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种常见的龙鱼鳞片疾病介绍
宝石龙鱼怎么养?宝石龙鱼的常见病

宝石龙鱼怎么养?宝石龙鱼的常见病宝石龙鱼怎么养?宝石龙鱼的常见病宝石龙鱼怎么养?坚持每周给龙鱼换水。
换水的时候需要注意,需要提前养水,并且将新水的温度、PH值等标准调到与旧水一致,符合龙鱼生存的标准。
每周换水不宜全部更换完,每次更换全部的20%-30%即可。
换水的时候应该先将旧水抽出,然后沿着鱼缸壁缓缓的注入新水。
龙鱼需要有足够的关照。
饲养龙鱼最好能选购一款合适的灯棒,每天给龙鱼光照6-8小时。
值得注意的是,龙鱼最好的光照还是白天的日光,如果长期使用灯光会遮暗龙鱼的背部。
所以,如果有条件的话,还是应该让龙鱼多晒晒日光哦。
定时、定量的给龙鱼吃东西。
喂养龙鱼还应该根据它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食物。
简单的说,不成熟的银龙幼鱼,在选择食物的时候应该选择一些小的面包虫、血虫等食物。
而长大后的龙鱼就可以吃一些肉块、虾等食物。
当然,喂养龙鱼,在选择食物的时候还应该注意多元化。
专业的饵料与活饵有机搭配,满足龙鱼成长、饮食的需要。
宝石龙鱼的常见病立鳞是龙鱼饲养过程的常见玻在日常饲养过程中造成立鳞的病因种种,不能一概而论。
因此处理方法也有区别分类与处理(一)换水温差过大,季节交替温度变化过大造成的立鳞:患病诱因:此种情况比较多见,往往发生在换水以后,发现龙鱼个别鳞片,一片或者数片翘起。
多发生在身体局部。
但是往往换水以后温度波动不明显,甚至温度只降低一度。
就出现此类情况。
让人感到不明所以。
究其原因大致如下,换水量虽然不多,但换水速度太快,造成鱼缸内部温度不均匀,水族箱局部瞬时温差过大。
换水时水流不慎冲击到龙鱼身体,恰逢龙鱼免疫力低下造成立鳞。
春秋季节温度变化大,没有及时采取加温措施。
由此造成的水温突然波动是造成立鳞的诱因。
以上两种情况俗称“龙鱼感冒”。
处理方法:以上两种情况症状只有个别鳞片炸开,鳞片基底没有红肿充血,渗出物,细菌滋生感染迹象。
可采取升温处理。
不必采取其他措施。
一般逐渐升温到32度,并且保持温度恒定,第二天基本就能恢复正常。
龙鱼掰鳞手术-龙鱼为什么要拔鳞片

龙鱼掰鳞手术-龙鱼为什么要拔鳞片龙鱼为什么要拔鳞片龙鱼要拔鳞片,这个可能是因为龙鱼的鳞片受伤了导致的,或者是腐烂了,需要多多注意。
美丽硬仆骨舌鱼(学名:Scleropagesformosus):又名亚洲龙鱼、金龙鱼。
属一种古老的原始淡水鱼类。
原产马来西亚、印尼、苏门答腊等地河流和湖泊。
成鱼体长40-50厘米,寿命可达数十年。
性情凶猛,主要猎食活鱼虾、水生昆虫、青蛙等。
亲鱼将鱼卵产含于口中直至孵出幼鱼,所以有龙吐珠的俗名。
自20世纪中后被开发成为观赏鱼,因其泛闪金属光泽如盔甲般的鳞被和鲜艳的光色(金色、红色等)及威风凛凛的仪态而备受瞩目,身价飘升到币值数以万计的程度,成为极名贵的观赏鱼之一、有过背金龙、红龙、青龙等品种。
由于资源过度开发造成濒危,被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保护名单。
有些鳞片因为外伤或者蚀鳞、溶鳞,导致鳞片边缘参差不齐不美观。
有些完美的鱼友,会采取手术,拔除伤鳞。
手术步骤比较简单:1、大塑料袋(运鱼专用)下缸,鱼连水进袋;2、提袋出缸,留少许水,淹过鱼身即可;3、袋中滴入麻醉剂,龙鱼麻醉;4、龙鱼麻醉后,用消毒后的医用镊子,将伤鳞拔出,抹上黄粉,放回缸中;5、加强打氧,龙鱼复苏,鳞片逐渐再生。
龙鱼的蚀鳞症介绍龙鱼(详情介绍)龙鱼的蚀鳞症病因:水质、致病菌,由于水质管理不当,长期饲养在旧水(水中蓄积过量无机盐类,导电度破千)的龙鱼其鳞片的第一鳞框开始呈现剥落般渐渐溶蚀,若不实时处置腐蚀部位容易引发二次细菌感染,鳞片缺口及头皮也将出现严重溃烂情形。
龙鱼的蚀鳞症病因:水质、致病菌,由于水质管理不当,长期饲养在旧水(水中蓄积过量无机盐类,导电度破千)的龙鱼其鳞片的第一鳞框开始呈现剥落般渐渐溶蚀,整体感观犹如巨齿状一般,然后侧线的小孔逐渐变大,严重时会并发『蚀斑症』,若不实时处置腐蚀部位容易引发二次细菌感染,鳞片缺口及头皮也将出现严重溃烂情形。
此症最常出现在对水质较为敏感的过被金身上,红龙亦有少数感染例子。
龙鱼饲养人必看

龙鱼饲养人必看——龙鱼的养殖方法总结(三)龙鱼的常见疾病病历与治疗方法:自然环境中,所有生物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疾病,有的还会发生传染;而外力因素及活动也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在空间有限的水族箱空间、人为的控制下,虽然提供最佳生息环境与设备,但是终究与大自然不同,而影响了牠的自然生存条件,造成生理异常与抵抗力减,而罹患疾病。
龙鱼生病的原因,不外乎细菌与寄生虫感染,以及人为管理疏忽造成。
龙鱼掉眼、眼球下垂症:养龙者最头痛和最烦的问题,因原太多会令龙鱼掉眼,但首先强调龙鱼掉眼不是病,只是掉眼就必定游姿是侧游的相当不美观。
再好的龙也打了折扣了.日本龙鱼杂志上的鱼掉眼的比例相当多,试试想追求完美的阿本仔都没办法了,我们是否也该死心了呢?首先我们要了解龙鱼属于古代鱼之一,一般古代鱼对环境非常敏感,在野生环境中龙鱼不会掉眼之事,但在鱼缸中因环境改变,致使龙鱼采取防备现象,我们常因使龙鱼生活更为舒适,却忽略的龙鱼所在环境,对于龙鱼之高度的敏感性,首推为鱼缸倒景,长期长在一个不安全境况之下,缸中倒景中会为自已带来很大的生命威胁,只要制造一个较理想龙鱼家居,相信龙鱼也会为你带来幸运。
试试分析的几点都有令龙鱼掉眼。
1. 觅食习惯改变:在自然环境中,龙鱼摄食是找寻水域中上层生物;在鱼缸则是找寻中下层的鱼虾。
部份养龙者一辈子所养的龙鱼都是喂食会沉底的活饵,就算一次全下缸任由鱼只自行捕捉也从未发生过掉眼情形。
2. 透视外界景物:龙鱼在鱼缸中可透视外界景物,对陆地走动的东西都会注意。
3. 脂肪堆积:觅食容易,运动量不足,造成脂肪堆积。
4. 沉底水中灯往上照的方式养龙,一段日子后,部份龙鱼还是掉眼了。
5.眼睛视野过小,尤其设缸环境在昏暗光线不佳之地方最易发生。
若是饲养在采光不良的环境里,缩短龙鱼视野,刚好鱼缸的灯打下来又只是照亮缸子周围,诱发牠往斜下方亮的地方看,这种违反常理的动作,要龙鱼不掉眼也难。
6.龙缸的位置及水位过高,令龙鱼本能向下望,而造成掉眼。
银龙鱼9大常见病

银龙鱼9大常见病主要观赏鱼之一的银龙鱼售价便宜,是许多养鱼菜鸟首选的鱼种之一。
虽然如此,银龙鱼也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好养。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银龙鱼9大常见病,欢迎阅读。
银龙鱼常见病:猫头虱病节肢动物猫头虱寄生鱼体吸食鱼血造成的疾病。
数量较少时可以用手直接拔除寄生虫,并涂上抗生素软膏。
如果鱼体幼小或寄生虫数量太多时可用八万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病鱼1小时,水温25-30摄氏度时每日一次共三次即可。
也可用海宝克肤虫灵药品。
银龙鱼常见病:红斑病又称打印病,是病毒性疾病,可以说是绝症。
可以尝试将水温提高到36摄氏度,并用口服抗生素结合药浴。
建议试试黑拿敏。
银龙鱼常见病:自切症幼鱼期的银龙鱼在受惊后,其背鳍、尾鳍、臀鳍在靠近身体的底部产生局部或完全断落的现象。
断落面一般不会出血过多。
断鳍会自己长出来。
为预防二次感染可加一定量的甲基蓝。
(用量为常规用量的10%)银龙鱼常见病:脊柱弯曲症状是银龙鱼的脊柱弯曲成S形。
可能是由于稚鱼期使用药物不当、水质不良加上运定量不足或营养不良造成。
治疗几乎不可能,关键在于预防:保持水质清洁、注意营养均衡而充分、尽量预防其它的鱼病并尽量不要使用药物、放入扬水马达增加银龙鱼的运动量、水族箱要尽量的大。
银龙鱼常见病:脂肪过多原因是摄食过多,运动有不足。
不会死的但会减寿和造成无法产卵。
预防:1、每周选1-2天停食。
2、放入扬水马达或选几条银龙鱼配胖鱼一起玩以增加运动量。
银龙鱼常见病:龙须打结水质不佳,导致食欲不好、没有元气,因而有这种情形,可换水改善水质,增进食即可。
银龙鱼常见病:鱼鳞蛀蚀鱼鳞蛀掉,有两种可能:1.长期下药;2.感染体外寄生虫。
前者换水减低药量即可,后者要下杀体外寄生虫药。
银龙鱼常见病:厌食症病鱼整天不进食,趴在缸底一动不动。
水质又没问题,正常得不得了。
这是水中环境变化使银龙鱼有紧迫感造成的,更换饵料来慢慢的使鱼适应。
银龙鱼常见病:锚虫病在病鱼体上能找到长约1厘米左右,头部钩在鱼体内的寄生虫,初期鱼显得不安,食欲不振,虫体寄生位置红肿溢血,严重时会导致组织坏死。
龙鱼的疾病控制

龙鱼的疾病控制(1)体外破损情况:外伤常见于头皮磕碰,鳞片划伤,须,唇部位的损伤。
外伤主要是猎食性的跳跃,追逐和惊吓而产生的,撞击力度很强,头盖骨甚至出现破损,少量多次的更换新水可以加速外伤的自然愈合速度。
(2)细菌感染:细菌感染的相关治疗和介绍很多,在这里就说下预防和控制事项。
就是硝化系统要完善,就可以对常见水霉菌体有很好的控制,在加强龙鱼的日常营养补充,基本可以抵抗季节转变所出现的细菌感染情况。
对于恶性菌体的感染,除了增强龙鱼体制外,最好避免添加其它鱼类于龙缸,或因该进行消毒在放入。
如果真的发生,治疗上是很费精力的,需水族专用的药物治疗了。
(3)掉眼的情况:跟掉眼有直接关系的是龙鱼饲养的鱼缸大小,龙鱼自身的情绪和健康不佳,以及不正当使用照明。
龙鱼在黑暗中的视力也极强。
所以尽量避免夜晚缸体上方的房间和客厅灯突然性的照明,更不能全黑开启鱼缸配置的照明灯管。
在矫正已经掉眼或出现掉眼倾向的龙(中小龙鱼)可采用遮光布料围住缸体。
如果是成品不具备透光的盖子,降低水位,遮光材料与水位平齐。
对于饲养多年的成年龙鱼就有些遗憾了,需要手术矫正,也可顺其自然。
另外就是针对情绪化,容易受惊吓的幼龙或饲养多年的健康成龙,眼神呆滞,瞳孔凹陷的感觉,伴随及轻微的下视。
尽量从缓解情绪上入手,最好也用遮光材料配合控制假性下视的发展。
这个采用遮光方式的控制掉眼需要数月来矫正和巩固龙鱼眼睛的正常健康的状态。
(4)翻鳃:这个症状主要出现在水温过高的溶氧性降低和过滤硝化系统运做差,如果能及时的发现需采用提高更换新水频率和大量融氧来控制调节,12小时至一周内可见好转。
为避免翻鳃,还是做好硝化系统的净化力度,同时保持水的PH在6-7。
(5)脱肛:这个是体内疾病,常见于换缸后水质不适应和食物细节不注意,而通常是在没完全适应水质情况下,就投放食物。
如果出现,需要停止一周,同时少量多次换水加强排泄。
严重的是脱肛和45度头部向下倾斜并发,需要抗生素药物治疗。
图片说明龙鱼几种疾病与治疗

图片说明龙鱼几种疾病与治疗龙鱼的几种疾病,给鱼友们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本人整理几种常见发生的疾病及应对的方式,希望能对各位鱼友有帮助:(不段更新)一.趴缸:趴缸的成因:(1)、水质的大幅度波动:多见于大量换水,大量更换清洗滤材,从而引发的水质大幅度动荡。
老水缸换水过后更容易出现。
老水缸的PH值越低,换水后PH值波动超过0.4时很容易出现。
新龙入缸出现的趴缸现象等。
这都是水质不适的直接反应。
(2) 、鱼缸内外环境的大幅度改变:龙鱼对周围环境的变化比较敏感。
包括水族箱内部环境的变化。
比如增加或者减少了混养鱼,设备的变动,水流,光线强弱的变化,以及水族箱外部环境的改变都会造成龙鱼的紧张,从而有趴缸现象的发生。
(3)、疾病:因为疾病龙鱼往往也会有趴缸的现象,这种趴缸的现象有别于以上两种。
应该仔细观察龙鱼的体表有无明显的变化,食欲的好坏往往最能说明问题,另外白天经常趴缸而晚上比较正常的龙多是由于精神问题造成的。
(4)精神紧张:龙鱼的精神紧张和环境的变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有一定区别。
因为在自然界中,任何生物都存在天敌,使它们的精神时刻处于戒备状态。
这是精神紧张产生的缘由,周围有些异常声光信号的突然出现,使龙鱼受到惊吓,从而会伴随趴缸。
处理方法:本着刨除诱因的原则。
(1)、保持水质的稳定,避免大量换水,老化的滤材要用原缸水少量分批清洗或者更换。
避免硝化系统的破坏造成的水质不稳定。
换水速度不宜过快,保持规律性换水。
(2)、保持环境的相对稳定。
一旦龙鱼入缸一定要克制自己试图改变的欲望,环境的稳定对于稳定龙鱼情绪,促进龙鱼食欲都非常有利。
(3)、仔细观察对症治疗,龙鱼恢复了健康也就摆脱了趴缸的困惑。
(4)、尽量避免水族箱周围异常声音和景物的突然变化。
二.掉尾:龙鱼掉尾的原因:1.缸内底部没有冲浪泵,龙鱼运动少,达不到自然运动状态。
2.远程运输过程中,空间太小,龙鱼强行运动,造成掉尾。
3.鱼缸太小,龙鱼平时活动受限,造成掉尾。
鱼病治疗“老三样”升级版--“新五样”

鱼病治疗“老三样”升级版--“新五样”展开全文在养鱼的过程中,最常谈的东西就是水质和疾病。
他们之间是彼此影响的关系,那么如果遇到龙鱼生病的情况,怎样才能以最低的副作用达到最快最佳的治疗效果呢?最常用的治疗龙鱼疾病的方法无外乎“老三样”(升温、下盐、换水),今天我结合自己的经验总结出了龙鱼治疗“新五样”:升温、下盐、换水、增氧、停食。
最容易办到和掌握的就是对龙鱼最有效伤害最低的方法。
新五样当中,每一部分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中老三样中提到升温、加盐、换水是主导方法,而他们之间的关系则是靠停食和增氧而相互衔接起来的。
1、升温升温起到了两方面的作用:第一:消灭低温菌。
在高温的状况下,可以有效的减少和缩小低温菌的滋生范围,起到了抑制低温菌生长的作用。
第二:促进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就是吸收周围的营养物质,转化为自身所需,以供自身生命活动的能量,由于新陈代谢的加快,可以大大的提高龙鱼自身的抵抗能力,进而增强了龙鱼对水体内细菌的对抗能力。
升温范围:水温可提升至32—34℃,主要是依照鱼的病情而定,如果严重的话,升温到34℃为佳。
但是升温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速率的问题,升温一定要缓慢升到需要的温度,让龙鱼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快速的升温会导致龙鱼对水温突然变化而产生的紧张和不适。
这样不但起不到好的作用,反而加重了龙鱼的病情。
个人建议在12—24小时之内升到所需温度即可。
2、加盐加盐的主要意义在于:渗透。
所谓渗透是指低浓度的溶液慢慢渗透到高浓度的溶液中的现象。
龙鱼生病加盐很大的一部分就是为了增加鱼缸水内的盐浓度,使鱼自身体内的盐浓度低于体外水中的盐浓度。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缸中水对龙鱼的渗透作用,减少细菌进入鱼体的数量,从而减轻了鱼只的负担,这样龙鱼才能有多余的精力来对抗细菌的感染。
同样的原理,如果不增加盐浓度,渗透作用就会导致细菌不断地入侵鱼的身体,增加原本生病鱼只的负荷。
其实平时所说的“加盐杀菌”也是通过渗透作用的原理,使一些细菌体内的水分外透,最终导致这些细菌脱水而死。
龙鱼疾病解决方案

本文为台湾鱼友catch所写,发表于《中国观赏鱼》2004年第五期龙鱼特刊。
龙鱼的一些常见疾病,时常造成鱼友间的莫大困扰,本人在此整理几种最常发生的疾病及其应对的方式,希望能对于各位有些帮助:一、龙鱼眼睛出现白膜的水质调整方法眼睛出现白膜的情况大部份均为水质不佳所造成的,本人对您的问题,建议如下:一、即刻检查各项环境指数(ph,kh,temp等等),白膜的情况尤与ph值急降相关,若环境指数所测得的ph降至标准值太多,此时,反而应该耐心的处理,而不是急着加温下盐。
二、三天换一次1/6的水,持续观察ph的变动情况,刚开始调整的几天之中,ph的变动应不会太明显(因降至饱合缓冲值之故),所以要更有耐心的检查与换水。
三、盐还是依平常换水的用量即可,不必增量添加,但温度可以调高至30~32度之间并恒温之,以加速鱼的新陈代谢功能与抵抗力。
四、当水质调稳后的当天,请加上活性碳中和与吸附水中毒素三天,以根除有毒物质。
五、三天后将活性碳取出,并检查过滤系统,循序换掉该换的滤材。
最后~切勿心急,仅慎保持与调整水质二、立鳞症的处理方式立鳞这种问题,主要是因为水质不好或打斗所起的,而鱼儿立鳞之后最怕的便是细菌感染,切记龙鱼是一种对药物极为敏感的鱼种,其敏感度不下于神仙鱼,任何下药的方法与手法均需正确而适当,对于第一次遇到此类问题而胡乱下药的朋友,本人深能体会,至于立鳞病的治疗方法,本人之经验与建议如下:一、应立即根除立鳞所发生的原因: a、控制良好的水质环境,请先以活性碳滤除您水中的药物至少三天,再取出活性碳,盐与水的比率应以不超过3:1000为主,若盐放的太多了,请慢慢的以清水逐次稀释。
b、移出会与龙儿发生争斗的鱼,以减少伤口感染的机会。
c、观察龙儿的呼吸是否恢复平顺,若无则慢慢调整水质(水质环境需合乎各项指数之标准)至恢复平顺为止。
三、水温恒定于30~32度之间,先不要加任何的药物观察一至三天,看鱼活动的情况是否恢复正常(以观察其呼吸与泳姿为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种常见的龙鱼鳞片疾病介绍龙鱼的价格一直都非常高,对于有经验的鱼友来说,龙鱼的饲养难度并不是很大,但是如果环境布置不当的话,龙鱼还会有很多鳞片疾病。
由于不同的疾病病因和治疗方法都不一样,小编就为你整理了十种龙鱼常见的鳞片疾病,供各位龙鱼爱好者参考。
龙鱼(详情介绍)
一、溶鳞
症状:鳞片边缘出现腐蚀,呈现锯齿状,严重时完全将第一鳞框溶解掉。
鱼种:金龙>红龙多见,成龙>幼龙多见,过背金龙成鱼最多见。
原因:水质过老、细菌感染、维生素缺乏。
治疗:换水,抗生素药物,添加维生素。
二、鳞片缺损
症状:该病最明显的症状为鳞片大面积缺损,较多的集中在5排>4排>6排>3排(按容易发生位置排),最明显的特征是有的鳞片具有半月型整齐的缺损,有时并发头皮腐蚀发白,类似皮肤病。
鱼种:金龙>红龙多见,幼龙>成龙多见,过背金、红尾幼鱼最多见。
病因:细菌感染。
治疗:无有效抗生素治疗,一般正常换水可以预防,发生后
采用升温加盐加UV的方式可以一定程度抑制,或者采用阳光照射。
三、鳞片表面腐蚀
症状:鳞片表面出现大小不等的小坑。
鱼种:不限。
病因:细菌感染。
治疗:无有效抗生素治疗,一般正常换水可以预防,发生后采用升温加盐加UV的方式可以一定程度缓解。
龙鱼(详情介绍)
四、鳞片变薄
症状:以鳞片中心点(一般为侧线鳞片)以圆孔方式向四周扩散,扩散呈圆型,该部分鳞片表面金质与红色消失,鳞片变薄,可以看到白色的鳞片基质。
鱼种:不限,不多见。
病因:细菌感染。
治疗:无有效治疗方式,一般采用换水方式控制后手术拔除。
五、侧线孔变大
症状:侧线孔变大。
鱼种:金龙比红龙多见,成龙比幼龙多见,过背金龙成鱼最多见。
病因:水质过老、维生素缺乏。
治疗:换水,补充维生素。
六、鳞缘血肿
症状:鳞片边缘充血,有粘液包裹,刮掉粘液,可以看到鳞片腐蚀。
鱼种:不限,不多见。
病因:细菌感染。
治疗:无有效治疗方式,一般采用手术拔除。
龙鱼(详情介绍)
七、鳞片发黑
症状:鳞片表面发黑,为不规则形状,一般较多集中在背部及背鳍下(注:不是立鳞后的症状),可引发二次细菌感染,造成鳞片腐蚀。
鱼种:不限
病因:pH振荡,KH振荡。
治疗:维持pH、KH稳定,不要轻易大量添加碱性滤材,使稳定水质突变。
八、鳞片白毛
症状:水霉,鳞片表面或者是边缘有点状或片状白毛。
鱼种:不限,多见。
病因:水霉
治疗:换水可治愈,升温加盐为主动措施。
九、鳞片基底感染(立鳞早期)
症状:鳞片第二鳞框位置基底(肌肉部分)有发红感染迹象,在龙鱼转身游动时可见有轻微立鳞表现,该病与下面所说立鳞最明显的区别是扩散不快,治愈难度小。
鱼种:不限,多见
病因:水质不好
治疗:升温加盐,严重者抗生素药浴。
十、立鳞(立鳞晚期)
症状:鳞片基底充液,大面积立鳞,其实这种立鳞并不多见,该病扩散快,治愈难度高,一般为大面积立鳞,大家遇到的很多立鳞情况应当属于上面的第9种。
鱼种:不限,少见
病因:水质、水温大幅度变化,鱼体皮肤抵抗力迅速下降,大面积细菌感染。
治疗:大剂量抗生素药浴。
(1)鳞片疾病预防大于治疗。
采用大水体饲养,保持规律正常的换水,可以有效的避免鳞片疾病的发生。
(2)水质过老,一般是没有规律性换水,造成水中无机盐含量过高,同时细菌大量繁殖,造成对鳞片的侵蚀。
(3)成鱼由于多年人工饲养营养不均衡,尤其是缺乏必要的维生素补充,造成鳞片抗病能力下降。
(4)pH与KH的振荡,会造成鳞片及鱼体严重损伤。
(5)滤材的及时清洗和更新可以有效的防止水质的衰败,但沙石等滤材的添加要首先进行消毒,大量的添加会造成稳定水质的硬度上升、pH严重振荡以及带入大量的细菌,鳞片的损伤不可避免的发生。
(6)不要长期高温(30以上)和加盐养鱼,会容易造成水质腐败和细菌大量繁殖,一方面容易产生疾病,另一方面给治疗增加难度。
虽然龙鱼不会说话,但是它们患病了还是会通过肢体语言来告诉你的,只要你在日常饲养过程中注意观察,还是能够尽早发
现的。
一旦发现龙鱼患病,就需要及时治疗,千万不要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