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业税负率汇总

各行业税负率汇总一、企业税负率计算

一、通常我们说的税负率是指增值税:

二、理论税负率:销售毛利17%除以销售收入

三、实际税负率:实际上交税款除以销售收入

四、税负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

五、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率就是征收率3%..

六、而对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就不是17%或13%;而是远远低于该比例;具体计算:

七、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

八、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

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

十、期末留抵进项税额

十一、注1:对实行"免抵退"的生产企业而言应纳增值税包括了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十二、注2:通常情况下当期应纳增值税=应纳增值税明细账"转出未交增值税"累计数+"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累计数.

一般税负率过低是一种税负异常的表现;没有列明的行业可以掌握在不低于1%商业1.5%左右;有列明的行业的税负率可以参考下表:

二、企业增值税行业预警税负率

行业预警税负率

农副食品加工 3.50

食品饮料 4.50

纺织品化纤 2.25

纺织服装、皮革羽毛绒及制品 2.91

造纸及纸制品业5.00

建材产品 4.98

化工产品 3.35

医药制造业 8.50

卷烟加工12.50

塑料制品业 3.50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5.50

金属制品业 2.20

机械交通运输设备 3.70

电子通信设备 2.65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3.50

电气机械及器材3.70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4.95

商业批发 0.90

商业零售 2.50

其他3.5

三、企业所得税行业预警税负率

行业预警税负率

租赁业 1.50%

专用设备制造业 2.00%

专业技术服务业2.50%

专业机械制造业 2.00%

造纸及纸制品业 1.00%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印刷 1.00%

饮料制造业2.00%

医药制造业 2.50%

畜牧业 1.20%

通用设备制造业 2.00%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00% 塑料制品业 3.00%

食品制造业 1.00%

商务服务业 2.50%

其他制造业--管业3.00%

其他制造业 1.50%

其他建筑业 1.50%

其他服务业 4.00%

其他采矿业1.00%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1.00%

批发业 1.00%

农副食品加工业1.00%

农、林、牧、渔服务业 1.10%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1.00% 零售业1.50%

居民服务业 1.20%

金属制品业--轴瓦 6.00%

金属制品业--弹簧 3.00%

金属制品业2.00%

建筑材料制造业--水泥 2

建筑材料制造业 3.00%

建筑安装业 1.50%

家具制造业1.50%

计算机服务业 2.00%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2.00%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珍珠4.00%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1.50%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1.50%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00%

纺织业--袜业 1.00%

纺织业 1.00%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1.00%

房地产业4.00%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2.00%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1.50%

道路运输业 2.00%

各行业税负率

增值税行业平均税负率参照表 序号行业平均税负率 1 农副食品加工 3.5 2 食品饮料 4.5 3 纺织品(化纤) 2.25 4 纺织服装、皮革羽毛(绒)及制品 2.91 5 造纸及纸制品业 5 6 建材产品 4.98 7 化工产品 3.35 8 医药制造业 8.5 9 卷烟加工12.5 10 塑料制品业 3.5 11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5.5 12 金属制品业 2.2 13 机械交通运输设备 3.7 14 电子通信设备 2.65 15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3.5 16 电气机械及器材 3.7 17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4.95 18 商业批发0.9 19 商业零售 2.5 20 其他 3.5 (一般工业企业不低于2%,商业不低于0.8%就可以了) 什么是税负?税负是怎么计算的? 公司一般纳税人辅导期,上月认证了50万的增值税发票,这个月能开出多少票?怎么计算呢?是贸易企业一般税负在多少比较合适?

简单的说,税负就是税收造成的负担,税负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一年)已交税金除以销售收入的百分比,但是由于各个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因此说负率也有所差异。 如果是小规模纳税人一般就是指税率的3%;如果是一般纳税人因为有抵扣,所以税率不固定,但在行业间会有一个平均数,税务机关也是依此评估纳税人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税负率 其计算公式为:税负率=应缴税金/销售收入*100% 一般税负率过低往往会引起税务局的关注,可以掌握在不低于1%(商业企业 1.5%左右),各行业的税负率是不同的,具体的税负率表是: 税负怎么计算??比如:月底交税前对经理要求要多少 理论税负率:销售毛利*17%除以销售收入 实际税负率:实际上交税款除以销售收入 税负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 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率就是征收率:3%(以前是商业4%,工业6%),而对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就不是17%或13%,而是远远低于该比例,具体计算: 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 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 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 注:1 对实行"免抵退"的生产企业而言,应纳增值税包括了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2 通常情况下,当期应纳增值税=应纳增值税明细账"转出未交增值税"累计数+"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累计数

各行业有关税负率

有关税负率 一、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率就是征收率:商业4%,工业6%。 二、对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就不是17%或13%,而是远远低于该比例,具体计算: 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 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 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 注: 1 对实行"免抵退"的生产企业而言,应纳增值税包括了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2 通常情况下,当期应纳增值税=应纳增值税明细账"转出未交增值税"累计数+"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累计数 3、各行业税负率: 税负率=应交税金/销售收入(销项税金-进项税金/销售收入)*% 序号行业平均税负率 1 农副食品加工 3.50

2 食品饮料 4.50 3 纺织品(化纤) 2.25 4 纺织服装、皮革羽毛(绒)及制品 2.91 5 造纸及纸制品业 5.00 6 建材产品 4.98 7 化工产品 3.35 8 医药制造业8.50 9 卷烟加工12.50 10 塑料制品业 3.50 11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5.50 12 金属制品业 2.20 13 机械交通运输设备 3.70 14 电子通信设备 2.65 15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3.50 16 电气机械及器材 3.70 17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4.95 18 商业批发0.90 19 商业零售 2.50

20 其他 3.50 税负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 企业税收负担率的测算分析 税负率差异幅度=[企业税负率-本地区同行业平均税负率(或上年同期税负率)]÷本地区同行业平均税负率(或上年同期税负率)×100% 将测算的企业税负率与上年同期、同行业平均税负率相比,如税负率差异幅度低于-30%,则该企业申报异常。 (二)企业销售额变动率的测算分析 当月应税销售额变动率=(当月应税销售额-上月应税销售额)÷上月应税销售额×100% 累计应税销售额变动率=(本期累计应税销售额-上年同期应税销售额)÷上年同期应税销售额×100% 累计应税销售额变动率或当月应税销售额变动率超过50%或低于-50%,应将应税销售额和应纳税额进行配比分析,以确定该企业申报是否异常。 (三)企业销售成本变动率与销售额变动率的配比分析 销售成本变动率=(本期累计销售成本-上年同期累计销售成本)÷上年同期累计销售成本×100%

2014年各行业税负率

2014年度各行业增值税税负对照表II 2016-05-30 plmok999来源阅 1024 转 13 转藏到我的图书馆微信分享: 2014年度各行业增值税税负对照表II (2015-07-10 18:39:54) 转载▼ 标签: 对照表 分类:增值税 税负率 增值税 3551 纺织专用设备制 造 3.11 3552 皮革、毛皮及其制品加工专用设备制 造 3.23 3553 缝制机械制 造 2.66 3554 洗涤机械制 造 3.68 356 电子和电工机械专用设备制 造 3.47 3561 电工机械专用设备制 造 2.81 3562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制 造 4.04 357 农、林、牧、渔专用机械制 造0.76 3571 拖拉机制 造 0.19 3572 机械化农业及园艺机具制

造0.55 3573 营林及木竹采伐机械制造 2.25 3574 畜牧机械制造 1.51 3575 渔业机械制造 1.69 3576 农林牧渔机械配件制造 1.52 3577 棉花加工机械制造0.95 3579 其他农、林、牧、渔业机械制造 2.09 358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5.37 3581 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 4.86 3582 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制造 4.25 3583 医疗实验室及医用消毒设备和器具制造 4.00 3584 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 5.01 3585 机械治疗及病房护理设备制造 4.37 3586 假肢、人工器官及植(介)入器械制造10.39 3589 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 5.39 359 环保、社会公共服务及其他专用设备制造 3.00 3591 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制造 3.15 3592 地质勘查专用设备制造 5.01 3593 邮政专用机械及器材制造 5.08 3594 商业、饮食、服务专用设备制造 3.76 3595 社会公共安全设备及器材制造 3.88 3596 交通安全、管制及类似专用设备制造 2.67

各行业增值税税负率

增值税税负率 农副食品加工3.50 食品饮料4.50 纺织品(化纤)2.25 建材产品4.98 化工产品3.35 医药制造业8.50 卷烟加工12.50 塑料制品业3.50 金属制品业2.20 电子通信设备2.65 商业批发0.90 商业零售2.50 其他3.50 所得税行业税负率(%) 饮料制造业2.00医药制造业2.50塑料制品业3.00食品制造业1.00商务服务业2.50其他建筑业1.50其他服务业4.00

农副食品加工1.00 批发业1.00 零售业1.50 建筑材料制造3.00 建筑安装业1.50 家具制造业1.50 计算机服务业2.00 纺织业1.00 房地产业4.00 道路运输业2.00 餐饮业2.00 娱乐业6.00 税负分析基础知识 一、宏观税负及相关概念 (一)税收负担分类 1、税收负担 税收负担是指国家征收的税款占纳税人税源数量的比重,反映出税款与社会新增财富之间的内在关系。以不同主体为出发点,税收负担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从国家的角度看,税收负担反映出国家在税收课征时的强度要求,即:要征收多少税收;另一方面,从纳税人的角度看,税收负担反映出纳税人在税收缴纳时的负担水平,即:承担了多少税款。 2、宏观税收负担 宏观税收负担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税收总收入占当期社会新增财富的比重,反映出一定时期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承受的经济负担水平,是一个受制于国家政治、经济、财税体制等诸多因素的综合经济指标。计算公式:

宏观税收负担率=税收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100% 3、单项税种的税收负担 单项税种的税收负担是指某一税种在一定时期内的收入占该税种税基的比重,反映该税种的征税强度,是分析和研究税收制度和税制结构的重要内容。计算公式如: 增值税负担率=实纳增值税税额/含税销售额*100%(或不含税销售额) 企业所得税负担率=实纳所得税额/实现利润额*100% 税负调查分析中分行业增值税负担率分母统一为不含税销售额。 4、行业税收负担 行业税收负担是指按照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测算某行业的税收与相关税源之比,计算出某行业税负。如增值税行业税负为某行业增值税与该行业计征增值税销售额之比。 在计算单项税种行业税负过程中,根据分析需要,既可以计算实际税负(如实缴增值税税负,以实缴增值税作为分子),也可以计算名义税负(如应缴增值税税负,以应缴增值税作为分子),既可以计算销售收入税负(如以计征增值税销售收入作为分母),也可以计算增加值税负(如以增加值作为分母)。 如某行业增值税宏观税负==某行业增值税÷该行业增加值; 某行业增值税微观税负==某行业增值税÷该行业计征增值税销售额; 由于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商品批零贸易业与餐饮业是一个产业,单独测算商业增加值比较困难。在实际分析中,一般选择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分母。即: 商业增值税宏观税负==商业增值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商业增值税微观税负==商业增值税÷商业计征增值税销售额; 通过对不同地区的相同行业的税负比较,可以反映出征收力度和征管质量的差异。 5、行业预警税负 目前,总局计统司定期公布行业预警税负指标。具体方法为:在计算出行业税负水平后,根据统计学的标准差和离散系数计算出行业税负离散度,以0.6作为参考值,当离散度小于等于0.6时,预警税负为行业平均税负减离散系数,当离散度大于0.6时,预警税负

2021年最新各行业税负率大全

— 欧阳光明(2021.03.07) 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税局会根据当地、同行业来定一个税负,即应该交多少税(用百分比计算)。如果企业低于这个税负,系统就会发出预警,这时税局就会让你自查,甚至稽查。 2019 最新各行业“预警税负率”大全! 一企业增值税行业预警税负率 增值税税负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 具体计算如下: 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 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 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 注1: 对实行“免抵退”的生产企业而言,应纳增值税包括了“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注2: 通常情况下,当期应纳增值税=应纳增值税明细账“转出未交增值税”累计数+“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累计数。 二企业所得税行业预警税负率

所得税税负率,为年度交纳所得税税额占该企业收入总额的百分比。每月预缴的企业所得税也要算在内,就是一个年度所有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额都要算在内。 2019会计考试税法计算公式大全! 一增值税 1、一般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 2、进口货物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3、小规模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二消费税 1、一般情况 应纳税额=销售额×税率 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

2021年各行业税负率

2021年各行业税负率 最新各行业“预警税负率表”!不看你就亏大了! 税负率表 一、公司增值税行业预警税负率 增值税税负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比例。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率就是征收率3%,而对普通纳税人来说,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就不是17%或13%,而是远远低于该比例,详细计算如下: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 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 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 注1: 对实行“免抵退”生产公司而言,应纳增值税涉及了“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注2: 普通状况下,当期应纳增值税=应纳增值税明细账“转出未交增值税”合计数+“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合计数。 农副食品加工3.50% 食品饮料4.50% 纺织品(化纤) 2.25%

纺织服装、皮革羽毛(绒)及制品2.91% 造纸及纸制品业5.00% 建材产品4.98% 化工产品3.35% 医药制造业8.50% 卷烟加工12.50% 塑料制品业3.50%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5.50% 金属制品业2.20% 机械交通运送装备3.70% 电子通信装备2.65% 工艺品及其她制造业3.50% 电气机械及器材3.70%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4.95% 商业批发0.90% 商业零售2.50% 其她3.50% 2、公司所得税行业预警税负率

所得税税负率,为年度交纳所得税税额占该公司收入总额比例。每月预缴公司所得税也要算在内,就是一种年度所有缴纳公司所得税税额都要算在内。 租赁业1.50% 专用设备制造业2.00% 专业技术效劳业2.50% 专业机械制造业2.00% 造纸及纸制品业1.00%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复制印刷1.00% 饮料制造业2.00% 医药制造业2.50% 畜牧业1.20% 通用设备制造业2.00%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她电子设备制造业2.00% 塑料制品业3.00% 食品制造业1.00% 商务服务业2.50% 其她制造业——管业3.00% 其她制造业1.50% 其她建筑业1.50%

各行业增值税税负率

增值税税负率【1】 农副食品加工3.50 食品饮料4.50 纺织品(化纤)2.25 建材产品4.98 化工产品3.35 医药制造业8.50 卷烟加工12.50 塑料制品业3.50 金属制品业2.20 电子通信设备2.65 商业批发0.90 商业零售2.50 其他3.50 所得税行业税负率(%) 饮料制造业2.00 医药制造业2.50 塑料制品业3.00 食品制造业1.00

商务服务业2.50 其他建筑业1.50 其他服务业4.00 农副食品加工1.00 批发业1.00 零售业1.50 建筑材料制造3.00 建筑安装业1.50 家具制造业1.50 计算机服务业2.00 纺织业1.00 房地产业4.00 道路运输业2.00 餐饮业2.00 娱乐业6.00 税负分析基础知识 一、宏观税负及相关概念 (一)税收负担分类 1、税收负担 税收负担是指国家征收的税款占纳税人税源数量的比重,反映出税款与社会新增财富之间的内在关系。以不同主体为出发点,税收负担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从国家的角度看,税收负担反映出国家在税收课征时的强度要求,即:要征收多少税收;另一方面,从纳税人的角度看,税收负担反映出纳税人在税收缴纳时的负担水平,即:承担了多少税款。

宏观税收负担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税收总收入占当期社会新增财富的比重,反映出一定时期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承受的经济负担水平,是一个受制于国家政治、经济、财税体制等诸多因素的综合经济指标。计算公式: 宏观税收负担率=税收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100% 3、单项税种的税收负担 单项税种的税收负担是指某一税种在一定时期内的收入占该税种税基的比重,反映该税种的征税强度,是分析和研究税收制度和税制结构的重要内容。计算公式如: 增值税负担率=实纳增值税税额/含税销售额*100%(或不含税销售额) 企业所得税负担率=实纳所得税额/实现利润额*100% 税负调查分析中分行业增值税负担率分母统一为不含税销售额。 4、行业税收负担 行业税收负担是指按照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测算某行业的税收与相关税源之比,计算出某行业税负。如增值税行业税负为某行业增值税与该行业计征增值税销售额之比。 在计算单项税种行业税负过程中,根据分析需要,既可以计算实际税负(如实缴增值税税负,以实缴增值税作为分子),也可以计算名义税负(如应缴增值税税负,以应缴增值税作为分子),既可以计算销售收入税负(如以计征增值税销售收入作为分母),也可以计算增加值税负(如以增加值作为分母)。 如某行业增值税宏观税负==某行业增值税÷该行业增加值; 某行业增值税微观税负==某行业增值税÷该行业计征增值税销售额; 由于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商品批零贸易业与餐饮业是一个产业,单独测算商业增加值比较困难。在实际分析中,一般选择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分母。即: 商业增值税宏观税负==商业增值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商业增值税微观税负==商业增值税÷商业计征增值税销售额; 通过对不同地区的相同行业的税负比较,可以反映出征收力度和征管质量的差异。

税收数据深度分析方法浅析

税收数据深度分析方法浅析 税收分析贯穿于税收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对于正确预测、计划、决策、监督、考核、评价各项税收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海量涉税数据的集中,税收分析的内容和方法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和丰富的数据资源进行税收数据深度分析,更好的为税收管理和辅助决策服务,是当前税收分析工作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税收分析内容的拓展 传统税收分析往往是基于对税收征收数据手工统计、汇总、计算基础上的原始税收数据展现和描述。由于受数据量和运算速度的限制,分析内容基本上只限于对税收收入的分析。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海量数据的汇集,税收分析内容有了较大的拓展空间,目前的税收分析应包括宏观经济税收分析、微观税收分析、税收收入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宏观经济税负分析描述宏观经济发展情况与税收变化之间的关系。从分析税收收入与GDP关系入手,选择各税种宏观税负及其增减率作为分析指标,从地区、行业、纳税人类型、时间等角度进行分析,主要包括税收负担分析、GDP与税收弹性分析、消费结构与税收收入结构分析、投资与税收分析、行业税收负担分析等。 微观税收分析的目标在于客观说明和评价具体纳税人的税收经济关系和税收缴纳状况,主要描述纳税人的税源情况、税收缴纳情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包括纳税人税源特征分析、纳税人税收特征分析和纳税人税收经济关系分析等。 税收收入分析适用于对未来税收收入的发展和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判断税收收入形势是否正常、税收增长与经济发展是否协调,以指导组织收入工作的顺利进行。包括税收计划完成情况分析、税款结构分析、税收收入分布分析、税收收入发展趋势分析等。 二、税收数据深度分析方法 税收分析方法分为一般分析和深度分析两种。一般分析是指基于汇总、分类、简单计算基础之上的原始税收数据的展现和对税收现象的一般描述,如税收报表统计分析、收入预测分析等。深度分析是指在数据高度集中的基础上,利用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的原理、方法和模型,基于数据仓库、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大量涉税数据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种方式的对比、分析与挖掘。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分析方法:一是横向比较分析。横向比较分析是指同一指标在不同个体、单位、地区之间的比较分析。横向比较分析最典型的分析例子就是同行业税负分析。受市场均衡作用的影响,同一产品在生产技术工艺、原材料能源消耗方面有相近之处,适用税收政策有统一的要求,因此反映生产成本费用方面的指标有相同的规律特征。根据这种规律特征,以此检验个体数据指标的表现,找出差异较大的个体予以预警。 二是纵向比较分析。纵向比较分析或历史数据分析是指同一个体的同一指标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数据比较分析。常用的分析方法有趋势分析和变动率分析。分析的理论前提是大多情况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是处于一种相对平稳的状态,不会出现突然的波动或大起大落现象。因此,如果企业生产能力没有作大的调整,一般情况下企业各个时期的数据指标彼此接近,不会出现大的差异。如果出现较大差异,应引起注意,进一步查找变化的原因。 三是趋势预测分析。趋势分析是对特定税收指标、经济指标或税收经济关系指标一段时期走势和趋向的分析和推断,了解和掌握税收经济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判断未来税收收入形势的好坏,使组织税收收入做到心中有数。趋势分析的两个基本要求是说明特定指标的发展方向和变化幅度,基础分析技术是时间序列分析技术。 四是数据逻辑关系稽核。受会计核算原理的约束和税收制度规定的制约,反映纳税人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的众多数据指标之间存在非常严谨的、相互依存的逻辑关系。这种逻辑关系决定了企业的纳税申报数据必须满足企业财务数据相关性的特定要求,检验这些数据

2012年增值税行业税负率

2012年增值税行业税负率 一般税负率过低往往会引起税务局的关注,可以掌握在不低于1%(商业企业1.5%左右),各行业的税负率是不同的,具体的税负率表是: 增值税税负率={[年度销项税额合计+免抵退货物销售额*应税货物实用税率-(年度进项税额合计-年度进项税额转出合计+年初留抵税额-年末留抵税额)]/[年度应税货物或劳务销售额+免抵退货物销售额]}*100% 1 农副食品加工 3.50 2 食品饮料 4.50 3 纺织品(化纤) 2.25 4 纺织服装、皮革羽毛(绒)及制品 2.91 5 造纸及纸制品业 5.00 6 建材产品 4.98 7 化工产品 3.35 8 医药制造业 8.50 9 卷烟加工 12.50 10 塑料制品业 3.50

11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5.50 12 金属制品业 2.20 13 机械交通运输设备 3.70 14 电子通信设备 2.65 15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3.50 16 电气机械及器材 3.70 17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18 商业批发 0.90 19 商业零售 2.50 20 其他 3.5 企业税负率计算 目前一般指增值税: 理论税负率:销售毛利*17%除以销售收入 实际税负率:实际上交税款除以销售收入 税负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

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率就是征收率:3%,而对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就不是17%或13%,而是远远低于该比例,具体计算: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 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 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 注:1 对实行"免抵退"的生产企业而言,应纳增值税包括了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2 通常情况下,当期应纳增值税=应纳增值税明细账"转出未交增值税"累计数+"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累计数 企业增值税税负率 问:1.我单位是进出口贸易公司,以自营出口为主,取得进出口权及出口业务已有3年,但最近业务比较少,不知现在对销售收入方面是否还有规定,比如说,年销售额最少要达到180万. 2.外销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95%以上的自营生产企业的增值税税负率如何计算.征税率为17%,退税率为13%.请列计算公式。 答:1、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年审时,不受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须达到180万元以上的限制。但2004年7月1日以后新办的具有

各行业税负率

各行业税负率 各行业税负率是指不同行业在纳税时所承担的税收负担 的比例。税负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行业发展。以下将对各行业的税负率进行分析和比较。 1. 制造业 制造业是一个税负相对较高的行业之一。制造业涉及到许多环节,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和产品销售等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缴纳各种税费,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消费税等。制造业的税负率相对较高主要是因为其生产环节较多,涉及到的税种也相对较多。 2. 金融业 金融业是一个税负率相对较低的行业。虽然金融业涉及到的税费也不少,如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但是金融机构往往享受一些税收减免政策,这使得金融业的税负率相对较低。此外,金融业涉及的风险较大,税收政策对其有很大的影响,税负率的低高也会影响金融业的发展和竞争力。 3. 电力行业 电力行业的税负率也较高。电力公司的运营涉及到电力生产、输送和销售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缴纳各种税费。此外,电力行业也面临一些特殊的税负,如资源税和环境保护税等,这使得电力行业的税负相对较高。 4. 酒店和餐饮业 酒店和餐饮业的税负率也相对较高。酒店和餐饮业涉及到的税费主要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等,而且在一些地区还需

要缴纳旅游税和地方附加税等。此外,酒店和餐饮业一般依赖于地理位置和经济状况,税负率的高低也会对其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产生影响。 5. 物流和仓储业 物流和仓储业的税负率相对较低。物流和仓储业主要涉及到货物的运输、装卸和储存等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缴纳一定的税费,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然而,物流和仓储业通常是服务性行业,因此享受一些税收减免政策,这使得其税负率相对较低。 除了以上几个行业外,还有许多其他行业的税负率对比也值得探讨。每个行业的税负率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地区差异、企业规模、纳税制度等等。研究各行业税负率对比,有助于了解不同行业的竞争力和税收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之,各行业的税负率存在差异,这是由行业特点和税收政策决定的。制造业、电力行业等生产性行业的税负率相对较高,而金融业、物流和仓储业等服务性行业的税负率相对较低。不同行业税负率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行业的竞争力,因此,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和减税措施对于促进各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9最新各行业税负率大全

页眉内容 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税局会根据当地、同行业来定一个税负,即应该交多少税(用百分比计算)。如果企业低于这个税负,系统就会发出预警,这时税局就会让你自查,甚至稽查。 2019最新各行业“预警税负率”大全! 一企业增值税行业预警税负率 增值税税负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具体计算如下: 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 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 注1: 对实行“免抵退”的生产企业而言,应纳增值税包括了“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注2: 通常情况下,当期应纳增值税=应纳增值税明细账“转出未交增值税”累计数+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累计数。 二企业所得税行业预警税负率 所得税税负率,为年度交纳所得税税额占该企业收入总额的百分比。每月预缴的企业所得税也要算在内,就是一个年度所有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额都要算在内。 2019会计考试税法计算公式大全! 一增值税 1、一般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 销项税额=销售额X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X(1+成本利润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X(1+成本利润率)十(1-消费税税率) 2、进口货物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X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3、小规模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售额X征收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二消费税 1、一般情况 应纳税额=销售额X税率 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十(1-消费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X(1+成本利润率)十(1-消费税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十(1-消费税税率) 页眉内容

各行业税负率汇总

各行业税负率汇总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各行业税负率汇总一、企业税负率计算 通常我们说的税负率是指增值税: 理论税负率:销售毛利*17%除以销售收入 实际税负率:实际上交税款除以销售收入 税负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 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率就是征收率3%。 而对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就不是17%或13%,而是远远低于该比例,具体计算: 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 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 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 期末留抵进项税额 注1:对实行"免抵退"的生产企业而言?应纳增值税包括了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注2:通常情况下?当期应纳增值税=应纳增值税明细账"转出未交增值税"累计数+"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累计数. 一般税负率过低是一种税负异常的表现,没有列明的行业可以掌握在不低于1%(商业1.5%左右),有列明的行业的税负率可以参考下表: 二、企业增值税行业预警税负率

行业预警税负率 农副食品加工 3.50 食品饮料 4.50 纺织品(化纤) 2.25 纺织服装、皮革羽毛(绒)及制品 2.91 造纸及纸制品业5.00 建材产品 4.98 化工产品 3.35 医药制造业 8.50 卷烟加工12.50 塑料制品业 3.50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5.50 金属制品业 2.20 机械交通运输设备 3.70 电子通信设备 2.65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3.50 电气机械及器材3.70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4.95 商业批发 0.90 商业零售 2.50 其他3.5 三、企业所得税行业预警税负率 行业预警税负率

各行业税负及计算公式

各行业税负及计算公式today ; this day ; now ; at the present, April 6th, 2023

各行业税负及计算公式供参考 一般税负率过低往往会引起税务局的关注,可以掌握在不低于1%商业企业%左右,各行业的税负率是不同的,具体的税负率表是: 增值税税负率={年度销项税额合计+免抵退货物销售额应税货物实用税率-年度进项税额合计-年度进项税额转出合计+年初留抵税额-年末留抵税额/年度应税货物或劳务销售额+免抵退货物销售额}100% 1农副食品加工 2食品饮料 3纺织品化纤 4纺织服装、皮革羽毛绒及制品 5造纸及纸制品业 6建材产品 7化工产品 8医药制造业 9卷烟加工 10塑料制品业 1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2金属制品业 13机械交通运输设备 14电子通信设备 15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16电气机械及器材 17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18商业批发 19商业零售 20其他 企业税负率计算 企业税负率计算 目前一般指增值税: 理论税负率:销售毛利17%除以销售收入 实际税负率:实际上交税款除以销售收入 税负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 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率就是征收率:商业4%,工业6%,而对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就不是17%或13%,而是远远低于该比例,具体计算: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 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 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 注:1对实行"免抵退"的生产企业而言,应纳增值税包括了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2通常情况下,当期应纳增值税=应纳增值税明细账"转出未交增值税"累计数+"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累计数 企业增值税税负率

2023年一般纳税人税负的计算

一般纳税人税负旳计算 税负及税负旳计算(一) 增值税税负率是应纳税额与销售收入之间旳比率关系,其用公式体现为: 增值税税负率=增值税应纳税额÷不含税销售收入*100% 上面旳公式可以演变为: 增值税税负率=(销项税额-进项税额)÷不含税销售收入*100% 三、税负控制: 我们已经懂得,税负率是税务局给我们旳一种比率,它是已知旳;在平常旳工作中,销售收入和销项税额也是已知旳。因此,增值税税负旳控制,实际上就是控制获得进项税额发票旳多少,或者你虽然获得了诸多旳发票,不过只可以抵扣多少。 现以服装、包袋为例,征税税率为17%,税负率为3.4%。来计算并控制进项旳获得状况。 (1)计算购进获得旳进项金额占销售旳比例: 应缴纳旳税额占征税率旳比率为:3.4%÷17%=20%。也就是说,企业每销售100元,应当有20元要全额征税。 (2)计算可以抵扣旳进项税额占征税率旳比率为:(17%-3.4%)÷17%=80%(即100%-20%)。也就是说,企业每销售100元,可抵扣80元旳购进原材料或接受劳务旳金额。 因此,企业应当以销售收入旳80%获得进项发票,并参与抵扣。其他企业不一样

旳税负也可以根据以上旳算法计算出应获得旳进项税额。 2、多获得旳进项怎样处理? 由于获得防伪开票系统可以在90天内参与抵扣,因此多获得旳进项税额可以先不参与抵扣,而在不超过90天旳时间内参与抵扣。将这部份未抵扣旳进项税额计入“待摊费用—待抵扣进项税额”。 当月账务处理为: 借:原材料 待摊费用—待抵扣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下月抵扣时账务处理为: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待摊费用—待抵扣进项税额 税负及税负旳计算(二) 4.税负={【内销收入×增值税税率-进项税额-上期留抵税额+进项税额转出+本期留抵税额+外销收入×退税率】÷【内销收入+外销收入】}×100%。 上述公式中:进项税额转出=外销收入×征退税率之差 进项税额转出+外销收入×退税率=外销收入×增值税税率 简化后得新公式5: 5.税负={【(内销收入+外销收入)×增值税税率-进项税额-上期留抵税额

各行业税负率

各行业税负率(2010) 一般税负率过低往往会引起税务局的关注,可以掌握在不低于1%(商业企业1.5%左右),各行业的税负率是不同的,具体的税负率表是: 增值税税负率={[年度销项税额合计+免抵退货物销售额*应税货物实用税率-(年度进项税额合计-年度进项税额转出合计+年初留抵税额-年末留抵税额)]/[年度应税货物或劳务销售额+免抵退货物销售额]}*100% 1 农副食品加工3.50 2 食品饮料4.50 3 纺织品(化纤) 2.25 4 纺织服装、皮革羽毛(绒)及制品2.91 5 造纸及纸制品业5.00 6 建材产品4.98 7 化工产品3.35 8 医药制造业8.50 9 卷烟加工12.50 10 塑料制品业3.50 11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5.50 12 金属制品业2.20 13 机械交通运输设备3.70 14 电子通信设备2.65 15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3.50 16 电气机械及器材3.70 17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4.95 18 商业批发0.90 19 商业零售2.50 20 其他3.5 企业税负率计算 目前一般指增值税: 理论税负率:销售毛利*17%除以销售收入 实际税负率:实际上交税款除以销售收入 税负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 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率就是征收率:3%, 而对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就不是17%或13%,而是远远低于该比例,具体计算: 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 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 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 注:1 对实行"免抵退"的生产企业而言,应纳增值税包括了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2 通常情况下,当期应纳增值税=应纳增值税明细账"转出未交增值税"累计数+"出口抵减内销

增值税减免对地方财力和行业税负的影响

增值税减免对地方财力和行业税负的影响 一、2018年以来增值税减免主要措施 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减税降费力度,通过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同配合,积极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我国第一大税种,国家分别在2018年、2019年两度下调增值税税率,成为2018年以来实施的重大减税降费举措:一是自2018年5月1日起,将原适用17%、11%的行业税率统一下调1个百分点;二是自2019年4月1日起再次下调增值税税率,将原适用16%税率的制造业等行业税率降低至13%,将原适用10%税率的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税率降低至9%;三是扩大进项税抵扣范围,试行期末留抵退税制度,对符合条件的纳税人予以退还留抵税额(详见表1)。 表1:近年来增值税减免政策一览表

二、增值税减免对税收和地方财力的影响 2019年1-10月,全国国内增值税收入5.44万亿元,同比增收1665亿元、少增3250亿元;同比增长3.2%、回落7.2个百分点,累计增速自5月起逐月下滑。随着减税降费政策持续发力,同期全国增值税减免规模合计7035亿元、占全国新增减税总额的47%,其中,2018年5月1日下调增值税税率政策翘尾减税1184亿元,2019年深化增值税改革减税5851亿元。据统计,增值税减免分别拉低1-10月全国国内增值税、税收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13.4个、5.0个

和4.4个百分点。 (一)从减免规模看,上海、江苏、北京、山东、四川等经济和税收体量较大的地区,增值税减免规模相对较大。 根据对全国21个样本地区的调研,前3季度,上海、江苏、山东、北京、四川、安徽、深圳、陕西、湖南、辽宁、重庆等11个地区增值税减免规模相对较大、均超过100亿元,其中山东、上海、江苏等3个地区增值税减免规模均超过400亿元。与之相应,这11个地区的GDP总量和税收规模均处于样本地区的前11位。广西、宁波、吉林、贵州、新疆、青岛、甘肃、海南、宁夏、青海等10个地区增值税减免规模相对偏小、均低于100亿元,这些地区的经济和税收体量也相对较小。 (二)增值税减免拉低地方级税收增速,其中对山东以及中西部的四川、陕西、湖南等省税收增速下拉作用相对明显。 考虑到中央和地方对增值税各按50%的比例分成,按相同比例测算,地方承担的增值税减免规模为3518亿元,拉低地方级税收增速5.9个百分点。分地区看,增值税减免对不同地区地方级税收增速的下拉作用不同,其中对中西部地区税收增速的下拉作用相对明显。前3季度,增值税减免拉低山东、四川、陕西、广西、吉林、湖南等11个样本地区地方级税收增速超过5个百分点,其中分别拉低山东、四川地方级税收增速达6.4个、6.1个百分点。11个地区中,除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