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锌安全技术说明书

氯化锌安全技术说明书
氯化锌安全技术说明书

二亚乙基三胺安全技术说明书

一、标识 中文名:二亚乙基三胺;二乙烯三胺英文名:Diethylenetriamine 分子式:C 4H 13 N 3 相对分子量:103.17CAS号:111-40-0 危险类别:第8.2类碱性腐蚀品化学类别: 二、主要组成与性状 主要成分: 外观与性状:无色或黄色透明液体,略有氨的气味 主要用途: 用凭据这羧络合指示剂、气体净化剂、环氧树脂固化剂,也用于合成橡胶 三、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蒸气或雾对鼻、喉和粘膜有腐蚀性,可引起支气管炎、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蒸气、雾或液体对眼有强烈腐蚀性,重者可导致失明。皮肤接触可造成灼伤;对皮肤有致敏性。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出现剧烈腹痛、恶心、呕吐和虚脱。慢性影响:本品有明显的致敏作用。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并隔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对少量皮肤接触,避免将物质播散面积扩大。 眼睛接触:如果皮肤或眼睛接触该物质,应立即用清水冲洗至少20min。 吸入:移患者至空气新鲜处,就医。如果患者呼吸停止,给予人工呼吸。如果患者食入或吸入该物质不要用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可用单向阀小型呼吸器或其他适当的医疗呼吸器。如果呼吸困难,给予吸氧。 食入: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吸入、食入或皮肤接触该物质可引起迟发反应。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 燃烧性:闪点(℃):99℃开杯;98℃闭 杯 引燃温度(℃):358℃ 爆炸下限(%)2.0爆炸上限(%)6.7 最小点火能(mJ):最大爆炸压力(MPa):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灭火剂:雾状水、二氧化碳、泡沫、干粉、砂土。 六、泄漏应急处理

切削液皂化油乳化液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切削液化学品英文名称: 中文名称2:皂化油;乳化液英文名称2: 技术说明书编码: CAS No.: 分子式:分子量: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 无无无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长期接触对眼、鼻、皮肤等方面有刺激性之影响,不属于急性毒性物质之范围内。 环境影响:有造成环境污染及破坏生态环境之虑,不可随意排放。

物理性及化学性危害:为水溶性产品,本身不燃,但需防止泄漏,避免直接接触身体各部位。 主要症状:对眼、鼻、皮肤等方面有刺激性之影响;或有头晕、不舒服之感。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吸入:移走污染源,将患者送至通风良好较阴凉处休息,以毛布保暖,或送医检查诊断。 皮肤接触:以清水及肥皂洗净;若刺激感持续,需反复冲洗,严重者,立即就医。 眼睛接触:以清水冲洗,若刺激感持续,需反复冲洗,严重者立即送医检查诊断。 食入:催吐并立即送医检查诊断。 最重要症状及危害效应:身体有极度不适,需尽速至医院作检查诊断。 对急救人员之防护:一般防护设备及化学安全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对医师之指示:患者之状况以及告之暴露途径,时间及地点。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适用灭火剂:一般火灾预防方法(CO2、泡沫、粉末等灭火器)、化学干粉、水雾。 灭火时可能遭遇之特殊危害:为水溶性化学产品,需注意对环境生态之污染。特殊灭火程序:于上风处灭火,阻隔火源扩散,以水灭火为佳。 消防人员之特殊防护设备:一般消防人员之防护装备及耐化学品之防护衣、防护手套。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

版二甲胺水溶液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产品名称:二甲胺水溶液按照 GB/T 16483、GB/T 17519编制 修订日期:2015年11月11日 SDS编号:yyhg-AH-201505 最初编制日期:2009年10月10日版本: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二甲胺水溶液 化学品英文名称:Dimethylamine aqurous solution 企业名称:------- 地址:------- 邮编:061108 传真:0317- 联系电话: 0317- 电子邮箱地址:----- 企业应急电话号码:0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二甲胺水溶液主要用于合成橡胶硫化促进剂、抗生素、离子交 换树脂和表面活性剂。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

GHS危险性类别: 易燃液体类别2 急性毒性类别4 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 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类别1 吸入危害类别2 对水环境危害-急性类别3 对水环境危害-慢性类别4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性说明: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引起皮肤刺激; 引起严重眼睛损伤;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可能引起昏昏欲睡或眩晕; 吞咽有害; 吸入有害;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禁止吸烟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汽、喷雾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睛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睛。继续冲洗。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事故响应: ——如食入,漱口,饮足量温水、牛奶或蛋清,催吐,立即就医。 ——如吸入,立即将患者转移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困难,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眼接触后应该用水清洗若干分钟,注意充分清洗。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取出,应将其取出,继续清洗。就医。

燃气用户安全使用手册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59218 燃气用户安全使用手册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燃气用户安全使用手册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燃气一般常识 1、燃气的种类很多,主要有:天然气(矿井气俗称“准天然气”)、煤制气(水煤气、焦炉煤气)、液化石油气、沼气等。通过管道输送给用户使用的燃气统称管道燃气。 2、天然气(包括矿井气)、液化石油气、沼气等均无色、无味、无毒,而煤制气无色、有味且毒性极大。 3、它们都属于易燃易爆的气体,一旦发生泄露,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一定极限时极易引起燃烧爆炸,会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因而一定要防止泄

2021年硫酸锌中毒急救

Safety issues are often overlooked and replaced by fluke, so you need to learn safety knowledge frequently to remind yourself of safety.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2021年硫酸锌中毒急救

2021年硫酸锌中毒急救 导语:不安全事件带来的危害,人人都懂,但在日常生活或者工作中却往往被忽视,被麻痹,侥幸心理代替,往往要等到确实发生了事故,造成了损失,才会回过头来警醒,所以需要经常学习安全知识来提醒自己注意安全。 中毒症状: 误食引起急性中毒,表现为头痛、头晕、乏力、口腔粘膜呈蓝色,口内有金属味,齿龈出血,舌发青,腹泻,腹绞痛,黑大便,重者昏迷、痉挛,血压下降等。 急救治疗: 经口中毒,立即催吐、洗胃。解毒剂为依地酸二钠钙,并配合对症治疗。 注意事项: (1)硫酸铜与铁会起化学反应,所以盛装药剂的容器,配制及使用的工具都不应使用铁器。如果只有铁质喷雾器时,应在铁桶内壁涂上一层蜡或漆,使药液尽量不与铁接触。 (2)硫酸铜不易溶解,使用前应先配制成水溶液再稀释。 (3)配制铜药液即配即用,不能久放,以免引起沉淀而失效。 (4)对农作物叶面易产生药害,使用时应注意喷洒均匀。

(5)贮运时严防受潮和日晒,不能受雨淋,并不能与食物、种子、饲料混放。已经过浸种处理的种子不能食用和作饲料。 XX设计有限公司 Your Name Design Co., Ltd.

BRW400/315乳化液泵使用说明书要点

警告 1、泵站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后方可上岗。 2、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要求进行操作。 3、使用前应检查各联接部位及高压密封部位,确保联接可靠、 密封安全。 3、严禁液压系统在泄漏状态下工作,对泄漏物要及时清理 4、设备维修前要将压力卸掉,确认设备内无压力后再实施维修 5、畜能器为高压容器,拆装、检修务必小心以免伤人。 6、蓄能器充入气体为氮气,不可充装氧气、压缩空气或其它可燃 性气体 7、在充装氮气时应缓慢进行,以防冲破胶囊。 泵站使用要点 1、旋向:电动机转向应与所示箭头方向一致。 2、排气:首次安装或检修泵阀后,拧下放气螺堵,放尽进液腔空气。 3、保持润滑油池油量,延长柱塞及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4、每班检查滑块锁紧螺套,发现松动应及时拧紧,确保柱塞和滑块紧密联接。 5、使用扳手经常检查并用力拧紧吸排液阀压紧螺堵。 6、日常观察进排液阀的节奏声,卸载阀动作情况,压力表的读数及曲轴箱的油温、油位变化(油位在游标红线以上,绿线以下)。 7、各类过滤器每月清洗一次,以免堵塞。 8、当环境温度≤0℃时,停泵后应放尽进液腔内的液体,以免冻坏箱体。

一、概述 BRW400/31.5型乳化液泵是由通用的五柱塞曲轴箱为基础配以250kW三相异步电动机使用螺栓固定在底托上(与RX400/25型乳化液箱及W10FX型辅助液箱组成乳化液泵站)。 BRW400/31.5型乳化液泵在曲轴箱上增加了一台齿轮油泵,油泵的一端与曲轴相连,此时曲轴旋转带动齿轮油泵,润滑油在齿轮油泵的作用力下将曲轴箱内的润滑油经过冷却器(冷却器安装在泵进液腔内)将其压入曲轴中,然后通过曲轴中心与各曲拐相通的孔完成对各连杆轴瓦的润滑。 型号含意:B R W 400/31.5 公称压力(MPa) 公称流量(L/min) 卧式 乳化液 泵 执行标准:BRW400/31.5乳化液泵执行:MT/T188.2-2000

二甲胺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

二甲胺安全技术说明书一、成分/组成信息: 化学品名称:二甲胺分子式:C 2H 7 N 化学品英文名称: dimethylamine 有害成分含量 CAS NO 二甲胺≥98% 124-40-3 二、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2.1 类易燃气体。(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 健康危害:本品对眼和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皮肤接触液态二甲胺可引起坏死,眼睛接触可引起角膜损伤、混浊。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强刺激性。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四、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 会着火回燃。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五、泄露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 工业覆盖层或吸附/ 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合 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 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六、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中国MAC(mg/m3):10 前苏联MAC(mg/m3): 1 监测方法:二甲氨基二硫代甲酸铜比色法。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配带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七、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高浓度的带有氨味,低浓度的有烂鱼味。 熔点(℃):-92.2 沸点(℃):6.9 闪点(℃):-17.8 引燃温度(℃):400 相对密度(水=1):0.68 爆炸上限%(V/V):14.4 爆炸下限%(V/V):2.8 溶解性:易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 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及沉淀氢氧化锌等。 八、毒理学资料:

硫酸锌(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硫酸锌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硫酸锌 化学品英文名称:zinc sulfate heptahydrate 中文别名: 英文别名: 技术说明书编码: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本品对眼有中等度刺激性,对皮肤无刺激性。误服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严重时发生脱水、休克,甚至可致死亡。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本身不能燃烧。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 1 -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避免接触的条件: 禁配物:强氧化剂。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2150 mg/kg(大鼠经口),LC50: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硫酸锌;皓矾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硫酸锌;皓矾 标识中文名:硫酸锌;皓矾 英文名:Zinc sulfate heptahydrate;Zinc vitriol 分子式:ZnSO4·7H2O分子量:287.56 CAS号:7446—20—0 RTECS号:ZH5300000 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斜方晶体、颗粒或粉末,无气味,味涩。 主要用途:用于制造立德粉,并用作媒染剂、收敛剂、木材防腐剂等。熔点(℃):100 沸点:>500(分解) 相对密度(水=1): 1.957 溶解性:易溶于水。 临界压力(MPa):折射率:1.484 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不燃 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烟气。燃烧(分解)产物:氧化硫。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不能出现 禁忌物:强氧化剂。 灭火方法:不燃。 包装与储运危险性类别: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 不能与粮食、食物、种子、饲料、各种日用品混装、混运。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 包装及容器损坏。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 毒性危害接触限值: 中国MAC:未制订标准;前苏联MAC:未制订标准; 美国TLV—TWA:未制订标准;美国TLV—STEL:未制订标准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LD50:2150mg/kg(大鼠经口) 健康危害: 本品粉尘具刺激作用。误服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严重 时发生脱水、休克,甚至可致死亡。 急救皮肤接触: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拉开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误服者,口服牛奶、豆浆或蛋清,催吐。洗胃。就医。 防护措施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建议佩戴防尘口罩。空气中浓度较高时,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护手套。 泄漏处置: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 小心扫起,避免扬尘,运至废物处理场所。用水刷洗泄漏污染区,经稀释的污水放入 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其他: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乙醇胺安全技术说明书

二乙醇胺 (1)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二乙醇胺;2,2′-二羟基二乙胺 化学品英文名:diethanolamine;2,2′-dihydroxydiethylamine 分子式:C4H11NO2 相对分子量: (2)成分/组成信息 成分:纯品 CAS No:111-42-2 (3)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类碱性腐蚀品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本品蒸气或雾,刺激呼吸道。高浓度吸入出现咳嗽、头痛、恶心、呕吐、昏迷。蒸气对眼有强烈刺激性;液体或雾可致严重眼损害,甚至导致失明。长时间皮肤接触,可致灼伤。大量口服出现恶心、呕吐和腹痛。慢性影响:长期反复接触可能引起肝肾损害。环境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可燃,其粉体或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4)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min。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min。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5)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能腐蚀铜及铜的化合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用水、干粉、二氧化碳、抗溶性泡沫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

容器转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容器突然发出异常声音或出现异常现象,应立即撤离 (6)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消除所有点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酸碱服,戴防化学品手套。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干燥的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或覆盖,收集与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耐腐蚀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7)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聚乙烯防毒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烟雾或粉尘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8)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监测方法:无资料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建议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隔绝式防毒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9)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粘性液体或结晶

切削液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切削液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切削液 化学品英文名称: 中文名称2:皂化油/乳化液 技术说明书编码: CAS No.: 分子式:分子量: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无含量无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吸入、皮肤接触、眼睛接触、食入 健康危害:长期接触对眼、鼻、皮肤等方面有刺激性之影响,不属于急性毒性物质之范围内。 环境影响:有造成环境污染及破坏生态环境之虑,不可随意排放。 物理性及化学性危害:为水溶性产品,本身不燃,但需防止泄漏,避免直接接触身体各部位。 主要症状:对眼、鼻、皮肤等方面有刺激性之影响;或有头晕、不舒服之感。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吸入:移走污染源,将患者送至通风良好较阴凉处休息,以毛布保暖,或送医检查诊断。 皮肤接触:以清水及肥皂洗净;若刺激感持续,需反复冲洗,严重者,

立即就医。 眼睛接触:以清水冲洗,若刺激感持续,需反复冲洗,严重者立即送医检查诊断。 食入:催吐并立即送医检查诊断。 最重要症状及危害效应:身体有极度不适,需尽速至医院作检查诊断。对急救人员之防护:一般防护设备及化学安全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对医师之指示:患者之状况以及告之暴露途径,时间及地点。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适用灭火剂:一般火灾预防方法(CO2、泡沫、粉末等灭火器)、化学干粉、水雾。 灭火时可能遭遇之特殊危害:为水溶性化学产品,需注意对环境生态之污染。 特殊灭火程序:于上风处灭火,阻隔火源扩散,以水灭火为佳。 消防人员之特殊防护设备:一般消防人员之防护装备及耐化学品之防护衣、防护手套。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处置:搬运时确认保持紧密,使用后需保持密封,勿让气味释放于

【NN-二甲基甲酰胺( 甲酰二甲胺)】MSDS 安全技术说明书(精编版)

NN-二甲基甲酰胺(甲酰二甲胺)安全技术说明书 标识中文名:NN-二甲基甲酰胺; 甲酰二甲胺 英文名: N,N-dimethylformamide;DMF 分子式:C3H7NO 分子量:73.10 CAS号:68-12-2 危规号:33627 理化性质性状:无色液体,有微弱的特殊臭味。 溶解性:于水混溶、可混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熔点(℃):-61 沸点(℃):152.8 相对密度(水=1): 0.94 临界温度(℃):374 临界压力(MPa):4.48 相对密度(空气=1):2.51 燃烧热(KJ/mol):1915 最小点火能(mJ):无资料饱和蒸汽压(KPa):3.34(60℃)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易燃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闪点(℃):58 聚合危害:不聚合 爆炸下限(%):2.2 稳定性:稳定 爆炸上限(%):15.2 最大爆炸压力(MPa):无资料 引燃温度(℃):445 禁忌物:强氧化剂、酰基氯,氯仿,碱类、强还原剂、卤素, 氯代烃。 危险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能与浓硫酸、发烟硝酸猛烈反应,甚至发生爆炸。与卤化物(如四氯化碳)能发生剧烈反应。 灭火方法: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毒性接触限值:中国MAC:10mg/m3[皮] 苏联MAC:10mg/m3 美国TWA:OSHA 10ppm,30mg/m3[皮]; ACGIH 10ppm,30mg/m3[皮] 美国STEL:未制定标准 急性毒性:属低毒类 LD50:4000mg/kg(大鼠经口);4720mg/kg(兔经皮) LC50:9400mg /m3 2小时(小鼠吸入) 对人体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 健康危害:主要有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头痛、焦虑、恶心、呕吐、腹痛、便秘等。肝损害一般在中毒数日后出现,肝脏肿大,肝区痛,可出现黄疸。经皮肤吸收中毒者,皮肤出现水泡、水肿、粘糙,局部麻木、瘙痒、灼痛。慢性影响:有皮肤、粘膜刺激,神经衰弱综合征,血压偏低。还有恶心、呕吐、胸闷、食欲不振、胃痛、便秘及肝大和肝功能变化。 急救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防护工程防护: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个人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化学防护服。戴橡胶手套。工作现场禁止吸烟。工作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辽宁省阜新市2021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D卷

辽宁省阜新市2021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 (2020九下·盐城月考) 物质世界充满了化学变化,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也是由化学变化产生的。下列生产、生活实例不是利用化学变化产生能量的是() A . 电厂以煤为燃料,进行火力发电 B . 人维持体温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C . 三峡大坝建成发电 D . 利用炸药开山炸石和拆除危旧建筑 2. (2分)下列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 矿石粉碎 B . 金刚石切割玻璃 C . CO2使石蕊试液变红 D . 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3. (2分) (2017九下·潮安期中) 绿茶是安徽的特产,种类很多,绿茶是将新鲜的茶叶炒熬,破坏其中酵素再经搓揉、烘焙而成。茶叶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茶碱(C8H10N4O2),还有鞣酸及芳香油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茶碱由四种元素组成 B . 一个茶碱分子中含24个原子 C . 茶叶是混合物 D . 茶碱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4. (2分)(2017·泉港模拟)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 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产品以延长保鲜期 B . 将工业用盐(如NaNO2)用于烹调 C . 服用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 D . 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5. (2分)(2019·泰州) 下列用途中,主要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 . 铜作导线 B . 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 C .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 . 竹炭除冰箱中的异味 6. (2分)(2019·青岛)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 . 2 个氯原子:Cl2

硫酸锌产品技术说明书

硫酸锌产品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硫酸锌 化学品英文名称:zinc sulfate heptahydrate 中文名称2:皓矾 英文名称2:zinc vitriol 技术说明书编码:2535 CAS No.:7446-20-0 分子式:ZnSO4·7H2O 分子量:287.5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CAS No. 硫酸锌7446-20-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本品对眼有中等度刺激性,对皮肤无刺激性。误服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严重时发生脱水、休克,甚至可致死亡。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本身不能燃烧。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硫。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 TLVTN:未制定标准 TLVWN: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外观与性状:无色斜方晶体、颗粒或粉末,无气味,味涩。 pH: 熔点(℃):100 沸点(℃):>500(分解) 相对密度(水=1): 1.957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 燃烧热(kJ/mol):无意义 临界温度(℃):无意义 临界压力(MPa):无意义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 闪点(℃):无意义 引燃温度(℃):无意义 爆炸上限%(V/V):无意义 爆炸下限%(V/V):无意义 溶解性:易溶于水。

(完整版)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MSDS)

1,1,1-三氯乙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1,1-三氯乙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 1,1,1-trichloroethane 中文名称2:甲基氯仿 英文名称2: methyl chloroform 技术说明书编码: 612 CAS No.: 71-55-6 分子式: C2H3Cl3 分子量: 133.4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 1,1,1-三氯乙烷≥95.0% 71-55-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轻者表现为头痛、眩晕、步态蹒跚、共济失调、嗜睡等;重者可出现抽搐,甚至昏迷。可引起心律不齐。对皮肤有轻度脱脂和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能燃烧,并产生剧毒的光气和氯化氢烟雾。与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能发生强烈反应。与活性金属粉末(如镁、铝等)能发生反应, 引起分解。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 20 TLVTN: OSHA 350ppm,1910mg/m3; ACGIH 350ppm,1910mg/m3 TLVWN: ACGIH 450ppm,2460mg/m3 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含量: 工业级一级≥95.0%; 二级≥91.0%; 三级≥90.0%。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 pH: 熔点(℃): -32.5 沸点(℃): 74.1

燃气用户安全使用手册(通用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燃气用户安全使用手册(通用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燃气用户安全使用手册(通用版) 燃气一般常识 1、燃气的种类很多,主要有:天然气(矿井气俗称“准天然气”)、煤制气(水煤气、焦炉煤气)、液化石油气、沼气等。通过管道输送给用户使用的燃气统称管道燃气。 2、天然气(包括矿井气)、液化石油气、沼气等均无色、无味、无毒,而煤制气无色、有味且毒性极大。 3、它们都属于易燃易爆的气体,一旦发生泄露,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一定极限时极易引起燃烧爆炸,会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因而一定要防止泄露。 4、2003年12月,我市煤制气停止供应,取而代之的是矿井气与天然气的混合气,不会发生中毒现象,但会燃气爆炸。所以提醒用户,一定要按要求正确使用,注意用气安全。 5、为避免漏气时用户觉察不到而引起燃烧、爆炸事故的发生,

我公司在输送的管道中专门加入臭味剂(乙硫醇),一旦有燃气泄露就可以闻到刺鼻的臭味,请用户时刻留意,不可掉以轻心。 使用燃气“十不准” 1、不准一厨使用两种火源,即:使用管道气的用户,厨房内严禁生煤球火。(附插图) 2、不准在厨房内堆放易燃易爆物品,谨防火灾和爆炸事故发生。(附插图) 3、不准在燃气设施上栓绑绳索,吊挂物品。(附插图) 4、不准燃气用户擅自增添、拆、迁、改、装燃气设施和燃气计量器具。 (附插图) 5、不准占压、覆盖、燃气管道设施。(附插图) 6、不准将有燃气管道,燃气器具的房间改做卧室、客厅、卫生间。(附插图) 7、不准将燃气管道、阀门、燃气具等燃气设施密封或暗设安装。如装在墙壁内、吊顶柜等。(附插图)

硫酸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名称:硫酸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硫酸 化学品英文名 sulfuric acid 分子式:H 2SO 4 相对分子质量:98.08 结构式: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有害成分:硫酸浓度 CAS NO:7664-93-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类别:第8.1类酸性腐蚀品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对皮肤、黏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蒸汽或雾 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 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 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或肺水 肿。高浓度引起痉挛或声门水肿 而窒息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 灼伤而致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 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 克等。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 重者形成溃疡,愈后瘢痕收缩影 响功能。溅入眼内可引起灼伤, 甚至角膜穿孔、全眼炎以致失 明。 慢性影响:牙齿酸蚀症、慢性 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环境危害: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燃爆危险:不燃,无特殊燃爆特性, 浓硫酸与可燃物接触易 着火燃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 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 30min,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 15min,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并转移至空气新鲜处,给输氧。呼吸、心跳停 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 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禁止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水大量放热,可发生沸溅;与易燃物(如苯)和可燃物 (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 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遇电 石、高氯酸盐、硝酸盐、霄酸盐、 苦味酸盐、金属粉末等猛烈反 应,发生爆炸或燃烧,有强烈 的腐蚀性和吸水性。 有害燃烧产物:无意义。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根据起火原因选择适宜的灭火剂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佩戴空气 呼吸器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 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 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避免水 流冲击物品,以免因硫酸遇水发 生大量热而喷溅,从而灼伤皮 肤。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

黑龙江省伊春市2021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C卷

黑龙江省伊春市2021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我会选 (共20题;共41分) 1. (2分) (2019八上·文登期末) 物质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①电灯通电发光②粮食酿酒③酒精挥发④木条燃烧⑤石蜡熔化⑥铁钉生锈 A . ①②④ B . ②④⑥ C . ③④⑥ D . ①④⑥ 2. (2分) (2019九上·靖远月考) 我们在打开饮料瓶时可看到瓶口冒出大量泡沫,冒出的气体是不是二氧化碳呢?有同学提出可能是二氧化碳。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 . 猜想假设 B . 设计实验 C . 收集证据 D . 得出结论 3. (3分) (2019九上·古浪期末) 按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关实验,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 收集氢气 B . 氧气验满 C . 配置20%的澄清石灰水

D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4. (2分)水变成水蒸气是() A . 水的微粒发生了变化 B . 发生了化学变化 C . 水的微粒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D . 水的微粒由静止变成了运动 5. (2分) (2017九上·赵县期末)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空气中含有少量的稀有气体,它们可以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B . 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食品包装中充氮气可以防腐 C . 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等其他成分1% D . 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常温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6. (2分)(2016·株洲) 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B . 元素周期表,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C . 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D . 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也不会改变 7. (2分) (2020九上·潮安月考) 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 . O B . 2H C . 2O2 D . Hg 8. (2分)夜间发现液化石油气泄漏时,应采取的紧急措施是() A . 向室内喷水,溶解液化石油气,防止其燃烧 B . 开灯,仔细检查泄漏源 C . 打开所有门窗通风,关闭气源阀门 D . 打电话报警,并请维修人员前来维修 9. (2分) (2019九上·黑龙江月考) 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