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工艺ppt课件

通用技术 工艺 习题

工艺常识教学设计默认分类2009-08-09 17:11:01 阅读243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齐艳丽山东省青州实验中学 一、学习目标:1、了解常见工艺及其操作加工2 、了解常用工具和设备及使用二、知识要点: 1、常见工艺分类:加工工艺、装配工艺、检测工艺、铸造工艺,表面加工工艺等。 2、常用工艺:木工工艺、钳工工艺、机械加工工艺、焊接工艺、铸造工艺、锻造工艺、冲压工艺等等。 3、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 划线:划出基准——划尺寸线——划轮廓线——冲眼(了解工具划线) 锯割:割断金属材料,了解操作要领挫削:少量切削,加工小的面钻孔:台钻,麻花钻连接:常用连接方法:铆接、黏接、焊接、螺栓、螺母、平头螺丝、元宝螺帽、垫圈、弹簧垫圈 4、工具及设备 (1)木工工具及其设备 ①木工使用的量具有:钢卷尺、直尺、角尺、钢直尺 ②木工画线工具有:木工铅笔、木工圆规、画线规、墨斗等③木工常用设备:工作台、钻孔机、带锯床、平刨机、木工车床等 ④锯、刨、凿、羊角锤、锉刀、钉冲等等 )钳工工具及设备(2①钳工手工工具及量具: 划线工具:划针、划规、样冲、角尺、钢直尺、手锤、錾子、锉刀 攻丝工具:手用丝锥和攻丝绞手,用于在孔内加工螺纹套丝工具:板牙及板牙架,用于在轴或杆上加工螺纹②钳工常用的基本设备:钳台、虎钳、砂轮机、钻床等三、知识回顾 典型例题一(08年高考题)节约用水应从身边做起。某同学设计了能使生活废水充分利用的冲厕方案。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4)制作木制支架需要哪些工具? ①锯子②刨子③台钳④凿子⑤螺丝刀 A.①②③ B.①③⑤ ①②④C. ③④⑤ D. 典型例题二(09年高考题) 型例题三 小兰要把一段钢管截短并使其两端光滑,用到的主要工具有: 知识回顾一:1、常用的木工工具:锯子、刨子、錾子、凿、锉、直尺、角尺、钢卷尺、手枪钻等。 钳工工具:划线工具:(划针、钢直尺、划规、角尺、样冲)、钢锯、锉、台虎钳、台钻等。 2、图片: (1)锯:锯子是用来把木料锯断或锯割开的工具。 操作要领:1、站立和握锯姿势要正确2 、推锯加压,回拉不加压3、锯程要长 、推拉要有节奏4 (2)刨:刨子是用来对木材表面进行刨削,使其光滑、平直的工具。刨身长短可分为长、中、短三种,刨身越长,越

通用技术工艺优质课省一等奖教案

技术与设计1【苏教版】 第七章第二节工艺 金属材料的加工体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是高中通用技术科苏教版《技术与设计1》第七章的第二节。本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上一节“模型”的进一步展开探究,又是下一节“模型制作”的方法准备,本节课是实践性较强的章节,立足实践是本课程的一个特色,通过工艺这一节中大量的动手操作任务,学生可以亲历技能学习的实践过程,从中体验和领悟技术操作的要领和方法。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金属材料的加工体验,来理解工艺的内涵,从而树立工艺要精湛,产品才能优秀的理念。本节课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操作机会,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切实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这一节我选择在通用技术实验室上课。由于金属材料的加工难度较大,选材时我选用了铝合金三角铁,它的硬度不大,比较容易加工,完全在一节课形成一件简单的作品。但也需要注意,不能过分强调操作,主要是让学生理解掌握操作要领,提升学生的技术素养。 二、学情分析 尽管现在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对于高一年级的学生来讲“工艺”这个词语肯定并不陌生,但对于工业生产学生根本没有机会实践,更不用说对工艺内涵的理解,所以讲清楚工艺内涵有一定的难度。但同学们对于名车,名牌手机这类的东西比较热衷,也比较熟悉,这些名牌又为我们引入“工艺”的概念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由于高中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的制约,所以在本节课教学中,多创设学生耳熟能详的问题情景,给学生指定操作简单易实现的问题任务,重在体验感受,重在合作探究。通过体验锯齿,观察锯齿,分析锯齿等一系列的活动探究。让学生从一个小小的“锯齿”感受到技术的魅力。最终通过完成一个简单的正方形铝块小作品让学生切实体验到“工艺要精湛”的产品理念。

通用技术 工艺 习题.doc

工艺常识教学设计 默认分类2009-08-09 17:11:01 阅读243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山东省青州实验中学齐艳丽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常见工艺及其操作加工 2、了解常用工具和设备及使用 二、知识要点: 1、常见工艺分类:加工工艺、装配工艺、检测工艺、铸造工艺,表面加工工艺等。 2、常用工艺:木工工艺、钳工工艺、机械加工工艺、焊接工艺、铸造工艺、锻造工艺、冲压工艺等等。 3、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 划线:划出基准——划尺寸线——划轮廓线——冲眼(了解工具划线) 锯割:割断金属材料,了解操作要领 挫削:少量切削,加工小的面 钻孔:台钻,麻花钻 连接:常用连接方法:铆接、黏接、焊接、螺栓、螺母、平头螺丝、元宝螺帽、垫圈、弹簧垫圈 4、工具及设备 (1)木工工具及其设备 ①木工使用的量具有:钢卷尺、直尺、角尺、钢直尺 ②木工画线工具有:木工铅笔、木工圆规、画线规、墨斗等 ③木工常用设备:工作台、钻孔机、带锯床、平刨机、木工车床等 ④锯、刨、凿、羊角锤、锉刀、钉冲等等 (2)钳工工具及设备 ①钳工手工工具及量具: 划线工具:划针、划规、样冲、角尺、钢直尺、手锤、錾子、锉刀 攻丝工具:手用丝锥和攻丝绞手,用于在孔内加工螺纹 套丝工具:板牙及板牙架,用于在轴或杆上加工螺纹 ②钳工常用的基本设备:钳台、虎钳、砂轮机、钻床等 三、知识回顾

典型例题一(08年高考题) 节约用水应从身边做起。某同学设计了能使生活废水充分利用的冲厕方案。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4)制作木制支架需要哪些工具? ①锯子②刨子③台钳④凿子⑤螺丝刀 A.①②③ B.①③⑤ C. ③④⑤ D. ①②④ 典型例题二(09年高考题) 型例题三 小兰要把一段钢管截短并使其两端光滑,用到的主要工具有: 知识回顾一: 1、常用的木工工具:锯子、刨子、錾子、凿、锉、直尺、角尺、钢卷尺、手枪钻等。 钳工工具:划线工具:(划针、钢直尺、划规、角尺、样冲)、钢锯、锉、台虎钳、台钻等。 2、图片: (1)锯:锯子是用来把木料锯断或锯割开的工具。 操作要领: 1、站立和握锯姿势要正确 2、推锯加压,回拉不加压 3、锯程要长 4、推拉要有节奏 (2)刨:刨子是用来对木材表面进行刨削,使其光滑、平直的工具。刨身长短可分为长、中、短三种,刨身越长,越能将材料刨得平直。

冲压工艺通用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金属冷冲压件在原材料、形状和尺寸、表面质量、热处理、检验规则、包装等方面的通用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冷冲压方法生产的板料厚度大于0.1mm的金属冷冲压件。 2 引用标准 GB/T 710-1991 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薄钢板和钢带 GB/T 716-1991 碳素结构钢冷轧钢带 GB/T 2517-1981 一般结构用热连轧钢板和钢带 GB/T 2521-1996 冷轧晶粒取向、无取向磁性钢带(片)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平冲压件 指经平面冲裁工序加工而成平面形状的冲压件。 3.2 成形冲压件 经弯曲,拉深和其他成形工序加工而成的冲压件。 3.3 孔组间距 同一零件上一组孔的中心线和另一组孔的中心线间的距离。 3.4 毛刺 冲裁时存留在冲压件断面上突起的锋利的材料。 3.5 冲裁断面粗糙度 指冲裁断面上剪裂带的粗糙度。 3.6 表面质量

冲压件在成形过程中,由非冲裁断面形成的零件表面产生的各种物理现象。 4 技术要求 冲压件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中未规定的要求,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4.1 原材料 4.1.1 冲压件使用的原材料,需符合GB/T 710、GB/T 716、GB/T 2517、GB/T 2521等有关金属材料的标准规定,并符合对材料的供货状态或其他方面的要求。 4.1.2 冲压件的原材料应有关质量证明书,它保证材料符合规定的技术要求。当无质量证明书或其他原因,冲压件生产厂可按需要选择原材料进行复检。复检的主要项目和内容: 4.1.2.1 外观检验:检验材料表面缺陷、污痕、外廓尺寸、形状和厚度以及表面粗糙度。 4.1.2.2 化学分析、金相检验:分析材料总化学元素的含量;判定材料晶粒度级别和均匀程度;评定材料中游离渗碳体、带状组织和非金属夹杂物的级别;检查材料缩孔、疏松等缺陷。 4.1.2.3 力学性能检验:检验材料的抗拉强度δb、屈服强度δs、屈强比δs/δb、伸长率δ、断面收缩率ψ及洛氏硬度HRB等。 4.1.2.4 成形性能试验:对材料进行弯曲试验、北图试验、测定材料的加工硬化指数n值和塑性应变比γ值等。关于钢板成形性能试验方法,可按薄钢板成形性能和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 4.1.2.5 其他性能要求测定:对材料的电磁性能和对镀层、涂层的附着能力等的

冲压工艺通用技术要求

冲压工艺通用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金属冷冲压件在原材料、形状和尺寸、表面质量、热处理、检验规则、包装等方面的通用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冷冲压方法生产的板料厚度大于0.1mm的金属冷冲压件。 2 引用标准 GB/T 710-1991 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薄钢板和钢带 GB/T 716-1991 碳素结构钢冷轧钢带 GB/T 2517-1981 一般结构用热连轧钢板和钢带 GB/T 2521-1996 冷轧晶粒取向、无取向磁性钢带(片)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平冲压件 指经平面冲裁工序加工而成平面形状的冲压件。 3.2 成形冲压件 经弯曲,拉深和其他成形工序加工而成的冲压件。 3.3 孔组间距 同一零件上一组孔的中心线和另一组孔的中心线间的距离。 3.4 毛刺 冲裁时存留在冲压件断面上突起的锋利的材料。 3.5 冲裁断面粗糙度 指冲裁断面上剪裂带的粗糙度。 3.6 表面质量 冲压件在成形过程中,由非冲裁断面形成的零件表面产生的各种物理现象。 4 技术要求 冲压件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中未规定的要求,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4.1 原材料 4.1.1 冲压件使用的原材料,需符合GB/T 710、GB/T 716、GB/T 2517、GB/T 2521等有关金属材料的标准规定,并符合对材料的供货状态或其他方面的要求。 4.1.2 冲压件的原材料应有关质量证明书,它保证材料符合规定的技术要求。当无质量证明书或其他原因,冲压件生产厂可按需要选择原材料进行复检。复检的主要项目和内容: 4.1.2.1 外观检验:检验材料表面缺陷、污痕、外廓尺寸、形状和厚度以及表面粗糙度。 4.1.2.2 化学分析、金相检验:分析材料总化学元素的含量;判定材料晶粒度级别和均匀程度;评定材料中游离渗碳体、带状组织和非金属夹杂物的级别;检查材料缩孔、疏松等缺陷。 4.1.2.3 力学性能检验:检验材料的抗拉强度δb、屈服强度δs、屈强比

高中通用技术-模型或原型的制作-工艺教案

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 第二节工艺 一、内容分析: 根据苏教版教材分析:教材前三章学习技术与设计的基本知识、设计的一般过程和一般原则;第四章至第六章是学习构思设计方案的方法和手段;第七章是进行实践体验,对设计这个概念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重要章节。是本书动手操作,技术实践,体现设计思想和感受设计成果的重要部分,也是最吸引学生的。而这又必须要学习制作的基础——工艺,本节课将引导学生了解工艺,初步认识工艺,使用合适的工具、设备对不同的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模型或原型,了解工艺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要学生在进行实践体验时,体会设计的思想和方法。 二、学情分析: 1、高一的同学在初中时大多接触过金工工艺,知道一些工具的简单用法,有的同学可能还做出过一些作品,比如风铃、简易机器人等。但是对工艺的概念知之甚少。相同的材料,为什么会生产出不同性能、不同质量的产品?为什么相同功能的电视机、手机会价格不一样,使用寿命会不一样?以这些问题去引导学生认识工艺、了解工艺,知道工艺的作用及其重要性,学会正确地使用工具,规范技术操作。

2、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原则和交流评价这些基本思想和方法在通用技术教材中贯彻始终。这些思想和方法对学生技术素养的提高和一般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初中时候的实践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到了高中阶段除了要让学生动手操作,更重要的是在进行实践体验时,体验设计的思想和方法,让学生真正做到从“做中学”。 三、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工艺的含义和重要性。 (2)了解金工常用的工具和设备,知道根据工艺要求选用适合的工具制作。 (3)学会金属等常用材料的1-2种加工方法。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进行本节课程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工艺对工业生产的重要性,同样的材料,不同的工艺技术会产生不同的产品,工艺的好坏决定着产品质量的优劣。从而树立工艺要精湛,产品才能优秀的理念,培养学生对技术的正确态度以及良好的技术理念和素养。 (2)在学习工艺以及用常用工具进行技术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体验技术活动的过程,感受技术活动快乐。

高一通用技术:孔明锁的制作(工艺)上课教学方案设计

高一通用技术:孔明锁的制作(工艺) 教学设计 www.5y https://www.360docs.net/doc/e9990555.html,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大胆将第七章《工艺》与《模型制作》2节教学内容相融合,共3个课时。以杜威教学理论“做中学、学中做”为落脚点,落实从理性认识到具体的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从中可以体验和领悟到加工工具技术操作的要领和方法,并能尝试根据工具功能设计加工工艺流程。 本章是实践性较强的一个章节,《工艺》与《模型制作》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同时,模型或原型的制作是技术设计的重要环节,它对于学生体验(或经历)技术设计的完整过程,实现设计从方案到产品的转化具有重要作用。 课程设计着重培养学生对古代传统技艺的热爱,与以往xx非物质文化遗产椰胡的制作等活动形成体系,培养学生对传统技艺的兴趣与追求。 二、学情分析 在这一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工艺》与《模型制作》2节的理论知识,并初步掌握了模型制作的一般方法和金工、木工的简单加工工艺,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大多数学生对于能亲手制作模型将设计方案变为实物期盼已久,但也有部

分学生对模型制作怀有畏惧心理。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设计方案和已有条件选择加工工艺,并能正确、安全的使用工具操作。 (2)能根据设计方案制作一个简单产品的模型或原型。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亲历技能学习的实践过程,从中体验和领悟技能操作的要领和方法。 (2)通过讨论和实践,切身感受“以人为本”的技术设计理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模型或原型的制作,形成认真严谨的做事态度,提高探究和创造能力。练习学生识图(三视图)能力,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安全操作的意识。 四、教学策略 (一)教法设计:任务驱动教学法 本课以任务驱动为主,通过任务和问题设计,将学习者的兴趣和注意都围绕任务,解决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内容。选择“任务驱动”教学使学习目标十分明确,适合学生特点,使教与学生动有趣、易于接受。 (二)学法设计:小组合作探究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