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瓦斯基础知识1-1

矿井瓦斯基础知识1-1
矿井瓦斯基础知识1-1

第一章矿井瓦斯基础知识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伴随着生产的进行,瓦斯涌出到生产空间,岁井下生产构成威胁。瓦斯,不论其涌出量的多少,一直是矿井生产最主要的一个危险源,瓦斯灭害的治理就成为矿井最根本的、最重要的任务。本章介绍煤矿井下瓦斯灭害治理的一些基本知识,包括瓦斯的基本特性以及瓦斯在煤矿井下的赋存、运动规律。

第一节瓦斯的性质

一、瓦斯的概念

瓦斯是指矿井中主要由煤层气构成的以甲烷为主要有害气体,有时单独指甲烷。由此可见,瓦斯指的是一种混合气体,其组分主要包括井下煤层中含有的所有的有毒有害气体。在外啊的各组分中,由煤体及巷道围岩涌出的甲烷往往占总量的90%以上,因此瓦斯的概念通常单独指甲烷(本书中如不特别指明,则瓦斯单独指甲烷)。

从广义上,瓦斯由于其组成成分的不同,性质具有很大的差别,从安全的角度可以将这些组分划分为四类:①可燃性气体,如甲烷等同系烷烃(CnH2n+2)、环烷烃(CnH2n)、H2、CO、H2S等等,这些气体具有可燃烧的特性,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往往具有爆炸性,对煤矿安全构成严重威胁;②有毒性气体,如H2S、CO、SO2、NH3、NO、NO2等等,这些气体达到一定的浓度时,会直接威胁人体的健康甚至生命;③窒息性气体如N2、CH4、CO2、H2等等,这些气体往往赋存在煤体或其围岩内,开采过程中大量涌出到生产空间,从而使空气中氧气的浓度降低,造成人员窒息;④放射性气体,如氡气。

矿井中的瓦斯主要来源于煤层及围岩内涌出到矿井中的气体。此外,矿井生产中生产的气体如放炮生产的炮烟,井下空气于煤、岩、矿用材料等反应生成的气体以及井下人员呼吸生成的气体等也都混入井下风流中,从而增加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

二、瓦斯的基本性质

瓦斯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标准状态下的密度为0.716kg/m3,为空气密度的0.554倍。瓦斯在空气中具有较强的扩散性,局部地点较高浓度的瓦斯会自动向低浓度的区域扩散,从而使瓦斯浓度趋于均匀。瓦斯的扩散过程是不可逆的,在煤矿井下巷道中,风流流动一般处于紊流状态,由煤壁等处涌出的瓦斯很容易与空气均匀混合。因此,在风量充足的巷道中,瓦斯的分布通常是均匀的。

在无风或微风的巷道,一方面涌出的瓦斯会挤占空气的空间,使空气中氧气浓度降低,从而使空气具有窒息性。当混合气体中瓦斯的浓度达到43%,空气中氧的浓度降低到12%,人在此环境下会感到呼吸短促,时间稍长就会昏迷并有死亡危险。另一方面,涌出的瓦斯只依赖扩散作用与空气混合,在涌出源附近它首先会上升并积聚在巷道的顶板上,形成瓦斯层,随着据涌出源距离的增加,瓦斯与空气混合才逐渐均匀。因此,测定风流中的瓦斯浓度通常要求在距离巷道顶板一定距离上测定,以防止测得数据不能真实反映巷道中瓦斯积聚的状况。

瓦斯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微溶于水,在标准大气压下,20℃时100L水可溶3.31L瓦斯。

三、瓦斯的燃烧爆炸性

瓦斯是一种可燃性气体,当其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某一范围时,遇适当的点火源就会发生爆炸。按瓦斯在空气中发生燃烧的性状不同,可以将它分为三个区间:①助燃区间,瓦斯浓度大于0%至小于爆炸下限(5%)。该区间内,瓦斯在点燃源附近发生氧化燃烧反应,但不能形成维持的火焰,只能起到助燃的作用。②爆炸区间,瓦斯浓度在爆炸界限内(5%~16%)。该区间内的瓦斯遇一定能量的点火源会形成可自动加速的燃烧锋面,该锋面在瓦斯一空气混合气体内加速传播从而形成强烈的爆炸。③扩散燃烧区间,瓦斯浓度大于爆炸浓度上限(16%)。该区域内瓦斯—空气的混合气体无法直接被点燃,但是,

当其与新鲜空气混合时,可以在混合界面上被点燃并形成稳定的火焰,称为扩散燃烧。

对煤矿井下安全威胁最大的是爆炸区间,局部区域的瞬间爆炸可以对井下的人员和设施造成很大的伤害和破坏,由此引发的煤尖爆炸、火灾及通风系统紊乱等又会使事故,因为存在高浓度的瓦斯的扩散燃烧是煤矿最危险的事故,因为存在高度瓦斯源,这是如果处理不当(如随意停风、减少风量等),火源的燃烧虽然熄灭,但高浓度的瓦斯与空气混合很容易使混合气体达到爆炸界限,一旦遇残余的火星就会引起爆炸。因此对煤矿井下瓦斯燃烧事故,在处理时应格外小心。

四、瓦斯的检测

瓦斯是五色、无味的气体,人体的感觉器官无法感知瓦斯的存在。在一些矿井有的老工人称可以闻到瓦斯的气味,这是错误的。井下煤层中有时赋存有微量的芳香烃气体,当其散发到空气中就会闻到一种清新或清香的气味,但这与空气中的瓦斯无关,不能反应瓦斯浓度的大小。空气中的瓦斯只能依靠检测一起来测定。

瓦斯是伴随着煤的生成而产生的,所有煤矿在生产过程中都有瓦斯涌出,因此,所有的生产矿井都必须配备检测瓦斯的仪器,对井下的瓦斯状况进行监视。当前,检查瓦斯的仪器种类很多,这些仪器多以正常生产环境为仪器的使用条件,在煤矿处于非正常状况或灭变状态时,应注意各种类仪器的使用条件。例如光学甲烷检查仪,在装备有二氧化碳过滤器时,它可以分别检查出CO2和CH4的浓度。但是,在任何条件下,它都无法分辩CH4与CO、H2、C2H4及其他烯块类气体,而只能测定其混合物的影响。由此可见。当空气中CO、H2及其他烯块类气体浓度较高时,检测仪所获得的读数就不能反映CH4的真实情况。

第二节煤矿井下瓦斯的存在

煤矿井下的瓦斯存在于两种介质中,一是赋存在煤(岩)层中,二是散布在井下空气中。在两种存在形式各有其不同的特点。

一、瓦斯在煤层中的赋存

二、煤层瓦斯含量

(一)煤层瓦斯沿深度的带状赋存

(二)煤层瓦斯压力与瓦斯含量的测算

1.煤层瓦斯压力

2.煤层瓦斯含量

三、矿井瓦斯等级划分及鉴定

(一)矿井瓦斯等级的划分

矿井瓦斯等级根据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q0、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q和瓦斯

涌出量q和瓦斯涌出形式划分:

底瓦斯矿井:q0≤10m3/t且q≤40m3/min;

高瓦斯矿井:q0>10m3/t或q>40m3/min;

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

第二章瓦斯爆炸及其防治

第一节瓦斯爆炸的条件

瓦斯具有爆炸性,在适当的浓度和引火源的作用下会产生强烈的燃烧和爆炸。煤矿井下的瓦斯爆炸是最严重的事故,每年都因此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一、瓦斯爆炸的基本条件

瓦斯爆炸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瓦斯浓度在爆炸界限内,一般为

5%~16%;二是混合气体中氧的浓度不低于12%;三是有足够能量的点火源。

(一)与空气混合气体中瓦斯的浓度

瓦斯爆炸发生的浓度界限指的是瓦斯与空气的混合气体中瓦斯的体积浓度,当瓦斯浓度达到9.5%时,理论上瓦斯可以同空气中的氧气完全反应,从而放出最多的热量,因此,爆炸的强度最大。在实际测量中,最大瓦斯爆炸强度往往比该浓度高一点,达到10%左右。当与瓦斯混合的空气成分发生变化时,例如其中混入了其他可燃气体或人为加入了过量的惰性气体,则上述瓦斯爆炸的界限就要发生变化,这种变化通常是不能糊略的。

(二)氧气的浓度

瓦斯空气混合气体中氧气的浓度必须大雨12%。否则爆炸反应不能持续。煤矿井下的封闭区域、采矿区及其他裂隙等处由于氧气消耗或没有供氧条件,可能会出现氧气浓度低于12%的条件,因为,在此条件下人员在短时间内就会窒息而死亡。

(三)足够能量的点火源

点火源能够引起瓦斯爆炸的三个条件是温度不低于650℃、能量大于0.28mj和持续时间大雨爆炸感应期。着三个条件通常很容易满足。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对一些不可避免的火源有时需要采取特殊的技术,是其不能满足点燃瓦斯的点火条件。例如,井下爆破时产生的火焰,温度高大2000℃,但持续的时间很短,小于爆炸感应期,因此,不会引起瓦斯爆炸。

二、瓦斯爆炸条件在煤矿井下存在的可能性

引起瓦斯爆炸的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才能引起爆炸,却一不可。在煤矿井下生产环境中,这三个条件可能同时存在吗?在哪些地点出现的可能性较大呢?

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涌出的瓦斯被六国工作面的风流稀释、带走。当工作面风量不足或停止供风时,以瓦斯涌出地点为中心,瓦斯浓度将迅速升高,形成局部瓦斯积聚。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内,体积大于0.5m3的空间内瓦斯浓度到2%时即构成局部瓦斯积聚,就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以一个断面积8m2的煤巷掘进工作面为例,若正常通风时期供风量为200m3/min,回风流瓦斯浓度为0.5%,则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m3/min。假设新揭露断面及距该断面10m范围内的煤壁涌出的瓦斯占掘进工作面总瓦斯涌出量的50%,则如果工作面停止供风,该10m范围内平均瓦斯浓度达到爆炸下限5%只需要:=8min。若考虑空间瓦斯分布的不均匀,在局部区域达到瓦斯爆炸限的时间将更短。当工作面有一定风量供给时,稀释该10m范围内的瓦斯(0.5m3/min),使其低于爆炸下限的风量仅需大于10m3/min。由此可见,在井下停风时,很容易形成瓦斯爆炸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即使是低瓦斯矿井也应该特别注意。

进入井下的新鲜空气中,氧气浓度为21%。由于瓦斯、CO2等其他气体的混入忽然井下煤炭、设备、有机物的氧化、人员呼吸消耗,风流中的氧含量会逐渐下降,但到达工作地点的风流中,氧含量一般都在20%以上。在形成瓦斯积聚时,混合气体中瓦斯浓度增高到10%时,混合气体中氧浓度才能下降到18%;只有当瓦斯浓度升高到40%以上时,其氧浓度才能下降到12%。因此,在瓦斯积聚的地点,往往都具备爆炸的第二个条件:氧浓度大于12%。在恢复工作面通风、排放瓦斯的过程中,高浓度的瓦斯与新鲜风流混合后得到稀释,氧浓度迅速恢复并超过12%。此时,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排放量,则这种混合气流的瓦斯浓度很容易达到爆炸范围。因此,排放瓦斯必须制定专门的措施。

能引起瓦斯爆炸的点火源很多,主要可分为四大类。炽

1.明火火焰

这类点火源的特点是伴随有燃烧化学反应。如明火、井下焊接产生的火焰、放

炮火焰、煤炭自然产生的明火、电器设备失爆产生的火焰、油火等。

2.炽热表面和炽热气体

炽热的表面,如电炉、白炽灯、过热引起的线路灼烧、皮带打滑机械摩擦引起的金属表面炽热等都会引起瓦斯爆炸。白炽灯中钨丝的工作温度高达2000℃,在该温度下钨丝暴露于空

气中就会发生激烈的氧化,从而立刻便会点燃瓦斯。织热的废气或火灾产生的高温烟流也会引起瓦斯爆炸,这主要是由于它们与瓦斯相遇时发生氧化~燃烧等化学反应所致。瓦斯的引燃温度在650摄氏度,机械. 电气设备等的表面温度持续升高或防暴电器内部发生矢暴时都可能达到这一温度,保持机械设备地点的供风可大大降低其表面温度。

3.机械摩擦及撞击火花

矿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摩擦和撞击所产生的火花可引然瓦斯。如跑车时车辆和轨道的摩擦金属器件之间的撞击刚件与岩石的碰撞矿用机械的割齿同港道坚固岩石的摩擦港道塌落时岩石同岩石的碰撞[主要是火成岩等坚硬岩石间的碰撞]等都能产生足以引燃瓦斯的火花。

铝作为金属结构材料应用在许多工业部门,不久之前还被认为是安全的。但是,煤矿中由于采用铝合金制造矿用设备而发生了多起矿井瓦斯爆炸事故。1955年1960年在德国,1954年1955年在日本等,都有因使用铝合金衬垫刚支架在操作时摩擦产生电火花而点燃瓦斯的爆炸。此后,英德前苏联等国都进行了铝合金同生锈刚件碰撞摩擦产生火花点燃瓦斯的研究,结果表明,由铝合金及纯铝制成的试件同生锈刚表面摩擦碰撞都产生足以引燃瓦斯的火花。因此,世界各国都做出煤矿井下限制使用带有铝制零件的金属支架和铝合金制造的设备,在高瓦斯矿井禁止使用由含镁铝合金制造外壳的电钻和禁止使用没有防碰撞装置的铝合金仪表。

4电火花

电火花主要包括电弧放电电气火花和静电产生的火花。瓦斯爆炸的最小点燃能量是0.28mj,该值就是使用电容放电产生火花的方法测定的。在瓦斯爆炸的事故按例中,电火花引燃瓦斯的例子很多,井下输电线路的短路电器失暴接头不符合要求及带电检修等都是造成瓦斯爆炸的主要原因。假设人体的电容为200pf,化纤衣服静电电位为15kv,则其放电的能量可达22.5mj,大大超过最小点燃能量。因此,要求井下工作人员的服装必须是棉织品。对井下容易形成瓦斯积聚的工作场所,应特别加强电器设备的传输到井下也可能引燃瓦斯。

此外,俄罗斯的研究表明,用于井下测量的激光,因其光束窄能量集中也具有点燃瓦斯的能力。在使用该类设备时,不仅应保证其外壳和电路的安全性,而且还应该保证其激光辐射的安全性。

第三节煤矿井下瓦斯爆炸的过程及危害

一.瓦斯爆炸的原理和过程

瓦斯爆炸是空气中的氧与甲烷进行的一种自加速反应,反映的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形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CH4+2O2=CO2+2HO2+831.2KJ/g

瓦斯爆炸是一个复杂的链式化学反应过程,当空气中的氧气不足或反应进行不完全时会产生大量的CO。根据爆炸的传播速度,可燃混合气体的燃烧爆炸可分为暴燃和暴轰两种状态。暴燃的传播速度为每秒几米至每秒几百米;暴轰的传播速度超过音速[334m/s],最高可达2000m/s。发生在煤矿井下的瓦斯爆炸属于较强烈的暴燃,具体的爆炸强度与瓦斯的积聚的能量点燃源的强度及爆炸发展过程中的巷道状况等都有关系。

煤矿井下的瓦斯爆炸可以认为是这样发生的;处于爆炸限内的瓦斯空气混合气体首先在点火源处被引燃,形成厚度仅有0.01mm~0.1mm的火焰层面。该火焰锋面向未燃的混合气体中传播,传播的速度称为燃烧的速度。瓦斯燃烧产生的热使燃烧锋面前方的气体受到压缩,产生一个超前于燃烧锋面的压缩波,压缩波作用于未燃气体使其温度升高,从而使火焰的传播速度进一步增大,这样就产生压力更高的压缩波,从而获得更高的火焰传播速度。层层产生的压缩波相互叠加,形成具有强烈破坏作用的冲击波,这就是爆炸。沿巷道传播的冲击波和跟随其后的燃烧波受到巷道壁面的阻力和散热作用的影响,冲击波强度和火焰温度都

会衰减,而供给爆炸能量的瓦斯一般不可能的范围积聚。因此,当波面传播出瓦斯积聚区域后,爆炸强度就逐渐减弱,直只恢复正常。若存在大范围的瓦斯积聚和良好的爆炸波传播条件,则燃烧锋面的不断加速将使得前驱冲击波的压力越来越高,最终形成依靠本身高压产生的压缩温度就能点燃瓦斯的冲击波,这种状况就是暴轰。煤矿井下的爆炸一般不能发展为暴轰这主要使井下环境条件的影响所致。

二.瓦斯爆炸的主要危害

瓦斯爆炸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有火焰锋面冲击波和巷道中大气成分的变化。这三方面都会对人员和井下巷道仪器设备等造成损害。

[一]爆炸冲击波

[二]火焰锋面

[三]大气成份的变化

矿井通风基本知识复习课程

矿井通风基本知识

矿井通风基本知识 一、矿井通风概述 (一)矿内空气 矿内空气是矿井井巷内气体的总称。它包括地面进入井下的新鲜空气和井下的有毒有害气体、浮尘。矿内空气的主要来源是地面空气,但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后,化学成分和物理状态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因而矿内空气与地面空气在性质上和成分上均有较大差别。 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后,由于煤岩中涌出各种气体以及可燃物的氧化,其成分发生变化。风流在经过采掘面等用风地点之前,气成分变化不大,称为新鲜空气或新风;风流经过采掘工作面等用风地点后,其成分发生较大的变化,称为污浊空气或乏风。 1.矿内空气主要成分 矿内空气与地面空气的成分尽管不同,但其成分仍是以氧气和氮气为主,另外包含少量其它气体。 2.矿内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 (1)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一氧化碳毒性很强,吸入人体后会引起中毒、窒息,浓度为0.4%就可使人致命中毒。一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火灾、爆破工作、瓦斯和煤尘爆炸。 (2)硫化氢:硫化氢是一种无色、微甜、带有臭鸡蛋味的气体,能燃烧,有强烈的毒性。对人的眼睛、黏膜及呼吸系统有强烈刺激作用。浓度为0.05%

时,半小时内人失去知觉、痉挛、死亡。硫化氢的主要来源:有机物腐烂、硫化矿物水解、老空积水中释放、煤岩中放出。 (3)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硫磺臭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易积聚在巷道底部。二氧化硫对人体影响较大,能强烈刺激眼和呼吸器官,使喉咙和支气管发炎,呼吸麻痹,严重时会引起肺水肿。二氧化硫的主要来源:含硫矿物氧化、燃烧、在含硫矿体中爆破,以及从含硫矿层中涌出。 (4)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是一种红褐色气体,极易溶于水,它与水结合形成硝酸,对眼睛、鼻腔呼吸及肺部组织起破坏作用,引起肺水肿,但起初只感觉到呼吸道受刺激、咳嗽,经过6~24小时后才出现中毒征兆。俗称的炮烟熏人,其实质就是二氧化氮中毒。二氧化氮的主要来源是井下爆破。 (5)氨气:氨气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的刺激臭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毒性很强。氨气对人体上呼吸道黏膜有较大刺激作用,引起咳嗽,使人流泪、头晕,严重时可至肺水肿。氨气主要来源是井下爆破。 (二)矿井气候条件要求 煤矿作业人员在井下工作时,需要一个适宜的气候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湿度、风速。(1)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低于20%,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5%。

煤矿机电基本知识完整版本

煤矿机电运输基本知识 1、矿井主要有哪些供电设备? 矿井供电设备包括变压器、高压开关、低压开关、高低压电缆及种类保护装置。 2、矿用电缆有哪些类型? 井下常用电缆分为三大类,即铠装电缆、塑料电缆和矿用橡套软电缆。 4、什么是“鸡爪子”? “鸡爪子”是指三相接头分别缠以绝缘胶布,没有统包绝缘,犹如鸡的爪子一般。这样做潮气极易侵入,使绝缘电阻降低。 5、什么是“羊尾巴”? “羊尾巴”是指不连接电气设备的末端,三相分别胡乱包以绝缘胶布,再统包绝缘胶布,吊在巷道边上,犹如绵羊的尾巴。 6、什么是、“明接头”? “明接头”是指三相芯线互相搭接后,连绝缘胶布都不包在井下供电电网中使用。 7、什么叫隔爆?什么叫失爆? 答:隔爆:当电气设备外壳内导电部件产生的电火花使外壳内可燃性气体发生爆炸时,决不能引起设备外壳外部周围可燃性气体混合物发生爆炸和燃烧,这种性能称为隔爆。 失爆:隔爆电气设备外壳失去隔爆性和耐爆性。 8、井下电气设备失爆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由于隔爆结合面严重锈蚀,有较大的机械伤痕,连接螺钉没有压紧而使隔爆面间隙超过 规定而造成失爆。

(2)由于外力作用,如砸、压、挤、碰等原因,使隔烛外壳变形或损坏;隔爆外壳上的盖板、 连接嘴、接线盒的连接螺钉折断、螺纹损坏;连接螺钉不齐全,使机械强度达不到规定而失爆。 (3)连接电缆没有使用合格的密封圈或没有密封圈,不用的电缆线孔没有使用合格的封堵挡 板或没有挡板而失爆。 (4)接线柱、绝缘套管烧毁,使两个空腔连通,外壳内部爆炸时产生的高压使隔爆外壳失爆。 9、井下电网“三大”保护指哪些? 漏电保护、过流保护和保护接地。 10、什么叫漏电? 漏电是指井下电气设备或电缆绝缘下降或局部绝缘损坏,使电流经绝缘损坏处流入大地或经过设备外壳流入大地的现象。 11、漏电有哪些危害性? 漏电可能引起人员触电伤亡事故,可能引起电气火灾,可能引起瓦斯、煤尘爆炸事故。 12、漏电保护作用是什么? 漏电保护是当电网绝缘能力降低或有人触电时,立即动作,切断电源开关,以保证安全。 13、什么叫过流? 过流是指电路发生短路、过负荷或断相时,流过电气设备或电缆线路的电流值超过它们的额定电流现象。 14、过流有哪些危害性? 过流可能造成电缆着火、烧毁电气设备,引起火灾,还可能引起瓦斯爆炸。 15、过流保护作用是什么? 过流保护是当系统发生过流现象时,依靠过流保护装置迅速动作,切断故障电路,以保证安全。 16、什么叫保护接地?

煤矿机电专业技术总结

煤矿机电专业技术总结 机电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我于20XX年7月山西大同大学煤炭工程学院(大同煤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电方向)毕业,同年9月分配到汾西矿业集团孝义正文煤业工作。 在两年的基层工作中,我深深的感觉到了自己的不足,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步。首先,在思想者政治上更加成熟、理智,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做一个合格的工人先锋。在专业技术工作方面,四年的大学专业学习使我拥有了比较扎实的机电专业理论基础,参加工作以后,快速进入了工作状态。先后参加了正文煤业35kV变电站、10kV工业场地变电所、10kV回风井场地变电所及井下胶带机头变电所、主斜井皮带运输系统、副斜井绞车提升系统等安装、调试及使用维护等工作,并参加了井下一线——井巷掘进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现场工作经验。在煤矿建井期间,对煤矿大型设备管理方面的工作已进入正轨,对我矿正在使用及安装的各大型设备建立了各类设备管理制度及台账。在两年的工作中,对各类用电、供电及运输设备的性能、结构及特点也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能对工作现场的一些问题进行及时处理。 两年来的工作,在取得了一定成绩和进步的同时,也深知自己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必将兢兢业业,努力

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汾西矿业添砖加瓦。 武佐文 二〇一四年五月三十日 TOPXXX篇二:煤矿机电技术员工作总结 20XX工作总结以及20XX工作计划 时光如梭,忙碌中又到了年末,在这辞旧迎新之际,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历程,总结一年来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有利于在以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从领导身上我体会到了敬业与关怀,在同事身上我学到了勤奋与自律,繁忙并充实是我对20XX年度工作总结的最好总结。 自来到满来壕煤矿工作以来,我认真完成工作,努力学习,积极思考,同时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个人能力逐步提高。在这一年中我学到了不少的经验和知识,在与他人的交流、沟通方法上也有不少长进,在工作中通过多看、多问、多听,使自己的本职工作技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相对于去年来说又进了一步。 此外,火车跑的快还靠车头带,由于刚参加工作不久,无论从业务能力,还是从思想上都存在许多的不足。通过工作期间,我很快认识到自己的学识、能力和阅历还很欠缺,所以在工作和学习上全身心的投入,不断学习,积累经验。向书本学习,向周围领导学习,向同事学习,向工作本身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和管理能力。

第二章 瓦斯基础知识

第二章基础知识 1.矿井瓦斯防治基础知识 (一)煤田瓦斯生成及分带 煤层中的瓦斯是植物残骸在成煤过程中伴生的产物,成煤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硬结成岩阶段。在有机物经积聚,分解成泥煤及褐煤,成煤初期有足够的氧气促使有机物生物反应,分解出大量的沼气、二氧化碳、硫的氧化物和氮气。随着条件的变化,氧气供应量的减少,微生物环境的变化,此时开始转入厌氧过程,并进一步释放出沼气、重烃、硫化氢、氨气、氢气和其他气体。此时,。 绝大多数的沼气散发于大气中。 第二阶段——变质炭化阶段。随着煤层上部冲积层不断加厚、埋藏深度不断加深,在地层温度与压力作用下,泥煤、褐煤不断地转化,煤层中的挥发分减少,固定碳增加,成为烟煤、无烟煤,此时,微生物停止活动不再产生生物来源的瓦斯。大部分生成的气体涌向大气,只有少部分保留在岩石和煤层中。 由于地质构造的原因,煤层暴露在地表(露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氮气和稀有气体也会渗入煤层中。除此而外煤层中的放射性物质也会分解出为氦气,其氦气含量的多少取决于煤层的生成年代,煤层越老,氦含量越高,但煤层不吸附氦,呈游离状态,大部分氦转向地面。除此之外,碳酸盐类的岩石,受火山活动的影响,也会分解出大

量二氧化碳。根据煤层瓦斯生成与活动规律煤,г?д李金将煤层中瓦斯成分随深度的分布可划分为4带:Ⅰ——二氧化碳带,Ⅱ——氮气带,Ⅲ——氮气—沼气带, Ⅳ——沼气带。见图( 3 ,4)由于各个煤田的成煤条件不一致,因此,各煤田的瓦斯组分也不相同。例如:辽宁红阳三井,由于受火山活动的影响,在Ⅰ、Ⅳ带之间形成了少见的二氧化碳沼气带。通常将沼气带以上的三个带统称为瓦斯风化带。起划分标准见表(6 ) 图 3 煤层瓦斯分布图 成煤过程及伴随的瓦斯涌出过程见图

矿井通风基本知识(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8326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矿井通风基本知识(正式 版)

编订人:某某某 审批人:某某某 矿井通风基本知识(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矿井通风概述 (一)矿内空气 1. 矿内空气主要成分 矿内空气与地面空气的成分尽管不同,但其成分仍是以氧气和氮气为主,另外包含少量其它气体。 2.矿内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 (1)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一氧化碳毒性很强,吸入人体后会引起中毒、窒息,浓度为0.4%就可使人致命中毒。一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火灾、爆破工作、瓦斯和煤尘爆炸。

(2)硫化氢:硫化氢是一种无色、微甜、带有臭鸡蛋味的气体,能燃烧,有强烈的毒性。对人的眼睛、黏膜及呼吸系统有强烈刺激作用。浓度为0.05%时,半小时内人失去知觉、痉挛、死亡。硫化氢的主要来源:有机物腐烂、硫化矿物水解、老空积水中释放、煤岩中放出。 (3)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硫磺臭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易积聚在巷道底部。二氧化硫对人体影响较大,能强烈刺激眼和呼吸器官,使喉咙和支气管发炎,呼吸麻痹,严重时会引起肺水肿。二氧化硫的主要来源:含硫矿物氧化、燃烧、在含硫矿体中爆破,以及从含硫矿层中涌出。 (4)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是一种红褐色气体,极易溶于水,它与水结合形成硝酸,对眼睛、鼻腔呼吸及肺部组织起破坏作用,引起肺水肿,但起初只感

通风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通风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一、基本计量单位:(法定单位) 二、全面通风 1、按照通风动力不同,全面通风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2、按对有害物控制的不同,全面通风分为: 2.1 稀释通风:用新鲜空气把整个房间、车间有害物浓度稀释到允许浓度以下。通风量大,控制效果差。 2.2 单向通风:通过有组织的气流运动,控制有害物的扩散和转移,保证工

作区达标。通风量较小,控制效果较好。 2.3 均匀流通风:利用送风气流在均流室内形成的均匀气流把室内污染空气全部压出室外。控制气流速度0.2-0.5m/s。通风量较大,能有效排出室内污染空气。 2.4 置换通风:(及我公司采用的分层送气原理相同)。 条件:a) 有余热,较封闭,高度方向具有稳定的温度梯度。 b) 送风量大、风速低。 V<0.2-0.5m/s c) 送风温度低于室内温度2-4℃ 特点:及传统的稀释通风方式相比,具有节能,通风效率高等优点。 3、全面通风设计原则: 3.1 有效散热,或有害物质的建筑物,当不能采用局部通风,或采用局部通风不能达到卫生标准,应辅以全面通风或采用全面通风。 3.2 宜尽可能采用自然通风,节约能源和投资,当自然通风达不到卫生或生产要求,应采用机械全面通风。 3.3 根据卫生标准,排出空气经净化处理后,如其中有害物质浓度不超过室内最后允许浓度的30%,可返回车间再循环利用。 4、全面通气流组织设计: 4.1 排风口应尽量靠近有害物质源,以便迅速排出。 4.2 送风口尽量靠近操作地点。(清洁空气) 4.3 在整个通风间内,应尽量使送风气流均匀分布,减少涡流,避免有害物质在局部地区的积累。 4.4 要求清洁的建筑物,当其周围环境较差时,送风量应大于排风量。使室内保持正压.对于室内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可能污染周边相邻建筑时,送风量应小于排风量,使室内保持负压,一般送风量为排风量的80-90%。 5、全面通风换气次数: L=nV f L:全面通风量m3/h n:换气次数次/h V f :建筑物体m3 V f =长×宽×高 三、空气幕

煤矿机电知识

煤矿机电知识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煤矿机电基本知识 1、机电设备必须有(产品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防爆设备还必须有(防爆合格证)。 2、低压电机装设(短路)、(过负荷)、(单相断线)、(漏电闭锁)保护及远程控制装置。 3、40kW及以上电机应使用(真空电磁起动器)控制,并使用电动机(综合保护)。 4、掘进工作面采用“双风机、双电源”,并每日必须对(运行风机)和(备用风机)自动切换。 5、掘进工作面电气设备的两闭锁是指(风电闭锁、瓦电闭锁)。 6、井下高低压电力电缆敷设在巷道同一侧时,高低压电缆之间的距离应大于0.1m. 7、局部通风机和掘进工作面中的电气设备,必须装有(风电闭锁)装置,煤巷掘进工作面必须装设(风电闭锁)装置、(瓦斯电闭锁)装置。 8、四小线和动力电缆使用(阻燃)电缆。 9、煤矿井下电气管理“三无”指无、无、无。(无鸡爪子、无羊尾巴、无明接头) 10、煤矿井下电气管理四有指(有过电流和漏电保护装置),(有螺钉和弹簧垫),(有密封圈和挡板),(有接地保护装置)。 11、煤矿井下电气管理两齐指,。(电缆悬挂整齐,设备硐室清洁整齐)

12、煤矿井下电气管理必须做到三全是指防护装置全、,图纸资料全。(绝缘用具全) 13、煤矿井下电气管理必须做到三坚持指坚持使用检漏继电器,坚持使用煤电钻、照明和信 号综合保护装置,坚持。(使用甲烷断电仪和甲烷风电闭锁装置) 14、井下变(配)电所、主排水泵房和下山开采的采区排水泵房供电的线路,不得少于(两)回路。 15、采煤机上有急停刮板输送机的闭锁装置,综采工作面使用(通讯)和(信号)控制装置。 16、矿井电源应采用分列运行方式,一回路运行时另一回路必须(带电)备用。 17、矿井通风、提升、排水、压风、抽放瓦斯、监测监控等设备的主要负荷供电的线路,不得少于()。(两回路) 18、我国煤矿井下人身安全电流极限值为()。(30mA) 19、我国煤矿井下人身安全电压为()。(36V) 20、采煤机必须安装()喷雾装置(内喷雾和外喷雾)。 21、采煤机内喷雾的压力不得小于()(2.0Mpa)。 22、采煤机外喷雾的压力不得小于()(1.5Mpa)。 23、如果采煤机内喷雾不能正常喷雾时,外喷雾压力不得小于() (4Mpa)。 24、掘进机作业时,内喷雾的使用水压不得小于()(3Mpa)。

一通三防及瓦斯抽采、防突基础知识汇总

“一通三防”基础知识及相关公式 第一章通风瓦斯 一、测风计算 1、检验三次测量结果误差是否超过5% E=(最大读数-最小读数)*最小读数X100% v 5% 2、计算表风速 V 表=(n1 +n2 +n 3)/t 式中:V 表—风表测得表速,r/s n—风表刻度盘的读数,r/mi n t—测风时间,一般60s 3、计算出的V表利用风表校正曲线或校正公式求得真实风速V真 4、为消除人体对风速的影响,应将所测得的平均风速进行校正,校正系数 如下:K=(S-0.4)/S 式中:S 为测风巷道断面积,m2 0.4 为测风员人体所占巷道断面面积,m2 5、将真实风速乘以测风校正系数K,即得实际平均风速V均 6、Q= V 均S 式中:Q —所测巷道通风风量,m3/min S —测风巷道断面面积,m2 V 均—巷道实际平均风速,m/min 二、常见巷道断面积计算 1、矩形S=B Xh m2

2、梯形S=(B1+B2)/2 Xh m2 3、圆形S= n D2/4; S=0.7854D 2 m2 4、三心拱S=B(0.262B+h) m 2 5、半圆形S= n B2/8+Bh 或B(0.39B+h ) m 2 6、圆弧拱S=B X0.24B+h) m 2 三、矿井等积孔 定义:假定在一个无限的空间有一薄板(壁),在薄板(壁)上开一面积为A(m2) 的孔,当孔口通过的风量等于矿井风量Q,孔口两侧的静压差等于矿井通风阻力h, 则这个孔的面积A称为等积孔。 1、单台主要通风机矿井的等积孔计算公式如下 A = 1J9Q m2 J H 式中H-主扇系统的通风阻力,Pa; Q-主扇系统的风量,m3/s. 2、多台主要通风机矿井的等积孔计算公式如下: A=1.19 E Qi3 / HHi Qi) 式中Hi-各台主扇系统的通风阻力,Pa; Qi-各台主扇系统的风量,m3/s 矿井通风难易程度的分级指标 我矿峁上风井等积孔为,马庄风井为 四、通风网络中风流流动的三大定律风流在通风网络中流动时,可以认为是连续的、稳定的流

矿井通风基本知识通用版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207 矿井通风基本知识通用版 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编写人:xxxxx 审核人:xxxxx 矿井通风基本知识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一、矿井通风概述 (一)矿内空气 1. 矿内空气主要成分 矿内空气与地面空气的成分尽管不同,但其成分仍是以氧气和氮气为主,另外包含少量其它气体。 2.矿内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 (1)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一氧化碳毒性很强,吸入人体后会引起中毒、窒息,浓度为0.4%就可使人致命中毒。一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火灾、爆破工作、瓦斯和煤尘爆炸。 (2)硫化氢:硫化氢是一种无色、微甜、带有臭鸡蛋味的气体,能燃烧,有强烈的毒性。对人的眼睛、黏膜及呼吸系统有强烈刺激作用。浓度为0.05%时,半小时内人失去知觉、痉挛、死亡。硫化氢的主要来源:有机物腐烂、硫化矿物水解、老空积水中释放、煤岩中放出。 (3)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硫磺臭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易积聚在巷道底部。二氧化硫对人

瓦斯防治基础知识

瓦斯知识 一、基础知识 1、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 2、瓦斯治理的十二字方针: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 3、防突工作坚持区域防突措施先行、局部防突措施补充的原则。 4、突出矿井采掘工作做到不掘突出头、不采突出面。未按要求采取区域综合防突措施的,严禁进行采掘活动。 5、区域防突工作应当做到多措并举、可保必保、应抽尽抽、效果达标。 6、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包括下列内容: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区域防突措施;区域措施效果检验; 区域验证。 7、局部综合防突措施包括下列内容: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工作面防突措施;工作面措施效果检验;安全防护措施。 8、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按照突出煤层管理:煤层有瓦斯动力现象的;相邻矿井开采的同一煤层发生突出的;煤层瓦斯压力达到或者超过0.74MPa的。 9、突出矿井必须建立满足防突工作要求的地面永久瓦斯抽采系统。 10、突出矿井的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隔离式自救器。 11、开采保护层分为上保护层和下保护层两种方式。 12、厚煤层分层开采时,预抽钻孔应当控制开采的分层及其上部至少20m、下部至少10m(均为法向距离,且仅限于煤层部分)。 13、.对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进行检验时,可采用残余瓦斯压力指标进行检验,如果没有或者缺少残余瓦斯压力资料,也可根据残余瓦斯含量进行检验,并且煤层残余瓦斯压力小于0.74MPa或残余瓦斯含量小于8m3/t的预抽区域为无突出危险区,否则,即为突出危险区,预抽防突效果无效。 14、对顺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进行检验时,在煤巷条带每间隔20~30m至少布置1个检验测试点,且每个检验区域不得少于3个检验测试点; 15、采掘工作面经工作面预测后划分为突出危险工作面和无突出危险工作面。未进行工作面预测的采掘工作面,应当视为突出危险工作面。 16、一个采煤工作面的绝对瓦斯涌出量大于 5m3/min 或一个掘进工作面的绝对瓦斯涌出量大于 3m3/min ,用通风的方法解决瓦斯问题不合理时,必须进行抽放。40.采掘工作面经工作面预测后划分为突出危险工作面和无突出危险工作面。未进行工作面预测的采掘工作面,应当视为突出危险工作面。 17、工作面应保留的最小防突措施超前距为:煤巷掘进工作面5m,回采工作面3m;在地质构造破坏严重地带应适当增加超前距,但煤巷掘进工作面不小于7m,回采工作面不小于5m。 18、在揭煤工作面掘进至距煤层最小法向距离10m之前,应当至少打两个穿透

煤矿基础知识题库

煤矿基础知识题库(1) 一、填空题 1、自救就是当井下发生灾变时,在灾区或受灾变影响的每位工作人员进行避灾和保护自己的行动。 2、目前煤矿使用的自救器,按其防护的特点可分边过滤式和隔离式两大类。 3、伤员的搬运方法有担架搬运法、单人徒手搬运法和双人徒手搬运法。 4、瓦斯爆炸浓度界限为5%-16%。 5、爆破落煤包括打眼、填炮眼、连线和爆破等工序。 6、回柱必须按由里向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7、采煤机主要由电控部、牵引部、截割部三部分组成。 8、违章作业就是违反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 9、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10、用工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11、工人长期在有矿尘的环境中作业,吸入大量的矿尘,轻者会引起呼吸道炎症,重者会导致尘肺病。 12、矿井通风是防止瓦斯积聚的基本措施。 13、瓦斯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 14、局部通风机必须安设在进风巷道中,距巷道回风口不得小于10米。 15、矿井通风方式可分为中央式、对角式、混合式三种。 16、矿井气候条件是井下温度、湿度和风速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 17、冒顶处理的特殊施工方法有撞楔法、探板法、木垛法、搭凉棚法。

18、顶板事故是指在井下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因为顶板意外冒落造成的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和生产中止的事故。 19、井下爆破作业严禁在1个采煤工作面使用2台发爆器同时进行爆破。 20、矿井供电系统必须有双回路供电。 21、煤层顶板按照其与煤层距离自近至远可分为伪顶、直接顶基本顶三种。 22、掘进工作面的炮眼按其用途和位置可分为掏槽眼、辅助眼和周边眼三类。 23、顶板事故的征兆有响声、掉碴、片帮、裂隙、漏顶、脱层现象。 24、综采工作面是用采煤机破煤和装煤、刮板输送机运煤、自移式液压支架支护和放顶的工作面。 25、刮板输送机严禁乘人,机头、机尾的压柱要打牢靠。 26、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不超过26℃,机电峒室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30℃。 27、瓦斯爆炸必须具备瓦斯爆炸浓度、引爆温度、足够的氧气三个条件。 28、当井下作业现场发生瓦斯突出预兆时,工作人员必须立即撤离现场,并佩戴好自救器迅速躲到安全地点。 29、煤尘爆炸的危害表现在产生高温、产生高压,形成大量的有害气体三个方面。 30、在井下发生火灾时,有可能引起瓦斯、爆尘爆炸事故。 31、井下电钳工处理输送机故障时,必须停电停机,并挂上正在检修,不准送电的牌子。 32、矿井透水预兆有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底板鼓起、水色发浑、出现臭味、顶水加大、片帮冒顶。 33、井下供电的三大保护有漏电保护、保护接地、过流保护。 34、井下爆破需要等15min以上,炮烟浓度符合安全要求时,才允许人员进入

矿井通风基础知识

第一章矿井通风 第一节矿井通风基础知识 1、什么叫“一通三防”? 根据原煤炭工业部《国有重点煤矿防治重大瓦斯煤尘事故的规定》中的定义,“一通三防”就是指加强矿井通风,防治瓦斯、防治煤尘、防治火灾事故的发生。 2、矿井通风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矿井通风的基本任务有以下三个方面: (1)将足够的新鲜空气送到井下,供给井下人员呼吸所需要的氧气。 (2)将冲淡有害气体和矿尘后的空气排出地面,保证井下空气质量并使矿尘浓度限制在的安全范围内。 (3)新鲜空气送到井下后,能够调节井下巷道和工作场所的气候条件,满足井下规定的风速、温度和湿度的要求,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 3、矿井通风的任用是什么? 矿井通风是煤矿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矿井通风与矿井安全密切相关。煤矿井下开采存在着瓦斯及其它有害气体、煤尘、煤炭自燃等严重威胁,搞好煤矿“一通三防”工作,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杜绝重大灾害事故、实现煤矿安全状况根本好转的关键。为了创造良好的煤矿生产作业环境,对瓦斯、煤尘和火灾实施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提高矿井的抗灾救灾能力,最经济、最基础的解决方法就是搞好矿井通风工作。 4、什么是矿井空气?矿井空气与地面空气有什么不同? 矿井空气是指来自地面的新鲜空气和井下产生的有害气体及浮尘的混合体。 矿井空气的来源是地面空气,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后,空气的成分,温度、湿度和压力都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1)氧气浓度减少,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2)混入了各种有害气体,主要是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沼气等有毒有害和爆炸性气体。 (3)混入了煤尘和岩尘。 (4)空气的温度、湿度和压力发生变化。在通常情况下,冬季温度升高,夏季降低;绝对湿度增大,相对湿度增高;在压入式通风矿井,压力变大;在抽出式通风矿井,压力变小。 5、什么是矿井气候条件? 矿井空气温度、湿度、大气压力和风速等反映的综合状态。 6、《煤矿安全规程》对矿井空气温度是怎样规定的? 进风井口以下的空气温度必须在2℃以上。 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6℃,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30℃。 7、什么是空气的密度?什么叫空气的重率?密度和重率有什么关系? 在单位体积内所含有的空气质量叫做空气密度。在标准状态下空气的密度为1.293kg/m3。 在单位体积内所含有的空气重量叫做空气重率,干空气的重率为N/ m3。 空气密度和重率的关系为:ρ=γ/g ρ—密度,γ—重率,g—重力加速度(m/s2)8、什么是空气的湿度? 矿井空气的湿度是指矿井空气中含水蒸气的数量。 井下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50%-60%,但目前大多数矿井中相对湿度较大,高达80%-90%。

最新煤矿机电基础知识复习题

机电基础知识 一、填空题: 1.井下供电应做到三无、四有、“二齐”、“三全”、“三坚堆”持”。 2.井下供电“三无”指,无鸡爪子、羊尾巴、无明接头。3.井下供电“四有”指有过电流和漏电保护装置,有螺钉和弹簧垫圈,有密封圈和挡板,有接地装置。 4.井下供电“二齐”指电缆悬挂整齐,设备硐室清洁整齐。5.井下供电“三全”指防护装置全,绝缘用具全,图纸资料全。 6.井下供电“三坚持”指坚持使用检漏继电器、坚持使用煤点钻、照明和信号综合保护,坚持使用瓦斯、电和风电闭锁装置。 7.“三专”是指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电缆。 8 .直径为90mm的轴瓦和曲轴的配合间隙为0.07? 0.18,最大磨损间隙不得大于 0.3。 9.隔爆结合面不得有锈蚀及油漆应涂防锈油或磷化处理。

10 .某防爆电气产品上标有Exe H,其中“”表示增安型 工厂用电气产品,“ Ex”表示总的防爆标志,“H ”表示口类。 1 1 .井下不得带电检修、搬迁电器设备、电缆和电线。12.电火花产生往往是因机电设备人员违章操作或管理不善造成的。 1 3 .井下供电三大保护是电流保护、漏电保护、保护接地。 14 .远距离控制线路的额定电压,不应超过36 V 。 15 .井下供电“三无原则”是指无鸡爪子、无羊尾巴、无明接头。 16 .防爆电气设备的总标志是 Ex,矿用安全标志是 MA 。 17.年产 60000 吨以上的矿井,应采取双回路进行供电,一路主供,一路带电备用。 二、判断题(判列断下说法是否正确,并在每小题后边的括号中划“/或“X”号): 1 .电钻出现故障时,可以在工作面就地拆卸、检修。 (X) 2 .任何不按指定通路而流动的电流叫杂散电流。(“) 3.井下供电的“三大保护”是:过流、接地、断相保护。(X) 4 .采区变电所应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5 .任何不按指定通路而流动的电流叫杂散电流。(“) 6 .瞬间流量是流体在单位时间内的流量。(“)

矿井通风基本知识

矿井通风基本知识 一、矿井通风概述 (一)矿内空气 矿内空气就是矿井井巷内气体的总称。它包括地面进入井下的新鲜空气与井下的有毒有害气体、浮尘。矿内空气的主要来源就是地面空气,但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后,化学成分与物理状态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因而矿内空气与地面空气在性质上与成分上均有较大差别。 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后,由于煤岩中涌出各种气体以及可燃物的氧化,其成分发生变化。风流在经过采掘面等用风地点之前,气成分变化不大,称为新鲜空气或新风;风流经过采掘工作面等用风地点后,其成分发生较大的变化,称为污浊空气或乏风。 1.矿内空气主要成分 矿内空气与地面空气的成分尽管不同,但其成分仍就是以氧气与氮气为主,另外包含少量其它气体。 2、矿内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 (1)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就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一氧化碳毒性很强,吸入人体后会引起中毒、窒息,浓度为0.4%就可使人致命中毒。一氧化碳的主要来源就是:火灾、爆破工作、瓦斯与煤尘爆炸。 (2)硫化氢:硫化氢就是一种无色、微甜、带有臭鸡蛋味的气体,能燃烧,有强烈的毒性。对人的眼睛、黏膜及呼吸系统有强烈刺激作用。浓度为0、05%时,半小时内人失去知觉、痉挛、死亡。硫化氢的主要来源:有机物腐烂、硫化矿物水解、老空积水中释放、煤岩中放出。 (3)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就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硫磺臭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易积聚在巷道底部。二氧化硫对人体影响较大,能强烈刺激眼与呼吸器官,使喉咙与支气管发炎,呼吸麻痹,严重时会引起肺水肿。二氧化硫的主要来源:含硫矿物氧化、燃烧、在含硫矿体中爆破,以及从含硫矿层中涌出。 (4)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就是一种红褐色气体,极易溶于水,它与水结合形成硝酸,对眼睛、鼻腔呼吸及肺部组织起破坏作用,引起肺水肿,但起初只感觉到呼吸道受刺激、咳嗽,经过6~24小时后才出现中毒征兆。俗称的炮烟熏人,其实质就就是二氧化氮中毒。二氧化氮的主要来源就是井下爆破。 (5)氨气:氨气就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的刺激臭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毒性很强。氨气对人体上呼吸道黏膜有较大刺激作用,引起咳嗽,使人流泪、头晕,严重时可至肺水肿。氨气主要来源就是井下爆破。

风机基础知识

风机基础知识 一. 风机的分类: 1. 按工作原理:透平式----离心式 轴流式 混流式 贯流式 容积式----回转式----罗茨式 叶式 螺杆式 滑片式 往复式----活塞式 柱塞式 隔膜式 2. 按工作压力:通风机:P ≤0.015MPa(15000Pa) 鼓风机:0.015MPa(15000Pa <P ≤0.35MPa(350000Pa) 压缩机:P >0.35MPa(350000Pa) 3. 按用途:很多。 4-2X79 AF 烧结风机 AF 烧结风机 GY4-73 GY6-40引风机 SJ 烧结风机 Y5-48锅炉引风机 地铁风机 电站轴流风机 电站一次风机 对旋轴流风机 多级离心鼓风机 浮选洗煤风机

高炉风机 高温风机 高压离心风机 矿用风机 矿用局扇 煤气鼓风机 射流风机 手提轴流风机 水泥窑尾风机 隧道风机 污水处理风机 屋顶风机 屋顶风机 无蜗壳风机 箱体风机 箱体风机 消防风机 诱导风机 圆形管道风机 矩形管道风机 二. 风机的结构: 风机的主要零部件: 离心风机:叶轮,进风口,机壳,电机,底座,传动组, 轴流风机:叶轮,进口导叶,出口导叶,导流锥,风筒,集流器,电机,支架,传动组,

混流风机:离心式混流,轴流式混流 前向叶轮后向叶轮径向叶轮前向多翼叶轮 轴流风机叶轮混流风机叶轮 三.风机常用术语: 风机标准进口状态:一个大气压,20℃,湿度50%,空气的密度为1.2kg/m3 风机进口状态:大气压力,温度,湿度, 介质的种类,性质。风机常用的介质是空气。注意介质的附着性,磨损性,腐蚀性。 流量Q(风量):指风机进口工况的流量,m3/s或m3/h. 全压P(总压):指风机进口至出口的总压升。Pa。 静压Ps:指风机进口至出口的静压升。Pa.。 动压Pd:风机出口处的平均速度相对应的压力。Pa.。 风机转速n:指叶轮的转速。rpm或r/min。 风机消耗的功率:指风机克服一定的压力输送一定量的气体所需要的功率。kw。对应的是电机的输出功率×传动效率。 风机轴功率N轴(kw)=P(Pa)×Q(m3/h)/3600/(η风机×η传动)/1000×100%;η传动=0.95-0.98。 风机所需功率N(kw)=k×N轴(kw) k------ 四. 型式检验: 1.出厂检验:同下 2.通风机的空气动力性能试验:

煤矿瓦斯防治基本知识

煤矿瓦斯防治基本知识 一、瓦斯 (一)瓦斯的性质 煤矿瓦斯是伴随煤层形成而形成的,是随煤而伴生的。主要成分甲烷(CH4)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它的重轻,相对空气的密度为0.554。一般浮在巷道的上半部,独头巷道和顶板冒落空间处,渗透性强,不溶解于水,具有燃烧性和爆炸性,能使人窒息。主要危害是爆炸。 瓦斯的燃烧、爆炸和使人窒息的条件各不相同,主要取决于瓦斯在井下空气中的浓度(体积比),一般情况下浓度在5%以下不燃烧、不爆炸,但如果井下空气中含有其他气体或煤尘,爆炸限度可能降低到5%以下,浓度在5%-16%之间,遇火源会燃烧爆炸,其中浓度在7%-8%最容易引起爆炸,9.5%爆炸威力最大、最猛烈,浓度在16%以上不能爆炸,但可能燃烧,还容易使人缺氧窒息。当空气中瓦斯浓度大于50%时,能使人缺氧而窒息死亡。 (二)瓦斯爆炸的条件 瓦斯爆炸应当具备三个条件:①瓦斯浓度在爆炸界限内,一般为5%-16%。②混合气体中氧的浓度不低于12%。③有足够能量的点火火源,既引大温度,一般是450度-650度。 (三)瓦斯的来源及积聚特点

开采过程中,煤矿井下瓦斯主要有四个来源:一是从采落下来的煤炭中释放出来的瓦斯。二是从采掘工作面煤壁内释放出来的瓦斯。三是从煤巷两帮及顶板释放出来的瓦斯。四是从采空区及围岩中释放出来的瓦斯。 煤矿生产过程中,井下瓦斯按它的四个来源不间断地向外释放,又被流过的风流稀释、带走,当井下风量不足或停风时,井下瓦斯浓度将升高,形成瓦斯积聚,高瓦斯矿井积聚的快些,有的几分钟就积聚到爆炸限度,瓦斯积聚只有快慢之分,没有积聚不积聚之别,简单的说,井下无风瓦斯就积聚,有风瓦斯就乘风而去,这就是瓦斯积聚的基本特点。 二、井下瓦斯的防治 井下瓦斯防治工作主要归纳为“十不要”、“八注意”。 “十不要”:1、不要随便开关局扇,以免造成瓦斯积聚。 2、不要随便敞开风门,以免风流短路造成工作地点无风。 3、不要堵塞风筒、风道,不让风筒脱落。 4、不要让局扇吃循环风。 5、不要擅自变动风筒、风障、风墙、风窗等通风设施的位置和正常风流方向。 6、不要用扩散通风方式采煤、掘进。 7、不要在未检查瓦斯的情况下盲目作业,或者超限作业。 8、不要在无措施的情况下进入无风区。 9、不要携带烟火下井,不带电作业,不放糊炮。10、不要在回风流、无风或微风地点检修电气设备。 “八注意”:1、停风地点恢复通风前,要注意先检查瓦

矿井通风常识(完整篇)

编号:SY-AQ-05912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矿井通风常识(完整篇) General knowledge of mine ventilation

矿井通风常识(完整篇)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1.矿井为什么要通风 矿井通风就是把地面空气连续不断的送往井下,同时连续不断地把井下污浊空气排出井外。通风的作用如下: (1)供给井下人员足够的新鲜空气,满足人员呼吸需要; (2)冲淡、排除井下有毒气体和粉尘,保证工作人员不中毒、保持空气的清洁度以防止瓦斯和煤尘爆炸事故; (3)稀释、排除井下的热量和水蒸气,创造合适的气候条件,改善职工的劳动环境。 由此可见,保证人身安全和矿井安全生产的措施中,矿井通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怎样进行通风 如何把地面的新鲜空气送入井下的各个工作地点,又将井下的污浊空气排除到地面来。为了达到矿井通风的目的,每个矿井必须

至少有两个井口,一个作进风,一个作回风,并在回风井口安装通风机,这就叫矿井口机械通风,矿井就是靠这种通风机将地面的新鲜空气送入井下各个工作地点,又靠它把井下的污浊空气和有害气体排到地面。 为了把新鲜空气按需要分送到各个工作地点,在井下各巷道中,根据通风的需要设置风墙、风门、风桥等通风构筑物。在有些巷道里还装有调节风窗,用来调节风量。这些通风构筑物是保证把新鲜风量按需要送到各个用风地点的必要手段,如进风与回风在同一地点交汇时,为了使进、回风分开,在这一地点必须设置风桥;为了隔断风流,在巷道某一地点需要设置风门等等。所以任何人通过风门后,一定随手把风门关好。当车辆通过风门时,切不可把相邻两道风门同时打开,否则就会造成风流短路,这样有些地点就得不到足够的新鲜空气了。 3.要爱护井下通风构筑物 (1)风墙又叫密闭。它是切断风流或封闭采空区、防止瓦斯向矿井风流扩散的。

瓦斯抽放基础知识

瓦斯抽放基础知识 1、什么叫瓦斯抽放 矿井瓦斯抽放,是指为了减少和解除矿井瓦斯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威胁,利用机械设备和专用管路造成的负压,将煤层中存在或释放出来的瓦斯抽出来,输送到地面或其它安全地点的方法。 2、抽放瓦斯的目的 ①预防瓦斯超限,确保矿井安全生产。②开采保护层并具有抽放瓦斯系统得矿井。③无保护层可采的矿井,预抽瓦斯可作为区域性或局部防突措施来使用。④开发利用瓦斯资源,变害为利。 3、抽放瓦斯的条件 一个采煤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大于5m3/min或一个掘进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大于3m3/min,用通风方法解决瓦斯问题不合理的。 4、瓦斯抽放的意义? ①瓦斯抽放是消除煤矿重大瓦斯事故的治本措施。②瓦斯抽放能够解决矿井仅靠通风难以解决的问题,降低通风成本。③瓦斯抽放能够利用宝贵的瓦斯资源。 5、瓦斯抽放系统的构成 瓦斯抽放系统主要有管路、瓦斯泵、流量计、安全装置等组成。 6、瓦斯抽放管路的选型 选择瓦斯抽放管路是决定抽放投资和抽放效果的重要

因素之一。瓦斯抽放管路直径D应根据绝对瓦斯涌出量、预计的瓦斯抽出量及预计的瓦斯抽放率,采用下式进行计算: D=[(4Q C)/(60πν)]1/2 D-----瓦斯管内径,m; Q C----管内气体混合流量,m3/min; ν----管内气体经济合理平均流速,取ν=5~15m/s。 7、临时抽放瓦斯泵站应安设在抽放瓦斯地点附近的新鲜风流中。 8、矿井(或采区)抽放率是指矿井(或采区)的抽放瓦斯量占其风排瓦斯量于抽放瓦斯量之和的百分比。 9、瓦斯泵有真空泵、离心泵和回转式瓦斯泵 瓦斯泵负压计算瓦斯泵流量计算 h泵=h R+h孔Q泵=100Q抽/C×K 10、孔板流量计 Q=9.7×10-4×K{h×P/【0.716C+1.293(1-C)】}1/2 11、瓦斯抽放泵站(房) (1)地面固定式瓦斯抽放泵房 (2)井下临时抽放瓦斯泵站 12、瓦斯抽放基本参数 瓦斯储存量计算W=W1+W2+W3+W4 可抽瓦斯概算W K=W·d k/100 抽放率d k=100Q bc/(Q bc+Q kc) 1、什么叫瓦斯抽放

矿井通风基本知识(2020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矿井通风基本知识(2020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矿井通风基本知识(2020版) 备注说明:安全管理是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与生产在实施过程,两 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存在着进行共同管理的基础。 一、矿井通风概述 (一)矿内空气 1.矿内空气主要成分 矿内空气与地面空气的成分尽管不同,但其成分仍是以氧气和氮气为主,另外包含少量其它气体。 2.矿内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 (1)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一氧化碳毒性很强,吸入人体后会引起中毒、窒息,浓度为0.4%就可使人致命中毒。一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火灾、爆破工作、瓦斯和煤尘爆炸。 (2)硫化氢:硫化氢是一种无色、微甜、带有臭鸡蛋味的气体,能燃烧,有强烈的毒性。对人的眼睛、黏膜及呼吸系统有强烈刺激作用。浓度为0.05%时,半小时内人失去知觉、痉挛、死亡。硫化氢

的主要来源:有机物腐烂、硫化矿物水解、老空积水中释放、煤岩中放出。 (3)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硫磺臭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易积聚在巷道底部。二氧化硫对人体影响较大,能强烈刺激眼和呼吸器官,使喉咙和支气管发炎,呼吸麻痹,严重时会引起肺水肿。二氧化硫的主要来源:含硫矿物氧化、燃烧、在含硫矿体中爆破,以及从含硫矿层中涌出。 (4)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是一种红褐色气体,极易溶于水,它与水结合形成硝酸,对眼睛、鼻腔呼吸及肺部组织起破坏作用,引起肺水肿,但起初只感觉到呼吸道受刺激、咳嗽,经过6~24小时后才出现中毒征兆。俗称的炮烟熏人,其实质就是二氧化氮中毒。二氧化氮的主要来源是井下爆破。 (5)氨气:氨气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的刺激臭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毒性很强。氨气对人体上呼吸道黏膜有较大刺激作用,引起咳嗽,使人流泪、头晕,严重时可至肺水肿。氨气主要来源是井下爆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