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北京理工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作业-北京理工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作业-北京理工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30)北京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

“数字信号处理”习题集

第三章习题

1.图P3-1的序列1()x n 是具有周期为4的周期序列。试确定傅立叶级数的系数

1()X k 。

2.(a)试证明下面列出的周期序列离散傅立叶级数的对称性。在证明中,可以利

用离散傅立叶级数的定义及任何前面的性质,例如在证明性质3时可以利用性质1和2。

序列 离散傅立叶级数

1)*

()x n *

()X k - 2)*()x n -

*

()X k 3)()e R x n ???? ()e X k 4)()m jI x n ????

0()X k

(b) 根据已在(a)部分证明的性质,证明对于实数周期序列()x n ,离散傅立叶级数

的下列对称特性成立 1)()()e e R X k R X k ????=-???? 2)()()m m I X k I X k ????=--????

3)

()()

X k X k =-

4)arg ()arg ()X k X k ?

???=--????

3.在图P3-2中表示了两个周期都为6的周期序列,确定这两个学列的周期卷积

的结果3()x n ,并画出草图。

31

P -图n

1

n

4.求下列序列的DFT (a) {}1111, ,-,- (b) {}11j j , ,-,-

(c) (),01n x n c n N =≤≤-

(d)

2()sin(

),01n

x n n N N

π=≤≤- 5.计算下列各有限长序列的离散傅立叶变换(假设长为N ):

(a) ()()x n n δ=

(b) 00()(),0x n n n n N δ=-<<

(c)

(),01n x n a n N =≤≤-

6.在图P3-4中表示了一有限长序列()x n ,画出序列1()x n 和2()x n 的草图。(注

意:1()x n 是()x n 的圆周位移两各点)

144()((2))()x n x n R n =- 144()(())()x n x n R n =-

7.在图P3-5中表示了两个有限长序列,试画出它们的六点圆周卷积。

8.列长为8的一个有限长序列具有8点离散傅立叶变换()X k ,如图3-7-1

n ()

x n 34P -图

35P -图

示。列长为16点的一个新的序列()y n 定义为

()()20

n n n

x y n ??=???为偶数

为奇数

试从图P3-7-2的几个图中选出相当于()y n 的16点离散傅立叶变换序列图。

9.图P3-8表示一个四点序列()x n

371

P -图-

n

()

X k 37P -图-2

k

(a k

(b

k

(

c k

(d k

(e k

(f

(a) 试绘出()x n 同()x n 线性卷积略图;

(b) 试绘出()x n 同()x n 四点圆周卷积略图; (c) 试绘出()x n 同()x n 十点圆周卷积略图;

(d) 若()x n 同()x n 的某个N 点圆周卷积同其线性卷积相同,试问此时N 点的

最小值是多少?

10.现有一伪随机信号谱分析所使用的处理器,该处理器所用的取样点数必须是

2的整数次方,并假设没有采取任何特殊的数据处理措施。已给的条件是:(1)频率的分辨率5Hz ≤,(2)信号的最高频率 1.25kHz ≤,要求确定下列参量:a)最小记录长度;b)取样点间隔的最大间隔;c)在一个记录中的最少点数。

第四章习题

1.如果一台通用计算机的速度为平均每次复乘需100s μ,每次复加需20s μ,今用来计算1024N =点的[]()DFT x n ,问直接运算需多少时间,用FFT 运算需多少时间?

2.书中图4-2给出了首先计算两个4点DFT 来完成一个8点DFT 的流图,试画出首先计算8点DFT ,来执行一个16点DFT 的对应流图。

3.试用基-2按时间抽取与按频率抽取法分别作出N=16时的信号流图。 4.把16点序列(0),(1),

,(15)x x x 排成反序序列。

5.试画出4点按时间抽取的FFT 算法流图,要求利用本书图4-8的蝶形,具有反序的输入序列,并且表示成“原位”计算。

6.在下列说法中选取正确的结论。线性调频z 变换可以用来计算一个有限长序

列()h n 在z 平面实z 轴上诸点{}k z 的z 变换()H z ,使 (a),0,1,,11k k z a k N a a ==-≠±为实数。,。 (b) ,0,1,

,10k z ak k N a a ==-≠为实数。,。

(c) (a)和(b)两者都行。

38

P -图

(d) (a)和(b)两者都不行,即线性调频z 变换不能计算()H z 在z 为实数时的

取样。

11.设对列长N =64及列长N =48的两序列用(1)直接计算法,(2)快速卷积法求

线性卷积,试比较它们的运算量。

第五章习题

1.按照下面所给出的系统函数,求出该系统的两种形式的实现方案:直接型I 和直接型Ⅱ。

12

12

3 3.60.6()10.10.2z z H z z z

----++=+- 2.就题1系统给出:级联和并联实现方案。

3.用一阶和二阶的级联形式实现下面所给出的系统函数

22

2(1)( 1.41421361)

()(0.5)(0.90.81)

z z z H z z z z -++=+-+ 4.给出题3系统函数的并联实现方案。 5.已知滤波器单位取样响应为

0.205

()0

n

n

n h n ?≤≤=?

?其它

求FIR 滤波器直接型结构。

6.已知FIR 滤波器的16个频率取样值为

(0)12(1)3(2)1(3)(14)1(15)3H H H j H H H j

H ==--=+=-=-+到(13)都为零 计算滤波器的频率取样结构,设选择修正半径r=1(即不修正极点位置)。

7.已知FIR 线性系统的系统函数,111111

()(1)(12)(1)(14)24

H z z z z z ----=++--画

出下列每种型式的实现流图

1)级联型 2)直接型

3)线性相位型 4)频率取样型。

8. 设有一模拟滤波器21

()1

a H s s s =++,取样周期T =2,试用双线性变换法将以

上模拟系统函数转变为数字系统函数()H z 。

9.试用脉冲响应不变法将上题中模拟系统函数转变为数字系统函数()H z 。 10.图P5-3表示一数字滤波器的频率响应,(a)确定采用脉冲响应不变变换法

映射成数字频率响应的模拟频率响应,并作图。(b)当采用双线性变换法时画出映射成此数字频率响应的模拟频率响应。

11. 要求从二阶巴特渥斯模拟滤波器用双线性变换导出一低通数字滤波器,已知

3dB 截止频率为50Hz ,系统的采样频率为500Hz 。

12. 以上题所给要求,利用脉冲响应不变变换法设计低通滤波器。 13. 设某FIR 数字滤波器的系统函数为

12341

()(1242)10

H z z z z z ----=

++++ 试求()j H e ω的振幅响应和相位响应,并求出()h n 的表示式,画出该滤波器的直接结构和线性相位结构形式。

14.用矩形窗口法设计FIR 线性相位低通数字滤波器。已知:0.5,21,c N ωπ==要

求:(1) 画出h(n);(2) 给出H(z);(3) 给出滤波器的任意一种结构图。 15.用频率取样设计法设计FIR 线性相位低通数字滤波器。已知:ωc=0.25π,

取样点数N=17,要求:(1) 给出H(k);(2) 给出H(z);(3) 给出滤波器的任意一种结构图。

53

P -图

现代教育技术(答案)

离线作业考核 《现代教育技术》 满分100分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教学传播过程的基本阶段。 答:教育传播过程是一个由教育者借助教育媒体向受教育者传递与交换教育信息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六个阶段:确定教育椽笔信息;选择教育传播媒体;通道传送;接受与解释;评价与反馈;调整再传送。 2、举例说明多媒体素材的获取方式。 答:(1)利用Internet上现有的多媒体素材,可以在课件中连接、引用已获取网址的网上素材,亦可以先下载素材,再导入到课件中。 (2)对现有的常规多媒体素材进行数字化处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往往积累了大量的多媒体素材资源,这些资源大多数是以文字、图片或音视频形式存在。可以对这些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使其满足一定的教学与学习需要。 (3)交流与共享,近年来,国家和地方都在大力提倡“三通两平台”的建设与使用,强调人与人、班与班、校与校之间的资源交流与共享。该种方式获取的多媒体素材针对性与实用性较强。 3、学习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有哪些 答:1.培训过程管理 培训管理流程符合标准的ISO10015培训品质管理框架,整个培训管理全过程包括从培训需求收集、培训计划制定、培训实施到培训报表统计四个基本流程,每个流程系统都有相应的功能作为支撑,例如可以通过需求问卷调查收集需求,可以通过在线课程、培训班实施培训等。 2.在线学习 通过在线课程能够让学员以网络在线的方式学习教学内容,内容的形式包括SCORM课件、AICC课件、OFFICE文档、视频、音频、PDF文档等。通过LearnEasy系统的在线课程管理,可实现对在线课程的在线内容、发布期限、先修课程、课程内容、计分规则、完成条件、报名设置、学员报名情况、学习情况跟踪等内容的管理。 3.在线考试 学友LearnEasy学习版提供了强大、稳定、安全、快捷的在线考试功能,它将传统的课堂考试与先进的电子化模式相结合,使用户可根据企业需要快速构建测验、考试、练习、竞赛、调查、分析,从而轻松完成技能考核、岗位评估、产品认证、客服测评、销售选拔、渠道考核、招聘评鉴、需求调研、问卷调查以及知识竞赛等工作。 4.资源库管理 系统的资源库全面支持各种电子化资源,包括SCORM课件、AICC课件、OFFICE文档、视频文件、音频、PDF文档、图片、FLASH、网页压缩包、作业和其他文档,其他功能可以很容易地引用这些资源,从而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和管理员的工作效率;而学员通过资源的高级搜索可以随时快速地查找和学习所需要的资源。

北理工操作系统内存管理实验报告

实验三:内存管理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实验目的 1.通过编写和调试存储管理的模拟程序以加深对存储管理方案的理解; 2.熟悉虚存管理的页面淘汰算法; 3.通过编写和调试地址转换过程的模拟程序以加强对地址转换过程的了解。 二、实验要求 1.设计一个请求页式存储管理方案(自己指定页面大小),并予以程序实现。 并产生一个需要访问的指令地址流。它是一系列需要访问的指令的地址。为不失一般性,你可以适当地(用人工指定地方法或用随机数产生器)生成这个序列。 2.页面淘汰算法采用FIFO页面淘汰算法,并且在淘汰一页时,只将该页在页 表中抹去。而不再判断它是否被改写过,也不将它写回到辅存。 3.系统运行既可以在Windows,也可以在Linux。 三、实验流程图

图1 页式存储管理程序参考流程 四、实验环境 硬件设备:个人计算机。 系统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Visual C++6.0编译环境。 五、实验结果

说明:模拟产生35个指令地址,随机产生20个指令地址进行排队,假设主存中共有10个工作集页帧。将前9个指令调入内存,因为前9个指令中,页号为13的指令有两个,所以调入内存中共有8页。此时主存中还有两个空闲帧。此时按刚才随机顺序进行访问指令工作。前9页因都在主存中可直接调用。第10个随机地址为页号为5的指令,也在主存中,也可直接调用。页号为24,3因不在主存中,需要调用进主存。此时主存已满。然后主存需要进行调用页号为27号的指令,因主存已满,需要执行FIFO算法,将最先进入主存的页号为30的指令调出,将27号放入第1000000帧。以后需要调用的页面按照存在就无需调用,否则按FIFO原则进行调页工作。 六、实验感想 七、实验代码 #include

奥鹏18年3月离线作业《现代教育技术》试卷_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现代教育技术期末考核试题 一、什么是现代教育技术?请阐述其功能和作用。(20分) 答:现代教育技术是把现代教育理论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现代教育手段和方法的体系,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有效地传递和控制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的新型教育方式。 A、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功能: 1、再现功能。它能不受时间、空间、微观、宏观的限制,能实现事物在大与小、远与近、快与慢、虚与实之间的互相转化。可以不受空间的限制,重现从太空到海底的事物,如星云的运动、海底火山的运动、地壳的运动等,都可以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表现出来,让学生充分感知。 2、集成功能。它能把图像的、声音的、文字的教学材料融合在一起,通过对学生的视、听等多种感官刺激,使学生获取知识信息。 3、交互功能。主要是实现“人—机”之间的双向沟通和“人—人”之间的远距离交流。 4、扩充功能。它所提供的大容量的多媒体软件和网络信息,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比如一张光盘的信息容量为650 MB,相当于3 4亿个汉字,而在互联网上传送的信息更是无穷无尽。 5、虚拟功能。由计算机仿真生成的虚拟现实世界,可以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培训宇航员,通过计算机仿真产生的与太空相似的环境,如失重等,可以让宇航员感受置身于太空的感觉,培训他们在太空工作的技能。 B、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作用: 1、提高教学质量。现代教育技术能通过声像并茂的方式把教学内容表现出来,使学生易于接受;有助于促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能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记忆学习内容,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发展;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有利于因材施教;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减轻学习负担,增进学生的健康;通过网络环境,共享教育资源,促进学生整体的发展。 2、提高教学效率。现代教育技术可以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快速呈现、检索和传递各种信息,提高信息的传递速率和容量,大大减少学生获取信息的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在学习中,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对学生听觉和视觉的综合刺激,让学生多种感官并用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3、扩大教育规模。利用广播电视、卫星电视和计算机网络,向学校、家庭、社会传输教育课程,一个教师可以同时教成千上万的学生,大大节省了教育投资,扩大了教育规模。 4、促进教育改革。现代教育技术的实施,实现了教育手段的多媒体化,教育方式、方法及内容的多样化,教学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为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以及师生的互动方式的变革,提供了新思路。

现代教育技术作业

《蜀道难的课件制作》 课程名称:现代教育技术 系别::教师教育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行知二班 姓名:郭军 学号:44 注意事项 1.考生需将上述有关项目填写清楚 2.字迹要清楚,保持卷面清洁。 3.交卷时请将本答卷和题签一起上交,题签作为封面下一页装订。 论文试题 课程名称:现代教育技术考核类别:考察 课程类别: 专业选修考试形式: 作品加论文 使用范围:教师教育学院11级 要求: 一、论文题目。 选一节课,必须是你学习的本专业的课程,论文题目为:《XXX课的课件制作》 二、要求: 1、不少于2000字; 2、论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课件制作的目的意义。 3、第二部分,你所选课程的制作方法和过程;要求图文并茂(附制作过程中软件抓图)。

4、第三部分,制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应用了哪些制作软件。 三、评分标准: 1、优秀的标准:论文立意明确,观点正确,有独到见解;论述说理透彻,论据充分,逻辑性强,意见或建议对实际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和重要参考价值;文章层次清楚,条理清晰;语言流畅自然。 制作课件所用素材为自己制作,课件结构合理,交互性强,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为独创课件。 2、良好的标准:论文立意较明确,观点正确;论述较透彻,逻辑性较强,意见和建议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文章层次较清楚,语言流畅,字数符合要求。 制作课件所用素材多数为自己制作,课件结构比较合理,交互性强,具有一定的艺术性,部分为独创课件。 3、中等的标准:论文立意较明确,观点基本正确;论据较充分,有一定逻辑性,能理论联系实际;文章层次较清楚,语言流畅,字数基本符合要求。 制作课件所用素材少数为自己制作,课件结构太简单,少量交互性,具有少量的艺术性,部分为独创课件。 4、及格的标准:论文立意较明确,有一定论述说理,逻辑性一般;文章有一定层次感,语言基本顺畅,字数基本符合要求。 制作课件所用素材少数为自己制作,课件结构混乱,无交互性,具有少量的艺术性,很少部分为独创课件。 5、不及格的标准:论文立意不明,有明显的错误观点和理念;论述说理不明白,文章层次混乱。课件为抄袭课件。 《蜀道难课的课件制作》 目的意义: 《蜀道难》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六册的一篇课文,内容主要是唐代诗歌。教学目 标是通过朗读把握诗歌丰富多彩的语言特点,领会诗歌奔放磅礴的气势和宏伟豪迈的情感基调,加深对李白诗歌特点的理解。 以往的课堂教学步骤的把握常常并不是很科学,老师有时完全不顾课堂节奏超时或者提前下课有时还是会发生,合理的备课是改善这一问题的关键之一,以此同时加入多媒体课件教学就会更好的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伴随课件的教学,可以根据课件的播放板块、环节来调整教学的节奏,从而促进学生们积极的、主动的去学习,进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接受度、提升学习的效果。这就是多媒体课件存在并在课堂中应用的第二个意义所在。 传统的课堂主要是讲读、讲授法教学,教师总是沦为了所谓的“教书匠”,而并不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课堂上一节课的课堂容量又十分有限,这造成了学生学到的知识的局限性,除了应试以及“死嚼书本”外其他知识均不了解,以至于进入大学、社会之后成为真正的学习的“机器”,这样的结果往往是“丢了西瓜捡芝麻”,“顾此失彼”的。因此,在当今的现代化课堂中使用课件就有了更加丰富的用途。课件的应用能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增加我们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容量,课件中插入的视频、音乐、图片能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与学习,让学生在感官上受到熏陶与感染,更好的拓展、迁移、升华,课件的使用既让学生收获更多多元化的知识同时又对教学过程有促进和推动作用。 传统的课堂可能会出现死气沉沉的情况,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不注意听讲、不主动

北京理工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操作系统 2019-2020学年

(93) 北京理工大学远程教育学院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 《操作系统》期末试卷(B卷) 教学站学号姓名成绩 应用题(每题20分,共100分) 1.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和实时操作系统的特点各是什么? 2. 动态分区分配的基本分配思想是什么?常用的分配算法有哪四种,简述其含义。 3.为什么要引入缓冲区? 4.解释产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是什么,当预防死锁时可以通过破坏这四个条件的任意一个来实现,请分别论述破坏每个条件会产生什么影响,哪些条件能破坏哪些条件不能破坏? 5.某工厂有一个可以存放设备的仓库,总共有8个位置可以存放8台设备。生产部门生产的每一台设备都必须入库。销售部门可以从仓库提出设备供应客户。设备的出库和入库都必须借助运输工具。现在只有一套运输工具,每次只能运输一台设备,系统共使用三个信号量,S代表互斥信号量,表示运输工具;S1和S2均为同步信号量,S1表示仓库中可以存放设备的空闲位置,S2表示仓库中已经被设备占用了的位置。请设计一个能协调工作的自动调度管理系统,并利用记录型信号量写出解决此问题的程序代码,请注明信号量的初值。

(编号) 北京理工大学远程教育学院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 《操作系统》期末试卷(B卷)答题纸 教学站学号姓名成绩 1.答:1)批处理操作系统的用户脱机使用计算机,作业是成批处理的,系统内多道程序并发执行,交互能力差。 2)分时操作系统可以让多个用户同时使用计算机,人机交互性较强,具有每个用户独立使用计算机的独占性,系统响应及时。 3)实时操作系统能对控制对象作出及时反应,可靠性高,响应及时,但是资源利用率低。 2. 答:算法思想:将空闲分区链以地址递增的顺序连接;在进行内存分配时,从链首开始顺序查找,直到找到一块分区的大小可以满足需求时,按照该作业的大小,从该分区中分配出内存,将剩下的空闲分区仍然链在空闲分区链中。 第一种:首次适应算法(First fit) 按空闲分区依地址递增次序链接,分配内存时按顺序查找,放入第一个匹配到的空闲分区,会造成内部碎片,有着较大的浪费 第二种:最佳适应算法(Best fit) 将空闲分区按内存大小递增的顺序链接起来,分配内存时按照顺序放入第一个匹配的空闲分区。 第三种:最坏适应算法(Worst fit) 将空闲分区按容量递减的顺序链接起来,分配内存时放入第一个匹配的空闲分区,即最大的分区,造成内部碎片

17春北理工《操作系统》在线作业

2017秋17春北理工《操作系统》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 操作系统中有一类程序,其执行过程不可中断,该程序叫做:( ) A. 过程 B. 子程序 C. 原语 D. 模块机制 正确答案: 2. 操作系统向用户提供了使用计算机的程序一级的接口为() A. 原语 B. 进程管理 C. 命令接口 D. 系统调用 正确答案: 3. 请求分页系统管理中,若把页面的尺寸增加一倍,程序顺序执行时,其缺页中断次数一般会:( )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正确答案: 4. 以下关于主存空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主存储器的空间分成三部分:系统区、用户区和缓冲区 B. 操作系统与硬件的接口信息、操作系统的管理信息和程序等存放在主存储器的系统区 C. 所有的程序存放在用户区 D. 存储管理是对主存储器空间的各部分如系统区、用户区等进行管理 正确答案: 5. 在可变式分区分配方案中,最佳适应算法是将空闲区在空闲区表中按()次序排列 A. 容量递增 B. 容量递减 C. 地址递增 D. 地址递减 正确答案: 6. 一个功能强的文件系统,向用户提供更加灵活的文件物理结构是:( ) A. 连续结构 B. 串联结构

C. 索引结构 D. 三者都不对 正确答案: 7. UNIX系统中,()是实现把一个进程的输出连接到另一个进程的输入功能的机制。 A. 普通文件 B. 特殊文件 C. 目录文件 D. 管道文件 正确答案: 8. 虚拟存储器的最大容量() A. 为内外存容量之和 B. 由计算机的地址结构决定 C. 是任意的 D. 由作业的地址空间决定 正确答案: 9. 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采用动态重定位,在必要时可以改变装入的作业在主存中的存放区域 B. 采用动态重定位的系统支持“程序浮动” C. 采用静态重定位的系统不支持“程序浮动” D. 采用动态和静态重定位的系统都支持“程序浮动” 正确答案: 10. 吞吐量是指:( ) A. 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信息量 B. 操作系统响应进程命令需要的信息量 C. 完成作业或进程所需要的信息量 D. 都不对 正确答案: 11. 计算机系统的二级存储包括() A. 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 B. ROM和RAM C. 超高速缓存和内存储器 D. CPU寄存器和主存缓冲区 正确答案: 12. 最佳适应算法通常是将空闲区按()排列 A. 地址大到小 B. 地址小到大 C. 空间大到小 D. 空间小到大 正确答案: 13. 适合多道程序运行的最简单的方案是( ) A. 分页式存储管理 B. 固定分区式存储管理 C. 分段式存储管理

2011年操作系统复习 北京理工大学 计算机专业

第1章操作系统概论 1 早期操作系统设计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方便性: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用户通过操作系统来使用计算机。 有效性:使计算机系统能高效可靠地运转,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还要便于操作系统的设计、实现和维护。 2操作系统是资源管理程序,它管理系统中的什么资源? 进程----进程表存储器----存储表 I/O设备----I/O设备表文件----文件表 3为什么要引入多道程序系统?它有什么特点? 提高CPU的利用率,充分发挥系统设备的并行性。这包括程序之间、CPU与设备之间、设备与设备之间的并行操作。指在主存同时存放若干道程序,使它们在系统中交叉运行,共享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当一道程序暂停执行时,CPU立即转去执行另一道程序。 在单处理机系统中。宏观上,多道程序并行运行;微观上,在任何特定时刻,只有一道程序在处理机上运行,即各程序交叉地在CPU上运行。 4叙述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1)处理机管理:进程管理。处理机如何调度的问题:FCFS、优先级、时间片轮转? (2)存储器管理:主存管理。存储分配、存储保护、主存扩充。 (3)设备管理:涉及对系统中各种输入、输出设备的管理和控制。分配设备,控制设备传输数据。 (4)文件管理:将程序、数据、操作系统软件等组织成文件,存在磁盘或磁带上,方便用户访问。 5 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和实时系统各有什么特点?各适合应用于哪些方面? 批处理:优点: 系统吞吐量大,资源利用率高。适合计算量大、自动化程度高的成熟作业。 缺点: 用户与作业无法交互,作业平均周转时间较长。 适用于比较成熟的大作业 分时系统:同时性:若干用户同时使用一台计算机。 独立性:每个用户占有一台终端,独立操作,感觉不到别的用户存在。 交互性:用户可通过终端与系统进行人机对话。 及时性:用户的请求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响应。 适用于小作业 实时系统:(1)实时性。其响应时间由被控制对象所能承受的延迟来确定。 (2)可靠性。要具有容错能力,可采用双工机制:一台主机;一台后备机。 (3)确定性。是指系统按照固定的、预先确定的时间执行指定的操作。其可确定性取决于系统响应中断的速度和处理能力。 适用于实时过程控制,实时信息处理 6操作系统的特性? (1)并发性:并发是指系统中存在着若干个逻辑上相互独立的程序,它们都已被启动执行,都还没有执行完,并竞争系统资源。 (2)共享性:是指系统中的资源可供内存中多个并发执行的进程共同使用。如打印机、磁带机、磁盘等。支持系统并发性的物 质基础是资源共享 (3)虚拟性:把共享资源的一个物理实体变为若干个逻辑上的对应物。如,CPU的分时共享;虚拟存储器技术。 (4)异步性(随机性):有限的资源共享使并发进程之间产生相互制约关系。各个进程何时执行、何时暂停、以怎样的速度向前 推进、什么时候完成等都是不可预知的。 7衡量OS的性能指标有哪些?什么是吞吐量、响应时间和周转时间? 资源利用率:指在给定时间内,系统中某一资源(如CPU、存储器、外部设备等)实际使用时间所占比率。 吞吐量(Throughput):指单位时间内系统所处理的信息量。它通常是用每小时或每天所处理的作业个数来度量。 周转时间:指从作业进入系统到作业退出系统所用的时间。而平均周转时间是指系统运行的几个作业周转时间的平均值。

北理工应用文在线作业答案

北京理工大学应用文写作在线作业答案 北理工应用文在线作业答案 第1阶段第一阶段 第2阶段第二阶段 计划的标题同许多事务文书一样,不必写明时限 写总结不一定要按照完成工作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写 调查报告可以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供领导决策参考 对未来一定时期的任务作出预想性安排的文种是 总结的开头包括的内容,下列不准确的一项是 调查报告在格式上没有固定的要求,一般包括 计划的种类很多,而且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其进行不同的分类,如按其内容分,可将其分为

综合性计划和 总结的正文一般包括基本情况、成绩收获、____________、经验体会等几部分内容 关于计划的主要作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总结主体的主要内容包括 条款式合同适用于工程承包、科技合作、合作生产、技术引进等内容比较的经济合同。 招标、投标文书最为突出的两大特点是竞争性和公开性。 我国《广告法》中所称的广告包括商业广告和非商业广告。 下列计划标题拟定恰当的一项是 写作调查报告,在表达方式上,要做到 一篇演讲稿的结尾以极富鼓动性的言辞号召人们为某种目的、某种理想而行动起来。这种结尾的方式叫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标题各项内容中不能省去的一项是

是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在完成某一项审计工作后,向委托者或授权者提交的情况书面报告。投标书一般是由_____________设计并送给投标单位的。 审计报告写作应注意的事项 第3阶段第三阶段 个人请柬应一人一柬,夫妻也不可合写一柬。 撰写欢迎词要大量选择感情色彩浓烈,感染力量强大的形容词、比喻词、象征词。 启事的标题可以只用事由表示。 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一般被称作(),它将消息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概括出来,并吸引读者。 通讯写作首先要注意 不管是欢迎词表达“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愉悦心情,还是欢送词表达亲朋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都具有的特点是( )。 着重记述社会变化、风土人情和建设状况,并在报纸上常以“巡礼”、“侧记”等形式出现的新闻体裁是____________。 广播稿主要使用语言来影响听众,所以_________是其最大特色。 消息有不同的划分方法,如从写作的角度来划分,可分为()四类。 请柬结尾的礼貌用语有 一般书信常用于个人之间的交往,也可以是个人写给单位或集体的 申请书内容比较单纯,一般一事一书 介绍信是用来介绍联系接洽事宜的一种应用文体,它只具有介绍的作用 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属于 下列材料不适合写贺信的是 下面关于悼词写作不正确的一项是 书信的种类很多,按使用目的和范围可分一般书信和( )两大类 下列语句叙述有错误的有 报告要反映工作实践,是可以运用某些修辞手法写得生动些,但有些修辞手法是不能使用的。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作业2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作业2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作业2》 一、填空题 1.媒体按作用于人的不同感官划分,可分为视听、视觉和听觉。 2.教学媒体由教和学两部分组成。 3.媒体具有传播和获取的功能;媒体具有积累和存储信息的功能。 4.通常小学教学中最普遍使用的教学媒体有黑板和粉笔、文字印刷、图片、实物和模型教具。 5.教学中使用的投影型视觉媒体主要有幻灯和投影。 6.在使用幻灯机时,如果影幕上的图像模糊,应调节幻灯机的调焦旋钮。 7.录音机在教学中使用的方法主要有示范模仿、情景展示和配画放音法。 8.听觉媒体是指承载、传输和控制声音的物质材料和工具。 9.计算机辅助学习主要有辅助学习式和模拟环境两种基本模式。 10.多媒体计算机主要包括三部分:信息输入部分、信息管理部分、输出部分。 11.计算机多媒体的教学功能主要有四个方面:作为教师、作为学习者、作为学习环境或学习工具、教学管理助手。 12.卫星电视系统由上行地面站、同步地球卫星和地面卫星接收站三部分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 1.教学传播过程中的五个基本要素是。 A.传播者、资源、信息、媒体、接受者 B.传播者、资源、信息、接受者、效果 C.传播者、媒体、信息、接受者、效果 D.教师、媒体、教材、学生、学习效果 2.下面关于教学媒体这一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教学媒体是教学信息的发送者 B.在教学中所有的服务于教学的工具都是媒体 C.教师不能算是一种教学媒体 D.黑板不是教学媒体 3.下面关于教学媒体分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可按教学媒体的实用性和价值分类 B.可按教学媒体的物理性质分类 C.可按传递信息的单向或双向分类 D.可按与外界接触的人体器官分类 4.下面关于媒体的教学功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教学媒体的理论和实践是教育技术的唯一研究领域 B.运用媒体的方式、方法对教学的效果影响不大 C.能找到一种可以适合于任何教学目标的“超级媒体”

北理工模拟题 操作系统

9操作系统6 一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 (√)在页式存储管理中,用户进程的地址空间是连续的,但允许将进程的各个页放在不连续的存储器块中。(2分)( ) . 2. (√)在页式存储管理中,用户进程的地址空间是连续的,但分页是根据用户需要来改变页的大小的。(2分)( ) . 3. (与模拟题5重复)设备的独立性就是用户可以任意使用系统设备而彼此互不影响。 (2分)() . 4. (与模拟题4重复)在数据传送的方式中,DMA控制方式是一种独立于CPU 完成外围设备和内存之间的数据交换方式,不需要CPU的频繁干涉。(2分)( ) . 5. (与模拟题4重复)批处理的主要缺点是CPU利用率低,不能并发执行。(2分) ( ) . 6. (与模拟题4重复)虚存的容量可以比内存大,也可以比内存小。(2分)( ) . 7. (与模拟题5重复)当系统中的进程数大于资源数时,进程竞争系统资源不一定会产生死锁。(2分)( ) . 8. (×)内存与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式中,程序查询方式的传输效率最高。(2分) ( DMA是最高) . 9. (与模拟题4重复)分页系统中,对主存的访问仍是以字节为单位进行的。(2分) ( ) . 10. (×)UNIX的文件系统中把文件分为三类,其中有一类文件叫特别文件,这类文件是指其用途是由用户特别指定了性质的文件。(2分)( 作业中有这道判断) .

二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1. 如果一个程序为多个进程所共享,那么该程序的代码在执行过程中不能被修改,即程序应该是(B )。(2分) A.可执行码√ B.可重入码 C.可改变码 D.都对 . 2. 操作系统中,(B )是竞争计算机系统资源的基本单位。(2分) A.程序√ B.进程 C.作业 D.用户 . 3. 一台计算机有13台磁带机。它们由N个进程竞争使用,每个进程可能需要4台磁带机。N为(D )时,系统没有死锁危险。(2分) √ . 分)2(要完成从一个文件中读一批数据的功能,需要依次执行的操作为4. 与模拟题4重复A.建立文件,写文件,读文件,关闭文件 B.建立文件,写文件,关闭文件 C.打开文件,读文件,关闭文件 D.打开文件,写文件 . 5. (D)不是操作系统必须提供的功能。(2分) B.为进程提供系统调用命令 C.处理中断猜的 D.编译源程序 . 6. 通常进程是由(与模拟题5重复)、数据段和PCB三部分组成的。(2分) C.程序段 D.缓冲区 . 7. 当一个进程处于这样状态(A)时,称为等待状态。(2分) √A.它正等待输入一批数据 B.它正等待运行完成 C.它正等待分配给它一个时间片 D.它正等待进入内存 . 8. ( B)是分段式虚拟存储管理优于分页式虚拟存储管理之处。(2分) A.没有零头 √B.便于共享内存中数据 C.只需将进程的一部分调入内存,进程即可运行 . 9. 最佳适应算法的空白区一般是按照(C )排列。(2分) A.地址从小到大 B.地址从大到小 √C.尺寸从小到大 D.尺寸从大到小 E.成正比 F.成反比 G.无关H.成固定比例 . 10. WINDOWS进程管理引入线程后,CPU采用的调度算法是(C )算法。(2

《现代教育技术学》12春作业与答案

12春《教育技术学》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100 分。) 1. 教育技术具有教育和技术双重特性。一方面教育技术的核心内容是教育,服务的实践领域是教育;同时另一方面它又是教育范畴中的一个特定领域,是(A)。 A. 在教育中引入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在教育活动中所采取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 B. 在教育中使用计算机人工智能,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 C. 采用视听教育的方法进行教学活动 D. 对教学设计的评价 满分:5 分 2. 静态视觉图像中,(B)结构给人以庄严、宏伟、尊严和刚强的感觉 A. 横线结构 B. 垂直结构 C. 斜线结构 D. 曲线结构 满分:5 分 3.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教育传播环境的是(D) A. 校园环境 B. 教室环境 C. 人际关系 D. 教师 满分:5 分 4. 教育技术包括物化形态的和(B)的技术。 A. 精神形态 B. 智能形态 C. 神化形态 D. 物质形态 满分:5 分 5. 下列教学方法在实践的发展中与教育技术的形成无关的是(D) A. 视听教学的发展 B. 程序教学发展 C. 系统化设计教学的发展 D. 学科教学的发展 满分:5 分 6. 下面哪项不属于程序教学的原则?(D) A. 小步子原则 B. 自定步调原则 C. 及时强化原则 D. 引起注意原则 满分:5 分 7. 下面哪项不属于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D) A. 随机通达教学 B. 抛锚式教学 C. 支架式教学 D. 程序式教学 满分:5 分 8. 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包括教学人员、(B)和技术人员三个部分。 A. 服务人员 B. 管理人员 C. 执行人员 D. 监督人员 满分:5 分 9.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是(C) A. 合作学习 B. 意义学习 C. 数字化学习 D. 自主学习 满分:5 分 10. 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包括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C)五个方面 A. 监督 B. 总结 C. 评价 D. 判断 满分:5 分 11. 支架式学习是指(B)

期末作业《现代教育技术》

期末作业考核 《现代教育技术》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教育技术 答: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上述定义明确地指出了教育技术的两个研究对象(学习过程、学习资源)和五个研究领域(设计、开发、运用、管理与评价)。 2.教学媒体 答:教学媒体包括教与学两方面的媒体,它是在教/学活动中,传递、承载和控制教育、教学信息的载体或中介,是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文件传送协议FTP 答:文件传送协议FTP文件传送协议FTP是Internet传统的服务之一,它也是Internet的一种标准协议。这一协议使用户能在联网的计算机之间传送文件,使用FTP几乎可以传送任何类型的正文文件、二进制文件、图像文件、声音文件、数据压缩文件等,因此FTP文件传输已成为Internet上传递文件的最主要方法。目前FTP软件很多,常用的有Leapftp,Cuteftp等。 4.网络教室 答:网络教室是指在一个物理教室范围内的计算机局域网,主要服务于课堂教学。 5.电子邮件 答:电子邮件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网络与其他用户进行联系的现代化通讯手段,它是Internet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服务,是Internet最重要、最基本的应用。 6.研究性学习 答: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教育技术的内涵? 答:教育技术的内涵:(1)“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是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对象(2)系统方法是教育技术的核心;(3)教育技术的根本目的是追求教育的最优化。

现代教育技术第二次作业

1.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电声媒体?请列举出常见的电声媒体。(2)录音有哪些教学功能?(3)请写出录音在教学中应用的方法。(4)在录音教学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1)什么是电声媒体?请列举出常见的电声媒体。 答:电声媒体是以电声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类教学媒体,它是现代教育技术媒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电声教学媒体有有线教学广播、无线教学广播、各种类型的录音教学媒体和语言实验室。 (2)录音有哪些教学功能? 答:录音在教学中的功能主要表现在:①典型示范,反复训练。②创设情境,突破难点。③因材施教,照顾差异。④及时反馈,自我评价。 (3)请写出录音在教学中应用的方法。 答:①示范法。为学生提供规范性的听觉材料,便于学生的模仿和训练。教师要采用灵活机动的方法对学生加强指导。 ②比较法。为学生提供听觉的对比材料,指导他们分析比较、区别异同、分辨正误、加强练习。 ③情境法。为教学创设情境,增强教学效果,通常和其他媒体配合使用。 ④反馈法。随录随放,使学生真实、迅速地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进行自我分析、自我评价,以利改进。 (4)在录音教学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①发挥录音作为听觉教学媒体的优势。应进一步挖掘录音教学的功能,深入研究录音教学的方法,使得录音在教学中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②做好教学设计。根据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分析,确定录音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目标、使用方法,认真评价使用效果。 ③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进行教学现场实地考察,提前试机,避免临时手忙脚乱,影响教学效果。 ④课后应做好总结和评价。 2.什么是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多媒体技术是计算机交互式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文本、图形、图像和声音,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的技术。 多媒体技术是多学科与计算机综合应用的技术,它包含了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信号的数字化处理技术、音频视频处理技术、图像压缩处理技术、现代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和模式识别技术,是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多学科综合应用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学作业标准答案

1.第1题 人所感受的外界信息中有80%以上都来自于_________。 A.听觉 B.视觉 C.触觉 D.嗅觉 答案:B 2.第2题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有华生、___________和桑代克。 A.加涅 B.斯金纳 C.巴甫洛夫 D.冯特 答案:B 3.第3题 当人们从阳光下走进较暗的房屋,就会感到一片漆黑。稍待片刻(几分钟或十几分钟),视觉才能逐渐恢复。人眼这种适应暗环境的功能称为____________。 A.暗适应 B.局部适应 C.本能适应 D.亮适应 答案:A 4.第4题 Cool Edit属于什么软件 A.图像处理软件 B.动画制作软件 C.音频制作软件 D.视频制作软件 答案:C 5.第6题 Adobe Premiere属于什么软件 A.图像制作软件 B.动画制作软件 C.视频处理软件 D.音频处理软件 答案:C 6.第13题 我国开始幻灯教学实验的时间大致是: 世纪末

世纪中 世纪末 答案:B 7.第14题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主要是___________的学习理论。 A.行为主义 B.认知主义 C.建构主义 D.人本主义 答案:C 8.第21题 声音是以__________的形式传递和存在的。这是一种机械波,具有纵波的波动特性,例如,反射、折射、绕射、干涉等。 A.震动 B.声波 C.粒子 D.能量 答案:B 9.第22题 教学目标分析的对象是 A.教师 B.学生 C.内容 D.教材 答案:B 10.第23题 以下哪种音频文件是不经过压缩而直接采样记录的数据 答案:B 11.第9题 人的听觉是一个复杂的“物理―生理―心理”过程,常用_______________三种量来描述。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质

现代教育技术离线作业(选)2015冬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作业(选做) 姓名:学号: 年级:学习中心:————————————————————————————— 1、用ppt或flash制作课件(结合自己的学科内容) 2、理解技术 3、如何理解主体技术与客体技术 4、技术和教育技术学的本质是什么 5、对教育技术学的概念的认识,结合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实际情况尝试给教育技术学下定义。 6、教育技术包括哪些大的范畴,每个范畴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7、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学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8、谈谈对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 9、什么是视听教育方法? 10、什么是个别化教学方法 11、程序教学的主要内容 12、系统化设计教学方法是什么 13、阐述教育技术是怎样形成的 14、我国电化教育名称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15、我国电化教育与教育技术的定义及实质 16、查阅资料和文献,论述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理论体系 17、为什么说系统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是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18、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并论述它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 19、举例说明传播理论对教学活动的指导意义 20、阐述系统方法对解决教育问题的意义与作用 2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会有更新的、更先进的教学媒体出现,原有的媒体会不断消亡吗?如果是,请举例说明;如果不是,也请举例说明。那么是或者不是的理由是什么?也就是一种媒体的消亡原因是什么?或者媒体没有消亡,只是变成了现代形式或者新的包装,又是为什么? 22、多种媒体结合使用会提高教学效率吗?是否越多越好,有效教学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23、谈谈你对媒体的发展趋势 24、阐述教学设计与教育技术的关系 25、运用各种媒体的原则和要求是什么 26、你认为学习者特征中哪些因素对教学设计而言最重要?学习者特征在远程教育中如何获取呢?

现代教育技术学作业

现代教育技术学作业

1.第1题 ________不仅具有路由的功能,而且能对两个网段中使用不同传输协议的数据进行互相的翻译转换,从而使不同的网络之间能进行互联 A.集线器 B.路由器 C.交换机 D.网关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2.第2题 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标准图像文件格式是? A.JPG B.BMP

C.A VI D.GIF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3.第8题 __________是光作用于人眼时引起的明亮程度的感觉。 A.色度 B.亮度 C.强度 D.饱和度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4.第9题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人的认知活动是按照一定阶段的心理结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种心理结构就是_______。 A.知识结构 B.认知结构 C.知识框架 D.认知内容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5.第10题 Ulead GIF Animator属于什么软件? A.图像处理软件

B.二维动画制作软件 C.三维动画制作软件 D.视频制作软件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6.第11题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主要是___________的学习理论。 A.行为主义 B.认知主义 C.建构主义 D.人本主义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7.第15题 “每一个人都具有发展自己潜力的能力和动力。因此,个体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发展的方向和价值,并对自己选择的结果负责。”这是哪种学习理论的观点? A.行为主义 B.认知主义 C.建构主义 D.人本主义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8.第16题 Adobe Premiere属于什么软件?

北理工模拟题操作系统定稿版

北理工模拟题操作系统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9操作系统6 一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 (√)在页式存储管理中,用户进程的地址空间是连续的,但允许将进程的各个页放在不连续的存储器块中。(2分) ( ) . 2. (√)在页式存储管理中,用户进程的地址空间是连续的,但分页是根据用户需要来改变页的大小的。(2分) ( ) . 3. (与模拟题5重复)设备的独立性就是用户可以任意使用系统设备而彼此互不影响。(2分) () . 4. (与模拟题4重复)在数据传送的方式中,DMA控制方式是一种独立于CPU完成外围设备和内存之间的数据交换方式,不需要CPU的频繁干涉。(2分) ( ) . 5. (与模拟题4重复)批处理的主要缺点是CPU利用率低,不能并发执行。(2分)( ) . 6. (与模拟题4重复)虚存的容量可以比内存大,也可以比内存小。(2分) ( )

7. (与模拟题5重复)当系统中的进程数大于资源数时,进程竞争系统资源不一定会产生死锁。(2分) ( ) . 8. (×)内存与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式中,程序查询方式的传输效率最高。(2分) ( DMA是最高 ) . 9. (与模拟题4重复)分页系统中,对主存的访问仍是以字节为单位进行的。(2分)( ) . 10. (×)UNIX的文件系统中把文件分为三类,其中有一类文件叫特别文件,这类文件是指其用途是由用户特别指定了性质的文件。(2分) ( 作业中有这道判断 ) . 二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1. 如果一个程序为多个进程所共享,那么该程序的代码在执行过程中不能被修改,即程序应该是(B )。(2分) A.可执行码√ B.可重入码 C.可改变码 D.都对

2019东北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离线作业

《现代教育技术》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教育技术 答: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上述定义明确地指出了教育技术的两个研究对象(学习过程、学习资源)和五个研究领域(设计、开发、运用、管理与评价)。 2.教学媒体 答:教学媒体包括教与学两方面的媒体,它是在教/学活动中,传递、承载和控制教育、教学信息的载体或中介,是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文件传送协议FTP 答:文件传送协议FTP文件传送协议FTP是Internet传统的服务之一,它也是Internet的一种标准协议。这一协议使用户能在联网的计算机之间传送文件,使用FTP几乎可以传送任何类型的正文文件、二进制文件、图像文件、声音文件、数据压缩文件等,因此FTP文件传输已成为Internet上传递文件的最主要方法。目前FTP软件很多,常用的有Leapftp,Cuteftp等。 4.网络教室 答:教室网是指在一个物理教室范围内的计算机局域网,主要服务于课堂教学,通常又称网络教室。5.电子邮件 答:它是Internet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服务,是Internet最重要、最基本的应用。 6.研究性学习 答:研究性学习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研究性学习指的是一种学习方式,它不但可以在研究型课程中运用,也可以在基础型课程与拓展型课程中运用;狭义的研究性学习单指研究型课程,指“围绕一个主题或问题,以小组学习为主要形式,学生自主进行的探索性、实践性、开放性课程”。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教育技术的内涵? 答:.教育技术是在视听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现代教学观念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从传授知识转向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重大转变。 2.简述电视教材的开发过程? 答:(1)环境、需求分析(2)教学设计(3)脚本设计(4)编程、制作(5)评价与修改 3.学习评价的功能有哪些? 答:一般认为,学习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按一定的规则对学习效果作出描述和评定的活动,

东师2020离线作业现代教育技术

离线考核 《现代教育技术》 满分100分 一、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简述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中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特点。 形成性评价通常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常采用非正式考试或单元测验的形式进行,测验的编制必须考虑单元教学中所有的重要目标,也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自我评估,或者依据教师的日常观察记录、与学生的面谈,一般在教学初始或教学期间使用。 形成性评价的特征可表示如下:形成性评价不单纯从评价者的需要出发,而更注重从被评价者的需要出发,重视学习的过程,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评价中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重视师生交流。 2、信息化教学工具在教学中,尤其是网络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几个方面。 网络工具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完全有必要对教学过程重新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简述校园网的硬件组成部分。 需要路由器交换机这2个最主要东西。路由器接外网,下来接交换机,交换机通过接配线架再接终端机和各种服务器。这就是最简单网路了:路由器、交换机、配线架、双绞线、RJ45接口模块、RJ45的水晶头、服务器和客户P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