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塑造健康的人格

如何塑造健康的人格
如何塑造健康的人格

摘要

通过《社会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后,本文结合所学到的内容,以健康人格的概念为理论基础,从遗传、家庭和社会等三个方面来分析影响健康人格的因素,并从养成良好的习惯和优化自己的人格两个方面进一步分析了健康人格的形成。通过本文的研究更加巩固了所学课程。

关键词心理健康人格塑造影响

目录

1 健康人格的概念.................................................................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影响健康人格的因素 (1)

2.1 遗传的因素 (2)

2.2 家庭的因素 (2)

2.3 社会的因素 (2)

3 健康人格形成的条件 (3)

3.1养成良好的习惯 (3)

3.2优化自己的人格 (4)

参考文献 (5)

1 健康人格的概念

在《社会心理学》中对人格的定义是:所谓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模式包括了个体独具的、有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体。在心理学中,还经常运用“个性”一词表达人格的概念。我国的《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中就有人格即个性的提法。人格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其中反映了人的多种本质特征。

《社会心理学》对健康人格的定义是指各种良好人格特征在个体身上的集中体现。健康人格主要体现在九个方面:

一是对现实的面对和接纳。具备健康人格的人不管现实对他来讲是好还是坏,都勇于去面对,而不是逃避。比如,当家庭遭遇重大灾难时,具备健康人格的人虽然会一时苦恼、哀叹,同时他也会想尽办法去解决问题。

二是独立性。一个人格健康的人办事凭理智,很稳重,并适当听取合理建议。而一个不成熟的人,常会感到遇事很难下决心,总希望别人来指点他应该如何行动。前者能够做出决定,并乐于承担由此而带来的一切后果,而后者常是出了差错、推卸责任,怨天忧人;有了成绩,则过分夸耀,要求表扬。

三是爱与被爱的能力。一个健康、成熟的人,能从爱自己的配偶、孩子、亲戚,甚至从帮助陌生人中得到乐趣。相反,一个不成熟的人爱起别人来很吝啬,希望自己是人们关切的中心。一个成熟的人不但可以爱他人,也乐于接受别人的帮助和爱。自如地接受帮助和给予是一个人成熟和健康表现。

四是具有自控能力。人格健康的人即便在生气时,也能把握分寸,不会失去理智。他可能有时会发脾气,但绝不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大发雷霆,具有较强的自控能力。

五是有长远打算并善于学习。一个人格健康的人,会为了长远利益而放弃眼前利益。如一个精明的商人,不会为赚钱而制造伪劣商品。对孩子钟爱和宽容,对他人也能宽容谅解,尤其宽容他人的缺点,和持有不同意见的人相处。同时一个人格健康的人还要善于学习。

2 影响健康人格的因素

2.1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是指通过受精作用,父母的特征(包括生理的心理的)传递给子女的一种生理变化过程。个体的形成是父亲的遗传信息和母亲的遗传信息结合的结果,因此父亲或母亲性格上的某些特点就有可能遗传给子女。大量的研究证实了这个观点。例如,我国发展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对双胞胎之间性格特点的研究发现,同卵双生子在人格的情绪特征方面的相关系数是零点七二,异卵双生子的相关系数是零点五七;同卵双生子在对社会、集体和他人的态度方面的相关系数是零点六一,异卵双生子的相关系数是零点五四;同卵双生子对自己的态度的相关系数是零点七一,异卵双生子的相关系数是零点六零。两者之间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2.2 家庭的因素

家庭是人生活中最主要的环境,约大多数儿童是在家庭中生活,在父母的养育中长大的。精神分析学认为,从出生到五、六岁是人格形成的最主要阶段。一个人的人格在这个时期就基本上形成了,可见家庭对一个人人格的形成有多么大的影响。

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的组成状况(如单亲家庭、家中子女多少)、出生顺序、家庭垢社会经济地位等对人的人格发展发生影响。其中,父母的教养方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教养方式有两层含义:一是教养态度,二是教养行为。教养态度是指父母在训练或教导子女方面所持有的有关认知、情绪及行为意图(或倾向)。教养行为是指父母在训练或教导子女时实际采取的行动与做法。心理学家把父母对子女的教养分为民主(或宽容)、权威(独断)及放纵(或溺爱)三种类型。民主的教养方式既满足孩子的正当要求,尊重孩子的自由和独立,又给孩子一定的限制或禁止:既保护孩子的活动,又给以社会和文化的训练;既能客观地评价孩子的行为,又对孩子富于爱心。在这种态度影响下,儿童多表现为富有创造性和独立精神,忍耐力强,对人友善。

2.3 社会的因素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