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基础第三章作业

机械制造基础第三章作业
机械制造基础第三章作业

1.么是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答:用机械加工的方法按照规定的顺序把毛坯变成零件的全部过程。

2.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是什么?如何划分?

答:基本单元是工序。根据工人、工作地和工件三不变加上连续完成序划分。3.什么是工序、安装、工步、工位和走刀?

答: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同一个工作地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安装是指在一道工序中工件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部分工序内容。

工步是指在加工表面、刀具和切削速度和进给量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完成的部分内容。

工位是指工件在机床上占据每一个位置所完成的加工。

走刀是指刀具在加工表面上切削一次所完成的内容。

4.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的指导思想。

答:(1)以保证零件加工质量,达到设计图纸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为前提。

(2)工艺过程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和较低的成本。

5.不同生产类型的工艺过程的特点是什么?

答:各种生产类型的工艺过程的特点如下表:

项目单件、小批生产中批生产大量、大批生产

加工对象不固定、经常换周期性地变换固定不变

机床设备和布置采用万能设备,

按机群式布置

采用万能和专用设

备,按工艺路线成流

水布置或机群式布置

广泛采用专用设备,全按流水线

布置,广泛采用自动线

夹具非必要时不采用

专用夹具

广泛使用专用夹具

广泛使用高效能的专用夹具

刀具和量

具通用刀具和量具

广泛使用专用刀、量

广泛使用高效率专用刀、量具

毛坯情况用木模手工制

造,自由锻,精

度低

金属模、锻模,精度

中等

金属模机器造型、精度铸造、模

锻、精度高

安装方法广泛采用划线找

正等方法

保持一部分划线找

正,广泛使用夹具

不需划线找正,都用夹具

尺寸获得方法试切法

调整法

用调整法、自动化加工

零件互换性广泛使用配刮

一般不用配刮

全部互换,可进行选配

工艺文件形式过程卡片

工序卡片

操作卡及调整卡

工人平均技术水平高

中等

生产率低中等高

成本高中等高

6.什么是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它的作用是什么?工艺规程设计的原则和步骤有哪些?

答:加工工艺规程是一个反映了合理的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并按照一定的格式写成的、用来指导生产的工艺文件。

它的作用:(1)指导工人操作和用于生产、工艺管理工作的主要技术文件。(2)此外,先进的工艺规程还起着交流和推广先进经验的作用。

工艺规程设计的原则:(3)又是新产品投产前进行生产准备和技术准备的依据和新建、扩建车间或工厂的原始资料。

工艺规程设计的原则:

(1)以保证零件加工质量,达到设计图纸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为前提。(2)工艺过程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和较低的成本。

(3)充分考虑和利用现有生产条件,尽可能作到平衡生产。

(4)尽量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保证安全生产,创造良好、文明劳动条件。(5)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减少材料和能源消耗,并应符合环保要求。工艺规程设计步骤:

(1)阅读装配图和零件图。

(2)工艺审查。

(3)熟悉或确定毛坯。

(4)选择定位基准。

(5)拟定加工路线。

(6)确定满足各工序要求的工艺装备。

(7)确定各工序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和公差确定切削用量。

(8)确定时间定额。

(9)编制数控加工程序(对数控加工)。

(10)评价工艺路线。

(11)填写或打印工艺文件。

7.何为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答:指零件制造、装配和维修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8.毛坯的种类及其选择原则。

答:种类:(1)锻件。(2)铸件。(3)型材。(4)焊接件。(5)其他毛坯。主要包括冲压、粉末冶金、冷挤和塑料压制等。

毛坯选择原则:(1)零件的生产纲领。(2)零件的结构形状和外形尺寸。(3)零件的材料和材料的性能要求。(4)现有条件。

9.获得加工尺寸的几种方法?

答:直接测量尺寸,间接获得尺寸

10.何为设计基准、工艺基准、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

配基准?

答:设计基准:在设计时或在设计图纸上确定零件位置或零件上某一点、线、面位置的那些点、线、面

工艺基准:在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中用来确定本工序的加工表面加工后尺寸、形状、位置的基准。工艺基准按不同的用途可分为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

工序基准:工序图上用来确定本工序所加工表面加工后的尺寸、形状、位置的基准。

定位基准:在加工时,用以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正确位置所采用的基准。分为粗基准、精基准、附加基准。

测量基准:设计或者加工时作为基准或参考的点、线、面。

装配基准:装配时用来确定零件或部件在产品中相对位置时所用的基准。

11.图3.81所示为箱体的零件图及工序图,试在图中指出:①平面2的设计基准、定位基准及度量基准;②镗孔4的设计基准、定位基准及度量基准。

平面3;镗孔4的设计基准是平面1、定位基准是孔5、度量基准是空5。

12.粗基准、精基准的定义及选择原则是什么?

答:使用未经机械加工表面作为基准称为粗基准。其选择原则为:⑴选择不加工面为粗基准;⑵合理分配加工余量;⑶便于工件装夹;⑷同一方向上的粗基准不得重复使用。选用经机加工的平面或设计基准作为基准称为精基准,工件在精加工时一般用精基准作为加工基准。其选用原则为:⑴基准重合原则;⑵基准统一原则;⑶互为基准原则;⑷自为基准原则。

13.什么是经济加工精度?

答:经济加工精度是指在正常的机床、刀具、工人等工作条件下,以最有利的消耗成本所能达到的加工精度。

14.加工阶段是如何划分的?划分加工阶段的目的?

答:加工阶段分为:粗加工阶段、半精加工阶段、精加工阶段、光整加工阶

段。划分加工阶段的目的是: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保证设备的合理使用和精密机床的精度保持;合理安排工作人员;早发现毛坯缺陷,以减少损失。

15.加工工序的安排应遵循哪些原则?热处理工序及辅助工序应如何安排?

答:加工工序的安排原则为:⑴先粗后精,粗精分开;⑵先加工平面再加工空;⑶先主要面,后次要面;⑷有些零件的精加工工序必须在装配以后进行。

热处理工序的安排视零件的材料和热处理目的而定:⑴正火、调制等改善材料机械性能和加工性的热处理,应放在粗加工之前或粗加工与半精加工之间进行;⑵消除内应力的热时效工序,一般放在粗加工之前或粗加工与半精加工之间进;⑶淬硬工序一般放在半径加工与精加工之间进行。

辅助工序包括检验工序、去毛刺、平衡、清洗、防锈等。⑴检验工序的安排:除操作工人自检外,下列情况应安排检验工序①零件加工完毕后;②从一个车间转到另一个车间前后;③重要工序前后。⑵其他工序的安排:①去毛刺工序通常安排在切削加工之后。②清洗工序安排在零件加工后装配之前,研磨、珩磨等光整加工工序之后,以及采用磁力夹紧加工去磁后,应对工件进行认真地清洗。

16.分散工序和集中工序的特点及其应用场合?

答:分散工序的特点是使每个工序中包括尽可能多的工步内容,从而使总的工序数目减少。其优点:1)有利于保证工件各加工面之间的位置精度;2)有利于采用高效机床,可节省工件装夹时间,减少工件搬运次数; 3)可减小生产面积,并有利于管理。主要应用于传统的流水线、自动线生产。

集中工序的特点是使每个工序的工步内容相对较少,从而使总的工序数目较多。工序分散优点:每个工序使用的设备和工艺装备相对简单,调整、对刀比较容易,对操作工人技术水平要求不高。主要应用于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对生产过程的柔性要求越来越高场合,加工中心等先进设备等。

17.什么是加工余量、工序余量和总余量?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和公差之间有何关系?

答:加工余量是指加工表面为了达到所需要的精度和表面质量而应切除的金属厚度,即加工前后的尺寸之差。工序余量是指某一表面在一道工序中所切除的金属厚度。总加工余量是指零件从毛皮变成成品的整个加工过程中某一表面所切除的金属层的总厚度。

工序余量又分为公称余量Zb、最大余量Zmax、最小余量Zmin对于被包容面,本工序的公称余量Zb =la-lb ,Zmax= la – (lb –Tb)= Zb + Tb; Zmin =( la – Ta ) – lb= Zb – Ta。工序余量变动范围 Tz = Zmax–Zmin = Tb + Ta。

对于包容尺寸(孔径、槽宽),下偏差为0,其最小尺寸就是基本尺寸,本工序的公称余量 Zb =lb-la (la:前工序尺寸,lb:本工序尺寸)。Zmax= (lb +Tb) – la= Zb + Tb; Zmin = lb – (la +Ta) = Zb – Ta。工序余量变动范围 Tz = Zmax–Zmin = Tb + Ta。

18.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有:⑴前一工序的公差;⑵前一工序所遗留的表面粗糙的值和表面缺陷层深度;⑶前一工序所形成的工件空间误差;⑷本工序的安装误差。

19.什么是尺寸链?何谓尺寸链的封闭环和组成环?

答:由相互联系、按一定顺序首尾相接排列的尺寸封闭图叫作尺寸链。加工过程中间接获得的尺寸(环)称为封闭环。直接获得的并对封闭患有影响的尺寸都称为组成环。

20.尺寸链有哪些种类?尺寸链计算方法有几种?又可分为几种计算情况?

答:尺寸链按尺寸间相互关系可分为直线尺寸链、平面尺寸链、空间尺寸链。尺寸链计算方法有极值法和统计法。可分为正计算和反计算两种情况,所谓正计算是指一直全部组成环极限尺寸,求封闭环基本尺寸及公差;反计算是指已知封闭环极限尺寸及公差,求一个或多个组成环的极限尺寸及公差。

22.图3.28所示为零件简图,其内、外圆均已加工完毕,外圆尺寸

为?0 1.090-mm ,内孔尺寸为?05.0060+mm.现铣键槽,其深度要求为 3.00 5+

mm,

该尺寸不便直接测量,为检测槽深是否合格,可以直接测量哪些尺寸?试求出它们的尺寸及其极限偏差。

答 :可以测量键槽到外圆的尺寸A 0和外圆直径A1

)所示. A 2

为封闭环,

A 1为增环,A 0减环。

基本尺寸计算:A 0= A 1- A 2=90-5=85(mm )。

计算上偏差:ES 0=ES 1-EI 2=0-O.1O=-0.10(mm)。

计算下偏差:EI 0=EI 1-EI 2=-0.30-0=-0.30(mm)。

所以A0尺寸及公差为10.030.085-

-

23.图示为加工轴套的车削工序图,由于设计尺寸0 1.066.0- mm 不便于直

接测量,工艺采用:钻、镗孔08.003.6+φmm —镗孔1.007+φmm 、深5±0.015mm

——调头车端面2,控制总长0 04.04.11- mm —镗孔1.00

7+φmm ,控制测量深度A ,画出尺寸链图,试求工序尺寸A 及其极限偏差。

图3.83

图(b )

答:尺寸链如图(b )。其中A 1 是封闭环,A 0 是减环,

A 2 、A 3是增环

A 3=A 0-A 2-A 1=11.4-5-0.66=5.74(mm)

下偏差:ES 1=ES 0-EI 2-EI 3 0=0+0.015-EI 3 EI 3=0.015(mm)

上偏差:EI 1=EI 0-ES 2-ES 3 -0.1=-0.04-0.015-ES 3 ES 3 =0.045(mm )

24.何谓时间定额、单件时间及其单件时间的组成?

答:时间定额是在一定条件下规定生产一件产品或完成一道工序所耗时间。单件时间是完成零件某一工序所用的时间。它由基本时间、辅助时间、工作地点服务时间、休息和自然需要时间和准备终结时间组成。

25.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工艺措施有哪些?

答:(1)缩短基本时间①提高切削用量②采用多刀多刃进行加工③采用复合工步,使多个表面加工基本时间重合。(2)缩短辅助时间①使辅助动作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②使辅助时间与基本时间重叠。(3)缩短准备终结时间。在中小批量生产中采用成组工艺和成组夹具,在数控加工中,采用离线编程及加工过程仿真技术。(4)缩短不知工作时间。主要是减少换刀时间和调刀时间。

26.什么是工艺成本、可变费用、不变费用?怎样比较不同工艺方案的经济性?

答:(1)工艺成本是指生产成本中与工艺过程有关的那一部分成本。可变费用与零件的年产量有关,包括材料费、机床工人、工资、机床电费、通用机床通用装备维护折旧费用。不变费用是与零件的年产量无关,包括专用机床专用工艺装备维护折旧费等。(2)对于不同工艺方案的经济性比较可分两种情况:一、当工艺方案的基本投资相近,或在采用现有设备条件下,工艺成本即可作为衡量各种方案经济性的依据。二、工艺工程方案的基本投资差额较大时,须同时考虑不同方案的基本投资差额的回收期限。

27.什么是装配尺寸链?装配尺寸链的封闭环是什么?

答:装配尺寸链是以某项装配精度指标或装配要求作为封闭环,查找所有与该项精度指标或装配要求有关零件尺寸或位置要求作为组成环而形成的尺寸链。它是保证装配精度的依据。封闭环是某项装配精度指标或装配要求。

28.保证装配精度的装配方法有哪几种?它们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答:保证装配精度的装配方法有四种:互换装配法(完全互换装配法、大数互换装配法、分组装配法)、选择装配法、修配装配法、调节装配法。其中完全互换法适用于大批、大量生产装配精度不特别高、组成件不特别多的部件或机器。大数互换装配法适用场合:适用于大批、大量生产装配精度要求较高而组织零件较多(n≥5)的部件或机器。分组装配法适用于大批、大量生产装配精度很高,组成件只有2—3个的场合。选择装配法适用于大批大量生产,并且装配精度要求很高的场合。修配装配法用于单件小批生产中装配精度要求高的场合。调节装配法多用于对装配间隙要求较高并可以设置调整机构的场合;静调整法多用于大批量生产中零件数较多、装配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机械制造基础第二、三章试卷答案

第二章铸造加工 一、名词解释: 1.铸造:熔炼金属,制造铸型,并将熔融金属浇入铸型,凝固后获得一定形状和性能的铸件的成形方法称为铸造。(P65) 2.砂型铸造:砂型铸造是指用型砂紧实成形的铸造方法。(P65) 3.(铸造)分型面:铸造所用的型砂被舂紧在上、下砂箱之中,连同砂箱一起,被称作上砂型和下砂型,上、下砂型之间的结合面就称为分型面。(P65) 4.起模斜度:为便于起模或从芯盒中取出砂芯,模样(或芯盒)垂直于分型面的壁应该有着向着分型面逐渐增大的斜度,该斜度即称为起模斜度。(P67) 5.收缩余量:液态金属在砂型里凝固时要收缩,为了补偿逐渐收缩,模样比铸件图样尺寸增大的数值称为收缩余量。(P67) 6.(型砂的)流动性:流动性是指型(芯)砂在外力或本身重力的作用下,沿模样表面和砂粒间相对移动的能力。(P68) 7.(型砂的)耐火性:指型砂(芯砂)抵抗高温热作用的能力。(P69) 8.浇注系统:为了填充型腔和冒口而开设于铸型中的一系列通道,通常由外浇口、直浇道、横浇道和内浇道组成。(P71) 9.冒口:冒口是使铸件凝固的最后阶段能及时得到金属液而增设的补缩部分,即铸型内储存供补缩使用的熔融金属的空腔,也指该空腔内所填充的金属。(P73) 10.冷铁:为增加铸件局部的冷却速度,在型腔内缩安放的金属物称为冷铁。(P73) 11.挖砂造型:对于外形轮廓为曲面或阶梯面的铸件,由于模样不便分为两半,可将模样做成整体,在起模时用手工挖出阻碍起模的型砂,这种造型方法称为挖砂造型。(P77) 12.活块造型:在制作模样时,将零件上妨碍起模的部分做成活动的活块,采用带有活块的模样进行造型的方法就称为活块造型。(P78) 13.刮板造型:对于具有等截面形状的大中型回转体铸件,在生产数量很少时,可用一个与铸件截面形状相同的木板代替模样刮出所需的型腔,这种造型方法称为刮板造型。(P78) 14.三箱造型:对于两端截面大而中间截面小的铸件,可采用两个分型面、三个砂箱造型,这种造型方法称为三箱造型。(P79) 15.锻压:通过对坯料施加外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改变零件尺寸、形状和性能,以获得毛坯或零件的加工方法称为锻压。(P89) 16.始锻温度:锻造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进行的,锻坯开始锻造时的温度称为始锻温度(P89)17.终锻温度:锻造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进行的,锻坯终止锻造时的温度称为终锻温度(P89) 18.锻造温度范围:锻造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进行的,锻件由始锻温度到终锻温度的间隔称为锻造温度范围。(P89)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三版)第六章课后题答案

6-1什么是生产过程,工艺过程和工艺规程? (1)生产过程——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过程。 (2)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凡是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 (3)工艺规程——把合理工艺过程的有关内容写成工艺文件的形式,用以指导生产,这些工艺文件称为工艺规程。 6-2何谓工序、工步、走刀? (1)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台机床上(或一个工作地点),对同一工件(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2)工步是在加工表面不变,加工工具不变,切削用量不变的条件下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序。 (3)走刀又叫工作行程,是加工工具在加工表面上加工一次所完成的工步。 6-3零件获得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的方法有哪些? (1)零件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试切法、定尺寸刀具法、调整法、自动控制法。 (2)零件获得形状精度的方法:轨迹法、成形法、展成法。 (3)零件获得位置精度的方法:找正法、装夹法。 6-4不同生产类型的工艺过程的特点:p222-223表6-4. 6-5试述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设计内容、设计步骤。 (1)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1所设计的工艺规程应能保证机器零件的加工质量(或机器的装配质量),达到设计图样上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2应使工艺过程具有较高的生产率,使产品尽快投放市场。3设法降低制造成本。4注意减轻劳动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生产安全。 (2)工艺规程的设计内容及步骤:1分析研究产品的零件图及装配图。2确定毛坯。3拟定工艺路线,选择定位基准。4确定各工序所采用的设备。5确定各工序所采用的刀具、夹具、量具和辅助工具。6确定各主要工序的技术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7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和公差。8确定切削用量。9确定工时定额。10技术经济分析。11填写工艺文件。 6-6拟定工艺路线需完成那些工作? 拟定工艺路线须完成的工作:1确定加工方法。2安排加工顺序。3确定夹紧方法。4安排热处理。5检验及其它辅助工序(去毛刺、倒角等)。 6-7试简述粗、精基准的选择原则,为什么在同一尺寸方向上粗基准通常只允许使用一次? (1)粗基准的选择原则:1选重要表面做粗基准。2选不加工面做粗基准。3粗基准一个方向只用一次。4选定位夹紧可靠的平面做粗基准。 (2)精基准的选择原则:1基准重合。2基准统一。3自为基准。4互为基准。 (3)由于粗基面的定位基准很低,所以粗基准在同一尺寸方向上通常只允许使用一次,否则定位误差太大。6-8 a)1以外圆为粗基准加工内孔和一端面;2以内孔和已加工端面为定位基准加工外圆和另一端面。 b)以不加工外圆为粗基准加工内孔、大外圆和小孔、端面。 C)1以外圆为粗基准加工内孔、大外圆和大端面;2以内孔和大端面为精基准加工外圆和小孔。 d)1以两孔为粗基准加工上下两端面;2以一端面为精基准加工两孔。 6-9一般情况下机械加工过程要划分为那几个阶段为什么? (1)机械加工过程的划分:1粗加工阶段。2半精加工阶段。3精加工阶段。4光整加工阶段。 (2)划分原因:1合理的划分加工阶段可以合理的使用机床。2对保证加工质量有利。3妥善安排热处理。4及时发现缺陷。 6-10简述按工序集中原则、工序分散原则组织工艺过程的工艺特征,适用于什么场合? (1)工序集中:特点:1生产率高2减少了操作工人和生产面积3缩短了工艺路线4缩短了加工周期5位置精度高6维修费时,生产准备量大。适用场合:多工位组合机床,加工中心,柔性生产线等单件小批生产。

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答案

`第一章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1、在测定强度上σs和σ0.2有什么不同? 答:σs用于测定有明显屈服现象的材料,σ0.2用于测定无明显屈服现象的材料。 2、什么是应力?什么是应变?它们的符号和单位各是什么? 答:试样单位截面上的拉力称为应力,用符号σ表示,单位是MPa。 试样单位长度上的伸长量称为应变,用符号ε表示,应变没有单位。 3、画出低碳钢拉伸曲线图,并指出缩颈现象发生在拉伸图上哪一点?断裂发生在哪一点?若没 有出现缩颈现象,是否表示试样没有发生塑性变形? 答: b点发生缩颈现象,k点发生断裂。 若没有出现缩颈现象,试样并不是没有发生塑 形性变,而是没有产生明显的塑性变形。 4、将钟表发条拉直是弹性变形还是塑性变形?怎样判断它的变形性质? 答:将钟表发条拉直是弹性变形,因为当时钟停止时,钟表发条恢复了原状,故属弹性变形。 5、在机械设计时采用哪两种强度指标?为什么? 答:(1)屈服强度。因为大多数机械零件产生塑性变形时即告失效。 (2)抗拉强度。因为它的数据易准确测定,也容易在手册中查到,用于一般对塑性变形要求不严格的零件。 6、设计刚度好的零件,应根据何种指标选择材料?采用何种材料为宜?材料的E值愈大,其塑 性愈差,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应根据弹性模量选择材料。要求刚度好的零件,应选用弹性模量大的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弹性模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原子间结合力(键力)的强弱,与其内部组织关系不大,而材料的塑性是指其承受永久变形而不被破坏的能力,与其内部组织有密切关系。两者无直接关系。故题中说法不对。 7、常用的硬度测定方法有几种?其应用范围如何?这些方法测出的硬度值能否进行比较?答:工业上常用的硬度测定方法有:布氏硬度法、洛氏硬度法、维氏硬度法。 其应用范围:布氏硬度法应用于硬度值HB小于450的毛坯材料。 洛氏硬度法应用于一般淬火件、调质件。 维氏硬度法应用于薄板、淬硬表层。 采用不同方法测定出的硬度值不能直接比较,但可以通过经验公式换算成同一硬度后,再进行比较。 8、布氏硬度法和洛氏硬度法各有什么优缺点?各适用于何种场合。下列情况应采用哪种硬度法 测定其硬度? 答:布氏硬度法:(1)优点:压痕面积大,硬度值比较稳定,故测试数据重复性好,准确度较洛氏硬度法高。 (2)缺点:测试费时,且压痕较大,不适于成品、小件检验。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大作业(DOC)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 课程结业论文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2015年 5 月 15 日

卧式和面机典型零件的选材及加工工艺 一、前言 1.课程背景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是研究常用机械零件的制造过程及制造方法的一门综合性技术基础课。是高等工业学校机械类专业和一些非机械类专业必修的技术基础课。课程内容包含工程材料、成型工艺基础和机械加工工艺基础三部分,主要介绍常用工程材料的组织、性能、应用和选用原则;各种毛坯的成型方法及零件的切削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特点;零件的结构工艺性以及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础知识;机械制造新材料、新技术及新工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们获得了常用工程材料、材料成形工艺及现代机械制造的基础知识,为学习其它相关课程及以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奠定必要的基础。 本文以卧式和面机为例,通过初步分析卧式和面机典型零件的材料选择、毛坯生产方法、热处理工艺、零件制造工艺流程和结构工艺性,以加深对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理解。 2.卧式和面机简介 和面机是一种食品加工机械,在食品机械的设计、制造、维护及材料等方面都要考虑到食品的特殊要求,要有切实可行的密封,简单方便的洗涤,以及彻底干净的杀菌的机构。通常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结构上,接触食品的各个部件要能简单迅速的分解组合,分解的零件能便于洗涤; 2)材料上,对接触食品的零部件尽可能地采用不锈钢或其他防锈无污染材料; 3)环境保护上,必须有可靠的密封措施,严防杂物混入食品和物料散失; 4)在温度上,要有可靠的控温措施; 5)在工作环境上,机器应放置在空气流通、光线、温度和湿度适宜的地方。 和面机作用是进行面团的调制,既将各种原、辅料加水搅拌,调制成即符合质量要求,又适合机械加工成形的面团,主要用于面包、饼干、糕点、膨松食品、夹馅饼等食品生产过程中的面团调制。和面机可分为卧式和面机和立式和面机。 卧式和面机主要是指搅拌容器轴线与搅拌器回转轴线都处于水平位置,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卸料清洗方便,所以在食品加工中,如面包、饼干、糕点及一些饮食行业的面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根据食品生产的种类和特点不同,面团的各种性质各不相同,可分为韧性面团、水面团及酥性面团,一般来讲,对面团拉伸作用较强时,易于形成韧性面团,而对面团拉捏作用较强时,易于形成酥性面团。卧式和面机一般是在一根轴上安装几片浆叶,它对面团的拉伸作用较弱。适用于调制酥性面团。

机械制造基础习题集

机械制造基础习题集 第一章生产过程与组织 1-1什么是制造和制造技术 1-2机械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有何地位为什么说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1-3如何理解制造系统的物料流、能量流和信息流 1-4什么是机械制造工艺过程机械制造工艺过程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5什么是生产纲领,如何确定企业的生产纲领 1-6什么是生产类型如何划分生产类型各生产类型各有什么工艺特点 1-7企业组织产品的生产有几种模式各有什么特点 1-8按照加工过程中质量m的变化,制造工艺方法可分为几种类型并说明各类方法的应用范围和工艺特点。 1-9一个典型的机械制造企业是有哪几个系统组成其含义分别是什么 1-10简述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机械加工方法与装备 2-l何谓加工中心利用加工中心如何加工曲面 2-2简述电火花加工、电解加工、激光加工和超声波加工的表面成形原理和应用范围。 2-3指出下列机床型号中各位字母和数字代号的具体含义: CG6125B CW61100 M1432A Y3150E 2-4简述选用机床的原则。 2-5简述数控机床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用。 2-6数控机床加工有什么特点 2-7从外圆车削来分析,υc、f、a p各起什么作用它们与切削层厚度a c和切削层宽度a w各有什么关系 2-8刀具正交平面参考系由哪些平面组成它们是如何定义的 2-9车刀的标注角度主要有哪几种它们是如何定义的 2-10已知一外圆车刀切削部分的主要几何角度为:γ1=151、α1=a1’=80、κr=750、κr’=150、λs=-50。 试绘出该刀具切削部分的工作图。 2-11刀具的工作角度和标注角度有什么区别影响刀具工作角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试举例说明。2-12刀具有哪些种类试就每种常用刀具各举一个例子,并说明其加工范围。 2-13何谓顺铣何谓逆铣画图说明。 2-14刀具材料应具备哪些性能书上介绍的四种常用刀具材料各有什么特点 2-15刀具的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刃倾角各有何作用如何选用合理的刀具切削角度 2-16砂轮的特性主要由哪些因素所决定如何选用砂轮 2-17简述刀具管理系统的任务和内容。 2-18机床夹具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各部分起什么作用 2-19何谓基准试分析下列零件的有关基准: (1)图2-1所示齿轮的设计基准和装配基准,滚切齿形时的定位基准和测量基准。

《机械制造基础》第三章课后题及答案(题号可能不搭配)

第三章课后题 1.车床、铣床、钻床、刨床和镗床各自能进行哪些工作?分别使用何种刀具? 车床:以工件旋转为主运动,车刀移动为进给运动,加工各种回旋成形面。 对应刀具:车刀,钻头。 铣床:铣刀旋转为主运动,工件和铣件的移动为进给运动。可以加工平面、沟槽以及各种曲面、齿轮等。平面加工为主。 对应刀具:铣刀。 钻床:完成钻孔、攻丝。内圆表面加工。 对应刀具:钻头,丝锥。 刨床:加工平面和沟槽。 对应刀具:刨刀。 镗床:内圆表面加工。 对应道具:镗刀。 2.为什么对精度要求较高的工件要分粗车和精车?粗车和精车加工的要求怎样? 粗车:高效去除大部分的毛坯余量,留有较多的余量。表面精度IT13~11 半精车:保证精加工时有稳定的加工余量。表面精度IT10~9

精车:为了使工件最终满足加工质量要求。表面精度IT7~6 3.用顶针定位车削一批外圆柱工件,这些工件各有轻微不等的锥度,试分析其原因。 工件装夹在两顶尖间加工时,由于尾座轴线与主轴轴线不重合而产生锥度。 4.车床的基本组成部分?车削加工的特点? 主传动部件,进给部件,动力源,工件安装装置,刀具安装装置,支承件。 特点: (1)易于保证位置精度 (2)适于有色金属零件精加工 (3)切削过程平稳 (4)刀具简单 5.铣削和刨削的工艺特点和应用。什么是顺铣和逆铣?各有什么特点?平面加工中,端铣和周铣各有哪些的特点? 铣削特点:生产效率高,刀齿散热条件好,铣削过程不平稳 刨铣特点:加工精度低,生产率低,刨刀结构简单 顺铣:切削方向与进给方向相同,刀齿易切入,寿命长,表面光洁。 逆铣:切削方向与进给方向相反,表面粗糙,但常用。 端铣:端面齿工作,多个切削刃同时工作,切削力小,切削平稳性好,刚性好,加工多样性差 周铣:圆周齿工作,一到两个刀齿切削,切削力波动大,平稳性差,刚性差,适应性好。

机械制造基础第七章答案_New

机械制造基础第七章答案

第7章练习题答案 1. 单项选择 1-1 答案:②多品种、中小批量 1-2 答案:③ 80年代末 1-3 答案:②现代高技术 1-4 答案:③ 0.1~0.01μm 1-5 答案:④金刚石 1-6 答案:④突出 1-7 答案:③制作集成电路 1-8 答案:④脉冲电源 1-9 答案:④复合加工 1-10 答案:②与焦点位置一致 1-11 答案:③在真空条件下进行 1-12 答案:①增大振动幅值 2. 多项选择 2-1 答案:①时间(T)②质量(Q)③成本(C) 2-2 答案:①质量优②效率高④消耗低2-3 答案:②数控机床(加工中心)③自动物流系统④算机控制系统 2-4 答案:①主体技术群③支撑技术群④制造技术基础设施 2-5 答案:①产品、工艺过程和工厂设计②快速原形制造③并行工程 2-6 答案:③金刚石④ CBN

2-7 答案:①高精度③高灵敏度④高稳定性 2-8 答案:①电火花加工③激光加工 2-9 答案:①电火花成形加工②电火花穿孔加工④电火花线切割 2-10 答案:①能加工任何高硬度、高韧性的导电材料②加工效率高③加工表面质 量好 2-11 答案:①激光打孔②激光切割③激光焊接④激光热处理 2-12 答案:②脆性金属材料④脆性非金属材料 3. 判断题 3-1 答案:∨ 3-2 答案:× 3-3 答案:× 3-4 答案:× 3-5 答案:∨ 3-6 答案:∨ 3-7 答案:× 3-8 答案:∨ 3-9 答案:∨ 3-10 答案:× 3-11 答案:∨ 3-12 答案:×

硬度和刚度均没有严格要求。 3)由于没有明显的切削力作用,一般不会产生加工硬化现象。又由于工件加工部 位变形小,发热少,或发热仅局限于工 件表层加工部位很小的区域内,工件热 变形小,由加工产生的应力也小,易于 获得好的加工质量。 4)加工中能量易于转换和控制,有利于保证加工精度和提高加工效率。 5)非传统加工方法的材料去除速度,一般低于常规加工方法。

机械制造基础大作业

机械制造基础大作业金属的强韧化

一.金属的强韧化:提高金属的强度和韧度。 二.1.金属的塑性变形:金属材料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应力超过材料的弹性变形时就产生塑性变形。它是当外力除去后不能恢复的永久变形。 2.单晶体金属塑性变形的机制:单晶体塑性变形的基本形式 有两种:滑移和孪生。其中滑移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变形方式。 (1)滑移:当金属晶体受到外力作用时,不论外力的方向、大小与作用方式如何,均可将总的应力G分解成垂直于某一滑移面的正应力X和平行于滑移面的切应力Y。在正应力X 的作用下,发生弹性伸长,并在X足够大的时候发生断裂。 切应力Y能使试样发生弹性歪扭,当切应力Y增大到一定值时则一定晶面两侧的两部分晶体产生相对滑动,滑动的距离超过一个原子间距事晶格的弹性歪扭随之消失,而原子滑移到新位置重新处于平衡状态,于是晶体就产生微量的塑性变形。当许多晶体面滑移总和就产生了宏观的塑性变形。 滑移:在外力的作用下不断增值新的位错,大量的位错移出晶体表面就产生了宏观的塑性变形。(通过滑移面上的位错逐步实现的。) 位错:所谓位错,是晶体某处有一列或若干列原子发生有规律的错排现象。刃型位

错是金属晶体中最常见最简单的位错。 (2)孪生:孪生是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的晶面和晶向进行剪切变形的现象。在这部分晶体中每个相邻的原子间相对位移只有一个原子间距的几分之一。但是许多层晶面积累起来的位移便可形成比原子间距大许多的位的切变。 3.单晶体金属塑性变形的特点:滑移总是沿晶体中原子排 列最紧密的晶面和晶向进行;滑移是晶体的相对滑动,不应期晶格的类型变化。 4.多晶体金属塑性变形的机制:多晶体金属塑性变形除了 滑移和孪生外,还有晶界滑动和迁移,以及点缺陷的定向扩散。 (1)晶界的滑动和迁移:是高温下的塑形变形方式,此时外应力往往低于该温度下的屈服极限。列如:高温合金经常

哈工大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大作业

一、零件加工图样

在CA6140机床中,拨叉在变速箱中起到控制齿轮组的移动,改变啮合齿轮对,从而改变传动比实现变速功能。 零件材料采用200HT 灰铸铁,生产工艺简单、可铸性高,但材料脆性大不易磨削。需要加工的部分及加工要求如下: 1、0.0210Φ22+孔,还有与其相连的8M 螺纹孔与Φ8锥销孔; 2、小孔的上端面,大孔的上下两端面; 3、 大头的半圆孔0.40Φ55+; 4、 Φ40上端面,表面粗 5、 糙度为 3.2Ra ,该面与Φ20孔中心线垂直度误差为0.05mm ; 5、0.50Φ73+半圆形上下端面与Φ22孔中心线垂直度误差为0.07mm 。 二、零件加工工艺设计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材料为HT200。考虑到零件在机床运行时过程中所受冲击不大,零件结构又比较简单,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故选择铸件毛坯。选用铸件尺寸公差等级CT9级。 (二)工艺初步安排 零件的加工批量以大批量为主,用通用机床加工,工序适当集中,减少工件装夹次数以缩短生产周期、保证其位置精度。 (三)选择基准 基准的选择就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准选择得正确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效率得以提高。 (1)粗基准的选择:以零件的底面为主要的定位粗基准,以两个小头孔外圆表面为辅助粗基准。这样就能限制工件的五个自由度,再加上垂直的一个机械加紧,就可达到完全定位。 (2)精基准的选择:考虑到要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与装夹准确方便,依据“基准重合”原则与“基准统一”原则,以粗加工后的底面为主要定位基准,以两个小孔头内圆柱表面为辅助的定位精基准。 (四)制定工艺路线

1、工艺方案分析 此零件加工工艺大致可分为两个:方案一就是先加工完与Φ22mm的孔有垂直度要求的面再加工孔。而方案二恰恰相反,先加工Φ22mm的孔,再以孔的中心线来定位加工完与之有垂直度要求的三个面。方案一装夹次数较少,但在加工Φ22mm的时候最多只能保证一个面与定位面之间的垂直度要求。其她的两个面很难保证。因此,此方案有很大弊端。方案二在加工三个面时都就是用Φ22mm孔的中心线来定位,这样很容易就可以保证其与三个面之间的位置度要求。 2、总体工艺路线: 详细工艺安排: 工序1:以Φ22孔的外表面为基准,扩、精铰Φ22孔; 工序2:以Φ22孔的底面为基准,钻、扩、精铰Φ8锥销孔,攻Φ8螺纹; 工序3:以Φ22孔为基准,粗铣Φ40上端面; 工序4:以Φ22孔为基准,粗铣Φ73上下端面; 工序5:以Φ22孔为基准,镗、精镗Φ55孔; 工序6:铣断Φ73半圆; 工序7:半精铣Φ40上端面; 工序8:半精铣Φ73上、下端面; 工序9:检查,去毛刺。 加工工艺卡片 拨叉加工工艺过程 序号工序内容定位基准机床设备 1 扩、精铰Φ22孔Φ22孔的外表面立式钻床 2 钻Φ8锥销孔Φ22孔的底面立式钻床 3 精铰Φ8锥销孔Φ22孔的底面立式钻床

机械制造基础课后作业

机械制造基础课后作业 第一章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识 1,说明下列符号的含义及其所表示的机械性能 指标的物理意义:(T s, (T b, HRC,18OHBS/i000/30 答:T s屈服强度符号,材料产生屈服现象时的最小应力值称为屈服强度。T s=F s/S。. T b抗拉强度符号,材料被拉断前承受最大载荷时的应力值称为抗拉强度。T b= F b/S O. HRC洛氏硬度符号,压头为12O0金刚石圆锥体。I8OHBS O/1000/30表示用直径为10mm 勺淬火钢球在1000Kgf的载荷作用下,时间保持30s所测得的布氏硬度值为180。 2,为什么冲击韧性值不直接用于设计计算?它与塑性有何关系? 答:冲击韧性值是通过一次摆锤冲击试验测得的,测试时要求一次冲断,而生产实地中的工件大多数

都是多次冲击后才被破坏的,这与冲击试验中一次冲断的情况相差较大,所以冲击韧性值常规下只用于判定材料是塑性的还是韧性的,而不用于直接设计。韧性是材料强度和塑性的综合指标,当材料的强度和塑性都很好时,材料的韧性才会很好。3,何谓金属的疲劳和蠕变现象?它们对零件的 使用性能有何影响? 答:金属在连续交变载荷的作用下发生突然性的断裂称为疲劳断裂。金属在高温长时间应力作用下产生明显的塑性变形直至断裂的现象称为蠕变。在设计零件时,必须考虑疲劳强度和蠕变强度及持久强度。 4.Fe—Fe3C相图在生产实践中有何指导意义?有何局限性? 答:铁碳合金相图的指导意义:(1),选择材料方面的应用;(2),铸造方面的应用;(3),锻造方面的应用;(4),热处理方面的应用;由于铁碳相图是以无限缓慢加热和冷却速度得到的,而在实际加热和冷却都有不同程度的滞后现象。 第二章钢的热处理 一,何为钢的热处理?钢的热处理有哪些基本类型?

机械制造基础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机械制造基础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1、举例说明生产纲领在生产活动中的作用,说明划分生产类型的规律。 答:产品的年生产纲领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应当生产的产品产量和进度计划。 在计算出零件的生产纲领以后,即可根据生产纲领的大小,确定相应的生产类型。 2、何谓机床夹具?夹具有哪些作用? 答:在机械加工中,为了保证工件加工精度,使之占有确定位置以接受加工或检测的工艺装备统称为机床夹具,简称夹具。 作用:1)保证产品加工精度,稳定产品质量。 2)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加工成本。 3)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 4)扩大机床的工艺范围。 3、机床夹具有哪几个组成部分?各起何作用? 答:机床夹具大致可以分为6部分。 1)定位部分:用以确定工件在夹具中的正确位置。 2)夹紧元件:用以夹紧工件,确保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不因外力作用而破坏其定位精 度。 3)导向、对刀元件:用以引导刀具或确定刀具与被加工工件加工表面间正确位置。 4)连接元件:用以确定并固定夹具本身在机床的工作台或主轴上的位置。 5)夹具体:用以连接或固定夹具上各元件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6)其他装置和元件。 4、工件夹紧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1)夹紧既不应破坏工件的定位,又要有足够的夹紧力,同时又不应产生过大的夹紧变形,不允许产生振动和损伤工件表面。 2)夹紧动作迅速,操作方便、安全省力。 3)手动夹紧机构要有可靠的自锁性;机动夹紧装置要统筹考虑其自锁性和稳定的原动力。 4)结构应尽量简单紧凑,工艺性要好。 5、什么叫“六点定位原则”?什么是欠定位?过定位? 答:夹具用合理分布的六个支承点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即用一个支承点限制工件的一个自由度的方法,使工件在夹具中的位置完全确定,这就是六点定位原理。 根据工件的加工要求,应该限制的自由度没有完全被限制的定位,称为欠定位。 同一个自由度被几个支承点重复限制的情况,称为过定位(也称为重复定位、超定位) 6、什么是粗基准?如何选择粗基准? 答:采用毛坯上未经加工的表面来定位,这种定位基准称为粗基准。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 2-1.金属切削过程有何特征?用什么参数来表示? 答: 2-2.切削过程的三个变形区各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 答:第一变形区:变形量最大。第二变形区:切屑形成后与前刀面之间存在压力,所以沿前刀面流出时有很大摩擦,所以切屑底层又一次塑性变形。第三变形区:已加工表面与后刀面的接触区域。 这三个变形区汇集在切削刃附近,应力比较集中,而且复杂,金属的被切削层在此处于工件基体分离,变成切屑,一小部分留在加工表面上。 2-3.分析积屑瘤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加工的影响,生产中最有效地控制它的手段是什么?答:在中低速切削塑性金属材料时,刀—屑接触表面由于强烈的挤压和摩擦而成为新鲜表面,两接触表面的金属原子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使少量切屑金属粘结在前刀面上,产生了冷焊,并加工硬化,形成瘤核。瘤核逐渐长大成为积屑瘤,且周期性地成长与脱落。 积屑瘤粘结在前刀面上,减少了刀具的磨损;积屑瘤使刀具的实际工作前角大,有利于减小切削力;积屑瘤伸出刀刃之外,使切削厚度增加,降低了工件的加工精度;积屑瘤使工件已加工表面变得较为粗糙。 由此可见:积屑瘤对粗加工有利,生产中应加以利用;而对精加工不利,应以避免。消除措施:采用高速切削或低速切削,避免中低速切削;增大刀具前角,降低切削力;采用切削液。 2-4切屑与前刀面之间的摩擦与一般刚体之间的滑动摩擦有无区别?若有区别,而这何处不同? 答:切屑形成后与前刀面之间存在压力,所以流出时有很大的摩擦,因为使切屑底层又一次产生塑性变形,而且切屑与前刀面之间接触的是新鲜表面,化学性质很活跃。而刚体之间的滑动摩擦只是接触表面之间的摩擦,并没有塑性变形和化学反应 2-5车刀的角度是如何定义的?标注角度与工作角度有何不同? 答:分别是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刃倾角(P17)。 工作角度是以切削过程中实际的切削平面、基面和正交平面为参考平面确定的刀具角度。 2-6金属切削过程为什么会产生切削力? 答:因为刀具切入工具爱你,是被加工材料发生变形并成为切屑,所以(1)要克服被加工材料弹性变形的抗力,(2)要克服被加工材料塑性变形的抗力,(3)要克服切屑与前刀面的摩擦力和后刀面与过度表面和以加工表面之间的摩擦力。 2-7车削时切削合力为什么常分解为三个相互垂直的分力来分析?分力作用是什么? 答: 2.8背吃刀量和进给量对切削力的影响有何不同? 答:

机械制造基础课后作业说课讲解

第一章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识 1,说明下列符号的含义及其所表示的机械性能指标的物理意义:σs,σb,HRC,180HBS10/1000/30 答:σs屈服强度符号,材料产生屈服现象时的最小应力值称为屈服强度。σs=F S/S O. σb 抗拉强度符号,材料被拉断前承受最大载荷时的应力值称为抗拉强度。σb= F b/S O. HRC洛氏硬度符号,压头为1200金刚石圆锥体。180HBS10/1000/30表示用直径为10mm的淬火钢球在1000Kgf的载荷作用下,时间保持30s所测得的布氏硬度值为180。 2,为什么冲击韧性值不直接用于设计计算?它与塑性有何关系? 答:冲击韧性值是通过一次摆锤冲击试验测得的,测试时要求一次冲断,而生产实地中的工件大多数都是多次冲击后才被破坏的,这与冲击试验中一次冲断的情况相差较大,所以冲击韧性值常规下只用于判定材料是塑性的还是韧性的,而不用于直接设计。韧性是材料强度和塑性的综合指标,当材料的强度和塑性都很好时,材料的韧性才会很好。 3,何谓金属的疲劳和蠕变现象?它们对零件的使用性能有何影响? 答:金属在连续交变载荷的作用下发生突然性的断裂称为疲劳断裂。金属在高温长时间应力作用下产生明显的塑性变形直至断裂的现象称为蠕变。在设计零件时,必须考虑疲劳强度和蠕变强度及持久强度。 4.Fe—Fe3C相图在生产实践中有何指导意义?有何局限性? 答:铁碳合金相图的指导意义:(1),选择材料方面的应用;(2),铸造方面的应用;(3),锻造方面的应用;(4),热处理方面的应用; 由于铁碳相图是以无限缓慢加热和冷却速度得到的,而在实际加热和冷却都有不同程度的滞后现象。 第二章钢的热处理 一,何为钢的热处理?钢的热处理有哪些基本类型? 答:钢在固态下采用适当方式进行加热、保温,并以一定的冷却速度冷却到室温,改变钢的组织从而改变其性能的一种工艺方法。 类型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四种基本类型。 二,退火和正火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生产中如何选择正火和退火? 答:正火比退火的冷却速度快些,故正火的组织比较细,硬度强度比退火高。 根据其加工性、使用性、经济性来选择。 三,常用的淬火方法有哪些,说明它们的主要特点及应用范围。 答:1,单液淬火法:操作简单,易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 2,双液淬火法:适用于高碳工具钢制造的易开裂工件,如丝锥、板牙等。 3,分级淬火法:适用于由合金钢制造的工件或尺寸较小、形状复杂的碳钢工件。 4,等温淬火法:适用于形状复杂、且要求具有较高硬度和韧性的工具、模具等工件。 5,局部淬火法:对要求局部有高硬度的工件。 四,回火的目的是什么?常用的回火方法有哪几种?指出各种回火方法得到的组织、性能及应用范围。 答:回火的目的有四个: 1,降低脆性,消除或减少内应力。 2,获得工件所要求的机械性能。 3,稳定工件的尺寸。 4,降低工件硬度,利于切削加工。低温回火组织为回火马氏体,一般为工模具钢要求高硬度高强度的工艺。

第章机械制造基础

1.零件的加工精度主要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 2.机械加工工艺系统由机床、刀具、夹具和工件等四个要素组 成。 3.机械加工工艺系统各环节的误差即原始误差对加工误差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原始 误差包括:机床主轴回转误差、机床导轨误差、系统受力变形误差、工件内应力误差、系统热变形误差和误差等。 4.表面粗糙度产生的原因包括:残留面积、切削过程中的塑性变形 和工艺系统的震动。 5.机床精度中对加工精度影响较大的包括机床主轴误差和机床导轨误差。其中机床主轴 误差包括和主轴回转误差,而主轴回转误差又包括轴向、径向和角度三种基本形式。 6.车削加工工件外圆时,机床主轴的几何偏心会引起加工表面尺寸 误差,机床主轴回转纯径向跳动会引起加工表面圆柱度误差,主轴回转纯角度摆动会引起加工表面误差。 7.根据加工误差的性质不同,我们把在相同加工条件下加工一批零件时产生的大小和方 向不变的误差称为常值系统误差误差;把大小和方向按加工顺序有规律变化的误差称为变值系统误差误差;而把大小和方向无变化规律的误差称为随机误差误差。 8.在车削或磨削外圆加工中,可以采用合理的工艺方法来消除主轴回转精度对加工精度 的影响,下列方案中可行的是……………………………(b ) (A)刚性芯轴定位安装(B)弹性芯轴定位安装(C)固定顶尖定位安装 9.用双顶尖装夹车削加工细长轴时易出现的形状误差是…………………(a ) (A)腰鼓形误差(B)马鞍形误差(C)锥形误差 10.在车削加工短而粗的刚性轴时会出现马鞍形形状误差,其最小直径出现的位置 在………………………………………………………………………(b) (A)偏向床头一侧(B)偏向床头或尾座中刚性较低的一侧 (C)偏向床头或尾座中刚性较高的一侧 11.在大量生产零件时,为了提高机械加工效率,通常加工尺寸精度的获得方法 为…………………………………………………………………………(b ) (A)试切法(B)调整法(C)自动控制法 12.加工铸铁材料时产生表面粗糙度的原因除了加工残留面积外还有……(c ) (A)积屑瘤(B)鳞刺(C)切屑崩碎 13.为了降低机械切削加工的表面粗糙度,可采取的措施为………………(a ) (A)小进给量、小背吃刀量、高速或低速切削(B)大进给量、中速切削 (C)高速钢刀具微量超高速切削 1.当零件表面层有残余压应力时,使表面层对腐蚀作用的敏感性………() (A)降低了(B)增加了(C)不影响(D)有时会影响 2.在±3σ范围内,正态分布曲线与横坐标轴之间所围面积等于………(c)

机械制造基础形成性考核第四次作业答案

1、举例说明生产纲领在生产活动中的作用,说明划分生产类型的规律。 答:产品的年生产纲领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应当生产的产品产量和进度计划。 在计算出零件的生产纲领以后,即可根据生产纲领的大小,确定相应的生产类型。 2、何谓机床夹具?夹具有哪些作用? 答:在机械加工中,为了保证工件加工精度,使之占有确定位置以接受加工或检测的工艺装备统称为机床夹具,简称夹具。 作用:1)保证产品加工精度,稳定产品质量。 2)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加工成本。 3)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 4)扩大机床的工艺范围。 3、机床夹具有哪几个组成部分?各起何作用? 答:机床夹具大致可以分为6部分。 1)定位部分:用以确定工件在夹具中的正确位置。 2)夹紧元件:用以夹紧工件,确保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不因外力作用而破 坏其定位精度。 3)导向、对刀元件:用以引导刀具或确定刀具与被加工工件加工表面间 正确位置。 4)连接元件:用以确定并固定夹具本身在机床的工作台或主轴上的位置。 5)夹具体:用以连接或固定夹具上各元件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6)其他装置和元件。 4、工件夹紧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1)夹紧既不应破坏工件的定位,又要有足够的夹紧力,同时又不应产生过大的夹紧变形,不允许产生振动和损伤工件表面。 2)夹紧动作迅速,操作方便、安全省力。 3)手动夹紧机构要有可靠的自锁性;机动夹紧装置要统筹考虑其自锁性和稳定的原动力。 4)结构应尽量简单紧凑,工艺性要好。 5、什么叫“六点定位原则”?什么是欠定位?过定位? 答:夹具用合理分布的六个支承点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即用一个支承点限制工件的一个自由度的方法,使工件在夹具中的位置完全确定,这就是六点定位原理。 根据工件的加工要求,应该限制的自由度没有完全被限制的定位,称为欠定位。

机械制造基础(第三版复习简答题)教案资料

机械制造基础(第三版复习简答题) 1.切削加工由哪些运动组成?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答:切削加工由主运动和进给运动组成。 主运动是直接切除工件上的切屑层,使之转变为切屑,从而形成工件新包表面。进给运动是不断的把切削层投入切削,以逐渐切出整个工件表面的运动。 2.切削用量三要素是什么? 答:切削用量三要素是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 3.刀具正交平面参考系由哪些平面组成?它们是如何定义的? 答:刀具正交平面参考系由正交平面Po,基面Pr,切削平面Ps组成;正交平面是通过切削刃上选定点,且与该点的基面和切削平面同时垂直的平面;基面是通过切削刃上选定点,且与该点的切削速度方向垂直的平面;切削平面是通过切削刃上选定点,且与切削刃相切并垂直与基面的平面。 4.刀具的工作角度和标注角度有什么区别?影响刀具工作角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刀具的标注角度是刀具设计图上需要标注的刀具角度,它用于刀具的制造、刃磨和测量;而刀具的工作角度是指在切削过程中,刀具受安装位置和进给运动的影响后形成的刀具角度。影响刀具工作角度的主要因素有:横向和纵向进给量增大时,都会使工作前角增大,工作后角减小;外圆刀具安装高于中心线时,工作前角增大,工作后角减小;刀杆中心线与进给量方向不垂直时,工作的主副偏角将增大或减小。 5.试述车刀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和刃倾角的作用,并指出如何选择? 答:前角对切削的难易程度有很大的影响;后角是为了减小后刀面与工件之间的摩擦和减小后刀面的磨损;主偏角其大小影响切削条件、刀具寿命和切削分力大小等;副偏角的作用是为了减小副切削刃和副后刀面与工件已加工表面之间的摩擦,以防止切削时产生震动;刃倾角主要影响切削刃的强度和切屑的流出方向。前角的选择原则:①粗加工、断续切削、刀材强度韧性低、材强度硬度高,选较小的前角;②工材塑韧性大、系统刚性差,易振动或机床功率不足,选较大的前角;③成形刀具、自动线刀具取小前角;后角的选择原则:①粗加工、断续切削、工材强度硬度高,选较小后角,已用大负前角应增加α0;②精加工取较大后角,保证表面质量;③成形、复杂、尺寸刀具取小后角;④系统刚性差,易振动,取较小后角; ⑤工材塑性大取较大后角,脆材减小α0;主偏角的选择原则:①主要看系统刚性。若刚性好,不易变形和振动,κr取较小值;若刚性差(细长轴),κr取较大值;②考虑工件形状、切屑控制、减小冲击等,车台阶轴,取90°;镗盲孔>90°;κr小切屑成长螺旋屑不易断较小κr,改善刀具切入条件,不易造成刀尖冲击;副偏角的选择原则:系统刚性好时,取较小值,系统刚性差时,取较大值;刃倾角的选择原则:①粗加工、有冲击、刀材脆、工材强度硬度高,λs取负值;②精加工、系统刚性差(细长轴),λs取正值;③微量极薄切削,取大正刃倾角。 6.车外圆时,车刀装得过高过低、偏左或偏右、刀具角度会发生哪些变化?什么情况下可以利用这些变化? 答;车刀装得过高时工作前角增大,工作后角减小;过低时工作前角减小,工作后角增大;

机械制造基础思考题与练习题

机械制造技术》思考题与练习题 第一章思考题与练习题外圆车削加工时,工件上出现了哪些表面?试绘图说明,并对这些表面下定义。 何谓切削用量三要素?怎样定义?如何计算?刀具切削部分有哪些结构要素?试给这引起要素下定义。 为什么要建立刀具角度参考系?有哪两类刀具角度参考系?它们有什么差别?刀具标注角度参考系 有哪几种?它们是由哪些参考平面构成?试给这些参考平面下定义。 绘图表示切断车刀和端车面刀的Kr, Kr' , 丫o,a 0,入s, a o’和h D,b D和A。 确定一把单刃刀具切削部分的几何形状最少需要哪几个基本角度?切断车削时,进给运动怎样影响工作角度?纵车时进给运动怎样影响工作角度?为什么要对主剖面,切深,进给剖面之间的角度进行换算,有何实用意义? 试判定车刀前角丫0,后角a 0和刃倾角入s正负号的规则。刀具切削部分材料应具备哪些性能?为什么?普通高速钢有哪些牌号,它们主要的物理,机械性能如何,适合于作什么刀具? 常用的硬质合金有哪些牌号,它们的用途如何,如何选用?刀具材料与被加工材料应如何匹配?怎 样根据工件材料的性质和切削条件正确选择刀具材料?涂层刀具,陶瓷刀具,人造金刚石和立方氮 化硼各有什么特点?适用场合如何? 第二章思考题与练习题阐明金属切削形成过程的实质?哪些指标用来衡量切削层金属的变形程度?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它们是否真实的反映了切削形成过程的物理本质?为什么? 切屑有哪些类型?各种类型有什么特征?各种类型切屑在什么情况下形成?试论述影响切削变形的各种因素。第一变形区和第二变形区的变形特点是什么?试描述积屑瘤现象及成因。积屑瘤对切削过程有哪些影响?为什么说背吃刀量对切削力的影响比进给量对切削力的影响大?切削合力为什么要分解成三个分力? 试分析各分力的作用。分别说明切削速度,进给量及背吃刀量的改变对切削温度的影响?刀具磨损的原因有多少种?刀具的磨损过程分多少阶段?何谓刀具磨钝标准?试述制订刀具磨钝标准的原则。 刀具磨钝标准与刀具耐用度之间有何关系?确定刀具耐用度有哪几种方法?说明高速钢刀具在低速,中速产生磨损的原因,硬质合金刀具在中速, 高速时产生磨损的原因?什么叫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评定材料切削加工性有些指标?如何改善材料的切削加工性?切削液有什么作用? 有哪些种类?如何选用?试述切削液的作用机理。 什么叫刀具的合理几何参数?它包含哪些基本内容? 前角有什么功用?如何进行合理选择?后角有什么功用?如何进行合理选择?主偏角与副偏角有什么功用?如何进行合理选择? 刃倾角有什么功用?如何进行合理选择?

2015机械制造基础大作业综述

2015年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基础大作业 一、填空题 1. 铸造合金流动性是指__熔融_ 金属本身流动的能力。 2. 铸件在固态收缩阶段若收缩受阻,产生的内应力是铸件产生__变形和___裂纹_的主要原因。 3. 控制铸件凝固的原则有两个,即_顺序__凝固和_同时_凝固。 4. 设计和制造时,应使零件工作时所受__最大正应力___力与流线方向一致, ___最大切应力__力与流线方向垂直。 5. 绘制自由锻锻件图的目的之一是计算坯料的___质量__和__尺寸。 6. 锤上模锻___不能__直接锻出有通孔的锻件; 锻模内壁模锻斜度要__大于__外壁的模锻斜度。 7. 低碳钢焊接热影响区中的___焊缝__区和焊接接头的_熔合区性能最差。 8. 电焊条的选择主要根据被焊金属的___化学成分类型_____和___母材_来选择相应的焊条类别。 9. 切削平面是通过主刀刃上任一点,与切削表面_相切_,并垂直于_基面__的平面。 10. 当外圆车刀刀尖高于工件中心线时,使工作时实际前角_变大__,后角_变小_。 11. 切屑的种类通常分为节状切屑、__带状__切屑和__崩碎__切屑。 12. 切削时,切削热的主要来源是_切屑塑性变形所消耗的功_ 、切屑

与前刀面的磨擦和__工件与后刀面的摩擦功__ 。 13. 刀具磨损过程可分为___磨合_磨损、_稳定__磨损和__剧烈_磨损三个阶段。 14. 同是加工平面,由于采用的铣刀和铣床的不同可分为__端铣_和_周铣。 15. 钻孔时的径向力主要由麻花钻的_两端切削刃长短不一_产生,为减少它的影响,在生产中通常要_使两端的切削刃磨损一致。 16. 拉削加工时,工件必须_夹紧,其进给量由_齿升量_来决定。 17. 铰孔分为机铰和手铰,__手铰_的加工质量较高于__机铰_。 18. 砂轮的硬度是指磨粒_在外力作用下脱落的难易程度_ ,组织是指__模料占模具的容积比率__ 。 19. 按加工原理的不同,齿轮齿形的加工方法可分为__成形法_和_展成法_。 20. W18Cr4V的含碳量是0.7~0.8%,含Cr量是4.0 %,含V量1.0~1.4%。 21.X6132的含义是 x指铣床 6 代表卧式铣床 1代表万能升降系统 32指最大铣削直径为320毫米。22.积屑瘤的存在可代替切削刃进行切削,对切削刃有一定的保护性,还可增大刀具的实际工作前角,对粗加工的切削过程有利。 23.切削层参数主要有切削层公称横截面积 AD 、切削层公称宽度bD 、切削层公称厚度hD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