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考题题库

环境工程考题题库
环境工程考题题库

第一章水质与水体自净

填空题:

1.水循环分为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两种。

2.水污染根据杂质的不同,可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其中化学性污染物质主要有无机污染物质(如酸、碱和无机盐),无机

有毒物质(主要是重金属),有机有毒物质(如农药、多环芳烃、芳香胺等),需氧污染物质,植物营养物质,油类物质;物理性污染包括悬

浮物质污染、热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生物性污染主要指病

原微生物。

3.根据水中致碱阴离子的不同,碱度可分为重碳酸盐碱度、碳酸盐碱度和氢氧化物碱度,通常通过总碱度和酚酞碱度的测定值来计算求得三

种碱度的值。

4.废水的可生化性可通过BOD5与COD的比值来判断,一般认为,BOD5/COD>0.3,说明废水的可生化性。

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将我国地表水按功能高低化分为五类标准,其中集中式生活饮用水

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应符合Ⅱ类标准,一般景观要求水域应符合Ⅴ类标准。

名词解释:

6.水污染: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谁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

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7.化学需氧量:在有氧条件下,水中可分解的有机物由于好氧微生物的作用被氧化分解而无机化,这个过程所需的氧量。

8.BOD5:在一般情况下,各国都规定统一采用5d、20℃作为生化需氧量测定的标准条件,以便可做相对比较,这样测得的生化需氧量记作。。。

9.水体自净: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变化,污染物质被分散、分离或分解,最后水体基本上恢复到原来状态,这个过程叫做

10.水环境容量:一定的水体在规定的环境目标下所能容纳污染物质的最大负荷量。

第二章水中悬浮物质和胶体物质的去除

填空题:

11.水中被去除杂质按颗粒大小可分为粗大颗粒物质、悬浮物质和胶体物质、溶解物质。

12.粗大颗粒物质的去除方法多借助物理作用的物理处理法,如筛滤截留、重力沉降和离心分离等。

13.悬浮颗粒在水中的沉降,根据其浓度及特种,可分为四种基本类型:自由沉降、絮凝沉降、拥挤沉降、压缩沉降。

14.普通沉淀池按照池内水流方向的不同,沉淀池的形式可分为平流式、竖流式、幅流式。

15.各种电解质离子压缩双电层以使胶体脱稳得能力是不同的,在浓度相等的条件下,电解质破坏胶体稳定性的能力随离子价得增高而。

16.去除水中溶解物质的方法主要有软化除盐、离子交换、吸附和膜分离。

17.离子交换法在给水处理中主要用于水质软化与除盐。

18.在水中溶解物质采用膜分离技术时,扩散渗析的推动力为浓度差,电渗析的推动力为电位差,反渗透的推动力为压力差。

名词解释:

19.滤料的级配:滤料的粒径范围以及在此范围内各种粒径的滤料数量之比

例。

20.滤料的有效直径和不均匀系数:有效直径是指能使10%的滤料通过的筛孔直径,以d10表示,即粒径小于d10的滤料占总量的10%。能使80%的滤料通过的筛孔直径以d80表示,d80与d10的比值就成为滤料的不均匀系数。

21.气浮法:是利用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作为载体去黏附水中的悬浮颗粒,,使其随气泡浮升到水面而加以去除的一种水处理方法。根据产生细微气泡的方式可分为:分散空气浮上法、电解浮上法、溶解空气浮上法。

22.吸附法:利用多孔性的固体物质,使水中的一种或多种去职被吸附在固体表面而分离去除的方法。

简答题:

23.什么叫理想沉淀池?

为了说明沉淀池的工作原理而进行了一些简化假设:

(1)沉淀池中各过水断面上各点的流速均相同;

(2)在沉降过程中悬浮颗粒以等速下降,颗粒的水平分速度等于水流速度;

(3)悬浮颗粒落到池底后不再浮起,就认为已被除去。

这样的沉淀池称为理想沉淀池。

24.离子交换法的运行操作包括哪四个步骤?简述每个步骤的作用。

答:交换:离子交换剂上的可交换离子与溶液中其它离子之间进行交换。

反洗:松动树脂层,以便下一步再生时,注入的再生液能分布均匀,同时也及时地清除淤积在树脂层内的杂质、碎粒和气泡。

再生:使具有较高浓度的再生液流过树脂层,将先前吸附的离子置换出来,从而使树脂的交换能力得到恢复。

清洗:将树脂层内残留的再生废液清洗掉。

25.何为氯胺消毒法,与纯氯消毒法相比有何优势?

答:在对水加氯消毒的同时,外加一些氨,使生成一定量的氯胺的方法叫氯胺消毒法。

与纯氯消毒法相比,杀菌作用进行的比较缓慢,可以保障距水厂较远的供水管网中仍有持续的杀菌能力。

第三章水的生物化学处理方法

填空题:

26.采用静态培养法培养细菌,大多数细菌得生长过程都会具有四个明显得生长阶段,即:、期、期和期。

名词解释:

27.水的生物化学处理法:

在人工创造的有利于微生物生命活动的环境中,使微生物大量繁殖,提高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效率的一种水处理方法。

28.简述SBR的基本操作过程,比较其与普通活性污泥法的异同。

SBR的基本操作过程为:进水、反应、沉淀、出水和待机五个步骤,为一个周期。SBR与普通活性污泥法的原理是相同的。

不同之处在于操作方法:SBR在同一反应器中不同时间段完成不同的操作,

而普通活性污泥法是在同一时间在不同设备中完成不同的操作。

29.内源呼吸:在新细胞合成与微生物增长过程中,除氧化一部分有机物以或的能量外,还有一部分微生物细胞物质也被氧化分解,并供应能量,这一过程叫做。

环境卫生学试题及答案二

及答案(二)环境卫生学试题 1. 致癌物的剂量效应曲线为:() A. 直线 B. U 型 C. S型 D .不规则型 E.抛物线型 【答案】 A 2. 可造成饮用水化学性污染中毒的物质不包括:() A. 氰化物 B. 铬 C. 硝酸盐 D. 放射性物质 E. 砷、汞 【答案】 D 3. 下列何者不是饮水处理常用混凝剂:() A. 明矶 B. 漂白粉、漂白粉精 C. 三氯化铁 D. 聚合氯化铝 E. 硫酸铝 【答案】 B

4. 下列哪项不是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

A. 确定城市性质,控制城市规模 B. 远期和近期规划结合,总体和详细规划结合 C. 保护生态环境,改善景观环境 D .经济技术合理 E.加强安全防患,促进人际交往 【答案】 D 5. 原生环境是指:() A. 天然形成,且基本上未受人为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 B. 天然形成,且受人为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 C. 天然形成,且受动物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 D. 天然形成,且受人和动物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 E. 人类生存的环境 【答案】 A 6. 光化学烟雾中,光化学氧化剂包括:() A. O3 B. PANs C. 醛类化合物 D. 以上都是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 D 7. 化妆品对健康的影响不包括:() A. 化妆品接触性皮炎 B .化妆品痤疮

C. 有毒化学物质污染造成的危害

D. 微生物污染造成的危害 E. 军团菌病 【答案】 E 8. 下列哪项不属于公害事件:() A. 痛痛病 B. 水俣病 C. 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 D. 温室效应 E. 光化学烟雾事件 【答案】 D 9. 土壤中化学物质的迁移转化受到土壤PH 值的影响,其特点是:() A. PH 值低,金属溶解度高 B. PH 值高,金属溶解度高 C. PH= 7时,金属的溶解度高 D. PH > 7时,金属的溶解度高 E. 土壤中金属的溶解度与土壤的 PH值无关 【答案】 A 10. 下列何者不是影响饮水氯化消毒的因素:() A. 加氯量和接触时间 B. 加氯设备 C. 水的PH D. 水的浑浊度 E. 水温

环保知识试卷(含答案)

****环境保护知识试题 公司/部门:姓名:分数: 一、单选题。(共20分,每题2分) 1、每年世界地球日为( B )。 A、3月22日 B、4月22日 C、5月22日 D、6月5日 2、全国统一的环境问题举报热线电话号码是( C ) A、12315 B、12069 C. 12369 D、 12689 3、我国能源资源有限,常规能源资源仅占世界总量的 A ,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A、10.7% B、22% C、7% D、4% 4、森林有哪三大效益:( A ) A、环境、社会、经济 B、环境、自然、经济 C、社会、自然、经济 5、一般将污染物分为:(A) A、工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四类。 B、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三类。 C、工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两类。 D、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等 6、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的会徽是( B )。 A、丹顶鹤 B、大熊猫 C、骆驼 D、袋鼠 7、以下有关环境的纪念日名称和时间哪项有错?( B ) A、中国植树节(3月12日);地球日(4月22日); B、生物多样性日(5月22日);世界环境日(6月6日); C、国际臭氧层保护日(9月16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5月22日)等。8、广义的自然保护区还包括(A)。 A、国家公园自然公园、野生动物禁猎区等 B、国家公园、森林公园、野生动物禁猎区等 C、自然公园、野生动物保护区等 D、国家公园、自然公园、野生动物禁猎区、野生动物保护区 9、最新修订的节能法将 A 确定为基本国策。 A、节约资源 B、节约能源 C、节约用水 D、节约用电 10、许多人使用家电时,习惯用遥控器关机或定时,此时电路会继续保持通电,千万别小看这种不经意间的待机能耗,它约占家庭用电量的D 。因此,电器不使用时要切断电源。 A、2% B、3% C、5% D、10% 二、多选题。(共15分,每题3分) 1、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活动已开展了十年,新疆已有两座城市榜上有名。它们是( AC) A、库尔勒市 B、石河子市 C、克拉玛依市 D、乌鲁木齐市 2、地球周围的圈层有(ABCD) A、大气圈 B、土壤岩石圈 C、水圈 D、生物圈 3、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环境影响评价的适用对象包括( CE ) A、制定政策 B、制定法律 C、制定规划 D、制定计划 E、建设项目

环境工程原理考试重点

环境工程原理考试要点(待完善版) 类型: 一:填空(15分) 二:名词解释(15分) 5个 三:简答题(20分) 4个 四:计算题(50分) 4个 一:填空(15分)因为老师没给,只说了简单所以不好说(下面的仅供参考)

二:名词解释(15分) 5个 16选5 1、球形度:它是表征球形颗粒的形状与球形颗粒的差异程度, 又称为形状系数。 2、干扰沉降:在流体中,如果流体的分率较高,颗粒之间有显 著的相互作用,容器壁面对颗粒沉降的影响也不 可忽,此种沉降称为干扰沉降。

3、分离因数:将同一颗粒在同一种流体中的离心沉降速度与重 力沉降速度的比称为分离因数。 4、分割颗径:粒级效率正好为50%的颗粒直径,称为分割粒径。 5、深层过滤:是指流体中的固体颗粒被过滤介质内部的空隙拦 截在介质的微孔流道内,固体颗粒不形成滤饼。 6、固体流态化:是指将大量固体颗粒悬浮于流动的流体之中, 并在流体作用下使颗粒作翻滚运动,类似于液 体的沸腾状态。 7、傅里叶定律:内涵为通过等温面的导热速率与温度梯度和传 热面积成正比,即(P136)。 8、热导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通过的热量与温度梯度的比 例系数 9、对流传热系数:在对流传热过程中由牛顿冷却定律定义热流 密度q与ΔT成正比。 10、菲克定律: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扩散方向的单位截面 积的扩散物质流量与该截面处的浓度梯度成正 比,即。 11、漂流因子:总体流动对传质速率的影响程度,表达式为 P/PBMm。(P212) 12、双膜理论:双模理论基于双模模型,他复杂的的对流传质 过程描述为吸收质以分子扩散形式通过两个串

环境卫生学试题及答案三

环境卫生学试题及答案(三) 1.微量元素的剂量效应曲线为:() A.直线 型 型 D.不规则型 E.抛物线型 【答案】B 2.下列哪些癌症可能与亚硝胺无关:() A.胃癌、食管癌 B.肝癌、胰腺癌 C.宫颈癌 D .结肠癌、膀胱癌 E. 乳腺癌 【答案】C 3.下列何者不是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 A.水中微粒的性质和含量 B.水温 C.混凝剂种类和搅拌强度 D .滤料颗粒大小 E.水的PH值和酸碱度 答案】D

4.城市规划中,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A.为避免城市热岛效应,应将城市中有污染的工厂迁移至城市周围。 B .北方寒冷地区,在不影响日照条件下,可适当提高建筑密度。 C.南方炎热地区,可适当降低建筑密度。 D.应尽量把地面水组织到城市用地内,结合绿化建成河(湖、海)滨公园 E.曾被有机物污染而无机化过程尚未完成的土壤不宜作居住区用地。 【答案】A 5.克汀病是由于下列哪种原因引起:() A.砷中毒 B.碘缺乏 C.饮水硬度过低 D.缺硒 E.以上都不是 【答案】B 6.引起水俣病的原因是:() A.饮水受镉污染 B.水中铬污染 C.水中砷超标 D.饮水中汞含量超标 E.以上都不是 【答案】E 是指:()

A.慢性支气管炎

B.肺气肿 C.支气管哮喘和肺气肿 D.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E .以上都包括 【答案】E 8.引起痛痛病的物质是:() 【答案】D 9.氟斑牙的发生最常见于:()岁以下幼儿 岁以下儿童 ?15岁儿童 D.成年后迁入病区的氟骨症患者岁以上成年人 【答案】C 10.下列何者为介水传染病:() A.痢疾、乙型肝炎、伤寒 B.伤寒、脊髓灰质炎、甲型肝炎 C.霍乱、伤寒、乙脑

环境保护培训试题及答案

环境保护法综合测试题 部门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 1、每年的6月5日是()。 A、世界环境日 B、地球日 C、土地日 D、爱鸟日 2、我国环境保护法所指的环境是()。 A、大环境概念 B、生态环境概念 C、次生环境概念 D、原生环境概念 3、当事人对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内向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A、30日 B、25日 C、20日 D、15日 4、我国环境保护法规确立的环境污染危害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为()。 A、过错责任原则 B、无过错责任原则 C、公平责任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 5、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年。 A、2 B、1 C、3 D、5 6、()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并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 A、国务院 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C、省 D、环保局 7、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行为主体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有()和()。 A、赔礼道歉 B、排除危害 C、赔偿损失 D、恢复原状 8、对确有必有拆除或者闲置的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征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方能拆除或者闲置。

A、省级 B、地市级 C、所在地 D、县级 9、全国环境监测网分为国家网、省级网和()。 A、市级网 B、县级网 C、村级网 D、乡镇级网 10、环境依据其功能的不同分为生活环境和()。 A、自然环境 B、人工环境 C、生态环境 D、原生环境 二、判断题 1、环境保护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 ) 2、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行制定。( ) 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有权对管辖范围内的排污单位进行现场检查。( ) 4、排污单位必须如实填写申报登记表,经本单位主管部门核实即可,不需报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 5、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及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是环境保护的两个内容。( ) 6、环境保护法的适用范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域和领海。( ) 7、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环保部门给予奖励。( ) 8、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 ) 9、征收的超标准排污费必须用于污染的防治,不得挪作他用。( ) 10、对不按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的企业或单位由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业或关闭;( )

环境工程原理1试题

水从水箱中经弯管流出。已知管径 d=15cm , i i =30m , i 2=60m , H 2=15m 。管道中沿程摩擦系数 =0.023,弯头 =0.9,40°开度蝶阀 的=10.8。问: (1)当H i =10m 时,通过弯道的流量为多少? 根据机械能衡算方程, 2 U 1 有 2 gz 1 2 P 1 U 2 2 gz 2 P 2 h h f , 2 2 2 H 1 = U 2 丄 h f ,1 h f (丄 )-UL 29.2x U2,得 U 2=2.55m/s ,流 2g g g d 2g 2g 量为 q v -d -U1 0.045m 3/s 4 (2)如流量为60L/S ,箱中水头H i 应为多少? 用活性炭对含有有机色素的水进行脱色处理。 对应于水量投加5%的 活性炭可以将水的色度降至原来的 25% .投加10%则色度可以降至 原来的3.5%。如果将色度降至原色度的0.5%.需要投加多少活性炭? 设该体系Freundlich 方程成立。 U 2 4q v d 2 3.40m/s ,所以 H 1 2 U 2 2g 2 2 八益29噹17^

由Freundlich^ffi 等式,单位质凰活性炭吸附的色素量为才残余平衡色度为◎则 咛 §円u 25-,型評之“ 035- 吶 75X10 _ / 0. 25 ? 5X96* 5 一(0.035 丿 — = 0,227 设应投加活性炭『%,由 75y _j (L 25 {曲 5X(100-0, 5)^\O 7005 j 得y=l 阳即需要投加16%的活性炭。 在填料塔内用清水吸收空气中的氨气,空气的流率为0.024 kmol/(m 2 ? s),其中氨气的摩尔比为 0.015,入口清水流率为 0.023 kmol/(m 2 ? s)。操作条件下的相平衡关系为 Y*=0.8X ,总体积传质 系数 Kya =0.06 kmol/(m 3 ? s)。 (1) 如果氨气的吸收率为99%,填料塔的塔高应为多少? (2) 如果填料塔高为6m 则氨气的吸收率为多少?(要求用吸收因子计算) 解;<1)进口就气摩尔Yi =0.015,^ 口摩尔比为 ⑵ 如果填料塔高为结帀顶则氨气的吸收率为多少 进口清水中氮浓度X, = 0,出口吸收液中氮浓度X|可以通过全塔的物料 衡算求得; Xi =X S + ^(Y! -Yz)=O+^-~ X(Q. OB-O. 000 15)=0.015 5 住和 如” 0. C23 塔底的传质推动力为 =¥] -mXi =0, 015-0. 8X0.015 5 = 0.002 6 塔顶的传质推动力为 ^y 3 = Y 3—mX £-l. 5XlO-4-0-1.5X10-4 ⑴分) 平均推动力为 "芋册 嘗膨 切 比丽 ln 0:Q0O15 <15? 门分】 〔3分)

2012年12月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法考核试题

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法试题 一、填空题 1、常用的低温灭菌方法有(写出3类)___________、等离子体灭菌、化学浸泡灭菌;临床应用最广泛的灭菌方法为 _____________。 2、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测指示菌为____________. 3、平板暴露法采样时,物品准备:9cm直径无菌普通营养琼脂平皿、无菌纸。采样时间:在___________处理后、操 作前进行采样。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_____________.方法:室内面积≤30㎡,设一条对角线取______点,即中心一点、两端各距墙_____点;室内面积>30㎡,设东、西、南、北点均距墙1m及中心点。采样时,动作要轻,注意布点顺序、收取顺序要一致;采样后,注意做__ _________。Ⅱ类环境中,空气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为<___________cfu /cm3,Ⅲ类类环境中,空气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为<__________ cfu /cm3。 4.物体表面采样时,物品准备:5cm×5cm的标准无菌规格板、装有无菌棉拭子+10ml采样液、酒精灯和弯盘。采样时间:在____________处理后进行采样。采样面积:被采表面<100㎝2,取__________表面;被采表面>100㎝2,,取________㎝2。 5、Ⅰ类环境中,物体表面细菌菌总数应<_________ cfu /cm2,医务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应<________ cfu /cm2。Ⅱ 类环境中,物体表面细菌菌总数应<_________ cfu /cm2,医务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应 <________ cfu /cm2。Ⅲ类环境中,物体表面细菌菌总数应<_________ cfu /cm2,医务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应 <__________ cfu /cm2。 使用中消毒剂:细菌菌落总数应≤__________cfu/ml;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6、医疗用品卫生标准: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粘膜的医疗用品必须_________. 接触皮肤或粘膜的医疗用品必须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5,共25分) 1、关于无菌器械保存液和消毒剂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无菌器械保存液应该是无菌的,最多允许检出少量微球菌 B、使用中消毒剂细菌总数应≤200cfu/ml,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C、无菌器械保存液细菌总数应≤5 cfu/ml ,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D、使用中消毒剂细菌总数应≤10cfu/ml,允许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E、使用中消毒剂细菌总数应≤100cfu/ml,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2、关于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的监测,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应进行生物和化学监测 B、生物监测:消毒剂每季度1次,其细菌含量必须<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C、灭菌剂每月生物监测1次,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D、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的浓度应每天监测 E、对戊二醛浓度的监测应每月不少于1次 3、关于地面和拖洗工具的消毒,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地面应经常用含氯消毒剂拖洗,既能消毒,又能增白 B、因为2%戊二醛是高水平消毒剂,有条件时最好用戊二醛拖地,消毒效果好 C、地面应湿式轻扫,保持清洁,局部有血迹等污染时局部用消毒剂处理 D、脱洗工具使用后先洗净,再消毒,然后晾干 E、检验科的地面每天均需用消毒剂脱洗 4、灭菌速度快、灭菌效果好、经济、环境污染小的是()E A、环氧乙烷灭菌法 B、戊二醛浸泡灭菌法 C、辐射灭菌法 D、过氧乙酸浸泡灭菌法 E、压力蒸汽灭菌法 5、属于低水平消毒剂的是() A、戊二醛 B、过氧乙酸 C、碘伏 D、洗必泰 E、异丙醇

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doc

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 单选题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 A. 其他领空 B. 其他岛屿 C. 其他海域 D. 其他大陆架 正确答案: C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2. 国家鼓励环境保护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高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水平,普及环境保护的()。 A. 教育网络 B. 科学知识 C. 行政法规 D. 技术措施 正确答案: B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3.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 A. 大气质量 B. 水环境质量标准 C. 污染物处理标准 D. 污染物排放标准 正确答案: D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4.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监测制度,制定监测规范,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环境监测和管理。 A. 建立监测机构 B. 组织监测网络 C. 建立管理机构 D. 制定监测程序和标准 正确答案: B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5. 建设项目的(),必须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影响作出评价,规 定防治措施,报各有关主管部门审批。 A. 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 B. 环境质量报告书 C. 环境影响报告书 D. 污染防治报告书 正确答案: C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6. 已经建成的设施,其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的,应()。 A. 限期治理 B. 限期拆除 C. 停产治理 D. 上报处罚 正确答案: A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7. 制定城市规划,应当()的目标和任务。 A. 制定大气防污染及治理 B. 确定江河流域的环境保护 C. 制定交通改善 D. 确定保护和改善环境 正确答案: D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8. 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须与()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使用。 A. 关键工程 B. 主体工程 C. 被警告 D. 防污工程 正确答案: B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9. 排放污染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企业、事业单位,依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并()。 A. 被罚款 B. 被通报批评 C. 被警告 D. 负责治理 正确答案: D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10. 违反国家环境保护法,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导致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 A. 开除公职 B. 进行重罚 C.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D. 依法行政拘留处罚 正确答案: C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环境工程原理试题(卷)与答案解析

XXXXXX 2016至2017学年第 1 学期 环境工程原理 考查试卷 考试方式: 开卷 本试卷考试分数占学生总评成绩的70% 教研室主任复核 本试卷可能用到的计算值: ln2=0.693, ln3=1.099, ln5=1.609,g=10 m/s 2 ,= 1.4 π=3.14, =1.44 一、填空题:(每空0.5分 .共20分) 1. 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是目前人类面临的两大类环境问题,它们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可持续发展、人类可持续生存的重大问题。 2. 水污染根据污染物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 3. 空气净化与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大类。 4. 压强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导出的表示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 5. 李白诗中有“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句,用国际单位制表示李白描述的白发长度为________________。释印肃诗中有“黄金万两非堪比,东西南北至分明”,用国际单位制表示诗中描述的黄金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百分比浓度的量纲为_______________。 7. 在流动糸统中,若截面上流体的流速、压强、密度等仅随__________而变,不随__________而变,称为稳定流动。质量衡算依据的基本定律是________________,能量衡算依据的基本定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8. 考古学家发掘出长、宽、高分别为160 cm 、40 cm 、30 cm 的古代排水砖管,壁厚为3 cm ,则流过其中的流体的当量直径为____________。 9. 流体在圆形直管内滞流流动时,其速度分布是_____________ 型曲线,其管中心的最大流速为平均流速的___________ ,縻擦糸数λ与Re 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 10. 用二种厚度相同的材料保温时,往往把_____________ 的材料包在内 层,以达到好的保温效果。 11. 能量衡算方程中涉及的能量中机械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不能直接转变为机械能的能量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2. 流体流动有两种典型的形态,即_________和_________,判别方法是用___________的值来判断,判断临界值分别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13. 测流量的装置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14. 热量传递主要三种方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不能发生在固体中,________________可以发生在真空中。 15. 费克定律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 16. 重力沉降和离心沉降是利用待分离的颗粒与流体之间的____________,在重力或离心力的作用下使颗粒和流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对于土壤的污染只能产生局部污染。 ( ) 2. 对于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体系来说,两种组分的质量比等于摩尔比。 ( ) 系部名称: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密 封 线----------------------------------------密 封 线-----------------------------------------密 封 线--------------

2020年公卫助理医师《环境卫生学》试题及答案(卷七)

2020年公卫助理医师《环境卫生学》试题及答案(卷七) 一、A1 1、对生态系统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有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组成 B、使生物圈内能量和物质循环的一个功能单位 C、借助于各种功能流(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所连接的稳态系统 D、构成生物群落的生物是生态系统的主体 E、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2、人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最本质的联系是 A、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B、吸收与排泄 C、信息传递 D、物质交换和能量转移 E、营养物质的转换 3、生态系统由四部分组成,即 A、生产者,一级消费者,二级消费者,分解者 B、生物群体、空气、土壤、水 C、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命物质 D、生态平衡、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E、水圈、气圈、岩石圈、生物圈 4、食物链的概念是

A、生物与生物间因化学因素而建立的链锁关系 B、生物与生物间因食物和能量而建立的链锁关系 C、生物与环境间因食物而建立的链锁关系 D、生物与环境间因能量而建立的链锁关系 E、生物与生物之间因能量而建立的链锁关系 5、生态系统是由 A、生物群落构成 B、生物群落及其非生物环境组成 C、人类聚居而成 D、人类与其他生物组成 E、人类与非生物系统构成 6、关于生态平衡的定义,下列正确的是 A、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动态平衡 B、生物与环境之间的暂时平衡 C、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暂时相对的平衡 D、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 E、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长期平衡 7、影响环境污染物对健康危害程度的因素有以下各项,但不包括 A、剂量或强度 B、作用持续时间 C、受害的人群数量

环境保护培训试题及答案

环境保护法综合测试题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题2.5分,共50分) 1、每年的6月5日是(A)。 A、世界环境日 B 、地球日C、土地日D、爱鸟日 2、我国环境保护法所指的环境是(A)。 A、大环境概念 B、生态环境概念 C、次生环境概念 D原生环境概念 3、当事人对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D)内向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A 30 日B、25 日C、20 日D、15 日 4、我国环境保护法规确立的环境污染危害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为(B)。 A、过错责任原则 B、无过错责任原则 C、公平责任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 5、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C)年。 A 2 B 、1 C、3 D 、5 6、(B)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并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 A、国务院B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C 、省D、环保局 7、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行为主体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有(B)和(C)。 A、赔礼道歉 B、排除危害 C、赔偿损失 D、恢复原状 &对确有必要拆除或者闲置的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征得(C)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方能拆除或者闲置。 A、省级 B、地市级 C、所在地 D、县级 9、全国环境监测网分为国家网、省级网和(A)。 A、市级网 B 、县级网 C 、村级网D、乡镇级网 10、环境依据其功能的不同分为生活环境和(C)。

A、自然环境 B、人工环境 C、生态环境 D、原生环境 11、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B)、损害担责的原则。 A、政府为主 B、公众参与 C、部门配合 D、社区配合 1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新环保法立法的目的?(C) A、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B、保障公众健康 C、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D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 持续发展 13、违反新环保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B) ; 重点排污单位不公开或者不如实公开环境信息的,由(B) 责令公开,处以罚款,并予以公告。 A、民事责任;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刑事责任;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民事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D刑事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14、国家实行(A) 和(A) 制度。 A、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评价 B、考核评价;验收评价 C考核评价;环境评价 D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评价 1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环境监察机构和其他负有环境保 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有权对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进行 (B) A、责令停产 B、现场检查 C、整改教育 D、罚款 16、国务院环境保护(C) ,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A、职能部门 B、职能负责部门 C、主管部门 D、行政主管部门 17、( ) 应当采取措施,组织对生活废弃物的分类处置、回收利用。(D) A、国务院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C、县级人民政府 D、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18、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发生的重大环境事件应当及时向本级(B )报告,依法接受 监督。 A、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B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人民政府D环保主管部门

环境工程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环境工程原理》复习题 一、填空题 1、球形颗粒在静止流体中作重力沉降,经历________和_______两个阶段。沉降速度是指_______阶段,颗粒相对于流体的运动速度。 2、在流动系统中,水连续地从粗圆管流入细圆管,粗管内径为细管的2倍。则细管内水的流速为粗管内流速的___ ____倍。 3、某室内空气中O 的浓度是0.08×10-6(体积分数),在1.013×105Pa、25℃下, 3 该浓度可表示为 __ _ __ μg/m3。 4、若某气体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值很大,说明该气体为_____气体。在吸收操作中__压力和_____温度可提高气体的溶解度,有利于吸收。 5、长方形的长为2a,宽为 a,其当量直径为__________。 6、当系统中流速、压力和密度等物理量只是___ ___的函数,而不随_ ____变化,该系统称为稳态系统。 7、传热的基本方式有、和辐射三种,传热可以以其中一种方式进行,也可以同时以两种或三种方式进行。 8反映旋风分离器分离性能的主要指标有 和。 9、边界层的形成是流体具有__ ___的结果。 10、在深层过滤中,流体的悬浮颗粒随流体进入滤料层进而被滤料捕获,该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行为:__ ___、附着行为、__ ___。11、常用吸附剂的主要特性有:(1)__ ___;(2)__ ___;

(3)稳定性好;(4)适当的物理特性;(5)价廉易得。 12、所谓气膜控制,即吸收总阻力集中在______一侧,而______一侧阻力可忽略;如果说吸收质气体是属于难溶气体,则此吸收过程是________控制。 13、在流动系统中,水连续地从粗圆管流入细圆管,粗管内径为细管的2倍。则细管内水的流速为粗管内流速的___ ____倍。 14、传热的基本方式有、和辐射三种,传热可以以其中一种方式进行,也可以同时以两种或三种方式进行。 15、在间壁式换热器中,间壁两边流体都变温时,两流体的流动方向 有、逆流、错流、 __ ______四种。 16、长方形的长为2a,宽为 a,其当量直径为__________。 17、当系统中流速、压力和密度等物理量只是___ ___的函数,而不随_ ____变化,该系统称为稳态系统。 18、某化工厂,用河水在一间壁式换热器内冷凝有机蒸汽,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发现换热器的传热效果明显下降,分析主要原因 是。 19、反映旋风分离器分离性能的主要指标有 和。 20、在深层过滤中,流体的悬浮颗粒随流体进入滤料层进而被滤料捕获,该 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行为:__ ___、附着行为、__ ___。 21、用二种厚度相同的材料保温时,往往把_____________ 的材料包在内层, 以达到好的保温效果。

环境工程原理试题及答案word版本

环境工程原理试题及 答案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2011-2012学年第1 学期考试科目:环境工程原理基础 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学号姓名年级专业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6分) 1、圆形直管管径增加1倍,流量、长度及摩擦系数均不变时,流体在管内流动的沿程阻力损失变为原来的多少倍() A 、2 B、4 C、1/16 D、1/32 2 、关于无量纲准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量纲为1 B、无量纲、有单位 C、有量纲、无单位 D、数值大小取决于所采用单位制 3 、流体流动的内摩擦力与()成正比 A 、动能梯度 B、流量梯度C、速度梯度 D、压力梯度

4 、关于气体黏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基本不受压力影响 B、基本不受温度影响 C、随压力升高而减小 D、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5、某一含有A、B两种组分的气相混合体系总体处于静止状态,其中B浓度远大于A且分布均匀一致,A在水平方向存在浓度分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组分在水平方向进行反向扩散 B、A组分扩散通量与AB组分平均浓度差成正比 C、B组分扩散通量与AB组分平均浓度差成反比 D、A组分扩散通量与A的浓度差成正比 6 、旋风分离器临界直径是指() A、能够进入其中的最小颗粒直径 B、能够进入其中的最大颗粒直径 C、能全部分离出来的最小颗粒的直径 D、能全部分离出来的最大颗粒的直径 7 、滤料通常是指()过滤介质 A、颗粒状 B、织物状 C、多空固体 D、多孔膜

8、 活性炭对水中某种高分子有机物在25℃吸附实验发现吸附容量q 和平衡浓度c 之间具有如下关系:c c q 21+= ,这个关系符合下列哪种吸附等温曲线( ) A 、弗兰德里希(Freundlich)方程 B 、朗缪尔(Langmuir)方程。 C 、亨利方程。 D 、 Bet 方程。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16 分) 1、 “环境工程学”的任务是利用环境学科与工程学的方法,研究环境污染控制理论、____技术___、措施和____政策____。 2、 污染物处理工程的核心:利用环境工程基本技术原理,通过_____工程___手段,实现污染物的_____高效___、快速去除。 3、 环境工程原理分析问题的基本思路是通过_____微观___过程分析看本质,通过_____数学___表达进行定量解析。 4、若质量为m 、体积为V 的流体进入某静压强为p 、面积为A 的截面,则输入系统的功为____pV____,这种功称为_____流动___功,即是流体的静压能。 5、 根据伯努利方程,流体在流动过程中若存在能量损失,且无外功加入,系统的总机械能沿流动方向将逐渐____减少____。 6、 分子扩散过程由分子的____微观____运动而导致的,只有在固体、静止流体或层流流动的流体中才会________发生。

环境卫生学试题及答案一

答案】 B 环境卫生学试题及答案(一) 1. 人类自然环境的构成包括()。 A. 大气圈 B. 水圈 C. 土壤岩石圈 D. 生物圈 E. 以上都包括 【答案】 E 2. 下列哪项不是反映小气候对人体影响的常用生理指标()。 A. 皮肤温度、体温 B. 脉搏、心率 C. 代谢产热量 D. 出汗量 E. 温热感 【答案】 C 3. 下列哪项不是健康城市的标准()。 A. 清洁的环境、可靠的食品、饮水、能源供应 B. 舒适的生活条件、便利的交通体系 C. 各种娱乐和休闲场所,方便市民沟通和联系 D. 保护文化遗产、改善健康服务质量 E. 保证市民在营养、饮水、住房、收入、安全等基本要求4. 环境卫生学研究的对象包括()。 A. 自然环境 B. 生活居住环境 C. 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和生物圈 D. 以上都是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 D 5. 引起 "富营养化 "的原因是()。 A. 能量流动失去平衡 B. 温室效应 C. 酸雨 D. 氮循环不平衡 E. 以上都是 【答案】 D 6. 居住建筑密度是指()。 A. 每人居住建筑用地面积 B. 单位面积上的居住人数 C. 使用面积占建筑面积之比 D. 居住建筑基底面积 /居住建筑用地面积 E. 每万平方米上的建筑物个数 【答案】 D 7.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

A.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评价 B. 多年的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的评价 C. 将来要建设的项目可能对环境的影响评价 D. 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评价 E. 寻找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的评价 【答案】 C 8. 下列哪项不是氯化消毒的方法()。 A. 普通氯化消毒法 B. 氯胺消毒法 C?折点消毒法 D. 二氧化氯消毒法 E. 过量氯消毒法 【答案】 D 9. 下列何者不包括在生活饮用水标准中()。 A. 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 B. 毒理学指标 C. 细菌学指标 D. 水体自净指标 E. 放射性指标 【答案】 D 10. 酸雨是指降水的 pH 值小于()。 B. 5.6 C. 4.6 D. 3.6 E. 2.6 【答案】 B 11. 测定大气中有害气体的采样高度为()。 A. 呼吸带高度 B. 0.5 米的高度 C. 1.0 米的高度 D. 3 米的高度 E. 5 米以上高度 【答案】 A 12. 某工厂每日燃煤1000 吨,煤中含硫量为 1%,约有 10%的硫转入炉渣中,该工厂每日可向大气中排放 SO2()。 A. 9.0 吨 B. 4.5 吨 C. 18 吨 D. 90 吨 E. 45 吨 【答案】 A 13. 溶解氧含量可作为()。 A. 有机物污染的间接指标 C. 有机物污染及其自净的间接指标 A. 6.6 B. 水体自净的间接指标

环境保护培训试题及答案

东坪乡卫生院环境保护培训试卷 科室:姓名:成绩: 1、每年的4月22日是() A、世界环境日 B、地球日 C、土地日 D、爱鸟日 2、1983年底,在全国第二次环境保护会议上,环境保护被确立为我国的一项() A、基本国策 B、基本政策 C、基本方针 D、基本策略 3、环境保护法最早规定的三项基本制度是指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和() A、限期治理制度 B、排污许可证制度 C、“三同时”制度 D、目标责任制度 4、我国的环境保护法规定,在环境民事责任方面适用() A、因果关系推定原则 B、举证责任转移原则 C、无过错责任原则 D、特殊责任原则 5、人类对环境应持的正确态度是() A、最大限度地扩大自然保护区 B、减少向环境索取物质和能量 C、协调人类自身发展、生产发展与环境发展的关系 D、停止或减缓人类的发展,使环境恢复原始面貌 6、有关臭氧层破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使用电冰箱、空调释放大量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所致 B、臭氧主要分布在近地面的对流层,容易被人类活动所破坏 C、臭氧层空洞的出现,使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将发生变化 D、保护臭氧层的主要措施是逐步淘汰破坏臭氧层物质的排放 7、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出发,下列城市规划合理的是( ) A、有污染的工业,布局应适当分散 B、为了方便居民乘车,交通运输线应尽量通过市中心 C、居住区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有大气污染的企业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 D、居住区位于河流的下游,有水污染的企业位于河流的上游 8、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 A、河水,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 B、河水,冰川水,浅层地下水 C、河水,浅层地下水,淡水湖泊水 D、冰川水,浅层地下水,淡水湖泊水 9、大气中CO2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 B、太阳黑子增多 C、温带森林破坏严重 D、地球温度升高,海水中CO2溢出 10、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有() A、蒸发强烈,海平面下降 B、陆地面积增加 C、中纬度地区更加湿润,粮食产量增加 D、温带耕作区向高纬度方向延伸 11、不属于造成水体污染原因的是( ) A、工业废水 B、生活污水 C、旅运、水运 D、大气降水 12、一般将污染物分为:() A、工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四类 B、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三类 C、工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两类

清华大学环境工程原理(分离过程原理)期末试卷(环3)

环3 《环境工程原理》——分离过程原理试题 班级:姓名:学号: 一、问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在过滤过程中,滤饼层的可压缩性通常用什么参数来表示?试分析说明滤饼层为不可压缩 和可压缩两种情况时,增加过滤压差对过滤速度的影响。 (2)试比较深层过滤和表面过滤的特点和差异。 (3)试说明反渗透膜材质是如何影响膜的截留率的? (4)空气中含有SO2和CH4两种气体,其分压相同,试判断哪种污染物更易被水吸收?为什么? (5)采用活性炭吸附某含酚废水,当采用单级吸附饱和后,将饱和后的活性炭填充到固定床中, 从顶部通入同样浓度的含酚废水,问活性炭是否还能吸附酚?为什么? 二、采用转筒离心机分离悬浊液中的固体颗粒,已知颗粒直径为50μm,颗粒密度为6600kg/m3,悬浊液密度为1000kg/m3,黏度为1.2×10-3Pa·s,转筒尺寸为h=500mm, r1=50mm, r2=100mm, 离心机转速为250r/min。(20分) (1)求离心机完全去除固体颗粒时的最大悬浊液处理量。 (2)如果改用直径D与离心机相同的旋流分离器处理该悬浊液,假设进液口宽度B=D/4,液体 在旋流分离器中的旋转圈数为5,采用什么样的操作条件,才能使旋流分离器的分离效率与离心机相同。 三、对某有害气体采用吸收法处理,已知气液两相的相平衡关系为y*=1.2x。假设气体中溶质摩尔分数为0.3,吸收剂中的溶质摩尔分数为0.01,液气比为2。(25分) (1)采用逆流操作时,请画出操作线和平衡线的关系示意图。假设气体出口处气体中溶质摩尔 分数为0.02,计算气体进口和出口处的推动力。 (2)采用并流操作(气体和吸收剂均从塔底部进入)时,请画出操作线和平衡线的关系示意图。 如果同样要求气体出口处气体中溶质摩尔分数达到0.02,问是否能够达到要求?气体中溶质摩尔分数最低能达到多少? (3)在上述并流操作条件下,如果要使气体出口处气体中溶质摩尔分数达到0.02,应如何调整 操作参数?请通过计算说明。 四、采用萃取法处理含酚废水。已知待处理的含酚废水体积为10L, 密度为1000 kg/m3,废水中的酚浓度为100 mg/L,要求萃取后废水中酚浓度达到15mg/L以下。假设酚的分配系数为15,并不随溶液组成而变化。(25分) (1)采用单级萃取时,问需要添加多少kg的萃取剂? (2)将单级萃取后的萃取相与同样体积和同样浓度的含酚废水再次接触进行萃取操作,问废水 中的酚浓度可以降低到多少?并请画出操作线和平衡线的关系示意图。 (3)重复(2)的操作,求最终得到的萃取相中酚的最大浓度为多少?

环境卫生学试题及答案(一)教学文案

环境卫生学试题及答案(一) 1.人类自然环境的构成包括()。 A.大气圈 B.水圈 C.土壤岩石圈 D.生物圈 E.以上都包括 【答案】E 2.下列哪项不是反映小气候对人体影响的常用生理指标()。 A.皮肤温度、体温 B.脉搏、心率 C.代谢产热量 D.出汗量 E.温热感 【答案】C 3.下列哪项不是健康城市的标准()。 A.清洁的环境、可靠的食品、饮水、能源供应 B.舒适的生活条件、便利的交通体系 C.各种娱乐和休闲场所,方便市民沟通和联系 D.保护文化遗产、改善健康服务质量 E.保证市民在营养、饮水、住房、收入、安全等基本要求 【答案】B 4.环境卫生学研究的对象包括()。 A.自然环境 B.生活居住环境 C.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和生物圈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答案】D 5.引起"富营养化"的原因是()。 A.能量流动失去平衡 B.温室效应 C.酸雨 D.氮循环不平衡 E.以上都是 【答案】D 6.居住建筑密度是指()。 A.每人居住建筑用地面积 B.单位面积上的居住人数 C.使用面积占建筑面积之比 D.居住建筑基底面积/居住建筑用地面积 E.每万平方米上的建筑物个数 【答案】D

7.环境影响评价是指()。 A.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评价 B.多年的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的评价 C.将来要建设的项目可能对环境的影响评价 D.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评价 E.寻找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的评价 【答案】C 8.下列哪项不是氯化消毒的方法()。 A.普通氯化消毒法 B.氯胺消毒法 C.折点消毒法 D.二氧化氯消毒法 E.过量氯消毒法 【答案】D 9.下列何者不包括在生活饮用水标准中()。 A.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 B.毒理学指标 C.细菌学指标 D.水体自净指标 E.放射性指标 【答案】D 10.酸雨是指降水的pH值小于()。 A.6.6 B.5.6 C.4.6 D.3.6 E.2.6 【答案】B 11.测定大气中有害气体的采样高度为()。 A.呼吸带高度 B.0.5米的高度 C.1.0米的高度 D.3米的高度 E.5米以上高度 【答案】A 12.某工厂每日燃煤1000吨,煤中含硫量为1%,约有10%的硫转入炉渣中,该工厂每日可向大气中排放SO2()。 A.9.0吨 B.4.5吨 C.18吨 D.90吨 E.45吨 【答案】A 13.溶解氧含量可作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