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物理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物理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物理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声现象

1.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2.声源:

3.“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的声源分别是,,。

4.注意:振动停止,则发声也停止,但不能说声音停止(或消失)。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在

发声,而原来发出的声音仍继续传播。

5.声音的传播需要,不能在传播。

6.声速:声音每秒传播的距离。15℃空气中的声速是。

7.声速大小与介质种类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中最快,最慢。若某人在装

有自来水的水管一端敲一下,水管足够长,则在另一端听到几次声音?。

8.声音的三要素:,,。

9.音调由发生物体的决定。

10.频率:,频率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是。

11.注意:声音的传播速度与其振动频率无关,同一介质中,频率不同的声音传播速度相同。

12.乐音与乐器:①打击乐器:鼓与锣等受打击时发生振动,鼓皮绷的越紧,音调越;

②弦乐器:二胡与小提琴等通过弦的振动发声,长而粗的弦音调,短而细的;绷紧的弦发声的音调,不紧的音调。③管乐器:长笛与箫等是通过振动发声。抬起不同的手指,就改变振动部分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长的空气柱音调。

13.响度表示的是声音的强弱(或大小),决定响度大小的是,越大,响度越。同样大小的声音,我们距离发声体近时比远时听到的响度,可见响度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14.音调与响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音调高的响度不一定大,例如:蚊子和老牛发出的声音

中的音调高,的响度大。

15.音色:反映了每个物体发出的声音的特有品质,即“闻其声而知其人”。音色由发声体的,和决定。拓展:音色由发声体本身决定,所以当发声体有变化

时音色也将改变。例如:完整的碗和有裂缝的碗;有经验的师傅通过听声音判断机器运转是

否良好;同一个人的音色也会随着年龄增长,以及饮食,健康,训练等因素而变化。

16.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和强弱以及其他

特征就有差异,这些差异是判断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17.人耳能听到声音的条件:①;

②;

③。18.物理学角度来看,噪声是由产生的;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

凡是的都叫噪声。

19.噪声的来源一般是:,,。

20.噪声的大小用声级表示,单位是分贝(dB)。0分贝时人们刚好能听到的声音的响度,并

不是没有声音;30分贝~40分贝是较为理想的生活环境;超过人们就难以忍受了。

21.噪声对人的危害:妨碍工作休息,重则神经衰弱,头痛或高血压等疾病。

22.控制噪声应从三方面着手:①;②;③。

23.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大于的叫超声波,小于的叫次声波。

24.超声波的特点:;次声波的特点:。

25.声音既能传递,还能传递。其中超声去污和超声碎石,还有利用

超声波将药物击碎成微粒和空气混合成“药雾”,这些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26.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较大障碍物时反射回来,然后再传入人耳,听到的就是回声。回

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就能区分开来;如果小于0.1秒,回声与原声

会混合在一起,与原声加强。所以在室内开演唱会比在野外的效果更震撼。涉及回声测距的

计算时,需要注意距离和传播路程的关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