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 苏轼完美版

赤壁赋  苏轼完美版
赤壁赋  苏轼完美版

赤壁赋苏轼

朱蕴丹

第一课时

一、简介作者及其思想,代表作品

苏轼(1037——101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宋代文学家、书画家。他在诗、词、文、书法、绘画等多方面都达到一流水平,是一个全能型的作家。苏轼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在文学上取得很高的成就,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韩愈,刘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苏轼又与北宋古文运动领导欧阳修并称“欧苏”,在诗歌方面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在词作方面与南宋大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在书法上,他又是我国古代楷书的四大流派(颜真卿、柳宗元、欧阳洵、苏轼)之一,在书法史上地位很高。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注:“乌台诗案”,在新旧两派的激烈斗争中,苏轼因反对主张变革的王安石一派,元丰二年(1079),李定、舒亶dǎn、何正臣三人摘出他的一些讽刺新法的诗句,加以弹劾。“乌台”,即御史府,是专任弹劾百官的中央机关。)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是一个有名的文字狱,也是一个冤狱。苏轼差点儿被杀头。他被贬到黄州后,每次游览人们传说的古战场赤壁,都不免触景生情,发出惊世浩叹,他写成《前赤壁赋》时,展纸挥毫写了一幅长卷,留传于世。公元1100年,徽宗即位,苏轼终于遇赦北归,次年7月客死于常州。

苏轼是位少有的旷世奇才,他是词豪放派的创始人。词豪放高旷,情浓意深,《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就是这一词风的代表作。

苏轼十分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反对华而不实,主张革新独创。叙事和游记类的散文在苏轼的文章中艺术价值最高,有不少广为传诵的名作,如记人物的碑传文如《潮州韩文公庙碑》,(这块碑刻就放置在韩文公祠正堂的南墙下,是韩祠内现存最古老的一块石碑,石头被玻璃罩罩起来,但风化已经很严重。)记楼台亭榭的散文如《喜雨亭记》,都是极具代表性的。苏轼写景的游记,多以捕捉景物特色和寄寓理趣见长,像《石钟山记》、前后《赤壁赋》,借景寓理,达到诗情画意和理趣的和谐统一。

二、整体感悟

1、正音

2、诵读,你对《赤壁赋》有何感觉?

抑扬顿挫的声韵美,给人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巴金说给人一种潇洒神奇、出尘绝俗的纯净的美感。

3、对照注释,翻译课文。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同客人乘船游于赤壁之下。清风缓缓吹来,江面上水波平静。于是举杯邀客人同饮,吟咏《诗经·陈风·月出》一诗的“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北斗星和牵牛星之间徘徊。白茫茫的雾气笼罩着江面,波光与星空连成一片。我们听任苇叶般的小船在茫茫万顷的江面上自由飘动,多么辽阔呀。像是凌空飞去,不知将停留在何处;多么飘逸呀,好像

超越尘世,自由存在,长出羽翼飞离尘世,登上了仙境。

于是,喝着酒,快乐极了,敲着船舷唱起来。歌词说:“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拍打着清澈的江水啊,击碎了流动的波光。多么悠远啊,我的情怀,仰望着我思慕的人儿啊,她在那遥远的地方。”客人中有吹洞箫的,按着歌声吹箫应和。箫声呜呜,像是怨恨,像是思念,像是啜chuò泣,像是在倾诉,余音悠扬,像一根轻柔的细丝延绵不断。(洞箫乐声)使潜藏在深渊中的蛟龙感动得起舞,孤舟上的寡妇伤心得哭泣。

我不禁感伤起来,整理了衣裳,端正地坐着,问客人说:“为什么会这样呢?”客人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川缭绕,郁郁苍苍,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当他夺取荆州,攻下江陵,顺着长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族旗遮蔽天空,在江面上洒酒祭奠,横端着长矛朗诵诗篇,本来是一代的英雄啊,可如今又在哪里呢?何况我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与糜鹿为友,驾着一叶孤舟,在这里举杯互相劝酒。只是像浮游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哀叹我生命的短暂,而羡慕长江的流水无穷无尽。希望同仙人一起遨游,与明月一起长存。我知道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只能把箫声的余音寄托给这悲凉的秋风。”

我说:“你们也知道那水和月亮吗?江水日夜东流,但大江仍在;月亮阴晴圆缺,但最后没有增减。要是从它们变化的一面来看,那么,天地间一切事物,甚至不到一眨眼的工夫就发生变化;要是从它们不变的一面来看,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存的,又何必羡慕它们呢?再说,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人,假如不是为我所有,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能得到。只有这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了才成为声音,眼睛看到了才成为颜色,占有它们,无人禁止;使用它们,无穷无尽。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能够同你们共享。”客人听了之后,高兴地笑了。洗净杯子,重新斟酒,菜肴果品已经吃完了,杯盘杂乱地放着。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中,不知不觉东方已经亮了。

三、合作探究

这篇文章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幅诗情画意的夜游图。

1、鉴赏第一段

(1)哪些语句交待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叙述笔墨极其到位而简略传神。

(2)第一段景物描写美在何处?为什么写得赛似仙境?

苏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轮皓月,下面是万顷碧水,月光如烟雾般笼罩江面,清风徐徐吹拂,一叶扁舟如一片苇叶,轻浮水面,任意左右东西。景色澄澈,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作者写自己在辽阔江面上泛舟,仿佛在浩荡太空中乘风飞行、毫无阻碍,简直就要远离人世,悠悠忽忽升入仙界里去了,令人陶醉其中,赏心悦目。

作者一段描写蕴含着一种深沉隽永的诗意,一下去把人带进了诗的国土,沉醉在山水风月之中,同作者一起去领略那深蕴的人生意义,这种境界和意蕴是过去的赋从来没有表现的。

(3)哪些语句描绘了“七月既望”之夜赤壁的景色?这样的景致使泛舟者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感受?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景语,却又蕴涵了主人公的审美感受。本文以

抒写情志为主,不像《阿房宫赋》那样以铺叙带议论,因而,对景物的描绘仅寥寥数笔,全篇景语只有六句,即此处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和下文的“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歌曲中的“桂掉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这六句极为凝练简洁,总写了江风和江月的空灵之美。清风明月,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作者不禁心旷神怡、飘飘欲仙。

(4)哪些语句是叙事?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则是写事,有主客的劝酒对话,又有诗歌吟诵,酒香扑鼻,歌声琅琅,客观的景物和主观的言行交替轮换着涌上笔端。

(5)“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参考译文:我们听任苇叶般的小船在茫茫万顷的江面上自由飘动,多么辽阔呀。像是凌空飞去,不知将停留在何处;多么飘逸呀,好像超越尘世,自由存在,长出羽翼飞离尘世,登上了仙境。)这句话有没有叙事的成分?有。有没有抒情的成分?有。可以说,是融叙事抒情于一体。

(6)为什么苏轼在船上诵读“明月之诗”里的“窈窕之章”?补充:“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是指《诗经·陈风·月出》诗的第一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亮出来了,一片皓洁,美人儿楚楚动人,体态轻盈身段苗条,惹人思念心忧)。因为“七月既望”正好是七月十六日,月圆之夜,这时候本来应该出现的月亮还没有出现,吟明月之诗似乎是为了召唤月亮出现,而月亮也似乎听到苏子的呼唤声,“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一轮明月冉冉升起了。《月出》诗写出了在月亮光下美人娇好的容貌和悠闲体态,引起感情上爱慕和烦闷不安。这与下文扣弦而歌的歌词的内容是有联系的,所以吟此诗也有引出下文“望美人”的作用。

(7)“徘徊”用来描写月亮是否恰当?

“徘徊”用来回走动的意思,在这里用来描写月亮移动缓慢之意,侧面写了作者的心理,他觉得月亮对游人含情脉脉,不忍离去,因而对冰清玉洁的月亮产生了愉悦之情。这是情景交融的运用。词简情真,炼词生动。

(8)“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作者先写景后抒情,因景生情。这个秋夜澄澈优美,明月朗照,清风徐来,波光粼粼,露珠打在叶子上显出凛冽的白色。主客载酒荡舟,犹如行驶在空明之中,自然感到飘飘欲仙。

(9)齐读第一段。

小结:本段展示了一种与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诵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本段的感情色彩以喜悦为主。

第一段,写夜游之乐——美事、美景、美感。

2、鉴赏第二段

接着由欢乐转为悲哀,引起下文主客一问一答的哲理议论。以“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引入饮酒放歌的欢乐场面。

在中国古代诗歌传统中,香草美人代表了对于美好事物和理想的无比向往和追求,“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既强烈表达了追求美好事物和理想的信念,也反映了内心的迷茫和怅惘,从欢乐的放歌转入客人悲凉箫声的描绘。箫声悠然升起,交织着异常复杂的感情,悲凉是其主调,因此,连用了哀怨、爱慕、哭泣、申诉、潜龙舞、嫠妇泣等六个比喻,艺术联想真切动人,众人的情绪在箫

声中转向悲凉了。

(1)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变化是否太突兀?悲从何来?

从“扣弦而歌”的歌词看,显然是从《月出》诗里生发出来。“流光”指江面上闪烁荡漾的月光,不就是“月出,皎兮”么?“美人”即心上漂亮的人儿,不正是“佼人僚兮,舒窈纠兮”么?“渺渺兮予怀”表现临风怅惘,思绪黯然,不就是“劳心悄兮”么?但这歌词与单纯的民间情歌有所不同,这里的“美人”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表现的是政治的感慨。悲从何来,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看到江水之阔,面对宇宙之大,难免产生知音何处,而发出天各一方之叹,在游赏之“乐”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了,这“乐”本就属于苦中作乐,借山水而暂时排遣其内心的郁闷,所以,从“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失望心情中进一步引出忧患整个人生的哀思来。所以,可以说,感情从乐到悲的变化的过渡是很自然的,并不突兀。经过吟诗与吹箫的描写,使“泛舟”的快乐气氛向悲凉转化,完成了两段之间的过渡。(这也是本段在全文结构中所起的作用)

(2)这一段可以分为几层?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可以分两层:①写作者的歌声②答客人的箫声。本段营造了一种主客之间箫歌互答、由乐到悲、悲喜交集的境界。

(3)由乐到悲的第二层心境通过什么来写的?

客人的箫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连用了五个比喻,形象写出了箫声的幽怨悲凉,使人如闻其声,催人泪下。[“慕”不是“爱慕”,(如果是,则与文句矛盾)而是“思念”。“如慕”就是“又像在思念”。]“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用了夸张手法,突出了箫声的效果,描绘得形神兼备!

(3)这种借音乐来抒写一腔忧思哀绪的写法,是古典诗歌常用的手法,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借琵琶写愁情。

(4)齐读第二段。

小结:作者与友人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尽情地领略其间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在浩瀚无涯的江面上,随波飘荡,就好像在太空中乘风飞行,悠悠忽忽地离开人世,超然独立。

作者饮酒乐极,扣弦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这里所说的“美人”实际上乃是作者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一曲洞箫,凄切婉转,其呜咽低回,感人至极,使作者感情骤变,由欢乐转入悲凉,使文气波澜起伏。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箫声的悲凉。

四、布置作业:背诵第一、二段,预习第三、四段。

第二课时

一、导入: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的第一、二两段,既感受了作者因泛舟月夜而生的飘然和悲哀。接下来我们学习第三段和第四段。

二、合作探究

1、鉴赏第三段

在悲凉的音乐之中,主客一问一答,借客人之口道出自己对天地人生的感触。从眼前所见的明月、江水、山川,到曹操的其人其诗及功业的联想,引发抚今追昔的感慨。“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湘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zhú舻lú千里,族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一气贯注,笔力奇伟,从音韵节奏上反映出

了赤壁大战的紧张氛围。

(1)第三段是如何联系上曹操的?

当年在赤壁叱咤风云的有曹操,而今天在这里游荡的有苏子和客。由眼前的明月联想而起曹操的诗句“月明星稀”,由身边的赤壁又联想到曹操“横槊shuò赋诗”和赤壁之战的情景。

(2)写曹操的重心放在哪里呢?

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这句上,是为了突出像他这样又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同归于“空虚”的忧思悲绪上。

(3)第三段为什么要联系曹操?跟曹操的对比有什么作用?

写“曹操”的“吾与子”对比,说明像曹操称雄一世,也逃不脱失败的命运,更何况我们命运不济,仕途坎坷,只有“渔樵qiáo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泛舟喝酒罢了,还谈什么理想,谈什么建功立业?这真令人悲叹啊!(这是客人悲叹的原因之一。)

(4)这一段除了拿“曹操”和“吾与子”作对比,还拿来了什么来对比?

“吾生之须臾”和“长江之无穷”作对比,在天地中的蜉蝣和“吾与子”作对比,“沧海之一粟”和“吾与子”作对比。

(5)这些对比有着什么作用?

“吾生之须臾”和“长江之无穷”对比说明人生短暂如匆匆过客。

“蜉蝣于天地”、“沧海之一粟”与“吾与子”对比,说明人的渺小。

对人生渺小而短暂的感叹,这是客人抒发第二个悲叹的原因。(这是悲叹原因之二。)

想要像长江、明月、仙人一样长存而不可得。这是现实与理想的对比,说明想长生不老而不能,因此只能“托遗响于悲风”。(这是悲叹原因之三。)(6)徐来的“清风”,已变成了“悲风”,这显示了情绪的变化,是融情于景的抒写法。

(7)第三段客人的话是否也是苏轼自己心境的表达?如果是,那么苏轼一贯的豪放风格与文中“悲”的感情是否矛盾?

文中“客”和“我”的对话是苏轼让从前的苏子和现在的苏子通过文章进行一场超时空的链接。客的的回答,正是苏轼自己贬斥黄州后的苦闷和迷惘的写照。在《念奴娇》词里不也说“人生如梦”吗?这种感情和豪放派风格是不矛盾的。一般人,在忧患于人生短暂和空虚时,很多人(像曹操)“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喝酒,及时行乐。(像唐诗人韦庄)“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可是苏轼不是这样,他认同李白的“借酒销愁愁更愁”。所以求“解脱”是借客之口,来表达自己的悲绪。但“醉翁之意不在酒”,苏轼并不是要宣扬这种悲观的论调,而是沿用赋家“抑客伸主”的方法,力求阐明万物变与不变的道理,超脱于无益的悲观,精神世界也随之而转入一个更新的境界,因此文中的“悲”与豪放风格并不矛盾。

(8)齐读第三段。

小结:作者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慨。作者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等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云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散尽,想到自己被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生命如蜉蝣般短暂,渺小得犹如沧海一粟,长生不老的理想境界又不可能实现,于是只能借箫声来表达满腔的悲情愁绪了。

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暂无常的悲观情绪——生活空虚、生命短暂、欢

乐难久。

4、鉴赏第四段

第四段,作者从大自然亘古不变的美妙风光中领悟到了人生的境界,心情变得豁达开朗起来。“苏子”的回答,实际上是针对前一段所表达的内心困惑而作出的解答。以明月、江水作比,既照应了第一段的景物描写,又能从中引发人生的哲学,富有思辨色彩。作者从哲学的高度说明,世界万物和人生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于是,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恬然入睡。主客恬然入睡的结尾,令人回味再三,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体现出在充分的哲学思考之后一种真正的超越。

(1)文章从第四段议论开始由情入理,由感情的抒发到哲理的畅达,进而以苏子的回答把全文的主旨表露出来,从两个层次来论述主旨。一个是“变与不变”的议论,一个是“取与不取”的议论。如何划分层次呢?

第一层到“而又何羡乎?”

(2)第一层从“变与不变”的角度来分析。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从不变的角度,人类和“万物”都是永恒的。因而导出“而又何羡乎?”不必羡慕宇宙的无穷——这一句是针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叹而阐发的。“且夫”句作进一步阐发属第二层。

(3)作者用什么方法来阐述“不变”的观点呢?

以“水和月”作对比,借眼前的景物来说理,寓情于景。这一段的议论,可以看出佛教禅宗对苏轼的影响。他认为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暂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这种“物我一致”、的观点,说明苏轼对生命的肯定和对生命的热爱。

(4)第二层还是围绕同一问题进一步说理,主要是从“取与不取”的角度,重点讲“取”。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这样的议论最后又回到乐趣来了。

(5)苏轼这样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却让人有消极感,他是否有陶渊明归田园居的心境?

苏轼这番话看起来很超脱,但骨子里仍然有人生空虚之感,所以所谓的听任自然,只是一种自我安慰。

他与陶渊明的心境是有区别的,陶渊明是不肯“为五斗米而折腰向乡里小儿”,他是真正厌世的;苏轼的思想从本质上是很矛盾的,他在《念奴娇》中与周瑜比,现在与曹操比,都是感叹人生短暂而不像古代英雄那样有所作为。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说:“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美人’二字,则公真意所在。”

(6)齐读第四段。

小结:这一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苏子的回答,照应了文章的写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不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远不变的,用不着

羡慕江水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该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

第四段,写作者因悲生悟,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而客人转悲为喜,于是主客开怀。——变换角度,摒弃贪欲、及时行乐。

三、拓展探讨

1、苏子听任自然的观点,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是否可取?

在客观形势对自己最不利时,苏轼不是意志消沉,不去幻想,而是顺乎自然、听任自然,积极地去适应现实,这种“听任自然”其实就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在现代竞争的社会中,要立足于社会,我们同样要积极地去适应现实,投身到激烈的竞争中去。

2、“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这种观点在今天值不值得提倡?

值得提倡。“一毫而莫取”的观点的前提是“苟非吾之所有”。如果每一个领导干部们都用这样的立场做官,那现在会少很多贪官,反腐倡廉的工作就好做多了。

3、声音是大自然固有的,不以听、看而存在,此处是否反映了苏轼的唯物主义观点?这反映了苏轼的主观唯心主义。

4、“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是否也是不对的?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作为成语现在还用,如果说是对大自然无节制地索取、破坏,显然是不对的;而作者享受的只限于清风、明月,所以不至于破坏生态。

四、关于结构

1、最后一段为什么以酒后一片狼藉jí,“相与枕藉jiè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的景象作结?

呼应开头,如“舟中”呼应“泛舟”;“东方既白”呼应“月出于东山之上”。结构浑然一体。结尾用“反衬”写法,用“杯盘狼藉jí”的杂乱来反衬内心世界的舒坦、宁静。

2、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和人生态度?

(2)最后写“客喜而笑”,情感转悲为喜。此时的已经不是开头的那种单纯的山水之乐了,“笑”说明了什么?说明分外欣慰和轻松,苏轼通过自我调节,达到精神上的满足。

3、补充:结尾的写法、意味深长,既照应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是向政敌一种暗示:我虽遭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不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4、我们再将全文的思路、作者的感情线索理清一下。作者的感情变化如何?

乐——悲——悟——喜

五、总结:

全文抒情脉络清晰,就在于能够以“意”贯穿前后。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超脱人生的欢快,直观地体现了整个情绪由喜转悲、最后升华为乐的转换过程,情绪的波澜起伏形成了文章最自然的波澜。因此,全文由游起兴,由景生情,由情人理,将写景、抒情和议论融为一体,最后的哲理论述起到了画龙点睛、道明主旨的作用,表达了苏轼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

这篇散文赋,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首先,作者艺术手法高超,把情、景、理巧妙地结合起来,熔为一炉。寓情

于景,借景明理,并同感情的变化紧密配合,使感情波澜起伏,行文富于变化。

其次,作为文赋,它是继六朝骈赋和唐代律赋之后,出现的文赋中的杰作。它一方面突破了传统赋的表现手法、章法结构和语言格式,注入更多的散文因素。另一方面,作者又运用赋体的传统对话手法,让散句和对偶句结合,使文章富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音韵美。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