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和正方体基础知识与练习题专项练习

长方体和正方体基础知识与练习题专项练习
长方体和正方体基础知识与练习题专项练习

仿写句子专项训练教学案

仿写句子专项训练教学案 原文地址:仿写句子专项训练教学案作者:白云飘飘 仿写句子专项训练教案 设计者:冶河镇中学王素霞 一、知识指导: 近年来,中考语文试卷中仿写题型倍受青睐。这种题型既能考查出学生对语言的理解 感受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又能考查出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及语言创造能力。做这种题 型,要明确两大问题:(一)什么是仿写句子;(二)仿写的题型有哪些。 (一)什么是仿写句子 仿写句子就是根据所提供的语言材料,在语意、句式、修辞、语气等方面进行模拟仿 写。这种题型,看似容易,觉得都能做出,其实很难,得分率极低,所以,只有把握住仿 写的要领,才能仿写成功。那么,如何按要求进行仿写呢? 1一般说来,要根据提供的语言材料,从形式(结构、修辞、句式、字数)和内容两 大方面入手进行仿写。 例如:仿照例句,在横线上再造一个句子。 金钱能买来书籍,但买不来知识;金钱能买来药品,但买不来健康;解题分析: 首先从整体上看,例句的结构是:金钱能买来……,但买不来……;金钱能买来……,但买不来……;这一步是做仿写题的关键所在。 其次分析例句的内容,从例句可知: (1)“能买来”的是表示具体事物的名词(书籍、药品); (2)“但买不来”的是表示抽象事物的名词(知识、健康); (3)“书籍和知识”、“药品和健康”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三者缺一不可。所以,根据例 句,答案可填写为: “金钱能买来礼物,但买不来真情” “金钱能买来住宅,但买不来家庭” 金钱能买到书籍,但买不来智慧。 金钱能买到钟表,但买不来时间。 金钱能买到衣服,但买不来气质。 2有些仿写题,从形式上看,往往使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从内容上看又蕴含着深刻 的哲理例如:依照例句,选择某一事物,通过情景表达自己的感受。 例句: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在仿写此题时,除了要注意从整体上把握结构外,还要注意三点:(1)要使用拟人修 辞方法;(2)“墙角”是表示事物处所的修饰语;(3)仿写的句子要表达自己的感受,要有 哲理性。比如下面的几个仿写句子,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正误。 1 1、月下的恋人,你结婚时,玫瑰便枯萎了 (从整体上看,结构与例句相符,但未使用拟人修辞格。) 2、小小的蜡烛,你燃烧自己时,世界便光明了。 (从整体上看,结构与例句相符,第二句也使用了拟人修辞格,但“小小”不是表示处所的)。 3、笼中的鸟,你安于现状时,自由便夭折了。 (从整体上看,结构与例句相符,也使用了拟人修辞格,且蕴含了深刻的哲理,符合仿写 要求。)由此可见,在仿写时,要做到“形似义合”。即在形式上,与例句相似;在内容上,

长方体正方体专题训练

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整理与复习 第一部分:重点知识理解背诵 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 表面积概念及计算 【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 它们的表面积】 算法:长方体 (长×宽+长×高+宽×高)×2 (ab+ah+bh )×2 正方体 棱长×棱长×6 a ×a ×6=62 a 注:不足6个面的实际问题根据具体情况计算,例如鱼缸、无 盖纸盒等。 3、 体积概念及计算 手指头的体积大约是1 cm 3,粉笔盒的体积大约是1 dm 3. 表面积的变化规律:(立方体的个数-1)×2=少几个面

4、正方体的11种平面展开图 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共有11种(那些经旋转或翻转后方向不同但实质相同的图形不重复计算),具体来讲分以下4类。 口诀:需背诵 正方体:中间四个面,上下各一面(6种摆法-141) 中间三个面,一二隔河见(3种摆法-132/231) 中间二个面,楼梯天天见(1种摆法-222) 中间没有面,三三连一线(1种摆法-33) “田”“凹”应弃之 第一类:“1—4—1”型,其特点是有4个连成一排的正方形,两侧又各有1个正方形,共有6种。 口诀:中间四个面,上下各一面(上下面随便放) 第二类:“1—3—2”型,其特点是有3个连成一排的正方形,这一排正方形的一侧有1个正方形,另一侧有2个正方形(其中只有1个与中间那一排相连),共有3种。 口诀:中间三个面,一二隔河见(二三位置是固定的) 第三类:“2—2—2”型,其特点是有2个连成一排的正方形,其两侧又各有2个连成一排的正方形,只有1种。 口诀:中间二个面,楼梯天天见 第四类:“3—3”型,其特点是有3个连成一排的正方形,其一侧还有3个连成一排的正方形,只有1种。 中间没有面,三三连一线(1种摆法-33) 第五:巧排除“7”、“凹”、“田” 1 2 3 4 5

中考英语真题分类汇编--基础知识专项训练完成句子(含解析)

中考英语真题分类汇编 专项训练完成句子 Group 1 1. 明天请把作业交上来。 Please ________ ________ your homework tomorrow. 2. 他说的话不合情理。 His words didn't ________ ________. 3. 他旁边的那位女士是我的姑姑莉兹。 The woman ________ ________ him is my aunt Liz. 4. 电视开着,但是玛丽没注意看。 The TV was on, but Mary wasn't ________ ________ to it. 5. 我想大家都需要帮助动物,使它们在宁静中生存。 I think we all need to help animals live ________ ________. 1.hand in 2. make sense 3. next to 4. paying attention 5. in peace Group 2 1. 从广州飞到悉尼需要多长时间? ________ ________ does ________ ________ to fly from Guangzhou to Sydney? 2. 如果你想知道这个单词的意思,查一下字典吧。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meaning of this word, just ________ it ________ in the dictionary. 3. 你讲得太快了,我听不懂。能再说一次吗? You spoke________ fast________ I couldn't understand you. Would you say it again? 4. 旅途愉快!请与我们保持联系。 Enjoy your trip, and please________ in touch________ us. 5. 这项工程很快就会完成。 The project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soon. 6. 我不知道他是否能准时到校。 I wonder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to school on time. 7. 这本书真有用啊!我看了很多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book it is! I have read it many times. 1.How long; it take 2. look; up 3. so; that 4. keep; with 5.will be finished/completed【解析】本题对“就会完成”设空。根据“soon”可知此句用一般将来时,且“工程”与“完成”之间存在动宾关系,故此处用一般将来时的被动语态。 6.whether/if he can get 7. What a useful

长方体和正方体基础知识与练习题专项练习.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我们已经学习过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长方体的表面积: 若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用字母a、b、c表示,则长方体的表面积可表示为: 正方体的表面积: 若正方体的棱长用字母a表示,则正方体的表面积可表示为: 我们必须熟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 1、长方体有()个顶点,有()条棱,有()个面。 2、相交于长方体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和(),它们各有()条。那么长方体的棱长和可表示为() 3、长方体的相对的两个面都();若长方体有一个面是正方形,则长方体有()个面是一样的长方形。把一个长方体平均分开,正好成为两个相等的正方体(长比宽长),想一想这样的长方体的长是宽的()倍,长是高的()倍。 1、正方体有()顶点,有()条棱,有()面;()都相等的长方体叫正方体,正方体是()长方体,6个面都是(),6个面的面积(),12条棱的长度都()。 (1)长方体的体积=(),用字母表示为() 正方体的体积=(),用字母表示为() 思考下列问题 ①若已知长方体的体积为V,长为a,宽为b,则如何表示高c:() ②若已知长方体的体积为V,长为a,高为c,则如何表示宽b:() ③若已知长方体的体积为V,宽为b,高为c,则如何表示长a:() ④若已知正方体的棱长和为L,则正方体棱长为(),则体积表示为: (2)单位换算 54厘米=()分米 3.6平方米=()平方分米 3.083 cm dm=()3 46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2.5L=()3 cm=()mL cm 36003 (3)判断正误 ①体积单位比面积单位要大() ②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 ③一个长方体底面积不变,高越大,体积越大() ④油箱的体积就是油箱的容积;() ⑤计算容积,只能用升和毫升作单位。() 例1、做一种横截面是边长为4分米的正方形,高是2.5米的长方体烟囱管,20节这样的烟囱管至少要用铁皮多少平方米? 例2、一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40平方厘米,把它平均分开,正好成为两个相等的正方体,每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例3、用一根长84厘米的铁丝做成一个长为9厘米、宽为6厘米的长方体框架,然后糊上一层彩纸,彩纸的面积至少有多大? 例4、一个正方体木块,表面积是50平方米,如果把它截成8个体积相等的正方体小木块,每个小木块的表面积是多少?

初三语文基础知识专项训练

初三语文基础知识专项训练(一) 1、词语积累——根据下列各句中的拼音填写恰当的词语。(4分) ①我母亲对我们jie ju ________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②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beng jian_________的水花条幅。 ③一只定期qian xi______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 ④我很早就知道,许多像我一样敏感的人,甚至受了一言半语的he ze_______,便会过分懊 恼。 2.语言运用。 ①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4分) A.他倡导健康饮食,特别喜爱吃水果、蔬菜和西红柿类食物。 B.今天是母亲节,谨向各位母亲们致以节日的问候! C.对年轻的搜索引擎而言,曾有着非常多的诱惑,可能诱使百度偏离做最好引擎目标。 D.诗人从自然中获得灵感,受到启示,用美妙的诗行,弹奏出自然的乐音,抒写心中的情志。 ②运用关联词“虽然……但是……”并使用下面的词语另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用上其中两个。(4分) 重蹈覆辙深恶痛疾妇孺皆知恪尽职守讪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1.词语积累——根据下列各句中的拼音填写恰当的词语。(4分) (Dchd na____ 间,我感觉到有无数无形的线条正穿梭在我和其他人的心灵中间。 ②他的诗,没有刻意求工,自然而chun pu_________。 ③音乐对子老年,若不是感官麻木得不再需要,那定是bin chu_______得很彻底很坚决的。 ④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bi hu______神,人们对他会更尊 重些。 2.语言运用。 ①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4分) A.李强爱屋及乌,因为喜欢王菲,对王菲所在的学校也格外青睐。 B.虽然曼哈顿的大部分公司已经开门,世贸中心周围的公共交通也逐步恢复,但和原 先相比,整个曼哈顿岛已黯然失色。 C.在经历了许多挫折后,随着我国加入WTO,他们公司终于正式成立了,这下他可以安之若素了。 D.1998年长江流域的大水灾如果发生在旧社会,肯定会瘟疫流行,哀鸿遍野了。 ②使用下面的词语描写一个人物的动作、神态,至少用上其中两个。(4分) 瞠目结舌彭湃俨然狡黠诘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1.词语积累——根据下列各句中的拼音填写恰当的词语。(4分) ①只是zhu ll____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②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kui zuo_________。 ③在所有的动物中,马“身材高大又最yun chen____、最优美”,有高贵姿态。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习题

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一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鏖(áo)战跛(bǒ)脚鞭笞(chī)三年五载(zǎi) B.濒(bīn)临骷(gū)髅呜咽(yè)觥(gōng)筹交错 C.不啻(dì)皈(guī)依枕藉(jí)怙恶不悛(quān) D.桎梏(kù)船舷(xián)星宿(xiù)同仇敌忾(kài)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磨炼门可罗鹊怡然毅然决然 B.寒喧立竿见影报怨以德报怨 C.切磋食不果腹慌乱兵荒马乱 D.针灸心悦臣服相亲文人相轻 3、使用标点符合全都正确的一句是() A.既然是汉语,就与汉民族、中华民族紧密相联。中学语文要不要突出民族传统?我以为是无须设问的。 B.台湾与大陆,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为了民族的利益,两岸应尽快携起手来。 C.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体现了朱自清心中追求的美好精神境界。 D.李煜的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一江春水”比喻愁之多,愁之绵绵无尽,生动形象,概括性又极强。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1]外交部长李肇星专门指示邓清波总领事要尽一切力量,尽快 _____ 中国遇难者身份。 [2]深圳市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 ______ 员工实行内部退养。 [3]美国白宫10日反驳了民主党领导人 ______布什在越南战争时期曾“擅离职守”的指责。 A.核实富余有关 B.核定富余关于 C.核实富裕关于 D.核定富裕有关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有很多遗产管理者太急功近利,他们把遗产定性为旅游资源,进行竭泽而渔式的开发,这是一种极不负责的行为。 B.他是一位学贯中西、通晓古今的学者,在学术研讨会上,每每能发表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孔之见。 C.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自从老师因为他上课不认真听讲而批评了他,这一段时间他再也不敢在课堂上讲话了。 D.老张用审视的目光看了一眼小李,然后淡淡一笑,话语中带着一种扪心自问的悔意。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走进九寨沟,如同进入仙境,那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风貌把我陶醉了。 B.腐败已成为社会的毒瘤,反腐败的问题是全社会的公民都高度关注、深恶痛绝的。 C.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农村经济发展对城市的要求,为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D.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之后,面临着一系列深层次的重大思想理论问题,它们是中国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

专项训练句子结构与成分知识点总结及经典习题(含答案)

专项训练句子结构与成分知识点总结及经典习题(含答案) 一、句子结构与成分 1.He was also famous philosopher. (选出定语) A. He B. also C. famous D. philosopher 【答案】 C 【解析】【分析】句意:他是如此著名的哲学家。定语是来修饰、限定、说明名词或代词的品质和特征的,famous,著名的,形容词,作定语修饰名词philosopher哲学家,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句子成分。根据要确定的句子成分,分析句子结构,选出正确答案。 2.Choose the correct structure(结构) of this sentence "He lent me a book." A. S+V+O B. S+V+IO+DO C. S+V+P D. S+V+DO+OC 【答案】B 【解析】【分析】句意“He lent me a book”。he为主语S;lent为谓语V;me为间接宾语IO; a book为直宾DO。故结构为S+V+IO+DO。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简单句的结构。 3.This cake is really big. _______ share it. A. May be we can B. We may be can C. Maybe we can D. Maybe can we 【答案】C 【解析】【分析】句意“蛋糕真的很大,也许我们可以分享它”。maybe为副词,也许,可能,放于句首。may be中may是情态动词,be是动词原形,为系表结构,译为“也许是,可能是”。根据句意,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简单句和副词的用法。 4.The boy_______ black hair_______ a blue coat. A. has; has B. with; in C. has; wears D. with; wears 【答案】D 【解析】【分析】句意:留着黑头发的男孩穿着一件蓝色大衣。一个句子中不能出现两个谓语动词故选项A和C错误,B选项两个介词,放在句中缺少谓语动词,with具有,with black hair留着黑头发,介词短语修饰主语the boy, wear穿着,谓语动词,根据主语the boy,wear用第三人称单数结构,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句子结构成分。注意句子的成分和句子的结构。 5.Dora's dream is ________ an English teacher when she grows up. A. for being B. to being C. to be D. be 【答案】C 【解析】【分析】句意:Dora的梦想是当她长大时成为一名英语老师。to do不定式做表语,故选C。

语文基础知识专项训练题3

基础知识专项训练题(3) 一、语言积累我最多。 1、王昌龄是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擅长写七绝诗,被后人誉为“”。我还记得他写的《从军行》。“青海长云,孤城。黄沙百战,。这首诗歌颂了守边将士的精神。 2、唐代诗人卢纶的《塞下曲》写道: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这首诗歌颂了汉朝名将李广遇险时的镇定自如和箭力强劲。 3、我能默写唐代诗人李杰的古诗《乞巧》: ,。,。 4、我能补充下列名言。 (1)爱国名言: ①捐躯赴国难,。(三国.魏.曹植) ②天下兴亡,。 (清.顾炎武) ③,报国不忘读书。(苏步青) (2)学习名言: ①,必有我师焉(yān)。《论语》 ②学而时习之,。《论语》 ③不积跬(kuǐ)步,;不积小流,。《荀子》 5、我能写出带“国”字的四字词语。 以身许国为国捐躯 6、认识歇后语。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歇后语也叫俏皮话。 歇后语可以分成两种类型: 一种是逻辑推理式的,说明部分是从前面比喻部分推理的结果。 例如: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百川归海——大势所趋 还有一种是谐音的歇后语,他在前面一种类型的基础上加入了谐音的要素。 例如: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火烧旗杆——长叹(炭) 百尺竿头挂剪刀——高才(裁) 老公拍扇——凄(妻)凉 我能补充下列歇后语。 (1)竹篮打水——()(2)十五个吊桶打水——()

语文基础知识之句子成分分析

语文基础知识之句子成分分析 1..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根据 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是单句,要给它划分成分。 2.句子成分的名称及符号 名称: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符号:主语= 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 补语< > ①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补充成分是:定语、状语、补语。 ②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划开。 3.(1)划分句子成分,首先要研究主语、谓语、宾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谓语:是陈述主语,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句子一般有两种情况:写人、写物(写事、写物)。分析句子时,首先判断是“写人”还是“写物”。 ①.写人格式:“谁”+“干什么”例:杨光‖写字 (主语)(谓语)(宾语)主谓宾 注意:处理复杂的单句时,要抓主干。例:一班的杨光║在课桌上写着毛笔字。 主谓宾 ②.写物 格式:“什么事”或“什么物”+“怎么样”例:猫‖捉鱼 (主语)(谓语、宾语)主谓宾 例:一只小猫‖在盆边捉了一条大鱼 主谓宾 注意:“是”为典型的动词,一般是“谓语”。例如:他‖是学生 主谓宾 (2).划分句子成分,还要抓住枝干(定语、状语、补语) 定语:在句子中起着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中心语的作用。 状语: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一般在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时间、地点、范围、情况等。 补语:对谓语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一般放在谓语中心语之后。 例:画眉唱歌 这是一个把主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单提出的句子。原句是“两只美丽的画眉高兴地唱一首歌。” ①.(两只美丽的)画眉[“两只美丽”是“画眉”——主语中心语的修饰部分,定语] ②.[高兴]地唱[谓语中心语“唱”前边的修饰、限制成分——状语] ③.(一首)歌[宾语中心语“歌”前的修饰、限制部分——定语] ④.歌唱得<好>[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唱”,并放在它后面的部分——补语] 4.划分句子的口诀: 句子成分要划对,纵观全局找主谓。主前定状谓后补,谓前只有状地位。 “的”定“地”状“得”后补,宾语只受谓支配。 【示例】 1、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 2、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后。 3、鲁班接受了一项大的建筑工程任务。 4、鲁班从中得到启发。 5、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

小升初语文知识专项训练基础知识二 5句子的顺序

小升初语文专项训练 扩句、缩句和合并句 基础题 一、排序题 1.把下面句子按顺序排列。 ()世界上最辉煌壮丽的建筑群,顷刻之间就被毁灭了。 ()霎时间,烈焰腾空,浓烟滚滚。 ()洗劫、捣毁之后,强盗们还不罢休。 ()烟灰和一阵阵劈劈啪啪的响声过后,整个圆明园成了一片废墟。 ()他们骑着马分头在圆明园内各处放起火来。 2.我会排顺序。 ()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 ()一个小朋友掉进了大水缸里。 ()司马光砸缸。 ()别的小朋友都慌了。 3.把下列句子排成一段通顺的话,将序写在括里。 ()夏天,骄阳似火,年轻人来这儿洗澡,一边打闹,一边谈笑。 ()家乡的小河,一年四季都给我们带来欢乐。 ()金色的秋天,小河两岸果实累累。 ()我的家乡有一条美丽的小河。 ()春暖花开的日子,大姐姐们在河里洗衣、淘米。 [来源:Z.xx.k.] ()到了寒冬腊月,小孩子们又可以到河边玩水,一个个喜笑颜开。 4.排列句子。 ()忽然,他看见一位小朋友摔倒了。 ()把他扶起来,擦了擦小朋友身上的水。 ()一个下雨天,路上很滑。 ()王明打着雨伞,向学校走去。 )他立刻跑过去。(. “哥哥,你真好!”()那位小朋友感激地说:.把下列句子排成一段通顺的话,将序写在括里。5 ()我们坐在河边柳树下,放下了鱼钩。 ()忽然,浮标一沉,我急忙把鱼竿往上一提,一条银白色的小鱼钓上来了。 ()星期天早晨,我和小明扛着鱼竿到郊外去钓鱼。 ()浅红色的浮标漂在水面上。 ()我们高兴地把鱼竿举在空中,摇晃着,喊着:“我们钓着鱼了!”

6.排列顺序。 ()顿时,锅里响个不停。 ()翻了两次,荷包蛋基本成形了。 ()早晨,我开始煎荷包蛋,先开煤气,再倒些油。 ()又过了一会儿,一个金黄色的荷包蛋便煎好了。 ()然后拿起一个鸡蛋,磕开,倒进锅里。 ()过了一会儿,我放了点盐,用铲子将蛋翻个身。 7.排列句子。 ()我便到小水湾去钓鱼。 ()到干旱季节,小河断流了,形成了一片片的小水湾。 ()每次到那里去,我都钓回满满一兜。 ()小水湾里鱼可多啦,柳条鱼、麦穗鱼,还有金鳞尾巴的鲤鱼。 ()鱼可爱咬钩了,我那浸在水中的兜里,鱼越来越多。 ()我们村外有一条小河。 8.排列顺序。 ()果然,豆大的雨点打下来了,哗哗的大雨泼下来了。 ()下午真闷热,天边的乌云堆到头顶。 ()可是,一会儿便雨过天晴。 ()一阵狂风,天色阴暗,看来要下雨了。 ()又是一个亮堂堂的天地了。 9.排列顺序。 ()它又来到果园和蜜蜂比美,蜜蜂不和它比。 ()有一天,它来到树下和啄木鸟比美,啄木鸟不和它比。 ()从前一只公鸡,自以为很美丽。 “老牛伯伯,我和啄木鸟、蜜蜂、青蛙比美,它)它遇到老牛,伤心地说:(.们为什么都不理我呢?” ()它又来到稻田和青蛙比美,青蛙也不比,它只好往回走。 10.把下列诗句子排列正确,将序写在括里。 ()粒粒皆辛苦。 ()汗滴禾下土。 ()锄禾日当午。[来源:学|科|] ()谁知盘中餐。 11.按顺序排列下面词语。 ①元宋清唐明 ②圆明三园长春园皇家园林园林 12.根据课文内容将下面句子按课文顺序排列。 ()警察马上赶来,抓住了一个划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的犯罪嫌疑人。 ()金属丝接通电源,跟自动报警器相连。 ()你也许不会相信,报警的不是值夜班的看守,而是被划破的玻璃! ()犯罪嫌疑人划破玻璃,碰着了金属丝,警报就想起来了。 ()夜深了,一座陈列珍贵字画的博物馆里,突然传出了急促的报警声。 ()这是一种特殊的玻璃,里面有一层极细的金属丝。 13.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通顺,在括内标明序。 ( )国庆节前后,青枣慢慢变红了,像一个个小灯笼。

公共基础知识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公共基础知识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公共基础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法律、行政管理、公文写作与处理等五大内容以及涵盖了政治、经济、法律、管理、人文、科技等知识面。以下是由整理关于公共基础知识专项训练题及答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公共基础知识专项训练题及答案(一) 1、我国刑法规定的管制处罚说法错误的是( )。 A、刑法主刑的一种 B、刑法附加刑的一种 C、2个月以上3年以下 D、一个月以上2个月以下 2、行走时要注意位置礼仪,以下选项不正确的是( )。 A、三人以上行走以中间、靠前的位置为上 B、为尊者领路时,可以在左前方指示方向 C、主人陪客人外出,应使客人走在左侧 D、与长辈同行时,晚辈应行走于人行道的外侧 3、提供公共产品是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公共产品的范围十分广泛,下列不属于公共产品的是( )。 A、天气预报 B、基础教育 C、防范减灾 D、对外援助 4、甲和乙共同出资购买了一间房并出租给丙,租房期间甲欲转让自己的份额,乙和丙均表示愿意购买,应( )。 A、在同等条件下由乙优先购买 B、在同等条件下由丙优先购买 C、在同等条件下由甲决定卖给谁

D、在同等条件下由乙、丙共同购买,各享有一份份额,形成共有关系 5、黑匣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飞机专用的电子记录设备之一 B、飞机坠入水中后,黑匣子会自动发出超声波脉冲 C、飞机事故中,机尾不容易损坏,所以黑匣子通常安装在机尾 D、可以记录飞机运行的工作参数,但不能记录机组人员对话 6、下列“请示”的结束语得体的是( )。 A、以上事项,请尽快批准 B、以上所请,如有不同意,请来函商量 C、所请事项重大、不可延误、务必于本月20日之前答复 D、以上所请,妥否?请批复 参考答案及解析 1、BCD。解析: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的一种。管制是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判处管制的罪犯仍然留在原工作单位或居住地工作或劳动,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3年。故本题答案为BCD。 2、C。解析:两人并行,并排行走,“尊贵的位置”在右边;三人并行,“尊贵的位置”则在中间;四人并行,分前后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之句子成分分析

语文基础知识之句子成分分析 1.什么是句子 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由主谓短语构成的句子叫主谓句,由其他短语构成的句子叫非主谓句。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是主谓句,要给它划分成分。 2.句子成分的名称及符号 名称: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符号:主语= 谓语-宾语~定语()状 语[ ] 补语< > ①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 补充成分是:定语、状语、补语。 ②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划开。 3.划分句子成分,首先要研究主语、谓语、宾语。 主语:是句子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谁或什么。 如:树叶黄了 五星红旗在国歌声中冉冉升起。 谓语:是句子陈述的内容,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如: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赵州桥非常雄伟。

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的对象,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注意:“是”为典型的动词,一般是“谓语”。 例如:他是学生。 我喜欢语文课。 老师的讲课紧紧吸引着同学们。 4.划分句子成分,还要抓住枝干(定语、状语、补语) 定语:用在名词代词前,在句子中起着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中心语的作用。 如:两只美丽的画眉鸟在枝头歌唱着。 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状语:用在动词形容词前,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一般在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时间、地点、范围、情况等。 如:他聚精会神地思考着。 画眉在枝头婉转的歌唱着。 补语:用在动词形容词后,对谓语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一般放在谓语中心语之后。 例:杜鹃花开得像火一样。 哥哥比弟弟大三岁。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专项训练句子

1、句子的构成句子是由词构成的。一个句子一般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前一部分说的是“谁”、“什么”,后一部分说的是“怎么样”“是什么”。例如:春天来了。 我们是少先队员。 这两个部分大多数句子都不可缺少,它们是句子的基本成分。有些句子在表示动作的词后面还有一个连带成分,表示动作对象。例如: 外宾们游览了峨眉山。 有些句子除了这三种成份外,还带一些附加成份。“的、地、得”常常是这些附加成分的标志。例如: 这位老教授享受着优厚的待遇。 老人悠然地谈着过去的辉煌经历。 情绪激动的歌迷们把演唱会现场围得水泄不通。 2、句子的类型 陈述句:陈述一件事情,语调平直,句末一般用句号表示。 疑问句:询问或提出问题的句子,语调高升,句末用问号。 祈使句:请求、命令、商量或提出要求的句子,一般用降调,语气坚决的句子句末用叹号,语气缓和的用句号。 感叹句:表达强烈的感情(惊讶、厌恶、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等),语调一般用降调,句末有叹号。 3、句子的变换 有的句子可以变换句子的形式。有的是为了突出强调某种事物;有的是根据具体语言环境的需要;有的为使所表达的语句更简洁,把两句改写成一句。 一般变换方式: A、“把”与“被”的变换 B、陈述与反问的变换 C、肯定与否定、双重否定的互换 D、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的互换(引述句与转述句的互换) 例1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改成: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真理吗?” 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为了强调突出劳动创造财富这一真理。要点:肯定或否定词互换、标点互换 例2 凡卡说,他在给爷爷写信。改成:凡卡说:“我在给爷爷写信”。 把第三者的转述改成某人直接叙述的话,使人读起更亲切。 要点:直接和间接人称和标点的转换 例3 我羡慕他。他聪明。改成:我羡慕他聪明。 把两句合并成一句使语句更简洁。 例4 我把三百颗菊秧救活了。改成三百棵菊秧被我救活了。 “把”字句改成“被”字句,适应语言环境的需要。 4、扩句与缩句 句子的主要成分:“谁+干什么或怎么样、在哪里” 扩句:在主要成分不变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恰当的修饰或限制性的词语,使句子丰富、具体和生动。 缩句:保留主要成分,把修饰或限制性的词语去掉,缩成简单的句子 注意:扩句与缩句都不能增加和减少原句的主要成分,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 5、仿写句子 仿写句子只是做到句式相仿,内容与语境相一致,但文字内容不能完全一样。 三步法:

长方体正方体专题练习

长方体正方体专题练习

芸桥培训学校 Eva 2018年5月18日 2 长方体和正方体专题练习 第一部分:重点知识理解背诵 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形体 面 顶点 棱 关系 长方体 6个 至少4个面 是长方形 相对面 完全相同 8个 12 条 相对的棱 长度相等 正方体 是特殊 的长方 体 正方体 6个 正方形 6个面 完全相同 8个 12 条 12条长度 都相等 2、表面积概念及计算 【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们的表面积】 算法:长方体 (长×宽+长×高+宽×高)×2 (ab+ah+bh )×2 正方体 棱长×棱长×6 a ×a ×6=62 a 注:不足6个面的实际问题根据具体情况计算,例如鱼缸、无盖纸 盒等。 3、体积概念及计算 体积(容积) 定义 形体 体积(容积) 计算方法 体积单位 进率 物体所占空间的 大小叫做它们的 体积;容器所能 容纳其它物体的 体积叫做它的容 积。 长方 体 V=ab h V=S h 立方米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13m =10003 dm 13 dm =1000 3 cm =1L=1000mL 正方 体 V= 3 a 手指头的体积大约是1 cm 3,粉笔盒的体积大约是1 dm 3. 表面积的变化规律:(立方体的个数-1)×2=少几个面 4、正方体的11种平面展开图 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共有11种(那些经旋转或翻转后方向不同但实质相同的图形不重复计算),具体来讲分以下4类。 口诀:需背诵 正方体:中间四个面,上下各一面(6种摆法-141) 中间三个面,一二隔河见(3种摆法-132、231) 中间二个面,楼梯天天见(1种摆法-222) 中间没有面,三三连一线(1种摆法-33) “田”“凹”应弃之 第一类:“1—4—1”型,其特点是有4个连成一排的正方形,两侧又各有1个正方形,共有6种。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专项训练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专项训练第四讲 (一)、基础知识常见考点 根据汉字写拼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拼判断汉字的注音是否正确音汉字的笔画与笔顺 与判断错别字汉字形近字 多音字 词义的理解 近义词、反义词 词多义词 词语的感情色彩(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基语词语的语体色彩(口头语、书面语) 结构助词:的、地、得础成语 知句子的类型(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句式的变换(“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反问句、引述句—识

—转述句、肯定句——双重否定句、陈述句—比喻句、拟人 句句)关联词语子 修辞方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判断病句 谚语、歇后语 标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和省略点号。符号 (二)、句子 句子是语言的基本单位,由词按照语法规则构成的,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在小学阶段,要求掌握有关的知识和技能,能把话说(写)得完整、通顺、清楚、明白,并且比较具体生动。正确使用学过的标点符号。 1、句子的构成 句子是由词构成的。一个句子一般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前一部分说的是“谁”、。例如:“是什么”,后一部分说的是“怎么样”“什么” 春天来了。 我们是少先队员。 这两个部分大多数句子都不可缺少,它们是句子的基本成分。有些句子在表示动作的词后面还有一个连带成分,表示动作对象。例如: 外宾们游览了峨眉山。 有些句子除了这三种成份外,还带一些附加成份。“的、地、得”常常是这些附加成分的标志。例如: 这位老教授享受着优厚的待遇。 老人悠然地谈着过去的辉煌经历。 情绪激动的歌迷们把演唱会现场围得水泄不通。 2、句子的类型

陈述句:陈述一件事情,语调平直,句末一般用句号表示。可分为否定句、肯定句、双重否定句(有否定词) 疑问句:询问或提出问题的句子,语调高升,句末用问号。 祈使句:请求、命令、商量或提出要求的句子,一般用降调,语气坚决的句子句末用叹号,语气缓和的用句号。 感叹句:表达强烈的感情(惊讶、厌恶、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等),语调一般用降调,句末有叹号。 3、句子的变换 有的句子可以变换句子的形式。有的是为了突出强调某种事物;有的是根据具体语言环境的需要;有的为使所表达的语句更简洁,把两句改写成一句。一般变换方式: A、“把”与“被”的变换 B、陈述与反问的变换 C、肯定与否定、双重否定的互换 D、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的互换(引述句与转述句的互换) 例1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改成: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真理吗?” 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为了强调突出劳动创造财富这一真理。要点:肯定或.否定词互换、标点互换 例2 凡卡说,他在给爷爷写信。改成:凡卡说:“我在给爷爷写信”。 把第三者的转述改成某人直接叙述的话,使人读起更亲切。要点:直接和间接人称和标点的转换 例3我羡慕他。他聪明。改成:我羡慕他聪明。 把两句合并成一句使语句更简洁。 例4我把三百颗菊秧救活了。改成三百棵菊秧被我救活了。 “把”字句改成“被”字句,适应语言环境的需要。 4、扩句与缩句 句子的主要成分:“谁+干什么或怎么样、在哪里” 扩句:在主要成分不变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恰当的修饰或限制性的词语,使句子丰富、具体和生动。 缩句:保留主要成分,把修饰或限制性的词语去掉,缩成简单的句子 注意:扩句与缩句都不能增加和减少原句的主要成分,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 5、仿写句子 仿写句子只是做到句式相仿,内容与语境相一致,但文字内容不能完全一样。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学习:句子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学习:句子 今天,学习方法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句子学习,供大家参考学习! 句子 1、陈述句:用于告诉别人一件事或一个道理,表示陈述语气的句子,一般语调平和,句尾一般用句号。 例:(1)小明的好朋友是学生。(2)明天我们去秋游。(3)夜空中满是闪闪的星星。 2、疑问句:用于提出问题的句子,句尾语调上升,常有疑问词"呢、吗、呀、么等等";句尾用问号。 例:(1)这本书是你的吗?(2)你吃过午饭了吗?(3)他在做什么呢? 3、祈使句:表示命令、请求、希望或者劝阻的句子,根据语句语调可以用叹号、也可用句号。 例:(1)不许随便乱走!(2)请把那本书给我。 4、感叹句:用于抒发感情、表示感叹的句子,句尾用叹号。 例:(1)春天的景色真美呀!(2)种子的力量竟然有这么大!

小学语文基本顺口溜(口诀) 1、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 2、有a别放过,没a找o、e,i、u并列标在后,这样标调准没错! 3、j、q、x遇到ü ,两个小点坐飞机! 4、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基本成分主谓宾,连带成分定状补,定语必在主宾前,谓前是状谓后补,六种关系辨分明,分析正误自有数! 5、缩句时,着了的地得、前面成分全去舍,留下主干就没错! 一、词语 (一)固定结构 1、ABB 慢吞吞、懒洋洋、兴冲冲、圆溜溜、胖乎乎

红扑扑、笑呵呵、乐陶陶、喜滋滋、静悄悄雾沉沉、雨蒙蒙、绿油油、黑糊糊、白花花白茫茫 2、AABB 高高兴兴、许许多多、漂漂亮亮、仔仔细细、红红火火、明明白白、花花绿绿、干干净净严严实实、舒舒服服、确确实实、零零星星结结实实、郁郁葱葱、大大小小、多多少少深深浅浅、高高低低、长长短短、粗粗细细日日夜夜、来来往往 3、AABC

长方体和正方体全套练习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 练习一 一、填空 1、长方体有()个面,它们一般都是()形,也可能有()个面是正方形. 2、长方体的上面和下面、前面和后面、左面和右面都叫做(),它们的面积(). 3、长方体的12条棱,每相对的()条棱算作一组,12条棱可以分成()组. 4、正方体有()个面,每个面都是()形,面积都(). 5、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6厘米,它的棱长总和是(). 6、一个长方体的长是1.5分米,宽是1.2分米,高是1分米,它的棱长和是()分米. 7、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80厘米,其中长是10厘米,宽是7厘米,高是()厘米. 8、把两个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厘米. 二、判断题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2、长方体的6个面不可能有正方形.() 3、长方体的12条棱中,长、宽、高各有4条.() 4、正方体不仅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而且所有相邻的面的面积也都相等.() 5、长方体(不包括正方体)除了相对的面相等,也可能有两个相邻的面相等.() 6、一个长方体长12厘米,宽8厘米,高7厘米,把它切成一个尽可能大的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8厘米.() 三、选择题 1、下列物体中,形状不是长方体的是() ①火柴盒②红砖③茶杯④木箱 2、长方体的12条棱中,高有()条. ①4 ②6 ③8 ④12 3、下列三个图形中,能拼成正方体的是( ) 4、把一个棱长3分米的正方体切成两个相等的 长方体,增加的两个面的总面积是()平方分 米. ①18 ②9 ③36 ④以上答案都不对 练习二 1、有一根长52厘米的铁丝,恰好可以焊接成一 个长6厘米,宽4厘米,高多少厘米的长方体? 2、一个长方体的水池,长20厘米,宽10厘米, 深2米,占地多少平方米? 3、用96厘米长的铁丝焊接成一个正方体的框架, 然后用纸给它的表面包裹起来,至少需要多少平 方厘米的纸? 4、一个长方体,长12厘米,宽和高都是8厘米, 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5、用两个棱长为5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 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6、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相等, 已知长方体的长为5厘米,宽为3厘米,高为4 厘米,求正方体的棱长。 7、一个教室的长是8米,宽是6米,高是4米, 要粉刷教室的四壁和平顶,除去门窗和黑板面积 24平方米,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完整word版)高中椭圆基础知识专题练习题(有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方程表示椭圆的是() A. 22199 x y += B.22 28x y --=- C.221259x y -= D.22(2)1x y -+= 2.动点P 到两个定点1F (- 4,0).2F (4,0)的距离之和为8,则P 点的轨迹为() A.椭圆 B.线段12F F C.直线12F F D .不能确定 3.已知椭圆的标准方程2 2 110 y x +=,则椭圆的焦点坐标为() A.( B.(0, C.(0,3)± D.(3,0)± 4.椭圆2222 222222 222 11()x y x y a b k a b a k b k +=+=>>--和的关系是 A .有相同的长.短轴B .有相同的离心率 C .有相同的准线 D .有相同的焦点 5.已知椭圆22 159 x y +=上一点P 到椭圆的一焦点的距离为3,则P 到另一焦点的距离是() A.3 B.2 C.3 D.6 6.如果22 212 x y a a + =+表示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A.(2,)-+∞ B.()()2,12,--?+∞ C.(,1)(2,)-∞-?+∞ D.任意实数R 7.“m>n>0”是“方程2 2 1mx ny +=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8.椭圆的短轴长是4,长轴长是短轴长的 3 2 倍,则椭圆的焦距是() B.4 C.6 D.9.关于曲线的对称性的论述正确的是() A.方程2 2 0x xy y ++=的曲线关于X 轴对称 B.方程3 3 0x y +=的曲线关于Y 轴对称 C.方程2 2 10x xy y -+=的曲线关于原点对称 D.方程33 8x y -=的曲线关于原点对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