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安全组——小白教你如何进行代码安全审计

201705安全组——小白教你如何进行代码安全审计
201705安全组——小白教你如何进行代码安全审计

小白教你如何进行代码安全审计

余磊

前言:我知道在看到这标题时很多人是不会点进来看的,有些人也许会问,源代码安全审计,我又不会写代码,何来审计之说。今天,笔者我就手把手教你。坐稳了。本文分为三个环节。在这之前,笔者我进行了一次安全培训,内容就是这篇文章,我今天写出来供大家进行参考学习。不会编程?没关系,看懂一二三就行。不需要太多技术照样进行源码审计。

操作步骤环节

分析问题环节

问题总结环节

话不多说,先看下我准备了哪些东西

1.Fortify工具(静态源代码安全分析工具)

2.SVN里是研发同学提交的源码。

现在的源码审计已经不是以前的那种,想象一下有个炒鸡厉害的的研发工程师在电脑前专门审计你的源码?不不不,现在是工具时代,神器在手,还愁代码不够安全?BUG出在代码,所以从代码出发解决问题往往是最为有效的。

操作步骤环节:

对SVN代码进行了安全扫描,这次我们对项目的其中一个java模块进行了扫描。

报告结果:

我们直接看最终结果吧。分析完并修复之后我们又进行了一次安全扫描。

报告显示一共存在这些漏洞。简单介绍下:

1.不安全的随机数问题

2.日志注入问题

3.资源泄露问题

4.代码注入问题

5.资源泄露问题

6.对象序列化问题

7.方法使用不当问题

8.区域依赖问题

分析问题环节:

好,接下来我们看下如何进行分析,先看下第一个问题:

漏洞1:不安全的随机数问题

问:工具为啥会报这种问题,很多安全问题产生是由于产生错误导致。规避这些错误也是缓解安全问题的一个方式。

答:显示这是jquer.js问题第三方封装好的,我们不便修改。该问题忽略。

漏洞2:日志注入问题

问:怎么分析

答:工具显示SecurityFilter.java 132行存在日志注入,工具推荐我们不能将\n白名单。

我们找到这个文件后,可以看到该value用了2个函数进行处理(框出来的)

定位到这两个函数:

发现并没有处理\n。所以我们的修复方案是在这两个函数中加入\n处理。缺啥补啥。

漏洞3:资源泄露问题

问:这种也属于安全问题?

答:很多时候资源泄露会导致服务器产生异常,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程序处理不当就会报错,错误信息中可能就会导致一些敏感信息泄露在前端,间接产生安全威胁。所以代码质量问题也是安全问题的一类。

问:怎么分析这个问题

答:工具显示CyPanServiceImpl.java, line 479

我们找到这个文件,看名字impl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百科一下:(在Java开发中,通常将后台分成几层,常见的是三层mvc:model、view、controller,模型视图控制层三层,而impl通常处于controller层的service下,用来存放接口的实现类,impl的全称为implement,表示实现的意思。)

分析:打开该文件479行

连接数据库之后,使用完pstmt没有进行任何关闭数据库连接,结果集等

修复方案:在finalize()代码块中正确关闭数据库连接(如图),按顺序关闭好rs,pstmt,conn 即可。

漏洞4:代码注入问题

问:怎么分析

答:报告显示jquery.min.js, line 5,这与第一类相同,第三方封装好的,我们不便修改。该问题忽略。

漏洞5:资源泄露问题

资源泄露问题都是由于没有正确关闭。修复方案与第三个问题相同。不做赘述。

漏洞6:对象序列化问题

分析:工具给出了一个代码模板

将class进行了序列号,明白这个规则后,我们依葫芦画瓢。

首先找到报漏洞的位置:DiskController.java, line 122行

分析:setAttribute是属于getSession()下面的方法,我们双击getSession(),发现它是user

的一个实例。根据参考模板显示,我们需要进行类序列化。

修复方案:以此类推,我们找到user的类,将类实例化。在vo下面

打开后我们加入一段java.io.Serializable,完美解决。

漏洞7:方法使用不当问题

问:这是什么问题?

答:在安全中,不安全的方法,或一些废弃的方法不建议使用,需要更安全的方法替代。工具显示,很多研发同学经常将如下方法进行混淆,错用方法。

找到漏洞位置后,我们将方法进行替换。去掉原来的getBoolean()改成parseBoolean()替换。完美解决。

漏洞8:区域依赖问题

问:这什么问题,我没看懂

答:我们先看下工具提供的正确的编码规范。

其中主要介绍了local.ENGHLISH参数

问:如何进行分析?

答:我们打开漏洞位置32行,发现并没有进行时区设置。

修复方案:加入local.ENGHLISH,完美解决。

问题总结环节

本次主要使用的神器是fortify源码安全审计工具,工具提供了安全编码规范和修复方案。值得大家仔细去研究,反推安全编程思路,这也是一个学习编程的反向思路。旨在帮助那些想学代码编程,又不知道从哪里入手的同学。当然本文只是介绍了部分简单的漏洞分析,更多漏洞分析文章会在以后的文章中逐一介绍,谢谢大家关注。

源代码安全管理制度V

技术部源代码控制管理制度V1.0 一、总则 1、目的: 为保障公司源代码安全不至于泄露,保证源代码的完整,明确源代码控制管理流程,特制定此管理办法。 2、使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所有涉及接触源代码的各部门各岗位,所涉及部门都必须严格执行本管理办法。 3、责权: 源代码直接控制管理部门为技术部。本办法管理重点在于控制管理源代码的完整性,不被非授权获取,不被非授权复制和传播。本办法所指源代码不仅限于公司开发人员自行编写实现功能的程序代码,而且还包括相应的开发设计文档及用于支撑整个平台系统运行所必须具备的第三方软件、控件和其它支撑库等文件。 二、管理内容及要求(根据部门工作情况撰写) 1、源代码完整性保障 所有系统的源代码及相应的开发设计文档均必须及时加入到指定的源代码服务器中的指定SVN库中。

我们研发的平台系统运行所必须的第三方软件、控件和其它支撑库等文件也必须及时加入源代码服务器中指定的SVN库中。 功能开始编写或者调整代码之前,其相应的设计文档必须签入SVN库(由测试组文档管理员负责检查)。 系统编码或代码调整优化结束后,提交技术测试组功能测试之前,相应的源代码必须提交到SVN库。 测试组对功能进行测试时必须从源代码服务器上的SVN库中获取代码,包括必须的第三方软件、控件和其它支撑库等文件,然后进行测试。 所有提交到SVN上的代码必须保证编译通过,而且提交的时候不会影响主干其它程序的正常运行. 2、源代码的授权访问 源代码服务器对于共享的SVN库的访问建立操作系统级的,基于身份和口令的访问授权。(由SVN管理员进行管理和设置) 在SVN库中设置用户,为不同用户分配不同的、适合工作的最小访问权限。要求连接SVN库时必须校验SVN中用户身份及其口令。在SVN库中要求区别对待不同用户的可访问权、可创建权、可编辑权、可删除权、可销毁权。每个用户切实保证自己的用户身份和口令不泄露,用户要经常更换自己在SVN库中账号的口令。同时,工作任务变化或岗位调整后SVN管理员要实时回收用户的相关权限。要获取不属于自己范围内的文件,例如:代码、数据库,需求文档等,需经项目经理和技术部经理审批同意后由SVN管理员授权。

OWASP代码安全审计

源代码安全审计是依据CVE(Common Vulnerabilities & Exposures)公共漏洞字典表、OWASP十大Web漏洞(Open Web Application Security Project)2013,以及设备、软件厂商公布的漏洞库,结合专业源代码扫描工具对各种程序语言编写的源代码进行安全审计。能够为客户提供包括安全编码规范咨询、源代码安全现状测评、定位源代码中存在的安全漏洞、分析漏洞风险、给出修改建议等一系列服务。 服务背景 信息安全问题时刻都有新的变化,新的攻击方法层出不穷,黑客攻击的方向越来越侧重于利用软件本身的安全漏洞,例如SQL注入漏洞、跨站脚本漏洞、CSRF漏洞等,这些漏洞主要由不良的软件架构和不安全的编码产生。 开展源代码安全审计能够降低源代码出现的安全漏洞,构建安全的代码,提高源代码的可靠性,提高应用系统自身安全防护能力。源代码安全审计能够帮助开发人员提高源代码的质量,从底层保障应用系统本身的安全,从早期降低应用系统的开发成本。 服务内容 1.安全编码规范及规则咨询 在软件编码之前,利用测评中心丰富的安全测试经验,为系统开发人员提供安全编码规范、规则的咨询和建议,提前避免不安全的编码方式,提高源代码自身的安全性。 2.源代码安全现状测评 针对系统开发过程中的编码阶段、测试阶段、交付验收阶段、对各阶段系统源代码进行安全审计检测,利用数据流分析引擎、语义分析引擎、控制流分析引擎等技术,采用专业的源代码安全审计工具对源代码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和检测并验证,从而对源代码安全漏洞进行定级,给出安全漏洞分析报告等,帮助软件开发的管理人员统计和分析当前阶段软件安全的风险、趋势,跟踪和定位软件安全漏洞,提供软件安全质量方面的真实状态信息。 3.源代码整改咨询 依据源代码安全测评结果,对源代码安全漏洞进行人工审计,并依据安全漏洞问题给出相应修改建议,协助系统开发人员对源代码进行修改。 源代码安全审计服务流程

企业计算机信息及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企业计算机信息及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一、计算机设备管理制度 1. 计算机的使用部门要保持清洁、安全、良好的计算机设备工作环境,禁止在计算机应用环境中放置易燃、易爆、强腐蚀、强磁性等有害计算机设备安全的物品。 2. 非本单位技术人员对我单位的设备、系统等进行维修、维护时,必须由本单位相关技术人员现场全程监督。计算机设备送外维修,须经有关部门负责人批准。 3. 严格遵守计算机设备使用、开机、关机等安全操作规程和正确的使用方法。任何人不允许带电插拨计算机外部设备接口,计算机出现故障时应及时向电脑负责部门报告,不允许私自处理或找非本单位技术人员进行维修及操作。 二、操作员安全管理制度 (一). 操作代码是进入各类应用系统进行业务操作、分级对数据存取进行控制的代码。操作代码分为系统管理代码和一般操作代码。代码的设置根据不同应用系统的要求及岗位职责而设置; (二).系统管理操作代码的设置与管理 1、系统管理操作代码必须经过经营管理者授权取得; 2、系统管理员负责各项应用系统的环境生成、维护,负责一般操作代码的生成和维护,负责故障恢复等管理及维护; 3、系统管理员对业务系统进行数据整理、故障恢复等操作,必须有其上级授权; 4、系统管理员不得使用他人操作代码进行业务操作; 5、系统管理员调离岗位,上级管理员(或相关负责人)应及时注销其代码并生成新的系统管理员代码; (三).一般操作代码的设置与管理 1、一般操作码由系统管理员根据各类应用系统操作要求生成,应按每操作

用户代码设置。 2、操作员不得使用他人代码进行业务操作。 3、操作员调离岗位,系统管理员应及时注销其代码并生成新的操作员代码。 三、密码与权限管理制度 1. 密码设置应具有安全性、保密性,不能使用简单的代码和标记。密码是保护系统和数据安全的控制代码,也是保护用户自身权益的控制代码。密码分设为用户密码和操作密码,用户密码是登陆系统时所设的密码,操作密码是进入各应用系统的操作员密码。密码设置不应是名字、生日,重复、顺序、规律数字等容易猜测的数字和字符串; 2.密码应定期修改,间隔时间不得超过一个月,如发现或怀疑密码遗失或泄漏应立即修改,并在相应登记簿记录用户名、修改时间、修改人等内容。 3.服务器、路由器等重要设备的超级用户密码由运行机构负责人指定专人(不参与系统开发和维护的人员)设置和管理,并由密码设置人员将密码装入密码信封,在骑缝处加盖个人名章或签字后交给密码管理人员存档并登记。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启用封存的密码,必须经过相关部门负责人同意,由密码使用人员向密码管理人员索取,使用完毕后,须立即更改并封存,同时在“密码管理登记簿”中登记。 4.系统维护用户的密码应至少由两人共同设置、保管和使用。 5.有关密码授权工作人员调离岗位,有关部门负责人须指定专人接替并对密码立即修改或用户删除,同时在“密码管理登记簿”中登记。 四、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1. 存放备份数据的介质必须具有明确的标识。备份数据必须异地存放,并明确落实异地备份数据的管理职责; 2. 注意计算机重要信息资料和数据存储介质的存放、运输安全和保密管理,保证存储介质的物理安全。 3. 任何非应用性业务数据的使用及存放数据的设备或介质的调拨、转让、废弃或销毁必须严格按照程序进行逐级审批,以保证备份数据安全完整。

最新代码审计方案

代码审计方案 我公司为XXXXXX提供全面安全审计信息系统的所有代码。找出(源代码)中的安全漏洞,找到并验证导致安全漏洞的错误代码,并提供修复方案。语言支持:Java、JSP、C、C++、.NET(C#)、XML、ASP、PHP、JS、VB等。操作环境支持:窗口,红色 帽子 Linux、Ubuntu、Centos、麒麟Linux等主流系统。 在服务期间,要: ﹍) xxxxxx 提供一次代码审计,并提交相应数量的(源代码)代码审计报告。 1.1 代码审计服务的内容 代码审计服务的范围包括以主流语言开发的应用系统,如Java、JSP、C、C++、.NET(C#)、XML、ASP、PHP、JS、VB等。,以及用XML语言编写的文件、SQL语言和数据库存储过程等。操作环境支持窗口和红色 帽子 Linux、Ubuntu、Centos、麒麟Linux等主流系统。 源代码安全审计服务从五个方面全面分析软件源代码安全问题:数据流分析:控制流分析、语义分析、配置分析、结构分析。 借助源代码分析工具,对信息系统源代码进行扫描:分析,语言

支持:Java/JSP C/C++, .网络平台,TSQL/PLSQL 寒冷 融合、XML、CFML、ASP、PHP、JS、VB等。操作系统支持: 索拉里斯, 红色 帽子 Linux, 麦克 操作系统 十、 惠普-UX, 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 自动交易系统等。还要找到并验证导致安全漏洞的错误代码,并提供修复方案。 1.2 代码审计服务参考标准 ﹍) CVE(普通 脆弱点 &

暴露) 公共漏洞字典表 ﹍) 开放 网 应用 安全 项目公共漏洞字典表 ﹍) “软件安全开发标准” 27034) ﹍) 独立审计准则第20号——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审计 ﹍) 国家审计署关于印发审计署审计信息系统指南([2012年第11号)的通知 1.3 审计分类 ﹍) 整体代码审计 整体代码审计是指代码审计服务人员对被审计系统的所有源代码进行整体安全审计,代码覆盖率为100%。整体代码审计使用源代

代码安全管理制度

技术部源代码控制管理制度V1.0 总则 一、总则 1、目的:为保障公司源代码安全不至于泄露,保证源代码的完整,明确源代码控制管理流程,特制定此管理办法。 2、使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所有涉及接触源代码的各部门各岗位,所涉及部门都必须严格执行本管理办法。 3、责权:源代码直接控制管理部门为技术部。 本办法管理重点在于控制管理源代码的完整性,不被非授权获取,不被非授权复制和传播。本办法所指源代码不仅限于公司开发人员自行编写实现功能的程序代码,而且还包括相应的开发设计文档及用于支撑整个平台系统运行所必须具备的第三方软件、控件和其它支撑库等文件。 ) 根据部门工作情况撰写) 二、管理内容及要求 管理内容及要求((根据部门工作情况撰写 ) 源代码完整性保障 1、源代码完整性保障 所有系统的源代码及相应的开发设计文档均必须及时加入到指定的源代码服务器中的指定SVN库中。 我们研发的平台系统运行所必须的第三方软件、控件和其它支撑库等文件也必须及时加入源代码服务器中指定的SVN库中。 功能开始编写或者调整代码之前,其相应的设计文档必须签入SVN

库(由技术部负责人负责检查)。 系统编码或代码调整优化结束后,提交技术测试组功能测试之前,相应的源代码必须提交到SVN库。 测试组对功能进行测试时必须从源代码服务器上的SVN库中获取代码,包括必须的第三方软件、控件和其它支撑库等文件,然后进行测试。 所有提交到SVN上的代码必须保证编译通过,而且提交的时候不会影响主干其它程序的正常运行. 2、源代码的授权访问 源代码的授权访问 源代码服务器对于共享的SVN库的访问建立操作系统级的,基于身份和口令的访问授权,由SVN管理员(暂由总助负责)进行管理和设置。 在SVN库中设置用户,为不同用户分配不同的、适合工作的最小访问权限。要求连接SVN库时必须校验SVN中用户身份及其口令。 在SVN库中要求区别对待不同用户的可访问权、可创建权、可编辑权、可删除权、可销毁权。每个用户切实保证自己的用户身份和口令不泄露,用户要经常更换自己在SVN库中账号的口令。同时,工作任务变化或岗位调整后SVN管理员要实时回收用户的相关权限。要获取不属于自己范围内的文件,例如:代码、数据库,需求文档等,需经项目经理和技术部经理审批同意后由SVN管理员授权。

XX系统源代码安全审计报告(模板)

XX系统源代码安全审计报告 XX部门 20XX年X月 页脚内容1

目录 1. 源代码审计概述 (1) 1.1.审计对象 1 1.2.审计目的 1 1.3.审计流程 1 1.4.审计组织 1 2. 源代码审计范围 (1) 3. 源代码审计详情 (1) 3.1.安全风险定义 2 3.2.安全缺陷统计 2 3.3.安全缺陷示例 3 3.3.1.隐私泄露 页脚内容2

4 3.3.2.跨站脚本漏洞 4 3.3.3.SQL注入缺陷 4 3.3. 4.XXX缺陷 4 4. 总结 (4) 页脚内容3

1.源代码审计概述 1.1.审计对象 描述本文档适用范围、场景等相关的背景情况,便于读者充分了解审计对象信息。 1.2.审计目的 描述开展源代码审计工作的目的、依据、要求以及预期效果。 1.3.审计流程 描述源代码代码审计工作的流程,包括但不限于测试环境的搭建、测试方法或模式(例如工具测试、人工检查)、审计报告及整改方案的撰写,并明确各项工作的相关职责方。 1.4.审计组织 描述开展代码审计工作组织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安全保密以及审计工作准备情况。 2.源代码审计范围 描述被审计系统情况,包括但不限于源代码行数、源代码文件大小、设计语言及组件、开发软件环境、系统架构、编译器、系统类库、系统服务器及数据库等信息。 3.源代码审计详情 页脚内容1

3.1.安全风险定义 源代码安全审计是运用工具和人工分析对源代码进行检查,检查系统软件存在的安全缺陷。根据安全缺陷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对检查中发现的各个缺陷给出了相对应的风险评价,并对风险评价中涉及到的各个等级给予一定说明和界定,如风险级别高、中、低并依次描述各级别对应威胁,示例如下: 3.2.安全缺陷统计 描述本次源代码安全审计的代码行数、文件数量、已发现的安全问题总数;分类简述存在的安全问题及数量并与安全风险级别进行对应;已图表形式对发现的安全缺陷进行统计,如下所示: 页脚内容2

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鑫欧克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一、信息安全指导方针 保障信息安全,创造用户价值,切实推行安全管理,积极预防风险,完善控制措施,信息安全,人人有责,不断提高顾客满意度。 二、计算机设备管理制度 1、计算机的使用部门要保持清洁、安全、良好的计算机设备工作环境,禁止在计算机应用环境中放置易燃、易爆、强腐蚀、强磁性等有害计算机设备安全的物品。 2、非本单位技术人员对我单位的设备、系统等进行维修、维护时,必须由本单位相关技术人员现场全程监督。计算机设备送外维修,须经有关部门负责人批准。 3、严格遵守计算机设备使用、开机、关机等安全操作规程和正确的使用方法。任何人不允许带电插拨计算机外部设备接口,计算机出现故障时应及时向电脑负责部门报告,不允许私自处理或找非本单位技术人员进行维修及操作。三、操作员安全管理制度 (一)操作代码是进入各类应用系统进行业务操作、分级对数据存取进行控制的代码。操作代码分为系统管理代码和一般操作代码。代码的设置根据不同应用系统的要求及岗位职责而设置; (二)系统管理操作代码的设置与管理

1、系统管理操作代码必须经过经营管理者授权取得; 2、系统管理员负责各项应用系统的环境生成、维护,负责一般操作代码的生成和维护,负责故障恢复等管理及维护; 3、系统管理员对业务系统进行数据整理、故障恢复等操作,必须有其上级授权; 4、系统管理员不得使用他人操作代码进行业务操作; 5、系统管理员调离岗位,上级管理员(或相关负责人)应及时注销其代码并生成新的系统管理员代码; (三)一般操作代码的设置与管理 1、一般操作码由系统管理员根据各类应用系统操作要求生成,应按每操作用户一码设置。 2、操作员不得使用他人代码进行业务操作。 3、操作员调离岗位,系统管理员应及时注销其代码并生成新的操作员代码。 四、密码与权限管理制度 1、密码设置应具有安全性、保密性,不能使用简单的代码和标记。密码是保护系统和数据安全的控制代码,也是保护用户自身权益的控制代码。密码分设为用户密码和操作密码,用户密码是登陆系统时所设的密码,操作密码是进入各应用系统的操作员密码。密码设置不应是名字、生日,重复、顺序、规律数字等容易猜测的数字和字符串; 2、密码应定期修改,间隔时间不得超过一个月,如发

审计报告

某某审计报告 经业务、技术、安全人员与某某相关人员沟通后编写出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内容分别从业务、技术、安全三个方面概述某某现状及改进方案的建议。一、业务 某某业务现状 1.某某技术团队成员变动较大,现在团队中的技术人员来公司4个月以上就是 老员工,产品技术人员出现技术断层现像。 2.某某没有专门业务经理来负责产品战略规划或业务需求规划,产品规则以技 术人员为核心。产品前期没有专门梳理需求,所有需求在技术人员头脑中。 同样产品前期没有进行架构设计所以系统可扩展性差,现在某些功能扩展性 受限。 3.某某现有正在使用的产品系统有“线上乐百货”、“货款系统”。“线上乐 百货”是线上理财平台其使用联动优势做为第三方资金托管。在沟通中得知 联动优势产品很不好用,比如:金额扣款了,返回数据都没有等等,但是现 在没办法只能先用着。乐百货实现的功能有线上发布理财产品信息、注册、 实名认证、充值、投资、提现。还款功能暂时由线下计算出对各个投资人还 款金额,然后通过商户平台账户单个对借款人还款。在“线上乐百货”线上 发布的理财产品默认是线下审核通过的债权。 4.某某“货款系统”是采购现成的软件,能满足信用借款,无法满足抵押借款。 “货款系统”与“线上乐百货”并未实现对接。 5.某某开发中的产品系统有“债权匹配系统”、“审计加财务系统”。这两个系

统现在处于开发阶段。“审计加财务系统”是一个简单的结算与账单系统, 此系统正处于开发阶段。 6.某某现在的结算、账单、产品管理都是线下完成,无相关业务系统支撑。 对某某业务改进方案的建议 1.稳定项目团队人员,避免出现技术断层。 2.设置专门业务经理岗位,负责整个产品业务规划及产品业务梳理。在业务上负 责对业务分析并梳理出业务流程。根据需求进行原型的设计,编写有效的需求 文档。需求有变更时及时与项目团队沟通并更新需求文档。在项目团队中负责 对团队技术人员、测试人员讲解业务需求。对已开发成果进行需求的验证工作。 3.”线上乐百货“线上平台建议不用联动优势第三方式资金托管,直接使用支付 通道方式。使用支付通道有以下几点好处 A.经济层面,支付通道是不收产品技术服务费,只收取交易费(实名认证费、 充值费、提现费)。而联动优势会按年收取托管费和交易费(实名认证费、 充值费、提现费)。 B.更换第三方资金托管商成本较大,支付通道更换对平台基本不用改造,更 换支付通道接口即可,对用户账户不需要处理。更换第三方资金托管商则 改造成本比较大,需要处理客户历史托管账户等问题。 C.界面易用性,使用第三方支付通道比使用第三方资金托管界面效果友好且 无需跳转到第三方支付界面,而用第三方资金托管在支付时需要跳转至第 三方界面。 4.建议“贷款系统”与“线上乐百货”实现无缝对接。这样实现从借款申请、借 款审核、标的发布、资金募集、划款、还款整个项目生命周期线上管理。

源代码管理制度

源代码管理制度 1代码管理 1.1总则 1、为保障公司源代码和开发文档安全不至于泄露,保证源代码的完整,明确源代码控制管理流程,特制定此管理办法。 2、本办法适用于所有涉及接触源代码的各部门各岗位。所涉及部门都必须严格执行本管理办法。 3、源代码直接控制管理部门为技术开发部。 4、本办法管理重点在于控制管理源代码的完整性,不被非授权获取,不被非授权复制和传播。 5、本办法所指源代码不仅限于公司开发人员自行编写实现功能的程序代码,而且还包括相应的开发设计文档及用于支撑整个系统运行所必须具备的第三方软件、控件和其它支撑库等文件。 1.2源代码完整性保障 1、所有软件的源代码文件及相应的开发设计文档均必须及时加入到指定的源代码服务器中的指定库中。 2、我们研发的产品软件运行所必须的第三方软件、控件和其它支撑库等文件也必须及时加入源代码服务器中指定的库中。 3、软件开始编写或者调整代码之前,其相应的设计文档和代码必须先从相应的SVN库进行SVNUpdate操作。软件编码或功能调整结束测试正确无误后,相应的源代码必须进行SVNCommit操作,在最终进行SVNCommit操作之前需要再进行SVNUpdate操作,查看是否有冲突产生,如果有冲突产生需要和冲突相关人一并解决冲突。 1.3源代码的授权访问 1、源代码服务器对于共享的SVN库的访问建立操作系统级的,基于身份和口令的访问授权。在SVN库中设置用户,并为不同用户分配不同的权限,适合工作的最小访问权限。

要求连接SVN库时必须校验SVN中用户身份及其口令。在SVN库中要求区别对待不同用户的可访问权、可读权、可写权。 2、曾经涉及、触及源代码的计算机在转作它用,或者离开研发部门之前必须由网络管理人员全面清除计算机硬盘中存储的源代码。如果不能确定,必须对计算机中所有硬盘进行全面格式化后方可以转做它用或离开研发部门。 1.4代码版本管理 1、终端软件的版本标识管理 终端软件版本由终端型号、版本号和内部修订号来进行标识。终端型号:终端型号是硬件标识号,也唯一的标识了我们的项目。版本号:由“<主版本号>.<次版本号>.<修订号>”三段组成,中间是点号分开。版本号的目的主要是管理终端软件的对外发布,终端软件的bug的记录和统计,主要是针对于版本号的,测试部、项目部、客户等会记录某个版本号的终端软件存在哪些bug,bug会在哪个版本号中得到修正。终端软件一个新的版本号出来后,我们会统计新的版本号解决了上一个版本号中的哪些bug,以及增加了哪些新功能,等等。 内部修订号:也就是“应用程序的源代码的svn修订号”,主要是由软件部和测试部内部来使用,内部修订号唯一标识我们的终端软件,即:通过内部修订号能够唯一的找出我们发布的终端软件所对应的全部软件源代码,目的是为了软件排错使用。 另外,终端软件在发布时,还会给出发布日期,以便开发、测试、项目、客户等相关人员参考。 2、终端软件版本发布管理 终端软件主要是以版本号为基准,对外发布,目前采用不定时发布策略,发布的时间由软件部、项目部和客户方根据情况,共同商量决定。 由于目前项目时间紧,终端软件无法得到完整的测试就要发布,在发布之后,有一些需要紧急需要修复的bug,软件部需要紧急修复后就要发布更新包,以便用户能够使用,所以,在一个版本号发布后,需要进行多次修订,对于这些修订的版本,其版本号保持不变,内部修订发生变化。 3、软件bug记录、管理和统计 软件bug的记录、管理和统计主要以版本号为基准,但为了软件开发人员能够找到bug

镇卫生院医院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镇卫生院医院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一、计算机设备管理制度 1计算机的使用者要保持清洁、安全、良好的计算机设备工作环境,禁止在计算机应用环境中放置易燃、易爆、强腐蚀、强磁性等有害计算机设备安全的物品。 2非本单位技术人员对我单位的设备、系统等进行维修、维护时,必须由本单位相关技术人员现场全程监督。计算机设备送外维修,须经医院信息部门负责人批准。 3严格遵守计算机设备使用、开机、关机等安全操作规程和正确的使用方法。任何人不允许带电插拨计算机外部设备接口,计算机出现故障时应及时向电脑管理人员(68681)报告,不允许私自处理或找非本单位技求人员进行维修及操作。 二、操作员安全管理制度 (一)操作代码(工号)是进入各类应用系统进行业务操作、分级对数据存取进行控制的代码。操作代码分为系统管理代码和一般操作代码。代码的设置根据不同应用系统的要求及岗位职责而设置; (二)系统管理操作代码的设置与管理 1、系统管理操作代码必须经过医院授权取得。 2、系统管理员负责各项应用系统的环境生成、维护,负责一般操作代码的生成和维护,负责故障恢复等管理及维护; 3、系统管理员对业务系统进行数据整理、故障恢复等操作,必须有其上级授杈; 4、系统管理员不得使用他人操作代码进行业务操作; 5、系统管理员调离岗位,上级管理员(或相关负责人)应及时注销其代码并生成新的系统管理员代码; (三) 一般操作代码的设置与管理 1、一般操作码由系统管理员根据各类应用系统操作要求生成,应按每操作用户一码设置。 2、操作员不得使用他人代码进行业务操作。 3、操作员调离岗位,应及时报告系统管理员注销或者更改其代码权限。 4、操作员不得在不同电脑上同时登陆医院操作系统(特殊情况除外)。在不使用医院系统的时候务必及时退出(下线)。 三、密码与权限管理制度 1密码设置应具有安全性、保密性,不能使用简单的代码和标记。密码是保护系统和数据安全的控制代码,也是保护用户自身权益的控制代码。密码包括用户密码和操作密码,用户密码是登陆系统时所设的密码,操作密码是进入各应用系统的操作员密码(医院信息系统的密码是没有分别设置的)。密码设置不应是名字、生日,重复、顺序、规律数字等容易猜测的数字和字符串。 2密码应定期修改,间隔时间不得超过一个月,如发现或怀疑密码遗失或泄漏应立即修改,并在相应登记簿记录用户名、修改时间、修改人等内容。 3有关密码授权工作人员调离岗位,有关部门负责人须指定等人接替并对密码立即进行修改或删除用户,同时在“密码管理登记簿”中登记。 4运行维护部门需指定专人( 68681)负责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工作,建立本单位的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制度,经常进行计算机病毒检查,发现病毒及时清除。 5营业用计算机未经有关部门允许不准安装其它软件、不准使用来历不明的载体(包括软盘、光盘、移动硬盘等)。 6.机房与工作站区严禁吸烟、吃东西(特别是液体食物)、会客、聊天等。不得进行与业

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一、操作员安全管理制度 (一). 操作代码是进入各类应用系统进行业务操作、分级对数据存取进行控制的代码。操作代码分为系统管理代码和一般操作代码。代码的设置根据不同应用系统的要求及岗位职责而设置; (二).系统管理操作代码的设置与管理 1、系统管理操作代码必须经过经营管理者授权取得; 2、系统管理员负责各项应用系统的环境生成、维护,负责一般操作代码的生成和维护,负责故障恢复等管理及维护; 3、系统管理员对业务系统进行数据整理、故障恢复等操作,必须有其上级授权; 4、系统管理员不得使用他人操作代码进行业务操作; 5、系统管理员调离岗位,上级管理员(或相关负责人)应及时注销其代码并生成新的系统管理员代码; (三)一般操作代码的设置与管理 1、一般操作码由系统管理员根据各类应用系统操作要求生成,应按每操作用户代码设置。 2、操作员不得使用他人代码进行业务操作。 3、操作员调离岗位,系统管理员应及时注销其代码并生成新的操作员代码。 二、计算机设备管理制度 1. 计算机的使用部门要保持清洁、安全、良好的计算机设备工作环境,禁止在计算机应用环境中放置易燃、易爆、强腐蚀、强磁性等有害计算机设备安全的物品。 2. 非本单位技术人员对我单位的设备、系统等进行维修、维护时,必须由本单位相关技术人员现场全程监督。计算机设备送外维修,须经有关部门负责人批准。 3. 严格遵守计算机设备使用、开机、关机等安全操作规程和正

确的使用方法。任何人不允许带电插拨计算机外部设备接口,计算机出现故障时应及时向电脑负责部门报告,不允许私自处理或找非本单位技术人员进行维修及操作。 三、密码与权限管理制度 1. 密码设置应具有安全性、保密性,不能使用简单的代码和标记。密码是保护系统和数据安全的控制代码,也是保护用户自身权益的控制代码。密码分设为用户密码和操作密码,用户密码是登陆系统时所设的密码,操作密码是进入各应用系统的操作员密码。密码设置不应是名字、生日,重复、顺序、规律数字等容易猜测的数字和字符串; 2.密码应定期修改,间隔时间不得超过一个月,如发现或怀疑密码遗失或泄漏应立即修改,并在相应登记簿记录用户名、修改时间、修改人等内容。 3.服务器、路由器等重要设备的超级用户密码由运行机构负责人指定专人(不参与系统开发和维护的人员)设置和管理,并由密码设置人员将密码装入密码信封,在骑缝处加盖个人名章或签字后交给密码管理人员存档并登记。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启用封存的密码,必须经过相关部门负责人同意,由密码使用人员向密码管理人员索取,使用完毕后,须立即更改并封存,同时在“密码管理登记簿”中登记。 4.系统维护用户的密码应至少由两人共同设置、保管和使用。 5.有关密码授权工作人员调离岗位,有关部门负责人须指定专人接替并对密码立即修改或用户删除,同时在“密码管理登记簿”中登记。 四、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1. 存放备份数据的介质必须具有明确的标识。备份数据必须异地存放,并明确落实异地备份数据的管理职责; 2. 注意计算机重要信息资料和数据存储介质的存放、运输安全

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模板.doc

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制度1 鑫欧克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一、信息安全指导方针 保障信息安全,创造用户价值,切实推行安全管理,积极预防风险,完善控制措施,信息安全,人人有责,不断提高顾客满意度。 二、计算机设备管理制度 1、计算机的使用部门要保持清洁、安全、良好的计算机设备工作环境,禁止在计算机应用环境中放置易燃、易爆、强腐蚀、强磁性等有害计算机设备安全的物品。 2、非本单位技术人员对我单位的设备、系统等进行维修、维护时,必须由本单位相关技术人员现场全程监督。计算机设备送外维修,须经有关部门负责人批准。 3、严格遵守计算机设备使用、开机、关机等安全操作规程和正确的使用方法。任何人不允许带电插拨计算机外部设备接口,计算机出现故障时应及时向电脑负责部门报告,不允许私自处理或找非本单位技术人员进行维修及操作。三、操作员安全管理制度 (一)操作代码是进入各类应用系统进行业务操作、分级对数据存取进行控制的代码。操作代码分为系统管理代码和一般操作代码。代码的设置根据不同应用系统的要求及岗位职责而设置;

(二)系统管理操作代码的设置与管理 1、系统管理操作代码必须经过经营管理者授权取得; 2、系统管理员负责各项应用系统的环境生成、维护,负责一般操作代码的生成和维护,负责故障恢复等管理及维护; 3、系统管理员对业务系统进行数据整理、故障恢复等操作,必须有其上级授权; 4、系统管理员不得使用他人操作代码进行业务操作; 5、系统管理员调离岗位,上级管理员(或相关负责人)应及时注销其代码并生成新的系统管理员代码; (三)一般操作代码的设置与管理 1、一般操作码由系统管理员根据各类应用系统操作要求生成,应按每操作用户一码设置。 2、操作员不得使用他人代码进行业务操作。 3、操作员调离岗位,系统管理员应及时注销其代码并生成新的操作员代码。 四、密码与权限管理制度 1、密码设置应具有安全性、保密性,不能使用简单的代码和标记。密码是保护系统和数据安全的控制代码,也是保护用户自身权益的控制代码。密码分设为用户密码和操作密码,用户密码是登陆系统时所设的密码,操作密码是进入各应用系统的操作

SAP GRC IT安全审计(天津 )有限公司IT审计报告

xxxx(天津)有限公司xxxx工业(天津)有限公司 IT审计报告 (For the period from 01, Nov, 2009 to 31, May, 2010) Prepared by: Internal IT Auditor Internal Audit Dept., XXXX Group

目录 第一部分审计背景.................................................................................................................. - 7 - 第二部分IT应用控制审计..................................................................................................... - 8 - 审计发现一采购业务系统操作与实物操作不一致...................................................... - 8 - 审计发现二SAP工程物料管理方案无法满足管控需求........................................... - 10 - 审计发现三SAP系统存在一人多账号的情况........................................................... - 12 - 审计发现四生产管理的主数据维护流程不完整........................................................ - 13 - 审计发现五SAP系统中存在没有经过测试、审批的程序....................................... - 15 - 审计发现六产品配方的访问控制缺失........................................................................ - 16 - 审计发现七产品配方的变更管理缺失........................................................................ - 17 - 审计发现八客户计入价格程序存在访问控制的漏洞................................................ - 18 - 审计发现九信贷、货款管理的系统授权违反职责分离原则.................................... - 20 - 审计发现十SAP系统提单程序(事务代码VL03N)错误..................................... - 22 - 审计发现十一系统中存在大量没关闭的不再执行的合同............................................ - 23 - 审计发现十二系统中存在长期不执行的贸易合同........................................................ - 24 - 第三部分IT一般控制审计................................................................................................... - 25 - 审计发现十三企业购置电脑违反集团采购制度............................................................ - 25 - 审计发现十四新员工入职缺少IT方面的培训 .............................................................. - 26 - 审计发现十五机房缺少火灾报警系统............................................................................ - 27 - 审计发现十六机房访问控制不严格................................................................................ - 28 - 审计发现十七机房存在水灾隐患.................................................................................... - 29 - 审计发现十八机房短期供电设备损坏............................................................................ - 30 -

信息系统审计报告

信息系统审计报告 信息系统审计报告 段3结论段4结尾段。(正文段: 1审计目的2审计步骤及时间3审计依据4采用的技术与方法5审计发现)独立性问题决定了信息系统审计的质量。分为形式上的独立性(审计师与被审计企业无任何特殊的利益关系)和实质上的独立性(审计师的超然性,不依赖和屈从于外界压力的影响)审计准则对“独立性”的阐述1职业独立性(对于所有与审计相关的事物,信息系统审计 师应当在态度和形式上独立于被审计单位)2组织独立性(信息系统审计职能应当独立于受审查的范围或活动之外,以确保审计工作完成的客观性)3审计章程或委托书中应当针对审计职能的独立性和义务做出相应的规定4信息系统审计师应该在审计过程中随时保持态度和形式上的独立性5如出现独立性受损的现象,无论是在实质上还是形式上,应向有关当事人披露独立性收损的细节6信息系统审计师应当在组织上独立于被审计的范围7信息系统审计师、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应当定期地对独立性进行评估。8除非被其他职业标准或管理机构所禁止,当信息系统审计师虽然参与信息系统项目,但所担当的并不是审计角色时,并不要求信息系统审计师保持独立性。业务持续计划是企业应对种种不可控义素的一种防御和反映机制。灾难恢复计划是造成业务停顿后,如何以最短时间、最少损失恢复业务的方案。影响业务持续能力的因素有:

1应用系统灾难2自然灾难3人为灾难4 社会灾难。 U4业务持续计划是企业应对种种不可控因素的一种预防和反应机制,而灾难恢复计划则是造成业务已经停顿后,如何以最短时间、最少损失恢复业务的处理预案。前者立足于预防,后者立足于事后的补救。业务持续计划目的为了防止企业正常业务行为的中断而建立起来的计划作用: 确保企业的主要业务流程和运营服务,包括支撑业务的信息系统以及设施,能够在事故发生后持续运行保持一定程度的服务,并能尽快的恢复事故前的服务水平。它的制定并不意味着企业不再受任何事故的影响。难恢复计划与业务持续计划的区别灾难恢复计划是基于假定灾难发生后造成业务已经停顿企业将如何去恢复业务,立足于把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业务持续计划基于这样一个基本原则及无论发生任何意外事件组织的关键业务也不能中断,立足于建立预防机制,强调使企业业务能够抵御意外事件的打击,灾难恢复计划是对业务持续计划的必要补充。业务持续计划的实施包括的阶段项目启动、风险评估、业务影响分析、业务持续性策略规划、业务持续性计划编制、人员培训及训练、业务持续性计划测试与演练以及业务持续性计划更新等主要阶段。其中,风险评估、业务影响分析、计划演练、计划更新是关键因素。业务影响分析的目的通过客观的分析,掌握各关键业务可容许中断的最大时间长度,从而制定各关键业务的恢复时间目标、最低的恢复要求、恢复次序以及支持各关键业务恢复所需的各项业务资源。业务影响分析是制定业务持续计划传统步骤中最耗时和最关键的一步,用的是系统化的方法。影响业务持续能力的因素(信息系统灾难)人为因素(分为社会灾难和人为灾难,如人为破坏、攻击系

源代码编写规范-等保安全管理制度

X新区教育门户网站平台--源代码编写规范--

修订及审核记录

目录 一.概述 (4) 二.规范内容: (5) 2.1 源代码标注规范(FOR C++): (5) 2.2 源代码标注规范(FOR ASP) (10) 2.3 源代码标注规范(FOR J AVA) (15)

一.概述 (一)编写目的 为了健全公司软件源代码的管理,增加源代码的可读性,提高软件开发效率,特编写些规范。此规范并非源代码编写的一个标准,而是作为一个参考,以培养开发人员良好的编程习惯。 (二)范围 开发时源代码的命名、注释规范(包括ASP,C/C++,JAVA)。

二.规范内容: 2.1源代码标注规范(for C++): 2.1.1缩写规则 缩写后一个单词的长度宜为3-6个字母。 缩写后应能辨认出原意。 尽量使用公认的缩写习惯,如:Window缩写为Win; SmartPoint缩写为 sp。 2.1.2命名规则 使用含义鲜明、描述性的英文单词或缩写命名;命名由字母、数字和下划线构成,一般情况下不得超过32个字符;命名建议采用组合词的方式。 2.1.3变量命名规则 一般性规则:由单词(第一个单词或其缩写字母全部小写,以后单词首字 母大写,其余的字母小写)构成名词词组,如:int nValue; CString strTemp; CListCtrl listUserInfo;第一个单词(前缀)的缩写格式原则 上以匈牙利命名方式为准(参见表一:匈牙利命名法),并且原则上不建 议用下划线作为单词间的连接符: 表一:匈牙利命名法 前缀类型描述实例 arr Array 静态数组arrPoint b BOOL 布尔值bEnabled 8位无符号字符byWeek by unsigned char(BYTE) ch Char 8位字符chGrade tch TCHAR 如果是_UNICODE,为16位字符tchName i/n Int 整形(其大小依赖于操作系统)iRange u UINT 无符号整形(其大小依赖于操作系统)nLength us unsigned short 无符号短整形usPort w WORD 16位无符号值wParam l LONG 32位有符号整形loffset

源代码管理制度

源代码管理制度 1 代码管理 1.1 总则 1、为保障公司源代码和开发文档安全不至于泄露,保证源代码的完整,明确源代码控制管理流程,特制定此管理办法。 2、本办法适用于所有涉及接触源代码的各部门各岗位。所涉及部门都必须严格执行本管理办法。 3、源代码直接控制管理部门为技术开发部。 4、本办法管理重点在于控制管理源代码的完整性,不被非授权获取,不被非授权复制和传播。 5、本办法所指源代码不仅限于公司开发人员自行编写实现功能的程序代码,而且还包括相应的开发设计文档及用于支撑整个系统运行所必须具备的第三方软件、控件和其它支撑库等文件。 1.2 源代码完整性保障 1、所有软件的源代码文件及相应的开发设计文档均必须及时加入到指定的源代码服务器中的指定库中。 2、我们研发的产品软件运行所必须的第三方软件、控件和其它支撑库等文件也必须及时加入源代码服务器中指定的库中。 3 、软件开始编写或者调整代码之前,其相应的设计文档和代码必须先从相应的SVN 库进行SVNUpdate 操作。软件编码或功能调整结束测试正确无误后,相应的源代码必须进行SVNCommit 操作,在最终进行SVNCommit 操作之前需要再进行SVNUpdate 操作,查看是否有冲

突产生,如果有冲突产生需要和冲突相关人一并解决冲突。 1.3 源代码的授权访问 1、源代码服务器对于共享的SVN 库的访问建立操作系统级的,基于身份和口令的访问授权。在SVN 库中设置用户,并为不同用户分配不同的权限,适合工作的最小访问权限。要求连接SVN 库时必须校验SVN 中用户身份及其口令。在SVN 库中要求区别对待不同用户的可访问权、可读权、可写权。 2、曾经涉及、触及源代码的计算机在转作它用,或者离开研发部门之前必须由网络管理人员全面清除计算机硬盘中存储的源代码。如果不能确定,必须对计算机中所有硬盘进行全面格式化后方可以转做它用或离开研发部门。 1.4 代码版本管理 1、终端软件的版本标识管理终端软件版本由终端型号、版本号和内部修订号来进行标识。终端型号:终端型号是硬件标识号,也唯一的标识了我们的项目。版本号:由“V主版本号〉.V次版本号〉.V修 订号〉”三段组成,中间是点号分开。版本号的目的主要是管理终端软件的对外发布,终端 软件的bug 的记录和统计,主要是针对于版本号的,测试部、项目部、客户等会记录某个版本号的终端软件存在哪些bug ,bug 会在哪个版本号中得到修正。终端软件一个新的版本号出来后,我们会统计新的版本号解决了上一个版本号中的哪些bug ,以及增加了哪些 新功能,等等。 内部修订号:也就是“应用程序的源代码的svn 修订号”,主要是由软件部和测试部内部来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