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11月月考物理试题(练习)

沪教版九年级11月月考物理试题(练习)
沪教版九年级11月月考物理试题(练习)

沪教版九年级11月月考物理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将两只不同规格的灯泡、接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B.与的亮度一定相同

C.通过和的电流一定相等D.只断开,发光且亮度不变

2 . 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恒定,闭合开关,灯泡L1比灯泡L2电阻大,则()

A.灯泡L1比L2的亮

B.电流表A1示数比A2的大

C.若L1灯丝烧断,L2两端电压变大

D.若L2灯丝烧断,电流表A示数变小

3 . 滑动变阻器与小灯泡连接如图所示.当电键断开时,滑片在中点时灯泡恰正常发光,当电键闭合时

A.小灯泡亮度增大,可能被烧杯

B.滑片向右移动一些,灯泡仍然正常发光

C.滑片向左移动一些,灯泡仍然正常发光

D.无论滑片如何移动都不能使灯泡正常发光

4 . 精确地确定了电热跟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的科学家是()

A.托里拆利B.奥斯特

C.阿基米得D.焦耳

5 . 如图电路,S闭合后,移动滑片灯不亮,用电压表测得ad间的电压为4.5V,ab间电压也为4.5V,bc间电压为0,则电路故障为

A.灯通路,变阻器断路B.灯断路,变阻器短路

C.灯、变阻器都短路D.灯、变阻器都断路

6 . 下列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A.手提电脑B.电烙铁C.无线路由器D.楼道感应灯

7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

B.电能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源,在所有的方面都可以利用电能

C.电流所做的功,跟电压和电流成反比

D.手电筒工作时,电池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光能

8 . 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触电事故现场,要立即切断电源B.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36V

C.在未断开电源的情况下更换灯泡D.用潮湿的手拨动电器设备的开关

9 . 如图所示的常用电器中,都正常工作1小时,消耗电能最多的应该是

A.普通台灯

B.格力空调

C.长虹液晶电视

D.联想笔记本电脑

10 . 小伟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小灯泡的功率.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4.5V,电压表的量程为0~3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Ω 1A”,灯泡标有“2.5V 1.25W”字样.若闭合开关,两电表的示数均不超过所选量程,灯泡两端的电压不允许超过额定值,不考虑灯丝电阻的变化,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允许调节的范围是4~20Ω

A.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0~0.5A

B.灯泡的最小功率是1.25W

C.该电路的最大功率是2.25W

二、填空题

11 . 一个标有“220V440W”的电热器,若当电热器正常工作时,连续工作5小时,消耗电能___kW·h。若实际通过的电流为1.5A时,它的实际功率________额定功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2 . 两个电阻的阻值之比R1∶R2=3∶1,把它们串联后接入某电路中,这时它们之中的电流之比是I1∶I2=________,电功率之比P1∶P2=________,在相等的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之比Q1∶Q2=________.

13 . 有一种亮度可以调节的台灯,其电路图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为15V,通过灯泡L的电流跟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12V;当灯泡正常发光时,灯丝的电阻为_______Ω,灯泡正常工作5min电流做功为_______J。调节滑动变阻器R,使灯泡L的功率为3.6W,此时滑动变阻器R连入电路的阻值为________Ω;

14 . 如图,小明将两电阻R1、R2串联在电路中,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甲瓶中玻璃管内红色液柱上升的比乙

高,他判断出R1>R2,请你写出他判断的理由______。

15 . 电子式电能表表盘上标有“3200imp/(kWh)”字样,将某用电器单独接在该电能表上正常工作3min,电能表指示灯闪烁了160次.该用电器在上述时间内消耗的电能为___kWh,它的额定电功率是____W。

16 . 如图,是某串联电路中的部分电路,R0是定值电阻,R是可变电阻,它们两端的电压为U.某同学探究在电流一定时,电压U与可变电阻R的关系.某次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写出U与R的关系式:U=_____,U=7.5V时,R=_____Ω.

R/Ω268121620

U/V35681012

17 .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6V,R1=10Ω,R2=20Ω,当S1、S2、S3闭合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W;

当闭合S1,断开S2、S3时,电压表示数为3V,则10s内R3产生的热量为J,此时R1的功率与S1、S2、S3闭

合时R1的功率的比值为.

三、实验题

18 . 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两种不同液体的吸热能力,两烧瓶中的电阻丝阻值相同。

(1)该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和______。甲、乙两烧瓶中液体的______(质量/体积)必须相等。

(2)实验时,可以认为在相同时间内两种液体______相同,然后比较______的方法来完成探究实验的。

(3)若将甲、乙两烧瓶中的液体换成质量相同的同种液体,电阻丝换成阻值不同的电阻,则该装置可用来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______的关系。该实验中,将阻值不同的电阻丝串联的目的是______。

19 . 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时,所用器材有:电压为3V的电源,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以及符合实验要求的滑动变阻器、已调零的电流表和电压表、开关、导线若干。

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实验内容: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并在图乙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_____________)

(2)闭合开关,通过移动滑片P,分别记录了三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下表所示,则小灯泡的额

定功率是________W。

U/V 3.0 2.5 1.5

I/A0.220.200.18

四、计算题

20 . 如图所示为某品牌四旋翼无人机,该无人机具有一键起降和返航、空中悬停、高清拍摄、GPS定位等功能,下表是该无人的部分参数:

整机质量2kg电池额定电压15V

最大上升速度6m/s电动机工作电压12V

最大下降速度2m/s悬停时每个电动机功率50W

最大水平速度16m/s电动机数量4

在某次火灾中,该无人机参与火情的勘测,它先以最大速度匀速直线上升,且达到60m高处时,再以最大速度水平匀速直线飞行到达1.6km远处的火场上空。若无人机整个过程四个电动机同时工作,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为90%,假设无人机以最大速度匀速直线上升时,受到的阻力大小为10N,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g取10N/kg)

(1)无人机从起飞到火场上空,这一过程共耗时多少秒?

(2)无人机到达火场上空后,悬停观测10分钟,则10分钟内电动机消耗多少电能?

(3)无人机以最大速度匀速直线上升60m,这个过程中消耗多少电能?

21 . 某种荧光台灯铭牌上标有“额定功率 11W 额定电流0.05A ”的字样。当台灯正常发光时,求:

(1)台灯两端的电压;

(2)2min内台灯消耗的电能。

五、作图题

22 . 请将如图所示的电路补画完整:在图中①和②的缺口处分别画出开关或灯泡的电路符号,并把③处的三孔插座连入电路.

23 . 根据图所示的实物电路,在答题卡中相应的方框内画出它的电路图,并在图中对应的灯泡附近标出和

(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填空题

1、

2、

3、

4、

5、

6、

7、

三、实验题1、

2、

四、计算题1、

2、

五、作图题1、

2、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1月月考试卷第1套真题)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1月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1. 对下列物理量的认识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 . 中学生的正常体温是41℃ B . 一只新铅笔的长约10dm C .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5m/s D . 我们所用课桌的高度约为0.8m 2.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 B . 上课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 . 声音在固体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更慢 D .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3.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物体放出了热量,它的温度可能不变 B . 物体放出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降低 C . 物体温度不变,它一定没有吸热,也没有放热 D . 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4. 某同学在上学去的路上,用0.8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又用1.2m/s的速度走完后一半路程,则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 . 0.8m/s B . 1.0m/s C . 0.96m/s D . 1.2m/s 5. 下列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 . 透过水面看到水中的“鱼” B . 灯光下看到地上的“人影“” C . 用凸透镜看到放大的“字” D . 在化妆镜中看到的“自己“” 6. 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在距透镜30厘米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 12厘米 B . 15厘米 C . 20厘米 D . 30厘米 7. 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西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 . 甲和丙的速度是相等的 B . 甲的速度比乙的大 C . 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运动 D . 经过2分钟,乙和丙相距2m 8. 要使水的沸点超过100℃,需要将() A . 火烧旺些 B . 水量减少些 C . 将容器移到高山上去烧 D . 给容器加密封盖 9. 将一杯水放入冰箱冷冻室中,经足够长时间,达到设定的最低温度,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A . B . C . D . 10. 下列是对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热现象的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A . 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放热防止菜被冻坏 B . 烧水时常看到“白

2019——2020学年九年级11月月考物理试题(答案解析)

吉林省德惠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11月月考 物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实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钻木取火B.给水加热 C.搓手取暖D.弯折铁丝 2.影片《流浪地球》中,“点燃木星”产生的气体将地球推开这一情景,相当于内燃机的()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3.下列选项中,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家用电器是 A.油烟机B.电热毯C.洗衣机D.电风扇4.“珍爱生命,注意安全”是同学们日常生活中必须具备的意识。下列有关安全用电的说法,不符合要求的是() A.发现有人触电时,应该立即拨打110 求救 B.更换灯泡、搬动电器前要先断开电源开关 C.放风筝时要远离高压电线 D.电冰箱、洗衣机的金属外壳应该接地线 5.关于导体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铜导线电阻比铁导线电阻小 B.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为零 C.只增加导体的横截面积,导体的电阻增大 D.导体的电阻越小,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小 6.小明在医院看到一种输液报警器(如图甲所示),当管内药液流完时,电铃发声,报警器内部有一可变电阻,当输液管内有液体时,电阻大,无液体时,电阻小,电路如图乙所示,则当闭合开关报警器工作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输完药液时,电流表示数变小 B.输完药液时,电压表示数变小 C.电路在工作时将电能全部转化为电铃的机械能 D.输完药液时,电路消耗的电功率变大 7.小明的家里,已有两盏灯正常发光,如果再使用一个电水壶,则该电路的()A.总电流变小B.总功率变大 C.总电阻变大D.总电压变小 8.标有“6V 1.5W”的小灯泡,通过它的电流随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若把这样的三只灯泡串联起来,接在12V的电源两端,灯泡的电阻和实际功率约为() A.24Ω 0.67W B.20Ω 0.96W C.24Ω 0.96W D.20Ω 0.8W 9.关于家庭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开关“跳闸”的原因可能是用电器发生了短路 B.使用试电笔时,手不要接触笔尾金属体,以免触电 C.没有三孔插座时,可将三脚插头的“长脚”去掉后再使用 D.家庭电路中开关接在火线或零线上都可以 10.如图所示,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电路图,电源电压恒为6V,电流表量程0~0.6A,电压表量程0~3V,滑动变阻器规格“50Ω 1A”,小灯泡规格“2.5V 0.625W”,若不考虑小灯泡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小灯泡两端电压不允许超过额定值,闭合开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的实验报告文档

2020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的实验报告文 档 Contract Template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的实验报告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报告一般是指适用于下级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 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按性质的不同,报告可划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按行 文的直接目的不同,可将报告划分为:呈报性报告和呈转性报告。体会指的是接触 一件事、一篇文章、或者其他什么东西之后,对你接触的事物产生的一些内心的想 法和自己的理解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物理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实验室则是学生学习和进行实验的主要场所,是物理探究学习的主要资源。因此,学校高度重视物理实验室建设,配置必要的仪器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实验探究活动,为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与任务即是,通过实验,使学生最有效地掌握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基础物理知识,培养初步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与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素养,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学能力、运用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设计创新

能力。 初中物理是九年义务教育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其中要求学生具备的能力之一就是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能有目的地观察,辩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其变化条件,能了解实验目的,会正确使用仪器,会作必要的记录,会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实验教学作为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因此实验室工作直接关系到物理教学工作是否能顺利进行。因此实验室必须建立和健全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实行规范的管理。 二、具体工作计划: 1、制订规章制度,科学规范管理。 2、按照学校各类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 3、制订学期实验计划表、周历表。 4、开足开齐各类实验,并积极创造条件改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积极服务于教学。 5、充分利用生活中身边的实验器材的作用,结合实验室条件进行分组实验。 6、做好仪器、器材的常规维修和保养工作。 7、做好仪器的借出、归还验收工作。 8、有必要时,可以自制一些教具。 9、做好仪器、器材的补充计划。 10、做好各类台帐的记录工作。结合采用电子档案。

最新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1月月考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

最新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1月月考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学校: _______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全新的2B铅笔长度约18m B.正常人的心率是每小时60次 C.成人手指指甲盖的宽度大约是1cm D.成人的手臂长度约为1dm 【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A、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一根2B铅笔的长度与此差不多,在18c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1min跳动的次数在70次左右。故B不 符合实际; C、钢笔杆直径约0.7cm,成年人手指指甲盖的宽度略大于此数值,大约是1cm。故C符合 实际; D、成年人的步幅约70cm,成年人的手臂长度略小于此数值,在60cm=6dm左右。故D不 符合实际。 故选:C。 【点评】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能够传递信息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分析】(1)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2)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九年级物理11月月考试题教科版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一中实验学校2015届九年级物理11月月考试题 A卷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 A. 刮风时尘土飞扬 B. 用力才能把与水面接触的玻璃拉离水面 C. 用力把|铅块紧压,它们会结合起来 D. 500mL酒精和500mL水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0mL 2. 用毛皮摩擦过的气球能粘在墙面上小掉下来,下列现象与其实质相同的是( ) A. 寒冷的冬天用湿手摸户外的金属单杠,手会被粘上 B. 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被梳子粘起 C. 两个铅柱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 D. 电视里讲解棋类比赛时,棋子可以粘在竖直悬挂的棋盘上 3.下列关于功、能和热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嫦峨一号”飞船在加速升夺的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B. 地震形成的“堰塞湖”有潜在的危险性,是因为积蓄在高处的湖水有很大的重力势能 C. 物体的温度越高,具有的热量就越多 D. 物体的内能越多,具有的功就越多 4. 在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或有关装置工作时,能量转化由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有( )

5.图中磁体周围磁场分布正确的是( ) 6. 关于磁感线正确的说法是( ) A. 磁感线确实存在于磁场中 B. 在磁体内部磁感线是从N极到S极 C. 将磁铁放在硬纸上,周围均匀地撒上铁粉,然后轻轻地敲打几下,我们就看到了磁铁周围的磁感 D. 磁感线密集的地方磁场强,磁感线稀疏的地方磁场弱,任何两条磁感线都不可能相交 7. 下列提高热机效率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 尽量使燃料充分燃烧 B. 尽量减少废气带走的热量 C. 注意保养,保证转功部分良好的润滑 D. 尽量少消耗能量,缩短开机时间 8.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由于吸热而升温,若它们的比热容之比为2:1,升高的温度之比为3:2,则它们吸收热量之比为( ) A.3 : 4 B.4:3 C.1 : 3 D.3 : 1 9.一台四冲程内燃机飞轮转速为1 200 r/min,它在l s内完成( ) A . 20个冲程,做了20次功 B . 做了10次功,运行了40个冲程 C . 40个冲程,做了40次功D.运行了120个冲程,做了30次功 10.有质量相同的两块金属铅和铝,已知铅的比热容小于铝的比热容,则( ) A.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铅吸收的热量一定大于铝吸收的热量 B.它们降低相同的温度,铝放出的热量一定大于铅放出的热量 C.它们放出相同的热量后,铝降低的温度一定大于铅降低的温度 D.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铝升高的温度一定大于铅升高的温度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共28人,从上学年考试成绩来看,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较差,物理成绩很不理想,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牢固,缺乏灵活应用的能力。二是物理计算能力不强。针对以上两个方面的问题,本期工作的重点是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突破,如果能突破这两个问题,那么学生的物理成绩将会有很大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1)教材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培养的目标。在内容上,注意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政治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材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出发,在知识选材上,适当加强联系实际、适当降低难度,既考虑现代生产发展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又考虑当前大多数初中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实际可能。在处理方法上,适当加强观察实验,力求生动活泼,既有利于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培养能力、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获得素质上的提高。 (3)教材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三、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章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第十二章物态变化六种物态变化及其吸放 热、对一些物理现象的解 释 液化和汽化 升华和凝华 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比热容;内燃机;热机效 率 比热容和热机效率的 计算 第十四章了解电路电路组成、串联电路和并 联电路、电流 并联电路、电流、电压 第十五章探究电路电阻和变阻器;欧姆定律; 伏安法测电阻;电阻的串 联和并联 变阻器、电阻的串联和 并联 第十六章 从测算家庭电费说起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 关;功率;测量电功率 测量电功率 四、教育教学方法与措施 1、科学地布置作业,尽量减少重复作业,提高作业的效益。及时检查或批阅作业,采用书面作业与实践操作作业相接合的方式,通过作业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2、课后抽出一定的时间辅导学生,解答疑问,点拔思路,也以便学困生完成作业。 3、做好每一章的复习和测试工作,做好期中复习和期末复习工作,完成教学的结尾工作。 4、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让学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在了解和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中拥有满足感及兴奋感。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11月月考物理试题(第二阶段测试)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11月月考物理试题(第二阶段测试)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 A.电流表A示数与A1示数的比值一定变小 B.电流表A1示数与A示数的比值一定不变 C.电流表A示数变化量与A2示数变化量的比值一定变大 D.电流表A2示数变化量与A示数变化量的比值一定不变 2 . 关于能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B.能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能量转化的过程 C.摩擦生热是创造了热,并不符合能量守恒定律 D.按照能量守恒定律,宇宙中能量的总量永远不会增减 3 .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发生的现象是() A.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 B.电流表指针有明显偏转,电压表指计几乎不动 C.两表指针均有明显偏转

D.两表指针均几乎不动 4 . 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0℃的冰没有内能 B.冬天用热水袋暖手是利用热传递来改变内能 C.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D.物体的内能越多,其机械能就越多 5 . 关于能源、能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源是人类物质生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B.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是目前正在努力研究、开发的新能源 C.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会消灭,但可以创造 D.电风扇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6 . 运用初中阶段学习形成的认知规律进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靠近的甲、乙两个轻质小球相互吸引,若甲带正电,则乙可能带负电或不带电 B.电路中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C.两个灯泡的电压相等,说明两个灯泡一定是并联的 D.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串联在电路中,则靠近电源正极的灯泡较亮 7 . 物理学中有许多重要的数据,很有必要记住它们.下列物理数据记忆错误的是 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B.我国家庭电路电压是220 V C.水的密度是1.0×103kg/m3D.1标准大气压等于76 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8 . 以下事例中,有一选项改变内能方式与其它三个选项不同的是 A.手电筒工作时灯泡内钨丝内能的增加 B.汽油机压缩冲程中气缸内混合燃料内能的增加 C.反复弯折铁丝,铁丝弯折处温度升高 D.金属汤勺放在热汤中,其温度升高 二、填空题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11月月考语文试题D卷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11月月考语文试题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纪实性手法向西方国家大量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的事迹。 B.《红星照耀中国》始终是许多国家的畅销书,直到作者去世以后,它仍然是国外研究中国问题的首要的通俗读物。它是忠实描绘中国红色区域的第一本著作。 C.《昆虫记》既是科普著作,同时也是文学经典,全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情趣。 D.在法布尔笔下,小甲虫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杨柳天牛“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的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 2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A.酝酿(niàng)着落(zháo)资容花枝招展 B.贮蓄(zhù)莅临(lì)粗犷争先恐后 C.静谧(mì)应和(hè)吝啬呼朋引伴 D.稀疏竦峙(zhì)屋檐咄咄逼人(duō) 3 .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诫子书》的作者是诸葛亮。“书”指书信。 B.《春》和《天上的街市》都是朱自清的作品。 C.《金色花》是俄国诗人泰戈尔的作品。 D.《狼》选自于《聊斋志异》,作者是明朝文学家蒲松龄。 4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沪科版)

九年级上物理复习提纲(沪科版) 第十一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一、温度与温度计 1.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2.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常用的温度计有如下三种: (1)实验室温度计,用于实验室测温度,刻度范围在20℃~105℃之间,最小刻度值为1℃。 (2)体温计。用于测量体温,刻度范围35℃~42℃,最小刻度值为0.1℃。 ℃~50℃,最小刻度值为1℃。 (3)寒暑表。用于测量气温,刻度范围20 以上三种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 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方法 (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熔点与沸点 1、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3.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4.规律: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5.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3.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4.汽化的两种方式: (1)蒸发:①定义: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③特点:吸热致冷 (2)沸腾:①定义: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为沸点。②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③特点: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三.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 1.熔化是吸热过程。 2.汽化是吸热过程。 3.升华:①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②升华是吸热过程。四.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 1.凝固: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凝固是放热过程。 ②晶体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③规律: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2.液化:①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液化是放热过程。 ②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3.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凝华是放热过程。 五水资源与水危机 1、资源危机的原因:水污染 2、水污染的罪魁: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 一、物体的内能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内能大小的决定因素:质量、温度、状态。 (3)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对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大,但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溶化)。对于不同的物体,温度高的物体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4)把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之为热运动。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把答案填入下表)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一江春水向东流 B. 海水奔腾 C. 心潮澎湃 D.流星似箭 2、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A.运动员、汽车、羚羊 B.汽车、羚羊、运动员 C.羚羊、汽车、运动员 D.运动员、羚羊、汽车 3、加油机在空中给战斗机加油时,若加油机的速度为600km/h,则此时战斗机的速度尽可能是() A.0km/h B.等于600 km/h C.大于600 km/h D.小于600 km/h 4、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可知,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与时间或路程无关 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速度随时间或路程的改变而改变 5、游客坐在船中逆流而上,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A.船仓 B.河水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岸上的树木 6、在使用小提琴前,乐师常旋动琴弦轴以调节琴弦的松紧,俗称“定弦”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7、小沈阳在xx年的春晚小品“不差钱”中模仿歌手刀郎的声音,观众感觉很像。从物理学角度看,小沈阳主要是模仿了刀郎歌声的() A.音速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8、某人测得总页码为200页的书厚度是9.00mm,则该书每张纸的厚度为()

A B C D A.0.18mm B. 0.045mm C. 0.09mm D.0,36mm 9、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1,则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为( ) A.3:1 B.3:4 C.5:3 D.4:3 10、物体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6m/s ,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4m/s ,则整个过程中,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A.5m/s B.4.8 m/s C.17.5 m/s D.16.7 m/s 11、下列实例中,不能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的是( ) A.清洗钟表的精细器件 B.利用超声波加工高硬度工件 C.外科医生用超声波切除病人体内的结石 D.孕妇作“B 超” 12、蜜蜂栽花蜜飞行时,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300次;不载花蜜飞行时,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400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出蜜蜂是出去采蜜,还是采蜜回来,养蜂人辨别所依据的特征是( ) A.声音的音调不同 B.声音的响度不同 C.声音的音色不同 D.飞行的路线和高度不同 13、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的关系的是( ) 14、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泡沫塑料球,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 )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 C.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15、关于扩音机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改变响度 B.改变音调 C.改变音色 D.减小声音的分散

沈阳市2019年九年级11月月考物理试题A卷

沈阳市2019年九年级11月月考物理试题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流越大电压就越大 B.电压一定时,电阻与电流成反比。 C.电阻一定时,电压与电流成正比 D.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是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 2 . 如图所示,物体A在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匀速运动了一段距离s,试比较拉力F1、F2及拉力所做的功W1、W2 的大小(滑轮重、绳重及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F1=2F2 W1=W2 B.F1=F2 W1=W2 C.F1=4F2 W1= W2 D.F1=F2 W1=W2 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塑料挂钩的吸盘贴在光滑的墙上,说明吸盘具有吸力 B.地面上的大木料所受的重力和它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在空中静止时,运动员对杠铃做了功 D.手撑遮阳伞迎风前行,若始终保持伞面水平,感觉伞的重量比实际小一些

4 . 下列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剪刀B.钳子 C.镊子D.瓶起子 5 .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5V,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为1V。则 A.通过灯泡L1的电流比L2的电流大 B.灯泡L1两端的电压是1V C.灯泡L1和L2的电阻之比是4:1 D.若灯泡L1灯丝烧断,电压表示数为零 6 . 光敏电阻的阻值是随环境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增大的.要想设计一个通过电表示数反映光敏电阻随环境光照强度变化的电路,要求光照强度增大时电表示数减小,如图中电路不符合要求的是 A.B.C.D. 7 . 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B.物体的温度降低一定是放出了热量 C.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D.0℃的冰块没有内能 8 . 如图所示是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其中属于排气冲程的是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一次月考测试卷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甲、乙两个同学沿相反的方向拉测力计,各用力200牛.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A 100 牛 B 、200 牛C、0 牛D、400 牛 2、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点上x k b 1 .c o m 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3、若不考虑空气的阻力,扔出手的铅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 A、重力 B 、重力和手对铅球的推力 C 、手对铅球的推力 D 、不受 任何力 4、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以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 B 、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D 、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 5、一个物体沿圆形轨道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则物体的运动状态() A、不断改变B始终不变 C 、有时改变,有时不改变D、无法确定 6、“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人实现“奔月”的梦想将成为现实,试 分析,下列哪种活动在月球上不可实现—(). A、利用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 B 、利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歌声 C利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D 、利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 7、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下列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A、拍打衣服,把灰尘拍去 B 、将足球射入球门 C、公路上汽车限速行驶 D 、跳远时快速助跑 &自行车骑得太快,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这是由于() A、运动快,所以惯性大,因此难停下来 B、刹车时产生的惯性不够大,所以难停下来 C、由于惯性,即使紧急刹车,也需要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 D、刹车时来不及克服惯性,所以难停下来 9、如图一所示,各物体受到的两个力中彼此平衡的是() (图一) 10、如图二所示,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E、物体所受重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A

人教版九年级11月月考物理试题精编

人教版九年级11月月考物理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如图所示,甲为可调亮度台灯,乙为调节合灯亮暗的电位器的结构图,b与金属滑片相连,转动旋钮可调节灯泡亮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若只将接入电路,顺时针转动旋钮灯泡亮度变暗 B.若只将接入电路,转动旋钮灯泡亮度不变 C.电位器调节灯泡亮度与滑动变阻器的原理相同 D.电位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横截面积来改变灯泡亮度 2 . 如图所示,小明用一可绕O点转动的轻质杠杆,将挂在杠杆下的重物提高,他用一个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使杠杆由竖直位置缓慢转到水平位置,在这个过程中此杠杆() A.一直是省力的B.先是省力的,后是费力的 C.先是省力的,后是费力的D.先是费力的,后是省力的 3 .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究最早是从静电现象开始的.对静电现象的认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B.自然界只有正、负两种电荷

C.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D.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 4 . 如图所示的电路,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b 端移动过程中 A.电流表示数变小 B.电压表示数变大 C.灯泡的实际功率变大 D.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 5 . 如图所示,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另一端连接一个小球。弹簧未发生形变时,小球静止在A点。用手把小球向左运动压缩弹簧至B点后松开手,小球在水平光滑地面BC间来回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小球从B运动至A的过程,弹簧产生的弹力变大 B.当小球从B运动至C的过程,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小球的动能 C.小球在A点时的机械能最大 D.在来回运动中,小球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6 .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断开,甲、乙两表是电流表时,两表的示数之比I甲:I乙=1:3,当开关S 闭合,甲、乙两表是电压表时,两表示数之比U甲:U乙为

九年级英语11月月考试题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英语十一月份月考 I.根据句意和首字母提示填入适当的词,使句意完整。(10分) 1. My son likes reading in his s_________ time. 2. They r_________ a letter from their son once a month. 3. You mustn’t drive a car if you don’t get a driver’s l_________. 4. Many animals are in danger now. We are worried about their s_________. 5. If you s__________ to your dream, you will succeed through your hard work. 6.Don’t make n________, my grandfather is sleeping. 7.If you stay up late at night, you will feel s______ in class the next day. 8.I love music that I can sing a_________ with. 9.It’s sunny and warm tomorrow . Let’s go to the park and have a p__________. 10.He was hurt b________ in the accident. II.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10分) 11.After her death, Charles felt a great sense of__________(sad) and loss. 12.The __________(direct) of the film is Zhang Yi mou. I’ve seen it twice.. 13.My wound is still ________(pain). 14.Tom feels like _________(watch) action movies 15.It’s a wise __________(choose) to wear the white tie. It matches your shirt well.. 16.Little girls shouldn’t get their ears ___________(pierce). 17.She has got a lot of ________(value) information from the meeting. 18.Have you heard of the song ________(call) Yesterday Once More? 19.There must be something _________(visit) our homes in the neighborhood. 20.We are afraid of _________(wolf) because they are scary. III. 单项选择。(20分) ( )21. --I think the girl under the tree must be Tina. --No, it ______ be her. She is in the library now. A. can’t B. mustn’t C. may D. may not ( )22. Not only my p arents but also my grandfather ______ f lying to Beijing next weekend. A. is B. are C. was D. were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沪教版)汇总教学提纲

八年级第一册 测量的历史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 m 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 1 米. 3.长度的单位关系是: 1千米= 103米;1分米= 10-1米, 1厘米= 10-2米;1毫米=10-3米 4.人的头发丝的直径约为:0.07 mm 地球的半径:6400 km 5.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线是否磨损;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6.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 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 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 的直径,测量一页纸的厚度. (2)辅助法:方法如图: (a)测硬币直径; (b)测乒乓球直径; (c)测铅笔长度。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 7.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秒表。在国际单位中时间的单位是秒 (s),它的常用单位有小时,分。1h= 60 min= 3600 s. 第一章声 1-1声波的产生和传播 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音速度: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340m/s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

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 气体 体快。利用回声可测距离:总总vt S s 2 1 21== 4.声音的传播形式:声波 5.声音传递 信息 和 能量 6. 可听声:频率在20Hz ~20000Hz 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 的声波。 1-2 声音的特质 1.乐音的三个特征: 音色 、 音调 、 响度 。 (1)音调:是指声音的 高低 ,它与发声体的 振动频率 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 强弱 ,跟发声体的 振幅有关 、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3)音色:不同乐器、不同人之间他们的 音色 不同 2.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30dB ~40dB 是较理想的环境,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90 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50 分贝。 3.噪音与乐音的区别:是否为有规律的振动 4.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 声源处 减弱;(2)在 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 人耳 处减弱 第二章 光 1.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3.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4.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影子、日食、小孔成像、 2-1光的反射 1.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2.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 3.反射的种类:镜面反射、漫反射 4.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5.平面镜成像特点: 光

最新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1月月考质量检测试卷1(含答案)

最新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1月月考质量检测试卷1(含答案)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学校: _______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 1.我们身边有许多常见的物理量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以下估测值正确的是() A. 一只卤鸡蛋的质量约为600g B. 一般洗澡水的温度约为65℃ C. 黑板的长度约为10m D. 成年人正常步行5min通过的路程约为360m 【答案】D 【详解】A.一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0g,A不符合题意; B.人的正常体温是37℃,洗澡时水的温度应略高于体温,不可能达到65℃,B不符合题意;C.教室宽度在8m左右,黑板大约时候教室宽度的一半,大约4m,C不符合题意; D.正常人步行速度在1.2m/s左右,5min路程约为360m,D符合题意。 2.春节我们看到央视举办的诗词比赛,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 “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B. “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C. “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D. “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答案】B 【详解】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A错误; B.露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需要放热.故B正确;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C错误; D.冰是水凝固形成的,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故D错误. 3.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公式s=vt说明 A. 速度越大,则路程越长 B. 时间越长,则速度越大 C. 速度一定时,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D. 路程一定时,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答案】C

(参考)2019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

(参考)2019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大米发生霉变 B.冰融化成水 C.木材变成木炭 D.葡萄酿成美酒 2.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滴加液体 C.加热液体D.读取液体体积 3.水是生命的源泉,下列“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B.井水C.蒸馏水D.自来水 4.小李学习了水的有关知识后,自制了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净水器中的活性炭起吸附作用

B.该净水器可以降低自来水的硬度 C.该净水器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D.该净水器可将自来水变为蒸馏水 5.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氢气B.氯化钠C.水D.二氧化碳 6.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 B.酿制美酒﹣﹣分子本身发生改变 C.空气液化﹣﹣分子间间隔改变 D.汽油挥发﹣﹣分子体积变大 7.下面是4位同学对分子、原子、离子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B.C.C D. 8.“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了() A.分子之间有间隔B.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C.分子的体积变大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 9.诗词、名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诗句或名著事件的描述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伐薪烧炭南山中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0.人们在阳光照射的树林里,会感到空气特别的清新,其原因是树林里有极少部分的氧气被转化成具有杀菌消毒作用的臭氧(O3).下列关于臭氧和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之间的转化是物理变化B.它们之间的转化是化学变化C.它们同属于一种物质D.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九年级上学期数学11月考试卷真题

九年级上学期数学11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1. 北京教育资源丰富,高校林立,下面四个高校校徽主体图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 北京林业大学 B . 北京体育大学 C . 北京大学D . 中国人民大学 2. 如图,在⊙O的内接五边形ABCDE中,∠CAD=35°,∠AED=115°,则∠B的度数是() A . 50° B . 75° C . 80° D . 100° 3. 下列汽车标志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 B . C . D . 4. 已知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2mx+4=0的一个解,则m的值为() A . 2 B . 0 C . 0或2 D . 0或﹣2

5.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 半径是弦 B . 弧是半圆 C . 大于半圆的弧是优弧 D . 过圆心的线段是半径 6. 将函数y=2x2的图象向右平行移动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可得到的抛物线是() A . y=2(x+1)2-5 B . y=2(x+1)2+5 C . y=2(x-1)2-5 D . y=2(x-1)2+5 7. 设直线x=1是函数y=ax2+bx+c(a,b,c是实数,且a<0)的图象的对称轴,() A . 若m>1,则(m﹣1)a+b>0 B . 若m>1,则(m﹣1)a+b<0 C . 若m <1,则(m +1)a+b>0 D . 若m<1,则(m +1)a+b<0 8. 如图,六位朋友均匀的围坐在圆桌旁聚会.圆桌的半径为80cm,每人离桌边10cm,又后来两位客人,每人向后挪动了相同距离并左右调整位置,使8个人都坐下,每相邻两人之间的距离与原来相邻两人之间的距离(即在圆周上两人之间的圆弧的长)相等.设每人向后挪动的距离为xcm.则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A . B . C . 2π(80+10)×8=2π(80+x)×10 D . 2π(80﹣x)×10=2π(80+x)×8 9. 如图,在Rt△ABC中,∠BCA=90°,∠BAC=30°,BC=2,将Rt△ABC绕A点顺时针旋转90°得到Rt△ADE,则BC扫过的面积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