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动漫的发展史

日本动漫的发展史
日本动漫的发展史

1917年

下川凹夫创作的《芋川掠三玄关·一番之卷》被公认为日本的第一部动画片。

1922年

小学馆成立。

1926年

集英社成立。

1933年

《力与世间女子》,日本第一部有声动画片。

1958年

《白蛇传》,日本第一部彩色动画。(这部作品对还是学生的宫崎骏影响很大)

1961年

手冢治虫的虫pro成立。

1963年

《铁臂阿童木》,日本动画开始崛起。

1972年

《小飞龙》,富野喜幸的第一作。(富野喜幸的另一个名字富野幽由记就耳熟能详了,他既是高达之父)

《魔神Z》,日本第一部载人机器人动画。

sunrise成立。

1974年

《宇宙战舰大和号》,动画第一次成为社会现象。

1975年

第一届comic market,日本宅文化开始。(comic market就是现在全球最大的动漫同人展,每年两届至2010年冬已经办了79届)

1978年

《银河铁道999》,日本第一部漫画改编的剧场动画。

1979年

《机动战士高达》,动画第二次成为社会现象,富野幽由记成名。

《凡尔赛玫瑰》,第一部有百合倾向的动画。

1980年

《多拉A梦-大熊与小恐龙》,一年一部的剧场版动画系列开始出现。

1981年

《福星小子》,高桥留美子成名。

京都动画成立。

1982年

《超时空要塞》,声优偶像化开始,河森正治,饭岛真理成名。

1983年

《DALLOS》,第一部OVA动画。(本片监督押井守正是提出OVA概念的人)

《月面兔兵器米娜》,GAINAX成立。

1984年

《超时空要塞-可曾记得爱》,动画歌曲第一次进入流行乐坛。

《X霜柠檬》,第一部剧情H动画。

1985年

《风之谷》,吉卜力工作室成立,宫崎骏成名。

《一休哥》,第一部人物传记动画。(话说真的有这个人吗?)

《王立宇宙军》,去看看制作人员表吧,你会发现这部动画的制作阵容超强大,当然那时候他们全部都是无名小辈。

1986年

《龙珠》,为了方便鸟山明交稿,政府特地开了条高速公路......

《A子计划》,第一部女主角的机体动画。

《圣斗士星矢》,主角不死定律出现,车田正美成名。

1987年

《风与木之诗》,第一部BL动画。

1988年

《龙猫》,龙猫正式成为吉卜力工作室标志。

《吸血鬼姬美夕》,第一部黑暗系动画。

《超音战士》,首创视觉残留渐进底片技术。

1989年

由于变态杀人犯的出现,日本动画发展受挫。

《勇者斗恶龙》,第一部游戏改编的动画。

《乱马1/2》,第一部伪娘动画?

《机动战士高达逆袭的夏亚》,正统高达系列被认为完结。

CLAMP工作室成立。

1990年

《万能文化猫娘》,女仆意识开始出现。

《御宅录像带》,第一部宅向动画。

1991年

《圣传》,CLAMP成名。

《妖怪教师》,第一部触手动画。

1992年

《美少女战士》,奠定美少女变身动画的(和谐)规律。

《幽游白书》,富坚义博成名。

GONZO成立。

1993年

《半龙少女》,日本人刷新了暴露的底线。

《魔法骑士》,第一部百合动画。

《天地无用》,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后宫动画。

《我的女神》,井上喜久子成名。

1994年

《机动武斗传高达G》,高达系列正式转型脱离UC记年。

《咕噜咕噜魔法振》,第一部脑残动画。

1995年

《攻壳机动队》,第一部打入国际市场的日本动画电影,押井守成名。

《秀斗魔导士》,第一部轻小说改编的动画,林源惠成名。

《新机动战记高达W》,高达偶像化开始,绿川光,关俊彦,置鲶龙太郎成名。《EVA》,第三次引发社会现象的动画,给日本动画带来前所未有的改革,庵野秀明,贞本义行,绪芳惠美,石田彰成名。

《on your mark》,吉卜力与恰克飞鸟合作。

1996年

《名侦探科楠》,第一部超长篇动画,青山冈昌成名。

《机动战舰》,桑岛法子成名。

《幽灵公主》,宫崎骏的第一部封笔之作。

1997年

《处女任务》,第一部露骨的百合动画。

《はいぱーぽりす》,第一部萌片,谁知道这东西怎么翻译?

3D龙事件,详细情况至今不明导致700多名观看《口袋妖怪》38话的观众被送入医院。1998年

《魔卡少女樱》,萝莉控出现。

《青之六号》,第一部全电脑动画。

《圣少女舰队》,雪野五月成名。

《游戏王》,第一部广告动画片。

《海贼王》,第一部民工片。

BONES成立。

1999年

《猎人*猎人》,某些人开始挖坑了。

2000年

《犬夜叉》,高桥留美子最后的经典,山口胜平成名。(高桥留美子老师您可别生气,不过您好像改行去当人设了吧)

《我家也有外星人》,治愈系动画形成。

PAworks成立。

2001年

《妹妹公主》,妹控出现。

《千与千寻》,第一部获奥斯卡奖的日本动画,宫崎骏的第二部封笔之作。

《最游记》,保志总一郎成名。

《X战记》,玲村建一,杉田智和成名。

2002年

萌战开始。

《十二国记》,小说改编动画开始盛行。

《阿兹漫画大王》,最成功的四格漫画改编动画。

《人形电脑天使心》,CLAMP转型,田中理惠成名。

《全金属狂潮》,分季制作动画开始出现,关智一,野上由加奈成名。

《机动战士高达seed》,高达系列开始自己抄袭自己,进藤尚美成名。

《星之声》,最强大的个人动画,星海尘成名。

《圣斗士星矢冥界篇》,跳票了10年的动画。

2003年

《真月谭月姬》,第一部同人作品动画化,奈须蘑菇和TYPE-MOON开始进入动画界。《黄昏的腕轮传说》,hack系列开始。

《钢之炼金术师》,朴路美,钉宫理惠成名。

《成惠的世界》,能登麻美子成名。

2004年

《现视研》,宅文化成为流行。

《舞姬》,sunrise开始尝试少女华丽大乱斗,中原麻衣成名。

《仙境传说》,第一部网游改编的动画,水树奈奈成名。

《哈尔的移动城堡》,宫崎骏又封笔了。

2005年

吉卜力工作室脱离德间书店。

《圣魔之血》,原作者过世,万年都是坑的动画。

《魔法老师》,43位女主角的后宫动画。(最强后宫动画)

《air》,key社进军动画,京都动画开始为人所知。

《灼眼的夏娜》,钉宫理惠确立傲娇之王的身份。

《草莓棉花糖》,萌死人不偿命啊。

《舞乙姬》,sunrise的动画开始续作必定比不上前作的怪圈。

《地狱少女》,动画开始讨论社会问题。

2006年

《fate/stay night》,奈须蘑菇和TYPE-MOON真正为动画迷所知。

《凉宫春日的忧郁》,将集数完全打乱播放,山本宽,平野凌,小野大辅成名。

《银魂》,杉田智和确立吐槽帝地位。

《寒蝉鸣泣之时》,又一部同人动画化。(东方,就等你们了。)

《零之使魔》,钉宫病开始流行。(医生说这病是绝症)

《地上最强新娘》,动画又一次刷新了底线。(这帮人知道什么叫做伦理吗?)

《不公正抽签》,第一部剧中剧动画化。

《机动战士高达seed观星者》,第一部以手机网络为最初播放平台的动画。

2007年

《地海传奇》,宫崎骏之子宫崎吾郎展露头角。

《叛逆的鲁鲁修》,sunrise与CLAMP联手,福山润成名。

《幸运星》,山本宽被京都动画开除。(其实脑残星还是不错的嘛)

《日在校园》,日本动画已经没有底线了。

《EVA新剧场版》,庵野秀明说他缺钱花。

《空之境界》,开创动画全部剧集为连续剧场版的形式。(TYPE-MOON开创了骗钱新招)2008年

《神雉》,山本宽的逆袭,户松遥成名。(那个字竟然打不出......)

2009年

《天才麻将少女》,GONZO重组,GONZO已经名存实亡了。

《clannad》,key和京都联合投出的催泪弹扔完了。

《轻音部少女》,丰崎爱生,日笠阳子,竹达彩奈成名。

《凉宫春日的忧郁2009》,无止境的八月事件。(我也是受害者。)

《凉宫春日酱的忧郁》,第一部以视频网站为最初播放平台的动画。

《超时空要塞边界》,超时空要塞系列回归,中村悠一,远藤凌,中岛爱成名。

2010年

水树奈奈成为第一个获得公信榜第一的声优。

放学后tea time成为第一个获得公信榜第一的动画组合。

初音未来3D全息投影演唱会,日本虚拟偶像的第一次个人演唱会。(所谓全息投影就是不用屏幕的投影)

动画发展史论文

媒体1001班姓名:高晓燕学号:10313003 动画发展史论文 通过对动画发展历史的了解,更加具体清晰地明白了动画是怎样发展到如今的高度的。这个过程,无疑是从技术到艺术层层不断推进的。但是,当我们了解了这个过程后,是否也了解当今动画产业前景如何,中国动画所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和问题呢?这对于我们这些新生代力量是个不可不思考的问题。 广为青少年甚至儿童所熟知的《喜洋洋和灰太狼》是近年来唯一一部盈利的动画片,而且是靠除动画本身外的产品盈利的。众所周知,这部动画片虽然起到了扭转局势的作用,但是,在技术上艺术上并无实质性的突破。 除此之外,中国近年还有拿得出手的精品动画片么?反正我没找出来。并不是我国动画产业前景不好,但是为何没有好的作品呢?我觉得不是技术的问题。中国并不缺乏技术人才,却在原创方面显得力不从心。由此可见,如今的动画,已经不是紧靠技术说话的了。有着国际性思想深度的创作尤为重要。 目前,纵观国际动漫,以美国日本等国为主的动漫发展大国,他们的动漫产业在国家经济产业构成中都占有相当比例,动漫产业是英国的支柱性产业,甚至在日本也是他本国第二大产业,美国的网络游戏业已经连续好几年超越好莱坞的电影业成为该国的最大娱乐业,而这些国家都是以原创动漫的开发为主的产业方式,而且走过来漫长的历史,相比之下我国的动漫产业才刚刚起步,国内的动漫数字娱乐,自主研发的能力弱,原创能力比较低,基本以引进加工代理运营为主。 尽管有些省份动漫基地大力的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动漫形象,而市场却怎么也火不起来,动漫影视和网络游戏的消费群体主要是青年,还是比较单一,但是他们也是中国动漫教育学研的后背力量,并且他们从接受动漫时就受日本,韩国等国家动漫开始时的作品,民族性文化的重熏,从而对本土文化缺少了解,使中国的动漫缺少传统的传承。 在国内现阶段原创动漫作品的数量,不仅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甚至无法满足播出的要求,有些所谓的原创变为一种简单的模仿,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语言风格,画面质感等方面都有比较多的“崇日”“崇美”“模韩”等现象。 创新性人才,无疑是动画产业一个重要的支柱。虽然,如今的众多高校已经规划产生了动漫有关的专业。但是,这些专业却往往走了专攻技术的道路。这样断送了多少以创作为主的人才。的确,现实中,技术往往比艺术更稳定的可以混口饭吃。这也是许多学生孜孜不倦的学习专业技术的原因。当然,技术是创作的基础,但是我们对创作的要求要远远超过对技术的要求才对。 关于创作的力不从心,我觉得是中国的创作者对本国的文化了解的不够全面深刻,更不用说抓住特色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但对于我们这些公民来说却无法普及。这不仅是教育的问题,也是经济政治等多种因素制约的。 曾被国际评论认为"达到世界第一流水平,在艺术风格上构成了自成一家的中国学派"的中国动画,时下已不复当年的辉煌.像《大闹天宫》,《铁扇公主》,《神笔马良》等一批开山之作以成为妇孺皆知的经典,《金色的海螺》(剪纸)《小蝌蚪找妈妈》(水墨)《聪慧的鸭子》(折纸)等动画运用不同的制作手法让动画表现艺术更加多样化.直到70年代涌现了动画电视片,

日本动漫产业分析

日本动漫产业分析 目前,世界60%的动漫作品来自日本,动漫产业占日本GDP的比重超过10%,成为日本第三大产业。同时,日本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动漫产业创作输出国。 动漫产业从狭义的产业内涵看,动漫产业主要指动画产品和漫画出版物。从外延性的广义产业角度看,动漫产业包含范围极广,包括以动画和漫画为核心产品的所有相关行业。具体产品可以包括传统出版物、电影、电视、网络产品、公园、玩具、食品、手机短信、游戏等。 在动画方面,日本的动画片在欧美、东南亚以及我国均占有较大的市场。据初步统计,目前全球播放的动画节目约有60%是日本制作的,世界上有68个国家播放日本电视动画、40个国家上映其动画电影。仅以宫崎骏的《千与千寻》为例,该片不仅在日本市场上获得近3亿美元的票房价值,也在北美市场上取得了超过2亿美元的收入。如果说美国的动漫是以质取胜,那么日本的动漫就可以说是以量取胜了。目前,日本共有400多家动画制作公司,包括“贴牌生产”型的来料加工公司、联盟公司和集团公司等多种类型。这些公司每周能生产70~80集动画作品。这就充分表明日本动画产品的优秀成绩及其受欢迎程度,更表明日本对动漫的依赖越来越大了。 在漫画方面,日本是个漫画大国,目前漫画杂志及单行本的发行量已占杂志和图书发行总量的45%,漫画的读者层从幼儿直到四五十岁的成年人,漫画作品所涉及的范围有科学幻想、探险、政治、经济、奇闻逸事、恋爱、体育、历史、科学、宗教、幽默玩笑以及文艺小说、纪实报告文学等等,无所不包。漫画家也越来越专业,每年都有大量的漫画出版。《浪客剑心》、《猎人》、《最游记》、《火影》、《犬夜叉》、《good morning call》、《东京天使保镖》……都大受读者好评,把漫画这一产业再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电子游戏方面,因为与动漫画的相互渗透,日本的电子游戏产品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如《宠物小精灵》就是由掌上机游戏发展而来的动画电视片,并且由此衍生出动画电影、玩具等产品,创下近1万亿日元的经济规模。另一方面,动漫画以及其他衍生产品对电子游戏所涉及形象的具象化,极大地促进了新款掌上游戏机的发售,例如:PSP系列、NDSL。由此可见,日本动漫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处于活跃状态,相互联动,获得巨大收益。 由于大多的观众追动画、越来越多的读者热衷于看漫画,并希望收集到相关的例如女主角的手链等的产品,从而出现了动漫周边这一概念。动漫周边包括包括以动漫为主概念的玩具、食品、饰品等实物,同时也包括音乐、图象、书籍等文化产品。就我觉得,动漫周边是动画、漫画和动漫游戏的一个延伸,动漫周边的产品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日本,动漫周边潜在着很大的一个市场,从一些摆饰(模型、手办......)到装饰(手链、手表……)到日常用品(台灯、杯杯碟碟……)等等,动漫周边的形式多种多样,适合各种爱好收藏者收藏,而且有的周边还是限量版,就更具收藏价值,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COSPLAY,即角色扮演指一种自力演绎角色的扮装性质表演艺术行为,被视为一种次文化活动。在经历了六、七十年代的幼稚,八十年代的初创之后,九十年代的COSPLA Y伴随着日本动漫产业中游戏业的急速成熟(最典型的就是任天堂、世嘉和索尼之间的次世代机种之争)以及视觉系乐团的层出不穷而开始步入正轨,成为一个极具规模的动漫业界的附属文化。在九十年代,日本动漫业界成功举办了大量的动漫画展和游戏展,此时的日本漫画商

日本动漫的发展历程及启示完整版

日本动漫的发展历程及 启示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日本动漫的发展历程及启示 摘要:动漫作为一项文化产业,实际上已经成为象征日本国家的一个文化符号,其近邻中国、韩国等东亚国家受此影响较大。从简单模仿到立于世界之巅,发展过程可谓艰辛曲折,日本动漫取得今天辉煌的成就离不开对细节的追求和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利用。本文归纳了日本动漫历史发展过程,并讨论了日本动漫的文化特点,以期为中国动漫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日本,动漫 目录 (一)、日本动漫的产生与发展脉络 (二)、日本动漫的流行原因 (三)、日本动漫的海外传播 (四)、日本动漫及其有效传播对我国的启示 (一)、日本动漫的产生与发展脉络 动漫,是动画与漫画合并的简称,并逐渐意指具备Et本风格的动画或漫画。日本动漫萌芽于上个世纪2O年代,以《力与世间女子》为代表的幽默路线作品成为日本动漫的标志。2O世纪40年代,日本动漫处于探索和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反战题材较多,剧情结构有所改善,受众群体得以扩大。随后日本动漫迎来成熟时期(70__90年代)和黄金发展时期(90年代一上世纪末),动画技术得到极大改进,题材逐渐扩充,涉及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大家熟知的《灌篮高手》、《东京巴比伦》、《名侦探柯南》等作品便出自于这一时期。新世纪以来,日本动漫步人分化与创新时期,题材进一步拓展,画风开始突破传统模式,并与当代社会价值相契合。日本动漫凭借其独特的文化特征和主流文化意识成为了Et本文化的代名词,以动漫为代表的文化产业,通过形象、叙事和文化张力起到了塑造日本文化形态、凝结文化价值的重要作用,成为了日本构建国家文化软实力,造就高强度文化影响力的传播载体。 (一)萌芽阶段 明治维新时期,动漫(卡通)由欧美传人日本,并受到民众的青睐与追捧。以美国卡通为中心的动漫浪潮对日本产生较大影响,一些模仿性的动漫作品开始出现,但是具有浓重的欧美色彩。而产生于2O世纪20年代,以《芋川栋三玄关》、《锅凹内名刁》为代表的日本本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日本动漫开始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随后的20年间,日本动漫的写作风格逐渐由追崇国外生活向反映社会现实的路线转变,并将幽默元素加入作品之中,此时的代表作为《力与世间女子》。这部作品由政冈宪三与其学生懒尾光世制作完成,是日本首部有声动画,对日本动漫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探索与发展阶段 经过2O多年的发展,独具本土特色的作品框架得以完善,动漫风格逐渐丰富化。20世纪40年代前后,日本动漫进入新的时期,此时的动漫作品多与国内社会发展相关联。二战期间,受国内军国主义思想宣传的需要,大量法西斯主义宣传性质的动画片被搬上荧幕,动漫这种艺术作品成为了日本宣扬政令的工具。战后,由于政府资金的暂停注入和迪士尼动画的冲击,日本动漫经历了短暂的低潮期。1947年,手家治虫发表了《新宝岛》,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动漫作品给动漫期刊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动漫初具产业雏形。1963年《铁臂阿童木》的上映更是迎合了民众的心理,消弭

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秦艳萍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日本动漫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其对中 国的启示 姓名秦艳萍 学号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指导教师娄钰 2006年4月10日

摘要 本文通过对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历程,产业特点,优势所在的分析,得出了日本动漫产业之所以取得当前蓬勃发展的局面,归根到底是由于其完整的产业链,使得产业链的各个部门都能获利,进而得到长足的发展。日本动漫从其发展伊始,就有了一个好的开始,其动漫产业链先从漫画的出版开始,到发行单行本,然后进行动画制作,接着是周边衍生品的开发。在这样一个产业链下,产业活动可以得到源源不断的动力,能够循环往复的进行下去。再者,日本动漫将受众群体进行分类,这大大的扩张了产业市场。由此,我认为,对于振兴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应该从产业链的发展建设入手,并在此基础上加强人才培养,扩大市场,兼顾成人动漫。为此,我们应该从政府政策,市场人才培训的角度予以支持。 关键词:日本动漫;产业链;创意人才;动漫分级制度 问题:1.模板不对,请紧扣模板 2.题目改为: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及其对中国 的启示 一、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现状 二、日本动漫产业的成就及陈宫的原因 三、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现状 四、我国动漫产业存在的问题 五、启示 沿着这个思路写下去 参考文献格式一定要对 Abstract Inthisarticle,throughanalyzingthedevelopmentandthecharacteristicsofJapaneseanimationindust ry,,,publisherspublishedsingles,animation,目录这个目录不对吧? 引言 出于对日本动漫的喜爱,本人对日本动漫的精致精彩深有体会,进而对当前我国的动漫产业的发展状况有所质疑,因出此有了这篇研究论文。本文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于日本动漫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学习其产业的发展模式。第二部分主要是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的改进意见。由于本人能力有限,对问题的认识不够到位,提出的想法会有所局限。 一、日本动漫产业 (一)日本动漫产业的成就 1.概念阐述 动漫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新品种等动漫直接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以及与动漫形

浅谈中国动画的发展历史及其现状分析

浅谈中国动画的发展历史及其现状分析 湖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 摘要:中国动画产业方兴未艾,但是真正的动画产业链仍未形成,国家虽然在中国动画产业中投入了许多,但中国动画产业仍然处于比较落后的地位,以下就我愚见来谈:中国动画的发展历程、中国动画的现状以及对中国动画发展的建议。 一、中国动画发展历程 ●起步(1926~1949) 1926年,万氏兄弟在上海制作了一部叫《大闹画室》的动画短片,由此,中国艺术开启了新的篇章——中国动画。上世纪40年代,万氏兄弟又制作了亚洲历史上第一部动画电影长篇《铁扇公主》,这说明中国在动画产业的起步是相当早的。 东北解放后,政府接管了当时的满洲电影制片厂,也就是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前身。可以说这是新中国美术电影的一个开始,中国动画由起步阶段进入了发展阶段。 ●发展(1950~1980)与断层(1966~1976) 1950年后,中国动画进入了发展阶段,当时的中国动画产业的龙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先后共摄制美术片428部,占全国美术片产量的80%以上)创作了如《东郭先生》(1955)、《骄傲的将军》(1956)《小蝌蚪找妈妈》(1960)、《没头脑和不高兴》(1962)。但在1966年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动画也无一例外地受到了打击,10年内没有任何作品诞生,出现了断层期。直到1979年《阿凡提》的问世,才结束了中国动画产业长久的沉默。 中国动画的发展阶段,也是整个中国动画发展历程中最纯真的一个阶段,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首的中国动画制作人们追求质量,不计较成本,不考虑盈利,运用动画、木偶、剪影等技术,一集一完结,不断创造出优秀的国产动画。 ●踟蹰(1980~2004) 1979年,中国进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开始引进外国动画。 1980年,中央电视台播放《铁臂阿童木》; 1986年,引进《花仙子》; 1992年,引进《圣斗士星矢》; 1996年,引进《灌篮高手》; 2001年,引进《EV A》。 八九十年代是外国动画盛行的时期,笔者认为外国动画盛行的原因有: 1.传统与市场化的较量: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首的动画电影制作者习惯慢工出细活, 一集一完结,完全抵不过国外已经市场化的按季度生产上百集的势头。以《魔方大厦》为例,9集的动画用了4年来制作,而日本按照季度,一般每季度生产13集动画。显然,中国动画供不应求,观众们在等待周期当然更多的会接触国外动画。 2.传统文化与新文化的较量: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例,1980年后的作品有《九色鹿》 (1981)、《天书奇谭》(1983)、《葫芦兄弟》(1986)、《十二生肖》(1993~1995)等,大多是以中国神话和民间传说为故事蓝本。而当时进口的如《铁臂阿童木》(1980),设定是未来世界;《圣斗士星矢》(1992),以希腊神话为蓝本,架空世界观;《灌篮高手》(1996),描绘热血的青春校园生活。中国文化虽博大精深,但看得多了观众难免审美疲劳,于是会更倾向于看不同于中国世界观的动画作品。 虽然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此后逐渐没落,但她在中国动画制造业上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是奉献式的,50多年来,《大闹天宫》、《牧笛》、《三个和尚》、《宝莲灯》、《大耳朵图图》等优秀作品享誉国内外,获得了包括丹麦欧登塞童话电影“金质奖”、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

浅谈中国动漫史论文

Y i b i n U n i v e r s i t y 文献综述(设计) 题目浅谈中国动漫发展史 系别化学与化工学院 专业化学 学生姓名昌琴 学号 110701023 年级 11级 指导教师程晓丹职称 2012 年 12 月 01 日

摘要 通过对中国近十年的动漫历史发展进程的概括,从古代开始我国在画上就有着高的声誉,但从近代开始,中国的动画发展就走向衰落,现在的中国市场大多充斥着外国的动漫,希望通过对动画历史的介绍时青少年知道中国动画曾有的辉煌。关键词:探索;漫画;繁荣;发展 引言:从远古岩画诞生的那一天其,人类就对“动漫”本能地产生了一种渴望。但无论怎么说,动漫毕竟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艰难的起航了。接下来将通过漫画的起源、动画的产生、早期动画与电影的关系与特点等方面,触摸到动漫历史发展的轨迹。 1、动漫发展史 1.1早期动画 通俗的动画现象时我们每个人在少儿时都曾玩过的电影游戏,走马灯英爱算作是动画的雏形。儿皮影戏是跟成熟、更接近现代动画的形式。据史料记载,最早在中国放映电影的时间是1896年。 1.2 1901-1910年 19世纪末20 世纪初欧洲石印技术传入中国。中国报业的发展有了技术的支持,中国资产阶级为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创办了大量的报纸和画报,而已夸张、讽刺、针砭时弊等特点见长的漫画,时大量出现在了这一平台之上。不过当时的中国海没有正式采用“漫画”这一名称。 1.3 1991-1920年 20 世纪初期,随着西方启蒙思想的进入,漫画与清末民间风俗年画相比,去掉“多子多福”、“才子佳人”等传统内容,转而面向群众,关注社会现状,表现方式更加通俗易懂,题材更加广泛,从而真正达到“醒世”的社会目的。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中国漫画变得更加活跃。中国政局的动荡,任命生活于水深火热的现状,造就了这一时期中国漫画事业的空前繁荣。 1.4 1921-1930年 这一时期之中国动画第一个开创于探索的时期。从广告片开始,到制作宣传片,之后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诞生,也是在这一时期成立了首届全国漫画展和全国漫画协会。 1.5 1941-1950年 中国动画事业起步很早,但由于社会动荡等个中原因,是中国的动画经历了一条曲折坎坷的发展道路。从20世纪20年代到新中国成立,hi中国动画发展过程中的早期探索时期动画风格一直受到迪斯尼的影响。在这段时期,我国还开始尝试不同的动画制作方法,大胆使用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

动漫艺术赏析论文2010

动漫艺术赏析论文 课题名称:分析世界部分动漫强国的发展经验谈谈如何发展中国动漫产业 系部: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XXX 指导老师:XXX 提交日期:

目录 1.绪论 (3) 2.美国动漫 (3) 2.1美国动漫史 (3) 2.2美国动漫发展给中国动漫发展的启示………………………..3-4 3.日本动漫史 (4) 3.1日本动漫史 (4) 3.2日本动漫发展给中国动漫发展的启示 (4) 4.俄国动漫史 (5) 4.1俄国动漫史 (5) 4.2俄国动漫发展给中国动漫发展的启示 (5) 5.韩国动漫史 (5) 5.1韩国动漫史……………………………………………5-6 5.2韩国动漫发展给中国动漫发展的启示………………6-7 6.这些动漫强国给中国动漫发展的启示 (7) 7.参考文献地址 (8)

1.绪论 一直以来中国动画给人的感觉非常糟糕,故事情节俗套,人物不够精美,技术处在非常低的档次。但随着国家对动漫产业的大力支持,大量资金投入其中,漫画方面已经上了一个很高的档次,漫友文化机构更是成为了孕育漫画家的摇篮。漫画发展起来了,动画也跟着发展。但相比起其它动漫强国(美日俄欧洲和韩国),中国的动漫发展还没有突出其自身的特点,还需要借鉴其发展经验,不断完善动漫产业,根据这一课题,本人查阅大量资料,做了一些深刻的剖析和研究。 2.美国动漫 2.1美国动漫史 美国第一部动画片出现于1907年,至2002年为止,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 1907~1937年是开创阶段。1907年,第一部动画片《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由美国人布莱克顿拍摄完成,美国动画片史正式开始。 1937~1949年是美国动画片的初步发展时期。1937年,迪斯尼公司推出了《白雪公主》,片长达74分钟,这在美国动画片史上是个史无前例的创举,继而推出《木偶奇遇记》《幻想曲》《小鹿班比》等动画长片。 1950—1966年是美国动画片第一次繁荣时期。这个时期,迪斯尼公司几乎每年都推出一部经典动画片,如《仙履奇缘》《爱丽斯梦游仙境》《小姐与流氓》《睡美人》,等等。其他的动画制作公司在迪斯尼公司的排挤之下纷纷关门停业,迪斯尼公司成为动画电影业的霸主。1967~1988年是美国动画的蛰伏时期。 1989年,迪斯尼公司推出了《小美人鱼》,获得了极大成功,标志着美国动画片又一次进入繁荣时期,一直持续至2002年。 2.2美国动漫发展的特点及其历史经验 美国动画片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鲜明的特点。它以剧情片为主,情节曲折,生动有趣,人物性格鲜明,音乐优美动听,引人人胜,特别注重细节的刻画,做到了雅俗共赏,适合绝大多数观众的审美口味。多以大团圆结局,悲剧性的影片很少,努力迎合广大观众的心理需求。人物造型设计规范,与生活中的原形差别不大,大多不大变形,形象优美;动物形象大都作大幅度的夸张:大头、大眼、大手、大脚,成为被世界各国广泛借鉴的卡通模式。到了20世纪末,大量运用数字技术与电影技术结合,使画面更趋逼真形象,达到完美的画面效果。美国善于塑造典型,推出动画明星,从1914年的恐龙葛蒂到2002年的小马王斯皮尔特和怪物史莱克,美国为世界动画艺术宝库推出了难以计数的具有各种造型和各种鲜明性格的为全球人稔熟和喜爱的动画明星,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与之比肩的。美国动画片在世界动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一直引领着世界动画片的潮流和发展方向。

日本的动漫产业发展及对中国的影响

浅析日本动漫产业发展及对中国的影响 1、日本动漫的整体趋势 日本素有动漫王国之称,是世界上最大的动漫制作和输出国,目前全球播放的动漫作品中有60%以上都来自于日本,在欧洲这个比例更高,达到了80%以上。在日本各种各样的文化产业当中,在电影院,电视台播放的各类动漫节目格外引人注目,动漫已经渗透到了日本社会的各个角落。 日本动漫的国内和国际影响力的确不可小看。首先,动漫文化给日本带来了丰厚的外汇收入,俨然成为了日本的第三支柱产业;其次,日本动漫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扮演了日本文化大使的角色。毫无疑问,在进行日本动漫制作时,制作者往往有意无意地将日本的价值观念,政治,文化和思想渗透其中。于是,当他国消费者在消费日本动漫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日本文化的影响;最后,日本动漫可以给日本形象加分。日本动漫世界里的人物,不管男女老少,忠奸美丑,都具有形象美的特征,而这正好使世人对日本人的生活方式与国民形象有一个善意的感知。 2007年,日本动漫产业的年营业额已达到230万亿日元,已经成为了日本第三大产业,占日本GDP的9%。根据日本贸易振兴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销往欧洲的日本动漫片以及相关产品的总收入为4亿欧元,是日本出口欧洲钢铁收入的3倍多。日本动漫及其相同产品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的产业链,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下面将从三个方面详细地进行论述: 1.1 日本动漫的发展和其独特性 1.1.1日本动漫的发展历程 日本是漫画之国,动漫在日本出版业、娱乐业所占的份额要远大于美国的情形。与美国不同的是,日本动漫历史上就有强大的成人读者和观众群,并非只是为小朋友提供娱乐。因此,作为动漫文化一部分的动漫电影,不可避免地带上了很多成人的视角和思考。总的看来,日本动画电影一般都有个比较成人化的主题,甚至可以说他们的动画电影创作的初衷便是承载那个先行的主题。即使是成人主题最轻微的宫崎骏作品,其中对于人与自然关系思考的程度,仍然是大大超出普通儿童的认识范围。 1950—1970年的日本动漫画是确立风格与技法的一个时代,由手冢发展起的新类型漫画绘画,以剧情发展和人物塑造为主的娱乐故事,逐渐向题材的多元化延伸。1958年东映动画制作并公映了第一部彩色动画电影《白蛇传》,故事以我国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蓝本,当时在日本本土和海外都得到很好的评价。另外也有些人尝试不同的动画题材。像1968年《太阳王子大冒险》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而成为后来高水准动画的基础。经过探索期,动画和卡通的分野被确定。因此与中国动画定位的不同开始出现,日本在此之后渐渐开始注重复杂而严密的剧情结构,并受到大龄动画迷们的热烈支持。后来并有《冱屺宇宙战舰》,《永远的大和号》及《宇宙战舰完结篇》等三部电影,寿命长达十年。由富野由悠季原作小说改编成的《机动战士》亦非常卖座。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动画与日本动画对观众市场占有率的差距。在提高了剧情结构之后,人们追求视觉享受又成为风潮,因此动画画技力求突破。此时期之画技突破有《超时空要塞》,

日本动漫发展史论文

日本动漫发展史 何谓动画?卡通?或许各位已发现了这个问题,若你认为动画就是卡通的话,那你对动画观念的正确度可能不到六十分。首先便让我们先分辨一下动画和卡通。卡通(Cartoon)是在美国发明的。刚开始的确没有人分什麽卡通和动画。然而到了现在,卡通乃指观众年龄层次较低的卡通。而动画(Animation)乃指观众年龄层次较高甚至於一般社会大众之「卡通」,如美国的《蝙蝠侠》 和匈牙利的《英雄时代》,以及日本的《七龙珠》和《灌篮高手》等。提到动画,大家便会想到日本,下面就是介绍日本动画的发展过程。 日本动画已有七十年的历史,其可分为六个阶段: 一、战前草创期 战前草创期--由1917年日本开始有动画到1945年日本战败为止。这段 时期的前期主要是以世界名著为题材,而后期则由于日本军国主义猖獗,因此动画题材不离宣传、夸耀日本军国主义的路线。如1942年的《海之神兵》即为此类。但是这也造成了战斗、爆炸画技的进步,这也是今日日本动画最引以为傲的技术。 二、战后探索期 战后探索期--由日本战败到1947年为止。日本战败后,有些人鉴于战争的教训,开始将反战题材用在动画上。这种题材影响深远,直到现在还颇为流行。另外也有些人尝试不同的动画题材。所以这个时期的动画题材从很有意义到很低级的题材,应有尽有。像1968年《太阳王子大冒险》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而成为后来高水准动画的基础。当然也有失败的例子。像1970年《无敌铁金刚》就是一部典型的烂卡通,不但暴力而且剧情很差,这带给了日本动画不良的影响。 三、题材确定期 题材确定其(第一次动画热爆发)--自1974年《宇宙战舰》上演至1982年为止。这个时期日本动画界经过探索期,确定了动画和卡通的分野。卡通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内,所以我们不予置评。《宇宙战舰》是日本动画史上第一部超级剧情片,由松本零士负责脚本及人物(Character Design)。该片在电视上播出后,造成“松本零士旋风”。后来并有《冱屺宇宙战舰》,《永远的大和号》及《宇宙战舰完结篇》等三部电影,寿命长达十年。在该片后,松本零士另有《银河铁道999》,《一千年女王》等受欢迎的作品。继松本零士后,由富野由悠季原作小说改编成《机动战士》在1979年开始上演,由于剧情结构复杂而严密,受到动画迷热烈的支持。该片后来的三部电影非常卖座。但自些以后,动画热逐渐消退,动画界进入间歇期。 四、画技突破期 画技突破期(第二次动画热爆发)--自1982年《超时空要塞》(MACROSS)上演至1987年为止,该时期由于人们追求视觉享受成为风潮,因此动画画技力求突破。此时期之画技突破有《超时空要塞》创新的视点快速移动效果,造成极佳的动感;《风之谷》和《天空之城》。精细写实的背景:《机动战士Z》和《机动战士ZZ》的强调反光,明暗对比等,皆对后来的动画贡献很大。由于题 材已确定,加上画技的突破,使得佳作迭现。如1982到1984年的《超时空要塞》;1984年《风之谷》;1985、1986年《机动战士Z GUNDAM》及《GUNDAM

从动漫中看日本文化结课小论文

日本文化 ——从动漫中找寻文化与精神 谈到日本文化,我们不得不想到的是日本文化的杂——杂文化,如今的日本文化经历时间长久的变迁与各种文化交相融合而形成的属于日本所独有但却又隐约可见其他文化于其中的璀璨繁盛。武士道、花道、茶道、以及和服、樱花等文化或许我们都或多或少的有所耳闻,在日本文化中,有一种文化,它既能在全球风靡,始终第一,同时也能给日本经济带来巨大的收益,它便是日本的动漫文化,它既属于日本文化,但同时也在其中展现日本文化。 日本动漫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发展时期。启蒙期:以下川凹夫创作的《芋川掠三玄关·一番之卷》为首的动漫代表了日本动漫的启蒙期;探索期:1945年,日本战败后,反战题材的动画影片颇受欢迎且影响深远,期间的代表人物是被日本动画界誉为“怪人”的动画大师——大藤信郎,他于1927年拍摄了黑白版的《鲸鱼》;成熟期:以《超时空要塞》,《鲁邦三世》为代表的机甲类动漫,同期,以宫崎骏先生的唯美清新自然风格的动漫独树一帜,传递着天,地,人和谐的观念,构成了日本文化的成熟期;细化期:自1990年至今,日本动画产业的进一步完善,日本动画的种类、形式、内容、题材以及从业人员发生了明显的细化。随着动画风格的多样性,日本动画进入细化阶段,同时成为日本经济支柱。 提到日本动漫,有几位动漫人我们不得不想到,作为“动漫之神”的手冢冶虫先生,其代表作《铁臂阿童木》,同时他开创了日本番剧每一集只有二十几分钟的先河,因为当时经济有限,制作不得不这样。有“动画界的黑泽明”之称的宫崎骏先生,旗下吉卜力制作的动漫宣扬环保,人与自然的和谐,代表作的《千与千寻》曾获得奥斯卡最佳动漫。还有,藤子F不二雄,鸟山明,富坚义博,尾田栄一郎,岸本齐史等漫画家鼎鼎有名。 看动漫于我而言,看的并不仅仅是那些热血的打斗场景,那些奇妙的幻想故事与生活,看的是它所拥有的文化与精神内涵,那些现实生活中所缺少但却非常需要的东西。

日本动漫产业的现状分析

日本动漫产业的现状分析 日本的动漫产业蓬勃发展,已成为其第三大产业。日本国内的动画市场不断扩张,规模已经突破2000亿日元,国际市场上日本动漫亦是风生水起展露异彩,2003年销往美国的日本动画片以及相关产品的总收入为43.59亿美元。日本动漫产业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动漫作品广泛的社会基础、运行良好的产品开发投资模式、拥有顶尖级的动漫大师和制作机构、政府的支持等。在繁荣的背后,日本动漫产业的缺陷和来自内部与外部的威胁却制约着它的进一步发展,这主要包括:日本国内动漫创作的空壳化现象、动漫作品的质量良莠不齐、具有将动漫产品成功推向国际市场的能力的专业人才的不足,以及来自国外日益激烈的竞争。 有人说现在已经进入了“ACG”时代。所谓“ACG”,是Animation(卡通动画)、Comnics(漫画)、G ame(游戏)的简称,它的三位一体,拼凑出的是一个全新时代的沙盘。日本是“ACG”这个新时代的领跑者。近年来,当日本在制造业遭遇众多强大对手、不再能一枝独秀于世界舞台时,日本致力于用新技术打造新文化产品,使得它从一个产品制造大国,转向一个文化产业输出大国。目前,日本的动漫内容产业市场的总体规模,包括动漫衍生产品市场,诸如动画人物的使用授权、动画人物的玩具制造等,据估计已经达到2兆多日元,广义动漫产业占日本GDP的十多个百分点,它已经成为日本第三大产业。 一、日本动漫产业的成就 1、日本动画的国内市场 2005 动画市场可以大体上划分为三大块:电影市场、电视节目和录像带、DVD版的动画市场。二十世纪70年代,日本动画作为文化产业概念迅猛发展。动画市场的规模,包括动画电影的票房收入、电视动画的收入和售卖和出租录像带、DVD的收益,1975年为46亿日元,80年达到了120亿日元,90年代上升至千亿元的规模(见图1)。90年代,日本动画的市场规模基本保持上升的态势,除去1996年和1999年的些许回调。2001、2002年的市场规模扩张非常快,2002年的总收入达到了2135亿日元,这主要是得益于影片《千里千寻》。2003年日本动画市场因没有具有冲击力的作品出现,规模萎缩到1912亿日元,下降了10.4%。到2004年,日本国内电影院上映的动画片约为81部,由于《哈维尔的移动城堡》轰动性的成功,电影票房、电视动画和录像带等的总收入又重拾上升趋势。 日本2004年的票房收入前20位的电影中,只有7部是国产片,而其中4部是动画电影,占到了57%以上,并且动画片《哈维尔的移动城堡》以200亿日元的收入力拔票房头筹。另外,2004年日本本土出品的电影中票房收入前20位中,动画影片有10部,也占到了50%,其票房排名分别占据第1位、第4位、第5位、第6位、第11位、第15位、第16位、第17位、第18位和第20位的位置,每部影片的票房均超过10亿日元。[1] 日本人对动画电影热情持续升温。日本经济贸易产业部(Ministry of Economy,Trade and Industry)公布的数据显示,2004年在影剧院观看动画片的观众达到了20,649,179人次,比上年的11,533,110人次增加了近80%,占观众总人次的18.7%。日本动漫迷们将他们的可支配收入的大约13%用在了动漫产品的消费上。 日本电视台动画片的播出数量在逐年上升,2001年是2454集,2002年是2748集,2003年是2850集,2003年比2002年增加播出102集。[2] 因为大量动画片安排在孩子们放学以后收看,以及成人动画基本上在晚上11点以后播出,所以大约60%的电视动画片的播出时间集中在晚间(18:00 –5:00)时段,上午时段(5:00 –12:00)播出的动画片为30%多,而下午时段(12:00 –18:00)的比例不

日本动漫的发展历程及启示

日本动漫的发展历程及 启示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日本动漫的发展历程及启示 摘要:动漫作为一项文化产业,实际上已经成为象征日本国家的一个文化符号,其近邻中国、韩国等东亚国家受此影响较大。从简单模仿到立于世界之巅,发展过程可谓艰辛曲折,日本动漫取得今天辉煌的成就离不开对细节的追求和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利用。本文归纳了日本动漫历史发展过程,并讨论了日本动漫的文化特点,以期为中国动漫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日本,动漫 目录 (一)、日本动漫的产生与发展脉络 (二)、日本动漫的流行原因 (三)、日本动漫的海外传播 (四)、日本动漫及其有效传播对我国的启示 (一)、日本动漫的产生与发展脉络 动漫,是动画与漫画合并的简称,并逐渐意指具备Et本风格的动画或漫画。日本动漫萌芽于上个世纪2O年代,以《力与世间女子》为代表的幽默路线作品成为日本动漫的标志。2O世纪40年代,日本动漫处于探索和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反战题材较多,剧情结构有所改善,受众群体得以扩大。随后日本动漫迎来成熟时期(70__90年代)和黄金发展时期(90年代一上世纪末),动画技术得到极大改进,题材逐渐扩充,涉及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大家熟知的《灌篮高手》、《东京巴比伦》、《名侦探柯南》等作品便出自于这一时期。新世纪以来,日本动漫步人分化与创新时期,题材进一步拓展,画风开始突破传统模式,并与当代社会价值相契合。日本动漫凭借其独特的文化特征和主流文化意识成为了Et本文化的代名词,以动漫为代表的文化产业,通过形象、叙事和文化张力起到了塑造日本文化形态、凝结文化价值的重要作用,成为了日本构建国家文化软实力,造就高强度文化影响力的传播载体。 (一)萌芽阶段 明治维新时期,动漫(卡通)由欧美传人日本,并受到民众的青睐与追捧。以美国卡通为中心的动漫浪潮对日本产生较大影响,一些模仿性的动漫作品开始出现,但是具有浓重的欧美色彩。而产生于2O世纪20年代,以《芋川栋三玄关》、《锅凹内名刁》为代表的日本本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日本动漫开始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随后的20年间,日本动漫的写作风格逐渐由追崇国外生活向反映社会现实的路线转变,并将幽默元素加入作品之中,此时的代表作为《力与世间女子》。这部作品由政冈宪三与其学生懒尾光世制作完成,是日本首部有声动画,对日本动漫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二)探索与发展阶段 经过2O多年的发展,独具本土特色的作品框架得以完善,动漫风格逐渐丰富化。20世纪40年代前后,日本动漫进入新的时期,此时的动漫作品多与国内社会发展相关联。二战期间,受国内军国主义思想宣传的需要,大量法西斯主义宣传性质的动画片被搬上荧幕,动漫这种艺术作品成为了日本宣扬政令的工具。战后,由于政府资金的暂停注入和迪士尼动画的冲击,日本动漫经历了短暂的低潮期。1947年,手家治虫发表了《新宝岛》,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动漫作品给动漫期刊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动漫初具

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及对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启示

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及对我国动漫产业发 展的启示 【摘要】本文主要总结了日本的动漫发展史,对其特点即发展的原因进行了总结,最后阐述了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及对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启发。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动漫借助各种媒介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其衍生品也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了一支新兴的文化产业军。日本动漫的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果,在世界动漫市场上占据了近60%的市场份额。在日本动漫业的自身努力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日本动漫业成为了日本经济的重要推动力,对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动漫;文化;产业 一、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历史 1、战前阶段 从1917年到1945年,是日本的动画的战前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的前期,以世界名著为题材,随着军国主义的盛行,在后期主要以宣传、鼓动战争为主,多以战斗夸张式的打斗为主要表现形式。 2、战后短暂的探索期 这一时期的动漫题材繁多,是日本动画家的摸索时期。鉴于日本战败的教训,有的开始创作以反战为题材的漫画;有的内容低俗,有的高雅。总之,这一时期的日本动画的题材十分丰富。 3、画技突破期 1982年,《超时空要塞》引发了第二次动画热,观众开始追求视觉效果,因此,动画画技在这一时期有了重大的突破,再加上题材的明确,经典佳作不断涌现,日本动画进人了成熟期。 4、分线发展期 自1987年到九十年代初,被忽视了多年的幼年观众重新受到了动画亚的重视,动画逐渐考虑以年龄分层制作,因此,自1987年下半年起,高层年龄的动画逐渐转向电影。 5、稳定发展期 1993至今,日本动漫业快速发展,到1996年达到了巅峰期,当年的漫画销售额突破5500亿日元,所发行的漫画也达600万册。近十年来,日本动漫产业平均每年的销售收人达到2000亿日元,已经成为日本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实际

关于日本动漫对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启示的综述

关于日本动漫对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启示的综述 前言 动漫是通过制作,使一些有或无生命的东西拟人化、夸张化,赋予其人类的一切感情、动作。或将架空的场景加以绘制,使其真实化。动漫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薪品种等动漫直接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产业。随着国家对动漫产业等文化产业的高度重视和相关支持政策的出台,各地纷纷建立动漫产业基地、举办各种动漫展和动漫产业交易会,我国的动漫产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且已经成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的“新兴的朝阳文化产业”。动漫产业是新兴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正呈现蓬勃发展势头。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动漫产业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各方面发展都不成熟和完善。日本作为世界第一大动漫强国,同时日本早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动漫制作和输出国,其动画发展的模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中国的动漫产业与日本的动漫产业有着明显的差距,我们应该从日本动漫产业的成功发展中得到启示,本文将选择日本动漫产业为研究对象,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比较分析发现中国动漫的不足,借鉴日本经验,从中得到发展的启示。 一、国外关于动漫产业的研究 (一)创意产业发展理论基础 动漫产业作为创意产业的组成部分,具有创意产业的一切特点,具有一脉相承的特征,因此,了解并研究创意产业的理论基础,将帮助于我们对动漫产业的理论有一个更好的理解。创意产业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Schumpeter,上个世纪初,他在著名的长波理论中提出了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经济学家Romer1986年撰文指出,创意会衍生出无穷的新产品、新市场和财富创造的新机会,所以创意才是一国经济成长的原动力;英国John Hawkins《创意经济:人们如何从思想中创造金钱》一书中,把创意产业界定为其产品都在知识产权法保护范围内的产业。知识产权有四大类,即版权、专利、商标和设计。每一类都有一定的法律实体和管理机构,每一类都产生于保护不同种类的创造性产品的愿望。 (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理论 日本动漫产业能有今日的成就,无疑是在产业竞争发展中具有优势,通过研究其发展的优势将促进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波特在1990年出版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当中,提出了一套用于分析一国产业竞争优势来源的理论框架,并进行了实证分析。这个理论框架就是著名的钻石模型,图1。他认为,一个国家的某种产业竞争力的强弱是由四个基本因素和两个辅助因素来决定的。四个基本因素是: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两个辅助因素是:政府和机会。在要素条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不是初级生产要素(天然资源、资金、地理位置等)而是高级要素(现代通讯、

从日本动漫看日本文化-现代日本社会论文

《现代日本社会》课程论文 从日本动漫看日本文化 姓名: 学号: 学院: 班级:

从小日本动漫就占据了我生活的一个重要的部分。从小时候的樱桃小丸子、哆啦a梦、灌篮高手、美少女战士,到现在的火影忍者、死神、海贼王,宫崎骏系列。日本动漫总给我传递着积极向上的精神,传递着日本文化。 日本动漫的主要分类有:战争、机器人、战斗、青春、偶像、美少女、美少年、宠物、魔法、超能力、历史、情感、神话传说、历史、情感、侦探推理、治愈、恶搞等等方面。 一、从日本动漫看日本精神 日本动漫中的主人公可以跟我们很像,是平凡的普通人,有点懒,有点笨,有点任性,甚至会有点小心眼。但是很善良,乐于助人,充满爱心,仁慈的原谅伤害过自己的人。很努力,执着的追求自己的梦想,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永远不会放弃。日本动漫给我们传播的就是这种充满大爱,坚持梦想的日本精神。 日本是世界第一大动漫强国。其动画发展的模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漫画里充满各种鲜明特色的文化影子。动漫是日本的第一产业链,在全球没有国家可超越。日本人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这些都在日本动漫中有所体现。 日本动漫更吸引人的一点就是他的接近人性。相对于美国动漫的个人英雄主义,日本的动漫中更强调了同伴和朋友的重要性,讲求着团队合作的重要意义。孤独一个人无法拯救世界,但是当这个人有着一个强大的后援队。有亲人、朋友、队员的鼓励,陪伴。那他就一定可以坚持向目标前进。这也是日本动漫传播的一个重要的精神,团结的力量。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是集体的力

量是无穷的,人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将这些长处结合在一起,就会发出无限的可能。 二、从日本动漫看日本服饰文化 作为一个女生,更关注的动漫就是少女漫画了。《少女漫画》传统是指以12至18岁的少女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漫画,实际上在其作者和连载的杂志增加后,有针对6-12岁的女童和18-25青年少女的作品,绝大部分少女漫画家为女性。最早创立这个名词是为拥有少女情结的6-18岁的女孩子,现在的少女漫画通过不断更新,泛指拥有少女情结,唯美主义、美型、恋爱或者女性向的漫画。少女漫画没有明确的界限,不以故事类型、绘画风格或是情节而分。大多都是纯真而美好的故事内容,在画风上也比较偏向于完美化,故事主人翁多是俊男美女。而多数渲染的都是浪漫理想的爱情故事。 少女漫画里吸引我的不仅是它的情节,更多的是里面人物的服饰,装扮。这些都体现着日本文化。日本特色的和服在少女漫画中的到了完美的诠释。和服是指具有日本特色的民族服装。和服基本上由直线构成,穿插在身上呈直筒形,缺少对人体曲线的显示,但它却能显示庄重、安稳、宁静,符合日本人的气质。少女漫画按照着人物的个性,采取不同的色调、形态的和服表现人物。因为和服非常美丽,所以我总期盼动漫人物可以穿着和服出现。后来才注意到,只有在重要的节日才会看到和服的倩影。可见和服在日本文化中是一种非常庄重、正式的服饰。 同时日本动漫也充满着现代的风气。日本动漫中的“校服”风靡了世界。青春的百褶裙和利索的制服让人们眼前一亮。当穿着制服的少女向着夕阳跑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