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山土壤调查技术方案-南京农业大学土壤调查与制图-南京东郊

紫金山土壤调查技术方案-南京农业大学土壤调查与制图-南京东郊
紫金山土壤调查技术方案-南京农业大学土壤调查与制图-南京东郊

南京城东紫金山周边地区

土壤调查

技术方案

二○一六年十一月十七日

目录

1.目的意义........................................... - 1 -

2.调查任务........................................... - 1 -

2.1成土因素与土壤特性的关系....................... - 1 -

2.2土壤分类 ...................................... - 5 -

2.3土壤改良利用分区............................... - 7 -

2.4水文地质调查.................................. - 11 -

2.5植被的调查 ................................... - 13 -

2.6土壤评价 ..................................... - 15 -

3.调查依据.......................................... - 17 -

4.调查范围.......................................... - 17 -

5.技术流程.......................................... - 17 -

5.1 地理位置及社会经济状况调查................... - 17 -

5.2土壤调查准备工作.............................. - 17 -

5.3野外调查 ..................................... - 22 -

5.3.1土壤剖面的布设、开挖、观察、采样......... - 23 -

5.3.2土壤养分调查的取样....................... - 30 -

5.4室内工作 ..................................... - 31 -

6.调查成果.......................................... - 31 -

6.1文本 ......................................... - 31 -

6.2图件 ......................................... - 32 -

6.3数据库 ....................................... - 32 -

7.时间进度安排...................................... - 33 -

8.组织协调方案...................................... - 33 -

9.经费预算.......................................... - 34 -

1.目的意义

土壤是在气候、地形、地下潜水、母质,植被等自然成土因素和人类的生产活动综合作用下形成的自然地理体,它具有自身的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故称为历史自然体.它的发生与发展,肥力的演变与升降,土地的利用与改良,无不与其成土因素及人类的生产活动相关联.因此,土壤的研究必须和成土因素,人类的生产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而深入地认识土壤,这是从事土壤调查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指导思想。

当然,认识不是目的,因为土壤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和农业生产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调查和认识土壤,以及认识成土因素的最终目的是,一方面在于有效而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以达到不断提高其生产能力(肥力),另一方面也要合理地改善农业生产的生态条件.因为土壤形成因素本身也正是全面地反映了农业生产的生态因素,所以,要想合理地利用与改良土壤,改善农业生产的生态条件,进行合理的农业布局,不断地提高农业产品的产量与质量,就必须将土壤调查与成土因素,以及农业生产的条件等的研究紧密地结合起来。

我们通过野外调查实习和室内上机评价,学习、掌握及巩固土壤调查及评价的方法流程,进一步巩固土壤学知识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调查任务

2.1成土因素与土壤特性的关系

(1)成土因素揭示土壤的发生与特性

a.关系式:道库恰耶夫公式: S=f(C,O,R,P)T S:土壤体 R:地形C:气候 P:母质 O:生物 T:成土时间

这个公式明确地表示了土壤与成土条件之间的联系,即它是母质、

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等5种自然成土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而且各种成土因素所起的作用是互相不能代替的,所有的成土因素始终是同时同地,不可分割地影响着土壤的产生和发展,同时随着成土因素的变化,随着空间因素的变化,土壤也随着不断地形成和演化着。

(2)土壤发育与母质的关系

土壤母质是岩石风化的产物,它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母质中的一些性质例如机械性质、坚实度、渗透性、矿物组成和化学特性等都直接影响成土过程的速度和方向。母质中的磷、钾、钙、硫和其他元素也影响着土壤的自然肥力。

许多土壤的属性继承了母质的性质。酸性岩母质含石英、正长石、白云母等抗风化力强的浅色矿物较多,多形成酸性的粗质土;基性岩母质含角闪石、辉石、黑云母等抗风化力弱的深色矿物较多,多形成土层较厚的粘质土壤。从酸性岩母质到基性岩母质随着硅含量的减少,而铁,锰、镁、钙含量显著增加,不同母岩发育的红壤,其化学组成不同,富铝化强度也有差异。一般说来,由玄武岩、石灰岩等基性母岩发育的红壤,其淋滤系数、分解系数、铝化系数和铁化系数的相对值,均高于由花岗岩等酸性母质所发育的红壤。如果母质层具有不同质地层次,亦影响到土壤中物质迁移转化过程,非均质母质对土壤形成、性状、肥力的影响较均质母质为复杂,影响土体中物质迁移转化的不均一性,不同母质可以形成多种类型的土壤。

不同母质对土壤次生矿物也很有影响。斜长石和基性岩母质发育的土壤含有多量的三水铝矿,酸性岩中的钾长石发育的土壤则以高岭石为多。冰渍物和黄土中,含水云母和绿泥石较多;下蜀黄土以水云母为主;页岩和河流冲积物富含水云母;紫色页岩,湖积物和淤积物多蒙脱石和水云母。蒙脱型粘性母质易发育成变性土。

不同母质所形成的土壤,其养分情况也不相同。钾长石风化后所形成的土壤有较多的钾;而斜长石风化后所形成的土壤有较多的钙;辉石和角闪石风化后所形成的土壤有较多的铁、镁、钙等元素;含磷量多的石灰岩母质,在成土过程中虽然石灰质遭淋失,但土壤

含磷量仍很高。

成土母质影响土壤的质地。质地粗的母质上形成的土壤质地也较粗,质地细的母质形成的土壤质地也较细。粗质母质易发育成淋溶土,细质母质易发育成潜育土。在一些土壤形成过程中,母质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地带性土壤是砖红壤和红壤等,但在石灰岩和紫色岩上发育的土壤,因含有大量碳酸钙,阻滞和延缓了富铝化作用的进行,因而分别发育成为石灰土和紫色土。

(3)土壤发育与气候的关系

气候因素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而土壤水、热状况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风化过程,影响植物生长,微生物活动,以及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可以说,土壤的水、热状况决定了土壤中所有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变化作用,影响土壤形成过程的方向和强度。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产生一定性质和类型的土壤,因此,气候是影响土壤地理分布的基本因素。在美国土壤系统分类学中,把土壤温度和湿度作为诊断分类的一项重要指标。

气候影响岩石矿物风化强度。矿物的风化有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其速度和温度有关。气候对次生矿物形成的影响,一般情况是,降水量增加,土壤粘粒含量增多。土温高,岩石矿物的风化作用加强。因此,不同气候带的土壤中,具有不同的次生粘土矿物。气候对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分解起着重要作用。过度湿润和长期冰冻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而干旱和高温,好气微生物比较活跃,有机质易于矿化,不利于有机质积累。

不同气候带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也不相同。草甸土中微生物数量最多,黑土中微生物数量每克土可达数千万个,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栗钙土、棕钙土、灰钙土中,微生物数量在数百万到数千万个之间,湿润地区的红壤,砖红壤中,微生物数量较少,但某些砖红壤中也可达两千万个左右。

气候影响着土壤分布规律,尤其是地带性分布规律。不同气候带分布着不同的地带性土壤类型,如寒温带分布着灰化土,温带分布着暗棕壤,暖温带分布着棕壤,亚热带和热带分布着红壤、砖红

壤等。同时由于气候干湿程度的差异,也分布有相应的土壤类型,如温带湿润气候区,分布有淋溶土,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区,分布有弱淋溶土,钙积土,温带干旱区分布有荒漠土。

(4)土壤发育与生物的关系

土壤形成的生物因素,包括植物、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它们是土壤有机质的制造者,同时又是土壤有机质的分解者。它是促进土壤发生发展的最活跃因素。其中植物,特别是高等绿色植物及其相应的土壤微生物类群,对土壤的作用最为显著。绿色植物对分散在母质、水体和大气中的营养元素有选择地加以吸收,利用太阳辐射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成活体有机质,并把太阳能转变为潜能,再以有机残体的形式,聚积在母质表层,然后,经过微生物的分解,合成作用,或进一步转化,使母质表层的营养物质和能量逐渐丰富起来,产生了土壤肥力特性,改造了母质,推动了土壤的形成和演化。

不同的植被类型所形成的有机质的性质、数量和积累的方式各不相同,因而对成土过程所产生影响也不同。一般说来,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有机残体的数量多于温带夏绿阔叶林,温带夏绿阔叶林又多于寒带针叶林,草甸植物多于草甸草原植物,草甸草原植物多于干草原植物,干草原植物又多于半荒漠和荒漠植物

土壤微生物在成土过程中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并且是多方面的。它最主要的作用是分解动植物有机残体,使其中潜藏着的能量和养分释放出来,供生物再吸收利用,使生物能世代延续下去。土壤物质的生物循环不断反复进行,土壤肥力也不断地演化和发展。微生物在分解有机质的同时,还参与土壤腐殖质的形成。此外,某些特种微生物,如固氮菌能增加土壤氮素养分。各种自养性细菌对矿物质的分解等,都对土壤形成和发展起一定的作用。

土壤动物中的原生动物,各种土栖昆虫、蚯蚓和鼠类等,它们的残体也是土壤有机质的一种来源,同时它们以特定的生活方式,参与土壤有机残体的分解、破碎,以及翻动、搅拌疏松土壤和搬运土壤的作用。土壤动物种群的组成和数量,在一定程度上是土壤类型和土壤性质的标志,并可作为肥力指标

(5)土壤发育与地形的关系

地形对土壤的影响不同于母质、气候、生物因素,它没有给土壤提供任何新的物质,它的作用只是引起地表物质与能量的再分配,它和土壤之间并未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而只是影响土壤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一个条件。它是通过其他成土因素对土壤起作用的。

不同地形影响地表水热条件的重新分配。主要表现在不同高度、坡度和方向等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地面辐射是不同的。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温逐渐下降,而在一定的高度范围内,湿度逐渐增大,因而自然植被也随之发生变化,相应地形成了不同的土壤类型,出现土壤垂直分布的规律。在北半球,南坡接受光热比北坡强,但南坡土温及湿度的变化较大,北坡则常较阴湿,平均土温低于南坡,因而影响土壤中的生物过程和物理化学过程。在一般情况下,南坡和北坡的土壤发育,甚至土壤发育类型均有所不同。

地形支配着地表径流,水从高处流向低处,斜坡排水快,土壤物质易遭淋溶,常见砾质薄层土壤;在低洼处,易积水,细土粒和腐殖质易积累,土色较暗,土层深厚。高地和低地之间表现为共轭关系。在相同的降水条件下,平原、岗丘、洼地等不同地形接受降水的状况不同。

不同的地形部位的母质分配是不同的,山地上部或台地上其母质主要是残积母质,从上部质地较细的土层到较粗的碎屑物,过渡到基岩。坡地和山麓的母质多坡积物,粗碎屑和粗颗粒分布在地形高处,愈远则颗粒愈细小,多由细砂和粘性物质组成。在山前平原的冲积锥或冲积扇地区,成土母质为洪积物,从地形部位较高处向低平处,土壤质地由粗逐渐变粘。土壤分布的特点是砾质土→砂土→壤土→粘土。

地形发育深刻地影响着土壤发育。由于地壳的上升和下降,或局部侵蚀基准面的变化,不仅影响土壤的侵蚀与堆积过程,而且还要引起水文、植被等一系列变化,从而使土壤形成过程逐渐转向,使土壤类型依次发生演替。

2.2土壤分类

以土壤发生学为指导,土壤属性为依据的一种土壤分类系统。中国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曾采用美国马伯特制订的土壤分类;50年代初期开始,采用苏联的地理发生学土壤分类。1958年-1960年全国第一次土壤普查时,总结农民群众鉴别土壤农业性状的经验,提出了第一个农业土壤分类系统。1978年中国土壤学会提出了《全国土壤分类暂行草案》。在此基础上,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开始时,于1979年7月提出《暂拟土壤工作分类系统》(修改稿);在此次土壤普查的野外工作接近完成时,于1987年12月在太原召开土壤分类会议拟订出《中国土壤分类系统》,经过修改,于1992年定稿,确立了12个土纲、29个亚纲、61个土类和231个亚类的高级分类单元;基层分类单元为土属、土种和变种,而以土种为基本单元。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十四个土纲:

①有下列之一的有机土壤物质(土壤有机碳含量≥180 g/ kg 或≥[ 120g/ kg + (粘粒含量g/ kg ×0. 1) ] 。* 有机土(Histogeny)

②其他土壤中有水耕表层和水耕氧化还原层;或肥熟表层和磷质耕作淀积层;或灌淤表层;或堆垫表层。人为土(Anthropol)

③其他土壤在土表下100cm 范围内有灰化淀积层。灰土(Spodosols)

④其他土壤在土表至60cm 或至更浅的石质接触面范围内60 %或更厚的土层具有火山灰特性。火山灰土(Andros)

⑤其他土壤中有上界在土表至150cm 范围内的铁铝层铁铝

( Referrals)

⑥其他土壤中土表至50cm 范围内粘粒≥30 % ,且无石质或准石质接触面,土壤干燥时有宽度> 0. 5cm 的裂隙,和土表至100cm 范围内有滑擦面或自吞特征。变性土(Overtoils)

⑦其他土壤有干旱表层和上界在土表至100cm 范围内的下列任一诊断层:盐积层、超盐积层、盐磐、石膏层、超石膏层、钙积层、超钙积层、钙磐、粘化层或雏形层。干旱土(Aridisol)

⑧其他土壤中土表至30cm 范围内有盐积层,或土表至75cm 范围内有碱积层。盐成土(Halo)

⑨其他土壤中土表至50cm 范围内有一土层厚度≥10cm 有潜育特征。潜育土( Glossology)

⑩其他土壤中有暗沃表层和均腐殖质特性,且矿质土表下180cm 或至更浅的石质或准石质接触面范围内盐基饱和度≥50 %。均腐土(Isoseismals)

?其他土壤中有上界在土表至125cm 范围内的低活性富铁层。富铁土( Ferrosoferric)

?其他土壤中有上界在土表至125cm 范围内的黏化层或黏磐。淋溶土(Argo sols)

?其他土壤中有雏形层;或矿质土表至100cm 范围内有如下任一诊断层:漂白层、钙积层、超钙积层、钙磐、石膏层、超石膏层、;或矿质土表下20 - 50cm 范围内有一土层( ≥10cm 厚) 的n 值< 0. 7 ;或粘粒含量< 80g/ kg ,并有有机表层;或暗沃表层;或暗瘠表层;或有永冻层和矿质土表至50cm 范围内有滞水土壤水分状况。雏形土(Carambolas)

?其他土壤。新成土(Lacrimoso)*覆于火山物质之上和/ 或填充其间,且石质或准石质接触面直接位于火山物质之下;或土表至50cm 范围内,其总厚度≥40cm(含火山物质) ;或其厚度≥2/ 3 的土表至石质或准石质接触面总厚度,且矿质土层总厚度≤10cm;或经常被水饱和,且上界在土表至40cm 范围内,其厚度≥40cm(高腐或半腐物质,或苔藓纤维< 3/ 4) 或≥60cm(苔藓纤维≥3/ 4) 。

2.3土壤改良利用分区

分区原则必须全面考虑土壤的环境条件和土壤性态,尤

其是土壤改良的地理条件(如地形、水文地质等)和障碍因素(如过沙、过粘、内涝、盐碱等),把它们的共同性和差异性作为分区的依据。

生产性能及利用方向及改良措施:土层松散,石砾含量高,肥力低又干燥,须保护好现有植被,严禁山火、放牧及灰积肥,让植被自然恢复演替;在土层后的地点,可栽种喜钙经济植物。以保土为主,合理利用土地,防止土壤侵蚀;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促进土壤结构的松散,培肥土壤。陡坡地应退耕还林,缓坡地要修梯田,保持水土。

(1)潮土

潮土是发育于富含碳酸盐或不含碳酸盐的河流冲积物土,受地下潜水作用,经过耕作熟化而形成的一种半水成土壤。土壤腐殖积累过程较弱。具有腐殖质层(耕作层)、氧化还原层及母质层等剖面层次,沉积层理明显。

潮土主要进行着潴育化过程和以耕作熟化为主的腐殖质积累过程

①潴育化过程:潴育化过程的动力因素是上层滞水和地下潜水。潮土剖面下部土层,常年在地下潜水干湿季节周期性升降运动作用了,铁、锰等化合物的氧化还原过程交替进行,并有移动与淀积,即在雨季期间,土体上部水分饱和,土体中的难溶性FeCO3还原并与生物活动产生的CO2,作用形成Fe(HCO3)2而向下移动。雨季过后,则Fe(HCO3)2随毛管作用而由底层向土体上部移动,氧化为

Fe(OH)3,具体化学反应可参考如下。

FeCO3+CO2+H2O一Fe(HCO3)2

Fe(HCO3)2+O2+H2O一Fe(OH)3+CO2

由于这种每年的周期性氧化还原过程,致使土层内显现出锈黄色和灰白色(或蓝灰色)的斑纹层(锈色斑纹层)。锰也发生上述类似的氧化还原变化,因此常有铁锰斑点与软的结核,在氧化还原层下也可以见到砂姜,一般是地下水的产物。

②腐殖质积累过程:潮土绝大多数已垦殖为农田,因此其腐殖质积累过程的实质是人类通过耕作、施肥、灌排等农业措施,改良培肥土壤的过程。潮土腐殖质积累过程较弱,尤其是分布在黄泛平原上

的土壤,耕作表土层腐殖质含量低,颜色浅淡。所以也称之为浅色腐殖质表层。

(2)水稻土

水稻土是指因长期种植水稻而形成的一种具有氧化还原交替特点的耕作土壤。水稻生产在中国具有长期历史和重要的地位。中国水稻种植已有5000余年;水稻高产稳产,其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2;水稻分布面积广,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4,其中以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珠江三角洲和台湾西部面积最大。因此所形成的水稻土种类比较复杂。

水稻土的剖面构型一般为W-Ap2-Be-Ash(g)一Br。水耕熟化层(W):由原土壤表层经淹水耕作而成,灌水时泥烂,落干后可分为两层,第一层厚约5~7cm,,表面(<1Cm)由分散土粒组成,表面以下以小团聚体为主,多根系及根锈;第二层:土色暗而不均一,夹大土团及大孔隙,空隙壁上附有铁、锰斑块或红色胶膜。

犁底层(AP2):较紧实,片状,有铁、锰斑纹及胶膜。

渗育层(Be):它是季节性灌溉水渗淋下形成的,它既有物质的淋溶,又有耕层中下淋物质的淀积。一般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可以发展为水耕淀积层,另一是强烈淋溶而发展为白土层(E)。后者可认为是铁解作用的结果。

水耕淀积层(Bosh):也有人称之为渗育层或渗渍层,或鳝血层:此层含有较多的粘粒,有机质、铁、锰与盐基等。铁的晶化率比上覆盖土层高,而且可根据其氧化还原强度进一步划分。

潜育层(Br):同于一般的潜育层。

母质层(C):因母土和水稻土的发展过程而异。

(3)黄棕壤

发育于亚热带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下的土壤。其主要特征是:剖面中有棕色或红棕色的B层,即含粘粒量较多的粘化层;土体内有铁锰结核。中国的土壤学文献曾称之为灰棕粘盘土,50年代后定为现名。对与之相类似的土壤,苏联称为黄棕色森林土,日本定名为黄棕色土,联合国粮农组织和教科文组织命名为淋溶土;美国则称为淋溶土。中国的黄棕壤分布于长江与秦岭-淮河之间的北

亚热带地区,中、南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的山地垂直地带谱均有分布。

其分布范围大致为:北起秦岭、淮河,南到大巴山和长江,西自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东至长江下游地带。黄棕壤分布于亚热带北缘。这里夏季高温,具有亚热带特点:冬季寒冷,具有暖温带特点,年平均气温为15~18℃,10℃以上的积温为4500~5300℃,无霜期210~250天。年降水量为750 ~1000毫米,山区大于1000毫米。地带性植被是落叶阔叶林,但杂生育常绿阔叶树种。成土母质多为花岗岩、片麻岩、干枚岩和砂页岩风化物。

主要分布干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在褐土地带的垂直带上亦有分布。棕壤地区气候条件的特点是,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旱,年平均气温为5~14℃, 10℃以上的积温为3400~4500℃,季节性冻层深可达50~100厘米,年降水量约为500~1000厘米,干燥度在0.5~1.O之间。这里的原生森林早已破坏,目前多为次生针叶林和阔叶混交林。棕壤所处地形主要为低山丘陵,成土母质多为花岗岩、片麻岩及砂页岩的残积坡积物,或厚层洪积物。棕壤地区由于夏季气温高、雨量多,不但土壤中的粘化作用强烈而且还产生较明显的淋溶作用,使得易溶盐分和游离碳酸钙都被淋失,粘粒也沿剖面向下移动,并发生淀积。由于落叶阔林凋落物的灰分含量高,从而阻止了土壤灰化作用的发展,但白浆化作用却常有发生,在丘陵和山地都可见到。

(4)紫色土

发育于亚热带地区石灰性紫色砂页岩母质土壤。全剖面呈均一的紫色或紫红色,层次不明显。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亚热带地区,以四川盆地为主。紫色土是在频繁的风化作用和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其过程特点是:物理风化强烈、化学风化微弱、石灰开始淋溶。

紫色土是由侏罗纪、白垩纪紫色砂岩、泥岩时代形成的紫色或紫红色砂岩、页岩,变来的,据说其紫色可以保留很久而不褪色,而土壤中的紫色大都富含钙质(碳酸钙)和磷、钾等营养元素,很是肥沃。紫色土水土流失快,风化也快(主要是物理崩解作用)。紫色土土层浅薄,通常不到50厘米,超过1米者甚少。

一般含碳酸钙,呈中性或微碱性反应。有机质含量低,磷、钾丰富。由于紫色土母岩松疏,易于崩解,矿质养分含量丰富,肥力较高,是中国南方重要旱作土壤之一,除丘陵顶部或陡坡岩坎外,均已开垦种植。因侵蚀和干旱缺水现象时有发生,利用时需修建梯田和蓄水池,开发灌溉水源。开辟肥源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氮的含量,也是提高其生产力的重要措施。

紫红色岩层上发育的土壤。以四川盆地分布最广,在南方诸省盆地中零星分布。紫色土有机质含量 1.0%左右,其发育程度较同地区的红、黄壤为迟缓,尚不具脱硅富铝化特征,属化学风化微弱的土壤,呈中性至微碱性反应,pH值为7.5~8.5,石灰含量随母质而异,盐基饱和度达80~90%。紫色土矿质养分丰富,在四川盆地的丘陵地区中为较肥沃土壤,其农业利用价值很高。利用中需防止水土流失和注意蓄水灌溉、增施有机肥料、合理轮作等。

2.4水文地质调查

(1)调查目的及意义

在土壤野外调查中一定要注意地表水与地下潜水的观察与研究.这一方面是因为土壤水分是土壤肥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地表水系也是地表地形的塑造者,只有将地表水系弄清楚了也才能对当地的地形有一个较透彻的了解,其中特别是河流水系。

(2)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野外研究方法

应当将地表水、地下潜水与地貌学统一起来进行研究.这三者是统一相关的,其中主导者为地表水的水系。这是因为,一方面它是地形的塑造者,由于它的侵蚀、搬运与堆积形成了当前各种地表的水成地貌。另一方面,它补充地下潜水和排泄地下潜水。例如山区的水系,出山口以后形成洪积扇,同时,大量的地表水潜入下层而形成潜流,到洪积扇边缘后又以泉水的形式流出地表.平原区不同类型的河床与地表水、地下水的关系也是如此。

结合地形图研究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关系,一般等高线所表示的地形,可以将其“模式”化。如图所示。

结合地貌以研究潜水的补给和排泄条件,并进一步研究地下潜水的流向、坡降等。因为它对于排水设计关系较大,如一般排地下水者,应垂直于地下水的流向,而排地表水者,则应平行于地表水的流向。所以,在研究其地形、水文与潜水等关系时应结合研究一些已有的地表排水设施。

结合土壤剖面观察剖面形态的颜色与湿度,以及指示植物等的综合观察.一般土壤剖面中的土壤湿度大,土壤孔隙充满水分,而且剖面土体颜色发蓝灰,或是夹有一些蓝灰色、或红棕色的斑点及条痕等,这就表明土壤中有还原过程,或氧化一还原过程,地表多草甸性或沼生植物,则该区的潜水位可能是稳定性的高,或是周期性的升高。具体还可结合剖面的稳定水位观测,或附近具有自由水面的民用浅井的井水位观测,用以协助观察判断。

地下潜水的矿化成分和矿化度的化学分析及地下潜水埋深的研

究,并可根据生产要求绘制成潜水矿化度图,潜水矿化类型图、潜水埋深图、潜水等水位线图等。

2.5植被的调查

(1)调查目的及意义

植物生长发育必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土壤的酸碱度,盐分含量、温度及通气状况,对植物生长也有重大影响。土壤类型不同,为不同种植物及植物群落的生长,提供了特定的条件。尤其在同一个气候区域内,植物种的分布和群落结构的异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壤条件的变化。

植被是土壤形成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植物群落对于土壤成分、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以及土壤肥力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很大的影H向,这种影响随植物种和植物群落的不同而不同。所以,植被和土壤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统一体。在进行土壤普查的同时,对植做作简要的调查,有助于加深对各种土壤形成过程的了解,有助于对土壤与包括植物在内的其它因素间相互关系的分析,有助于利用植被的指示性去正确地识别和鉴定土壤类型。此外,通过植被生产力的测定,可以为诊断土壤肥力、估测土地生产潜力、土地资源的综合评价和开发利用,提供更全面的依据。

(2)植被野外调查方法

①样方调查。主要根据工作要求及植被类型,在不同典型地区,结合土壤剖面观察,选择一平方米(如草原区)、25平方米(灌木一草原区)、或100平方米(森林区)作为观测记载的样方。样方记载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生境条件:包括地形,土壤、地下水位等.

群落的名称一般以其优势种、亚优势种依次排列命名,例如长芒羽茅——西伯利亚蒿群落表明是由长芒羽茅与西伯利亚蒿构成。有时一个群落有两种以上的植物组成,其命名可按其所占比例多少一次排列。

多度:通常用目估法估算每个种属的多度,按德鲁提(Crude)分级法表示。

Soc(Sociables),“特多”(背景化),植物地上部郁闭,个体数占90%。

Cop3(Copiosus3),“很多”,个体占90——70%。

Cop2(Copiosus2),“多”,个体占70—50%。

Cop1(Coplosus1),“稍多”,个体占50—30%。

Sp(Spar sus),“零散分布”,个体占30—10%。

Sol(So1itarius),“稀少”,个体数占10%。

Un(Cnicus)、“单株”,只有单株。

估测覆盖度:用目估法测定整个植物群落覆盖地面的覆盖度,有时还要测定某些优势植物个体的总数和覆盖度.覆盖度均用%表示。

测绘植物群落分布图:它是一种特大比例尺的植被图,一般草原植被要结合有用牧草的种类,产草量、有害植物种类等.在林区要注意树木的胸高直径,积材量及林下幼树生长状况等。

②植物根系调查.为了某些特殊目的,如了解作物根系归还土壤的数量,了解某些特殊土层对根系分布的影响,可以对根系进行一些特殊调查。一种方法是用细线在土壤剖面上织成一定比例尺的方格网,而将根系的分布缩绘在方格纸上。这可以是纵断面的(如土壤剖面式的),也可以是横断面的,即平行地面的,另一种方法是湿筛法,即取出一定容积的土柱(如50厘米X50厘米X50厘米),装入0.5毫米孔径的筛内,冲洗除去土粒,剩下的根系烘干称重。并可根据需要换算为每亩的重量。

③栽培植物调查。调查研究不同土壤上栽培作物的种类、品种、长势、长相(包括株型、分蘖或分枝数目,叶色、高度,发育及缺素现象)、根系发育及分布情况、结实性状和产量等。对于一些不

良土壤,尤应注意对作物生长影响及特殊表现。这对土壤肥力、宜

种性、土壤管理等方面都是重要参考资料.

同时调查研究不同土壤类型上的作物布局、品种搭配方式、种

植制度等及其伏缺点的分析,为因地制宜地利用土壤提供依据。

还需调查研究田间杂草的组成种类和数量。因为许多田问杂草

是农田土壤肥力、土壤水分和土壤盐分的良好指示植物.如马齿瓦

往往指示土壤有效养分高,多出现于蔬菜区。田旋花往往提示土壤

盐分含量低等。当地的农民群众在这方面最有经验应加以访问总结.随着化学除草剂的使用与发展土壤和杂草之间的关系今后可能

要加以进一步研究,为化学除草提供土壤学依据。

2.6土壤评价

综合起来,土壤调查与评价的作用有下列几个方面:

(1)摸清全国的土壤/土地资源数量、质量及其分布,就要调查清楚平原、丘陵、山地、高原、水面、草场、沙漠和荒地以及各类农用地的数量多少、质量如何。土壤/土地资源是不断变化的,在空间上也有很大差异,它们的生产性能,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查才能真正弄清楚。如耕地,不同气候带各类作物的单产水平,它们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林地的单位蓄积量,牧地的载畜量以及今后发展的潜力等,必须调查清楚。至于各类农业土壤中,多少年来肥力的变化,高产稳产优质的面积,有那些低产土壤,它们的面积有多少,其障碍因素是什么,各地土壤肥力差别及产生的原因,用什么方法消除地力级差等。这些土地与土壤数量与质量问题,只有通过土壤调查与制图工作才能予以弄清。

(2)为了做好农业区划,各省、市、县都要进行中、小比例尺土壤调查。弄清土壤类型、土壤分布规律、土壤生产性能及存在问题,调绘出各种土壤类型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壤评价图、土壤改良区划图及文字说明,为当地农业区划和拟定农业技术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为了改变农业生产面貌,建设高产稳产农田,必须进行农场、乡村的大比例尺土壤调查,搞清楚限制当地农业生产的环境条件及土壤因素,

制定以改土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规划,如排灌系统的规划、平整土地规划、护田林规划以及养用结合提高土壤肥力的规划等,以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3)为了科学种田,要对农业用地进行大比例尺的土壤调查,并进行田间诊断,查清各种土壤的障碍因素,制定改土培肥规划,建立田块档案,籍以拟定科学种田乃至精准耕作(precision farming)方案,以提高土壤质量(soil quality)和科学种田的成效,实现优质高产和环境保护的双丰收。

(4)为了合理地扩大耕地面积,要进行荒地土壤调查,绘制荒地土壤类型图,土壤生产力评级图,制订利用荒地规划。

(5)为了防治近年来日益严重的土地质量退化问题,为了建设优美的生态环境以保证可持续发展,需要切实弄清土壤状况,制订科学合理的各种控制土地退化的方案,如控制水土流失的方案。

(6)服务于土壤污染防治。近年来,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我们应加强土壤中“化学定时炸弹[1]”CTB的全面调查,了解各种CTB有害物质的危害程度和分布规律,以确保土壤健康(soil health)与食品安全,并实现环境污染的有效防治。(7)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变化,对全球碳平衡具有很大的影响,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研究全球碳平衡,不能缺少土壤碳的资料。所以,土壤调查与评价应该提供这方面的数据。

此外,建设工艺作物基地及商品粮基地,改造低产土壤,兴建大型水利和基本建设工程,发展林业、牧业生产,防止水土流失,防止土壤污染,保护土壤,调控全球气候变化等,都需要进行土壤调查研究,测制各种土壤图及其他图表,并做出相应的区划与规划。

土壤调查对于研究作为历史自然体的土壤自身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土壤调查了解土壤形成的过程,就有可能使我们以有效的措施来控制作为历史自然体的土壤的发育和调节其性能,使其适合于农业生产。我国是古老的农业国家,有几千年耕作土壤的经验,通过土壤调查,了解我国农民培肥土壤的经验,以及在长期耕作下土壤肥力的发生、演变规律,土壤特性的变化,制订出农业土壤的发生分类系统,这对于发展土壤科学本身,具有特殊意义。

3.调查依据

土地资源评价,是以土地生产力为主要依据,在土壤调

查制图的基础上,应用室内分析数据,进行综合评比,确定

各类土壤质量等级。根据土壤性质、土壤环境条件、多年平

均的生物生产量,以评定该土壤单元的质量等级。

4.调查范围

紫金山内包含全部茶厂及园林用地。

5.技术流程

5.1 地理位置及社会经济状况调查

紫金山位于南京市玄武区,又称钟山,江南四大名山之一,有“金陵毓秀”的美誉,是南京名胜古迹荟萃之地,全国生态文化示范地、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首批国家5A级景区钟山风景名胜区位于紫金山南麓。

紫金山主峰海拔448.9米,周围约30公里,三峰相连形如巨龙,山、水、城浑然一体,古有“钟山龙蟠,石城虎踞”之称,早在三国与汉朝就极负盛名。紫金山囊“六朝文化、明朝文化、民国文化、山水城林文化、生态休闲文化、佛教文化系列于一山之中,是为“中华城中人文第一山”。

紫金山周围名胜古迹甚多,山南有紫霞洞,一人泉等;山前正中有中山陵等;西有梅花山,明孝陵,廖仲恺何香凝墓等;东有灵谷寺,邓演达墓等;山北有明徐达、常遇春、李文忠等陵墓。海洋调节较明显,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都较小。紫金山深受夏季风的影响,水汽充足,降水充沛,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但是,由于夏季风势力各年强弱不等,因而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较大。受太阳辐射和季风环流的影响,形成了冬季低温少雨量夏季高温多雨,四季分明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紫金山属于宁镇山脉,宁镇山脉是侏罗纪末到白垩纪初期,通过

杨子右鹿东部

宁镇山脉造山运动而形成的一条向北突出的弧形皱,又在中生代晚期经过断运动和不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所形成,紫金山即为此山脉西段的重要组成部分。除钟山主脉之外,还包括所属的一系列山丘。其地层构造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一、分布于钟山南坡的侏罗纪象山层,又名钟山层;二、分布于钟山北坡的三叠纪黄马页岩层;

三、分布于小山丘以及覆盖于南北坡下部山麓延伸面的第四纪下蜀系黄土;四、脚下的玄武湖属于构造盆地,地质构造属于宁镇山脉西部末端。

紫金山的土壤大部分属于黄棕壤和黄赫土类。因为地型、母质和植被的不同,所以形成的土壤性状也不同。黄棕壤土层的色调均一,发生层次不明显,显酸性或弱酸性反应,盐基不饱和,介于北方土壤和南方土壤之间。黄赫土层次比较明显,有妨林根系的发育,呈酸性反应,盐基接近饱和,一般发育于中性母质。

紫金山风景区南坡以侏罗纪的含砾石英砂岩为主,抗风化能力强;北坡一三叠系的黄马青群钙质砂岩为主,抗风化能力比较弱,由此形成了南坡缓、北坡陡的总趋势。地貌成因类型为斜成山,后来经过侵蚀作用形成单斜山。

紫金山区域内地形起伏多变,水系比较发达,山水风景是风景区内的特色部分。风景区内共有湖泊、河溪、池、井等水体面积64公顷,包括钟山境内的燕雀湖(前湖)、白马湖、竹海湖、流徽榭、琵琶湖、紫霞湖、梅花湖、小红山水库、流殇曲水系、上下黄马水库、军民友谊水库、王家湾水库、资金山水库、五棵松水库等15湖(含人工水库);青溪、金水河、霹雳沟、东沟、二道沟、“流殇曲水”以及西洼子沟、杨柳沟、夹山沟、小水闸沟、蒋王庙大沟、林校大沟等11闸;万工池、龙池二池;白云井、应朝井2井。

5.2土壤调查准备工作

土壤调查按其工作进程可分为准备工作、野外工作与室内汇总

共三个阶段。如果利用遥感影象进行土壤调查,准备工作包括:明

确任务与确定制图比例尺,收集资料与图件,统一规程,准备工具

南京农业大学精品课程--土壤肥料学 1 绪 论

1 绪论 土壤作为农业生产的基地和基本生产资料,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农业生产主要是由植物生产、动物生产和土壤管理三个环节组成。植物生产主要是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生产有机物质,其产品可直接作为粮食或工业原料被人类直接利用,也可作为饲料、饵料等用于动物生产,从而为人类提供丰富的动物性食品和其他产品。农业生产的废弃物,通过耕作归还土壤,继续进入土壤物质循环之中,更新土壤有机质,维持和提高土壤生产性能。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载体,因此还能给提供大部分生命必需元素。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养分主要是通过其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就现阶段而言,无论是植物生产还是动物生产,都是离不开土壤这个基地的。 土壤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自然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不可再生型资源,因为土壤的形成和更新速度非常缓慢,而土壤质量的破坏却可能是极为迅速的。因此,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壤资源是全人类的一项迫切而又长远的历史任务。 1.1土壤和肥料的概念 土壤(Soil)是陆地表面由矿物、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且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陆地表面”说明土壤在地球上所处的位置;“矿物质、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则是土壤这一物质客体的基本必要组成分;“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说的是土壤的基本特性,即具有肥力;“未固结层”指其物理状态之疏松多孔,明显有别于坚硬固结的岩石等。 土壤是由岩石风化后再经成土作用形成的阶段性产物,岩石在风化过程中变得疏松多孔,部分矿物彻底分解成为可溶性物质。生物的活动不仅加快了岩石风化进程,而且为土壤积累有机物质创造了条件,于是具有一定生物活性、能够生长植物的土壤诞生了。在植物生活的全过程中,土壤具有能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这种能力称为土壤肥力(soil fertility)。这一概念涉及到土壤学的各个分支。狭义的土壤肥力的概念是指土壤供给植物必需养分的能力。 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表明,土壤养分和水分对评价土壤肥力是重要的,但不能全面反映土壤肥力状况。土壤肥力因素至少应包括养分、水分、空气和温度四个方面,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协调状态。 根据肥力产生的主要原因,可将之分为自然肥力(natural fertility)和人为肥力(anthropogenic fertility)。自然肥力是由自然因素形成的土壤所具有的肥力。也就是土壤在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肥力。纯粹的自然肥力只有在原始林地和未开垦的荒地上才能见到。由耕作、施肥、灌排、改土等人为因素作用形成的土壤肥力称为人为肥力。人为肥力是在自然土壤经过开垦耕种以后,在人类生产活动影响下创造出来的。 农业土壤(又称为耕作土壤、耕种土壤),既具有自然肥力,又具有人为肥力,就其发生而论可以区分,但极难分出各自的权重。在农业生产上,土壤肥力受到环境条件、土壤管理技术水平以及植物对养分的利用特点等的限制并不能完全表现出来。我们把在一定农业技术措施下反映土壤生产能力

菊花新品种_地被菊系列

园 艺 学 报 2005,32(6):1167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 收稿日期:2005-01-18;修回日期:2005-03-28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技术研究项目(BG2003305);江苏省教育厅高技术产业化项目(JH02208);江苏省农林厅三项工程项目〔SX (2003)065〕;上海市农委重点攻关项目〔(2004)D321〕 菊花新品种———地被菊系列 陈发棣 房伟民 赵宏波 管志勇 许高娟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南京210095) 摘 要:地被菊新品种‘七仙女’、‘秋意’、‘玉满堂’、‘天坠玉露’、‘金合欢’、‘恒星’和‘飞 天’经自交种子辐射诱变选育获得。花期株高40~50c m,植株具匍匐生长特性,长势旺盛,分枝性强,冠幅均匀且较大,花色艳丽,初花期10月底,盛花期11月上旬,营养生长期叶色浓绿均匀,适合园林地被应用。 关键词:菊花;地被菊;品种 中图分类号:S 6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5132353X (2005)0621167201 1998~1999年对‘紫菀’、‘紫粉’自交种子进行辐射诱变,从中选出优良单株7个,无性繁殖后代经3年观察,各性状表现稳定,分别定名为‘七仙女’、‘秋意’、‘玉满堂’、‘天坠玉露’、‘金合欢’、‘恒星’和‘飞天’新品种(见插页2彩照)。通过组培快繁和高效扦插繁殖获得了大量种苗,进行了一定面积的生产示范。分别于2002年和2004年通过江苏省科技厅和上海市科技成果鉴定。品种特征特性 ‘七仙女’株高50c m,冠幅65c m,分枝性强;花序直径411c m,粉红色,单瓣;初花期11月2日,盛开期11月12日。‘秋意’株高45c m,冠幅62c m,分枝性强;花序直径410c m,橙红色,单窄瓣;长叶深裂;初花期11月1日,盛开期11月9日。‘玉满堂’株高40c m,冠幅65c m,分枝性强;花序直径415c m,白色,舌状花1~2轮;初花期10月15日,盛开期10月30日。‘天坠玉露’株高40c m,冠幅55c m,分枝性强;花序直径6c m,中花型,乳黄色,重瓣;初花期10月30日,盛开期11月17日。‘金合欢’株高50c m,冠幅65c m,分枝性强;花序直径412c m,黄色,单窄瓣;宽叶深裂;初花期10月26日,盛开期11月6日。‘恒星’株高40c m,冠幅58c m,分枝性强;花序直径513c m,深红色,单瓣;初花期10月28日,盛开期11月8日。‘飞天’株高45c m,冠幅55c m,分枝性强;花序直径414c m,淡粉色,单窄瓣;圆叶;初花期11月1日,盛开期11月13日。 栽培技术要点 通过扦插方式进行繁殖,早扦插的植株生长期长,冠幅大,花亦多,故扦插期宜尽可能提前,早春的扦插苗还可作为母株,供应插穗。栽培土壤用泥炭+苇末(1∶1)或泥炭+药渣(1∶1)进行改 良,并添加腐熟有机肥50kg/m 3。大规模应用时,摘心可改用枝剪整形,一般每次剪去株高1/3左 右。最后一次摘心整形的早晚,能提早或延迟花期1周左右。摘心后50~60d 盛花。营养生长期喷施150~250mg/L 的PPP 333可使植株进一步矮化,叶片增厚,叶色变绿,株型更为紧凑,观赏效果更佳。冬季剪除枯枝,来年可供继续观赏。 New Var i eti es of Chrys an them u m ———Ground Cover Var i eti es Chen Fadi,Fang W ei m in,Zhao Hongbo,Guan Zhiyong,and Xu Gaojuan (College of Horticulture,N anjing A gricultural U niversity,N anjing 210095,China ) Abstract:Seven gr ound cover varieties of chrysanthe mu m ‘Q ixiann ü’,‘Q iuyi ’,‘Yu mantang ’,‘Tianzhuiyulu ’,‘J inhehuan ’,‘Hengxing ’and ‘Feitian ’were bred by methods of radiati on on self 2pollinated seeds of ‘Zi w an ’and ‘Zifen ’.The height of ne w varieties varies fr om 40t o 50c m res pectively,and the cr own is large and sy mmetrical .These varieties are als o characterized by str ong ra m ificati on,fla mboyant fl ower col or,str ong gr owth potential and gr oveling gr o wth .Leaf col or is viridian in vegetative phase .The initial fl owering date of ne w varieties is on the last days of Oct ober and the bl oom ing date is on the first ten days of Nove mber . Key words:Chrysanthe mu m;Gr ound cover chrysanthe mum;Variety

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及-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及 学位申请工作暂行规定 (二OO四年一月六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七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结合我校学位工作具体情况,特制定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工作暂行规定如下。 一、总则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工作包括答辩资格的申请、论文评阅、答辩及学位授予等环节。 硕士学位论文的答辩及学位申请工作由各学院组织实施。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工作包括预答辩资格的申请、预答辩、答辩资格的申请、论文评阅、答辩、学位授予及学位公示等环节。 凡向我校申请博士学位者,一律实行学位论文预答辩制度和论文“双盲”评阅制度。 博士学位论文的预答辩工作由各学院组织实施;博士学位论文的答辩及学位申请工作由研究生院学位办组织实施。 二、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 (一)答辩申请资格 硕士研究生须按计划修满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达到所规定的总学分,并参加一定时数的教学实习和社会实践,经研究生管理部门审核认可;完成了硕士学位论文的

研究和撰写工作,经导师和学科点点长同意签字,方可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二)答辩的组织与表格领取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由所在学院组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申请人凭学位论文答辩稿一份,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资格审查通过后,领取《学位论文答辩申请表》(一份)、《毕业研究生登记表》(一式二份)、《硕士学位申请书》(一式三份)、《知识产权认定书》(一式三份)、《学位论文修改鉴定意见存查表》(一份)、《论文发表情况表》(一份)。 由答辩秘书认真填写《学位论文答辩申请表》,经所在学院分管领导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送交所在学院研究生管理部门办理答辩手续。 (三)论文评阅人与答辩委员会 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人与答辩委员会成员由本学科点点长与导师协商提名,报学院分管领导审批同意并签名,方可正式聘请,并由各学院组织实施。 被江苏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抽检的学位论文评阅按江苏省教育评估院制订的办法(江苏省教育厅文件苏教研[2002]1号)实行。 硕士论文评阅人由2-3位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担任,其中至少有一位校外硕导。 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一般由5名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组成,

南农土壤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土壤生产力 2、激发作用 3、浸水容重 4、气相率 5、斯托克斯定律 6、土壤水贮量 7、硅氧烷型表面8闭蓄态磷9.Soil order 10、土壤自净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1.根据历届国际土壤学会(或国际土壤联合会),土壤学较成熟的学科分支有哪些? 2.何为2:1型非膨胀性矿物?它有哪些基本特征? 3.简述气候与土壤发生的关系。 4.何为盐基饱和度?它与CEC有何关系? 5.土壤酸碱度对养分的有效性有何影响? 6.何为酸性沉降?酸性沉降对土壤的影响如何?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什么是粘土矿物?其基本结构单位有哪些?请叙述我国土壤粘土矿物的分布规律。 2.何为土壤腐殖物质?土壤腐殖酸有哪些性质?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和生态环境过程中有何作用? 3.土壤中存在哪些类型的水分运动?各自的推动力是什么?并请叙述土面蒸发的三个阶段。 4.土壤分类工作有哪些内容?请阐述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原则、命名方法及其特点。 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1.单位晶片 2.矿质土壤 3.腐殖化系数 4.土水势 5.ESP 6.滞后现象 7.土壤呼吸 8.水合氧化物型表面9.黏着点10.土壤退化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土壤学的研究方法有何特点? 2.简述土壤生物多样性。 3.团粒结构在土壤肥力上有何意义? 4.何为土壤的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 5.说明下列函数式中各字母和符号的含义:S = f (cl,o,r,p,t……) 6.什么是土壤背景值?土壤背景值有何用途?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60分) 1.土壤在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中有哪些重要作用?目前土壤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何为土壤质地?不同质地的土壤肥力有何特点?如何进行利用与改良? 3.土壤酸度有哪些指标?土壤酸碱性对土壤生态环境有何影响?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如何对土壤土壤酸碱性进行调节? 4.土壤有机质对提高土壤肥力、改善植物营养和环境方面有哪些重要作用?在当前农村有机肥减少的情况下,您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一、 成果简介 - 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一、成果简介 1.主要解决的研究生教育实践问题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承担着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高水平人才的重要任务,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要驱动力。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尤其是农林院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程度很低,主要表现在: 1)具有海外交流经历的研究生规模很小。由于海外交流成本很高,所以受众面很小,出国交流人数占研究生总人数比例很低。 2)研究生校园国际化交流氛围不浓厚。研究生绝大部分为中国本土学生,难以形成多元文化共存的校园氛围。 3)研究生课程国际化程度不高。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实施缺乏国际化理念,全英文课程建设不成体系。 4)研究生国际化教育制度机制不完善。学校研究生国际化教育尚处于发展阶段,国际化运作机制不成熟。 2. 解决实践问题的方法 在学校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推动下,我校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及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理念为引领,突破传统的“小规模、贵族式”国际化教育方式,积极探索新路径,在理念、形式和内容上做出转变,探索“大规模、大众化”的研究生国际化教育。主要经验有: 1)首创研究生选派机制,提高选派学生质量,多形式多渠道不断扩大研究生出国学术交流规模。 2)开创以研究生为主导的研究生国际学术会议,提升留学生招生规模和培养水平,营造校园国际交流氛围,搭建研究生国际化交流平台。 3)建设研究生全英文课程体系,为国际化教育提供支撑。 3. 创新点 1)创新研究生选派机制,研究生出国质量和规模逐年扩大,全面拓宽了研究生国际视野;首创直博生全英文论坛、国外访学新模式。 2)开创以研究生为主导的国际学术会议,扩大了农林学科海外影响力,为农林高校研究生打开了国际交流窗口。 3)建立与世界接轨、体现农林院校特色的全英文课程体系,在兄弟院校中示范推广。构建了科学、规范、长效的研究生国际化培养体系,研究生国际化教育理念深入人心。 4.推广应用成果及贡献

2017年南京农业大学 南农大 909 土壤肥料学通论硕士招生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布丁考研网,在读学长提供高参考价值的复习资料 https://www.360docs.net/doc/e915973020.html, “土壤肥料学通论 ”课程参考书如下: 参考书目 《土壤肥料学通论》,主编:沈其荣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书号ISBN:9787040091946。 考试大纲 《土壤肥料学通论》对土壤学、植物营养学、肥料与施肥技术以及农田土壤保护等多学科进行了有机整合。 主要了解土壤在自然环境和人类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土壤与土壤肥力的基本概念,土壤圈及其在地球表层系统中的地位以及土壤科学的发展及其研究方法。 了解土壤的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掌握土壤生物的种类与特性、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和转化过程、土壤水分的类型与性质、土壤水分含量的表示方法、土壤水分的能态以及土壤水分的状况与作物生长的关系、土壤空气的组成和土壤通气状况与作物生长的关系;重点了解土壤热量及土壤水、气、热调节等内容。了解土壤的孔性、结构性和耕性;掌握土壤胶体与土壤吸收性能和土壤的酸碱性与氧化还原性的关系。了解土壤的形成因素和分布规律;掌握我国的自然条件与土壤分布规律的关系。 了解土壤质量的概念和评价指标;掌握土壤培肥的基本措施、土壤污染的来源与防治方法。 了解肥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掌握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概念及其分组、植物根系与根外器官对养分的吸收运输和利用及影响植物吸收、分配养分的基因型差异和环境因素;了解合理施肥应遵循的基本原理,掌握确定施肥量、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的技术。 了解土壤中氮的形态与含量,掌握土壤氮素的转化过程及其有效性;了解植物体内的氮素含量分布及缺氮引起的植物缺素症状,掌握植物对氮素的吸收同化;掌握化学氮肥的种类、性质、施用方法与技术。了解土壤中磷钾的形态与含量,掌握磷钾在土壤中的转化;了解植物对磷钾的吸收及磷钾在植物生长中的生理功能及缺磷钾引起的植物缺素症状。掌握磷钾肥的性质、在土壤中的转化特征和合理使用技术。了解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形态及其转化特征、植物伸长发育过程中中、微量元素的功能及缺素症状,掌握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方法。 了解复混肥料的概念及特点,重点了解其养分含量的表示方法、配方设计及生产流程。 了解有机肥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化肥和有机肥料的关系,重点了解有机肥料的主要类型,掌握有机肥料的腐熟原理与技术。

N-酰基磷脂酰乙醇胺(NAPE) N-酰基乙醇胺(NAE)代谢特点及其生理作用

N-酰基磷脂酰乙醇胺(NAPE)/N-酰基乙醇胺(NAE) 代谢特点及其生理作用1 陈素梅,郭维明,张云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210095) E-mail: guowm@https://www.360docs.net/doc/e915973020.html, 摘要:NAPE、NAE是植物脂质中的微量组分,本文综述了NAPE及NAE的代谢途径及非生物与生物胁迫对NAPE/NAE代谢的调节特点,分别阐述了NAPE及NAE的生理功能。并提出了今后工作的方向。 关键词:N-酰基磷脂酰乙醇胺(NAPE),N-酰基乙醇胺(NAE),细胞保护,信号转导 1.引言 19世纪60年代NAPE首次被报道为小麦面粉中脂质的微量组分[1],NAPE很快被与高等植物种子联系在一起[2],但20世纪70年代初,在种子发育过程一系列标记研究中将磷脂酰甲醇误作为NAPE,使得许多脂质生化学家认为植物组织中不存在NAPE[3,4]。直到90年代,哺乳动物中关于NAPE代谢的许多研究使得植物中NAPE的存在及其代谢重新获得证实[5,6]。本文将对植物中NAPE/NAE代谢特点及其在生命活动中作用作一综述。 2.NAPE/NAE代谢特点 2.1 NAPE代谢特点及其调控 2.1.1 NAPE的生物合成及其酶类 图1表明了NAPE/NAE的代谢途径[7]。Chapman在研究发生吸涨作用后的棉籽提取物时发现,NAPE是由未酯化的游离脂肪酸(FFAs)直接N-酰基化磷脂酰乙醇胺(PE)而来,该过程由酰基转移酶催化,且多以棕榈酸、亚油酸为酰基供体,由核甘酸途径或由交换途径生成的PE作为酰基受体[6]。 催化NAPE合成的酰基转移酶简称为NAPE合成酶,是膜结合的酶类,定位于内质网、高尔基体及质膜上[8]。NAPE合成酶是不依赖于ATP、Ca2+及辅酶A(CoA)的酰基转移酶[9],最适反应温度45℃,pH8.0,以游离的FFA为酰基供体,并以PE为酰基受体[10],其可能借助于酶活性部位的一个丝氨酸残基与FFAs结合而成一个“酰基——酶”中间物[9]。Chapman 及Moore利用等电聚焦分析认为NAPE合成酶具有三个同工酶[11],在棉籽微粒体上该酶对棕榈酸表现出双相饱和的动力学特征,因该酶对FFA出表现不同的高低亲和特点,推断该酶具有两个不同的同工酶,利用人工固膜(IAM)技术及电泳技术分离的活性酶类具有明显的同 1本文得到了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20020307038)及南开大学元素有机所第15期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 - 1 -

南京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120301) 一、培养目标 1.努力学习和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品德良好,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2.具有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经济分析和社会实践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独立从事教学、科研和其他实际工作的能力。 3.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2.农业经营管理 3.资源环境 4.区域经济 5.农村发展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非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不超过4年。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可适当缩短或延长学习年限。 四、课程设置 研究生课程实行学分制,分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必修课包括公共课(外国语、政治理论课)、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选修课包括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应修满32学分。跨专业或以同等学力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应补修本专业本科主干课程并在考试中取得75分以上成绩(不计算学分)。已修过并取得合格学分的课程可申请免修。本课程体系适用于在职人员同等学力身份申请硕士学位。 1.必修课(21学分) (1)990100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学分 (2)9901002自然辩证法概论 3学分

(3)9902001外国语 6学分 (4)1601001现代经济理论 3学分 (5)1605001经济计量学 3学分 (6)1601010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 2学分 (7)1601011 Seminar 2学分 2.专业选修课(至少选7学分) (1)1606005农业经济专题 2学分 (2)1602002产业组织理论 2学分 (3)1606006发展经济学专题 2学分 (4)1606007资源经济学专题 2学分 (5)1605009经济计量软件应用 1学分 (6)1606008国际农业政策专题 2学分 3.任选课(至少选4学分) (1)1604002管理学专题 2学分 (2)1606009农产品营销专题 2学分 (3)1605003高级技术经济学 2学分 (4)1605006生产率及效率分析 2学分 (5)1602005农业关联产业经济分析 2学分 (6)1603002国际贸易专题 2学分 (7)2001009公共经济学 2学分 (8)1601002金融专题研讨 2学分 (9)其它 本专业本科主干课程目录(适用于跨专业及同等学力研究生) (1)微观经济学 (2)宏观经济学 (3)农业经济学 (4)发展经济学 (5)计量经济学

南京农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标准格式

附件1 毕业论文(设计)标准格式----供经管文法科专业学生用(使用时请删除本行)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姓名: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20 年月日 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顶头空2行)目录(4号黑体,居中)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或绪论) (1) 一、×××××……………………………………………………………………………Y (一)×××××…………………………………………………………………………Y 1.×××××………………………………………………………………………………Y (1)×××××…………………………………………………………………………Y (2)×××××…………………………………………………………………………Y (3)×××××…………………………………………………………………………Y 2.×××××…………………………………………………………………………Y 3.××………………………………………………………………………………………Y (二)×××××……………………………………………………………………………Y 1.×××…………………………………………………………………………………… Y 二、×××××……………………………………………………………………………Y ……………………………………………………………(略) X ×××××(正文第X章)…………………………………………………………………Y 致谢……………………………………………………………………………………………Y 参考文献………………………………………………………………………………………Y 附录A ××××(必要时)…………………………………………………………………Y 附录B ××××(必要时)…………………………………………………………………Y 图1 ××××(必要时)……………………………………………………………………Y 图2 ××××(必要时)……………………………………………………………………Y 表1 ××××(必要时)……………………………………………………………………Y 表2 ××××(必要时)……………………………………………………………………Y 注:1. 目次中的内容一般列出“章”、“节”、“条”三级标题即可; 2.X、Y表示具体的数字;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知识综合一大纲

考试大纲 《农业知识综合一》考试内容应主要涵盖植物学、遗传学、植物育种学、植物生理学、农业生态学、土壤学六门课程,每门课程50分,考生可以在以下六门课程中任选三门。 《植物学》考试大纲 无参考书 通过植物学学习: 1.掌握细胞的概念、植物细胞的分裂、植物组织的类型、形态及功能。掌握种子的结构与类型、种子的萌发与幼苗的类型; 2.掌握及根尖的分区、根的形态结构与功能,根尖的分区及结构,双子叶植物和禾本科根的初生结构、侧根的发生过程、根的变态; 3.掌握枝条的形态、茎和芽的类型和茎分枝方式,茎尖的分区、茎的初生结构、茎的变态类型以及年轮的概念,年轮的形成与环境关系; 4.掌握叶的外部形态、类型、功能、解剖结构以及叶的变态; 5.掌握花的概念、花的形态、花的类型、雌雄蕊的结构以及开花,传粉与受精; 6.掌握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最主要特征和代表植物; 7.掌握被子植物重要分科(木兰科、毛茛科、桑科、石竹科、锦葵科、葫芦科、杨柳科、 十字花科、蔷薇科、豆科、大戟科、芸香科、伞形科、茄科、旋花科、唇形科、菊科、茜草科、泽泻科、莎草科、禾本科、百合科等)的主要特征及其代表性植物。 《农业生态学》考试大纲 参考书目:(骆世明主编,农业生态学.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了解生态学与农业生态学的含义和研究内容,农业生态学的特点等。 重点掌握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在生物构成、环境条件、结构组成与功能、稳定

机制、开放程度、生产力、能流特征、养分循环特点及系统服从规律、运行目标等方面的主要区别。 掌握农业生态系统生态因子的作用与特征,农业生态系统生物因子的生态作用与特征,环境因子与生物间的关系及遵循定律,生物生态适应性的表征。了解生态位理论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应用。 掌握农业生态系统能量传递途径与转化的实质,农业生态系统能量转化的基本定律,人工辅助能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农业生态系统能量分析与调控途径。 了解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类型,温室效应的利弊,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效率及其平衡途径,掌握农业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平衡和物质循环中造成的环境问题与防治对策。 重点掌握生物种群的特征、增长类型及特点,生物种群数量变化原因及调节方式,生物种群进化过程中的生态策略选择。掌握种群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重点掌握生物群落结构理论及其农业应用,生态位理论与应用,群落演替与顶极群落理论的应用。 掌握农业生态系统的自然调控机制以及人工调控途径,农业生态系统的系统分析和综合诊断方法的应用,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因子,遵循原理及健康评估的方法。 了解农业资源的类型、特性与利用原则,我国农业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状况及其特点,中国的生态问题,我国主要的生态问题的防治。 了解生态农业与持续农业的兴起原因,中国生态农业与国外生态农业在原理与技术上的比较,生态恢复与重建的主要目标和关键技术。 《土壤学》考试大纲 (参考书:《土壤学》黄晶勇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土壤学作为农业科学的应用基础学科,广泛服务于农业持续发展、环境生态建设、区域治理、资源利用与保持等。 主要了解“土壤”和“土壤肥力”的概念;认识土壤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了解土壤科学的发展简史以及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了解土壤矿物质的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重点掌握粘土矿物的类型的性质以及我国粘土矿物的分布规律。 了解土壤中有机质的来源,腐殖质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重点掌握土壤腐殖质的性质,土壤有机质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以及有机残体的分解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和土壤有机质的管理措施等。 掌握土壤生物多样性和影响土壤生物活性的环境因素以及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发生和分

南京农业大学004园艺学院2019级硕士拟录取名单

园艺学院统考083400风景园林学牛雪103079210000198320231.50551.50丁绍刚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李朦烟103079210005377412243.70655.70吴俊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庞倩倩103079210008146378242.00620.00贾海锋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吴静贻103079210007209364252.90616.90张绍铃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陈京瑞103079210005796355259.20614.20渠慎春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陈雪宁103079210008142363250.80613.80吴俊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林立锟103079210002762368244.30612.30张绍铃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吕金花103079210008145361241.40602.40房经贵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马明103079210000994361240.30601.30黄小三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张薇103079210010435353247.10600.10张绍铃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洪奔103079210003926369230.30599.30陶建敏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王子诚103079210007241362236.80598.80上官凌飞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李旭涵103079210007576351239.00590.00吴巨友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魏欣103079210007581352236.10588.10汪良驹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刘静103079210007207359227.10586.10陶建敏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梁莫容103079210009938360225.20585.20程宗明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高鑫103079210004579369215.80584.80谷超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袁凯莉103079210009121345239.60584.60陶书田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张建婷103079210000072339245.40584.40汪良驹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谭迪103079210006442353230.90583.90王三红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马成栋103079210008116346237.80583.80高志红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于晴103079210007210334246.30580.30张虎平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盛子璐103079210007208338241.80579.80王晨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安琪103079210007240345234.10579.10乔玉山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王蕊103079210007579337241.30578.30高志红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焦玉茹103079210008143349228.70577.70陶书田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王平103079210010043343233.20576.20程宗明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张海雯103079210007542331242.40573.40安玉艳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李贤103079210000576350222.90572.90吴巨友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闫梦瑶103079210008873339232.70571.70王三红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陈钊103079210006593341229.20570.20仲岩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王晓俊103079210008761345224.80569.80俞明亮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王正林103079210000995333236.20569.20渠慎春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1果树学蒙小玉103079210010003261204.80465.80张绍铃定向就业全日制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园艺学院统考090202蔬菜学邓元杰103079210002774360250.90610.90熊爱生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2蔬菜学王光鹏103079210008319383224.40607.40侯喜林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2蔬菜学何小露103079210007211363234.80597.80陈劲枫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2蔬菜学何晴103079210009652359236.00595.00徐良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2蔬菜学宫建蕾103079210008148364225.00589.00陈劲枫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2蔬菜学黎松松103079210001238352233.00585.00朱月林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2蔬菜学周芳103079210010045357228.00585.00娄群峰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2蔬菜学胡伟103079210009893358226.00584.00娄群峰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2蔬菜学徐兰兰103079210007213374208.50582.50李英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2蔬菜学杨会敏103079210008876341241.40582.40杨立飞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2蔬菜学周旭旭103079210008920358223.60581.60朱月林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2蔬菜学孙亚亭103079210008119340237.20577.20钱春桃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2蔬菜学李浩龙103079210007585341234.80575.80吴震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园艺学院统考090202蔬菜学倪萌103079210008118347227.00574.00王燕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暂行规定

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暂行规定 (讨论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规范教学环节,保证研究生教学质量,特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研究生课程教学要着眼于对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必须坚持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并重的原则,在课程设置上要体现本学科硕士生和博士生应具有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结构的基本要求,处理好博士生课程与硕士生课程、硕士生课程与本科生课程的衔接。 第二章课程开设 第三条必须按照《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南京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要求开设课程,由主讲教师制定或牵头制定完成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注明在学习期间要求研究生完成的必读文献。授课教师原则上必须按照制定的教学大纲授课。 教学大纲内容包括:课程的中英文名称、总学时、学分、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授课范围及对象、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教材情况、预修课程、参考文献、主讲与协讲教师(两名以上)等。 第四条增设新课需由开课教师提出书面申请(申请表附后),由所在学科点点长召集该学科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3-5名教师论证会议,形成书面材料,经学科点点长签字后,交校学位委员会分委会讨论通过,经该学科所在学院院长签字后,连同撰写好的课程教学大纲(含参考文献和必读文献),在课程开出前三个月报研究生院审批。 第五条现有课程的修改、修订参照“增设新课”程序执行。 第六条在规定的时间内开设的课程,原则上不允许拖延。 第七条对于选修课程,如果选课学生人数在5人以下(含5人),本学年暂停开设此课,可与下一届选修此课的研究生一并上课。如连续两届均无人选修的课程,应从课程目录中取消该课程。 第八条对于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研究生,要补修相关基础课程或其

学生提问-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教务处

问题1.忘记选课密码了怎么办? 回答:请携带相关证件到院教务处教务科重新设置密码。 问题2.公选课不及格需要重修吗? 回答:你可以免费再修一次相同的课程,也可以重新选一门课,但要按学分收费。 问题3.已经考过的科目及格了,但是考的不理想,能否申请重修? 回答:可以,但要按学分收费。 问题4.请问某门课程不及格,若重修合格后,成绩单是显示重修后的成绩还是最多只有60分? 回答:显示重修后的成绩,注明重修。 问题5.考试旷考、作弊的学生能否参加补考? 回答:不能。 问题6.课程重修过了,为什么未通过课程还会出现? 回答:这是由于重修课程代码和原不及格课程代码不一致造成,如果新旧课程替代表中能查到上述课程有替代关系,学生可以到学院申请将课程代码改为同一课程代码。 问题7.是否可以删除不及格的课程记录? 回答:不可以删除。 问题8.我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挂了,不重修可以吗? 回答:可以不重修,修读其它专业选修课,把学分修满即可。 问题9.何时上交选修课作业? 回答:根据每门课程性质和结束时间以及任课教师的要求,同学及时上交作业交老师修改,错过时间或不在规定时间办理,任课老师将不再受理。 问题10.四级成绩过了可不可以不修英语课了直接用四级成绩顶期末成绩 回答:不可以,只能用四级成绩冲抵一门在校英语课程的重修成绩。 问题11.奖励学分可以用来冲抵已经考过、但是没有挂科的专业选修课吗 回答:不可以, 问题12.因英语未达到学校授予学位要求,毕业之后能否通过学校报考全国英语四六级等级考试? 回答:我校学生在读期间可不限次数报考全国英语四六级等级考试,已经毕业的学生不能再报名参加学校组织的英语四六级等级考试,如英语四级低于425未获得学位,则可在规定年限内重修校内大学英语 问题13.全国英语四六级等级考试成绩单、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江苏省)遗失了能否补办?如何补办? 回答:可以补办,但手续很麻烦,可以在院教务处开成绩证明,与成绩单具有同等效力。 问题14.由于绩点比较低,可以重修已经及格的科目,让GPA高点儿吗? 回答:可以。 问题15.请问一下,专业选修课中选课状态“抽中”是什么意思,和“选中”有实质区别么?

南京农业大学认定核心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认定核心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目录(2007)”研究结果“南京农业大学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目录(2006)”是2006年1月制定的,根据2007年6月29日校八届二次学位委员会会议精神,建议对原目录进行修订。我办会同有关职能部门通过征求有关学院意见、影响因子核对、专家座谈等,在原目录修订的基础上编制了“南京农业大学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目录(2007)”,见附表。 附表南京农业大学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目录(2007)(一)(研究结果) (共1565种,按拼音排序)

Acta Oceanologic 《海 洋学报》 (中英文版) Acta Pharmacolog ica Sinica 《中国药理 学报》(中英文版) Acta Polymerica Sinica 《高分子学报》 (中英文版)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大 气科学进展》 (英文版) Algebra Colloquium 《代数集刊》(英文版)Applied Mathematics Mechanics 《应用数学(英文版) 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 《亚洲男性学》(英文版)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 al Sciences 《生物医学与环境科学》(英文版) Cell Research 《细胞研究》 (英文版)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 s 《高等学校 化学研究》(英文版)Chin Astron Chin Phys Chin of China Ocean

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格式-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1版)(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Sciences of Agriculture) 一、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核心技能,具备地学、生物科学、农业科学交叉知识和工作技能,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并具有一定化学、生物学、地学专长的复合型的农业基础科学和资源环境生态基本知识的专门人才。满足在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与生态环境领域继续深造,和在农副业生产行业从事农化生产资料设计和生产、技术咨询与推广服务、农业资源利用管理,以及在农业、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和规划设计等公益性行业部门从事农村资源开发与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环境监测分析、农业环境保护和农村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科技推广与经营管理等工作。 二、基本规格和素质要求 1.基本规格 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知识面广;具有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达到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具有一定的美育基本知识和美学感受与鉴赏能力;具有较高的中外文表达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系统地学习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生态学、生物科学等基本理论,并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掌握资源环境分析技术、植物营养诊断与施肥技术、肥料工艺与肥料资源利用技术、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和土壤环境污染分析与治理技术等专门技术,具有较强的科学素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从事相关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 2.素质要求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及地学等基本理论知识,尤其具有较扎实的化学和生物学基础; 2、掌握一门外语,能够较熟练地进行听、说、读、写; 3、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以及程序语言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具备对资源、环境和生态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与分析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