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试题和答案

大学语文复习题

一、 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 母填在答题纸上。 1. 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语录体散文集是( )

A.《孟子》

B.《论语》

C.《庄子》

D.《韩非子》

2. 《谏逐客书》中, “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 ”采用的修辞方法是( ) A.比喻 B.层递 C.对偶 D. 排比

3.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所言 “王道 ”的

意思是( )

13. 在巴金《爱尔克的灯光》里,引发了作者对于人生道路思考的是( A.照壁上 “长宜子 ”四个字 B.爱尔克的灯光

20. 短语 “收拾东西 ”所属的类型是( )

A. 动宾短语

B. 偏正短语

C. 数量短语

21. 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具浪漫色彩的是( )

A.《论语》

B.《庄子》

C.《孟子》

22.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 ”出自(

A.《西厢记》

B.《长恨歌》

C.《夜行船 23. 盛唐诗人中,

A.称王天下的方法

B.用仁政治理天下

C.夺取王位的方法

D.用武力统一天下

4.被鲁迅誉为 “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的著名历史著作是(

A.《战国策》

B.《左传》

C.《国语》 5.《伯克段于鄢》一文中姜氏所偏爱的人是( ) A.共叔段 B.庄公 C.颍考叔

D.《史

记》

D.公子吕 6.“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 出自下列哪部作品:

( A.《短歌行》 B.《春江花月夜》 C.《春望》

) D.《山居秋

暝》 7.下列句子 “于 ”表被动的是

A.顺流而东,至于东海 C.天下之水,莫大于海

8. 下列作品是钱钟书写的是( A.《林家铺子》 《药》 )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D.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

) D.《边城》

9.下列诗作中,具有飘逸清丽艺术风格的是( ) A.郭沫若《炉中煤》 B.徐志摩《再别康桥》 C.闻一多《发现》 D.屠格涅夫《门槛》 10.《麦琪的礼物》运用了哪种结构方法?( A.追溯法 B.两条平行的清节线索

11. 议论文的三要素是( ) A.论点 论据 论证 C.论证 论证方法 论证方式 12.巴金创作的长篇小说三部曲最著名的是( ) C.一虚一实,虚实结合 D.四条情节线索交叉叙述

B.论点 立论 驳论 D.论据 理论论据 事实论据 )

C.《激流三部曲》

D.《抗战三部曲》 C.故居大门昏暗的灯光 14.小说《复活》的作者是(

A.雨果

B.托尔斯泰 D.故居园中的花

树 )

C.巴尔扎克

15.马致远《天净沙 · 秋思》的点睛之笔是( ) A.古道西风瘦马

B.小桥流水人家

C.断肠人在天涯

16.下列作品中,抒发了作者故国之思、亡国之恨的是(

A.煜《虞美人》(春花秋月) B .杜牧《泊秦淮》 C.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D.陆游《关山月》 17.王昌龄的《从军行》是一首( )

A.边塞诗

B.爱情诗

C.山水诗

18.我国诗歌史上被称为 “诗圣 ”的是( ) A.白 B.杜甫 C.王维 D.杜牧 19. 郭沫若的代表作《女神》是一部什么体裁的作品( ) A. 小说集 B.诗歌集 C. 散文集 D.寓言集 D.普希金 D.枯藤老树昏

鸦 D.田园诗 D. 的字短语 D.《左传》 ) 秋思》

D.《春江花月夜》

被誉为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的是()A.杜甫 B.王维 C.白 D.孟浩然

24. 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突出的语言特点是(

A.

夸 B.拟人 C.比喻 D.叠字

25.下列文章中,主要运用反驳论点的方法进行的论证的是( ) A.《季氏将伐颛臾》 B.《寡人之于国也》 C.《谏逐客书》 D.《答司马谏议书》 26.孟子用 “五十步笑百步 ”说理的论证方法属于( ) A.由个别到一般 B.由一般到个别 C.由某些方面相反或对立的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 D.由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 27.《左传》是一部( A.编年体的历史著作 28.“忽如一夜春风来, A.比喻、夸 29.“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 这段话所用的论证方法是( A.对比法 B.归纳法 C.类比法 30.郁达夫所创作的散文名篇有( ) A.《白礼赞》 B.《荷塘夜色》 C.《故都的秋》 31. 《死魂灵》是下列哪位作家的代表作品?( ) A.狄更斯 B.高尔基 C.歌德 32. 下列作品中属于词的是( ) A.《长恨歌》 B.《春江花月夜》 C.《水调歌头 33.钱钟书在《论快乐》一文中认为决定快乐的主要因素是( A.性格 34.下列各句中, A.皆以力战为名 35.“赋”作为一种文体,形成于( A.战国时

代 B.秦代 36.具有 “含泪的微笑 ”风格的小说家是( A.莫泊桑 37.《兰亭集序》的作者是( A . 斯 B.王羲之 38.茅盾《香市》一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 A.今昔对比 B.托物言志 39.《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雨果的小说代表作,这是一部什么风格的作品?(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古典主义 40. 下列作品中哪一部不是鲁迅创作的( A.《阿 Q 正传》 B.《祝福》 C.

《春蚕》 41.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 A.《诗经》 B.《楚

辞》 C.《乐府诗集》 42.下列作家属于山水田园派的代表作家是( A. 王昌龄 B. 王维 43.《灯下漫笔》的作者是( A.郭沫若 B 茅盾 44.“贻笑大方 ” 出自( A.《秋水》 B.《谏逐客书》 45.谁在自己的杂文里将中国历史划分为 ( ) A. 鲁迅 B .茅盾 46.下列哪位作家属唐宋八大家之一 ( A.清照 B.辛弃疾 C.王安石

47.《麦琪的礼物》女主人公为给丈夫买圣诞礼物, A.头发 B.祖传怀表

C.首饰

48.王实甫《西厢记 · 长亭送别》的体裁是( A.散曲 B.套数 C.诸宫调

49.下列作品中,运用了倒叙手法的是( A.契可夫《苦恼》 B.莫泊桑《米

龙老爹》 50.下列作品中,属于书信体驳论文的是(

) B.国别体的历史著作 千树万树梨花开 B.比喻、拟人 B.物质

“以”字作介词用, B.斧斤以时入山林 B.契柯夫 C.纪传体的历史著作 D.纪传体的断代史著作 ”这两句诗所采用的修辞方法是( ) D.借代、夸 ) D.演绎法 C.借代、比喻 D.《箱子岩》 D . 果戈

里 可解释为 C.以子之道, ) C.汉代 C.处境 凭借”的是( 移之官理,可乎? C.欧 ·亨利 ) C.苏轼 C. )

明月几时有》 ) D.精神 ) 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D.《春望》 D.三国时代 D.屠格涅夫 D.杜甫 ) C.借景抒情 D.先抑后扬 )

D.现代主义

C.鲁迅

D.《故乡》 D.《论语》 D. 白居易 D.朱自请 C.《过秦论》 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C.郭沫若 )

D.杜甫

卖掉了(

D.《前赤壁赋》 ” 和“ 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

代 ”? D.曹雪芹

D.玳瑁发梳

D.杂剧 C.老舍《断魂

枪》 )

D.鲁迅《风

波》

2. 孟子之滕,馆于上宫。(《孟子 · 尽心上》) 馆:

3. 有狼当道,人立而啼。(《狼传》) 人:

4.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史记 · 屈原列传》) 见:

5.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战国策 · 齐策》) 美:

6.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 胜:

7.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情表》) 鲜:

8. 君子疾夫舍曰 “欲之 ”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 疾: 9. 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谏逐客书》) 施: 10. 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马伶传》) 征: 11.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谏逐客书》) 业: 12. 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战国策 ·秦策》) 蛇: 13.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史记 · 管晏列传》) 多: 14. 先破秦入者王之。(《史记 ·项羽本纪》) 王:

15. 齐威王欲将膑。(《史记 · 子吴起列传》) 将:

16.

但以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情表》) 薄:

A.宗臣《报一丈书》

B.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51.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

( A. 文论 B.奏章 C.传记 5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A.比喻 B.拟人 53.茅盾的《香市》是一篇( A.记事散文 B.抒情散文 54.“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A.对比法 B.归纳法 C.夸 C.韩愈《答翊书》 D.斯《谏逐客

书》 ) D.史论 ”使用的修辞方法是( D.对偶 ) C.写景散文 D.说理散文 ” 这段话所用的论证方法是( ) D.演绎法 C.类比法 ) C. 黄庭坚 ) C.巴尔扎克 55. 下列属于婉约派代表作家的是 A. 苏轼 B.清照

56. 《悲惨世界》的作者是( A.雨果 B. 托尔斯泰

57.《背影》为刻画一个慈父形象重点描写的是( D.辛弃疾 D. 普希金 )

A.人物的画貌 B .人物的行动 C .人物的背影 58.短语 “报刊杂志 ”所属的结构类型是( A . 并列

短语 B .偏正短语 59. 诗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A.白 B .苏轼 C.白居易 60.闻一多提出的新格律诗的 “三美 ”主是( A.理想

美、思想美、形式美 C.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D.人物的语

) C. 数量短语 ”的作者是 D.商隐

) B.色彩美、 D.节奏美、 D . 连谓短

语 ) 意境美、 音乐美、 二、 词语解释题: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 1.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左传

· 伯克段于鄢》) 厌:

绘画美 形式美

17. 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

18. 失期,法皆斩。(《史记· 涉世家》)法:

19. 学士皆师尊之。(《汉书· 董仲舒传》)师:

20. 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论贵粟疏》

贵:

21. 狼速去,不然,将杖杀汝。(《狼传》)

杖:

22. 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庄子· 胠箧》)诛:

23.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荀子·劝学》)

焉:

24. 不耕而食,不蚕而衣。(《盐铁论》)

衣:

25. 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左传· 襄公三十一年》)药:

26. 令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史记·屈原列传》)

短:

27. 文王拘而演周易。(《报任安书》)

拘:

28.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宣公二年》)

焉:

29. 及苍贵,常父事王陵。(《史记·丞相列传》)父:

30.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陌上桑》)

谢:

三、翻译题:将下列各小题中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庄子·秋水》)

2.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种树郭橐驼传》)

3. 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谏逐客书》)

4. 其身正,不令而行。(《史记·将军列传》)

5.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诗经·氓》)

6.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 秋水》)

7.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庄子·秋水))

8.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五代史伶官传序》)

9.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尔。(《孟子· 梁惠王上》)

10. 贫乏不能自存。(《冯谖客孟尝君》)

11.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庄子· 秋水》)

12.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谏逐客书》)

13. 故不我若也。(《种树郭橐驼传》)

14.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

15.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诗经·氓》)

四、阅读分析题:

(一)阅读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各题。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1. 这段文字可分为两层,用“‖” 来划分层次,请问第一层应标在文中哪一句的后面

2. 作者引用“盘庚迁都” 这一历史典故的意图是什么?

3. . 在这段文字中,王安石还揭露了什么问题?(二)阅读梁实秋《谈时间》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各题。

有人说:“时间即生命。”也有人说:“ 时间即金钱。”二说均是,因为有人根本认为金钱即生命。不过细想一下,有命斯有财,命之不存,财于何有?有钱不要命者,固然实繁有徒,但是舍财不舍命,仍然是较聪明的办法。所以子说:“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 我们幼时,谁没有作过“ 惜阴说”之类的课艺?可是谁又能趁早体会到时间之“难得而易失”?我小的时候,家里请了一位教师,书房桌上有一座钟,我和我的姐姐常趁老师不注意的时候把钟往前拨快半个钟头,以便提早放学,后来被老师觉察了,他用朱笔在窗户纸上的太阳阴影划一痕记,作为放学的时刻,这才息了逃学的念头。时光不断在流转,任谁也不能攀住它停留片刻。“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我们每天撕一日历,日历越来越薄,快要撕完的时候便不免矍然以惊,惊的是又临岁晚,假使我们把几十册日历装为合订本,那便象征我们的全部的生命,我们一页一页地往下扯,该是什么样的滋味呢?“ 冬天一到,春天还会远吗?”可是你一共能看见几次冬尽春来呢?

1. 文中所引子的话属于事实论据还是理论论据?

2..请概括第一段文字的大意

3.作者举出自己幼年逃学的事例想说明什么问题?

三)阅读《论学问》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各题

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学问变化气

质”。不特如此,精神上的缺陷没有一种是不能由相当的学问来补救的??如果一个人心志

不专,他顶好研究数学;因为在数学的证理之中,如果他的精神稍有不专,他就非从头再做不可。如果他的精神不善于辨别异同,那么他最好研究经院学派的著作。因为这一派的学者是条分缕析的人;如果他不善于推此知彼,旁征博引,他顶好研究律师们的案卷。如此看来,精神上各种的缺陷都可以有一种专门的补救之方了。

1. 这段文字在修辞上有何特点?

2..简析这一特点有何作用?

3.这段文字论述的中心问题是什么?

(四)阅读小说《米龙老爹》片段,回答文后各题。

一个月来,大太阳一直朝着田野喷下灼人的火焰。在这火雨的浇灌下,生命的花朵盛开,欣欣向荣。绿油油的大地一眼望不到边。蓝湛湛的天空上没有一丝云。诺曼底人的农庄粉线在平原上,被又高又细的山毛榉围着,远远望去,好似一片一片的小树林。走到跟前,推开虫蛀的栅栏门,却又叫人以为是一座大花园,因为那些象农民一样瘦骨嶙峋的老苹果树都开了花。黑黝黝的老树干,歪歪扭扭,成行地排列在院子里,向着晴空撑开它们的圆顶,白的白,红的红,光彩夺目。苹果花的清香,敞开的牲口棚里散发出的浓烈气味,还有厩肥堆发酵冒出来的热气惨混在一起。厩肥堆上歇满了母鸡。

1. 这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田园风光?

2. 这景物描绘中洋溢着怎样的气氛?

3. 这段描写是属于哪一类描写?它在小说整体结构上有何作用?

(五)阅读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然后回答文后各题。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1.这篇文章属于立论还是驳论?

2. 这篇文章可以分为 4 层,用“‖” 来划分层次,请问各层次依次应标在文中哪句的后面?

3. 请找出能表达作者观点的中心句

(六)阅读钱钟书《论快乐》,回答文后各题。

穆勒曾把“痛苦的苏格拉底”和“快乐的猪” 比较。假如猪真知道快活,那么猪和苏格拉底也相去无几了猪是否能快乐得象人,我们不知道;但是人会容易满足得象猪,我们是常看见的。把快乐分肉体的和精神的两种,这是最糊涂的分析。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尽管快乐的原因是肉体上的物质刺激。小孩子初生了下来,吃饱了奶就乖乖地睡,并不知道什么是快活,虽然它身体感觉舒服。缘故是小孩子时的精神和肉体还没分化,只是混沌的, 星云状态。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是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轻松的灵魂可以专注肉体的

感觉,来欣赏,来审定。要是你精神不痛快,像将离别时的宴席,随它怎样烹调得好,吃来只是土气息, 泥滋味。那时刻的灵魂,仿佛害病的眼怕见,撕去皮的伤口怕接触空气,虽然空气和都是好东西。快乐时 的你一定无心愧怍。假如你犯罪你真觉快乐,你那时一定和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同样心安理得。有最洁白 的良心,跟全没良心或最漆黑的良心,效果是相等的。

节选自钱 钟书《论快乐》

1. 文中论述 “ 一切快乐享受都属于精神的 ”这一观点时,采取了怎样的论证方式?

2. “那时刻的灵魂,仿佛害病的眼怕见,撕去皮的伤口怕接触空气。

3. 这段文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五、作文: 题目 1:诚信 题目 2:目标

题目 3:总在风雨后

要求: A.必须写成以议论为主的文章; B.不能少于 800 字

大学语文复习题答案

1: 认为天下最壮美的景象都汇集到自己身上了 。 2: 郭橐驼,不知道他最初叫什么名字。

一句中“那时刻 ”指的是什么?

C.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3:物品不出产于秦国,可以看成宝物的却很多。

4:他本身行为端正,不命令别人,别人也会遵照执行。

5:女子并没有什么过错,男子却前后行为不一致(变了心)。

6:我将长久地被懂得大道理的人所耻笑。

7:秋水按时涨起,成百条河流顷注入黄河之中。8: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意愿!9:我对于我的,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上面了。10:贫穷得无法生存下去。

11:向东面望过去,看不见水的尽头。

12:臣听说官员们在商议要驱逐宾客,我私下认为这是错误的。13:所以就比不上我了。,

14:上天要将伟大的使命交给这个人。

15:等到和你一起变老,老来使我更加怨恨。

四、阅读分析题:

(一)

1:“‖标”在“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的后面。

2: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决心不动摇。

3:揭露了士大夫不恤国事,专以向众人献媚取宠为能事的丑恶嘴脸。

(二)

1:理论论据

2:时间难得而易失,应当珍惜时间。

3:“时间难得而易失”的道理虽然简单,但真正理解并不容易。

(三)

1:一连用多个排比句式。

2:排比句的运用一是作者列举事例来说明各种学问对精神的影响和对精神上缺陷的补救。二是作者用简练

的概括来阐述深刻的道理,体现了作者的学问和真知灼见。

3:主要论述各种学问对人精神的影响和学问可以补救人精神上的缺陷的观点。

(四)

1:描绘了一幅丰收在望的田园风光2:洋溢着幸福、恬静、祥和的气氛。

3:环境描写(自然风光描写)。对眼前的丰收在望、一派祥和的田园风光进行描绘是为了抚今追昔,以便引出下文;在气氛、感情和意念上都为后面的故事起铺垫和反托作用,同时暗示今天的幸福与祥和是来之不易的,从而突出小说的主题

(五)

1:驳论

2:第一层:“‖标”在脱于虎豹之秦的后面;第二层标于岂足以言得士的后面;第三层:标在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之后,其余为第四层。

3: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

(六)

1: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对比论证2:精神不快乐的时候。

3:快乐是由精神决定的。

五、写作题(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