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大将观后感
小学生学习粟裕的精神演讲稿

小学生学习粟裕的精神演讲稿粟裕,共和国大将,生于湖南会同。
罗本义并不是会同人,能够坚持31年讲述粟裕的故事,既缘于他对革命故事的热爱,又有两次机缘巧合。
1941年,罗本义出生于怀化市洪江区。
他从小就喜欢听故事、讲故事。
长大后,他当过代课教师。
1964年,会同县成立花鼓剧团。
听到这个消息后,罗本义毅然辞掉在洪江火柴厂的工作,报考花鼓剧团。
对艺术的追求和他通过讲故事练就的口才,让他如愿以偿。
“人到哪里,故事就讲到哪里。
”罗本义说,来到县花鼓剧团后,他最爱讲“湘西剿匪”的故事。
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他曾作为怀化地区唯一代表,参加全省故事会大赛并获奖。
1989年初,因花鼓剧团撤销,罗本义调到刚建成的粟裕同志纪念馆工作。
“我在纪念馆是清洁工,主要工作是锄草。
”他说。
工作之余,罗本义钻进纪念馆翻阅粟裕大将的书籍。
他越看越入迷,常被粟裕大将戎马一生的丰功伟绩深深感动。
“粟裕大将是我崇拜的英雄。
”罗本义说,将军有不屈不挠的革命信念、百战百胜的雄才胆略、功高不居的高尚品质和负重前行的大局观念。
当时,粟裕同志纪念馆没有专职讲解员。
看着来来往往的游客,罗本义心里有一种要喷薄而出的激情。
一年后的一天,一个孩子的提问,改变了罗本义的人生选择。
那是1990年的清明节,会同县一完小的老师,带领学生来纪念馆纪念碑前缅怀粟裕大将。
一个学生问:“老师,粟爷爷打了哪些胜仗啊?”这个问题把几位老师难住了。
正在纪念碑前锄草的罗本义放下锄头,绘声绘色地讲述起粟裕大将的故事。
那天,孩子们满意地走了。
这给了罗本义莫大的鼓励。
知夫莫若妻。
妻子唐月梅鼓励他:“你想讲粟裕的故事,以后你就主动给来参观的游客讲解嘛。
”罗本义主动向领导请缨,在扫地锄草之余,担任兼职讲解员。
讲好故事,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只要一有时间,他就埋头阅读粟裕大将的传记和有关书籍。
外出时,逢书店就进,看到有关粟裕大将的书籍,不管价格多贵,都要买下来。
罗本义先后阅读了数百万字有关粟裕大将的书籍,作了10万余字的读书笔记,还学习了绘图和军事指挥等方面的知识。
研学粟裕故里的三百字作文

研学粟裕故里的三百字作文
噫,今儿咱来摆摆研学粟裕故里这事儿。
四川的娃子们,你们晓得不,粟裕大将军可是咱们中国的骄傲啊!想当年他打鬼子,那叫一个勇猛!贵州的哥们儿,你们说是不是?
咱陕西的汉子们,说话就得爽快,粟裕将军的精神,咱得传承下去!不能忘了咱们先辈的英勇啊。
至于北京的大爷大妈们,你们也得给孩子们讲讲这些历史故事,让他们知道咱们中华民族是咋走过来的。
研学粟裕故里,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咱得用心去感受,用情去体会。
看看那些历史遗迹,听听那些感人故事,想想那些英雄人物,心里头就热乎乎的。
咱得把这份精神,这份情感,传递给下一代。
让他们知道,咱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是有血性的。
不管走到哪里,都得挺起胸膛,做人得像个样儿!
嘁哩喀喳,咱们今儿就聊到这儿吧。
研学粟裕故里,真是个有意义的事儿。
大家有空儿,也去瞅瞅,感受一下咱们中国的历史文化吧!。
参观完粟裕和腾代远红色基地心得

参观完粟裕和腾代远红色基地心得
粟裕同志纪念馆位于会同县坪村镇枫木村粟裕同志故居旁,距209国道1.2公里、怀通(包茂)高速坪村互通2.5公里。
粟裕同志纪念馆于1991年由原国家主席杨尚昆题写馆名,占地146亩,依山傍水,环境幽雅,高端大气,简洁庄重。
其中,入口广场三级踏步,寓意着粟裕大将在解放战争中的杰出贡献,解放战争由五年缩短为三年多的时间。
瞻仰大道全长76米,象征着粟裕大将76年戎马一生的光辉历程;纪念馆主馆庄严大气又不失灵动,寓意着粟裕大将做人严谨、指挥灵活的处事风格和历经艰辛、负重奋进的一生;纪念馆左右两旁景观水域及右侧明镜湖,象征着粟裕大将高风亮节、清雅明镜的光辉品质;休闲浏览区中的“七战七捷亭”,象征着粟裕大将指挥过的著名的“苏中七战七捷”。
纪念馆内设序厅、展厅、贵宾厅和报告厅。
其中,序厅正中安放着粟裕大将铜像,左边墙上为毛泽东主席“我的战友中,数粟裕最会打仗”的评价,右边墙上悬挂着粟裕大将获得的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展厅内展出了55件粟裕大将的遗物、700余件文史资料,以照片、资料、图表、字画、文献、视频、场景复原等形式,分“侗家少年,投身革命”、“投笔从戎,初露将才”、“敌后抗日,名震江淮”、“华东主将,决战决胜”、“致力国防,呕心沥血”、“沧海一粟,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等六个部分,生动地再现了粟裕同志光辉战斗的一生。
讲解员注重理性与感性相结合。
摒弃传统的灌输说教,做到史论
结合、情理交融。
通过现场参观一件件历史文物、体验一幕幕革命场景、聆听一个个感人故事,让我们在红色教育中情感受到冲击、心灵得到净化、灵魂产生触动。
“表”里如一铸忠诚学习心得

“表”里如一铸忠诚学习心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粟裕大将在1933年底向党组织提交了一份看似普通却很特殊的《党员登记表》,细细品读这张泛黄的登记表,再结合他一生的革命实践,可以看出他不欺骗组织,能吃苦担当,永远信念坚定的“至诚”品格,他是“表”里如一的典范,是值得当代共产党人学习的一面旗帜。
“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化。
”意即只有天下最诚的心才能感化人。
“至诚”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境界,我们从一张《党员登记表》来细细体会。
这张《党员登记表》的亲笔填写者是共和国第一大将粟裕,写于1933年12月28日,虽然时隔87年,纸张已经泛黄,但字迹清晰可辨,字斟句酌地来品读它,通过对粟裕“表里如一”品质的了解,今天的我们会对“忠诚”有更深刻的体会。
一、不欺组织是坦诚这张党员登记表中“父母兄弟职业”一栏,粟裕写的是“小地主”三个字;“家庭经济状况”一栏里,分为革命前和革命后两部分,他写的自己的家庭在革命前“有田四百余担……家人收租剥削为生”,革命后一栏他写自己的家庭“尚未革命”;文化程度一栏,他写下“初级师范肄业两年半”;在何时受过何种处罚一栏,他写的是“1928年12月在徐庄团连上受警告一次。
”粟裕1907年8月生于湖南会同,1925年考入常德湖南省立第二师范读书,1927年因马日事变的爆发而被迫离开学校到武昌参军,不久他参加南昌起义,并跟随南昌起义及湘南起义余部来到井冈山。
1933年底,填这张表时粟裕正在井冈山,虽然他当时只有26岁,却已经担任红七军团参谋长兼二十师师长,这位年轻的军团参谋长兼师长在填写个人信息时,无论是家庭出身还是被迫中断学业,他都不解释不隐瞒,毫不犹豫写下了“地主”、“剥削”、“尚未革命”“肄业”、“警告处分”等内容,这无疑让他的党员登记表看起来会有不少瑕疵,甚至可能会影响到他的政治生命,但粟裕没顾虑也不遮掩,他完全真实地写下了自己及家人的信息,不欺骗组织,不隐瞒个人情况。
这足可见他对党坦诚,坦然才见诚心,党员对党要讲真话,如实向党组织报告,不能有任何隐瞒,更不能故意弄虚作假,坦诚是党员对党忠诚的基本要求。
《粟裕珍闻录》读后感_1200字

《粟裕珍闻录》读后感_1200字在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历史中,有无数个英雄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创造中国的奇迹,为后人所敬仰,在这中间,一位有着赫赫战功,叱咤风云的传奇人物,他就是无冕元帅——粟裕将军。
当我读完《粟裕珍闻录》后,我无限崇拜,心追随着粟裕将军那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从南昌起义的无名小卒,到刮骨疗伤的钢铁师长,再是威名远扬的抗日名将,再到解放战争的华东“牛人”。
粟裕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军事家。
当毛主席接见艾森豪威尔的时候,就说:“在我军中,最能打仗的就是粟裕。
”苏中战役、七战七捷、淮海战役、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哪个大战役不是他打的。
蒙马利哥来中国参观时,夸赞毛泽东“毛主席,您真是高明的军事家,用兵如神,特别是淮海战役,太不可思议了。
”毛泽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在我的战友中,有一个最会带兵打仗的人,这个人就是粟裕,淮海战役就是他指挥攻打的,他也是我们湖南人。
”的确,粟裕无愧于毛泽东对他的喜爱。
我觉得他是共产党革命时代的战将,是一个无人能敌的无冕元帅。
粟裕又是一个坚强的师长。
1933年5月,粟裕和萧劲光攻打硝石。
粟裕赶在队伍前指挥。
不料被子弹击中左臂,立即昏死过去。
送到军医院里,但是没有消炎药,医生给他开刀排脓,虽然疼得死去活来,撕心裂肺,却始终没有喊一声。
到后来伤口中长了肉芽,只能用耙子扒,从头到尾痛苦难忍,仍未叫一声,惹得女护士们泣不成声。
看到这里,我的心也是久久的震撼,平时我摔破点皮,流出点血,都哭得震天响;而粟裕,子弹打穿手臂不说,整天用布条在伤口的洞中穿来穿去,用耙子扒,真是一个再世的“关云长”啊。
粟裕更是一个谦逊的司令员。
1955年,在中南海,毛泽东曾谈到让粟裕当元帅:“论功、论历、论才、论德,粟裕可以当元帅。
”这时,周恩来说粟裕已请求辞帅。
毛泽东当然也知道,又感慨地说:“难得粟裕!壮哉粟裕!竟三次辞帅。
”粟裕的确是个淡泊名利的军人。
当秘书兴高采烈地说,民主人士黄炎培认为他应该当元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粟裕大将观后感
这部电视剧重点表现了人民解放军著名将领,华东野战军司令粟裕将军在解
放战争期间的一段纵横决荡,富有传奇色彩的战斗经历。
一九四六年春,国共两党内战一触即发,新四军华中军区司令员粟裕为了顾
全大局,接受了国民党徐州绥靖公署主任顾祝同的邀请,亲自率部下赴徐州参加
军调会。然而,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对共产党领导的解放
区的全面进攻。国民党集中军力压向苏中,战役在苏中、苏北多地展开。在党中
央、粟裕等将领的正确指挥下,苏中战役历时四十五天,共作战七次。华中野战
军以三万兵力消灭敌人五万余人,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史上被称为七战七捷。
为解两淮之危,粟裕指挥了惨烈的涟水阻击战。中央采纳了粟裕的建议,将华中
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合并为华东野战军,以便集中优势兵力进行大规模的歼灭
战。陈毅担任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任副司令兼第二政委,谭震林同志任副政委,
陈士榘同志任参谋长。
面对四路敌军,粟裕决定首战宿迁之敌。宿北战役,是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
战军合并后发动的第一场大战役,歼灭国民党整编第六十九师两万一千余人。此
间,为歼灭鲁南之敌,策应延安安全,敌我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小尖山之战。宿北
战役之后,粟裕、陈毅酝酿着下面的战役。首先,为改变鲁南战局。粟裕决定先
打敌人二十六师和快速纵队(坦克)。解放军采用将敌二十六师于其坦克部队分
割开来,破坏坦克作战道路等手法,最终实现鲁南战役的胜利。充当疑兵作用的
独立六师减员严重,粟裕派兵增援。独立六师最终完成牵制敌人的任务,并全身
而退,为华东野战军的休整赢得了时间。国民党准备在鲁南地区组织规模空前的
大会战。蒋介石点名陈诚到徐州居中调度,让他主持制定鲁南会战的方略。陈诚
宣布稳扎稳打 齐头并进,兵分三路合击临沂。南线为欧震集团,北线为李仙洲
集团,西线为王敬久集团,将此战役称之为压路机。粟裕、陈毅决定在南下先阻
击中间这一条路,让另外两路敌人不能再同中间的这一路抱团,形成孤军突出的
势态,死死地顶住中间这一路人的敌人。粟裕认为敌军三路一体齐头并进很难找
到机会,如果这样下去北线的敌人很快就会压过来,将使我们腹背受敌被迫两面
作战,要重新想办法改变作战计划。主力部队由南线向北线作战,能否成功最关
键的问题就是如何使我们战略企图不被敌人所察觉。敌军将领陈诚和王耀武对我
军的战略企图判断发生分歧。粟裕则放弃临沂,麻痹敌人,并制造我军撤退西去
的假象。坚决而彻底的隐真示假最终欺骗了蒋介石,王耀武的建议也未被采纳。
我军全歼了敌七十七师。粟裕由于劳累过度病倒了,党中央发电报询问他的病情,
并决定在粟裕身体没有恢复之前,华东部队暂时进行休整。
孟良崮战役胜利后,粟裕对我军渡江南进得战略方针向毛主席提出建议。在
经过反复对全国政治形势和战争形势的分析、酝酿、讨论,中央军委决定接受粟
裕同志的建议,暂不实行渡江南进的战略,集中全力经略中原,力争在中原创造
战机,歼灭蒋介石主力。并任命粟裕为华东野战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建国后,粟裕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一九五五年粟裕被授予中国人
民解放军大将军衔。
虽然粟裕在抗日战争中没有什么大贡献,但他为建国做出了巨大贡献,消灭
了大量国民党军有生力量,是出色的战略家、军事指挥家。他的成功与党的领导
和人民的支持分不开,也与他善于把自己摆到合适的位置上分不开。他对自己很
了解,对敌人也很了解。我们要学习他的大局观和正确的位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