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实教育科研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1)

抓实教育科研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1)
抓实教育科研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1)

抓实教育科研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南宁外国语学校坚持“科研兴校”的办学宗旨,不断完善机制,关注过程,扎实开展教科研活动,有效提高了全体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十二五”规划课题实施以来,学校确立“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以教研与科研为抓手,以‘教师专业发展、博雅学生培养、学校文化建设’为目标”的工作思路,坚持策略创新,整合研究模式,巩固研究成果,形成科研优势,以此带动学校的特色化、品牌化发展。

一、健全机构,完善机制,确保教育科研工作规范有序

学校确立教科研工作的三大管理机制,激发教师参与教科研工作的动力。

1.健全机构建设,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成立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任副组长、各学科教研组长以及骨干教师参加的科研领导、工作小组,制订了学校教科研工作规划和活动方案,采取“校长——教导处——教研组——课题组”的四级管理模式,以校长室为龙头,以教导处为中心,以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为主要力量,以课题组为基本单位,充分调动各方面主体力量形成教育科研合力,让教科研工作在规范有序中运作。

2.抓好制度建设,形成科学机制

为使教科研工作步入科学管理的快车道,学校还完善了一系列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如《教育科研制度》《校本教研制度》《教研组工作制度》《教育科研工作奖励评价方案》等等,并由专人负责,做好科研档案的管理工作,使课题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3.加大经费投入,形成保障机制

学校每年用于各项课题研究的经费达到4~5万元,鼓励、支持教师外出学习,参加各种培训。教师人手一台电脑,班班通设备和高科技电子白板的使用,为教师查阅资料、提高课堂教学与研究效率提供了方便。学校每年除了添置大量图书、报刊以外,还为教师订购各类专业刊物,如《中国教育报》《当代教育科学》《威海教育》《文登教研》等。其中,《威海教育》《文登教研》经常作为精神福利免费发放给教师阅读、学习。

二、立足实践,策略创新,确保教育科研工作有效运行

开展教育科研的主要目的是改进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提高质量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教师和学生。为此,我校关注教师队伍、紧盯教学实际、着眼学生发展,以教学实践为基础,以策略创新为保障,确保教育科研工作有效运行。

1.源于实践,务实立项

随着立项课题的逐步增多,我们认为,科研工作不能贪多求全,更不能脱离学校和教师实际,有项就立,有题就做,必须坚持科研与教研的同步发展,落实问题即课题的研究策略。为此,我校立足实际,认真开展立项前的调研工作,针对存在的真实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确定最适合学生、教师、学校发展的科研课题,如“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方法的研究”“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实践与研究”“语文、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方法和策略的研究”等,让这些课题的立项、研究真正服务于教育教学,真正服务于师生发展。

2.实效培训,打造队伍

有人说:如果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就应当引领教师走上从事教育科研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为激发教师生命潜能,让教师走上幸福的科研之路,学校做实“引领”这篇文章,不断创新形式,促进教师教科研水平快速提升。

一是全员读书,丰富内涵。为提升教师的科研意识和水平,我们鼓励教师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个人读书计划,并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师充电、开阔眼界,要求中青年教师人人撰写学习活动心得体会,促使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轨。并通过每周“大家推荐”的形式,分享教师通过学习积累的精华,达到资源共享、共同提升。

二是行动研究,促进成长。为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着眼行动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科研能力。上学期,学校开展教学模式研讨、同课异构活动、读书论坛、教有妙招、网上研讨、导学案编写比赛、素养大赛等系列活动,让教师在参与中提升,在历练中成长。

三是名师引领,协同发展。我校以“强化教师发展意识”为目标,做好七名工程与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机结合,提升教师素质,带动学校发展。学校组建学科“名师工作室”,立足名师自身培养的同时,通过“课堂教学展示”“成长之路报告会”、送课下乡、网上研讨、师徒牵手等活动,引领带动全体教师协同发展。

3.立足校本,扎实推进

校本研究是提升教师科研能力与水平的重要方式。我校立足校本教研,采取“常态教研与主题教研”相结合的方式,以研促教,让课堂教学更有实效,从而推进课题研究工作深入开展。

一是落实常态教科研。我们根据学科特点,将教研活动固定在每周三、四、五进行。教研活动通过三种途径,提高活动实效:一是教研组长负责制。组长全面负责本组的教科研活动,从研究问题、发言形式、资料汇总等方面一一落实,保证活动有实效、研究有成果。二是教导主任蹲点制。教科研时间,分管领导深入各教研组“蹲点教研”,参与研讨、及时评价、提出改进措施,促进各组教科研过程不断优化。三是示范教研引领制。定期由优秀教研组进行教科研活动展示,带动各组进一步明确教科研方向、落实教科研效果。

二是突出主题教科研。在常态教研的基础上,我们采取每月一次主题教研的形式,集中研究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有目的、有层次地提高研究实效。我们先后开展了“四环八步”课堂教学模式研讨、导学案的科学设计与使用、问题学生的处理机智、习惯养成的细节培养等,集中解决了很多热点问题,为教科研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

三、构建模式,有效落实,确保教育科研活动扎实高效

我们一直坚持教育科研工作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着眼育人细节、关注教育过程,将课题研究渗透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层面和细节,在实践中夯实教育科研活动的根基,通过四项措施,促进课题研究常态化发展。

1.立足课堂

以“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为主题,采取“课前研讨——课堂观察——课后反思——个性执教”的研究模式,先后举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拟课教学展示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该怎么办”主题研讨活动、教研组提高教学质量的金点子征集、网上研修磨课研讨活动等等,从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出发,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进行课题研究,提升课题研究的针对性。

2.坚持反思

将教育叙事、典型教学案例、教学随笔的撰写、投稿作为促进教师自我成长的重要手段。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过程性材料的积累,为进行课题研究留下一手材料,形成由“实践——问题——反思——再实践”的课题研究模式。

3.交流探讨

开展课题研究会、网络研修、阶段总结、教研论坛等活动,引导教师围绕关键教学问题进行观察、分析、研究、讨论,形成“交流——反思——完善——应用”的模式,达到相互学习、合作研究、共同提高。

4.落实常规

形成每两周一次课题组活动、每月一次课题研究工作会议,每学期一次课题总结会的课题研究工作模式,随时对各课题组研究工作进行跟踪指导和科学评价,激发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热情,促进教师“学研”一体化专业发展。

四、突出重点,丰富内涵,确保教育科研工作特色鲜明

我校在实施市级课题“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研究”过程中,没有把课题研究与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割裂开来,而是将此项课题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做好结合与整合的文章,引领教师不断丰富课题内涵,确保教科研工作特色鲜明。

1.突出重点,巧妙整合

“十二五”以来,我校多项课题齐头并进,良好的发展趋势令人振奋,但不可否认,如果工作中面面俱到、平均用力,势必面面不到、顾此失彼。为此,我们提出“课题研究有机整合”的思路,确保重点突出、巧妙融合、以点带面。

首先,我们认真分析学校重点运作的大小课题,根据研究内容及最终目的,把所有课题分为两类:一是课堂教学类,用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为目的的系列研究;二是德育活动类,用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为幸福人生奠基为目的系列研究。在此基础上,我们又进一步思考,进行二次整合: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为主体,以教师专业化成长与课堂教学效率提升为双翼,形成“一体推进,双翼展开”的研究方式,形成“以点带面,层层推进”的研究局面。具体做法是:将全体教师合理分类——班主任队伍、科任教师队伍,做实“每月一事”习惯培养工程,落实“课堂负责制”“课间交接制”,结合“寻找最美文峰人”活动,通过课堂观察、课间评价、参与活动的各个层面,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与巩固。在此主线贯穿下,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有效课堂教学展示、班队会展示、班主任一日工作展、培养良好习惯我该怎么办主题论坛等,提高教师育人水平,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全面发展。

2.跨组联动,资源共享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往往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作为语文、数学这样的大教研组,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大、研究效果好,而像音乐、体育、信息技术这样的小学科组,研究气氛不浓,研究成效不大。为此,我们提出“跨组联动,资源共享”的研究策略,采取跨组“问题研究”“定期汇报”“交流展示”等形式,“逼”大家融入到课题研究的队伍,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提升。

——问题研究,就是指教师打破学科、年级界限,走到一起进行问题探索、方法探讨,如:跨学科听评课活动、导学案科学编写的研究等等。

——定期汇报,即每位参与研究的教师或学科组定期总结各自的研究成效,提出困惑问题、找出研究方向等,大家在总结经验、把握问题的基础上有序推进。

——交流展示,就是学校设立组长论坛,定期让优秀课题组负责人对研究的进程和阶段收获进行分析、汇总、汇报,在交流、探讨、碰撞中,实现优秀成果与做法的渗透延伸,困惑疑问的启迪解决。例如:我们在“目标导学”这项大课题研究过程中,就是将研究探索的比较成熟的做法渗透到各科小专题研究中,实现资源共享,进行成果推广。

我们还规定各科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以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为基础,以建立规范有序的合作机制为保障,以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为目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学校将“良好习惯的培养”课题融入其中,精心设计课堂观察量表,将“学会倾听、善于思考、敢于提问、与人合作、自主读书、认真写字、动手实践、完成作业”八种学习习惯的培养及学习方法的指导列为重点观察内容,将落实情况与教师的课堂教学常规挂钩,促使教师在课堂上深入落实学习习惯的各项标准,共同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由于此项课题研究立足实际、内涵丰富、一举多得,充分调动了教师、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立项到研究到成果推广,我们一步一个脚印,扎实行进、有效落实,所以在威海市优秀课题成果评选中,《从细节入手,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被评为优秀成果。

五、继承创新,执着研究,科研之路硕果累累

随着教育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我校教科研工作基本达到了“理论上有高度、研究上有深度、实践上有广度、科研上有成果”的境界,学校承担的课题多次获奖,先进经验先后在省、地、市级会议交流,并获得威海市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近期,学校先后被确定为广西学校文化与特色建设、威海市教育科学“十二五”重大课题实验基地;8项市级小课题研究顺利结题,6项被评为优秀成果;教师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课题研究论文6篇,11人次获市优质课程资源奖,2人在市优质课比赛中获奖,形成了浓厚的教科研氛围。

今后,学校将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打造“精品课题”,抓实教育科研。

1.规范管理,提高课题研究质量

学校继续做好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不断加强过程管理,进行有效评价,同时采用重点跟踪、座谈交流、过程检查的方式,提高课题实施质量和实用价值;定期总结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通过每周“大家推荐”交流学习,进行经验分享、智慧碰撞,提升成果意识、落实评奖活动。

2.强化教研,增强课题研究实效

立足学校实际,聚焦“课程改革”,开展“课堂教学有效性”为抓手的系列校本研究,认真落实常态教研、主题教研、网上教研,进一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让课题研究为学校发展增添活力。

3.整合力量,推进教育科研发展

教科研工作作为一项龙头工程,需要更多的领导、教师参与并实施。今后,学校将依托教研培训中心,牵手伙伴联谊校,整合所有力量,开发有利于我校教科研发展的各种资源,正确引导教科研活动,形成有价值的科研成果。

我们坚信:只有从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出发,教育科研工作才有影响力和生命力。我们将继续立足实践,抓实教育科研工作的各个细节,全面提高我校教育科研水平,促进教师、学生健康、协调、全面发展,进而带动学校的持续、内涵、优质发展。

教师发展中心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教师发展中心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2020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组织实施“十三五”教育规划的重要之年,也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之年。教师发展中心将在在教育部课程中心和市教科院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全局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实效,立足“一个目标”,着力“两项改革”,强化“三个方面”,做实“四项抓手”。 一、立足一个目标 2020年,教师发展中心的总目标是以“引领课程改革、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发展”为宗旨,以研究、指导、引领、服务为重点,继续增强担当意识,积极作为,努力为xx教育的内涵提升、质量提高提供专业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着力两项改革 (一)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引导中小学教师认真研究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规划、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资源建设、教师学科能力建设的关系问题,深入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以我区《关于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行动方案》为抓手,引领各校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努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改进和变革课堂教学方式,认真落实减负增效的相关规定,切实加强和优化教学过程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改革研训方式,促进教师发展 坚持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教研”与“培训”有效整合;继续为基层教师搭建专业发展的平台,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既要全力加强优秀教师的培养,打造学科领军人物,也要全面提高备案教师、临聘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 三、强化三个方面 (一)以活动为载体,强化指导 活动既是一种工作的推进方式,也是达成目标的鲜活载体。举行优质课评比活动、优秀教研组和备课组评比活动;组织开展“学科基地”引领活动、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展示活动等。各学科将认真组织各类研训,引领教师聚焦课堂、改善实践,通过活动架桥、名师引路、比赛代训等方式,以点带面,全面提高全区教师的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 (二)以项目为驱动,强化研究 坚持创新研究方式,以项目驱动教学研究。通过教研组建设项目,切实加强教研组建设;通过教师教学专长和教学风格培养项目,培养一批引领学科发展的名师;通过数字化学习推进项目,促进教学手段和方式的优化等。通过各学科的传统项目或特色活动,搭建平台,不

如何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

如何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 一、什么是教师“科研能力” “教师的科研能力”是教师在教育科研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直接影响教育科研效率,使教育科研任务顺利完成所必须具备的主观条件。主要包括科研课题的选择能力,课题实验方案的制作能力,课题实验的操作能力,实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能力,课堂教学的科学研究能力,科研论文、研究报告的撰写能力等。 “教师的科研素质”是教师在教育科研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且长时间内起作用的性质和品质。主要包括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教育科研经验、教育科研知识、教育科研技能、教育科研理论素养、教育科研信息处理能力和教育科研创造才能等。 教师的“科研素质”与“科研能力”的本质特征及相互关系:从人的本质角度看,教师的科研素质是教师本质的规定性,是教师科研活动的产物。教师的科研能力是教师内在的本身力量的表现,是教师科研素质表现的“现象”。教师的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之间具有内隐外显的特点,培养教师的科研素质就是在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教师只有具备了较高的教育科研素质,才会表现出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 二、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意义 1.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社会的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时代的发展,我国提出了“教育创新”的理念。如何进行“教育创新”?教育科研就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只有搞教育科研,才能进行“教育创新”,才能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推动教育的发展。而搞好教育科研的前题是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2.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是学校中心工作的需要 作为学校,教学是中心,但科研是关键。在科研中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是一条不可替代的途径,没有高素质的创新型的师资队伍,就没有创新人才的培养。为此学校需要广大教师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教科研课题开展学术研究、论文撰写、案例实录、调查报告等教育科研活动,这样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学校的中心搞好。而要搞好教育科研就必须提升广大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3.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是教师自身发展提高的的需要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研究型教师是相对于经验型教师(即“教书匠”)而言的,指的是在教育领域中,能积极主动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具有职业敏感性、反思意识、合作精神和科研意识,及时发现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针对问题积极探索研究,主动吸收教育科学理论和同行经验,提出新的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法,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所以研究型教师是不会有倦怠的,他们通过研究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来明确和实现教育的意义,从教育事业中获得了巨大的心理满足和成就需要,由衷地体验到一种满足感与成就感。 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有赖于教育科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开展教育科研有何作用?教育科研有助于教师的理念不断地更新。教育要做好“三个服务”,教材要为学生服务,(教师是教材的开发者与再创造者);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该是课堂中学生的合作伙伴,是教学的倡导者,激励者);教师要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教学过程不但重视结果,而更加重视过程,教学的目标从单一的一维目标转化为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多维目标)。 教育科研有助于教师的自身成长。一个普通教师成为骨干教师的基本过程:积累期、成熟期、创造期。教育科研是教师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每一次的教育科研活动,不但改变了教

把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方式读《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有感

把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方式读《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有感——读《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有感 徐敬建 转眼间又到月底了。 这个月最重要的是把陈大伟老师的《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读完了,断断续续,总算看完了。 谈起读这本书的初衷,主要是由于自己对教育科研的痴迷,感觉自身理论功底太薄,于是就搜寻相关书籍,加上先前零星地对陈老师的文章的拜读,深深的对陈大伟老师的思想所吸引,就有了深入读这本书的冲动和欲望! 网上购书,方便及时。拿到书本,封面上的一句话吸引了我:爱自己,栽培自己,做一个幸福的科研型教师。是啊,从教二十余年,怎么就没有感觉的做教师的幸福呢?问题在哪里?陈老师的经历给了我最好的诠释,他从一般中学教师,到政教主任、教科室主任,副校长、校长、教授;从中学到中专,再到大学,一步一个脚印,坚实而有力,快乐而充实,一路前行,一路思考,有过迷茫,有过徘徊,披荆斩棘,走出了自己的一片蓝天。

这本书采用《论语》对话式的结构,读之不在浮躁和厌倦,似陈老师就在眼前,两位对话老师睿智的见解和提问及迷茫,似乎与自己有关,不敢有半点马虎。就如陈老师在自序中所言,大多一线中小学教师做教育科研"乘兴而来,败兴而归",自己亦有同感。陈老师以人的幸福生活为依归,致力与从人本的角度思考教育科研的立场,打破了单纯理论的单调与乏味,开启了工作、学习、生活一体化的自我专业成长的新思想。 佛语云:"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窥道在天在屎溺",文化无处不在,关键要培育自己的"道法自然"的意识,有了这样的意识,何时不学习?何处不成长? 这本书共分五个话题: 之一:教育研究,我心有主。陈老师用《中庸》里的一句话开始:"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从哲学层面上思考和研究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意义,是整个讨论的灵魂和核心。 之二:修炼发现研究问题的慧眼。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研究、实施行动、反思总结是如何做研究的一般方法。问题是我们的

2021教师个人年度发展计划(通用版)

2021教师个人年度发展计划 (通用版) Frequent work plans can improve personal work ability, management level, find problems, analyze problems and solve problems more quickly. ( 工作计划 )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JH-0396

2021教师个人年度发展计划(通用版) 20xx教师个人年度发展计划(一) 为适应时代的要求,不断培养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教师,特为自己制定20xx——20xx五年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我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在先进理念的引领下,使人文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并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事业;探索教育规律和教育方法,切实减负增效。真正做到学有目的教有计划。 二、自我解读 1、自我加压,继续探究新课程新理念;解放思想,更新了观念,同时积累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能够简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并能为教学服务。

2、参加教师培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3、关注教育教学网站,提高利用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多阅读各类书籍,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三、个人专业成长总体目标 终身乐教勤业,贯彻“以德为首,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具备较高的师德修养,教育教学能力有一定的提高。成为一名具有较高素质的优秀教师。 四、个人专业成长阶段目标 1、职业道德目标:提高个人修养素质,以宽广的包容心对待一切事物。遵循教育规律,关爱每一个学生,尽职尽责,搞好本职工作。 2、个人学习目标:通过自学,提高普通话水平,教育理论水平,文化知识水平,课堂教学水平。 3、班级管理目标: 协助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的日常工作,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注重对学生个性培养和品行教育,形成“纪律严明、言行文明、自主求知”的良好班风。

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师发展中心工作计划

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师发展中心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教师发展中心将依据《xx附校XX—XX学年工作思路》、《xx附校XX—XX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在教学主管校长的直接领导下,狠抓教师专业发展,继续做好全校教师人事管理、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教师学科素养提升、教师发展性评价和各类课题管理及研究等工作,积极组织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和学科教学研究,营造“开放、自由、创新、有效”的学术研究氛围,形成“确保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让所有学生获得学业高成就水平”的xx附校教师共同价值观,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使每位教师成为适合“一切学生”的高水平教师而努力。 二、工作目标 教师发展中心将依据我校XX-XX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思路,应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开展多种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同时,以“5次”教师考评为载体,结合考评结果,设置以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知识、教育教学技能为基础的、适合我校教师发展的校本培训课程,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滞后教师的研修,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审核完善

教师电子档案,记录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提供教师队伍建设相应的材料和数据,为学校教育教学、行政决策、教师发展服务。 三、教科室工作重点 (一)将教学反思、教育叙事、教学案例研究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尽快组建我校教师教研骨干队伍 1、深入开展各级各类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切实解决学校管理及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注重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和课题成果的推广,突出科研的实效性。 2、收集、整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教育科研的理论以及好文章、好材料,定期为广大课题研究者提供第一手资料,使我校教师始终站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创造条件。 3、宣传并落实上级部门开展的各项教师征文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加,通过撰写论文对教育教学经验、教学方法的得失进行整理反思,进而促进专业提升。 (二)贯彻学校“以教师发展为本”的学校发展观,通过开展“5次考评”,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1、进一步完善我校各项教师评价制度,科学研制教师考评方案,建立校本化的教师专业标准和具体实施办法。认真总结和思考上学期教师考评中出现的一些经验,如小学部教师清晰性评价采取“微信”投票方式,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对任课教师的评价,避免了以前

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传统教育观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因此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造就了许多传授型的教师。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社会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是科研型教师,必须具备高水平的教育科研能力,否则无法适应这一新要求。本人认为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要树立和增强从事科研的意识和自觉性。多年来,我们发现不少教师缺乏进行教育科研的意识。他们怕改革、怕影响升学率、怕家长抱怨,因而一直处在陈旧落后的教育模式之中,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靠苦干、加班,超负荷地工作。而有些教师头脑中则存在这样一些错误的观念和意识,诸如“教育科研神秘观”,即把教育科研神秘化,认为搞科研是高深莫测、很难做的工作;“教育科研无用论”,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书,搞科研是额外负担;有些人则把教育科研简单化,认为能写出文字、发表文章就是搞科研等。这就进一步削弱了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因此我们必须使教师转变观念,从而树立全新意识。这就是:从事教育科研是每一位教师份内的工作。仅仅会教课而不会教育研究的教师,不是新时期的合格教师。 第二,要注重学习,勇于实践。教育理论是指导教学活动的强有力的武器,也是提高研究能力的首要条件。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理论,才能在理论指导下有目的地进行探索。这里说的探索包括教师个体的独立研究和教师群体的共同研究。就目前教师的研究能力来看,多数教师还不具备独立开展课题的实力,因此,应提倡多开展群众性的专题研究活动,还要认真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经验。 第三,要努力掌握从事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进行教育科研首先是提出问题并确立课题。科研课题的来源应该主要是本校教育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这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教育科研不排除抽象的纯理论研究,但对于教师来说,应侧重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有实用价值的课题,这样既可扬其实践经验丰富之特长,避其理论功底不足之短,又可以使研究直接服务于教学需要。当前教师的科研课题应该主要涉及以下内容:创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创新与各科教学、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学生心理健康的指导、班主任工作等。其次是进行课题论证,查阅文献资料:一是要了解前人或他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二是获得更多的教育理论知识,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进行课题论证。课题论证是有组织地、系统地鉴别研究的价值,分析研究条件,完善研究方案的评价活动。最后是具体实施,即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整理分析研究资料,归纳结果,写出报告或论文,把研究的全过程以及取得的成果用文字完整地表达出来。从目前看,广大教师参与教育研究主要是这个方式。 第四,学校领导要创设教育科研的氛围。这里包含两方面的涵义:一是鼓励教师开展科研活动,为他们从事教改、教研提供宽松的环境;二是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科研活动。努力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向教师介绍科研方法和教研信息,传播先进的教育理论,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考察和参加各

抓实教育科研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1)

抓实教育科研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南宁外国语学校坚持“科研兴校”的办学宗旨,不断完善机制,关注过程,扎实开展教科研活动,有效提高了全体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十二五”规划课题实施以来,学校确立“以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以教研与科研为抓手,以’教师专业发展、博雅学生培养、学校文化建设’为目标”的工作思路,坚持策略创新,整合研究模式,巩固研究成果,形成科研优势,以此带动学校的特色化、品牌化发展。 学校确立教科研工作的三大管理机制,激发教师参与教科研工作的动力。 1.健全机构建设,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成立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任副组长、各学科教研组长以及骨干教师参加的科研领导、工作小组, 制订了学校教科研工作规划和活动方案,采取“校长一一教导处一一教研组一一课题组”的四级管理模式, 以校长室为龙头,以教导处为中心,以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为主要力量,以课题组为基本单位,充分调动各方面主体力量形成教育科研合力,让教科研工作在规范有序中运作。 2.抓好制度建设,形成科学机制 为使教科研工作步入科学管理的快车道,学校还完善了一系列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如《教育科研制度》《校本教研制度》《教研组工作制度》《教育科研工作奖励评价方案》等等,并由专人负责,做好科研档案的管理工作,使课题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3.加大经费投入,形成保障机制 学校每年用于各项课题研究的经费达到4?5万元,鼓励、支持教师外出学习,参加各种培训。教师 人手一台电脑,班班通设备和高科技电子白板的使用,为教师查阅资料、提高课堂教学与研究效率提供了方便。学校每年除了添置大量图书、报刊以外,还为教师订购各类专业刊物,如《中国教育报》《当代教育 科学》《威海教育》《文登教研》等。其中,《威海教育》《文登教研》经常作为精神福利免费发放给教师阅读、学习。 二、立足实践,策略创新,确保教育科研工作有效运行 开展教育科研的主要目的是改进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提高质量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教师和学生。为此,我校关注教师队伍、紧盯教学实际、着眼学生发展,以教学实践为基础,以策略创新为保障,确保教育科研工作有效运行。 1.源于实践,务实立项 随着立项课题的逐步增多,我们认为,科研工作不能贪多求全,更不能脱离学校和教师实际,有项就立,有题就做,必须坚持科研与教研的同步发展,落实问题即课题的研究策略。为此,我校立足实际,认真开展立项前的调研工作,针对存在的真实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确定最适合学生、教师、学校发展的科研课题,如“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方法的研究” “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实践与研究”“语文、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方法和策略的研究”等,让这些课题的立项、研究真正服务于教育教学,真正服务于师生发展。 2.实效培训,打造队伍 有人说:如果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就应当引领教师走上从事教育科研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为激发教师生命潜能,让教师走上幸福的科研之路,学校做实“引领”这篇文章,不断创新形式, 促进教师教科研水平快速提升。 一是全员读书,丰富内涵。为提升教师的科研意识和水平,我们鼓励教师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个人读书计划,并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师充电、开阔眼界,要求中青年教师人人撰写学习活动心得体会,促使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轨。并通过每周“大家推荐”的形式,分享教师通过学习积累的精华,达到资源共享、共同提升。 二是行动研究,促进成长。为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着眼行动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科研能力。上学期,学校开展教学模式研讨、同课异构活动、读书论坛、教有妙招、网上研讨、导学案编写比赛、素养大赛等系列活动,让教师在参与中提升,在历练中成长。 三是名师引领,协同发展。我校以“强化教师发展意识”为目标,做好七名工程与教育教学工作的有 机结合,提升教师素质,带动学校发展。学校组建学科“名师工作室”,立足名师自身培养的同时,通过“课 堂教学展示” “成长之路报告会”、送课下乡、网上研讨、师徒牵手等活动,引领带动全体教师协同发展。

教师个人发展的工作计划-教师工作计划

教师个人发展的工作计划-教师工作计划 20**年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五个年头,是我的五年个人发展计划中重要的收获性的一年。我为自己作了以下的个人专业发展计划: 一、专业发展状况的自我分析 1,优势:善于采集教学资源,能充分利用各方面的信息资料,丰富课堂教学,认真执行二期课改教学理念。 教学积极性高,和学生的交流比较有耐心。 2,不足:对学生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本人自身的教学经验的积累还较少。 要从对学生作业的讲解和分析到位转到学生掌握运用到位。需要从作业中反射出更多的知识点,知识面也应更广一些。 3,对策:不可缺少的是自身的不断“充电”,自学或研究生课的学习是必要的,加强自己在英语、教育学心理学文学史学等方面的知识积累。 完善与不同学生的沟通方式,积极主动地加强对学生的了解。 调整教学方式使其不断完善,对于我这个青年教师而言需要汲取经验,巩固自己的教学基本功。 二、专业发展计划 1,德育:树立健康的美德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通过美术课程的特殊性,让学生用健康的正确的美的眼睛来谱写人生之曲

目。 2,教育教学:学习和应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采集全方面的教学资源来充实教学内容,使其新颖而有可学性。 认真参加教育心理学的培训学习人性教育方面的书籍,它对现代学生的心理状况分析的比较透彻,通过学习也可以近一步地从书本中了解我们的学生。 积极本专业外的知识的学习,加强传统知识的学习 3,专业培训:进修英语专业研究生强化专业技能,扎实已有的专业技能把握机会学习新的技法;认真研究新教材;全面掌握非专业方面的文学,史学和教育学相关知识。 4,教研活动:积极参加新教材的培训 5,读书计划:每月读三本书,写读书笔记 6,科研:写教育论文 三、专业发展的期望 1,教学:运用教学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通过自己的钻研和努力掌握更多的英语技能;加强专业语言的传达,让学生学着运用。 2,教研:扩大作业分析中知识的容量,进一步辅导学生完善作业的质量,培养学生的信心和作业的耐心,积跬步而至千里使得自身的教学理念不断完善。提高小考和测试的频率,提高三率。 3,论文:对教学的反思,教学感想要做即时的记录,整理和归纳鲜明的个例。保证一年至少写一篇论文。

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工作计划Work plan of school teacher development center

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工作计划 【篇一】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教师发展中心将依据《XX附校201x—201x学年工作思路》、《XX附校20xx—201x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在教学主管校长的直接领导下,狠抓教师专业发展,继续做好全校教师人事管理、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教师学科素养提升、教师发展性评价和各类课题管理及研究等工作,积极组织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和学科教学研究,营造“开放、自由、创新、有效”的学术研究氛围,形成“确保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让所有学生获得学业高成就水平”的XX附校教师共同价值观,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使每位教师成为适合“一切学生”的高水平教师而努力。

二、工作目标 教师发展中心将依据我校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思路,应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开展多种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同时,以“5次”教师考评为载体,结合考评结果,设置以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知识、教育教学技能为基础的、适合我校教师发展的校本培训课程,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滞后教师的研修,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审核完善教师电子档案,记录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提供教师队伍建设相应的材料和数据,为学校教育教学、行政决策、教师发展服务。 三、教科室工作重点 (一)将教学反思、教育叙事、教学案例研究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尽快组建我校教师教研骨干队伍 1、深入开展各级各类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切实解决学校管理及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注重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和课题成果的推广,突出科研的实效性。 2、收集、整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教育科研的理论以及好文章、

(完整版)教科研存在的问题原因及解决措施

潍坊瀚声国际学校教师发展中心教科研办公室 新课程教学的发展,需要对中小学教育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与探讨。中小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建立在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的,教育研究的过程就是教师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工作能力、提高理论水平、升华教育智慧的过程。学校教育科研一体化,做到课题研究和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坚持以教科研服务教育教学,以教科研促进教育教学,促进教师发展,更大程度地促进学校的发展。 但是审视当前学校教科研工作的现状,我深深感觉到学校教科研工作确实还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迫切需要我们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 问题清单 一、教师对教科研认识偏颇。 二、教师进行教科研的能力有待加强。 三、教育科研的管理还不够规范和严格。 四、教育科研缺还缺乏细致的行动研究。 原因分析 一、教师对教科研认识偏颇。 一部分教师认为,教育科研有点高不可攀,自身的理论功底薄弱,接触面窄,缺乏研究能力,研究工作无从下手;平时的教学任务比较

重,压力大,工作忙,教育科研与自己关系不大;甚至一些教师担心搞科研会耽误时间,分散精力,影响教学质量,认为两者不可兼得;认为教育科研只是急功近利,搞科研只是为了应付评职称,晋级加薪或者获取名利。 二、教师进行教科研的能力有待加强。 教师在学科教学、班级管理、师生交往中都有很多的“困惑”,但是面对这些“困惑”只是说说议议,很少去深入地探究这些困惑背后的真实原因,许多人缺少问题意识和研究品质。把“问题”变成“课题”的意识有待提高。 从中折射出来的问题是教师的知识储备不够,学习的不够,读书太少,所以对身边的教育资源不能进行很好的挖掘和利用。 教师的科研问题选择和论证能力,科研计划的设计能力,科研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能力,科研成果的分析、总结能力等都需要进一步提高。课题的选择过大,论证概念不清,说服力不强,研究思路混乱,找不准突破点,研究方法的选择不切实际等等。 三、教育科研的管理还不够规范和严格。 教科研工作的运行机制还不够健全,如缺少必要的刚性激励评价机制,难以调动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创造性。 四、教育科研缺还缺乏细致的行动研究。 教育科研必须与教和学的教育实践紧密结合,教育科研的成果必须是教育实践的物化成果,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但在实际的教育科

教师发展中心年上半年工作计划与行事历 完整版

平阳县教师发展中心20XX年上半年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县委、县政府《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创建平阳教育特色与品牌的行动计划(2008—2011)》为纲领,克难攻坚,积极有为,重点做好新课程改革、教师全员赛课、高考中考研究、“领雁工程”和班主任全员培训、重点课题研究、教学规范达标等工作,全面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能力提高,积极打造“教有特色”的师资团队,力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质量有新提高,高中教育质量继续稳居全市前列,为平阳教育的品牌和特色发展作出新贡献。 二、主要工作 1、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 加强新课程的研究和培训,指导广大教师深刻认识新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深刻理解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学要求,不断提升学校实施新课程的能力。认真做好高中、小学新课程实验的阶段性总结,积极开展小学新课程培训,按照《浙江省义务教育教学管理指南》和《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努力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校本教研制度建设,认真挑选第二批市农村中小学“四项教学规范”达标学校,并积极做好指导工作;借市先进教研组、备课组评比之机,进一步推进学校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加强指导,做好评比和推荐工作。 2、精心组织“领雁工程”和班主任培训 三月底前,要根据省教育厅的要求,从现有各学科“领雁工程”骨干教师研修班中挑选141位学员集中进行脱产连续培训,利用名优教师组织理论培训,利用实践基地学校开展实践培训,在培训人数、培训课程和培训课时上达到省定标准。周密选择培训形式,精心策划培训活动,努力提高培训活动的有效性,积极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按照全县班主任全员培训计划,在不断总结水头、山门、鳌江、腾蛟学区班主任全员培训成绩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培训模式、培训内容和培训组织形式,进一步优化培训教师的授课内容,精心做好昆阳、萧江学区和县实验中学、县小的班主任全员培训工作。继续在全县挑选100名班主任开展骨干班主任培训,通过培训,使之成为全县班主任工作的“领头雁”。 3、不断深化教师全员赛课活动

科研助推教师成长

科研助推教师成长 近几年来,我校涌现出一批批优秀教师群体。他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社会美誉度高;他们专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教育教学成绩显著;他们勤思考、肯专研,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评比都取得优异成绩。是什么促进了“双甸高级中学”这样一所农村中学教师的专业快速成长实现了他们的自我价值的呢?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我校在“金帆杯”大型科研活动的引领下。以实现教师专业成长为宗旨,从教师需要和学校发展出发,不断引领教师在教科研的舞台上展示自我,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一、健全制度,目标引领 目前我校已形成校长室教科室教研组和年级组课题研究小组这样一个科研管理网络。各个层次的部门也都有自己教科研管理工作的计划和目标,这样使我校教科研工作层层落实,职责分明。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制度的有效支撑。校长室和教科室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结合上级部门有关精神,制定了诸如: 《双甸中学教科研管理制度》、《双甸中学教科研奖励制度》、《双甸中学校本研修制度》等,通过相关制度来规范和激励教师的教科研行为,从而

促进我校的教科研工作进入一个长效发展的有利机制。 我校教师都根据学校的各项教科研制度结合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和个性特长。自主规划设计个性化的专业成长阶段性目标和长远目标。通过目标引领使教师把教科研内化成自觉行为,在教学中研究,在教学中提升发展,在发展中实现自我。他们也由操作型的教师成长为准专家型教师,由经验型教师成长为研究型教师。 二、搭建平台,促进成长 教科研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丰富教师的教学实践策略,同时教学实践为教科研提供研究的问题或课题。为了促进我校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我校教育教学水平,我校利用各种机会为教师搭建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平台,通过活动更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1)课题研究一一理论联系实际。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大到省级课题,小到县级个人微型课题,学校定期举办课题研究培训会、分析会、研讨会、开题会、课题阶段总结会。课题都是教师们自选的教学中的疑惑,通过课题研究,使教师解决了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2)科研沙龙——研讨成为需要。学校定期举行教学研究沙龙,“教科研沙龙”活动给了广大一线教师思维交流和思维-碰撞的有利 机会和良好平台。沙龙活动中,我们组织教师围绕新课程改革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积极和有效的交流,让大家在交流中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真正让研讨成为了一种需要。 (3)教学比武——展示挑战自我。我校每学期举行一次教学比武。

教师发展年度工作计划

红光小学2018年度教师发展计划 一、教师队伍的现状 (一)基本信息:学校在编在册教师17名,代教一人,其中男教师4人,一人社管局教育办工作。教师年龄结构比较老化,55周岁以上2人(均男教师),50—55周岁的有4人(均女教师),50岁及以上占35.3%,45—49周岁的有5人,占29.4%,40—44周岁的有3人,占17.6%,30—39周岁的有1人,占5.9%,20—29周岁以下的有2人,占11.8%。 (二)优势分析:目前教师队伍整体上有以下优势: 第一,学历普遍较高,职称较高。本科学历14人(其中双学位1 人),占82.4%,大专学历3人,占17.6%。高级教师3人,占比17.6%,一级教师12人,占比70.6%,初级2人,占比11.8%。 第三,敬业勤业态度很好。所有教师工作认真、负责,能胜任本职工作,家长和学生满意度在90%以上。 第四,有一批起带头作用的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其中市区骨干教师2名,市学科带头人1名、市名师一人,市学科能手1名、区带头人4名。 (四)主要问题: 第一,教师年龄较大,身心健康不容乐观,现有多名教师存在身体疾患,对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和自身幸福指数有一定影响。

第二,学校教师呈老化现象,老少年龄差距大,30岁左右后备力量不足。仅一人32岁,两人25岁以下。 二、队伍建设的年度目标 1.提升教教师幸福指数。 工会开展好教师慰问、娱乐、体育锻炼等活动,关心教师生活,解决教师实际问题,快乐生活,舒心工作。 2.改进相对薄弱教师教育教学方法,改进相对薄弱学科。 (1)积极开展教研活动、随堂听课,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2)老师们积极学习,并请校外专业人士到校指导、授课,让薄弱学科丰富起来。养成教育大课间《千字文武术操》请跆拳道教练授课指导,合唱团和葫芦丝演凑社团也由校外教师辅导,我校教师一同参与学习与组织,共同提高。 3. 增加优秀班主任数量、层级晋升、教师亮相机会,以促进新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增强。 (1)优秀班主任数量增加一名; (2)力争推出初上讲台两年的新数学教师万娜和语文教师周佳培参加市优质课、信息技术课等,在更大平台登台亮相。 三、达成目标的措施 (1)积极争取,不断充实新教师,使老、中、青三者有一个更加合理的比例,使学科教师的搭配也更加合理。尤其要引进体音美和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专业教师。

教师发展中心兼职教师年度工作计划

教师发展中心兼职教师年度工作计划 年以科学发展为指导,紧扣科学发展的主题,以“提高认识、解决问题、创新机制、促进发展”为目标,紧紧围绕“深化素质教育实施”这一中心,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工作,以主题系列化活动的开展为载体,以创新的工作方式为抓手,构建起符合全区实际的中学青年教师培训和教研工作整体框架。 一、指导思想 以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效率为出发点,以促进广大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课堂教学能力为重点,以推进我区中小学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进程为目的,通过课堂教学达标活动的实施,使“课堂教学研究、开展教学反思”成为教师教学行为的一种习惯,从而自觉地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二、参加对象 教龄满一至三年青年教师、新调入教师和上次期末考试成绩较差的教师。 三、组织管理 课堂教学达标评优活动由教研组负责组织,各各科年级主具体实施,然后按规定的比例推选出优秀教师参加学校达标评优活动。 四、活动办法及时间安排 1、达标内容 (1)思想观念达标。(由教研组考核) (2)理论素质考核。(4月份由名师组织考核) (3)课堂教学考核。对参加者实施一次公开课考核及二次随堂课考核,公开课应达到良好以上等级,随堂课均应达到合格以上等级。(4月份由教研组考核) (4)教学设计。(5月份由教研组考核) (5)教学常规落实情况检查。(5月份由备课组长考核) (6)师生评议。听取参赛者所在教研组对其平时教学工作的评价意见,形成书面材料;通过学生问卷调查了解参加者的教学情况,原始资料存档备查。(5月份由教研组和教学能手代表考核) 2、组织程序及奖惩措施 (1)制定实施办法。成立学校课堂教学达标活动领导小组及相关学科考核小组,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学校教师课堂教学达标活动的具体实施办法。 课堂教学达标活动考核小组 组长:王怀江 副组长:董长增卢尉欣 成员:鲁守梅于海霞李金华秦建华韩兴中

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

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1、教育形势发展的要求:目前,我国教育工作者越来越认识到教育科研的重要性,提 出了“向科研要质量”的口号,。武汉市教委提出“四个要质量”,即向教师、课堂、科研、管理要质量。教师、课堂、管理的质量都离不开科研,科研是质量中的质量,是核心。所以,科研能力是教师的基本素质,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在不少学校已经形成了开展教育科研 的良好氛围,取得了一系列教育科研成果。 在开展教育科研方面,新时期的要求是:从社会要求和学校实际出发确定科研课题,在这一过程中,把经验总结和理论研究结合起来,把出科研成果和推动实际工作、提高教育质量结合起来,把教育科研与教师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结合起来,把出成果和出人才结合起来。 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信息和智能时代,教育与科研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科学技术的发展给 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活力和更加广泛的研究课题,为广大教师进行教育研究提供了广阔的 前景。 2、教师教学工作本身的需要:作为教师只有具备了科研能力,才能去追求创新,创造 出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才能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是教师更新知 识的最佳途径和方法。研究意味着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而教师一旦开始研究,必然会自觉地去学习,收集、分析加工信息,把教育变成促进再生信息的过程。 3、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学会教育科学研究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当教师掌握了科研的武器以后,不但会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自觉地学 习教书育人的理论知识,而且会自觉地以研究者的眼光去观察、思考和解决教育教学活动中 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还会主动地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新时代的教育是创新教育,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创造才能,而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才 能离不开科学研究,只有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的教师,才能真正具备创新精神和创 造才能。 “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离不开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和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途径 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教育科研,也要以教师为本。过去,由于教师编制紧,教 学任务繁重,再加上认识的局限,小学教师普遍缺乏科研意识。近几年,我国中小学教育科 研十分活跃,中小学教师的科研意识明显增强,一个普及性、群众性教育科研局面已经形成。 但目前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基础素质相对薄弱,科研能力尚显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 教育科研的有效推进,若不及时引导,必将挫伤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形成中小学教育科研內部的恶性循环。解决这一难题的重点是逐步培养和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能 力。那么,如何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呢?有以下几条途径。 1、认清形势,转变观念,强化科研意识,把教育科研内化为教师的精神需求,这是培养 和提高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的前提。 中国教育的实践和当今教育的发展都表明,没有教育科研的教育是不成熟的教育。只有 重视和加强教育科研工作,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实验探索、理论论证和开拓创新的先导作用, 注意以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我们的教育才会获得成功,取得更大的成就。所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并对教育科研的地位和作用,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确定,写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之中。我们要了解到当代教育对教师 提出的要求,逐步认识到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是中小学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必要条 件。 转变观念,增强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自觉性。

用教科研促进教师成长

用教科研促进教师成长 -----追寻理想课堂的实践研究 陶正荣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接受新课程理念的意识已经被唤醒,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识不断增强,参与学习和教研的主动性、积极性也不断提高。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不少老师在教育实践中常常“重活动形式,轻教育内涵”,“穿新鞋、走老路”,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效率低下。因此,如何聚焦课堂,引领教师追寻理想课堂,让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光芒四射,让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这将成为课改的深化点和落脚点。我校立足实际,在用教科研促进教师成长,追寻理想课堂方面作了一些探索。 一.以学习交流为平台认识理想课堂。 只有理想的老师才能构建理想的课堂。构建理想课堂实际是课堂文化范式的转换,首先需要观念的转变来引导行为方式的转变。为了更新教育观念,理解理想课堂的实质,我校为教师搭建了多种学习交流的平台:一是组织教师学习有关课改的教育论著和文件,通过学习,达到“洗脑”的目的,树立正确的课堂观、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二是每学期开展两次教育专题论坛,如《我的新教育观》、《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角色变换》、《理想课堂之我见》等。通过交流、讨论、辨析,理解课改实质,坚定素质教育理念。三是组织教学观摩活动,要求开课者用新的课程观去备课、上课,听课者用新的教学观去听课、评课,在活动中加深理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四是通过印发文本资料和学校教育网站转发等渠道及时向教师传递教改信息,发布教育重大新闻。五是鼓励教师将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和课堂教学实践的反思结果整理成文,投稿发表。通过撰写论文,使教师能够大量地阅读,认真地总结,深刻地反思,从而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与新课程同行的目的。通过这些活动,大家认识到“理想课堂”已经开始由传统的知识性教学转向现代化的发展性教学。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而不仅仅是优秀教师展示授课技巧的表演场所;课堂应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离开学生的主体活动,这个时空就会破碎;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应是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平等、民主、安全、愉悦是她最显眼的

教师专业发展工作计划范文

教师专业发展工作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为宗旨,以师德建设为根本,以全面提高我校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有效教学为主题,探索学、研、行一体化,师德、师能互相促进、和谐发展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二、工作目标 着力探索新时期教师专业发展新的实现方式,有效促进全体教师完善专业知识结构,提升专业技能、专业情意水平,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推动区域教育内涵发展,增强我校小学教育的综合实力。 1.健全和完善有效的教师继续教育体系,早日实现教师教育现代化。 2.深化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建设,努力成为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 3.建设优秀学科研修组织。建立1——2个校本教研示范教研组(小学),起到辐射带动作用,创建特色校本教研先进校。 4.打造一支由市、区级骨干教师组成的蓬勃进取的教师梯队,确保有1名教师评上“311”骨干教师,2人达到“311”名师或“333”学科带头人条件。

5.加强班主任培训,建设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 三、主要措施 (一)抓好师德建设项目,促进教师专业情意水平的全面提高提升专业情意要立足具体实际,坚持以职业道德教育贯彻全过程,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帮助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体会师德,提升专业情意。 把师德建设放在专业情意建设的首位。坚持系统的师德培训和经常性的师德教育活动,把学习《规范》的内容、要求和提升师德素养,树立高尚师德形象的师德教育作为重点专题培训内容纳入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建立和完善师德教育评估制度,将师德建设作为考核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纳入学校督导检查、学校达标考核、评选先进等工作之中。严格考核管理,把师德作为教师资格认定、新教师聘用、评职晋级和评优选先的必备条件和重要考查内容,实行师德问题一票否决制。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广泛宣传师德先进事迹,树立师德典型,定期表彰奖励师德先进个人和集体。 关注教师专业自我的感悟,通过系列活动,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动力。 (二)抓好络研修项目,促进教师专业的理念发展 在传统的“教学诊断”进课堂、“做中学”提升工程、“搭平台”锻炼工程等教研途径的基础上,要将教研形式逐步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