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微波组件实施方案样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围
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概述
4.1任务来源和设计依据4.2用途和功能
4.3需求分析和特点
5组成
6性能特性
6.1性能指标
6.2环境适应性
6.3可靠性
6.4维修性
6.5测试性
6.6电磁兼容性
6.7 接口
6.8能耗
7设计
7.1混频滤波组件
7.1.1电路原理
7.1.2电路结构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开关滤波组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1电路原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2电路结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7.4不同方案的比较.................................. 错误!未定义书签。

8贯彻”三化”要求采取的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9计划进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范围
本文件为典型微波组件:混频滤波组件和开关滤波组件的组成、性能指标.设计制造中的关键技术及解决途径等实施方案。

本文件适用于典型微波组件的设计制造。

2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有关条款经过引用而成为本文件的条款。

凡注日期或版次的引用文件,其后的任何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本都不适用于本文件,但提倡使用本文件的各方探讨其使用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凡不注日期或版次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SJ20527A-微波组件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略。

4概述
4.1任务来源和设计依据
为了减少微波分机体积,缩简研制周期,规范设计流程,特别对微波系统中常见的混频滤波和开关滤波,这两种基本架构进行重新设计和规范, 设计着重于结构外观的通用和标准,在具体的微波电路上,以此前常见的频段为示范,特别适用于8GHz以下频率。

更高的频率由于要改换滤波器而不适用,而且高频器件
往往体积很小,对空间的需求较低,杂散和串扰也更为严重,在此不予考虑。

组件的结构要适用于CPCI插盒安装,一切CPCI规范中的要求,如小型化、散热情况、电源、电磁兼容等都应该予以考虑。

特别在设计中参考了国内外其它公司的成熟组件,如美国General Microwave公司的开关矩阵和接收机开关模块,开关隔离度高而体积小及,其机载多功能模块大量采用了大量集成芯片,包括2片数控衰减器、7只放大器、1个功分器、2 个开关、3个耦合器、6个温度补偿网络、1个压控衰减器和16片高速PIN驱动,而大小仅89x 165 x 18mm3,这些芯片都是该公司其它模块中常见的,可见我们首先要构筑一套基本器件组成库,优化选用,避免一些生僻芯片的使用影响进度,使设计目标难以预知。

另外,美国MITEQ公司的产品也很值得参考,该公司的组件集成度往往不如前一公司,可是类型更为多样,使用空间更为广泛,如三段下变频组件、微波传输组件、射频分路模块.开关放大组件等,而且各种组件都己形成系列,一般能够提供覆盖0.5GHz—18GHz频率的产品。

相对于我部而言,类似的产品更有借鉴意义, 因为我们的产品设计和生产周期往往有限,不可能设计那些功能大而全的组件,应该事先设计好几种标准的、通用性的模块,如混频滤波组件.开关滤波组件.功分放大组件.时钟产生组件和倍频链这几种模块就颇为常见,能够事先在结构上予以定型,这样对建模和归档都十分有利,能够预见,这样大量具有典型功能的模块必将大大加快项目的进程。

当然,模块的选择决不能泛滥,下面主要以混频滤波组件和开关滤波组件为例探讨一二。

4.2用途和功能
几乎所有的产品都需要进行混频,因此混频滤波组件对于产品是典型
而且必须的,对组件的要求是滤波特性要好,还要做好端□的隔离,为适应CPCI 机箱甚至机载的场合,电源选择不能过多,考虑到散热的需求,电流也不能过大,
最关键的是体积决不能大。

开关滤波组件也是如此。

当前,外购开关价格很高,滤波器的价格则相对较低,最早设计的开关滤波组件反而是外购开关,自制滤波器,设计完成后往往发生串扰,带内也极不平坦;再后来两者均为自制,可杲有限的人力使得带内平坦度还是很难保证;当前的做法是自制开关而外购滤波器,这样,虽然体积缩小有限,可是成本大为降低,控制和接线也大大减少,方便了在系统特别是小型化设备中的使用。

4.3需求分析和特点
针对CPCI规范的要求以及机载等苛刻条件的限制,几种组件无论在外形还是在内部都有极大的限制,应合理规范才能确确实实的作为典型组件使用,才能满足”三化”的要求,设计指导思想如下:
a)采用成熟的和有继承性的技术、器件,需要完成与组件配套的芯片的选型,避免使用冷僻的器件;
b)采用模块化设计.全数字化控制,以保证组件具有非常强的可靠性、可测性和可维护性;
c)结构合理设计、合理布局,做到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特别还应该考虑到系统中散热、电磁兼容等的需求;
d)充分满足现有需要,增强通用性、可扩展性,这样的典型组件应该能形
成系列,在不同使用情况下,更换部分芯片就能使用于新的产品中。

5组成
”三化”规划中有基带变频这一分机,将50MHz—450MHz信号上变频, 输入功率范围-10dBm—-20dBm,中间先变频到550MHz—950MHz,再第二次变频输出信号2GHz—4GHz,功率范围-5dBm_+5dBm,平坦度同输入基带信号,杂散恶化小于3dB,原理如下。

LO
图1基带变频电路
以往使用分立元器件,仅放大器就需要五个,每一个体积为43x24x
15mn?,总计近20个元器件,接头和电缆也多,须两个350 x 260 nrn?的8N 插盒,占用了大量空间,成本高昂且接线繁琐,降低了可靠性。

现在电路采用两个混频滤波组件和一个开关滤波组件后,只需要一个233.35 x 160 x 40.64
mm3( 8HP)的CPCI规范的插盒就能安置。

6性能特性
6.1性能指标
a)输入基带信号:50MHz—450MHz,功率范围-10dBm—-20dBm;
b)输出基带信号:2GHz—4GHz,功率范围-5dBm—+5dBm,平坦度同输入基带信号,杂散恶化小于3dB;
c)接□: SMA;
6.2环境适应性
在电讯设计时,元器件选型严格按军标要求,进□元器件选用MIL-883 以上等级元器件。

国内元器件按国军标要求,以提高可靠性与环境适应性。

a)工作温度:-40°C—+55°C;
b)存储温度:-50°C—+65°C;
c)相对湿度:0—98%(+25°C);
d)保护:抗震动、防潮湿、防霉菌.防盐雾、防风等措施;
6.3可靠性
略。

6.4维修性
组件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独立可更换,信号接□简单、功能明确,便于维修,当器件损坏时,可立即更换备件。

可维护性:MTTR<0.5h o
6.5测试性
组件接□简单,容易自测。

6.6电磁兼容性
本分系统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能,能够适应各种训练试验的电磁环境。

电磁兼容设计按GJB151A-97《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的敏感性要求》、GJB152A-97《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的敏感性测试》的有关要求进行设计。

电磁兼容性设计是系统设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在设计研制阶段不重视,设备就无法正常工作。

为了达到较好电磁兼容性,要从设计上就重视,提高各模块的抗干扰性能,减少电磁辐射,具体步骤如下:
a)在电路设计中,充分利用滤波、接地、屏蔽以及合理布线等设计技术,以改进电磁兼容性;
b)克服公共地阻抗耦合干扰,此种干扰是由不同的电路或组件,所用电源要经过一段公共地线构成回路而产生的,在设计中要考虑地线的有
效性,严格保证地线的焊接质量,经过多点接地等措施减小、消除公
共地阻抗耦合干扰造成的影响;
c)所用组件,结构件采用导电氧极化表面处理技术,保证密封良好. 接地良好;
d)所用器件都经过充分的环境实验及筛选,保证产品的可靠性及质量。

6.7 接口
接□如下表:
表1混频滤波组件1接口
表2混频滤波组件2接口
表3开关滤波组件接口
能耗:均小于10W o
7设计
7.1混频滤波组件
7.1.1电路原理
典型电路组成原理如图所示,需要两个组件才能实现。

图2典型组成原理
7. 1.2电路结构
现在设计的电路实际上杲以往使用过的类似电路的总结,最早使用的
混频滤波组件均为长方形,一般经过放大一混频一滤波一放大后输出,这 样总长超过160mm,宽度不超过33mm,且加电端子总多,三个侧面都有输 出,安装极为不便,很快就舍弃了这种设计。

后来的设计大大提高了集成度,某混频滤波组件原理如下:
图3某混频滤波组件原理
该组件结构设计非常困难,主要是应用了大量嵌入式的模块,如采用 了三
个去掉可拆卸接头的MITEQ 的混频器;两个自制高频放大模块;两个 自制平行耦合线滤波器;一个自制的悬置微带滤波器。

不但如此,高频和低 频部分也有所不同,高频采用标准3mm x 3mm 走线槽,低频部分采用普通 微带板,盖板有三块。

虽然尺寸不大,为164mm x 97mm x 15mm,且只有一 ⑥,可是图纸还是使用了 A1幅⑥,尺寸标注数千项,设计用时一个半月。

由 于标注复杂,嵌入的模块高度不一,加工条件有限,壳体多次返工,加之项 目末期有设计更改,最后用时比SP5T 开关滤波组件还多。

1 CCT 丫_
2.25-4.25G
12QU7
图4 某混频滤波组件结构图
这种结构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是以我们当前的实际条件,不但设计加工困难,调试也极为不便,加之接头很多,难以安装,不便于扩展使用,不具备继承性,因此当时在总装联调时就有多个类似结构被还原成分立元件电路,新的结构设计考虑到了上述优缺点,实际尺寸的结构如下:
图5典型混频滤波组件结构图
图中A区为射频输入放大器和混频器,输入电平过大时,能够仅安置衰减
网络而不添加放大器,完全比例的电路图如图6所示;B区为本振输入放大器,如果本振太小,能够使用两级放大以保证混频器驱动功率;C区为滤波器,长宽不宜超过40 x 13mm2,如合肥博仑的ClB型滤波器结构;D区为放大器,有需要时能够增至两级放大,也能够放置小于40x 17mm2的滤波器构成两级滤波。

该电路的特点是:
a)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大小为60x60x 15mm\所有接头都在同一侧廂;设计有两对不同的安装孔,其中两个通孔能够叠放,两个螺孔用来贴底直
安装;只用了一个加电端子且放置在接头侧面,从底廂通孔加电;上下
面都有1mm厚铝⑥板,气密性好;接头居于中线, 正反安装都不须另加
垫块。

b)电路典型宜于扩展使用。

在8GHz以下,所有器件均是常见器件, 电路的性能能够预估;除了图2所示的典型电路以外,几乎通用于其它任何
混频电路;该电路对外均杲放大器,能很好的与外界元器件隔离,提高
了组件的实用性。

c)结构宜于扩展。

当前的分立元件构成的功分器特别杲1GHz以上频率,需要外购功分器,隔离度有限,往往需要用隔离器.放大器或滤波器作
为隔离,所设计的典型混频滤波结构只需要稍微更改A 区和B区的电路
就可实现。

图6放大滤波电路图
7.2开关滤波组件7. 2. 1电路原理
图7典型开关滤波电路
7. 2. 2电路结构
开关滤波组件杲一成熟的类型,国外如MITEQ公司有成系列的产品,我部产品中也多次使用,历年来设计制造的类似组件上十种,在不同产品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其中设计难度最高为一个频率高达18GHz的开关滤波组件,背庖走线,原理如下:
图8某开关滤波组件原理图
该组件采用自制的平行耦合线滤波器,第一次试制结构如图9,尺寸为
142mm x 76mm x 15mm,铜镀金,一个月后完成调试,基本满足指标。

除了加工问题,为了保证抑制,还使用了约200个螺钉,致使调试非常麻烦;在指标上,自制的滤波器高端损耗很大导致全频带内平坦度较差;另外,在焊台上点焊SP5T过程中发现组件尺寸过大,影响了组装逬度。

图9开关滤波组件结构图
为了便于组装调试,同时也易于检测和维护,正式件(四个)投产时将
SP5T 单独设计(包括压块等一系列附件),如图9。

设计仅一周,一个月后 到货,再一个月完成所有安装调试并交付。

图10 SP5T 开关模块
上述电路的设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可是虽然我们能自制各种频率、 各种类型的开关,仍无法满足过多的需求,更无法形成大批量。

且受工艺和 加工周期的限制,不建议使用五路以上开关,实际应用时,五路以上开关能 够分两级或更多级制作,便于功率配平和杂散等指标的调试。

开关应统一采 用嵌入式的模块,正着手将该类模块从调制器到SP5T 予以定型,便于嵌入 组件。

以前也曾尝试将外购的开关去除接头嵌入组件,使用的频率一般为
4GHz 以下,但大多依然失败了。

这种结构的组件安装不易,焊线也困难,幵 关信号分路后放在同一块印制板上极易形成串扰,导致杂散无法满足指标。

曾经定制过泰格的SP5T 开关滤波组件,频率约2GHz —3GHz,体积65mm x 65mm x 15mm,尺寸到达一般的设计极限,很难自制,一般情况下无此必 要设计。

且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开关芯片的隔离也越做越好,HITTITE 公 司的几种新型号的单刀双掷开关在低频能做到60dB 的隔离度,在高频也能 达到40dB 的隔离度,下r_jH
+ +
>#+ + + :HZ
八十 十养- fF
+
+ 十 + + 十:卄 -X 2d 1 4— -4- "+ 斗 斗 J 斗斗屮
4- 4 ■
+
表列出了几种高隔离的滤波器,可知在相同型号下, 有管脚的SMT芯片隔离度最小;使用再流焊安装技术的芯片稍高;用热超声波压焊技术的芯片隔离最好,可达到的频率也最高,在组件中使用能够大大减少结构和设计周期。

在”三化”的典型开关滤波电路中,滤波器能够定型为插针式C1B结构,
如图所示,在滤波器一端端还留有一段微带线可用于添加放大器或衰减网络。

这样的开关滤波组件已经在多个项目中获得了应用,大大降低了成本和调试难度。

可工作温度为-40C—+55°C,所选器材尽量选用军品级器件,使组件满足工作环境要求。

7.4不同方案的比较
与此前的各种设计相比较,新的设计很好的贯彻了”三化”需求能够满足
当前CPCI规范和机载条件的要求。

8贯彻”三化”要求采取的措施
开展”三化”工作是在保证产品技术性能和质量的前提下,缩短研制周期、降低成本的一条切实可行的研制思路。

本组件设计充分考虑产品的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设计,继承现有成熟技术.成果和社会”货架”产品。

9计划进度
按计划要求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