷茫,我不知道自己将要学的是什么。但是通过高老师详细的讲解之后,我发现原来物理学对我们的生活很重要,原来物理学是这样慢慢壮大的,原来是有那么多先辈的伟大付出的,原来有那么多充满乐趣的故事。那种对未知的探索,那种对科学的执着,那种探索的乐趣,一切都深深的吸引了我。 物理学是研究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性质、运动和转化、内部结构等方面,从而认识这些结构的组成元素及其相互作用、运动和转化的基本规律的科学。物理学可以分为经典力学、电磁学、热力学和统计力学、相对论和量

子力学。 其中经典力学是研究宏观物质做低速机械运动的现象和规律的学科。而牛顿则是经典力学的主要创作者,他深入研究了伽利略的现象行理论以及行星绕日运动的经验规律,发现了宏观低速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 热学是研究热的产生和传导,研究物质处于热状态下的性质及其转化的科学。对于热现象的研究逐步澄清了关于热的一些模糊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开始探索热现象的本质和普遍规律。而关于热现象的普遍规律的研究就称为热力学。到19世纪,热力学已趋于成熟。19世纪中期,焦耳等人用实验确定了热量和功之间的定量关系,从而建立了热力学第一定律。在卡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克劳修斯等科学家提出了热力学第二定律,表达了宏观非平衡过程的不可逆性。深入研究热现象的本质,就产生了统计力学。统计力学应用数学中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大量粒子的平均行为。

经典电磁学是研究宏观电磁现象和客观物体的电磁性质的学科。在18世纪,人们早已发现电荷有两种,而在18世纪末发现电荷能够流动,这就是电流。在19世纪前期,奥斯特发现电流可以使小磁针偏转,而后安培发现作用力的方向和电流的方向,以及磁针到通过电流的导线的垂直线方向相互垂直。不久之后,法拉第又发现,当磁棒插入导线圈时,导线圈中就产生了电流。在电和磁的联系被发现以后,法拉第引进力线的概念并产生了电磁场的概念。19世纪下半叶,麦克斯韦总结了宏观电磁学的规律并引进了位移电流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一组偏微风方程来表达电磁现象的基本规律,并预言了存在以光速传播的电磁波。而后,赫兹用实验证明了麦克斯韦预言的电磁波具有光速和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偏振等一切光波的性质。从而完成了电磁学和光学的综合。 19世纪末期经典物理学已经发展到很完美的阶段,许多物理学家认为物理

常用的物理因子治疗方法(借鉴内容)

常用的物理因子治疗方法 1.电疗法 2.磁疗法 3.光疗法 4.超声波疗法 5.还有水疗法、传导热疗法、冷疗法等。 一、电疗法 主要有直流电疗法,离子导入疗法,低频及中频电疗法,长波、中波、短波及超短波电疗法,微波疗法等。 (一)、高频电(超短波)疗法作用 定义:医学上把频率>十万Hz的交流电称为高频电流。应用高频电流作用于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高频电疗法。 分类:按波长分: 电疗名称波长范围(m)波长(m)频率(MHz) 共呜火花电疗3000-300 2000-300 15-100万 中波电疗300-100 184 1.625 短波电疗100-10 22.12、11.06 13.56、27.12 超短波电疗10-1 7.37 40.68 分米波电疗1-0.1 0.69、0.3278 433.9、32.78 厘米波电疗0.1-0.01 0.1225 2450 毫米波电疗0.01-0.001 0.083 36000 高频电流的特征: 1.热效应与非热效应:高频电流的主要生物学作用为热效应与非热效应。在低、中频电流中,由于通过电流小,不会产生足够的热量。但在高频时由于频率高,容抗急剧下降,渡过人体的电流急剧增加,因而产生热。这种热是电流通过铆钉时在体内产生的故属于内生热。高频电以不引起产热的电场强度作用于人体,也可以改变组织的理化特征,从而产生非热效应。 2.治疗时电极可以离开皮肤:电极离开皮肤时,皮肤和电极间的空气间隙构成是一个电容,皮肤和电极相当于电容的两个导体,高频电可以通过电容,所以治疗时电极可以离开皮肤也是高频电疗的优点之一。由于采用交流电,故没有电解作用。 3.对神经肌肉无兴奋作用:由于高频电流频率超过10万Hz,不可能产生离子堆积及破坏膜的极化状态引起除极和兴奋作用。 作用: 消炎作用,特别是急性化脓性炎症有良好的作用。在治疗急性炎症时,小剂量有明显的消炎作用,大剂量有时反可使病情恶化; 对肾脏有扩张肾血管,解除肾血管痉挛,使尿量增加,尿蛋白降低; 可降低血管张力,使小动脉毛细血管扩张,组织细胞营养改善;

学习物理学概论的心得体会

学习物理学概论的心得体会 还记得刚进入大学开始学习时,我对物理学感到很迷茫,我不知道自己将要学的是什么。但是通过高老师详细的讲解之后,我发现原来物理学对我们的生活很重要,原来物理学是这样慢慢壮大的,原来是有那么多先辈的伟大付出的,原来有那么多充满乐趣的故事。那种对未知的探索,那种对科学的执着,那种探索的乐趣,一切都深深的吸引了我。 物理学是研究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性质、运动和转化、内部结构等方面,从而认识这些结构的组成元素及其相互作用、运动和转化的基本规律的科学。物理学可以分为经典力学、电磁学、热力学和统计力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 其中经典力学是研究宏观物质做低速机械运动的现象和规律的学科。而牛顿则是经典力学的主要创作者,他深入研究了伽利略的现象行理论以及行星绕日运动的经验规律,发现了宏观低速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 热学是研究热的产生和传导,研究物质处于热状态下的性质及其转化的科学。对于热现象的研究逐步澄清了关于热的一些模糊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开始探索热现象的本质和普遍规律。而关于热现象的普遍规律的研究就称为热力学。到19世纪,热力学已趋于成熟。19世纪中期,焦耳等人用实验确定了热量和功之间的定量关系,从而建立了热力学第一定律。在卡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克劳修斯等科学家提出了热力学第二定律,表达了宏观非平衡过程的不可逆性。深入研究热现象的本质,就产生了统计力学。统计力学应用数学中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大量粒子的平均行为。 经典电磁学是研究宏观电磁现象和客观物体的电磁性质的学科。在18世纪,人们早已发现电荷有两种,而在18世纪末发现电荷能够流动,这就是电流。在19世纪前期,奥斯特发现电流可以使小磁针偏转,而后安培发现作用力的方向和电流的方向,以及磁针到通过电流的导线的垂直线方向相互垂直。不久之后,法拉第又发现,当磁棒插入导线圈时,导线圈中就产生了电流。在电和磁的联系被发现以后,法拉第引进力线的概念并产生了电磁场的概念。19世纪下半叶,麦克斯韦总结了宏观电磁学的规律并引进了位移电流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一组偏微风方程来表达电磁现象的基本规律,并预言了存在以光速传播的电磁波。而后,赫兹用实验证明了麦克斯韦预言的电磁波具有光速和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偏振等一切光波的性质。从而完成了电磁学和光学的综合。 19世纪末期经典物理学已经发展到很完美的阶段,许多物理学家认为物理学已接近尽头,以后的工作只是增加有效数字的位数。开尔文在除夕夜的新年祝词中说:“物理大厦已经落成······现在它的美丽而晴朗的天空出现两朵乌云,一朵出现在光的波动理论,另一朵出现在麦克斯韦和玻尔的能量均分理论”而恰恰是这两个基本问题和开尔文所忽略的放射性孕育了20世纪的物理革命。 1905年,爱因斯坦为了解决电动力学应用于动体的不对称创建了狭义相对论,即适用于一切惯性参考系的相对论,推出了同时的相对性和动系中的尺缩、钟慢的结论,完美地解释了洛伦兹变换公式,从而完成了动力学和电动力学的综合,并彻底否认以太的存在。1915年,爱因斯坦又创造了广义相对论。把相对论推广到非惯性系。广义相对论解释了用牛顿引力理论不能解释的一些天文现象。 另一方面,普朗克提出了黑体辐射公式,并用能量量子化假设从理论上导出,首次提出物理量的不连续性。1905年,爱因斯坦以光的波粒二象性解释了光电

应用物理学专业培养方案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应用物理学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及模式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数理、计算机及外语基础,具备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具有竞争和团队精神,能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的高级专门技术型人才。 本专业按照理论基础扎实、具备知识创新的素质、能够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要求,培养物理学与电子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开发型”人才。 二、基本要求 本专业按照四年制进行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一、二年级主要安排基础课程,三、四年级主要安排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扎实的数理基础和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具备不断学习和自我提高的意识与能力。 2. 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和物理基础,比较强的逻辑及形象思维能力;具有对问题的总体把握和归纳能力及实验动手和设计能力。 3. 对应用物理学学科前沿和热点问题有一般的了解,对本专业涉及到的高技术领域如量子通信、原子物理应用、光电子技术、材料科学等基本知识和发展趋势有一定的了解。 4. 具有一定的编程、利用计算机软件解决科学及技术问题的能力,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文献检索的能力。 5. 具有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 1. 基本学制:四年。 2.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四、专业方向与业务能力 本专业主要是围绕“无线电物理和无线电电子学”领域中的问题进行培养,侧重于光、电、磁等物理量的自动检测。通过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的训练,学生可具备本学科及跨学科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专业方向:主要围绕无线电物理、无线电电子学、光学、凝聚态物理等领域方向进行培养,侧重于光、电、磁等物理量的检测。

物理因子治疗A卷

2014至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试卷(必修,A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用题年级、专业(班级): 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物理因子的主要治疗作用不包括的是 A、消炎 B、镇痛 C抗病毒 D缓解痉挛 E抗菌 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物理因子作用的反应过程 A 物理反应阶段 B化学反应阶段 C生物效应阶段 D理化效应阶段 E机体内环境的恒定反应 3.在治疗软化瘢痕和粘连时常采用以下方法,除外的是 A.石蜡疗法 B 超声波疗法 C音频电疗法 D碘离子导入疗法 E红外线疗法 4.直流电疗法采用的电流特征是 A 低电压、大强度的稳恒直流电 B高电压、大强度的脉动直流电 C低电压、小强度的稳恒直流电 D低电压、小强度的脉动直流电 E高电压、大强度的稳恒直流电 5.TENS最主要的治疗作用 A 消炎 B 消肿 C镇静 D镇痛 E软化瘢痕 6 为了减少电解作用对皮肤的刺激,治疗时可将衬垫用保护液透入的疗法是 A感应电疗法 B 间动电疗法 C 直角脉冲脊髓通电疗法 D超刺激电疗法 E高压低频电疗法 7 下列治疗对外周神经麻痹的疗效最高的是 A直流电 B 感应电 C调制方波电流 D干扰电 E三角波电流 8.关于中频电疗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采用电极板一般不需要直流电的厚电极 B 电极下酸碱离子聚集很少,不容易化学烧伤 C 在急性感染时局部不易使用 D 人体耐受好,较大剂量时很少出现疼痛 E 对神经肌肉的兴奋作用强于低频电 9 超短波的波长范围是 A 50--1m B 40--1m C 30--1m D20--1m E10--1m 10.以下不是超短波疗法禁忌症的是 A 妊娠 B 出血倾向 C急性肾功能不全 D治疗局部有金属异物 E结核 11.高频电疗法镇痛作用的原理不包括的是 A降低感觉神经的兴奋性 B温热觉的冲动传入中枢,干扰痛觉的传入 C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致痛物质的排除 D减轻缺血性疼痛 E脑内吗啡样物质释放增多 12.下列疾病不是激光治疗的适应症的是 A 阴道炎 B鼻炎 C肋软骨炎 D疱疹 E皮肤溃疡 13 适用于痛点、穴位的超声波的治疗方法 A移动法 B 固定法 C水下法 D水枕法 E水漏斗法 14 采用磁片贴敷穴位时,磁片的大小一般是 A 半径1cm B 直径1cm C半径2cm D直径2cm E直径3cm 15 以下不属于石蜡的治疗作用的是 A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B促进上皮组织生长 C软化松解瘢痕组织 D降低创面愈合速度、 E促进水肿、炎症消散 二、多选题 16.下面具有镇静催眠作用的理疗方法是 A电睡眠疗法 B镇静性离子导入疗法 C冰水浴 D静电疗法 E按摩疗法

物理治疗学(理疗部分)

物理治疗学(理疗部分) 第一章 1、物理因子的主要治疗作用:①抗菌、消炎 ②镇痛、镇静 ③兴奋神经--肌肉 ④促进伤口愈合,加速骨伽形成 ⑤增强集体免疫力 2、理疗治疗剂量与疗程:①从小剂量了、开始(中小剂量---促进,大剂量—抑制,超大--- 坏死) ②时间:急性:15~20分/次慢性:3~8分/次疗程:12~20次 ③疗程间隔2周、一年不超过4个疗程 3、发展:现代物理治疗学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1938年美国成立了物理治疗师学会 1943年英国成立了物理医学会 1947年,美国成立了美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委员会 1951年成立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 1969年国际康复医学会成立 第十八章直流电疗法 1、生物物理与生物化学作用: ①对人体产生生物理化做的基础 ②电解及电解产物 ③电泳与电渗 ④酸碱度改变(阴极产生碱性电解产物、阳极产生酸性电解产物) ⑤改变组织含水量阴极:组织水分增加,蛋白分散升高 阳极:组织水分减少,蛋白分散度降低 ⑥组织兴奋性变化阴极:兴奋性升高 阳极:兴奋性降低 2、生理作用:①促进血液循环 ②调节神经系统:阳极下神经兴奋性降低;阴极下兴奋性升高; ③促进伤口愈合,骨伽形成: 阴极有促进伤口肉芽生长,软化瘢痕,松解粘连和促进消散等作用 阳极有减少渗出的作用。 ④静脉血栓溶解 3、治疗作用: ①、促进骨折愈合 适量的直流电阴极刺激可促进骨痂形成,促进骨再生和修复作用。 ②、消炎、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 阳极有脱水作用,可减轻组织水肿和渗出;阴极可治疗慢性炎症和久不愈合的溃疡。 ③、镇静和兴奋作用 全身治疗时,下行的电流起镇静作用,上行的电流起兴奋作用; 局部治疗时,阳极周围组织兴奋性降低,阴极下兴奋性增高。 ④、对癌症的治疗 利用直流电电极下产生的强酸和强碱杀死癌细胞。 4、进行直流电疗法前:①询问患者是否有感觉障碍,认知障碍

深圳大学应用物理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深圳大学应用物理学专业本科培养方 案

深圳大学应用物理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和实验技能,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开发和技术管理的初步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适应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技适应能力。为了使学生有更好的个性发展,适应社会需求,本专业在三、四年级特设信息物理工程、薄膜及低温等离子技术与应用、核技术与应用三个专业方向供学生选择,本专业毕业生能够在电子、光电子、通讯、交通、材料、真空和薄膜领域从事检测与控制、产品开发、工程设计等工作,或在核能技术、工业同位素及辐射技术、核医学等领域工作的复合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要求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实验技能以及所需的数学基础,具备从事理论研究、科技开发、技术管理的初步能力。经过课程学习和实验训练,达到以下的培养要求: 1.系统地掌握应用物理专业基础课与主干课的基本理论,从整体上对应用物理专业的内容、科学方法、工作语言、基本概念以及物理学发展历史、现状和前沿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具有自主知识更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以及与之相应的能力,崇尚理性,崇尚实践,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能够适应本专业及其相关领域工作并进行创新性发展; 3.在实验课、实践课以及其它的一些课程的教学期间,形成团结协作的研究风尚; 4.注重物理学所形成的物质观、自然观、时空观、宇宙观对整个人类文化发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5.注重培养理论与实验、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类比联想与猜测试探、理想化方法与模型化方法、估算与概算等科学方法; 6.具有良好的外语交流能力和利用外语把握国际上科技发展趋势的能力; 7.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获取相关科技信息的基本能力; 8.在当前暂设的信息物理工程、薄膜及低温等离子技术与应用、核技术与应用三个专业方向之一具有较系统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 三、主干学科 物理学 四、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力学与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

专业概论

专业概论 大千世界中的材料无所不包、无处不在。吃、穿、住、行,每个人每天会碰到诸如金属、橡胶、磁性、光电等众多材料,小到一根针、一张纸、一个塑料袋、一件衣服,大到交通工具、医疗器械、工程建筑、信息通讯、航天航空,处处都有材料科学的身影。 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一个涉及材料学、工程学和化学等方面的较宽口径专业。该专业以材料学、化学、物理学为基础,主要研究的是材料成分、结构、加工工艺与其性能和应用。事实上,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一部如何更好地利用材料和创造材料的历史,材料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也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学习与掌握材料的制备、组成、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受到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以及各种先进材料的制备、性能分析与检测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材料设计和制备工艺设计、提高材料的性能和产品的质量、开发分析与检测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材料设计和制备工艺设计、提高材料的性能和产品的质量、开发研究新材料和新工艺方面的基本能力。 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是指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的统称。包括纯金属、合金、金属材料金属间化合物和特种金属材料等。 (注: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铝)不属于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通常分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特种金属材料。 ①黑色金属又称钢铁材料,包括含铁90%以上的工业纯铁,含碳2%~4%的铸铁,含碳小于 2%的碳钢,以及各种用途的结构钢、不锈钢、耐热钢、高温合金金属材料、精密合金等。广义的黑色金属还包括铬、锰及其合金。 ②有色金属是指除铁、铬、锰以外的所有金属及其合金,通常分为轻金属、重金属、贵金属、半金属、稀有金属和稀土金属等。有色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纯金属高,并且电阻大、电阻温度系数小。 ③特种金属材料包括不同用途的结构金属材料和功能金属材料。其中有通过快速冷凝工艺获得的非晶态金属材料,以及准晶、微晶、纳米晶金属材料等;还有隐身、抗氢、超导、形状记忆、耐磨、减振阻尼等特殊功能合金以及金属基复合材料等。 常用的力学性能包括: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多次冲击抗力和疲劳极限等。 无机非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是以某些元素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卤素化合物、硼化物以及硅酸盐、铝酸盐、磷酸盐、硼酸盐等物质组成的

学科概论综述

学科概论综述 经过各个学院的教授和院长在短学期的介绍,我对所有相关专业或多或少有了一定的了解。 自动化专业,它主要研究自动控制的原理和方法,自动化单元技术和集成技术及其在各类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它以自动控制理论为基础,以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为主要工具,面向工业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及各行业、各部门的自动化。它具有“控(制)管(理)结合,强(电)弱(电)并重,软(件)硬(件)兼施”鲜明的特点,是理、工、文、管多学科交叉的宽口径工科专业。 信息工程,本专业学习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是我院的强势学科,而且跨电子、计算机两个专业,兼有两门课程的优点,综合性很强,需要的动手及应用的能力也很强。 生物医学工程,此专业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综合工程学、生物学和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各层次上研究人体系统的状态变化,并运用工程技术手段去控制这类变化,其目的是解决医学中的有关问题,保障人类健康,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服务。生物医学工程学是在电子学、微电子学、现代计算机技术,化学、高分子化学、力学、近代物理学、光学、射线技术、精密机械和近代高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在与医学结合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过程与世界高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同时它采用了几乎所有的高技术成果,如航天技术、微电子技术等。 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专业是一个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较宽口径专业。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该专业以电子器件及其系统应用为核心,重视器件与系统的交叉与融合,面向微电子、光电子、光通信、高清晰度显示产业等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培养在通信、电子系统、计算机、自动控制、电子材料与器件等领域具有宽广的适应能力、扎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具备创新意识的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并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及经济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能从事这些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及技术开发等方面工作。 学科在加强通识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课程体系注意理工管结合、文理渗透和学科交叉,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学生主要修学内容:电路基础、计算机结构与逻辑设计、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概论、信号与系统、电子电路基础、微机系统与接口、电磁场理论、固体物理基础、半导体物理、现代光学基础、信息电子技术中的场与波、光电子物理基础、电子器件、VLSI设计基础、显示技术、光电子技术、微波毫米波电子学、光纤通信、数字信号处理、半导体集成电路、嵌入式系统概论等。 仪器科学与工程专业,仪器科学面向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主战场,以解决我国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技术问题为目标,形成了“以军工为主、军民两用、亦军亦民”的学科特色,开创了教育部部属高校负责国防重点型号项目的先例。本学科在导航定位与惯性技术、微型惯性仪表与系统、机器人

应用物理学专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应用物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身心健康、勇于担当,具备宽广而扎实的物理科学理论和实验基础、光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拥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学科交叉和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能在应用物理学及绿色新能源、新材料等相关高科技领域中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管理、教学及管理工作的理工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专业特色及实现途径 (一)专业特色 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求创新”的办学宗旨,确定应用物理学专业定位为:“夯实基础,加强物理学基础课程教学”;“重在应用,光电子方向,偏向光电子材料与光通信技术技能培养”,为社会培养能在光电子材料、光伏产业、光纤通讯等高科技领域中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管理的理工结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实现途径 应用物理学专业通过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实验室建设、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及学术交流等方面的着力,为最终实现把应用物理学专业办成湖南省乃至中南地区“有一定特色,有一定影响”的基础应用型专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1、课程设置上。应用物理学专业除了在数学上按非数学类专业“大学数学”的最高标准要求安排256课时的学习外,“力光热电原”基础课开齐,使学生能学习到扎实的数理基础知识,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深造。同时,应用物理学专业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应用型专业,是学生理论知识修养和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并重的一个学科,特别加强实践实习课程的设置。 2、在师资配备上。应用物理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以打造一支优秀专业教学团队为目标,改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和学缘结构,优化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加强人才引进力度,促进继续教育培训,使师资队伍更趋合理性、发展性和可持续性,满足教育教学需要。 3、实验室建设上。应用物理专业争取和投入了较充足的实验室建设经费,利用财政部专项资金逐年购买了几批专业实验仪器,在已有大学物理基础课实验的基础上,建设了包括近代物理实验、光电子实验、应用光学实验以及激光实验等专业实验室,很好的保障了实验教学。实验教学人员均由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担任,专职、兼职实践教学人员基本上都在大学物理实验室工作多年,实验教学经验丰富,队伍结构合理。 4、本专业十分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新生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课程实习等方面加大培养力度,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注重校企对接,注重产学研协调发展,大力加强见习、实习、就业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有质量的实习条件。 三、培养要求及保障措施 本专业学生要求学习物理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要求掌握宽广而扎实的物理科学理论和实验基础,具备光电子科学与技术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在掌握绿色新能源与新材料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本专业学生应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 1、较为系统地掌握应用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实验技能以及所需的数学基础;了解物理学前沿、发展动态和应用前景以及相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2、具备较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和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了解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学科、方向的发展与

物理治疗学教学大纲

人体系《实用物理治疗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实用物理治疗学 二、教学对象:本科 三、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四、学时学分:72学时/4学分 五、课程目标与任务: 培养学生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认识人体运动过程中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使学生充分了解利用物理治疗解决疾病的方法。通过实习操作学会基本操作技能。在重视基础理论的基础上,突出学习与实际的联系,为今后教学、科研、训练工作打下基础。 六、教学内容要求与时数 (一)理论部分 第一章物理治疗学概论 掌握物理治疗学的定义,了解物理治疗学的分类及物理治疗学的作用机制,熟悉物理治疗学的临床应用,了解物理治疗学与康复医学的关系。

第二章直流电疗法和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 熟悉直流电疗法的有关理化基础知识,掌握直流电对人体的生理作用,熟悉直流电疗法的操作技术。 熟悉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的原理及离子进入人体后的去向,掌握离子导入疗法离子导入的深度及数量,掌握离子导入疗法的优缺点,熟悉离子导入疗法的适应症与禁忌症。了解直流电及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的临床应用与进展。 第三章低频电疗法 熟悉低频电疗法的基本知识,掌握低频电疗法的分类和特点以及各种低频电疗的治疗特点(感应电疗法、痉挛肌电刺激疗法、间动电疗法、TENS疗法、电睡眠疗法、直角脉冲脊髓通电疗法、功能性电刺激疗法)。掌握低频电疗法的生理作用。熟悉低频电疗法的治疗技术和方法,熟悉低频电疗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第四章中频电疗法 熟悉中频电疗法的基本知识,掌握低中频电疗法的分类和特点以及各种中频电疗的治疗特点(干扰电疗法、调制中频电疗法),掌握中频电疗的生理作用。熟悉电疗法的适应症与禁忌症,了解低、中频电流的临床应用及新进展。 第五章高频电疗法 熟悉高频电疗法的基本知识,熟悉高频电疗法的分类,掌握高频电对人体作用的特点。掌握共鸣火花疗法的生物物理学特征及生理治疗作用。熟悉短波疗法的生物物理学特征,熟悉短波电流的生理和治疗作用以及治疗技术和方法。掌握超短波的生物物理学特征,掌握超短波生理及治疗作用,熟悉其治疗技术,熟悉短波和超短波的注意事项以及禁忌症和适应症。掌握微波治疗的分级,掌握微波的生物物理学特征。熟悉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的生理和治疗作用,熟悉微波疗法的治疗技术。掌握高频电疗法的特点比较。了解高频电的临床应用与进展。了解高频热治疗恶性肿瘤、静电疗法、空气离子疗法。 第六章光线疗法 熟悉光线疗法的基本知识。熟悉红外线疗法的治疗原理,掌握红外线的生理和治疗作用,掌握红外线疗法的治疗技术及注意事项,熟悉其临床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