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例1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例1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例1教学设计

观察物体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辨认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进一步深化对实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视图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认识“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视图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观察过物体吗?一般我们是怎样观察物体的?可以从哪些角度观察物体呢?(观察物体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会得到不同的观察结果;观察的角度可以是前面、上面、右面……)这节课我们学习“观察物体”。

板书:观察物体

二、探索交流,交流问题。

1.观察医药箱。

(1)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我们一起来观察,你能指出这个医药箱的前面、右面和上面吗?(学生指一指)

(2)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这个医药箱,你看到的形状是什

么样子的?(先让学生想一想是什么形状,再让学生观察。)

(3)汇报交流。教师课件展示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状

2、学习例1:

出示视图1:

(1)横向连续摆三个正方体,在左边第一个后面再摆一个。

(2)同组四名同学分别从物体的前面、上面、左面进行观察。

(3)用小正方形摆出你所在位置观察到的平面图。

1. 你首先找到的是哪个面?

2、从左面看是什么图形?你是怎么想的?

3. 从上面看是什么图形?你是怎么想的?

(4)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同样的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得到不同的形状。

(5)课件展示思考过程。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拿出你的文具盒,分别从前面、右面和上面看一看,和你的同桌说一说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样的?(指名1-2名同学说一说)

(2)P13做一做。

师:我们分别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了这个立体图形,通过从不同方向进行的观察,对于这个观察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吗?

(3)练一练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研究你有什么收获吗?

2.师:宋代大诗人苏轼有一首《题西林壁》你会背吗?

预设:

生: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3.师:这首诗是什么意思你能解释一下吗?

预设:

生: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4.问:请你结合这首诗,再想一想今天学习的内容,有什么想法?

.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