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幽默语言风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舍幽默语言风格

——另一个角度笑看世界

高一(9)班许莹内容提要:老舍幽默风格的形成,不仅来自他个人的气质和生活的经历,还有时代、民族等因素的影响;从人物形象角度探索,幽默风格主要体现在作品中漫画化的旧派市民人物形象和旗人形象的塑造上;人们对老舍幽默风格的评价则主要体现在批评和赞美两个方面。然而,无论人们怎么评价,幽默确乎是老舍的特色。

关键词:老舍幽默风格

一个名作家的风格的形成,除主观因素外,时代、民族之因素十分重要。老舍之成为以幽默为手段表现其叙事主题之作家,大半是因为他所在的时代“使然”也。这些人物与时代的矛盾和他们的性格的内在矛盾,是老舍小说喜剧性的重要源泉。幽默是仁者之心的笑,却绝不是恶意的笑。智者爱讽刺,仁者好幽默,而后者显着难能,也就可贵。

一、老舍幽默风格的成因

老舍出生于一个下层旗人家庭,自小生活在北京。幼时身体羸弱,童年性格抑郁寡欢。就心理学方面分析,有过这种个性、经历的人善于创造一种“冷幽默”。老舍擅长演讲,喜欢相声、快板之类的民间艺术,又受英国幽默大师狄更斯的影响,因此他一下笔便以“幽默辛辣的特色震动了文坛”,被人们誉为“幽默小说家”。

应该说,老舍是中国最杰出的“幽默作家”之一。他的幽默才能来自个人的气质和生活的经历。他从小就是一个外表沉静和内心奔放、富于幻想的人,他用穷苦人的目光,去看周围的人和世界,去看比较富有的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感到有很大的隔膜。后来,他步入了社会,他说:“在我做事的时候,终日与些中年人在一处。”这样,他又有机会从青年人的角度,去中年人或老年人的言谈举止。这样两种因素,都使他看到了生活中的许多破绽与矛盾,找到了许多可笑的材料,于是在他的心田里,埋下了幽默的种子。这幽默的种子,一遇到适当的土壤和气候,便自然地萌发了。他所接触的富有幽默气息的英国文学,对他也起过诱发作用。于是老舍的幽默才能,就像火山的熔岩找到了喷火口一样,一下子迸发了出来。①

一个名作家的风格的形成,除主观因素外,时代、民族之因素十分重要。老舍之成为以幽默为手段表现其叙事主题之作家,大半是因为他所在的时代“使然”也。

老舍本人最先接受的自然是旧意识,当他接受西方民主思想后,回头再看那旧意识,处处可笑,他决心以微笑向过去告别。他不像火烧毁旧“家”的巴金,也不像用匕首杀回马枪的鲁迅,他以拟人之笑,笑可笑之事、之人,促其改革,催其更新。

老舍对旧事、旧意识咂摸得透,他爱在“事与愿违”上做文章,因而有了《牛天赐传》;他爱在“有志者事竟不成”上做文章,因而有了《骆驼祥子》。《骆驼祥子》的幽默是真实的,而不带一点夸张的成分,味道纯正,耐人寻味。读《骆驼祥子》引人深思,在笑后或哭后。这便是幽默艺术的效果。如果仅停留在笑或哭的阶段,那只是幽默的一半。因此,我们可以说,老舍的幽默是“想得深,说得俏”这一类美学理论开的花结的果。②

二、老舍幽默风格的体现

主要从人物形象角度探索。

构成老舍所建造的形象王国中的一个庞大的形象系列,而又集中地体现着老舍小说的喜剧

风格的,是那些善良、驯顺而又保守、因循、中庸、怯懦的市民人物,那些“老中国的儿女”。他们无论是小商(《二马》中的老马先生,《牛天赐传》中的牛老者,《四世同堂》中的祁老人、祁天佑),是小职员(《离婚》中的张大哥),是旧式家庭妇女(那些张大嫂、牛太太、大姐、婆婆们),都可以看作“精神近亲”。这些在中国古旧城市中,保持着古旧的生活情调、传统的道德、观念、宗法封建性的人伦关系的旧派人物,其主要人物,不同于张天翼笔下的那些极力钻谋、巴结,被“向上爬”的欲望燃烧着,同时又被“不稳定”的自我感觉折磨着的小市民,他们的生活目的,不在于取得没有得到的,而在于小心翼翼地保守住已有的;无论智愚、贤不肖,他们多半没有“非分之想”,不愿也不敢苟取苟得,他们聊以自慰的,是自己的知足,与世无争,是个本本分分的老百姓。

小职员张大哥(《离婚》中带有几分漫画化的喜剧形象)。这个人的“生活理想”,生动地包含在下面的这段描写中:

张大哥对于儿子的期望不大——北平人对儿子的希望都不大——只盼着他们成为

下得去的,有模有样的,有一官半职的,有家有室的,一个中等人。科长就稍嫌过了

点劲,中学的教职员又嫌低一点,局子里的科员,税关上的办事员,县衙门的收发主任——最远是通县——恰好不高不低的正合适。大学——不管什么样的大学——毕业,

而后闹个科员,名利兼收,理想的儿子。做事不要太认真,交际可以广一些。家中有

个贤内助——最好是老派家庭的,认识些个字,胖胖的会生白胖儿子。……

这正是张大哥所属的这一市民阶层中极具代表性的心理特征。这种“理想的儿子”,也正是模范市民的典范。为这种性格传神写照,《牛天赐传》关于牛老者的比喻也是普遍适用的:“假若他是条鱼,他永远不会去抢上水,而老在泥上溜着”。

这一形象类型,在老舍的形象世界中之所以占有重要地位,除了形象所包含的作者的独特经验,形象所体现的作者对于封建文化的批判态度外,还因为正是这类形象,最集中地体现着老舍小说的喜剧风格。这些人物与时代的矛盾和他们的性格的内在矛盾,是老舍小说喜剧性的重要源泉。在他的早期作品中,这种喜剧性的形态比较单纯,《离婚》及其后,由于对旧派市民人物精神弱点的进一步认识和基于这一点的明确的批判主题的形成,喜剧中更融合了悲剧成分,——他看到了包藏在那些市民人物精神弱点中的深刻的悲剧性。同时从喜剧和悲剧两个方面观察与表现人物,丰富了老舍作品的色调,提高了老舍小说的美学境界。他终于找到了一种平衡,喜剧和悲剧、幽默和冷峻直接的适度安排,找到了一个理想的焊接点,把相互矛盾的艺术成分焊成风格统一体。可以说,最足作为老舍艺术个性的标记的“含泪的笑”的幽默风格,主要是在这一部分形象的塑造中形成的,也只有联系这一部分形象,才能给以恰当的说明。③

三、幽默与讽刺并存

《科学救命》发表于1933年,他从英国回来后不久,目睹中国的落后,国人的愚昧,不能讳言的是当时的中国,政治社会动荡、军阀割据;“五四”运动刚落潮,新文化思潮带来的影响虽然犹在,对五四思想的反省和批判却已经开始。在这个无论外在环境还是内在意识形态皆存在疑惑和彷徨的年代,对国家民族充满使命感的作家们,包括老舍,都在苦《科学救命》正反映了他对时势和现实的无力感,科学真的可以救命吗?苦思索将来的路向。

救的又是何等模样的性命?

文章开始,老舍开宗明义地指出要发明个机器,来帮助他在不需思索的瞬间“手指一热,热到脑部,于是就立刻有个好笑话”5。原来立刻有个好笑话就可以救命,原因何在?文章后半部分,作者细细诉说现实生活中随时随地让人捧腹大笑的重要。

原来,笑话关系着一个人的社交、家庭和事业,似乎真的是性命攸关的事了,难怪作者要靠科学发明个制造笑话机来救他的性命,而且在文未大声疾呼:“不然,人生绝对幽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