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全册知识清单

初中化学全册知识清单
初中化学全册知识清单

第一单元知识清单

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2.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区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宏观上看:有没有新物质生成,从微观上看:构成物质的分子有没有发生变化。

3.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例如: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可燃性、毒性、酸碱性、活泼性等;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例如:吸附性、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硬度、密度、色、态、味等。

4.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点燃蜡烛,可以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3层,外焰最亮,焰心最暗。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观察并比较火柴梗在火焰的不同部位被烧的情况:外焰部分被烧的最焦,焰心部分被烧的最轻,说明火焰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

(2)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可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片刻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可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由此说明,蜡烛燃烧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3)熄灭后有一股白烟,能重新点燃,说明白烟是石蜡蒸汽遇冷变成的固体小颗粒;黑烟是石蜡燃烧不充分产生的炭黑小颗粒。

5.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1)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空气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气体与空气相比,CO2含量变高。

(2)呼出的气体使燃着的小木条熄灭,燃着的小木条在空气中继续燃烧无明显变化,说明呼出气体与空气相比,O2变少。

(3)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无变化,被哈气的玻璃片上有水珠,说明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水蒸气

含量变多。

6.走进化学实验室

(1)认识仪器:坩埚钳、锥形瓶、燃烧匙、圆底烧瓶、试管刷、玻璃棒、水槽、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蒸发皿、胶头滴管、橡皮塞。

(2)实验室化学药品取用原则:1、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2、注意节约药品:应严格按照实验室规定的用量取药品,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 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3、实验室剩余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剩余的-指定容器;回收药品-指定容器;废弃药品-废液缸)。。

(3)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的可用镊子夹取。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即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以备下次使用,把块状的固体或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4)液体药品通常放在细口瓶里,常用倾倒法取用。取用少量液体药品,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悬空在容器正上方,防止沾污试管,造成试剂的污染。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帽。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用量筒和胶头滴管。

(5)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仰视会使读数比实际体积偏小,俯视会使读数比实际体积偏大。

(6)实验时,万一眼睛里溅进了药液,要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眼睛,洗的时候要眨眼睛。

(7)用完酒精灯后,熄灭方法是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目的是使内外气压平衡,下次使用容易打开。

(8)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应倾斜45°。

(9)某同学在做加热实验后,发现试管炸裂,可能的原因有1.未预热2.试管外壁有水3.试管底接触灯芯4.加热后骤冷5.加热固体时,试管口未略向下倾斜。

(10)可以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的仪器有试管、坩埚、蒸发皿、燃烧匙。需要垫上石棉网加热的仪器有烧杯、烧瓶、锥形瓶。

(11)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时,应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干净大小相同的纸片,然后把药品放在纸上称量,易潮解的药品(如 NaOH固体),必须放在小烧杯里称量。

(12)检验气密性的方法:先把导管的另一端浸入水中,再用手紧握试管,若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良好。若气密性良好,松开手后,导管口会形成一段水柱。

(13)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是:仪器内壁附着的水即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14)在粗盐提纯过程中,三次用到玻璃棒,其中溶解、过滤、蒸发中它的作用分别是:搅拌,加快溶解速率、引流,防止液滴飞溅、搅拌,防止局部受热,液滴飞溅。

第二单元知识清单

1.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著名的12天实验得出了空气是由O2和N2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2.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1)实验原理:利用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P2O5固体,使瓶内压强减小,引起水面变化,从而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实验现象:发出黄色火焰,放热,产生大量白烟,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经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约占瓶内空气体积的1/5。

(3)红磷燃烧集气瓶底部应放水,目的:①防止燃烧的磷溅落炸裂瓶底;②吸收P2O5,防止污染空气。

(4)测定结果<1/5的原因:①红磷的量不足;②装置气密性不好;③未等装置冷却就打开弹簧夹;结果>1/5的原因①红磷点燃后伸入集气瓶太慢;②实验时弹簧夹未夹紧胶皮管(5)能否用硫、木炭代替红磷?不能,因为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6)此实验中,所选可燃物具备条件:①只能消耗空气中的O2;②生成物为固态或液态,不能为气态。

(7)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 N2,推测出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有不支持燃烧,不易溶于水。

3. 空气的成分以及各成分的用途

(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 78% ,氧气 21% ,稀有气体 0.94% ,二氧化碳 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

(2)氧气的用途 :供给呼吸(潜水、登山、医疗救护);支持燃烧(炼钢、气焊、化工生产和宇宙航行);

(3)氮气的用途:①作保护气(焊接金属、充入灯泡延长使用寿命、食品包装中防腐);②医疗上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

(4)稀有气体的用途:①制各种电光源;②作保护气(注意稀有气体是混合物!)

4.混合物: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无化学式),例如空气、海水,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有固定的化学式),例如O2、CO2

5.空气污染物和保护空气的措施

(1)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有CO,SO2,NO2,PM10,O3

(2)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有 CO2,CH4,造成酸雨的气体有SO2,NO2

(3)空气质量分级标准:等级越高,污染越重。

6.氧气的性质

硫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部装少量水的目的是吸收SO2,防止SO2逸出,污染空气

铁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部放水或细沙,目的是防止生成的高温熔化物溅落使集气瓶底炸裂。

7.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略大,不易溶于水。

氧气的化学性质:助燃性,能供给呼吸,氧化性

检验集气瓶中氧气的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说明是O2。

8.化合反应、分解反应与氧化反应

①化合反应的定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硫、木炭、铁、镁与红磷与氧气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②分解反应的定义: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③氧化反应的定义:物质与O2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9.缓慢氧化有: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烂、醋的酿造、农家肥料的腐熟和金属的生锈等。

10.制取氧气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个反应原理:①2KMnO4加热K2MnO4+MnO2+O2↑②2KClO3 === 2KCl + 3O2↑

③ 2H2O2MnO2 2H2O + O2↑反应类型均为分解反应。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

注意事项:①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目的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②试管口要塞棉花,目的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③在加热前要先预热,再对准药品集中加热。④收集氧气的方法有两种:排水法,原因 O2不易溶于水;向上排空气法,原因 O2密度比空气略大。

⑤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开始收集,集满的标志是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

⑥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已满。

⑦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集满后先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后熄灭酒精灯,目的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进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11.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催化剂。催化剂在反应中作用是催化作用

注意:①改变不一定代表加快,也有可能减慢②催化剂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③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物理性质可能改变④同一个反应,可有不同的催化剂。

12.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和膜分离技术,都属于物理变化。其中,分离液态空气是利用各物质沸点不一样。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一节分子和原子

一、分子和原子的异同

二、验证分子运动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如右图,取适量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mL 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烧杯A中的酚酞溶液由上至下逐渐变红。

【实验结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注意事项】浓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浓氨水具有挥发性,能挥发出氨气。

三、从微观角度解释问题

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化学方程式

硫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

的气体

产生蓝紫色火焰,放

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

的气体

S + O2点燃 SO2

木炭发出红光,放热,生成一

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

浊的气体

发出白光,放热,生成

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的气体

C + O2点燃 CO2

铁红热,不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放热,生成一种黑色固

3Fe+2O2点燃Fe3O4

镁发出耀眼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2Mg+O2点燃2MgO 红磷发出黄色火焰,放热,产生白烟 4P+5O2点燃2P2O5

分子原子

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性质质量小、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同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

注意

1、所有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和硅是由原子构成的,其他大多数物质

是由分子构成。

2、在受热的情况下,粒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

3、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原因是构成物质的粒子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

4、气体容易压缩是因为构成气体的粒子的间隔较大。

5、不同液体混合后总体积小于原体积的和,说明粒子间是有间隔的。

6、一种物质如果由分子构成,那么保持它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分子;如果它由

原子构成,那么保持它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原子。

用分子观点解释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新分子生成的变化。(水蒸发时水分子的间隔变大,但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故为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变化,有新分子生成的变化。(电解水时水分子变成了新物质的分子,故为化学变化)

纯净物和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区别: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分子和原子的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同种原子结合成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结合成化合物分子。

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裂变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物质的分子。

四、物质的组成

1.宏观角度: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铁是由铁元素组成的。

2.微观角度: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的化学性质由水分子保持)。

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铁的化学性质由铁原子保持)。

3.水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4.物质、元素用于宏观角度分析问题,分子、原子、离子用于在微观角度分析问题。宏观和微观不可以

混淆。

第二节原子的构成

1.原子的构成

原子一般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有的原子不一定有中子(氢原子),质子数也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原子的种类由核电荷数(质子数)决定。

2.构成原子的各种粒子间的关系

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由于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整体不显电性。3.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第三节元素

1.定义:元素就是具有相同电荷数(即核内电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2.元素之最

地壳中含量(质量分数)排在前四位的元素:氧、硅、铝、铁、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氧

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钙

3.元素的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4.元素符号:元素用元素符号表示。元素符号是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表示的,如果第一个字

母相同,则再附加一个小写字母加以区别。

5.元素符号的意义:元素符号不仅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如果物质由原子构成,

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

如果元素符号前加上系数,就只表示该原子的个数,只具有微观意义。

如:H表示氢元素、1个氢原子。2H表示2个氢原子。Cu表示铜元素、一个铜原子、金属铜。

6.描述物质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

①宏观组成(描述物质的组成时用元素叙述):铁是由铁元素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氧元素

组成的。

②微观构成(描述物质的构成时用分子、原子、离子叙述)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

化碳分子构成的。

(描述分子的构成时用原子叙述)1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

7.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7个周期;每一纵行叫做一个族,共16个族。

周期的变化规律:从左到右,原子序数由少变多。除第一周期以外,每一周期都是以金属元素开始,逐渐过渡到非金属元素,最后以稀有气体元素结束,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

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的电子层数相等。

第四节离子

1.核外电子的排布

在含有很多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并不相同,能量高的通常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就像分了层一样。这样的运动,我们称为分层运动或分层排布。

现在发现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有1层,最多的有7层。电子层序数越大,层内电子的能量越大,离原子核距离越远。

原子(不带电)原子核(带正电)

核外电子(每个电子

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质子(每个质子带

一个单位正电荷)

中子(不带电)

电子在核外一个相对很大的空间内做着高速运动

原子核体积很小,约占原子体积的十万分

之一

以水(H2O)为例

规律:①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第一层排满才能排第二层,第二层排满才能排第三层。

②每个电子层最多能容纳2n2个电子(n为层序数,第一层n=1,第二层n=2)。

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第一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2.原子结构示意图:一个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

3.元素的种类

①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是不稳定结构),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

而使次外层成为最外层,形成稳定结构。

②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是不稳定结构),在化学变化中易获得电

子,而使最外层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

③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He为2个),为相对稳定结构。

4.离子的形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在化学反应中,金属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非金属元素原子得到电子,从而使参加反应的原子带上电荷。

带电荷的原子叫做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叫做阳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叫做阴离子。

阴、阳离子由于静电作用互相吸引,结合形成稳定的、不带电性的化合物。

5.离子内质子数不等于核外电子数,离子的最外层电子一般是8(氢是0)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变成离子,离子也可以通过得失电子变回原子。

6.离子符号

离子用离子符号表示:在原子团或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出离子所带的电荷的多少及电荷的正负(数字在前,符号在后),当离子所带电荷数为1时,1可以不写。如Na+(钠离子)、Ca2+(钙离子)、H+(氢离子)、Cl-(氯离子)、O2-(氧离子)、OH-(氢氧根离子)等。

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Mg2+表示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2O2-表示2个氧离子。

离子符号只有微观含义,没有宏观含义。

7.一定带正电的粒子:质子、原子核、阳离子

一定带负电的粒子:电子、阴离子

不带电的粒子有:中子、原子、分子

8.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

①原子直接构成物质。如汞、金刚石直接由原子构成。

②金属元素原子和非金属元素原子分别形成阳离子和阴离子。如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

③非金属元素离子和非金属元素离子各提供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结合成分子。如氧气是由氧分子构

成的

第四单元

课题1 水资源的保护

1.水资源现状: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淡水资源仅占0.7%,可利用的约占其30%,且淡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而且污染严重。

2.爱护水资源,从两方面考虑:

(1)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如:使用节水龙头、洗脸水冲厕所、洗衣服水拖地等。

(2)防止水体污染

①水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工业“三废”(废液、废气、废渣)的任意排放】;农业污染【农业中化肥、农药的不合理施用】;生活污染【城市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②水污染的危害:破坏生态平衡、影响人体健康、水体富营养化(赤潮、水华现象);

③水体污染的治理: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生产和推广无磷洗涤剂。

课题2 水的净化

1.常见净化水的方法: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煮沸和蒸馏等。

2.自来水的净化: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发生化学变化)→配水。

【注解】(1)常见净水方法的对比:

①沉淀法:加入絮凝剂目的是吸附杂质并使其沉降;②过滤法:除去水中难溶于水的固体物质;

③活性炭吸附法:用活性炭吸附色素和水中的异味,还可以吸附一些可溶性杂质,此过程为物理变化【注意】:吸附可净化水,但不能降低水的硬度。;

④蒸馏:蒸馏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的不同进行分离提纯的方法。

(2)在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是:沉淀→过滤→吸附→蒸馏;

(3)过滤操作特别提醒:

①过滤的操作要领是:“一贴、二低、三靠”。②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③过滤后滤液浑浊的原因可能有: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滤纸破损、烧杯不干净等。

元素类别最外层电子数得失电子趋势性质结论

金属元素<4 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

易发生化学反应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非金属元素≥4(H:1)易获得电子使最外层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形成阴离子)

稀有气体元素=8(H e:2)难得失电子(为相对稳定结构)极难发生化学反应

(4)上述几种净化水的方法中,只有蒸馏得到的是纯净物,其他方法只是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和部分可溶性杂质,所得到的水仍是混合物。

3、硬水与软水

(1)硬水和软水概念: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是硬水。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少的水是软水。如:河水多是硬水;雪水、雨水是软水。

(2)硬水和软水的鉴别:加肥皂水,易产生泡沫的为软水,起浮渣的为硬水。

(3)硬水的危害:用硬水洗衣物,既浪费肥皂又洗不净衣物;影响加热效率,浪费能源,容易引起锅炉爆炸等;

(4)硬水软化的方法:(1)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2)工业上或实验室用蒸馏法制得蒸馏水。课题3、水的组成

1.水的组成和构成

(1)宏观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微观构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每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2.水的组成实验探究

(1)实验目的:验证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实验装置(如右图)

(3)实验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H2O2H2↑+O2↑

(4)实验现象:电极上有气泡,一段时间后,连接电源正极和负极的试管中收集气体体积比约为1:2。(5)产生气体的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O2;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是H2。

(6)结论的推广及应用:

①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②验证了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③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④是化学反应实质就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的例证;

⑤通过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推求水分子构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为2:1,经进一步科学确认,得出水的化学式为H2O。

【点拨】①在水的电解实验中,可以向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或稀硫酸,其作用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②在水的电解实验中,在开始一段时间内,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大于2:1,可能的原因是在相同条件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氢气强。

课题4、化学式的书写、读法

1、单质化学式的写法:

(1)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

①稀有气体单质:氦(气)—He、氖(气)—Ne、氩(气)—Ar

②金属单质:铁—Fe、铜—Cu、铝—Al

③固体非金属单质:碳—C、硫—S、磷—P

(2)气态非金属单质,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

....的数字。

如:O2、H2、N2、Cl2

单质读法:大多数直接读元素名称(是气体时加“气”字)

如:C—碳、S—硫、P—磷、Fe—铁、Cu—铜;

O2——氧气、H2——氢气、He—氦(气)、Ne—氖(气)

2、化合物的化学式写法

化学式书写的依据:实验的结果,还可以根据化合价推求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1)氧化物化学式的书写:

水:H2O 一氧化碳:CO 二氧化碳:CO2五氧化二磷:P2O5

二氧化硫:S O2二氧化锰:MnO2二氧化氮:NO2

归纳:一般把氧的元素符号写在右边,另一种元素的符号写在左边,分子中含有的原子个数写在相应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2)由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书写其化学式时,一般把金属的元素符号写在左方,非金属的元素符号写在右方,如NaCl(氯化钠)、KCl(氯化钾)、MgCl2(氯化镁)。

化合物读法:一般从右向左读作“某化某”,有时还要读出化学式中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

3、金属元素+原子团

(1)金属元素+氢氧根——读作:“氢氧化某”

如,NaOH读作:氢氧化钠 Ca(OH)2读作:氢氧化钙

(2)金属元素+酸根——读作:“某酸某”

如,CaCO3读作:碳酸钙 Na2SO4读作:硫酸钠 NaNO3读作:硝酸钠

4、化学式表示的意义(从化学式中能获得的信息)

宏观意义:①一种物质

②这种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

微观意义:③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

④这种物质的分子构成

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

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质量守恒定律。

2、理解和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时应注意:①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②强调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体积等其他方面的守恒;③注意正确认识“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如有的反应需要使用催化剂,不能将催化剂视为反应物;④质量守恒定律课理解为“五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两个可能改变”。

宏 1、元素种类宏观:物质种类五观 2、元素质量两个一定变微观:分子种类

不微 1、原子种类

变 2、原子质量 1、元素化合价

观 3、原子数目两个可能变 2、分子数目

3、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A.表示质: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B.表示量: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C.表示微观: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个数比(即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4、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例如2H2+O

22H20的读法:(1)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水;(2)每 4 份质量的氢气和 32 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 36 份质量

的水;(3)每 2 个氢分子和 1 个氧分子反应生成 2 个水分子。

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1、碳的单质有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由于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

不同,导致它们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

2、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常用来裁玻璃、切割大理石、加工坚硬的金属,以及装在钻探

机的钻头上。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软、有滑腻感;优良的导电性能,对应的用途制作铅笔芯;石

墨电刷、电极。

3、木炭、活性炭有疏松多孔结构、吸附性质,在生活中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制糖工业中也利

用活性炭来脱色以制白糖。C60由C60分子构成,每个C60分子由 60个碳原子构成。

4、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古代字画能够长期保持而不变色,但高温时有可燃

性和还原性。

可燃性:氧气充足C+O2。氧气不充足2C+O2

还原性:和氧化铜反应;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

和赤铁矿石反应3C+2Fe2O3;现象红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

和二氧化碳反应

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石灰石(或大理石),稀盐酸,

,仪器有锥形瓶、长颈漏斗、带有导管的双孔塞、集气瓶、玻璃片步骤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药品(先固后液,液体从长颈漏斗内加入,长颈漏斗的下端需浸没到液面以下),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验满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

CO2收集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原因:密度比空气密度大),不能采用排水法收集,是因为二氧化碳能溶

于水,检验方法是:将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气体是二氧化碳气体。向

上排空气法验满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口,木条熄灭,则二氧化碳已经集满。

6、 CO2和CO性质有很大不同的原因:分子构成不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

大于空气密度,能溶于水 CO2的化学性质:○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支持燃烧,不能供给

呼吸。②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碳酸不稳定,易分解:H2CO3=CO2↑+H2O。

③与澄清石灰水反应Ca(OH)2 + CO2= CaCO3↓+ H2O。与烧碱溶液反应2NaOH + CO2=Na2CO3 + H2O 。

④与灼热的碳反应

CO2的用途○1灭火:是利用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②干冰用于制冷剂和人工降雨,还可制造舞台效果。

7、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与氧气密度相近,难溶于水

8、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与H2、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①可燃性(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

②还原性(与氧化铜反应)方程式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现象红色粉末变成黑色。

③有毒性,煤气中毒就是 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

内缺氧。

可用石墨来制金刚石,这个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9、煤气厂常在家用煤气中加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目的是起警示作用。如果发生煤气泄

漏应该怎么办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切不可见明火。

10、煤炉中从下往上依次发生了哪些反应。

冬天用煤火取暖时,为了防止CO中毒,应注意开窗通风

11、CO还原氧化铜的装置

(1)实验前应该先通一氧化碳,后点燃酒精灯,其目的是排除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

(2)玻璃管中的现象是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体现了CO的还原性。

(3)右边玻璃瓶中装有澄清的石灰水,其溶质是氢氧化钙 ,出现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第七单元燃烧和灭火

1、实验7-1中薄铜片上的现象是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3、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4、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需要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灭火的原理是①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

下,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

备、精密仪器的失火,水基型灭火器适用于非水溶性可燃性液体,如汽油、柴油等,以及固体材料,如木

材、棉布等引起的失火

5、可能发生爆炸的物质有可燃性气体(如氢气、甲烷、一氧化碳)和面粉、煤粉、棉花絮,防易

燃物、易爆物燃烧、爆炸的措施:①严禁烟火②开窗通风

6、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考虑两点:一是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二是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积。

12.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它们都是_混合物,是不可再生能源。在化石燃料中,

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燃料。

13.煤被称为“工业的粮食”,将煤隔绝空气加热,该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14.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各成分沸点不同可得到不同的产品,该过程

属于物理变化。

点燃

15.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该成分的物理性质有: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化学性质有可燃性,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H4+2O2点燃CO2+2H2O。

18.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即放热现象和吸热现象发生。例如:放热反应有物质燃烧、金属和酸反应、中和反应。

吸热反应有:C + CO2高温 2CO。(写化学方程式)

19.煤燃烧时会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污染物,会形成酸雨。

21.高粱、玉米和薯类等经过发酵、蒸馏可得到乙醇,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俗称酒精,其化学式为C2H5OH,它在空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点燃2CO2↑+3H2O ,因此乙醇的一个重要用途是作燃料。

22.实验室制氢气所用的药品是锌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Zn+H2SO4=ZnSO4+H2↑,收集方法有向下排空气法和排水法。

23.氢气的物理性质有无色无味气体,密度远小于空气密度,难溶于水,氢气的化学性质有:

①可燃性,反应方程式为2H2+O2点燃2H2O,②还原性,反应方程式为H2+CuO加热H2O+Cu。所以氢气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但由于它的制取成本高和贮存困难,作为燃烧暂时还不能广泛应用。

24.目前,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其他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和核能等。

25.若将某物质隔绝空气加强热,结果只生成了水和碳,则原物质里一定含有碳元素,此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第八单元知识清单

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如铁、铜、金)和合金(不锈钢、铝合金)。

2.金属有共同的物理性,如大多数金属都是银白色固体,有金属光泽,大多数是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较高。

金属还具有很多特性,呈红色的金属是铜,呈黄色的金属是金,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是汞,能被磁铁吸引的金属铁,熔点最高的是钨,熔点最低的是汞,水龙头表面常度的金属是铬。

3.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氧元素,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钙元素,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元素。

4.金属被人类利用的出现顺序是铜铁铝,年产量排前三位的金属依次是铁铝铜。

6.合金是混合物,合金与纯金属相比,硬度会更大,熔点会更高,合金的用途比纯金属的用途

广。

7.铁合金主要包括生铁和钢,它们的区别是含碳量不同。生铁的含碳量是 2%-4.3% ,钢的含

碳量 2%-0.03%。

8.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 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它们具有许多优良性能,尤其抗腐蚀优于不锈钢,

可用于制造人造骨等,广泛用于火箭等设备。

9.不锈钢抗腐蚀好,用于制造医疗器械;锰钢韧性好,硬度大,用于钢轨,自行车架;黄铜可

塑性好,易加工,常用于制造锁芯,仪表等;武德合金常用于家庭电路中的保险丝,因为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熔点低。

知识点三:金属的化学性质

10.(1)常温下铝与氧气反应的方程式4Al+3O2====2Al2O3 ,加热时铜与氧气反应的方程式

2Cu + O2加热2CuO。“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2)铝很活泼的抗腐蚀性能比铁好的原因是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_,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

(3)在自然界以单质形式存在的金属银和金。

11.镁与盐酸反应方程式 Mg +2HCl === MgCl2 + H2,镁与硫酸反应方程式Mg +H2SO4=== MgSO4+H2现

象:反应剧烈有大量的气泡生成。

锌与盐酸反应方程式 Zn +2HCl === ZnCl2 + H2,锌与硫酸反应方程式 Zn +H2SO4=== ZnSO4+H2

现象:反应速度适中有较多的气泡生成。

铁与盐酸反应方程式Fe +2HCl === FeCl2 + H2,铁与硫酸反应方程式Fe +H2SO4=== FeSO4+H2,

现象:有少量的气泡生成,溶液由无色变浅绿色。

铁与硫酸铜反应方程式Fe +CuSO4=== FeSO4+Cu,现象:铁丝的表面有红色的物质附着,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方程式Cu+2AgNO3===Cu(NO3)2+2 Ag ,现象:铜的表面有银白色的物质附着,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蓝色。

12.置换反应:单质+化合物=单质+化合物

(1)一些具有还原性的物质与金属氧化物反应。例:C +2 CuO高温2Cu +CO2。

(2)活泼金属与稀酸反应。例Fe +H2SO4=== FeSO4+H2。

(3)金属与某些盐溶液反应。例Fe +CuSO4=== FeSO4

13.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

从前到后,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比较的是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注意]溶液颜色:Fe2+的盐溶液是_浅绿色_,Fe3+的盐溶液是黄色,Cu2+的盐溶液是_蓝色__

14.常见的矿石及主要成分赤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_)、菱铁矿(FeCO3)、铝土矿(Al2O3)

15.工业炼铁的设备:高炉原料:铁矿、石灰石、焦炭。

原理:Fe2O3 + 3CO 高温2Fe + 3CO2(反应方程式)。

焦炭的作用①_提供热量_②_提供还原剂_,石灰石的用途是将石灰石中的二氧化硅转化为炉渣。

16.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1)现象:玻璃管内红色粉末中有黑色生成。

试管内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操作顺序:先通一氧化碳再加热,;实验完毕后,停止加

热继续通一氧化碳,防止生成的被氧化。

(3)尾气处理:因CO有毒,所以必须对尾气进行点燃或用气囊收集起来。

17.铁生锈的条件:铁生锈是_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18.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1)保持铁制品_洁净干燥_;(2)在金属表面覆盖一层保护膜,如涂油、刷漆或金属表面镀一层其它金属(作用:隔绝氧气和水分);(3)制成合金

19. 金属资源的保护措施:①防止金属;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③有计划合理开发利用矿物;④

寻找金属的代用品。

第九单元清单

1.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例如用清洁剂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乳化现象。有汽油除去油污是汽油和油

能互溶。有氢氧化钠除去厨房炉具上的油污发生了化学反应。

2.硫酸铜溶液中溶质是 CuSO4;澄清的石灰水中溶质是Ca(OH)2;稀盐酸中溶质HCl;

双氧水中的溶质是H2O2;碘的酒精溶液中溶剂是 C2H5OH;铁与过量硫酸溶液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是__FeSO4 H2SO4_。(以上均填化学式)

3.溶液是混合物,它的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最常见的溶剂是水,一种溶剂可以溶解多种溶质。

4.物质在溶解过程中通常伴随着热量的变化,溶解时放热的物质有__氢氧化钠、浓硫酸、生石灰。吸热的物质有__硝酸铵_。

5.什么叫饱和溶液?什么叫不饱和溶液?其相互转化的方法如下:

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

6.如何判断某溶液是否饱和?温度不变,溶剂不变的条件下,加入少量溶质,晶体不减少。

7.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有内因:溶质和溶剂性质有关,外因:温度有关。

8.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它的含义是在20℃,100克的水中最多溶解溶质的质量是36克。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如氯化钠;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

9.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升高而增大。

10.结晶有两种方法: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固体溶质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如_夏天晒盐_;

②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固体溶质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如:冬天捞碱_。

11.溶质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X % ,溶质质量=溶液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12.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公式为浓溶液的质量X 浓溶液的质量分数=稀溶液的质量X

稀溶液的质量分数。

13.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

(1)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所需仪器有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

(2)用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3%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步骤是:计算、量取、混匀。

若所配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大的原因可能是俯视读出量筒的液体读数__、称量时指针向左偏转、溶解时水洒落了。偏小的原因可能是仰视视读出量筒的液体读数__、氯化钠有杂质、砝码与氯化钠放反了。

酸、碱、盐

混合物

1、物质

单质金属氧化物:CaO、FeO、Fe2O3、Fe3O4、CuO

纯净物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CO 、CO2、SO2、 P2O5、SiO2

化合物酸:HCl 、H2SO4、 HNO3

碱:NaOH 、 Ca(OH)2

盐:NaCl CaCO 3 、Na2CO3 NaHCO3

2、常见的酸

盐酸硫酸

物理性质①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

②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

③浓盐酸具有挥发性(稀

盐酸没有挥发性),打开

浓盐酸瓶盖看到白雾,原

因是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

氢气体跟空气中的水蒸气

接触,形成的盐酸小液滴。

无色黏稠状液体,不易挥发,

用途①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②食醋中含有醋酸。③汽车铅蓄电

池中含有硫酸,④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稀盐酸、稀硫酸。

3、浓硫酸的物性

(1)物理性质: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

②吸水性,用作干燥剂(可干燥中性气体:CO、H2、O2、CH4、N2和酸性气体:CO2、SO2、HCl;不可干燥NH3等碱性气体)

(2)化学性质:①强腐蚀性,具体表现为脱水性(浓硫酸滴在纸张、木材、皮肤上,现象是:变黑)

②强氧化性。(活泼金属遇浓硫酸不会产生氢气)。

(3)浓硫酸的稀释方法: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不能将水注入酸中)

(增加溶质)、(降低温度)、(蒸发溶剂)(升高温度)、(增加溶剂)

否则造成的后果是:硫酸液滴飞溅。

(4)浓硫酸沾在皮肤上或衣服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4、酸的化学性质(原因:酸的溶液中都含有H +

(1)酸与指示剂反应-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酸+活泼金属=盐+H 2↑(置换反应)

(3)酸+金属氧化物=盐+水(复分解反应)

(4)酸+碱=盐+水(复分解反应)

NaOH + HCl == NaCl + H 2O Cu(OH)2 + 2HCl == CuCl 2 + 2H 2O (5)酸+某些盐=新酸+新盐(复分解反应)

实验室制CO 2:CaCO 3+2HCl==CaCl 2+H 2O+CO 2↑ Na 2CO 3 + 2HCl = 2NaCl + H 2O + CO 2↑ 5、常见的碱

6、氢氧化钠的特性

(1)密封保存,原因:①易潮解,(作干燥剂:干燥中性气体CO 、H 2、O 2、CH 4、N 2和碱性气体NH 3;不可干燥酸性气体CO 2 、SO 2、HCl 。)②与空气中CO 2反应而变质。(CO 2+2NaOH=Na 2CO 3 +H 2O ) (2)若不慎沾到衣服上,要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7、氧化钙 CaO ,俗称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得氢氧化钙CaO+H 2O==Ca(OH)。氢氧化钙需密封保存,因为在空气中与CO 2反应而变质。原因:CO 2+Ca(OH)2=CaCO 3↓ +H 2O 8、碱的化学性质(原因:碱的溶液中都含有OH -

(1)碱与指示剂反应-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复分解反应)

CO 2+2NaOH=Na 2CO 3 +H 2O CO 2+Ca(OH)2=CaCO 3↓ +H 2O (3)酸+碱=盐+水(复分解反应)

(4)盐+碱=新盐+新碱(复分解反应)CuSO 4 + 2NaOH == Na 2SO 4 + Cu(OH)2↓ 9、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实质:H +

+OH -

=H 2O )

(1)操作: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

①实验现象: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②反应的终点:溶液恰好变成无色。③慢慢加入是为了便于控制酸的量,观察溶液颜色变化。④搅拌的目的使盐酸与氢氧化钠充分接触、迅速反应。

(2)应用:①调节土壤酸碱性、中和废水②医疗:用氢氧化铝中和胃酸③生活中:蚊虫叮咬涂含碱性的药

物(牙膏、肥皂水、氨水) 10、溶液的酸碱度-表示方法pH

(1)pH 的范围:0-14,测写方法:pH 试纸或pH 计。

(2)pH 试纸测定溶液pH 的方法:先把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沾有待测液的玻璃棒点在试纸的中部,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 值。

(3)pH 试纸测定溶液pH 注意事项:①不能将pH 试纸浸入待测液,会污染待测液。②测定溶液pH 时,试纸不能用水润湿,否则,使酸性溶液pH 偏大,使碱性溶液pH 偏小,对中性溶液无影响。③检测气体pH 时,试红需要先润湿。

(4)pH 与酸碱性的关系:0≦pH 〈7,溶液呈酸性,pH 越小,酸性越强;7〈pH ≦14,溶液呈碱性,pH 越

大,碱性越强。

11、正常雨水的pH ≈5.6(空气中含有CO 2溶于水形成碳酸),pH 〈5.6的降雨称为酸雨。 12、常见盐的性质及用途。

13、检验盐的组成中含CO 32-

的方法:取样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盐的组成中含CO 32-

。 14、盐的化学性质

①金属单质 + 盐(溶液)→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Fe+CuSO 4==Cu+FeSO

4

②酸+盐→新盐+新酸

CaCO3+2HCl==CaCl2+H2O+CO2↑ Na2CO3+2HCl==2NaCl+H2O+CO2↑

HCl+AgNO3==AgCl↓+HNO3 H2SO4+BaCl2==BaSO4↓+2HCl

Ba(NO3)2+H2SO4==BaSO4↓+2HNO3 NaHCO3+HCl==NaCl+H2O+CO2↑

③盐1+盐2→新盐1+新盐2

KCl+AgNO3==AgCl↓+KNO3 NaCl+AgNO3==AgCl↓+NaNO3

Na2SO4+BaCl2==BaSO4↓+2NaCl BaCl2+2AgNO3==2AgCl↓+Ba(NO3)2

CaCl2+Na2CO3==CaCO3↓+2NaCl

④盐+碱→新盐+新碱

CuSO4+2NaOH==Cu(OH)2↓+Na2SO4 FeCl3+3NaOH==Fe(OH)3↓+3NaCl

Ca(OH)2+Na2CO3==CaCO3↓+2NaOH NaOH+NH4Cl==NaCl+NH3↑+H2O

MgCl2+2NaOH==Mg(OH)2↓+2NaCl Fe2(SO4)3+3Ba(OH)2=3BaSO4↓+2Fe(OH)3↓

15、化学肥料种类及用途。

16、化肥的简易鉴别

17、粗盐提纯

(1)溶解(玻璃棒的作用:搅拌,加快粗盐溶解)

(2)过滤(玻璃棒的作用:引流,防止液滴飞溅)

(3)蒸发:①加热时,玻璃棒的作用: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②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③计算产率时,用玻璃棒转移到纸上。

(4)计算产率。(结果偏大原因①溶解时精盐中的氯化钠没有全部溶解。②溶解、过滤、蒸发时,液体溅出。转移时,食盐沾在蒸发皿上。)

18、营养物质

①蛋白质-食物来源:肉、鱼、奶、蛋类②糖类-食物来源:水稻、小麦、玉米

③油脂-食物来源:动、植物油脂(花生油)④维生素-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缺维A-夜盲症,缺维C-坏血病)⑤无机盐-调节人体代谢⑥水-占人体体重60%-70%

19、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①钙(食物来源:牛奶、虾皮)-缺乏,幼儿佝偻病,老年骨质疏松

②铁(食物来源:肝脏、瘦肉)-缺乏会贫血

③锌(食物来源:海产品、瘦肉)-缺乏会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④碘(补充加碘盐)-缺乏会导致甲状腺肿大

20、常见有毒物质:一氧化碳、黄曲霉素、亚硝酸钠、甲醛、重金属汞铬铅等。

21、化学材料纯金属:铁、铜、铝

金属材料

无机材料合金:生铁、钢

化学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玻璃

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天然纤维:棉花、羊毛、蚕丝(真丝)

天然橡胶

有机材料合成纤维:涤纶、尼龙、聚酯纤维

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合成橡胶:轮胎

塑料:塑料盆、塑料袋

复合材料:玻璃钢、碳纤维、钢筋混凝土

初中化学推断题常用知识点汇总

一、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1、单质:金刚石、石墨、炭黑:C 汞、水银:Hg 硫、硫磺:S 2、氧化物:固体二氧化碳、干冰:CO2氧化钙、生石灰:CaO 氧化铁、铁锈的主要成份:Fe2O3 3、酸:盐酸:HCl的水溶液碳酸(汽水):H2CO3 4、碱:氢氧化钠、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氢氧化钙、熟石灰、消石灰:Ca(OH)2 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5、盐:碳酸钠、苏打、纯碱(不是碱,是盐):Na2CO3,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碳酸氢钠、小苏打:NaHCO3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份是CaCO3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NaCl 亚硝酸钠、工业用盐:NaNO2(有毒) 硫酸铜晶体、胆矾、蓝矾:CuSO4·5H2O 碳酸钾、草木灰的主要成份:K2CO3 碱式碳酸铜、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 6、有机物:甲烷、CNG、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份:CH4乙醇、酒精:C2H5OH 葡萄糖:C6H12O6甲醇:CH3OH 有毒、致失明、死亡 乙酸、醋酸(16.6℃冰醋酸)CH3COOH(具有酸的通性) 二、常见物质的颜色和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 2、KClO 3、KCl、Na2CO3、NaCl、无水CuSO 4、铁、镁为银白色 (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 ▲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HgO、红磷▲ Fe(OH) 3为红褐色 4、蓝色固体:硫酸铜晶体(胆矾)、氢氧化铜 ▲硫:淡黄色▲ 碱式碳酸铜Cu2(OH)2CO3为绿色 5、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高锰酸钾 溶液为紫红色;其余溶液一般无色。 6、沉淀( 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 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 ②碱:蓝色↓:Cu(OH)2;红褐色↓:Fe(OH)3 ;白色↓:其余碱。 7、(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三、物质的某些性质和用途(用于判断物质) 1、单质:①N2:空气中含量最多、焊接金属作保护气,填充灯泡和食品包装袋、液氮作医疗冷冻麻醉剂 ②O2:供给呼吸(航天、登山、潜水、救病人,富氧炼钢)、食物腐败、金属生锈 ③H2:最轻的气体、清洁能源、冶炼金属 ④碳:金刚石:划玻璃;石墨:电极、润滑剂;活性炭(吸附性):除异味、除色素、防毒面具 ⑤P: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发令枪、烟幕弹 白磷燃烧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探究燃烧条件 ⑥S:制火药、火柴、鞭炮⑦Mg:作照明弹 2、氧化物:①H2O:生命必须物质、常温下呈液态的氧化物、最常用的溶剂,遇到硫酸铜变蓝 ②CO:煤气的主要成份、作燃料、冶炼金属、有毒 ③CO2:引起温室效应。气体:灭火、汽水、温室化肥干冰:人工降雨、致冷剂、舞台烟幕 ④SO2:引起酸雨,硫磺燃烧或放鞭炮、点燃火柴时产生的气体 ⑤NO2:引起酸雨和光化学烟雾、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 ⑥P2O5:白磷或红磷燃烧产生的大量白烟,能吸水,可作干燥剂 ⑦CaO:食品干燥剂、建筑材料,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热 3、酸:①碳酸:制碳酸饮料(汽水、雪碧等) ②盐酸:金属除锈、除水垢、胃液中助消化、

中考必背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1、常见元素、原子图化合价口诀 正一氢锂钠钾银铵根;负一氟氯溴碘氢氧根;二价氧钙镁钡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锰有二四六和七,铜汞二价最常见,单质为0永不变;酸根负,一价硝酸根,二价硫酸碳酸根,三价就是磷酸根。 一些常见元素、原子团(根)的化合价 2、初中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 白色沉淀:CaCO3、BaCO3、Mg(OH)2、Al(OH)3、Zn(OH)2、AgCl、BaSO4(其中仅BaSO4、AgCl是不溶于HNO3的白色沉淀)微溶于水:Ca(OH)2、CaSO4、Ag2SO4 3、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1)金刚石、石墨:C (2)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 (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5))盐酸、氢氯酸:HCl (6)亚硫酸:H2SO3 S (7)氢硫酸:H 2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苏打:Na2CO3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小苏打:NaHCO3 (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 (14)甲醇(有毒、误食造成失明甚至死亡):CH3OH (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具有酸的通性)CH3COOH(CH3COO—醋酸根离子) (17)氨气:NH3(碱性气体) (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 属离子的碱) (19)亚硝酸钠:NaNO2 (工业用盐、有毒) 4、常见物质的颜色 (1)固体物质颜色 A 、白色固体: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钠、碳酸钙、氢氧化钠、五 氧化二磷、白磷、氧化镁、氯酸钾、氯化钾、氯化钠、 B、黄色固体:硫粉(S) C、红色固体:红磷(P)、氧化铁、铜(Cu)、氧化汞(HgO) .5H2O D、蓝色固体:胆矾CuSO 4 E、黑色固体:木炭、石墨、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铁粉、 F 、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锰酸钾K2MnO4 G、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H、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I 、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锌等金属。

初中化学知识点清单

初中化学知识点清单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分类 1、单质:非惰性气体一般由两个原子组成:F2,O2,H2,Cl2 2、惰性气体:一般由一个原子组成:He,Ne,Ar,Kr,X e 3、化合物:氢化物居多:H2S,HCl,H3P,HF,HBr,HI 二、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等气体。 三、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 (一)质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 (二)质量减少的 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 纳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化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 (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 (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气体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

初中化学必背知识点1

、化学用语 1、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名称和符号 非金属: O氧 H氢 N氮 Cl初中化学上册必背知识点一氯 C碳 P磷 S硫 金属: K钾 Ca钙 Na钠 Mg镁 Al铝 Zn锌 Fe铁 Cu铜 Hg汞 Ag银 Mn锰 Ba钡 原子团(根):氢氧根硝酸根碳酸根硫酸根磷酸根铵根 OH- NO3- CO32- SO4 2- PO43- NH4+ 2、化合价口诀 (1) 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 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五氮磷三价铝; 铜汞一二铁二三;二、四、六硫四价碳;许多元素有变价,条件不同价不同。 (2) 常见原子团(根)化学价口诀: 一价硝酸氢氧根;二价硫酸碳酸根;三价常见磷酸根;通常负价除铵根。 4、必须熟记的制取物质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制取氧气一: 2KMnO4===K2MnO4+MnO2+O2↑ (2)实验室制取氧气二: 2H2O2 ===2H2O+O2↑ (3) 实验室制取氧气三: 2KClO3===2KCl+3O2↑ (4)实验室制法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5)实验室制取氢气: Zn+H2SO4==ZnSO4+H2↑ (6)电解水制取氢气: 2H2O===2H2↑+O2↑ (7)湿法炼铜术(铁置换出铜):Fe+CuSO4==FeSO4+Cu (8)炼铁原理: 3CO+Fe2O3===2Fe+3CO2 (9)生灰水[Ca(OH)2 ]的制取方法:CaO+H2O==Ca(OH)2 (10)生石灰(氧化钙)制取方法:CaCO3 ===CaO+CO2↑

二.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K Ca Na Mg Al ,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按5个一句顺序背诵)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三、常见物质的颜色、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 2、KClO 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 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除了有颜色的固体,其他固体一般为白色。 2、黑色固体: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HgO、红磷▲硫磺:淡黄色 4、溶液的颜色: 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如CuSO4溶液);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如FeCl2溶液);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如FeCl3溶液),其余溶液一般为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 NH3(氨气)、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空气、稀有气体 ▲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即醋);氨水;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6、有毒的:气体:CO ; 四、一些物质的特性及用途: 可燃性的气体:H2、CO、CH4 (甲烷) 都可做燃料,点燃前都要验纯,与空气混合点燃会爆炸。 还原性的物质:C、H2、CO 都可用来冶炼金属,将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 具有氧化性的物质:O2,CO2 助燃性物质:O2 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或使燃着木条燃烧更旺。 有毒的气体:CO,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煤气中毒就是指CO中毒。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只有CO2 最轻气体:H2也是唯一燃烧无污染的气体燃料 干冰(CO2固体):用于人工降雨,致冷剂;CO2气体:用于灭火,做温室肥料,制汽水等 盐酸(HCl):用于除铁锈,是胃酸的主要成份,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HCl气体) 石灰石(CaCO3):建筑材料,制水泥、高温煅烧制CaO; 生石灰CaO:易与水反应并放热,做食品干燥剂,可用来制取Ca(OH)2。 熟石灰Ca(OH)2:用于改良酸性土壤,配制波尔多液,与Na2CO3反应制取NaOH 五、化学与社会相关常识。 三大化石燃料:煤(固)、石油(液)、天然气(气) 六大营养物质:糖类(主要供能物质,如:米、面、蔗糖、葡萄糖等)、 油脂、蛋白质(鱼、肉、蛋、奶、豆)、维生素(蔬菜、水果)、水、无机盐 缺乏某些元素导致的疾病:缺钙:骨质疏松症(老年人)、佝偻病(儿童);缺铁:贫血 缺碘: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缺维生素A:夜盲症;缺维生素C:坏血病 合金: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区别是含碳量不同,钢含碳量低,黄铜是Cu-Zn合金 铁生锈条件:铁同时与空气(主要是O2)和水接触 防锈方法是:保持铁制品表面干燥和洁净,并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涂油漆、涂油、镀其它金属等)。可燃物燃烧条件:⑴是可燃物;⑵与空气(或O2)接触⑶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灭火的方法:⑴隔离可燃物,如建立隔离带、釜底抽薪;⑵隔绝空气(或O2),如用湿布、灯帽、土盖灭火焰,用 CO2灭火⑶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如用水灭火。 环境污染名词: 酸雨:主要由SO2、NO2造成,酸雨危害是使河流、土壤酸化,建筑物、金属被腐蚀。 臭氧层空洞:臭氧能吸收紫外线,由于臭氧被氟里昂等破坏而形成 温室效应:空气中CO2排放过多引起全球气温上升 白色污染:塑料随意丢弃,不易被降解而造成的污染。 空气质量日报:污染物主要指标是:总悬浮颗粒、SO2、氮氧化物(如NO2)

(完整版)初中化学最全的知识点及化学方程式总结

、常见物质的俗称和化学式: ①生石灰——CaO ②熟石灰——Ca(OH)2 ③石灰石、大理石-- CaCQ ④食盐——NaCl ⑤火碱、烧碱、苛性钠一一NaOH ⑥纯碱、苏打一一Na2CQ ⑦小苏打——NaHCO3 ⑧铁锈、赤铁矿一一Fe2O3 ⑨赤铁矿——Fe3O4 ⑩金刚石、石墨一一C (11) 干冰一一CO2 (12) 冰一一H2O (13) 天然气(甲烷)一一CH4 (14) 酒精(乙醇)——C2H5OH (15) 醋酸(乙酸)——CH3COOH 二、常见物质的颜色: 红色的固体——Cu、Fe2O3、P (红磷) 黑色的固体——C、CuO、Fe3O4、FeO、MnO2 、铁粉白色的固体——MgO、P2O5、P (白磷)、CuSQ (无水硫酸铜)、KC k NaCl等黄色的固体——S 蓝色的固体——CuSO4?5H2O 蓝色絮状沉淀——Cu( OH) 2 红褐色絮状沉淀——Fe( OH)3 常见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BaSO4、AgCl 溶于酸并二氧化碳气体的白色沉淀——BaCO3、CaCO3 等不溶性碳酸盐的沉淀 溶于酸但不产生气体的白色沉淀——Mg(OH)2、AI(OH)3等不溶性碱的沉淀 蓝色的溶液——CuSO4、CuCl2、Cu(NO3)2 等含Cu2+溶液 浅绿色的溶液——FeSQ、FeC2、Fe(NO3)2等含Fe2+溶液黄色的溶液——FeC3、Fe2(SQ)3、 Fe(NO3)3等含Fe3+溶液 三、常见气体 (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 H s、SO2、HCI (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 (剧毒) ◎干燥剂的选择: 1 、浓硫酸可干燥:酸性气体(如:CO2、SO2、SO3、NO2、HCI、) 中性气体(如:H2、O2、N2、CO) ※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NH3) 2 、氢氧化钠固体、生石灰、碱石灰可干燥:碱性气体 ( 如中性 NH3) 气体(如:H2、O2、N2、CO) ※不能干燥酸性气体(如:CC2、SQ、SO3、NO2、HCI、) 3、无水硫酸铜固体遇水由白色变蓝色,可检验水的存在,并吸收水蒸气。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 、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胆矾(蓝矾、五水硫酸铜CuSO4.5H2O)

初中化学所有章节知识点复习(精华版)

初中化学所有章节知识点复习(精华版),太全面了,先收藏! 守恒法题型: ⑴ 反应中反应物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守恒; ⑵ 混合物总质量与各组分的质量之和守恒; ⑶ 反应前后某元素(或某物质)的质量守恒; ⑷ 反应前后催化剂质量守恒; ⑸ 溶液中离子电荷守恒关系; ⑹ 混合前后溶液或溶质的质量守恒; ⑺ 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守恒关系等 ⑻ 蒸发或稀释溶液时溶质质量守恒 ⑴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反应前总质量-反应中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 ⑵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增量=外加入物质质量-反应中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 差量法题型: 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氧化物: 酸: CO 、CO 2 H 2CO 3 CaCO 3、Na 2CO 3、NH 4HCO 3…… 甲烷(CH 4)、乙醇(C 2H 5OH ) 乙酸(CH 3COOH )…… 单质:石墨、金刚石 混合物: 石油、煤、天然气 生铁和钢 含碳 的物质 纯净物: 空气 CO 2 CO H 2CO 3 2CO 3 CaCO 3 NH 4H 12O 6 C 2H 5OH 淀粉 NaHCO 3 Ca(HCO 3)2

⑴根据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的差量求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⑵根据反应前后溶液总质量的差量,求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或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⑶根据金属和酸反应前后的差量解答有关天平平衡的问题; 解题关键:分析质量变化的原因及规律,根据题意,建立差量与所求量之间的关系 信息: SO2能使红色品红溶液褪色,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SO2能被高锰酸钾溶液吸收而除去 日常生活中的结晶现象: ①被汗水浸湿的衣服晾干后,出现白色的盐斑,是因为汗水中含有的氯化钠等物质结晶析出晶体的缘故。 ②久置的硫酸铜溶液的试剂瓶口出现蓝色的硫酸铜晶体。 ③海水晒盐。 ⑴蓝色溶液——CuSO4 ⑵黄色溶液——FeCl3 ⑶蓝色不溶物——Cu(OH)2 ⑷红褐色不溶物——Fe(OH)3 ⑸白色不溶物——BaSO4、AgCl、BaCO3、CaCO3、Mg(OH)2 ⑹打开盛液体的瓶盖出现白雾的是——浓盐酸 ⑺片状白色固体露置在空气中潮解的是——NaOH ⑻黑色粉末——CuO、MnO2、C ⑼红色粉末——Fe2O3 ⑽红色光亮的金属——Cu ⑾溶于水产生大量热——浓H2SO4、CaO等 俗名学名化学式 金刚石、石墨C 酒精乙醇C2H5OH 熟石灰、消石灰氢氧化钙Ca(OH)2 生石灰氧化钙CaO 醋酸(熔点16.6℃,固态称为冰醋酸)乙酸CH3COOH 木酒精、木醇甲醇CH3OH 干冰固态CO2 CO2 铜绿、孔雀石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氢硫酸H2S 亚硫酸H2SO3 盐镪水(工业名称)氢氯酸、盐酸HCl 水银汞Hg 纯碱、苏打、面碱碳酸钠Na2CO3 纯碱晶体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 酸式碳酸钠、小苏打碳酸氢钠NaHCO3

九年级化学基础知识清单

基础知识清单 (一)、物质颜色 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暗紫色固体:高锰酸钾 黑色固体:碳、氧化铜、四氧化三铁、铁粉、二氧化锰 黄色固体:硫磺 蓝色溶液:硫酸铜等可溶性铜盐 黄色溶液:硫酸铁、氯化铁等可溶性铁盐 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氯化亚铁溶液 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固体盐:硫酸钡、氯化银 不溶于水但溶于酸的白色固体物质:碳酸钙、碳酸钡等不溶性碳酸盐; 不溶性碱:蓝色氢氧化铜、红褐色氢氧化铁、白色氢氧化镁(都溶于酸)(二)、物质用途小结 CO2:气体:灭火、汽水、温室化肥、参与光合作用;干冰:人工降雨、致冷剂Ca(OH)2:建筑材料、改良酸性土壤、波尔多液、石硫合剂、漂白粉 CaCO3:建筑材料 CaO:食品干燥剂、建筑材料 NaCl:调味、防腐剂、腌渍食品、生理盐水(0.9%) CuSO4:农业杀菌剂、波尔多液、泳池消毒 Na2CO3:洗涤剂、做馒头去酸性物质并使其松软 NaOH:肥皂、石油、造纸、(固体可作干燥剂) O2:支持燃烧、供给呼吸(航天、登山、潜水、救病人,富氧炼钢) H2:清洁能源、冶炼金属 CO:能源、冶炼金属、煤气中毒 CH3COOH:调味、(厨房中可用其区别食盐和纯碱、除水垢、制无壳鸡蛋) NaHCO3:发酵粉的主要成分 C2H5OH:实验室常用到燃料 HCl(盐酸溶液):帮助消化,除铁锈 (三):物质俗称: CaO:生石灰 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Na2CO3:纯碱(不是碱) Ca(OH)2:熟石灰,消石灰 干冰:(不是冰)固体二氧化碳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苏打 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份是CaCO3食盐的主要成分是NaCl 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 C2H5OH:酒精 (四)、物质之最: 密度最小的气体,最清洁的燃料:H2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H2O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式)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一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 原子、离子的关系: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 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 + CD = AD + CB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2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 23、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5、酸性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26、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Na2CO3 .10H2O、CuSO4 . 5H2O) 27、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 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 能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 28、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超详细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超详细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一、基本概念 1. 物质的变化及性质 (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 (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①物理性质也并不是只有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不要求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 ②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 ③需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2. 物质的组成 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好像一个原子一样的原子集团。 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 物质的分类 (1)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组成中有两种或多种物质。常见的混合物有:空气、海水、自来水、土壤、煤、石油、天然气、爆鸣气及各种溶液。 纯净物:组成中只有一种物质。

①宏观上看有一种成分,微观上看只有一种分子; ②纯净物具有固定的组成和特有的化学性质,能用化学式表示; ③纯净物可以是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也可以是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可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稀有气体。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氧化物、酸、碱和盐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有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氧化物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还可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 性氧化物; 酸: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的化合物。酸可分为强酸和弱酸;一元 酸与多元酸;含氧酸与无氧酸等。 碱: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碱可分为可溶性和难 溶性碱。 盐:电离时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盐可分为正盐、酸式盐和 碱式盐。 4. 化学用语 (1)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原子运动论、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2)元素符号的意义 ①某一种元素。 ②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③若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则组成该物质的元素也可表示这种单质,例如:、S、P等。 (3)化合价: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的数目决定这种元素的化合价。 化合价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在化合物里,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规定为零价。 (4)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5)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注意书写原则、步骤、配平、 反应条件、箭头的正确使用。 (6)化学反应类型

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绝对全,中考必备)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 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 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福建中考化学知识点归纳

福建中考化学知识点归纳 一、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 物质分类 物质溶解性(溶解于水) 常见物质主要化合价

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C + O2CO2 H2O H2↑ + O2↑常见沉淀颜色

常见物质颜色 二、常见物质及其性质、用途、常见现象分析(1)水(蒸馏水) 化学式:H2O 性质:纯净物、化合物、氧化物

密度:1.0 g/mL 水污染原因: 工业“三废”(废渣、废水、废气)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随意排放;农业生产化肥和农药随雨水注入河流。 备注:海水、矿泉水、河水、糖水、盐水属于混合物。 (2)空气 化学式:空气是混合物,主要成分为N2、O2、CO2、稀有气体 气体体积分数:氮气—78%,氧气—21%,CO2 —0.03%,稀有气体—0.94% 空气污染原因: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过度排放造成酸雨。密度:1.293 g/L (3)氧气 化学式:O2 物理性质: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略大;液氧、固态氧淡蓝色 化学性质:支持燃烧,有助燃性。可供呼吸用,是常用的氧化剂 用途:气焊、航天、潜水、登山、医疗、液氧、炸药、炼铁、炼钢等 与各物质反应: ①木炭(C)在氧气中燃烧(O2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化学方程式:C+O2CO2 反应现象: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②硫(S)在氧气(空气)中燃烧 化学方程式:S+O2SO2 反应现象: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 ③磷(P)在氧气(空气)中燃烧 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 反应现象: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 ④镁(Mg)在空气(氧气)中燃烧

人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质软),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 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润滑剂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 2 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 同。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 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金属。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相同 1、常温下的稳定性强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 2: C+O 2 点燃CO 2 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O 2 点燃2CO 3、还原性:C+2CuO 高温 2Cu+CO 2 ↑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应用:冶金工业 2Fe 2O 3 +3C 高温 4Fe+3CO 2 ↑ 三、二氧化碳的制法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A) (B) (C) (D)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A)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B)(C)(D)装置。(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A) (B) (C) 排水法:气体难溶于水(A) 向上排空气法: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B) 向下排空气法: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C) CO只能用排水法(有毒,密度与空气相近,不能用排空气法) CO 2 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要溶于水、跟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CaCO 3+2HCl==CaCl 2 +H 2 O+CO 2 ↑ 2) 发生装置:左图 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初中化学全册知识点精编汇总 (珍藏版)

初中化学全册知识点精编汇总 (珍藏版) 1.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分类 1、单质:非惰性气体一般由两个原子组成:F2,O2,H2,Cl2 2、惰性气体:一般由一个原子组成:He,Ne,Ar,Kr,Xe 3、化合物:氢化物居多:H2S,HCl,H3P,HF,HBr,HI 2.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等气体。 3.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 (一)质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

初中化学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知识清单

初中化学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知识清单? 一、初中常见化学反应类型 二、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 (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置换酸中的氢生成氢气。 (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一般不使用K、Ca、Na) (3)Fe与排在其后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也只能生成亚铁盐。 (4)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一般要有气体或沉淀或水生成。 三、常见化学反应方程式 (一)、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点燃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点燃Fe3O4 3、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点燃2Al2O3 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 + O2点燃2H2O 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点燃2P2O5 6、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 O2点燃SO2 7、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点燃CO2 8、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点燃2CO 9、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C + CO2高温2CO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点燃2CO2 1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 + H2O === H2CO3 12、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3、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O 14、钠在氯气中燃烧:2Na + Cl2点燃2NaCl 15、氧化钠溶于水:Na2O + H2O === 2NaOH 16、三氧化硫溶于水:SO3 + H2O === H2SO4 ⒘Na2O+CO2==Na2CO3 (二)、分解反应 18、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MnO22H2O + O2↑ 19、加热高锰酸钾:2KMnO4△K2MnO4 + MnO2 + O2↑ 20、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2H2↑ + O2↑ 21、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H2O + CO2↑ 22、高温煅烧石灰石(二氧化碳工业制法):CaCO3高温CaO + CO2↑ 23、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2CuO + H2O + CO2↑ 24、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 MnO2和△2KCl + 3O2↑ 25、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5H2O △CuSO4 + 5H2O (三)、置换反应 26、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7、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氢气):Zn + H2SO4 === ZnSO4 + H2↑ 28、镁和稀盐酸反应:Mg + 2HCl === MgCl2 + H2↑ 29、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Cu + H2O 30、木炭还原氧化铜:C + 2CuO 高温2Cu + CO2↑ 31、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H2O + C 高温H2 + CO 32、焦炭还原氧化铁:3C + 2Fe2O高温4Fe + 3CO2↑ 33、Ca(HCO3)2==== CaCO3 + H2O + CO2↑

初中化学常见仪器和操作知识点汇总

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介绍 仪器 用途注意事项 试管 用做少量试剂的反应容 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可直接加热。加热时应用试管夹 夹持或用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 加热后不能骤冷,防止炸裂 烧杯 用作配制溶液和较大量 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 热时使用 加热时应放置在石棉网上,使之 受热均匀 量筒量度液体体积 不能加热,不能做反应容器,不 能在量筒中配制溶液 集气瓶 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 体,有时装配气体发生器或进 行固体在气体中的燃烧反应 不能加热,如果在其中进行燃烧 反应且有高温熔融物生成时,应 在瓶底盛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酒精灯用于加热 酒精量不能少于1/4,也不能 超过2/3。加热时要用外焰。 熄灭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 吹灭。 胶头滴管滴瓶 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 加少量液体 滴瓶用于盛放液体药品 胶头滴管用过后应立即洗净,再 去吸取其他药品 滴瓶上的滴管与滴瓶配套使 用 铁架台 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 器,一般常用于过滤、加热等 实验操作 固定仪器一般固定在铁架台底 座的内侧,使重心落在底座 内。

漏斗 用作加液器,将液体注入 小口径容器中;在装上滤纸后 也可用作过滤器,用于分离液 体和固体的混合物 用作过滤器时,滤纸边缘应低 于漏斗边缘,倾入滤物的液面要 低于滤纸边缘,漏斗应置于漏斗 架上,漏斗下端管尖要紧靠接受 器内壁 仪器用途注意事项 长颈漏斗 用于装配制备气体的反 应器,便于加入液体 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应插入液面 以下,防止气体逸出 分液漏斗 用于装配制备气体的反应器,通过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控制化学反应速率 圆底烧瓶平底烧瓶常用作较大量试剂并有液体 参加的反应容器,在常温和加 热时使用 不能直接加热,加热时要垫 石棉网 锥型瓶 用作较大量试剂的反应 容器和装配气体发生装置, 在常温和加热时使用 不能直接加热,加热时要垫 石棉网 蒸发皿 用于少量液体的蒸发、浓 缩或结晶 ①可直接加热,但不能骤冷。 ②盛液体量不应超过蒸发皿容 积的2/3. ③取、放蒸发皿应使用坩埚钳。 表面皿 用作微量物质的反应容器不能加热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完整版)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 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 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 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 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 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 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 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装点移—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 a.书写方法: b.意义注意:*有些元素符号还可表示一种单质如Fe.He .C .Si *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后只能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义,如3O:只表示3个氧原子 c.有关元素周期表 *发现:门捷列夫 *排列依据 *注:原子序数=质子数d.分类 e.元素之最:地壳:O.Si.Al.Fe 细胞:O. C.H 3.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1)表示方法及意义:如 Fe3+ :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2)离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注意:与原子示意图的区别:质子数=电子数则为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数≠电子数为离子结构示意图(3)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粒子的种类原子离子阳离子阴离子区别粒子结构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电子数粒子电性不显电性显正电性显负电性符号用元素符号表示用阳离子符号表示用阴离子符号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