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特征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分析以莫言小说英译本为例

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分析以莫言小说英译本为例一、概述随着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和应用,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逐渐成为翻译研究的新趋势。
译者风格分析作为翻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受到学界的关注。
本文旨在以莫言小说英译本为例,探讨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分析方法及其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
通过对莫言小说英译本的语料库建设和分析,揭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语言选择、表达方式和风格特点,以期对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莫言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代表性作家,其作品具有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文化内涵。
在其小说英译本中,译者的翻译策略和风格选择对于传递原作的精神和文化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选取莫言小说英译本作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分析译者的风格特点,探讨如何在保持原作风格的基础上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传播。
本文首先将对语料库语言学和译者风格分析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和介绍,为后续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将详细介绍莫言小说英译本的语料库建设过程,包括语料收集、预处理、标注等步骤。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运用语料库分析工具对译者的风格特点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包括词汇选择、句式结构、修辞手法等方面的考察。
本文将总结分析结果,探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保持原作风格并实现跨文化传播,以期对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1. 简述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及其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
语料库语言学,这门基于大规模自然语言语料库的研究方法,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已经历了显著的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语料库的不断扩大,语料库语言学几乎在语言学所有的领域引发了一场革命。
语料库是按照一定的语言原则,运用随机抽样方法,收集自然出现的连续的语言,运用文本或话语片段而建成的具有一定容量的大型电子文本库。
语料库语言学致力于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这些大规模的真实语言数据,揭示语言的规律和模式。
近年来,语料库语言学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也逐渐显现出其独特的价值。
特别是在翻译教学领域,语料库语言学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提高翻译教学效果,还进一步挖掘了翻译教学的潜力。
概述基于语料库的翻译转换及语言特征研究

第3 期
牡丹 江 大 学学报
J u n o M d n a g U v t t o r a1 f u a j n ni e s y i i
V .1 o o1 9 N .3 Mar . 2 01 0
21 0 0年 3 月
文 章编 号 : 10 .7 7 ( 0 0 30 8 . l 0 88 1 2 1 )0 .0 30
概 述 基 于 语 料 库 的翻 译 转 换 及 城 市学 院外 国语学 院 ,甘 肃 兰州 7 07 3 0 0)
摘
要 :本 文 回 顾 了 国 内外 基 于语 料 库 的翻 译 研 究概 况 , 并 统 计 了 20 0 4至 2 0 0 8年 国 内外 国语 类 1 核 心 期 刊 4个
和 英 语 教 学 方 法 的影 响 而 产 生 。 王 立 非 、张 岩 ( 0 6) 用 S C L语 料 库 的 作 文 20 运 WE C
两类 :理论性 和实践性研究 。就翻译 理论而言 ,语料库 主要通过探 讨某种 意义从一 种语 言转换成另一种语 言 , 通过 比较译语文本 和其对应 的母语 中的语言特征及其 出 现 的频率来研究 翻译过程 。就翻译 实践而言 ,语料库 为 翻译培训提供 了工作平 台 ,同时也 为开发机器翻译 和计 算机辅助 翻译等应用软件打下 了基础 。
对 应 ;( S …ta 汉 语 译 文 中有 多 种 对 应 形 式 ,而 2) O ht在
学生英语议论文中高频动词的使用特点 , 结果表 明 : 1 ()
中国大学生在状态动词的使用上与外国二 ( 下转 8 页 ) 7
收 稿 日期 :2 0 —01 09 1-9 作 者 简 介 :郝 玉荣 ( 9 8 ) 17 一 ,女 ,甘 肃 人 ,兰 州 城 市 学 院 讲 师 ,西 北 师 范 大 学 外 国 语 学 院 在 读硕 士研 究生 ,
基于口译语料库的外交口译中模糊限制语的研究

基于口译语料库的外交口译中模糊限制语的研究模糊性常被视为外交语言的显著特征之一,而模糊限制语作为模糊语的一部分,常附加在意义明确的表达形式之前,在限制模糊性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
就语义层面而言,这会影响译员对核心信息的把握;而从语用层面上来看,这也会干扰译员对实际表达意图的理解。
因此,这一语言现象给口译员构成了一定挑战。
基于此,针对外交口译中模糊限制语的研究很有必要。
本篇笔者选取了李克强总理2014-2018年的答记者问及在世界经济论坛期间同国际工商理事会代表对话会作为外交口译场合的典型代表,通过运用语用学中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对案例加以分析,旨在对如下三大问题加以研究和分析:1.英汉外交口译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频率有何特征?2.模糊限制语有哪些语用功能?3.汉英口译中如何处理模糊限制语?特别要指出的是为使案例更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笔者以五年记者会和世界经济论坛对话会的笔录为材料,自建口译语料库,对使用频率最高的模糊限制语进行了定量分析。
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这些词做进一步定性分析,总结出模糊限制语的运用主要分为以下三类:基本与源语对等,强化或突出原意,弱化或隐含原意,从而实现译者自我保护,保持礼貌,促进沟通的语用功能。
由此,笔者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主要包括:保持政治敏感性,对等翻译,增添模糊限制语,必要时省略源语中的模糊限制语等,希望能为译员提供一定的方法论指导。
《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文本的语言特征与文本效果研究——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

《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文本的语言特征与文本效果研究——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胡开宝;田绪军【摘要】本文采用语料库方法,依据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从高频实义词、第一人称代词“we”以及情态动词等典型词汇应用的角度切入,并与美国国情咨文进行对照,分析2000-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文本的语言特征及其文本效果,即英译文本所塑造的关于说话主体的看法或印象.研究表明,《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文本中,高频实义词和we的应用成功描写了中国政府奋发图强、脚踏实地和积极有为等特征.我们认为,《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文本所塑造的关于中国政府的上述印象是译者翻译策略与方法应用和中国政府的作为等因素影响的产物;《政府工作报告》及其英译应当尽量少用高量值情态动词和无主句,以缩短中国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心理距离.【期刊名称】《外国语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4)005【总页数】11页(P1-11)【关键词】《政府工作报告》;英译;语言特征;文本效果【作者】胡开宝;田绪军【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240;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2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5.90 引言翻译语言特征,顾名思义,是指翻译文本在词汇、句法、语篇和语义搭配等层面所呈现的区别于原创文本的规律性趋势或特征,包括翻译共性和具体语言对翻译语言特征。
前者是指翻译文本所具有的普遍性特征,主要包括显化、隐化、简化和范化等。
翻译共性是“翻译文本而不是源语文本体现的典型语言特征,并且这些特征不是特定语言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Baker, 1993: 243-246)。
具体语言对翻译语言特征是指由于源语和目的语语言影响,翻译文本所呈现的典型语言特征。
自从Mona Baker(1993)教授提出翻译共性假设以来,国内外学界相继采用语料库方法对翻译共性和具体语言对翻译语言特征开展较为深入的个案研究或实证研究(Olohan et al., 2004; Marais et al.,2007;胡开宝等,2008;黄立波,2008;王克非等,2010;刘泽权等,2010;佟玉平,2014)。
基于语料库的英语儿童绘本汉译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英语儿童绘本汉译研究作者:张婧来源:《校园英语》 2020年第31期文/张婧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语料库翻译学研究迅速发展,逐渐成为全新的翻译学研究范围。
国内外学界先后建成为数众多的翻译语料库、平行语料库和可比语料库,并以这些语料库为平台,开展翻译共性、翻译语言特征、译者风格及翻译教学等领域的研究。
绘本也被称为picturebook,是目前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公认的儿童早期教育最佳读物,它对儿童早期的语言能力、认知力、想象力、观察力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自2007年至今,我国开始大量引进国外优秀儿童绘本,绘本市场一片繁荣。
然而这种现象的背后,是儿童绘本翻译质量良莠不齐,儿童绘本翻译研究相对落后的现象问题。
本文对儿童翻译语言进行研究,旨在考察儿童绘本翻译工作存在的语言使用问题。
一、我国英文儿童绘本翻译现状近两年,逐渐有学者开始关注儿童绘本的翻译。
江洁仪(2009)认为翻译儿童绘本应该注意三个问题:要照顾绘本的可朗读性、注意图文互动、注意图画中的信息。
文中还提到儿童绘本的儿童性决定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儿童有限的词汇与文化知识,避免使用复杂晦涩的词汇。
王梦婕(2010)总结了优秀的儿童绘本翻译语言的特点,认为优秀的翻译语言应具有选词简单生动、图文呼应、符合儿童认知水平、文化差异小等特点。
中国台湾儿童文学评论家柯倩华(2012)在谈英文绘本翻译时,提出儿童绘本的翻译应该是文字的表达与声音效果的结合,儿童绘本译者应该是翻译原作的语言,不能改变原作蕴涵的思想观念、文化脉络,也不应改变原作指涉的想象空间。
目前,对儿童绘本翻译的研究有了一定的深入发展,但是对于儿童绘本翻译语言的观察研究还较少,对儿童绘本翻译策略的概括也比较笼统。
二、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本文主要分析对象为儿童绘本的翻译语言,通过其与中国原创绘本语言及英文原创绘本语言进行比较,最终总结出儿童绘本翻译语言的特点。
为了客观地对儿童绘本翻译进行分析,本文建立了三个语料库——中国原创绘本语料库(下文简写为CTYLC)、绘本译本语料库(下文简写为FYYLC)、英文原创绘本语料库(下文简写为EYYLC)。
用语料库研究翻译的问题及局限性分析

强调语料库 的科 学 量化 必然 导 致 翻译 研究 的重心 失 衡, 甚至导致大量空洞而不必要 的量化研究 。
再者语料库 的应用使翻译研究陷入脱离语 境的 困
于此 , 者拟从 其研究方法 、 料库建立 、 笔 语 软件 开发 、 翻 译 教学方面进行探讨 , 并尝试提 出解决对策 , 以促进语
料 库翻译 研究更好更健康地发展 。
一
境, 并忽视文本 的宏观结构特征 。 语料库 的数据给人 们提供 的大部分是缺乏完整语境 的单纯 的电脑统计数
字, 而随着 翻 译研究离 不开大量 真实 的语境 。 语料库 如果不能 提
、
确定研究对象并 将其合 理分类 。 不过 , 翻译 原 型 ” “
理论 主张 , 英汉 翻译语料 库 的内部结构应 以专业 翻译
或职业翻译为翻译范 畴 的核心 即“ 型” 占据 中心位 原 ,
译语料其 实都是 译者 的内省结果 , 即使其 是根据具 体
语境和相 关文本 的理解 , 不 同译 者 的理 解会不尽 一 但
的学科——语料库翻译学 。用语料库研究 翻译在方 法 上属于实证研究 , 它是 以数据 为驱动 , 以概率统计 为手 段, 以双语真实材料 为对象 , 以定量分 析为基础 的全 新 研究范式 。 其方法形 同 自然科学 的研究方法 , 是科 学 的、 先进 的。
翻译理论 家们热 衷于先提 出抽象 的理论假 说 , 然后 再 设法找出支撑证 据 , 这是 其一 。 其 二 , 料库 的量 化 语 分析在 翻译研究 中也是存 在一定 局限性 的 , 因为有 些 翻译 , 其是文学 翻译 中内省式思 辨式 的质 的分析 不 尤
可或缺 , 有时甚 至 比量 的分析 更加 重要 。从 而过 多 的
基于语料库的商务汉语文体特征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商务汉语文体特征研究
商务汉语是指在商务场景中使用的汉语,是一种特殊的语体。
语料库是指大量的文本数据
集合,可以用于语言研究和文体分析。
基于语料库的商务汉语文体特征研究可以通过分析商务汉语语料库中的文本数据,探讨商务汉
语的特点和规律。
具体研究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词汇特征:通过统计商务汉语语料库中的高频词汇和行业术语,以及词义和词组的使用情况,研究商务汉语中常用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2. 语法特征:分析商务汉语语料库中的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的使用,研究商务汉语中常见的语
法特点和句式模式。
3. 修辞特征:研究商务汉语语料库中的修辞手法和修辞表达,探讨在商务场景中常用的修辞手
法和表达方式。
4. 文化特征:商务汉语涉及到商务活动和商务文化,可以通过语料库研究商务汉语中的文化特征,如礼仪、谈判技巧等。
5. 意义特征:商务汉语的目的是进行商务沟通和交流,可以通过语料库分析商务汉语中的意义
特征,如信息传递、说服力等。
通过基于语料库的商务汉语文体特征研究,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商务汉语的特点和规律,提升商务汉语的运用能力。
同时,也可以为商务汉语教学和翻译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基于语料库的《红楼梦》诗词英译本译者风格对比研究

第23卷第6期2021年11月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Vol.23No.6Nov.2021基于语料库的《红楼梦》诗词英译本译者风格对比研究杜若凡3(安徽财经大学文学院,安徽蚌埠233000;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上海201620)摘要:《红楼梦》中的诗词是整部小说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重视。
文章基于作者自建的《红楼梦》诗词汉英平行语料库,借助语料库软件,从词汇层面对《红楼梦》诗词的两英译本——霍克斯和闵福德合译本与杨宪益和戴乃迭合译本呈现出的不同译者风格进行了定量与定性分析。
研究发现:霍译本用词更为丰富,重视对人称代词的使用,其复杂句的数量远多于杨译本;杨译本定冠词the的使用有一定的倾向性,其简单句远多于霍译本。
语言、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差异,使译者呈现出不同的翻译风格。
关键词:《红楼梦》诗词;英译本;译者风格;平行语料库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21)06-0072-08A Corpus-based Contrastive Study on Translators r Styles of theEnglish Versions of Poems in Hong Lou MengDU Ruofan(School of Languages and Media,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Bengbu,Anhui233000,China;School of English Studies,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Shanghai201620,China)Abstract:A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whole novel,the poems in Hong Lou Meng deserve an in-depth study. Based on the Chinese-English parallel corpus of the poems in Hong Lou Meng built by the author,with the help of corpus software,this paper makes a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t translalors'styles of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the poems in Hong Lou Meng(one is translated by Hawkes and Minford,the other is translated by Yang Hsien-yi and his wife Gladys)from the aspect of words.The result shows that:Hawkes and Min-fonl's translation is featured with more variety of words,more usage of personal pronouns,and more complex sentences;Yang Hsien-yi and Gladys r s transla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certain tendency in using the word“the”,and more simple sentences.It is different language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of the translators that lead to the different translations r styles.Key words:poems in Hong Lou Meng;the English versions;translators'styles;parallel corpus《红楼梦》是一部“文体众备”的古典文学名著,作品中的诗词对全书艺术框架的构建、主题思想的深化以及故事情节的照应都有锦上添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