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课时1)

3.3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课时1)
3.3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课时1)

3.3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第一课时3.3.1~3.3.3教学设计)

一、教学容分析

本节主要讲述了如何利用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和加工多媒体信息,并根据任务需求完成多媒体信息作品。它是继文本信息、表格信息处理容的扩展、延伸和提高,为下一节进行多媒体制作所需素材的采集和加工,以及作品的集成和发布打下坚实基础。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相关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运用Word 和Excel这些信息处理软件来处理文字和数据信息基本掌握,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和设计作品的能力。同时,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接触过Microsoft PowerPoint软件,对软件的基本操作有所了解。考虑到学生对于多媒体作品的制作过程、方法以及作品的评价缺乏系统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有所侧重,使学生在认知结构中形成系统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掌握对多媒体作品进行需求分析的基本方法,能够根据需求分析选择合适的多媒体制作软件。

(2)掌握多媒体作品规划与设计的基本步骤,并对给定的主题能够进行规划设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实例作品进行需求分析和规划和设计,掌握多媒体作品需求分析的基本方法以及针对具体主题的规划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具体作品的规划和设计,在理解规划和设计的思想方法过程中,提升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和审美水平。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熟悉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基本过程,掌握对多媒体作品的需求分析和规划设计的方法。

2.教学难点

掌握对于特定主题的多媒体作品进行需求分析和规划设计的方法;

五、教学方法与策略

任务驱动法:

通过布置多媒体作品的需求分析和规划设计的任务,使学生在教师布置的任务的驱动下,进行有目的的小组讨论和协作式学习,并从中体会需求分析与规划设计在多媒体作品制作过程中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六、教学环境

多媒体网络教室

七、教学过程

阶段一:作品比较,导入新课

教师:上节课,大家一起学习了表格信息的加工与处理,同学们都感受到了数据处理软件的魅力。从这节课开始,我们要进行一段新的旅程,去体验多媒体技术带给我们的冲击。首先,我们看一篇关于地震逃生的文档。(呈现《地震了,我该怎么办?》文档)教师:看完了这篇文档,我们再看看用多媒体形式表现出来的效果。(呈现《地震了,我该怎么办?》的多媒体作品)

教师:看完了这两种形式的表达,请同学们比较一下哪种方式让你印象更深刻?

学生:多媒体

教师:为什么多媒体作品让你印象更深刻?

学生1:有图片

学生2:有动画

……

教师:正如同学们所说,相比于文档,多媒体作品里面应用了动画、图片、声音和视频等等很多元素,使得同样的容在表达效果上更上了一个台阶,给我们的听觉和视觉上带来更大的刺激,从而达到表现主题和印象深刻的效果。下面我们就以《地震了,我该怎么办?》为例来分析一下该如何制作一个漂亮美观的多媒体作品。

阶段二:共同探讨、确定过程

教师:在学习多媒体的制作过程之前,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一份表格信息报告形成的过程。

学生:明确任务——建立表格——分析数据——形成报告

教师:大家都知道形成报告的基本过程,那么,根据表格信息的加工处理过程,思考一下多媒体作品的形成过程会有哪些步骤呢?

学生1:在动手制作之前想想怎么做。

学生2:准备资料、加工制作。

学生3:完成以后修改完善。

……

教师:将同学们的观点汇总起来就是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基本过程:需求分析——规划设计——素材采集与加工——作品集成——发布与评价。(板书)

阶段三:结合实例、需求分析

教师:和表格信息加工一样,在制作多媒体作品的过程中,我们做的第一步也是需求分析,确定作品想要达到的目标。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要对多媒体作品进行具体的设计和细节规划,形成一个清晰可行的方案,然后根据我们设计的方案采集和加工素材,并进行进一步的创作。最后,发布作品,并且进行评价分析。从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出,需求分析不仅是规划设计的基础,而且是整个制作过程的基础。就像考试之前,我们要确定考试围、考试形式一样,它是制作作品之前对于目标、容等的分析。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如何进行需求分析。

教师:需求分析包括三方面的分析:确定对象和目标、确定容和形式、明确条件和限制。我们以《地震了,我该怎么办?》为例,假设我们要设计这个作品,请大家思考一下,在需求分析时,所确定的对象和目标是什么?

学生1:不知道地震时如何逃生的人。

学生2:教我们如何在地震时逃生。

教师:确定了对象是对地震时如何逃生感兴趣的人,目标是教会他们如何逃生(边总结边填写表格1),下面请继续分析容和形式。

学生:在地震发生时,逃生技巧是很重要的,通过多媒体作品的形式来介绍,可以加深印象,更加形象。

教师:(填写表格1)确定了容和形式之后,我们进行需求分析的最后一项分析,条件与限制,请大家考虑一下,你完成这个作品有哪些条件和限制?

学生:我们可以几个人一组,分工合作,方便查找资料和加工整理。但是,我们时间紧,任务重,多媒体制作方法还是选择最熟悉的PPT软件。

教师:总结之后,条件是:小组分工,搜集整理资料;限制是:技术水平和时间限制。考虑到这种情况,我们就可以确定制作软件选取PPT。(填写表格1)师生合作完成需求分析表。

表格1

阶段四:演练结合、规划设计

教师:通过需求分析,确定了作品的容、形式、对象、目标等以后,我们就要开始规划和设计作品了。

1.整体规划

教师:在制作作品之前,我们要对所设计的作品有一个整体的规划,这样才能设计出一个好的作品。下面学习如何进行整体规划。

教师:多媒体作品更像是艺术品,在容选取、结构组织、表现形式上要有创新,才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作为多媒体作品,交互是一个很重要的特点。考虑到这些特点,在整体规划时,就从容、结构、表现形式、交互功能这四个方面来策划。下面大家考虑《地震了,我该怎么办?》在容上怎么策划?

学生:主要是地震时的逃生技巧和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以及后果是什么。

教师:根据同学们的回答,知道了容策划的容是:地震时逃生技巧和注意事项,以及不当行为的后果。(填写表格2)有了容策划,接下来进行结构策划,请大家思考一下。

学生1:可以以地震时逃生者所在的地方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地点再确定逃生技巧和注意事项。

学生2:可以分为室和室外。

教师:对结构进行策划得到:地震时逃生技巧可以分为:室逃生技巧和室外逃生技巧。在每一种技巧里,又可以分为可以做的和不可以做的。我们可以采用总——分的结构表现容。(填写表格2)

教师:分析完结构,我们再策划一下表现形式。

学生:可以用图片、文字、动画、视频结合的形式来表现主题。

教师:表现形式可以采用图文混排、动画效果结合的形式来表现主题。(填写表格2)下面进行最后一项策划,交互功能。我们在PPT中可以采用什么方式实现交互?

学生:超。

教师:我们可以使用超的设置来实现交互。(填表格2)完成整体规划部分的教学。

教师:整体规划完成后,我们对于作品的容有哪些、结构是什么、用什么表现形式、在哪里交互都有了一个大概的规划。下面我们分别从容、结构、版面三个方面来进行详细设计。

⑴容设计

教师:设计多媒体作品的容,可以按三个步骤组织容。首先,在理清设计意图,确定容线索这一步骤中,要根据具体的设计明确设计意图和容线索。然后根据线索选定容,将容按照结构设置标题或栏目名称。最后,根据需要确定表现方式,设计表现效果。比如《地震了,我该怎么办?》引言部分的设计,如表3。

设计意图 容线索 主要容 标题名称 表现形式 引出主题 发生的震 主题、背景、

引导语 引言 图文结合

⑵结构设计

教师:容设计完成后,进行结构设计。在前面的规划中已经确定《地震了,我该怎么办?》结构是总——分结构,根据策划,将结构设计如图1:

⑶版面设计

教师:做完这一系列的设计后,要根据之前的设计来进行版面设计了。比如可以将《地震了,我该怎么办?》的版面可以按照这样设计。(呈现图2)

图2

3.工作计划

教师:通过以上的讲解, 我们完成了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分析设计阶段,一个作品是否能成功,就是取决于这部分的工作。规划设计完成以后,下一步就要开始制作了。一个作品往往需要几个人合作完成,需要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分配不同的任务,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规划设计最后一项任务就是制定一个可行的实施计划。接下来,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己设计一个多媒体作品。

地震了,我该怎么办?

在室外

在室内 该做不该车内 步行

该做

不该该做不该

图 1

教师:提供给学生三个主题:《我眼中的校园》、《环保你、我、他》、《感恩的心》,学生5人一组,每三组选同一主题进行需求分析,规划设计和任务分工。讨论完毕,完成需求分析表、整体规划表、设计方案表、结构设计图、版面设计图和任务分工表。

学生:小组讨论,相互协作,完成任务。

教师:巡回指导。

阶段五:评价指导,查漏补缺

教师:让同一主题的三个小组互评选出他们认为最好的设计表格,再由老师进行点评。点评时主要从表格容的完整程度,需求分析的准确程度和全面程度,规划设计的创新性、美观性、可行性,这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并将学生出现的普遍问题加以补充讲解。

阶段六:小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基本过程,并重点学习了前两项容。请大家思考并完成容小结表1。

学生:认真思考,完成容小结表1。

教师:主要学习了作品制作的需求分析和规划设计。今天学习的容,是为制作多媒体作品所做的准备工作。下节课,开始素材的采集与加工的学习。

七、课后作业

体作

品制

作过

程 需求分析 规划设计 素材采集与加工

作品集成

发布与评价

2.确定内容和形式

3.明确条件与限制

3.结构设计:整体结构 2.内容设计:理清意图,确定线索;选定内容,设置栏目;确定形式,设计方式。 1.整体规划:内容、结构、表现形式、交互功能。

4.版面设计:统一风格

5.工作计划:小组分工 1.确定对象和目标

小结表 1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