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酒店设计防火说明

星级酒店设计防火说明
星级酒店设计防火说明

消防专篇

一、建筑消防

1、设计执行主要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2005年版)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2、建筑类别及耐火等级

本项目为高级酒店,共九层,建筑高度米,属于一类高层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附属车库为地下车库,耐火等级为一级。

3、总平面布局

(1)总平面中建筑四周设有环形消防通道。

(2)本工程与周围其它多层建筑之间的距离大于9米,满足防火间距要求。

(3)消防控制中心设于首层,设有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4、防火分区及防烟分区

(1)本工程为一类高层,室内设有自动灭火系统及自动报警系统,依此确定防火分区面积。

(2)建筑一,二层为高层裙房,其中健身房区域,大宴会厅区域不在高层投影下,无楼梯与高层直接连接,在一层直接对外疏散,按照裙楼考虑,室内设有自动灭火系统及自动报警系统,防火分区<5000 m2。裙房其余区域,大空间(包括大堂,会议,商业等)根据每个功能区域,每个防火分区<4000 m2。办公,餐饮,洗浴,棋牌室,小会议区,以及设备用房区域,每个防火分区<2000 m2。二层局部客房区域,防火分区<2000 m2。车库部分每个防火分区<4000 m2。

(3)建筑三—九层为客房层,每个防火分区<2000 m2。

(4)防烟分区及挡烟垂壁:大厅厅及停车库每2000m2设一个防烟分区,其它部位每500m2设一个。挡烟垂壁利用结构梁或采用500MM高防火夹丝玻璃或隔墙。

(5)各层防火分区面积表:

5、安全疏散

1、安全疏散出口数量

(1)、地面以上各楼层,每个防火分区至少有两部安全疏散楼梯直达底层并直通室外。

(2)、地下车库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小于两个,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火分区,且相邻防火分区之间的防火墙上设有防火门时,每个防火分区分别设一部安全疏散楼梯直通室外。

(3)、地下汽车库停车数量大于300辆,为Ⅰ类地下汽车库。汽车疏散出口采用双车道,三个出入口。

2、安全疏散出口位置分布及疏散距离

(1)、安全疏散出口均分散布置,出入口之间距离均大于5米。

(“建规”第5·3·6A 条)

(2)、酒店客房房间门到最近疏散楼梯间的距离均不超过30米,位于袋形走廊尽端的房间门到最近疏散楼梯间的距离均不超过15米,符合“高规”第6·1·5条的规定。

(3)、大厅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的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30m;其它房间内最远一点至房门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15m,符合“高规”第6·1·7条的规定。

(4)、停车库按“汽车库防火规范”规定,室内任何一点到最近疏散口直线距离均不超过60米。

3、安全疏散宽度

建筑安全疏散宽度按“高规”第6·1·9条执行。

6、防火设施与构造

(1)防火分区之间由防火墙分隔,走廊处由于使用要求设置防火墙有困难,采用特级防火卷帘。

(2)防火墙上的门为甲级防火门,疏散楼梯间及前室采用乙级防火门,管井门、电缆井门为丙级防火门。

(3)铝合金复合板及中空玻璃组合幕墙的每层楼板外沿设高900的防火板,形成室内窗台,防火板采用玻璃纤维增强水泥珍珠岩空心板,其耐火极限不低于1小时。组合幕墙于每层楼板交接处复合板与主体结构的缝隙,用防火岩棉严密填实。二、消防给水

1、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

(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6)《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219-95

2、设计范围

包括本项目室内外消防给水系统。

3、消防用水量

一类高层公共建筑,高度小于50m,其消防用水量为:

室外消火栓 30l/s火灾延续时间 3小时

室内消火栓 30l/s火灾延续时间 3小时

自动喷淋 40l/s火灾延续时间 1小时

4、消防水源

以市政自来水为水源,从用地西北侧市政给水管上引入一根DN200给水管,供基地内消防用水;在酒店底层设置912m3消防水池一座(分两格),其中贮存室外消防水量324 m3、空调系统补水120m3。

5、室外消火栓系统

消防水池贮存室外消防水量324 m3。在地下室消防泵房内设置XBD3/30-100型室外消防泵两台,一用一备,Q=30L/S,H=30m,N=15kW。室外消防给水采用低压给水系统。室外消防管网与市政给水管旁通,平时管网内压力由市政水压维持,紧急情况时,手动启动室外消防泵或由消防控制中心启动室外消防泵,以保证灭火时室外消火栓处的水压不低于。

基地内沿消防车道设置环状室外消防给水管及地上式室外消火栓,室外消火栓间距不超过120m,消火栓距道路边小于等于2m。

6、室内消火栓系统

消防水池内贮存室内消防水量324 m3。室内消火栓系统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在消防泵房内设置30-100型室内消火栓泵两台,一用一备,Q=30L/S,H=73m,N=37kW。在酒店屋顶水箱间内设置18 m3的消防水箱一座。

建筑内依据规范设置室内消火栓。室内消火栓设于明显和易于取用处,其布置保证同层任何一点均有2股水柱同时达到。消防电梯前室均设消火栓,出屋面的楼梯间内设置试验用消火栓。水枪充实水柱大于10m,流量大于等于5L/S。

每个消火栓箱内均配置DN65消火栓一个,DN65长25米的麻质衬胶水带一条,φ19水枪一支,消防启泵按钮和指示灯各一个。另外,消火栓箱内设置消防卷盘,配19mm内径胶带及6mm口径喷嘴各一只。箱底设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消火栓栓口处出水压力超过时,采用减压稳压型消火栓。

系统控制:室内消火栓泵由消火栓箱内的启泵按钮启动,也可在消防控制中心和水泵房内手动控制启动。消防结束后,手动停泵。

室内消火栓系统设置3套地上式消防水泵接合器,并在其40m范围内设置室外消火栓。

7、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建筑内除不宜用水扑救的设备机房、屋顶水箱间、楼梯间、小于5m2的卫生间外均设有自动喷淋保护。

酒店客房及裙房部分均按中危险级Ⅰ级设计,喷水强度6L/min· m2,作用面积160 m2;汽车库按中危险级Ⅱ级,喷水强度8 L/min· m2,作用面积160 m2。

消防水池贮存自动喷淋用水量144 m3。在消防水泵房内设置40-150型自动喷淋泵两台,一用一备,Q=40L/S,H=91m,N=55kW。在酒店屋顶水箱间内设置ZWL-I-Z-10型增压稳压设备一套,配套25LGW3-10*4型稳压泵两台,一用一备,Q=S,H=40m,N=,V=150L 隔膜式气压罐一台。平时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由屋顶水箱和稳压设备保证系统压力,消防时由自动喷淋泵加压供水。

汽车库内采用预作用系统,其它部位均采用湿式系统。报警阀相对集中设置,每套报警阀负担的喷头数不超过800个(不计吊顶内喷头)。报警阀前的管道布置成环状。

湿式系统采用湿式报警阀组。预作用系统采用预作用报警阀组,并由配套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启动。平时阀组后管道内充有低压气体,<压力<。阀组前水压由屋顶消防水箱和稳压设备保证,阀组后管道内气压由压力控制器和空气维护装置组成的连锁装置控制。

在每层每个防火分区均设置水流指示器和电触点信号阀,每个报警阀所带的最不利喷头处,设置末端试水装置,其它每个水流指示器所带的最不利喷头处,均设试水阀。系统的最低点设置泄水阀和排污口。预作用系统每个防火分区管网上设电磁阀和快速排气阀。电磁阀(常闭)应在接到火灾探测信号后开启。

汽车库内喷头采用74℃温级易熔合金直立型喷头,其它部位均采用快速反应玻璃球喷头,吊顶下为装饰性,吊顶上及不吊顶处为直立型。厨房内采用93℃温级喷头,其余均采用68℃温级喷头。

系统控制:湿式系统,火灾时,喷头动作,水流指示器动作向消防中心显示着火区域位置,此时湿式报警阀处的压力开关动作联动启动自动喷淋泵。预作用系统,火灾时,

火灾探测器动作报警,火灾报警控制器接到信号后发出指令,打开预作用阀上的电磁阀(常闭)和快速排气阀前的电磁阀,系统排气充水,转为湿式系统;然后水流指示器动作向消防中心显示着火区域位置,压力开关动作联动启动自动喷淋泵。另外自动喷淋泵及预作用阀也可在消防控制中心和水泵房内手动控制启动。消防结束后,手动停泵。

8、水喷雾灭火系统

柴油发电机房、燃气锅炉房采用水喷雾灭火系统保护。设计喷雾强度按日用油箱间20L/ min· m2,锅炉房及柴油发电机房10L/min· m2,火灾延续时间,系统用水量40L/S。

系统加压泵利用自动喷淋泵。管道系统的平时压力由屋顶消防水箱和稳压系统保证,灭火时,喷淋泵加压供水。

喷头选用ZSTWB-80-120型高速离心雾化型喷头,K=43。

系统设置4套雨淋阀组,雨淋阀组靠近锅炉房、柴油发电机房设置。

系统控制:系统设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应急操作三种控制方式。自动控制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

9、气体消防

变电所采用S型气溶胶灭火系统,由业主委托专业公司另行设计。

10、移动式灭火器

建筑内按规范设置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锅炉房、柴油发电机房和变电间设置推车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车库内按中危险级B类设置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酒店裙房部分按严重危险级A类设置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酒店客房部位按中危险级A 类设置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11、消防排水

消防电梯基坑底部附近设置消防排水设施,集水坑容积大于等于2m3,潜水泵流量大于等于10L/S。

12、管材

室内消防给水管采用热镀锌钢管,管径<DN100时采用丝扣连接,管径≥DN100时采用卡箍连接。室外消防给水管采用球墨铸铁管,橡胶圈柔性接口。

三、电气消防

1、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

(1)、工程性质

本工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等级为一级。根据规范要求,本工程设置一套火灾自

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FAS)。

(2)、FA中心

在建筑物内设置消防控制中心一处,分控中心一处,位置设在酒店的一层,两个控制中心由光缆连接。FA中心与BAS控制室合用。消防控制中心内设置火灾自动报警屏、消防联动控制屏及火灾应急广播和消防专用电话控制设备。

(3)、火灾探测报警系统

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由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楼层区域报警显示器、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等组成。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选用智能型控制器,能显示各报警点的位置,并根据报警信号发出联动控制指令。控制器预留RS232通讯接口,能将有关信号传输到BA系统。

探测区域内的每个房间至少设置一个探测器,火灾探测器类型的选择原则如下:客房、办公室、电子计算机房、走道、楼梯间、电梯机房等场所选用感烟探测器;厨房、发电机房、地下汽车库等场所选用感温探测器;

每个防火分区应至少设置一个手动报警按钮,并且尽量设置在公共活动场所的出入口。

(4)、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在消防控制室内设置消防联动控制屏,对消防设备进行联动和监视;

消防泵、喷淋泵、防烟和排烟风机启动、停止及工作状态显示、手动/自动状态显示和故障报警;

各类防火门、防火阀、排烟阀的控制及状态显示;

应急广播的程序控制,电梯的控制和楼层显示;

火灾区有关部位的非消防设备(空调设备和风机等)电源的切除;

火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灯的控制;

对重要的机房实施气体自动灭火的控制。

(5)、火灾应急广播系统

本工程的火灾应急广播与公共广播合用,火灾时在消防控制室能将火灾疏散层的扬声器和公共广播扩音器强制切换转入火灾应急广播状态。

(6)、消防专用电话

本工程设置独立的消防专用电话网络,在消防控制室设置消防专用电话总机和直接报警的外线电话。消防水泵房、发电机房、变配电所、主要通风机房、排烟机房、消

防电梯机房等设置消防电话分机。手动报警按钮处设电话插孔。

2、消防电源系统

(1)为保证消防电源的可靠性,本工程消防负荷按一级负荷要求供电,设置应急柴油发电机组作为一级负荷的备用电源。

(2)消防泵、消防电梯、消防控制室等消防设备的供电均设置双电源未端自动切换设备,消防设备配电装置均设置明显的消防标志。

(3)引至消防设备的配电线路采用WDZAN-低烟无卤电力电缆。

(4)至消防设备的配电方式采用放射式。

(5)每层设置电气垂直竖井,电气垂直竖井内设置楼层配电箱及安装垂直电缆桥架和母线槽。施工结束后采用防火材料将楼板的预留孔封堵。

3、照明设计

(1)变电所、消防泵房、消防控制室、排烟机房等重要房间应设置应急照明。应急照明

灯应设玻璃或其他非燃烧材料制作的保护罩。

(2)疏散走道及疏散楼梯等场所设置应急疏散诱导照明。

(3)地下停车库等场所设置应急照明和应急疏散诱导照明。

(4)所有的应急照明灯具的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小于90min。

(5)引至应急照明和应急疏散诱导照明的导线采用耐火导线穿金属管在墙、楼板暗敷(其

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cm)或在吊顶内敷设(在吊顶内敷设的管线应刷防火涂料)。

四、防排烟

1、一层车库设机械排风兼排烟系统,轴流式排烟风机楼板下吊装,出地面设排风井和进风井。有直通室外汽车出入口的防火分区利用车道自然进风,其余火灾时采用机械补风,补风量不小于排烟量的50%。

2、自然排烟系统:有外窗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采用自然排烟系统。地上各房间均设置可开启外窗,开窗面积满足自然排烟要求。

3、防烟系统: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均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4、所有穿越防火墙、机房及与竖向风井联接处的送排风管的一侧皆设防火阀,防火阀在熔断时能顺气流方向严密关闭,并设独立支吊架,穿防火墙部分风管外加30mm厚隔热层再加35mm厚水泥砂浆填缝。

5、走廊机械排烟系统控制:大楼内一旦确认火警,即开启该层的走廊排烟阀,同时

联锁排烟风机开启,当烟气温度达280℃时,熔断丝断而关闭排烟阀同时返回关闭信号,在排烟总风管最高处设280℃熔断温度之排烟用防火阀,当总管烟气温度达280℃而关闭时,联锁排烟风机停,返回信号。必要时可强制开启或就地开启任一排烟阀,联锁动作相同。

6、一层车库排烟控制:地下车库设有专用排烟系统,当确认火警后,遥控或就地手动开启排烟风机,在排烟总风管设280℃熔断温度之排烟用防火阀,当总管烟气温度达280℃而关闭时,联锁排烟风机停,返回信号,火警时开启地下室该防火分区的所有排烟风机。地下室各送风系统在火灾时继续运行,只通过熔断温度70℃的防火阀关时联锁停机,作为排烟的补风。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