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基于语料库的语言对比和翻译研究_评介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研究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以及中外交往的不断增强,中文翻译已成为最为重
要的跨文化交流方式之一。
然而,在中文翻译教学中,传统的课堂教学方
法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翻译需求。
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语料库翻译成为一种新的翻译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实用和高效的
翻译实践经验。
语料库翻译是指利用大规模的平行语料库来进行翻译学习,通过分析
语料库中的句子构造、单词搭配、语法结构等,让学生了解不同语言之间
的差异和奥秘,从而提高其翻译技能。
与传统的翻译方法相比,语料库翻
译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实用性强。
语料库翻译能够迅速提供学生所需的大量平行语料库,
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翻译的实际应用情况,提高其翻译水平和适应能力。
2.掌握语言的特点和规律。
通过对语料库的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掌
握词语的搭配和使用规则,从而更准确地把握翻译的精度和流畅度。
3.提高效率。
语料库翻译可以快速地进行批量翻译,并且能够自动检
测翻译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同时还能提供更详细的反馈和纠错建议,以帮
助学生快速修正错误。
由此可见,语料库翻译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翻译技能,还可
以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语言的规律和特点,从而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翻
译任务。
因此,未来中文翻译教学应该更多地融合语料库翻译的方法和技术,以更好地培养具有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潜力的翻译人才。
《2024年基于语料库的《红楼梦》三个英译本的詈骂语翻译对比研究》范文

《基于语料库的《红楼梦》三个英译本的詈骂语翻译对比研究》篇一基于语料库的《红楼梦》三个英译本詈骂语翻译对比研究一、引言《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其语言艺术与文化内涵的丰富性为翻译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在众多的翻译版本中,詈骂语的翻译尤为引人关注。
本文旨在通过语料库的方法,对《红楼梦》三个英译本中的詈骂语翻译进行对比研究,以期为今后的翻译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本文选取了《红楼梦》中典型的詈骂语作为研究对象,从语料库中搜集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英译本作为研究样本。
通过对这三个英译本中的詈骂语进行细致的比对和分析,总结出其翻译的特点和难点。
三、三个英译本的詈骂语翻译对比1. 译本一:此译本在处理詈骂语时,多采用直译加注的方式,既保留了原文的语义信息,又为读者提供了文化背景的注解。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直译可能无法完全传达原文的情感色彩,导致译文略显生硬。
2. 译本二:此译本在处理詈骂语时,更倾向于意译。
通过运用英语中的习语、俚语等,尽量使译文贴近原文的情感色彩。
然而,有时过度意译可能导致原文的语义信息丢失,使读者难以理解。
3. 译本三:此译本在处理詈骂语时,采取了折中的策略。
在保持原文语义信息的基础上,尽量使译文更加自然流畅。
对于一些难以直译或意译的詈骂语,译本三采用了省略或改写的方式,使译文更加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通过对三个英译本的詈骂语翻译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发现:1. 直译加注的方式能够较好地保留原文的语义信息和文化背景,但需注意注解的准确性和适度性,避免过度解释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
2. 意译的方式能够使译文更加贴近原文的情感色彩,但需注意避免过度意译导致原文语义信息的丢失。
同时,习语、俚语的使用需根据英语读者的文化背景进行选择,确保其可理解性。
3. 折中的策略在处理詈骂语翻译时具有较好的灵活性,既保留了原文的语义信息,又使译文更加自然流畅。
在遇到难以直译或意译的情况时,采取省略或改写的方式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方法探析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方法探析摘要:语料库方法注重实证研究,强调数据统计和理论分析的有机结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语言研究方法。
文章分析了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回顾了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同时展望了语料库翻译研究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语料库;研究方法;翻译研究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语料库方法以真实存在的语言实践为基础,强调数据统计和理论分析的有机结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语言研究方法。
近年来,利用语料库方法进行的翻译研究成为热点,文章分析了语料库研究方法,回顾了基于语料库法的翻译研究成果,并展望了翻译语料库研究的发展前景。
一、语料库研究方法语言研究历来重视语言材料的充分收集、整理和分析。
根据语言材料的采集和使用途径,现代语言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内省法(introspection approach)、诱导法(elicitation approach)和语料库研究法(corpus-based approach)。
内省法认为人的语言能力是天生的,研究者本人的语感和直觉是语言现象是否合乎语法、有无歧义的权衡尺度。
内省法根据少数的语言事实提出某种规则和原则,强调语言的无限生成能力,研究对象既包括实际使用的句子,也有语言学家虚构的句子。
但内省法脱离了语言使用的社会环境,忽视了语言的社会属性,遭到语言学家的质疑。
诱导法是一种社会调查方法。
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采用实地或问卷调查的方式,诱导受试者对句子或句子中某个成分做出判断。
诱导法把语言看作交际的工具,强调语言的社会属性,研究对象为实际使用的语言。
但这种方法易受调查规模、受试者的水平差异等因素的影响。
语料库研究法也是一种着眼于语言运用的研究方法。
这一方法依靠计算机操作存储系统和相关软件,收录不受外界影响的真实语言材料,基本手段是概率统计。
在广泛收集语料的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语言运用的概率信息,之后以概率信息为指导,分析真实的语言材料。
基于语料库资源提高大学生翻译学习能力的研究——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新闻专业为例

三、利用语料库资源的学生培训项目 研究
基于上述语料库的应用价值,也受开放式教 学优点的启发,研究对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新闻 专业三年级本科班翻译教学进行了改革尝试,其 目的是培养学生利用语料库资源提高语言意识, 提升学习兴趣,最终增强翻译学习自主性。研究 认为,大学阶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提高 其翻译水平尤其重要,因为高水平的翻译能力在 很大程度上依靠译者长期的自主学习与实践。
第31卷第3期 2021年6月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Journal of Gansu Radio & TV University
Vol.31 No.3 Jun. 2021
基于语料库资源提高大学生翻译学习能力的研究
——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新闻专业为例
胡兰西1,王美玲2
(1•国家开放大学外语教学部,北京100039; 2.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北京100024)
多数情况下男的会被接受。”英译为“If a man and a woman applies for the same job, it is no doubt that in many cases the man will be accepted."译文中"it is no doubt that"是否合适呢?学生在查朗曼词典 中"not doubt",发现其词条解释为"used when you are saying that you think something is probably true” 提供的例句为“No doubt you' 11 have your own
基于语料库的商务英汉词汇对比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商务英汉词汇对比研究在商务英语中,英汉词汇是两种不同文化和语言的融合,因此英汉词汇之间必然存在一些差异。
由于商务英语的使用场景和目的的差异,导致其中的词汇也大不相同。
为了更好地掌握商务英语词汇的使用,研究商务英语词汇的对比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
而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可以为此类对比研究提供大量的实证数据,使得研究结果更为可靠和准确。
本文旨在通过基于语料库的方法,对商务英语中的一些常见词汇进行英汉对比研究,分析它们在使用频率、语言习惯、语义等方面的差异,并探讨这种差异背后的文化、社会和历史因素。
在进行商务英语词汇对比研究时,研究者通常采用语料库的方法。
语料库是一个庞大的语言数据库,包含了大量的语言材料,可以是书面语料或口语语料。
通过对语料库的分析,研究者可以获取到大量的真实语言使用数据,从而更准确地了解某一语言现象的规律和特点。
在商务英语词汇对比研究中,研究者可以先构建一个包含商务英语语料的语料库,然后使用语料库中的数据来分析不同词汇的使用情况和特点。
可以通过语料库来统计某一词汇在商务英语中的使用频率,词汇在不同语境下的搭配习惯,以及词汇的语义辨析等方面的信息。
除了使用语料库中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者还可以通过查阅语料库中的实际语言使用情况,来获取到一些有关词汇使用的具体例句和语境,从而更深入地了解词汇的使用特点。
通过使用语料库的方法,研究者可以获得更为全面和客观的商务英语词汇使用数据,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商务英语词汇的特点和差异。
二、商务英语词汇在英汉语言中的差异在商务英语中,有许多词汇是英汉语言并不完全对等的,即在不同语言中,对同一商务概念的表达常常是不同的。
下面我们就来通过语料库的方法,对比一些常见的商务英语词汇在英汉语言中的差异。
1. Market在商务英语中,market一词常常用来表示市场。
在英语中,market这个词可以用作名词或动词,而它的词性在不同句子和语境中可能会产生差异。
基于语料库的文学翻译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文学翻译研究包括对章节文本、口语对话以及新闻文本等翻译文本的无监督自动翻译。
在文学翻译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和语言模型等技术,分析语料库中的文本,以获取有意义的翻译结果。
首先,研究人员建立语料库,以收集到的样本文本作为输入,并对输入的文本进行分析,以提取语料库中的结构特征、句子结构和文本语义等信息。
然后,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或深度学习方法来分析它们,以自动生成翻译文本。
最后,收集语料库中的翻译文本来训练翻译模型,并使用翻译模型来生成翻译文本。
Research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based on corpus includes unsupervised machine translation of literary texts such as chapter texts, oral dialogues, and news texts.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research, researchers use machine learning, deep learning, and language models to analyze texts in the corpus and extract meaningful translation results. First, the researchers build a corpus to collect sample texts as inputs and analyze the input texts to extract structural features, sentence structures, and textual semantics information from the corpus. And then the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s or deep learning techniques are used to analyze them and automatically generate translation texts. Finally, the translation texts collected from the corpus areused to train the translation model and the translation model to generate translation texts.。
评析《语料库翻译与研究》[论文]
![评析《语料库翻译与研究》[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45573462b160b4e767fcf13.png)
评析《语料库翻译与研究》一、文章内容简介本论文主要讨论了与翻译相关的三类语料库对教学中的翻译,翻译规范性与翻译理论家提出的翻译规则产生的积极作用。
随着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相关的理论研究对语言及语言相关的翻译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本论文包含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摘要,作者简要地介绍了《语料库与翻译研究》这篇论文讨论的主要问题。
第二部分是前言,作者陈述了语料库语言学家在语料库和语料库语言学兴起和语料库语言学发展过程中,他们没有对翻译实践研究产生重视及兴趣的原因。
第三部分作者先详细介绍了三类与翻译研究有关的语料库:平行语料库,多语语料库和可比语料库。
之后作者又详细介绍了英国翻译英语语料库。
第四部分作者分别从语料库和翻译实践,语料库与翻译规范,语料库与翻译普遍性三个不同的角度分析了语料库语言学与翻译的关系。
首先介绍了语料库与翻译实践,语料库是研究语言意义的有力工具。
之后作者谈论了语料库与翻译普遍性。
第五部分是结论。
翻译语料库为之后研究翻译提供了新的思路,也扩展了翻译研究的领域,同时它还为其提供了新的工具。
最后一部分是参考文献。
二、文章评析(一)优点本文逻辑性比较强,内容充实,例证比较具体,有利于读者理解文章内容。
作者这样安排内容比较有说服力,也有利于支持自己的观点。
本论文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供了新内容新道理,论文的选题和立意比较新,研究方法和内容也比较新,所以本文是一篇有学术价值的论文。
作者敢于对学术界的既成定论提出质疑,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见解。
本文能够活跃学术研究的空气,调动人们的积极思维,通过商榷和论争,将问题的研究引向纵深,深化了人们的认识,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通过作者详细地介绍了平行语料库,多语语料库和可比语料库。
翻译英语语料库是世界上第一个可比语料库。
翻译英语语料库收集的是由英美翻译家从世界其他国家语言的原著翻译成英语的文本。
通过对以上语料库的详细介绍,为我更容易理解下文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语言通俗易懂有利于语料库语言学刚入门的人学习和吸收新知识。
基于语料库的商务英汉词汇对比研究

浅析网民群体极化行为的原因近年来,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网民群体之间的极化行为日益明显。
在网络空间中,网民们往往因为不同的观点、立场和价值观念产生分歧,导致了网络上的矛盾和对立。
那么,网民群体极化行为的原因是什么呢?本文试图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现象。
信息过载是导致网民群体极化行为的原因之一。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更加便利和多样化,导致了信息量的爆炸式增长。
大量信息的传播和发布使得网民们越来越难以筛选和辨别信息的真伪和可靠性,容易受到虚假信息和谣言的影响。
这种信息过载不仅增加了网民之间的认知差异,也加剧了极化现象的发生。
社交媒体平台的存在也是导致网民群体极化行为的一大原因。
随着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网络上可以快速建立社交关系并进行信息传播和交流。
社交媒体平台往往呈现出信息碎片化、信息封闭等特点,使得用户更容易沉浸在自己的舒适圈中,接触到的信息更加单一。
这种信息的局限性和狭隘性很容易导致网民群体的立场和观点出现极端化现象。
个体的认知偏差也是导致网民群体极化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信息社会中,人们的认知偏差往往会因为主观意识、认知失调等因素而导致对信息的偏好和理解出现偏差。
当个体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和问题时,由于认知的片面性和盲目性,会导致极化化观点和行为的出现。
特别是在网络上,当个体受到主流观点的影响时,更容易出现对立和对抗的情况。
群体的心理影响也是导致网民群体极化行为的原因之一。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群体环境中往往会因为互相交流和互动而产生一种“同质化”倾向,即趋同化的行为。
当一个群体中的信息、观点和立场越来越一致时,往往会出现在群体内部的极化现象。
在网络空间中,网民群体也受到了这种心理影响,导致了信息传播和群体认知的过度一致化,进而导致了极化行为的发生。
政治、社会和文化因素也是导致网民群体极化行为的原因之一。
在网络空间中,政治、社会和文化议题往往是网民们进行讨论和交流的焦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书是一个论文集 。论文来自 1999 年在比利时 鲁 汶 天 主 教 大 学 举 办 的 Contrastive L 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Emp irical App roaches研讨会 ( 1999 年 2月 5日至 6日 ) 。这次会议所提交的论文一部分 已经结集出版 (书名为 Lexis in Contrast - Corpus2based app roaches) ,另一部分则编入本书 。本书收录的论文 更侧重双语 、多语和类比语料应用于翻译教学和语言 对比中的技术性问题 。
本书的三位主编都是比利时鲁汶天主教大学的研 究人员 。该大学有一个英语语料库研究中心 ,其主要 研究方向是计算机学习者语料库和跨语言对比研究 , 主要研究领域有语料库语言学 、学习者语料库 、对比语 言学和翻译研究 、词汇学和辞典编纂 。近十年 ,尤其是 1998年之后 ,其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该中心主任 Syl2 viane Granger是鲁汶天主教大学英语语言和语言学教 授 ,也是本书第一主编 。她主攻学习者语料库和双语 语料库 ,是 1995年“国际英语学习者语料库 ”( Interna2 tional Corpus of Learner English)项目的发起人 ,有很多 著述发表于学术期刊或录入语料库研究文集 。第二主 编 Jacques Lerot是鲁汶天主教大学荣誉教授 ,主要研 究领 域 是 语 义 学 和 信 息 处 理 。第 三 主 编 Stephanie Pe tch2Tyson是鲁汶天主教大学英语语料库语言学中心 博士生 ,主要研究兴趣是二语习得 、语料分析的心理语 言学方法以及学习者语料库 、翻译语料库和双语语料 库 ,已参编论文集多本 ,有多篇论文被其他文集收录 。
第二篇文章使用自制语料库来探讨英语动名词和 挪威语中的 det +小句组合 ( group ) 。这篇论文使用的 研究方式值得注意 :语料库自制 ,规模不大 ,由一位英 语作者的九部小说和它们的挪威语对译文本构成 。主 要使用以下方法实施对比研究 :寻找对应结构 、寻找翻 译对应项 ;通过考察原文在译文中的处理方式来说明 两种语言里某类结构的对应程度 。
第一篇文章聚焦于英语和荷兰语中的中动结构 。 作者指出 ,现有的分析 (夺格分析和及物性分析 )并没 有充分考察语料 ,所以只能解释某些典型的中动结构 。 比如 ,夺格分析错误地断言所有的中动结构都可识别 为有两个参与者 ;而实际情况是 ,英语中的不及物 、及 物 、夺格过程都可以在中动结构中使用 ,不能局限于词 类层面的解释 。及物性分析的基本信念是中动结构是 主动形式表示被动意义 。大致思路是表层只出现一个 参与者 ,而实际有两个 。这样 ,及物性分析就无法说明 不及物中动结构 ,也不能解释材料类主语构成的结构 中为什么可以带直接宾语 。作者指出 ,中动结构中使 用主动语态动词在语义上的解释还不令人满意 ,而且 受影响 ( affected)这一性质也被过分夸大了 。以上难 以解释的现象都是在考察语料的基础上发现的 ,这要 比单纯内省式解释更能反映语言使用的真实情形 。
第四篇文章探讨了法语直陈式过去时在英译中的 损益问题 。一般认为 ,法语的直陈式过去时和英语的
秦洪武 ,等 : 《基于语料库的语言对比和翻译研究 》评介
一般过去时有明显差异 。通过语料分析 ,该文却得出 了不同的结论 :这两种过去时在复杂性 、多义性和体现 意义不确定性上有很多相似的特征 。语料分析还说 明 ,法语直陈式过去时译成英语时 ,直陈式过去时所表 达的持续和重复性在英语译文中往往要通过显性体标 记来实现 ;有时甚至要保留原文体的不确定特征 ,即使 用一般过去时来翻译 。该文的研究基于自制的法英平 行语料库 ,只包含文学文本和新闻报道文本 。
第 112期 2006年 12月
中图分类号 : H319. 3
书评
外语电化教学 CA FL E
No. 112 Dec. 2006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00125795 (2006) 06200200
《基于语料库的语言对比和翻译研究 》评介
秦洪武 1 ,王克非 2
(1. 曲阜师范大学 外语学院 ,山东曲阜 273165; 2.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北京 100089)
2 第二部分 基于语料库的案例分析
这一部分共收录文章六篇 ,前两篇关注语料库在 对比语言研究中的应用问题 ;第三篇有些特别 ,谈的是 如何通过创建语料库来探讨手势语和日常语和第五篇探讨语料库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 ; 而第六篇则谈及一种独特的语言对比对象 :翻译语言 和目标语言 。
近 20年来 ,语料库语言学处在飞速发展之中 。主 要表现为 :语料类型不断丰富 ,语料规模不断扩大 ,语 料加工深度不断增加 ,语料标注和检索工具也在不断 完善 ;而且 ,方便实用的人工标注软件也渐为人们熟 悉 。有了这些技术保证 ,语料库研究者开始更多地注 意语料库的应用问题 。本书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编 写出来的 。
在翻译研究领域 ,基于语料库的研究为认识 、研究 和教授翻译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Laviosa 试图对 语料库融入翻译研究引发的研究范式和方法的变化作 出说明 。作者认为 , Gideon Toury的历史 ———描写翻 译研究和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原则有很多交合点 。 比如 ,二者都采用经验论视角 ,均依赖直接观察的真实 语言素材 ;二者并不明确界定哪些文本或语料更适合 研究 ,只要有共通的标准即可 ,而且文本选择通常是随 机作出的 。作者指出 ,描写翻译研究和基于语料库的 翻译研究可以互相借鉴对方的研究发现 、方法论甚至 理论成果 。可以相互借用假设 、数据和研究结果 ,甚至 可以研究相同的课题 。此外 ,作者指出 ,基于语料库的 翻译研究有助于加强翻译描写和翻译实践之间的关 联 ,使翻译产品有效地服务于翻译教学 、翻译理论研究 和译员培训 。
第五篇文章依据原型理论探讨了马来语和英语习 语的互译问题 ,试图观察语料库能够以什么方式辅助 建立英语 ———马来语习语翻译的基本原则 。这项研究 使用的是类比语料分析 。作者指出 ,尽管两种语言在 同一对比单位如熟语 ( phraseology)上有不同的涵盖范 围 ,语料库方法还是可以应用 。具体做法是找到独立 于具体语言的范畴 。语料库可以说明哪种词组类型在 两种语言中存在 ,并能帮助我们建立最相关的范畴 ,以 供比较分析 。为此 ,该文在概念隐喻基础上使用原型 理论来研究两种语言间习语的对比和翻译问题 。该文 进行的语料分析显示 ,在翻译习语时 ,要把握表层形式 在多大程度上可靠 ,即比较相关语言在多大程度上有 相似的概念基础 。相似程度越高 ,直译的可接受程度 就越高 ;反之 ,翻译时就要建立一个共有概念范畴 。该 项研究表明 ,平行语料库能帮助我们区分哪些是两种 文化共有的概念隐喻 ,哪些是文化特有的 、概念化了的 语言现象 ;而且 ,语料库也能帮助我们确定歧义性习语 中字面意义和比喻意义的相对频率 。
语料即现实生活中的语言 ,用它来研究语言并促 进语言学习 ,由来已久 。据 M cEnery (2001: 1)的考察 , 语料的系统运用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 。而语料库语言 学作为一种方法论则出现在 20世纪 60年代 。传统意 义上的语料库规模有限 、取材范围窄小 ,语料收集和应 用的经济性及效率均难如人意 。自上世纪下半叶以 来 ,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 ,互联网开发和应用也日新月 异 ,为语料收集 、存储 、加工 、检索和提取提供了重要的 资源和技术支持 (王克非 , 2004) 。计算机语料库既提 高了分类 、标注和检索效率 ,又扩大了语料库的适用范 围 。基于信息技术的语料库发展至今 ,人们有理由期 望甚至相信计算机语料库能更好地辅助我们从事与语 言相关的活动 ;或者说 ,语言研究者和语言学习者都可 以从海量的语料存储中获取自己所期望的重要信息 。
第三篇文章也是对比语言分析 ,但对比的是 (佛莱 芒 )手势语和 (荷兰语 )书面语 。该文旨在通过实验方 式验证以下假设 :失聪儿童在书面语文本中的某些错 误可以推定为受佛莱芒手势语干扰所致 。该文主要考 察的是指称追踪方式 ,即叙述者识别某一被叙述人物 的方式 。观察结果显示 :受试通常会在使用荷兰语写 作时使用手势语结构 。这项使用的实验方式和实验过 程值得注意 。受试的选择 、实验设计 、用于对比的叙述 语料的收集都有较为严格的计划和程序 ,实验结果都 以语料的方式存储和标注 。这项研究的主要发现是 : 手势语使用者在指称一个物体时使用手势指点 ,不像 荷兰语那样有人称 、性和数的差异 。换个角度说 ,这种 差异的弥补方式就是指向某一地点 ,根据被指示物体 所处的位置来确定所指 。通过类比语料分析 ,受试语 和书面语的差异以及手势语对书面语的影响可以得到 全面的反映 。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 ,分别涉及语料库应用于对比语 言学和翻译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第一部分 ) 、语料库在对 比研究和翻译中的实际应用 (第二部分 )以及语料库检 索工具的功能和应用 (第三部分 ) 。
1 第一部分 :语料库应用的理论方法
本书主编 Sylviane Granger指出 ,语料库方法适用 于对比语言学和翻译研究 。随着语料库尤其是多语语 料库的创建和应用 ,对比语言学和翻译研究渐呈合流 之势 ,主要表现为对比语言学和翻译研究都使用相似 或相同的多语语料库从事研究 ,语料创建和使用时也 遇 到和处理大致相似的问题 。要留心作者使用的术
语料库在对比语言学中以何种方式有效应用始终 是语料库语言学的一个核心问题 ,也是第二篇文章的 主题 。作者 Stig Johansson从理论上探讨了英语 2挪威 语双向平行语料库在语言对比中应用的可能方式 。我 们知道 ,平行语料库的创建促成了 1990年对比语言学 的复兴 ,越来越多的学者已认识到翻译语料库在语言 对比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有人甚至说翻译是语言比较 的上好平台 , 可以在此基础上得出对比研究的结论 ( P. 35) 。鉴于此 ,双向平行语料库可以成为综合对比 的理想平台 ,它所提供的多向对比 ( P. 39)有助于研究 者深入了解两种语言的异同 。作者指出 ,双语料库的 用途可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① 新型双语词典的编 纂 ; ②开发新的教学材料 ,如对比语法 ; ③为译员培训 提供针对性强的教学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