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手机使用情况分析及应对策略

小学生手机使用情况分析及应对策略
小学生手机使用情况分析及应对策略

小学生手机使用情况分析及应对策略

摘要

手机已不仅仅是一件通讯工具,它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学生以后的身心等各方面的发展。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手机日益娱乐化、功能化、和智能化,小学生手机使用情况改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研究在收集国内外有关小学生手机使用情况的相关资料基础上,运用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等对小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进行探究。在小学实践和日常生活中通过观察小学生使用手机,了解小学生手机使用的实际运用情况,发现当前大部分小学生都持有手机,手机拥有率较高;在手机功能使用上,更多关注娱乐化,忽视了学习功能;在手机使用时间上,发现很多小学生手机使用时间较长。根据小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进而提出改善小学生手机使用策略:规范手机使用管理制度、发挥手机的移动学习功能、限制并监督小学生手机使用时长,以提高小学生手机使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手机;手机使用

小学生手机使用情况分析及应对策略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21世纪是网络信息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的时代已经淡出人们的生活,手机以其方便快捷的优点快速在民众当中普及。手机已经不再是一件简简单单的只能打电话发短信的通信工具,也不再是土豪们的奢侈品。手机不断颠覆我们的生活,掌上交流、购物、娱乐,足不出户便览天下之事,它从一件可有可无品变成了一件生活必需品,慢慢的渗透到人们日常的点点滴滴。随着智能手机普及率的提高,低龄化使用手机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根据《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和实践报告(2017-2018)》显示我国未成年人手机持有率逐年提升,利用手机进行娱乐性活动或消费性活动的孩子越来越多。2017年成都市实验小学对全校学生进行了手机持有率的抽样调查,发现学校当中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带手机入校,并且利用手机

进行游戏、视频、QQ等娱乐活动。2笔者在小学实践中也发现类似问题,90%

以上的小学生都拥有手机,使用手机的过程当中更加倾向于娱乐化,忽视了手

机的学习功能。由此,如何让小学生正确的使用手机,教师和家长如何去引导,值得反思。本研究以小学生手机使用情况为研究对象,从不同方面提出引导小

学生正确使用手机的对策,进而发挥手机的良性作用。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无论是成人

还是小学生,无论其在工作中还是学习中都离不开手机。当前,小学生在生活

和学习中使用手机已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教师和家长引导小学生正确使用手机,是养成良好手机使用习惯的关键。因此,本文从小学生手机使用情况入手,关

注小学生手机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且提出对策,目的在

于让小学生在手机使用方面得到充分的改善,进一步促进素质教育的实现,从

而为小学手机使用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1.2.2 研究意义

小学生正确使用手机不但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在

理论意义方面,能够为小学教师提供引导学生校内合理使用手机的理论参考,

能够为孩子家长提供引导孩子校外科学使用手机的理论参照。在实践意义方面,在小学运用观察等研究方法,了解小学生手机使用的真实情况,从而分析小学

生手机使用中的问题,剖析其影响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小学生有效

使用手机提供现实的经验。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针对学生手机的持有和使用情况不同的国家已有一定的研究。在

德国,早在2004年的未成年人使用手机的过程当中,发现50%以上的10-13

岁的小学生在学校学习及课外生活中都持有手机。在韩国,2012年京畿道教育

厅对一百多万名中小学生进行手机持有率的调查,发现66.9%的学生,无论在

上学还是放学中都使用手机,持有率较高。在美国,2012年对其国内中小学生

进行了手机持有率的调查发现30%以上的小学生拥有手机,在初中的拥有率更高。意大利针对小学生使用手机的功能进行调查,发现2005年间小学生在使用

上大多数利用的是短信功能,随着手机功能的多样化,小学生利用手机娱乐、

学习的数量随之增长。在西班牙,有 40%的青少年每天花在手机通话或短信上

的时间超过 4 个小时。为此,国外很多国家在管控小学校园使用手机上他提出了不同的策略。在英国,学生使用手机上升到了法制的高度,在2012年英国教育标准局要求所有的中小学生禁止把手机携带到学校的课堂中去,学校、社会、家庭都要进行监督和管理。在美国,虽然允许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但不允许

学生把手机带入到课堂中去。在日本,对于手机带入校园情况做了人性化的管理,允许学生在校园中利用手机进行学习,但禁止娱乐游戏等活动。由此可见,国外针对学生手机的运用和管理推行了一定的措施和手段。

1.3.2 国内研究现状

在本研究中,笔者以小学生手机使用为关键词检索关于小学生手机情况的

已有成果,发现国内不同的研究者对其进行了不同视角的研究。首先,对于小

学生手机持有情况的分析。惠秋平、何安明(2012)针对郑州、贵阳二市十六

所中小学学生手机持有情况进行调查,发现48.76%的小学生已拥有手机并携

带入校。2013广东市针对3000多名小学生进行了手机微信、QQ等使用情况的

调查,发现55.1%的小学生利用微信与家长、同伴等进行交流,73.8%的小学生

利用QQ与父母、老师、同学等进行交流。其次,针对小学生使用功能进行分析。赵志伟在《中学生手机使用及其影响的研究》中将手机功能分为通讯联系功能

信息和娱乐功能个人发展功能。沈勇在《手机使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中通过

学生手机的使用,把手机的功能分为网络应用、休闲娱乐、工具扩展、通讯联

系和个人管理。再次,针对学生手机使用时间,有学者进行了一定的探究。林

金瑛在《高中生手机使用对其学习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中发现大部分学生使用

手机的时间在31-60分钟之间,20%的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过长在 90 分钟以上。由此可见,随着手机的普及化、手机功能的多样化的发展,很多国内学

者开始关注学生使用手机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一定的策略。

总之随着科技的发展,学生使用手机,是世界各国教育管理者共同面临的

难题。通过国内外研究现状发现,国外手机普及较早,研究者较重视学生手机

的使用管理;在国内随着近几年科技的高速发展,学生使用手机问题也接踵而来,研究者试图探究学生手机使用中的问题。本文基于以上研究,关注小学生

手机使用情况,并分析现状,提出改进小学生手机使用的应对策略,让小学生使用手机发挥正能量。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本文以小学生手机使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研究背景、目的以及研究现状等。通过观察、访谈等方法对小学生使用手机的持有率、使用功能以及使用时间的长短情况进行现状调查,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最后提出改进小学生手机使用情况的对策,从而促使小学生合理地、科学地、使用手机,发挥手机的学习功能。

1.4.2 研究方法

文献法:本文以小学生手机使用等为关键词,通过报刊、硕博论文、专业书籍等搜集并整理相关理论文献,把握众多相关研究的前沿理念,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观察法:本文将通过观察笔者所实习小学小学生手机使用情况,从持有、功能使用、使用时间等方面观察,以了解小学生手机使用现状,为本文提供现实依据。

访谈法:通过对学生、家长、教师进行访谈,访谈关于教师、家长对于学生使用手机问题的看法、改善小学生手机使用的应对策略等,探寻原因,并根据原因找出其对策。

问卷法:本研究对上海市肇文学校和一号培训学校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向两校学生发放问卷200份,调查关于小学生手机的使用率、使用功能、使用时间等问题,发现当前小学生使用手机现状,为本文提供数据参考。

2相关概念界定

2.1小学生

小学生是指义务教育阶段处于小学时期的学生,学生年龄为6-12岁。在小学期间,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小学中的各类课程,打好基础,获得认知上的发展,情感上的丰富,价值观上的改变。此时期的学生处于皮亚杰所提出的具体运算阶段,注意力、意志力等较差,很容易受到其他事物的影响,对于新鲜有趣的事物往往投入更多精力。

2.2手机

小学生使用手机情况调查报告

小学生校园使用手机情况调查报告 苏以春 现在连小学生都几乎是人手一部手机。小学校园竟然也刮起了“手机风”。对此,我们小组对小学生使用手机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调查人员: 林小勤、苏以春、陈春燕 二、调查时间: 2013年11月——2014年1月 三、调查目的: 1.小学生为什么要使用手机? 小学生和社会接触不多,在家里需要和他人联系可以用座机或借爸爸妈妈的手机使用。在学校可以使用公共电话或问老师借手机。 2.小学生用手机的多还是不用手机的多? 放学时,校门口挤满了打电话给家长的学生。有的则焦急地问同学借手机。 看起来有手机的不少。 3.小学生的手机一般是通过什么途径得来的? 以前手机店里都是成年人,现在却出现了小学生的身影。 4.小学生用手机来干什么? 许多家长、老师反应,不少学生有了手机以后不爱学习了。有的上课偷偷玩手机,没事就用手机和同学聊天,打游戏。 5.现在家长赞同还是不赞同自己的小孩使用手机?

有些家长比较放心自己的孩子,觉得小学生用手机没事。有的坚决反对,觉得手机不适合未成年人使用。 6.小学生的手机一个月要使用多少话费? 现在移动、电信都搞活动,有许多的优惠,话费可以适当减免一些,小学生参加了吗,他们的话费会是什么情况? 7.小学生一般使用什么牌子的手机? 现在时髦的iphon 系列强烈吸引着年轻人,几乎成了他们的首选。那小学生都在使用什么手机? 四、调查过程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去调查各年级的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 一.请选择。 ()1.你使用的手机是什么牌子?A.三星 B.诺基亚 C. 索爱 D. 其他()2.你的手机是怎么来的?A.买的 B. 父母淘汰的 C. 赠送的 D. 其他 ()3.你为什么要用手机?A.和父母联络 B.玩游戏C.和同学联络D.和别人攀比 ()4.你一般把手机放哪里?A.口袋里B.书包里C.给父母保管D.从不带到学校来 ()5.你用了几部手机? A.1部 B. 2部 C. 3部 D. 3部以上()6.你的父母赞同你使用手机吗?A.赞同B.不赞同C.无所谓D.从来没问过他们 ()7.你觉得用手机好吗? A.好 B.不好 C.不知道 D.有利有弊

Position paper小学生不应该使用手机

Committee: SOCHUM Topic: Pupils should not use the mobile phone (反方) Nation: Ethiopia Represent: Haoze Li , Ruyi Jiang All the delegates, ladies and gentlemen, Good afternoon! As we all know, mobile phone is one of the modern communication tools, i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our daily life. But, as memebers of a special group, it is not suitable for pupils to use the moblie phones. The delegates of Ethiopia thinks pupils should not use the mobile phones. First of all, as a pupil of age 6-12, one can’t control his behavor as well as an adult, the misuse of moblie phones will waste their time on study. Secondly, The radiation released by the moblie phones is harmful for the pupils’ health when the moblie phones are used. Thirdly, the pupils are more likely to rely on searching on the mobile phones when they meet learning problems instead of thinking by themselves. Next, the mobile games may addict the pupils and effect on their school achievement. Last but not the least, if pupils often use mobile phones to communicate, it is not good for them to develop the ability of talking with people face to face. So , the delgate of Ethiopia believes that it is very harmful for pupils to use the moblie phones, all the states should work together to control the use of moblie phones by the pupils in various ways. Thank you!

小学生使用手机的调查报告

小学生使用手机的调查报告

小学生使用手机的调查报告 昌邑市围子街道围子小学五年级二班马国权 一、调查人员:马国权王涵 二、问题提出:寒假期间,发现我班同学建立了几个班级群,班级 微信群,总是出现很多无关紧要的聊天内容,是家长发的吗? 使用手机这么频繁,是家长的手机还是自己的手机?每天使用手机多长时间…… 三、调查目标:让同学们认识使用手机的利与弊 四、调查方法 1、查阅资料:到网站查找有关中小学生使用手机利与弊的资料,以便更深入地了解。 2、问卷调查:从家长、学生两个角度进行问卷调查,从而更全面地看待问题。 3、访问:通过QQ、微信、飞信、电话访问,更好地了解同学们对使用手机的状况。 五、调查过程: 为了了解同学们使用手机情况与认识,我们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各发放了15份问卷,还通过QQ、微信、飞信、电话访问,分别对五(1)班、五(2)班共60位同学和本班30位家长进行了调查。(一)学生卷

学生卷,我们分为两大块,即有手机的同学回答内容与没手机的同学回答内容。我们问了60名同学。 1、在这60份回答中我们了解到有58人有手机,占总数的93.33%;其中有智能手机的48人,占总数的80%,没有手机的有4人,占总数的6.67%;从这个数据分析,同学们拥有手机率是相当高的。 2、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这些有手机的同学中,平时上学期间经常使用的占24.8%,偶尔使用的占65%,几乎没用的占10.2%。而寒假期间,人人经常使用。而经常使用和几乎没有使用的同学的手机是家长孩子自己的,同学们可以自由支配,而偶尔使用的同学的手机有25%是和家长共用的。在自己拥有手机的同学里面,有20%是家长给买的新的,有80%是家长淘汰下来的。 3、对于手机功能使用方面的调查显示,有35.5%的同学用来聊天的,有15%的同学是到班级群里讨论作业的,有19.5%的同学是电话联系或收发短信用的,有11.6%的同学是玩游戏的,有8.3%的同学摄像功能是用的最多的,有7.1%是经常到用的,还有3.3%的同学使用最多的是上网玩游戏的。从这些数据分析,同学们使用手机的功能是非常广泛的,但是基本上跟学习没多大关系。

小学生使用手机利大于弊自由辩反驳

反驳 1.北师大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不是把手机当通讯工具,而是当成超级游戏机,近5万的学生成为机迷!成绩直线下降! 2.芬兰,美国,国等教育强国限制小学生将手机带入校! 我不仅知道他们禁止小学生将手机带入校,我还知道他们禁止小学生使用手机在2010年前!在2011年,芬兰媒体教育中心与家长合作指导儿童正确使用手机!今年的1月6日《纽约每日新闻》报道废除“学生禁止带手机入校”的老规定,现在,在美国纽约超过110万的中小学生可以带手机入校!纽约市长白思豪说“手机可帮助家长和学生保持好的联系,尤其遇到突发事件”! 3.留守儿童在家爷爷奶奶不懂看管,成天使用手机玩游戏! 我们承认手机有它的弊端,但是留守儿童可以使用手机视频联系父母,缓解思念亲人之情!也可以让父母了解孩子学习情况!并且,留守儿童经常一个人在家中,万一生病或有危险可以及时联系他人!这时手机就可以挽救留守儿童的生命啊!相比之下哪个更重要您心中一定有数! 4.充电引起短路,导致学生猝死! 对方辩友,因为使用手机不当被猝死我深表同情,也很痛心又有几人,但是你身边因为手机被猝死的又有几人!全国因为使用手机被猝

死的又有几人啊?我们再来比较下,全国儿童失踪每年高达20万人,而他们佩戴了手机失踪人数将降低多少呀!手机可以让千千万万失踪的孩子联系家人!所以,我方坚信,小学生使用手机利大于弊!5.使用手机时间过长导致颈椎病 同近视问题 6.市一所中学曾做过一个调查:在学生发送接受的手机短信息中,70%是与正常学习和生活无关的信息,10%以上是不良短信息。 注意是中学! 7.日本校园表示“手机带给校园很多麻烦,手机游戏功能让学生爱不释手,校园和课堂上频繁响起手机铃声让家长忧虑,小学生是否需要手机世界各国都在关心这个问题!” 手机本不该带入课堂,课堂本是学习的,不是学习使用手机!再说这是日本校园的管理不当!但并不能说明小学生使用手机弊大于利呀! 8.一项调查表明“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使用使用手机的游戏者达百分之71,还在上升,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这不正是手机的危害吗? 哪项调查表明?数据真实有效吗? 9.家住台城的女士表示给孩子买了一部手机,儿子早上一醒便是打开手机,只要一有时间就把手机拿出来,甚至晚上躲在被窝玩手机,性格也沉默寡言了!女士说“我们大人都无法控制自己,孩子就更差了!原本以为能方便查阅资料,好心办了坏事”难道这是对方辩友所认为的利吗?

《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主题班会教案

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 班主题班会 【活动目的】 1、通过本次班会,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并让同学们清楚地认识到,在使用手机时,应注意时间场合,真正用好手机。 2、以探讨合理使用手机作为契机,折射出对一切高科产物都应辨证接受,在使用中真正体现它的价值。 3、培养同学们看待事物的辨证思想。 【活动准备】: 组织班干部开会,讨论并确定班会主题。学生调查,环境布置。 【活动过程】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先进的通讯设备已在社会广泛应用。在校园里教师拿手机算是不足为奇,可是中学生佩带手机适合吗?1994年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里只规定中学生不能佩戴首饰,并没有规定不能佩带手机、小灵通等通讯器材。对于学生持手机这个问题,有人赞成有人反对,到底是利是弊呢?是值得我们中学生所探讨的问题。 年青人永远站在时代的最前列,手机这一最具时代特色的通讯工具,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进入寻常百姓人家,同时也进入青年学生的生活领域.一时间,校园手机成了校园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目前中学生拥有手机已不是少数,他们把手机作为一种现代化个性气息与身份的象征,很多人已经把拥有一部手机当作很自然也很必然的事情了。他们用手机发信息、聊天、玩游戏...... 在学生当中,手机是多种功能的集合体,既是通讯工具,也是玩具。 2021年3月新高一开学以来,我发现校园里手机使用者明显比以前多,班里也有不少学生使用手机,可以说是中学生在校园使用手机,成了老师关心的一个典型现象。我们今天就来讨论怎样正确使用手机。 二、导入主题。 手机作为现代高科技的产物,已被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所拥有,并逐渐地走进了学校,甚至走向课堂。我们班也不例外。由于高中学生身心还不成熟,自控能力差,对合理使用手机的认识不够,因此,无法摆脱手机的诱惑,从而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生活中我们是怎样使用手机的呢? 三、学生自由讨论 请同学们谈谈作为中学生如何对待手机等高科技产物呢? 利: 1、方便家长和学生联系。家长想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动向,随时可联系掌握,同时,对子女嘘寒问暖也方便;方便和同学朋友联系 2、有利学生与老师沟通,有时课业上的问题,生活中的难题及一些不方便与老师直面交流的问题,通过手机交流免去了胆怯和尴尬; 3、当学生外出游玩或在其他地方遇到危险时可以及时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 方便和父母联系 4、可以用来娱乐,减轻学习压力 5、是时尚的表现 弊: 1、助长学生攀比成风。每到课余时间或放学以后,一些学生就会围在一起,相互“切磋”

浅谈小学生如何使用手机

浅谈小学生如何使用手机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手机作为一种快捷的通信工具,走进了千家万户,在街上可以看到人手一机的情景。其中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手机也进入了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校园,在许多班级中,拥有手机的学生不占少数,很多手机生产商和经销商把学生视为他们将来庞大的销售市场,而他们使用手机更应该值得关注。 小学生使用手机无非就是在学校里,比如到了学校发现要交的作业忘带来,那就可以趁下课时打个电话回家,要爸妈送过来。当然有些同学把手机带入了课堂,把手机调到振动状态,在桌子下面偷偷地玩,甚至有的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在宿舍熄灯后偷偷地玩。 他们使用手机的三大用途:收发简讯、玩游戏以及上网,有超过70%的小学生已经不把手机当成与人通讯的工具,而是一台与电脑一样,能收发讯息,能玩游戏,能上网,还可以听歌,收发图片的“迷你”,电脑,跟桌上电脑或的提电脑比较,手机的好处当然很多。有的学生认为,它能方便联络,方便使用,可以通简迅,非常轻便,无论拥有或使用手机的小学生,利用手机传简讯,可说已经成为手机的主要用途,就算用手机来打电话的学生,也以闲聊为主,用来问功课,与家联系的很少。 由于手机进入课堂,也不免会带来一些弊端。 很多同学都对短信息上瘾,把各式各样的短信发来发去,甚至交头接耳地交流各自收到的有趣的消息。自己没有认真地学习,也严重地影响到别的同学的学习,把手机带入课堂会影响正常的上课秩序,这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的确不好。首先,的确没有什么“硬”措施去管理:批评他几句吧,转眼就忘;想要没收,手机又不是小人书之类的,属贵重的品,很快就得归还;想要禁用,只要学生调了振动档,小小的手机往课桌里一塞,还是防不胜防的。 有些学生甚至把手机带进考场,利用手机短消息以及答题软件来做弊,每个学期的期中,期末考试都会发现几起此类的作弊事件。连期中、期末这样的大型考试,都会用手机作弊,更不用说平时的那些“小考”了。利用手机作弊,更令人防不甚防,严重地破坏了考场的纪律。 有的寄宿制学校的住宿生在宿舍熄灯后,用短消息聊天,一聊就聊到深夜,造成睡眼不足,第二天也就会精神不济,学习效率也大大折扣,不仅自己受到影响,也要打扰了别人的休息。

小学生如何使用手机 辩论实录

辩论稿 1.正方1:小学生手机上网可以知道很多的丰富资源和信息。网络也是一位很好的老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机会越来越先进,用途也越来越广泛。我方认为小学生手机上网有利。网络带给人类的好处可谓是数不胜数,网络的出现是现代社会的进步,科技发展的标志。人类已步入信息时代,网络已进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贴近我们小学生,邓小平爷爷也说: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 这难道不是网络的好处吗? 2.反方1:大家好!刚刚对方辩友夸夸其谈,列举了许多上网的好处,我方并不否认上网有利,但有利就利大于弊了吗?吸烟能提神,难道就说,吸烟就利大于弊了吗? 我不赞同对方辩友的观点。我方认为过多的使用互联网对人们的健康和社交不利。科学家对一些实验对象在开始使用互联网及之后的一两年进行了人格评估,发现:人们花在网上的时间越多,与亲人的沟通越少,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就越少,同时感到孤独和沮丧。 3.正方3:对方辩友,难道你们没听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吗?难道你能说水不好吗?我们的课文中就有这样一个故事讲美国的12岁男孩桑恩在进入网络聊天室时,发现了在芬兰的一位女孩苏姗发出的求救信号,通过网络救出了远在千里之外的苏姗,挽回了一条性命。这不要归功于网络吗?我们不能因为网络的一些弊,就掀翻人们的成果,这相当于因噎废食。要知道,这是科学家们心血的结晶,是国家的财产。 4.反方2:水本身没有不好,但是水里有一只死苍蝇,你还会义无反顾的喝下

去吗?当然不会!你明知道网络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那你为什么还要上网呢?可是正因为网络的的丰富多彩,有许多小学生受到不良网站的影响,沉溺于虚拟时空不能自拔,荒废了学业;而且有人将大量时间用于网上聊天,游戏等方面,没有时间用于学习,与朋友交往,甚至连睡觉的时间都浪费了,就会逃课,熬通宵,成绩一落千丈。并且小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上网会分散我们的精力,浪费时间。因此,不得不说上网弊大于利的,谢谢! 5、正方4:听了对方辩友的陈词,真的让人触目惊心。但是我们不难听出,对方辩友说了是:不少的小学生成了小“网虫”,沉迷于上网。这说明小学生成为网虫是极个别的学生,如果有老师和家长的监督与正确引导,这样的事情是不会发生的。注意上网时间,用眼卫生,上网影响视力也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再说网络游戏,其实偶尔的玩一下还可以放松我们的大脑呢!再说,你能否认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快捷与方便吗?你能否认网络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吗?你又能否认网络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了吗?所以我方坚信:小学生上网利大于弊。 6、反方2:好,请听我们用事实说话吧!我们经过以上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可以看出我方的观点非常明确,那就是:小学生上网弊大于利。我的总结如下: 一、网络世界对孩子的强烈诱惑力与网络世界的良莠不齐确实给孩子们的教育带来了较大困难,况且,家长们为了能好好地生存,要应付方方面面的事情,难以抽出大量的时间教育孩子。二、互联网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也使一些青少年荒废学业。 看看,这些可怕的事实面前,还不足以表明小学生上网弊大于利了吗?谢谢大家!

关于小学生使用手机的研究报告

关于小学生使用手机的研究报告 [觅渡桥小学四(6)班梅清源] 指导老师:周春花 问题:现在手机在我门的学校里,已经变的很普遍.但用手机对我们小学生来说到底是利处大还是弊处大呢?于是,我对此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 研究方法:一/先调查我班有多少人用手机;二/调查我班同学用手机的原因;三/分析原因,得出结论. 调查表格: 学生是否有学生是否有 学生是学生是 学生是学生否 学生是学生是 学生是学生是 学生是学生是 学生是学生是 学生是学生是 学生是学生否 学生否学生否 学生否学生否 学生否学生是 学生否学生是 学生否学生是

学生是学生是 学生是学生是 学生是学生是 学生是学生否 学生否学生是 学生是学生是 学生是学生是 学生是学生否 学生是学生是 学生是学生是 学生是学生否 分析:从这张表格中,可以看出有手机的大约占了80%.远远的超出了没有手机的人,再来看看老师,家长和学生的建议. 老师们对学生使用手机很反感,原因很简单,一是怕耽误学生学习,孩子们好奇心强,上课发短信、玩游戏、拍照等,容易上瘾;二是担心学生收到乱七八糟的垃圾短信,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三是担心学生沾染不良习气,互相攀比;四是怕孩子们在路上用手机,容易遭受不法侵害……家长为孩子买手机原因很简单:便于联系,可以借此掌握孩子的动向。而学生们想用手机的理由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方便,找父母、约同学、问问题,随手拨个电话就行;二是使用手机感觉挺美,觉得自己

能跟上潮流;三是使用校园公用电话没法保护隐私…… 结论:以上调查的证明了,小学生用手机弊是大于利的.所以我建议小学生尽量不要用手机,如果每办法,一定要用,就要养成有自控能力,不乱玩游戏的好习惯.

小学生应该带手机

小学生应该带手机 1. 现在已经是21世纪了,是科技发达的年代,我们为什么不追赶潮流呢?我们带手机没什么不好,好处更是数不胜数。比如,遇到紧急情况可以和大人联系;想放松时可以听听音乐;同学之间可以互相问问题什么的;手机里还有词典,遇到困难时一输入就可以了,何必还带着沉甸甸的词典呢?这不是一举多得吗? 2. 再说了,小学生生理处于儿童期接受新事物强手机可以增进知识储备,有疑问还可以在手机上找到答案。 3. 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走进今天的中学校园,我们会发现许多中学生都拥有自己的手机。从某种意义上说,手机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4. 为此,我们调查了本校的部分学生和老师,据他们了解,每个班里约有 10个左右的学生使用手机,有的班级甚至更多。按照一个班60人计,有大约16%左右的中学生使用手机。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些使用手机的学生中,分为固定和临时两类。固定的是家长亲自给孩子买的,学生可以自由支配,而临时的是当家长在某个时期不用时,拿给孩子用的。小县城如此,大城市又如何呢?据网 上资料显示,一个记者在两所中学发放了500份问卷,对中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作了一次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是:拥有手机的学生达到258人,占调查总人数的 51.7%,其中以高中学生为主。在北京、上海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其比例更是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就连一些来自发达国家的外籍教师也对此感到惊讶。 5.主张给孩子买手机的家长都表示,买手机的目的一是为了关键时刻能找到孩子,比如放学后能督促其尽快回家。二是一旦孩子路遇歹人,也能及时用电话报警。我们来听几位家长的声音:一女士声称“现在的手机价格不高,样子又很漂亮,给孩子买一个,联系起来挺方便的,省得一整天都找不到人。”暑假就给17岁的儿子刚买了一部手机。另一位家长也说“孩子有了手机之后,我们之间的交流多了。以往总好象儿子大了就与妈妈有了代沟,现在,他会时不时地给我们发发短信,聊聊天开开玩笑。家里气氛好多了。”手机实际上是一根“绳”,能“拴”住孩子让做父母的放心。 6.:手机作为科技进步带给人类的新工具,本身并无利弊对错。进入校园后出现的负面影响,如影响学习、互相炫耀等,只是进一步暴露了学生公众意识淡薄,如果单纯地禁止只能从表面上掩盖,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关键在于学校,最根本的还是要整体提升学校的德育水平,让学生具备自律意识,以健康、文明的心态使用手机。 7. 带手机可以与家长联系,很方便。就算走丢了也可以打个电话就找到了,这样不是一举两得吗?手机还可以烦恼的时候听听音乐,解解闷啊。也可以录音,练唱歌,陶冶我们的艺术情操。这样是很好的。带手机是可以的,可以方便的联系到某个人,但凡事都有两面性,不能过多的使用它,不能玩物丧志,影响学习,这样也是不好的假如小学生回家晚了,就可以早一点儿报平安,不让家人担心,或是回家晚了、遇到下雨天,就可以打电话叫家人来接。手机只

小学生使用手机利大于弊攻辩问题

攻辩或自由辩论 1.假如我们现在去郊外野炊,引发火灾,如果您不用手机联系他人, 请问您是要跑几公里外登门求助还是写封书信要飞鸽传书呢? 2.2007年5月,凤凰卫视《社会能见度》栏目曾报道,“我国每年约 有20多万儿童失踪”。并且失踪儿童还在每年递增!失踪儿童主要分为5类:离家出走、被拐卖、失散、孤儿寻亲以及迷路!拐卖难以找回,但其余4类如果他们佩戴了手机,也许可以及时联系家里人或家里人联系他们,他们就不会失踪了,请问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3.对方辩友,你们学校每个年级的学生都有利用手机下载软件“速算盒子”从而提高数学计算能力,请问你如何看待此事? 4.对方辩友,最近您校最近每个学生有利用电脑或手机进行网络安全知识答辩从而提高安全知识,请问这是手机的利处还是弊处? - 5.据我所知你们学校有开展语文主题性学习!那么一定有借助微信关注公众号“一米阅读”提高语文知识阅读量吧? 6.假如你在路上发生交通意外,而路上只有你和相撞的人,请问这时

你身边有手机好还是不好呢? 7.对方辩友请问您了解四川凉山的“悬崖村”和“新天梯”吗?(四川凉山阿土列尔村是个悬崖村,山路陡峭,曾经学生要靠家人背着或者用绳子拴在身上才能去学校,当人民父母官了解后就给他们做了新天梯“如今他们可以自己上下学了!这让我体会到我们目前的学习环境有多好,我们有多幸福!关注腾讯新闻可了解国内甚至世界最新新闻,最奇见闻,所以我方坚信小学生只要正确使用手机,利大于弊!) 8.现在很多适合小学生使用的手机都有定位系统,随时了解孩子行踪,甚至当孩子失踪了父母也可以第一时间找到孩子,请问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9.多少学生上课学英语没记住正确发音,如果他们回家后借助手机练习发音反复练习,英语口语将会大大提升!请问你如何看待此事? 10.对方辩友,据我们了解你们学校以及我们铅山几乎所有学校有校讯通,学生可通过手机短信确定当天作业,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11. 请问你们和父母通话是只喜欢听声音还是又能听到声音又能看到视频呢

浅谈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正确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87096463.html, 浅谈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正确方法 作者:郑祖军 来源:《智富时代》2019年第05期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作为信息联络的工具,同时兼顾学习、工 作、娱乐等特点,逐渐走进了小学校园。智能手机一方面能够让小学生获得丰富的信息以及进行资源的共享,另一方面,由于网络信息的层出不穷,又会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管理。因此如何引导小学生正确使用智能手机已成为教育者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小学生;智能手机;使用方法 根据中国青年报2018年统计数据表明,中国中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人数高达70%左右,其中小学生(7-13岁)接触网络的人数较多,占46%。小学生对于智能手机的拥有度以及使用度普遍较高。因此学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到智能手机的利与弊,并科学管理以及引导小学生正确使用智能手机。 一、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现状 为了了解小学生对智能手机的使用率,本文选取重庆市150名小学生进行调查总体的使用率达到了58.75%。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现状不容乐观,智能手机的诱惑性太大,小学生玩手机的时长也在日益增加,近视眼的占比高出68%,对手机产生了严重的依赖。 二、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重庆市的150名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后,反映出了很多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间、地点无法控制 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场所根据用途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使用手机功能丰富,吸引力强,成年人尚且无法抵抗手机的诱惑,出现一大批“低头族”,而小学生自控能力更弱,对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因此基本无法合理控制使用手机的频率和时间。如果手机使用管理不好,可以毁掉一个孩子的前途。因此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间无法控制成为了一个核心问题。 (二)使用智能手机的学习利用率较低 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大部分理由是为了学习,但是事实上真正用于查询资料、了解信息和老师交流的少之又少。更多情况下是用于娱乐和游戏当中。并且很多小学生安装了“作业帮”、“小猿搜题”等一系列解题软件,只要遇到难题,随时随地拍题搜索,省去了动脑筋的过

小学生使用手机利大于弊攻辩小结

攻辩小结 对于刚刚对方辩友阐述的观点,我有以下几个质疑: 对方辩友提及在小学生在校使用手机!但请对方辩友注意我们来学校是学习各类知识的,不是学习使用手机的呢!这和手机利弊又有什么关系呢?对方辩友是否有偏题之嫌了呢? 对方辩友提及到小学生使用手机玩游戏!但手机只有玩游戏一个功能吗?显然不是,手机它是一台电视机,电脑,一本百科全书,一个新闻联播节目,一个发音最标准的英语教师……太多太多,数不胜数!对方辩友怎么能因为小学生玩游戏而忽略了手机如此多的好处呢?其次,小学生使用手机玩游戏,也可以玩智力游戏,猜字游戏,锻炼脑力和智力呀!并且现在学生学习压力大,适当玩游戏反而可以缓解紧张,综上所述,我方坚信小学生使用手机利大于弊! 对方辩友辩友运用种种数据想我方阐述小学生使用手机的弊端,但是2010年美国从“制止小学生带手机入校”到允许小学生使用手机,单单美国纽约就有110万小学生使用手机,以及2011年芬兰开设了“小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手机”的课程,还有浙江杭州一小让学生使用手机拍视频作为生物课的作业,种种现状也更加证明手机在未来会是对我们学习最有利的神器啊! 其次,从对方辩友的学校来说,你们有借助手机下载“速算盒子”提高数学计算能力,微信关注“一米阅读”来拓展语文阅读能力,以及今日使用手机关注“江教在线”进行网络安全答题提高安全意识,

对方辩友您怎么还能说使用手机弊大于利呢?通过目前你们学校的种种现状,已经从行动上证明小学生使用手机利大于弊!并且,我相信在未来,我们借助手机学习各类知识的机会将会越来越多! 手机,是信息时代的标志!我们在手机上能学到太多太多有益的知识,手机还可以为我们的安全保驾护航!只要我们正确使用手机,手机就是我们最好的导师!所以,我方坚信小学生使用手机利大于弊!

小学生如何合理使用手机和网络

小学生如何合理使用手机和网络 目前,手机和网络已经开始改变小学生的学习娱乐和交往方式。一项调查显示,小学生从不上网的只有17.6%,有55.2%的学生运用网络查资料,完成学习任务,有25.7%的小学生主要在网上打游戏。随着年级的升高,偶尔上网和从不上网的人数越来越少,而上网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最能感知互联网影响的当然是家长,因为他们发现原本活泼好动的孩子很容易静下来,让他们迅速安分的正是手中的智能手机或iPad,而他们最钟情的就是微信和网游。 要不要让孩子用手机、用微信、玩网游?对此,很多家长都比较纠结:给孩子配备手机能够方便联络,而孩子拥有了手机就真的很难避免微信和网游。孩子身边的很多同学都在用手机、用微信、玩网游,强行切断这一切真的好吗?会不会让孩子与小伙伴失去了沟通的渠道和 共同的话题?只要不上瘾偶尔玩上一阵子是不是也没关系?而且,家长自己不是也常常看手机、玩微信、发朋友圈,那么要怎样做到“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呢?是有效监管还是坚决杜绝?是疏还是堵?很多家长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一是教师建议家长多加监管 对于小学生用手机、用微信、玩网游,教师持怎样的观点呢?笔者采访的几位小学班主任教师的观点一致:建议家长多加监管,根据孩子的性格和特点,与孩子约定好可以使用数码产品的范围和时间,比如约定好使用数码产品时可以打开哪些软件;在非周末的晚间不可使用

数码产品,周末可以使用但是时间也应有所限制。 尽量不要让小学生接触手机和iPad一类的电子产品,一来是容易上瘾、二来是对眼睛的负面影响非常大。近年来,小学生的近视率年年上升,患眼疾的孩子也越来越多。同时,提醒家长,千万不要把电子产品当成…电子保姆?,作为哄孩子的工具。 二是父母的榜样作用很关键 想要让孩子远离或少玩儿电子产品,父母的榜样作用很关键。因此,下班回家后,爸爸妈妈们最好将手机和iPad等放一边,好好地陪伴孩子读书或游戏玩耍,这是戒掉孩子这种瘾的最理想途径。 对于低年龄的孩子来说,当孩子要玩电子产品或是不能停下来时,爸爸妈妈可以用转移孩子注意力的方法,比如用玩具吸引孩子或跟孩子来一场家庭游戏、给孩子讲有趣的故事、跟孩子画画、或者带孩子外出散步等。 至于是否让孩子玩电子产品,每个家庭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和父母的个人原则而定。无论是过度放纵还是单方面严格禁止都是不理性的,把握好分寸才是正确的做法。父母可以和孩子召开家庭会议共同商讨,规定好玩的时间和原则,按照规矩来做,慢慢地孩子也会习惯于遵守。

半决赛:小学生使用手机利大于弊

半决赛:小学生使用手机利大于弊

————————————————————————————————作者:————————————————————————————————日期: ?

手机使用利大于弊的辩词 一辩: 尊敬的大会主席,敬爱的各位评委,还有主持人和对方辩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辩论的主题是手机使用的利弊。 手机是时代科技发展的产物,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人们沟通的方便.当前手机在国内发展的速度和普及率就证明了人们对手机的需求.科技的发展就是为了人们服务的,既然有先进的技术为人所用,为什么要禁止呢?再者,手机的如今有许许多多的功能:手机是一种很快捷又方便的联系工具;又是一种不错的消遣工具。手机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要的工具。这些都证明了手机明显是利大于弊的!所以我方坚决认为,中学生使用手机一定是利大于弊的。谢谢 随着手机的应用和普及,中学生拥有手机的数量越来越多,我们有必要相信这种趋势会持续下去,因为这是社会的进步。 而伴随手机的普及,手机的应用功能也越来越多,手机上网也稀松平常。这更为中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开辟了新的途径。试问,我们的社会需要的是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考试机器,还是能够融入社会、有所作为的人呢? 再者,仅从手机通信这方面讲,难道中学生就不能加强与亲戚朋友的联系吗?难道与父母兄弟表达一下感情都有错?手机的便利必将惠及所有的中学生。 提问:手机科技的迅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快捷与方便,但对方便辩友却认为手机使用是弊大于利的。我想请问对方辩友:没有手机的日子里,光有电话,你会知道那么多的事情吗?人找你有急事,不知道你在那,打你家固话,你在外面,找不到,怎么办?没有手机的日子里,你不知所措,又怎么办? 到了高中,不少同学都需要住宿,一周才可以回家一次,思家之情不言而喻,而手机在此时便起到稳定学生情绪,父母担心之虑。一个电话,一条短信,都带着浓浓的亲情,传递到亲人的手中,是关切与安心;从使用手机的现状来看,我们总结出中学生使用手机有利的方面: ①与以前同学多交流,可以保持原有的友谊;与现在同学多交流,可以增进友谊,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用手机进行讨论。②一些手机的拍摄功能,可以随时拍下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③手机的闹钟装置,可以随时使用.④通话记录功能,手机不像家里的电话一样不在家的时候别人打电话来不知道,在手机里是有记录的。方便查阅。⑤手机的本身小儿玲珑,占很小的面积可以随身携带。⑥当学生外出游玩或在其他地方遇到危险时可以及时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⑦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及时与家长联系,也可以向老师汇报学习等。它能方便联络,方便使用,可以通简迅,非常轻便。(这些观点选择说一些。)提问:请问对方辩友你有用过手机么?那你觉得手机给你带来了什么坏处呢.? 自由辩论: 有些观点认为,中学生用带手机,有些时候会在课堂上使用,这样必然导致上课溜号,精力不集中.但这只是一个方面的情况,手机的根本目的是方便通讯,有些个别情况利用手机进行了错误的行为,也只是一个方面,不能代表全部.如果用刀可能杀人,那么世界上为了避免杀人情况发生,就不再生产刀具了吗?学生手机现象最根本原因还是管理方式管理体制的问题,不应该从手机的使用者方面找原因.进行合理的教育和引导,避免手机使用产生的不良后果,才是正道. 还有些观点认为,中学生带手机是一种炫耀,会影响中学生从小培养艰苦朴素作风.手机在我国发展到今天已经不下十年了,最初手机刚刚出现的时候,确实成为一些人炫耀的装饰,甚至成了一身份,权力,地位的象征.但时至今日,占世界手机市场的1/10.可见手机已经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一件必须品或

如何看待中小学生使用手机

如何看待中小学生使用手机 现在中小学生使用手机已成了一种常见现象。如果你是一位中小学生的家长,是否会给孩子买手机?如果孩子有了手机之后,整天玩手机,你又该怎么办?如果你是一位教师,面对学生们带着各种功能的手机进入校园,是反对,还是认可?…… 家长:目的是为方便联系 给孩子配备手机,就是为了方便联系,能掌握孩子的动向。平时忙于工作的刘女士从儿子六年级时就为他配了手机。如今儿子已经初二,手机成了母子俩不可或缺的联系工具。刘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和丈夫离异多年,工作的繁忙让她无法像其他家长一样接送孩子,交通安全也不是很放心,她给孩子配了一部手机,每天上学、放学路上都会和孩子随时联系,“这样一来,我心里也会踏实许多。”刘女士说。 老师:容易分心影响学习 比起家长的犹豫不决,在中小学生是否应该使用手机的问题上,老师们则表现出坚决的反对意见。 “这学期开学,不到一周时间,我已经没收了5个学生的手机。”刘老师有些无奈地说:“事实上,我们几乎每天都会发现学生带手机上学,没收学生手机也只是治标不治本,下课后学生来承认个错误,手机就物归原主了。”小学六年级班主任陈老师说,有一次上课时,连续有3个学生的手机发出响声,严重影响了课堂秩序。另外,手机花样翻新的功能也容易让孩子在学习上分心。 李老师依据自己几年来对学生使用手机的观察,将初中学生手机的用途作了如下归纳:1.“恋爱”工具;2.上网工具;3.对于不自觉的学生来说,甚至成为考试时的作弊工具。 很多老师还认为,由于手机发短信等功能具有隐蔽性,使用不当还容易引发早恋。再加上现在一些不法分子胡乱向手机用户发送垃圾信息,使一些有手机的

学生过早地接触社会上不健康的东西,这对他们的成长极为不利。此外,一些学生爱将自己的手机和同学的进行比较,无形中助长了学生之间的攀比心理。 趋利避害:做一个聪明的引导者 对中小学生带机上学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一味禁止他们使用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她说,最根本的是要整体提升学校德育水平和教育方法,让学生具备自律意识,以健康的心态使用手机。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系教师杨中枢指出,过去,学生是借助小纸条、书信等工具传递信息,而现在则是使用手机传递信息。因此,应客观地看待新事物,正确引导、科学规范使用手机。 杨老师提倡家长都应做一个聪明的引导者,他为记者讲述了一个家长和孩子间买手机的故事。孩子要求买手机,父亲先不表态,而是拿出一张纸递给孩子说:“做任何事情前要先考虑好利弊。你把用手机的好处和坏处写下来。如果好处比坏处多,我们就买。” 这个家长的聪明之处在于他把决策权交给了孩子,这样就会使孩子觉得家长是民主的,并且因为是自己的决定,所以责任当然要自己承担。 “其实做到这一步,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是否该买手机的问题了。通过这个过程可以培养孩子很多好的习惯。比如:遇事要先思考,权衡利弊再做决定;自己做的决定就要自己承担后果。不管最终是否买手机,孩子都会感觉自己的要求得到了家长的尊重。”杨老师表示,正确看待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在为孩子购买手机时应有一个清晰的约定,比如约定在什么时间可以使用,而在什么时间则不能使用;手机可以做什么,又不能做什么,让家长成为孩子正确的引导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