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第二课时)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第二课时)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第二课时)

第三节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第二课时)

福州延安中学组吴晓艳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尝试制作叶下表皮临时装片,观察气孔的组成。

(2)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

(3)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及意义。

(4)认同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水循环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和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的实验,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画图能力以及实验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认同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的重要性,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制作并观察叶下表皮的临时装片。描述气孔的组成及开闭原理。

2、描述蒸腾作用及意义。

3、认同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水循环的意义。教学难点:气孔开闭的原理。

教学准备:

1、实验准备:蒸腾作用的演示实验装置、大烧杯、清水、长柄菠菜叶片、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吸水纸、显微镜、白瓷盘等

2、P PT多媒体课件

教学地点:有多媒体的生物实验室

教学时间:12月18日上午第三节

教学班级:初一(4 )班

教学过程:

二、植物的蒸腾作用

1、演示实验:植物的蒸腾作用

2、观察植物叶下表皮的气孔气孔及其

开闭原理

教师展示植物蒸腾作用的演示实验,

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如塑料袋内壁

上的小水珠的来源?一由叶片上的水蒸气凝

结而成。进行分析,讨论交流。

教师提冋:那么水蒸气到底是从叶片

中的什么结构中跑掉的呢?

提出问题:气孔是什么样的?它是怎

样控制气体进出叶片的呢?我们应该选择菠

菜叶片的上表皮还是下表皮来观察呢?

学生实验,取一片开始发蔫的菠菜叶

(如果叶片太大,可以撕掉一部分),将叶

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大烧杯中。用嘴含着叶柄

的断面用力吹气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进行探讨,发现、提

出疑问:气孔是怎样构成的?组成气孔的细

胞和周围细胞有什么不同?这与气孔的张开

和关闭有什么关系?

放映气孔开闭机制的动画课件

紧接着教师由此提出疑问:为什

么保卫细胞的形状的变化与水分的多少有

关?这与保卫细胞的特殊结构有什么关

系?”

放映气孔控制水分和气体进出叶片的录像资

展示课前准备的植物蒸腾

作用的实验结果并描述实验现

象。

通过复习叶片的结构。推

测水蒸气是从叶片的气孔丧失到

大气中去的。对实验现象进行分

析,讨论交流,得出植物的蒸腾

作用的概念。

思考猜测:

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看到有气

泡从叶表面冒出来,还

可以看到叶片的下表皮上冒出的

气泡比上表皮上冒出的气泡的数

目多。

通过实验来观察:学生分组

制作菠菜叶下表皮的临时装片,

对照课本“气孔的开闭模式

图”,认识气孔的结构,观察气

孔的张开和闭合的情况。

通过观察讨论、推理解决

问题,得出以下结论:气孔是由

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

腔。气孔的开闭是由保卫细胞来

调节的,而且与细胞内水分的多

少有关。当保卫细胞含水多时气

孔张开,当保卫细胞含水较少时

气孔闭合。

观看动画课件,归纳保卫

细胞的特点及气孔开闭的原理。

学生结合录像分析在自然界

气孔控制水分和气体进出叶片的

情况。

学生通过实验和观

察,获得感性知

识,培养学生主动

探究获取知识的能

引起学生进一

步探究“气孔控制

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等气体进出植物叶

片的机制” 的兴

趣。激发学生主动

探究的兴趣,进入

实验。

使学生乐于探

索生命的奥秘,具

有实事求是的科学

态度、一定的探索

精神和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观察、分

析、推理解决问

题、表达能力和乐

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和责任感。

教学反思:

1、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的探究性教学,要求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

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体验整个学习过程,而不是灌输。本节课的设计力图体现这一特征。

2、本节课通过数据资料和实验展示来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通过实验亲自探究体验来获

取知识并利用多媒体动画课件辅助教学,既很好的解决了重点和难点。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主动探究式教学理念。

3、通过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既让学生及时巩固并运用知识,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又使学生获得了成就感,体验了知识的价值。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