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物组织大全(图)

合集下载

针织学 第十六章 经编基本组织与变化组织

针织学 第十六章 经编基本组织与变化组织

纺织与材料学院 针织学
第二节 经编变化组织
纺织与材料学院
一、变化经平组织
1.结构特点
变化经平组织是指延展线跨越两个或以上针距的经平组织。
经绒组织 由两个经平组织的纵行相间配置而成的组织,称 为经绒组织或三针经平组织。
纺织与材料学院
经斜组织
由。三个经平组织的纵行相间配置而成的组织,称 为经斜组织 或四针经平组织。由此可以类推五针经平、六针经平等。
由于经平组织的延展线处于线圈的同一侧,从而造成线 圈受力的不平衡,使得单梳经平组织的线圈在自然状态 下呈一左一右的倾斜状态。单梳经平组织的一根纱线断 了之后,织物会沿此纵行分为两片。
纺织与材料学院
三、经缎组织
1.结构与表示
导纱针顺序地在三枚或三枚以上的织针上垫纱成圈所形 成的组织称为经缎组织。有开口经缎和闭口经缎两种。
第十六章 经编基本组织 与变化组织
纺织与材料学院
本章知识点
经编基本组织的几种结构与表示方法,各自的特点和基 本性能。
常用经编变化组织的结构特点与表示方法以及基本性能。
纺织与材料学院
本章内容
第一节 经编基本组织 第二节 经一节 经编基本组织
纺织与材料学院
一、编链组织 1、定义:编织时一枚导纱针始终围绕同一枚针垫纱
纺织与材料学院
二、变化经缎组织
1.结构特点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经缎组织的纵行相间配置而成的经编组织, 称为变化经缎组织。在完全组织较大、垫纱规律较复杂的组 织中,垫纱可在有些横列中按基本组织进行,而在另一些横 列中则按变化组织进行。
变化经缎组织
图(1)为跨越两针垫纱所 形成的变化开口经缎组织,垫 纱数码为1-0/2-3/4-5/3-2//。

织物与针织物基本结构

织物与针织物基本结构
36
二 紧度
1. 经纱 向 紧度ET:经纱的覆盖面积占织物投影 面积的%, 经纱直径与两根经纱间平均中心距
离之比 ,
ET
dT a
100
dT
100 a
dT pT
ET 经纱紧度(%)
d T 经纱直径( mm ) a 两根经纱间的平均
中心距离( mm )
p T 经纱密度(根
/ 10 cm )
8
6、按织物结构分
1 平面织物 二向织物:两轴向正交、两轴向斜交 经、纬纱非
90°交织
三向织物:三根纱线 2根经纱,1根纬纱 以60° 方向交织而成的织物,如下图,
正交
斜交
三向织物
9
2 立体织物
三维织物
10
二、针织物 knitting 由一组或多组纱线在针织机上按一定规律彼
此相互串套成圈连接而成的织物,
第九章 织物的基本结构
1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织物的分类 第二节 机织物的基本结构 第三节 针织物的基本结构与特性
2
织物 Fabric 概述
定义: 1.把纤维集合在一起制成较大、较薄的平板状的物
体,称为织物, 2.由纺织纤维和纱线制成的柔软而具有一定力学性
质和厚度的制品称为织物,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 纺织品,
非织造布又称无纺布或不织布,狭义来说,是 指由一定取向或随机排列组成的纤维层通过机械、 化学或热粘合而成的织物,广义上说,是指由一 定取向或随机排列组成的纤维层,或由该纤维层 与纱线交织,通过机械钩缠、缝合或化学、热粘 合等方法连接而成的织物,
非织造布的主特征是直接的纤维成网、固着 成形的片状材料,
织造过程动画
45
五、织物的结构相 1.结构相 机织物中纱线的弯曲状态是不相同的,结构 相是描述机织物中经纬纱线的相互弯曲特征的 指标,结构相在数值上等于经纬纱线屈曲波高 的比值,

经编组织结构的表示方法线圈结构图垫纱运动图垫纱数码

经编组织结构的表示方法线圈结构图垫纱运动图垫纱数码

第十一章经编基本组织与变化组织知识点1. 经编单梳组织的种类及性能。

2. 经编满穿双梳平素组织的种类及性能。

3. 经编满穿双梳花色组织的种类及性能。

4. 经编空穿双梳组织的种类及性能。

5. 经编针织物的纱线显示关系。

第一节经编针织物结构的表示方法❖经编组织中线圈的三种形式:一、经编针织物的基本结构单元❖线圈圈干=圈弧+圈柱延展线开口线圈:线圈基部的延展线互不相交。

闭口线圈:线圈基部的延展线相互交叉。

重经线圈:一根纱线同时在相邻的两枚织针前垫纱。

重经线圈开口及闭口线圈二、经编织物组织的影响因素针床数梳栉数各梳穿经情况各梳对纱情况梳栉在一个完全组织中的横移情况三、经编组织结构的表示方法线圈结构图垫纱运动图垫纱数码(一)线圈结构图直观、形象繁琐、费时(二)垫纱运动图与穿纱对纱图在点纹纸上根据导纱针的垫纱运动,自下而上逐个横列做出垫纱轨迹。

需画出构成织物组织的每一把梳栉的垫纱运动图。

如果有部分穿纱或穿色纱的梳栉,则需画出各梳栉的对纱图,色纱用不同符号表示。

点——针头投影点列上方—针钩前下方—针背后横向—线圈横列纵向—线圈纵行单针床垫纱运动图∣——导纱针穿纱• ——导纱针空穿双针床垫纱运动图(三)垫纱数码经编织物的编织,要通过横移机构控制梳栉——导纱针的针前、针背横移——垫纱来实现。

横移机构的类型:凸轮式、花板式、电子梳栉横移机构垫纱数码的表示规则垫纱运动图中,数字写在点列的中间“0” 起始于梳栉横移机构一侧垫纱数码按针前横移规律书写拉舍尔经编机,针间序号0,2,4…,特利柯特经编机针间序号0,1,2,3…每一横列之间数码用“/ ”分隔,一个完全组织后用“//” 结束0 1 2垫纱数码:1-0/1-2//0 1 20 1 2 3 4 51-0,2-3/4-5,4-3//F ,B/ F,B/…//(四)垫纱数码与垫纱运动图的相互转化0-1/2-3/4-5/5-4/3-2/3-4/2-1//0 1 2 30 1 2 3 4 51-0/2-3//第二节经编基本组织一、编链组织(pillar stitch/chain stitch)定义:由一根经纱始终在同一枚针上垫纱成圈。

织物分类及其结构

织物分类及其结构
• 常见的复杂组织有重组织、双层组织、起毛组织、毛 巾组织、纱罗组织等。
起毛组织
Woven Fabric
4.大提花组织 大提花组织专用于大提花织物,亦称纹织物。 用一组经纱和一组纬纱,或一组以上经纱或纬纱,并使 用多重或多层织物组织来构成花纹图案的大提花组织。 大提花织物的特点是织物成形时,每一根经纱的提降次 序都可以单独控制,这是专门为花纹图案的构成而设计 的一种成形方式,称为提花织造。
织物分类
织物工艺
织物结构
织物应用
Woven Fabric
机织物 woven fabric(亦称梭织物)
由两条或两组以上相互垂直的纱线, 以90度角作经纬交织而成。
woven fabric
机织物的规格表述
01 机织物表述通常包括:
幅宽、平方米克重、纱线、经纱号数×纬纱号数、经密×纬密
经/纬纱号数:表示纱线的粗细程度,用D、Tex、Ne、Nm 经/纬密:织物经纬向单位长度内排列的经纬纱根数 经密PT :国标:经纱根数/10cm;行业:经纱根数/英寸 纬密PW :国标:纬纱根数/10cm;行业:纬纱根数/英寸
the application of the fabric are introduced.
织物组成
织物分类
织物原料
织物特性
Fabric overview
织物的定义
由纱线织、编、结或纤维经成网固着而成,即纱线相互交叉、 相互串套和簇绒,或纤维固结而成,具有一定力学性质和厚 度的制品。
(1) 纺织原材料
(2) 纱线
面料
(4) 染整
(3) 胚布
Fabric overview
按纤维归类:
天然纤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原材料

纬编花色组织—集圈织物

纬编花色组织—集圈织物
二、常用集圈组织
KTKTKKKKTKTK KKKK
87654321
单珠地(小珠地)小珠地:单针单列交替集圈编织,2路两针完成一循环,常用工艺反面来做服装的服用正面。
二、常用集圈组织
KTTK
工艺反面呈现网眼效应
工艺正面类似纬平针正面效应
双珠地在同一纵路上连续两针集圈,再连续两针成圈,交替进行,4路两针完成一循环。双珠地具有六角网眼的表面。又称为六角网眼、反面珠地。
1.概念:在针织物的某些线圈上,除套有一个封闭的旧线圈外,还有一个或几个悬弧的花色组织。2.结构单元:线圈+悬弧
如图3-3-1
一、集圈组织的结构与分类
3.类别:集圈组织:单面集圈组织、双面集圈组织。单面集圈组织:在平针组织的基础上进行集圈编织而形成的一种组织。双面集圈组织:在罗纹组织或双罗纹组织的基础上进行集圈编织形成的集圈组织。
4321
氨纶珠地案例
二、常用集圈组织
2.色彩花纹效应的单面集圈组织
二、常用集圈组织
色彩花纹效应: 在集圈组织中,由于悬弧被正面圈柱覆盖,在织物正面看不见悬弧,如图所示,第二横列的黑色集圈悬弧正面不显示,显示的是第一横列的白色成圈大线圈。色彩花纹效应: 当采用色纱编织时,凡是形成悬弧的色纱,在织物的正面将被拉长线圈所遮盖,在正面只呈现成圈纱的色彩效应。如图(2)(3)(4)所示,形成纵条纹效应。
图3-3-11
色彩花纹效应案例思考1:按图示的排纱与结构意匠图,能得到图示的色彩效果吗?思考2:按图示的排纱与编织图,能得到图示的格子效果织物吗?
二、常用集圈组织
成圈
集圈
3.缩短单面提花织物反面浮线的单面集圈组织 白色纱5针距长浮线单面提花织物----易勾丝
二、常用集圈组织

经编,组织ppt课件

经编,组织ppt课件
纱线相互缠接, 或与其他纱线缠 接,形成一定花 纹效应的经编组 织。
缠接压纱经编组织 与编链缠接的压纱经编组织
32
第九节 毛圈经编组织
第十一章 经编组织
利用较长的延展线或脱下的衬纬纱,或脱下的线圈在织物上形成毛圈表面的组 织,称为毛圈经编组织。
形成毛圈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超喂毛圈组织
超喂毛圈组织
一般采用后面的梳栉形
成底布(可以是平布,也可 以是网眼),前面带空穿的 梳栉成圈编织,且常常采用 较长的针背垫纱,这样可以 形成立体花纹,这种方法类 似绣花,我们称其为绣纹经 编组织。
四梳绣纹组织
15
第十一章 经编组织
第四节 网眼经编组织
一、网眼经编组织的形成 根据这种组织的形成原则,可知以下规律:
第十一章 经编组织
经绒 :1-0/2-3//
6
第十一章 经编组织
3. 四针经平组织 定义:横跨四针范围的经平组织,称为四针经平组 织,又称经斜组织。 另外,经平组织可以横跨9个纵行,甚至出现14针经平组织。经平组织中,一般延展线愈长, 横向延伸性愈小。
图示为5针经平组织
7
第十一章 经编组织
三、 经缎组织 定义:每根纱线依次在3枚以上的针上成圈的组织叫做经缎组织。如下页图。
第十一章 经编组织
双经平组织
经绒平组织
经平绒组织 织
经斜平组
编链/经斜组 织
13
第十一章 经编组织
二、花色平纹经编组织
在满穿双梳组织的基础上,采用一定根数,一定顺序穿经的多色经纱可 以得到各种颜色花纹。 1.有色纵条 2.图案花纹
经缎组织形成有色纵条
菱形纵条
14
第三节 绣纹经编组织
第十一章 经编组织

第三章_服装用织物结构

第三章_服装用织物结构
1 S R 1
R5
当缎纹组织中,呈现经浮长居多,称为经面缎 纹;纬浮长居多称为纬面缎纹。 左图的缎纹用5/2表示读作:“五枚二飞” 分子表示枚数(一个完全组织中,经纱或纬 纱的数); 分母表示飞数(同一系统纱线中相邻两根纱 线上相应组织点所间隔的纱线根数。)
缎纹组织
特点
缎纹浮线较长,光滑、柔软、平滑、 富有光泽,悬垂性较好。 耐磨性、摩擦易起毛、钩丝,坚牢度 较差。
2.针织物的紧密度
密度直接反映针织物内单位长度上线圈数, 常用的有横向密度,纵向密度和总密度。 横向密度:是沿线圈横列方向以5cm内的线 圈纵行数表示。 纵向密度:是沿线圈纵行方向以5cm内的线 圈横列数表示。
(二)宽度
幅宽:织物最外边的两根经纱间的距 离。(单位:cm) 梭织物的幅宽:是根据织物的用途、 生产设备条件、产量的提高和原料的节 约等因素而定。
优点:结构稳定,布面平整,不出现驰 垂。适合各种印染整理。 耐洗涤性好,可以 翻新。
缺点:弹性不如针织物易出现经纬斜, 影响服装裁剪。
服装面料中80%是梭织物。
针织物
用一根或一组纱线为原料,在纬编机或经编机 加工成线圈,再把线圈相互串套而成的织物。 纬编:顺序沿着横向形成线圈,相互串套而成。 经编:在每一线圈横列中只形成一个或两个线 圈,然后按一定规律,转到下一横列再形成线圈, 一根纱线形成的线圈沿经向排列。
用途:
-常作为里料用于上衣和外套中
-五枚和八枚缎纹应用最广泛.
- 丝织物:素绉缎、织锦缎、软缎
- 毛织物:礼服呢 - 棉织物:横贡缎 缎纹一般用于丝绸品居多, 如软缎、织锦锻等;也有用棉纱 纺织的直贡缎、横贡缎等。
(三)变化组织
是在原组织的基础上,变更原组织的某个 条件(如纱线循环数、浮长、飞数等)而派生 的各种组织 1、平纹变化组织有: 重平、 方平、 变化重平、 变化方平。

毛圈组织

毛圈组织

毛圈组织毛圈组织是由平针线圈和带有拉长沉降弧的毛圈线圈组合而成,是针织物的一种花色组织。

特点是用一种纱线编织地组织线圈,另一种纱线编织毛圈线圈。

有纬编毛圈组织和经编毛圈组织两种,其中又有单面毛圈和双面毛圈之分。

单面纬编毛圈组织一般用平针组织作地组织,其毛圈由拉长的沉降弧线段组成。

在双面纬编毛圈组织中,两组毛圈纱分别在织物的两面由拉长的沉降弧形成毛圈。

经编毛圈组织利用拉长的延展线段形成毛圈,也可以用部分衬纬线段或线圈脱落方式在织物的一面或两面形成毛圈。

由毛圈组织构成的针织物柔软、厚实,有良好的吸湿性和保暖性。

毛圈在织物表面按一定规律分布还可形成花纹效果,如经剪毛和其他后整理便可制得针织绒类织物。

毛圈组织的针织物广泛用于内、外衣和家用织物。

毛圈组织是由平针线圈和带有拉长沉降弧的毛圈线圈组合而成的。

毛圈织物一般是由两根纱线编织而成,一根纱线编织地组织线圈,另一根编织带有毛圈的线圈。

毛圈组织可分为普通毛圈和花色毛圈组织两种。

每一种又有单面和双面之分,横机上一般以编织单面毛圈为主。

单面普通毛圈组织是指每一只毛圈线圈的沉降弧都形成毛圈。

而在花色毛圈组织中,毛圈是按设计花纹图案的要求,仅在一部分线圈中形成。

毛圈织物具有良好的保暖性,产品柔软、厚实。

可用于制作毛巾毯子、毛巾睡衣和各种毛衫时装外套等。

用以编织毛圈组织针织物的针织机。

在用地纱编织地组织的同时,喂入毛圈纱。

毛圈纱与地纱一起参加编织。

针织机的特制沉降片或特制钩针将毛圈纱的线圈沉降弧拉长,形成毛圈。

毛圈织物适于作服装、家庭用品和某些工业材料。

毛圈针织机的种类较多,有纬编机型,也有经编机型。

比较普遍应用的是单针床多三角机机型。

它通过特制的导纱器,将地纱和毛圈纱分别垫放在特制沉降片的片颚和片鼻上,并同时处于舌针的针口内,如上页图a[毛圈编织图]所示。

编织后,片颚上地纱形成纬编平针组织的地组织,片鼻上毛圈纱在与地纱一起成圈的同时,在织物反面形成拉长的沉降弧。

选用片颚与片鼻不同高度差的沉降片,可编织出不同毛圈长度的针织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20
图A16 衬垫组织
提花组织 jacquared stitch 将纱线垫放在按花纹要求所选择的工作针上进行编织成圈的花色组织。 旧线圈只在纱线成圈时才从针上脱下。在纱线不成圈处,以浮线状留于 织物反面或两层纱层之中。
图A17 提花组织 A.21 毛圈组织 terry stitch 由附加纱线在针织物表面形成毛圈结构的花色组织。
图A13 胖花组织 A.17 添纱组织 plating stitch 由地纱和添纱形成成全部线圈或部分线圈的花色针织物组织。
图A14 添纱组织 A.18 衬纬组织 weft laid – in stitch 在线圈圈干之间或在圈干与延展线之间,周期地纬向垫人一根或几根不 成圈纱线的花色组织。
图A15 衬纬组织 A.19 衬垫组织 laying – in stitch 一根或几根纱线按一定比例在织物的一些线圈上形成不封闭的圆弧,而 在其余线圈子呈浮线停留在织物反面的一种花色组织。
图A2 罗纹组织 A.4 双反面组织 purl stitch 正面线圈横列和反面线圈横列,相互交替配置而成的纬编组织。
图A3 双反面组织 A.5 编链组织 chain stitch,pillar stitch 经纱始终在一枚针上垫纱成圈形成的经编组织。
图A4 编链组织 A.6 经平组织 tricot , tricot stitch 经纱在相邻的两枚针上轮流垫纱成圈,串套而成的经编组织。
双罗纹组织 两个罗纹组织相互交错,在一个罗纹组织的线圈纵行间,配置着另一 个罗纹组织的线圈纵行而形成的纬编组织。
图A8 双罗纹组织 A.11 三针经平组织(经绒组织) cord stitch 由两个经平组织组成,经纱在相间的针上交替成圈,而形成的经编组 织。
针织物组织大全(图)
A.1 原组织 asic stitch 最基本、最简单的针织组织,为针织物组织的基础,即纬平针、罗纹、 双反面、编链、经平、经缎、重经组织。 A.2 纬平针组织 weft plain stitch 连续单元成圈相互串套,一面完全是正面线圈,另一面完全是反面线圈 的组织。
图A1 纬平针组织 A.3 罗纹组织 rib stitch 正反面线圈纵行,以一定组合相间配置而形成的纬编组织。
图A23
经绒平组织 A.27 双经缎组织 atlas stitch 两梳以对称垫纱方式编织经缎组织所形成的双梳经编组织。 A.28 变化经平-编链组织 queen′s cord 后梳编织变化经平组织,前梳编织编链组织所得的双梳经编组织。 A.29 缺垫(经编)组织 miss-lapping stitch 某些梳栉有规律地垫纱和不垫纱,开成的经编花色组织。
图A9 三针经平组织 A.12 花色组织 fancy stitch 改变原组织或变化组织上的线圈结构,或配合附加纤维、纱线而组成的 针织物组织。 A.13 集圈组织 tuck stitch 在针织物的某些线圈上除有一个封闭的线圈外,还有一个或几个未封闭
的悬弧,形成的针织物组织。
图A10 集圈组织 A.14 半畦编组织 half cardigan stitch 正面的单列集圈线圈纵行与反面的平针线圈纵行,一隔一配置而成的双 面集圈组织。
图A24 缺垫(经编)组织 A.30 缺压(经编)组织 miss-pressing stitch 经编组织上某些横列或某些横列上的部分线圈不脱圈,而隔一个或几个 横列进行脱圈,使针织物表面呈现拉长线圈的花色组织。
图A25 缺压(经编)组织 A.31 压纱(经编)组织 fall-plate stitch 在经编线圈的圈干下部绕有衬垫纱线并使针织物表面形成凹凸效应的花 色组织。
图A5
经平组织 A.7 经缎组织 satin tricot stitch 经纱顺序垫放在两枚以上相邻的针上,形成线圈至一定位置后,依次返 回的经编组织。
图A6 经缎组织 A.8 重经组织 double loop stitch 每根经纱在同一横列中形成相邻两个线圈的经编组织。
图A7 重经组织 A.9 变化组织 derivative stitch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组织复合而成的针织物组织。 A.10
图A26 压纱(经编)组织
图A20 移圈组织(纱罗组织) A.24 波纹组织 racked stitch 在横机编织的双面纬编组织上,通过移动针床,形成倾斜线圈,并呈波 纹状分布的花色组织。
图A21 波纹组织 A.25 经平绒组织 locknit stitch 后梳编织经平组织,前梳编织经绒组织所形成的双梳经编组织。
图A22 经平绒组织 A.26 经绒平组织 reverse locknit 后梳编织经绒组织,前梳编织经平组织所形成的双梳经编组织。
图A11 半畦编组织 A.15 畦编组织 full cardigan stitch 正反面全部线圈纵行都由单列集圈线圈纵行一隔一交替排列,形成的双 面集圈组织。
图A12 畦编组织 A.16 胖花组织 blister stitch 按花纹要求在双面纬编的地组织上,进行单面编织,使线圈凸起,形成 具有凹凸花纹效应的针织物组织。
图A18 毛圈组织 A.22 长毛绒组织 plush titch, pile stitch 用附加纤维或纱线与地纱一起编织而形成具有绒毛,突出于表面的花色 组织。
图A19 长毛绒组织 A.23 移圈组织(纱罗组织) lace stitch 在原组织的基础上,按照花纹要求将某些线圈进行移圈形成的针织物组 织,移圈处线圈纵行中断,外观呈现孔眼效应,或线圈相互移圈,外观 呈现扭曲效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