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DSP考试及参考答案

山东大学DSP考试及参考答案
山东大学DSP考试及参考答案

一、选用2812DSP ,30MHz 外部无源晶振,CY7C1021(64KW) SRAM 存储器,请设计一个DSP 应用系统的硬件电路,包括电源电路、时钟电路、复位电路、JTAG 接口电路、存储器电路,并给出扩展存储器的地址。

采用TPS767D318芯片的DSP 电源电路

(a)无源晶振NC

X2

(b) 外时钟源方式

X1/XCLKIN

X2

C1

C2

30MHz

DSP X1/XCLKIN

31

DSP

VDD

42

VDD GND

OUTPUT 0.33μ

1K

30MHz

有源晶振

2812 DSP 时钟电路

DSP VDD

/XRS

22μ

10K

74LVT14

RESET

200

GND

RC复位电路

JTAG接口

DSP

XA15

A15

A0

/XWE

IO15

存储器XA0

IO0

XD15

XD0

/WE

/XRD/RD

/CE

≥1

/XZC2

XA16

TMS320F2812

CY7C1021 SN74HC02

DSP存储器扩展

二、已知2812DSP 的GPIOB1引脚连接一个LED指示灯,低电平点亮。要求用C语言编程时该指示灯闪烁、每400ms亮灭一次。要求采用定时器T2中断方式,定时1ms。已知晶振频率为30MHz,要求CPU 的工作频率为150MHz。请编写初始化程序、主程序与中断服务程序。

void InitSysCtrl(void)

{

Uint16 i。

EALLOW。// 禁止看门狗模块

SysCtrlRegs.WDCR= 0x0068。// 初始化PLL模块

SysCtrlRegs.PLLCR = 0xA。//如果外部晶振为30M,则SYSCLKOUT=30*10/2=150MHz

for(i= 0。i< 5000。i++){}// 延时,使得PLL模块能够完成初始化操作

//高速时钟预定标器和低速时钟预定标器,产生高速外设时钟HSPCLK和低速外设时钟LSPCLK SysCtrlRegs.HISPCP.all = 0x0001。// HSPCLK=150/2=75MHz

SysCtrlRegs.LOSPCP.all = 0x0002。// LSPCLK=150/4=37.5MHz

// 对工程中使用到的外设进行时钟使能,不用的外设不使能,以降低功耗

SysCtrlRegs.PCLKCR.bit.EV AENCLK=1。//使能EV A ,T2定时器

// SysCtrlRegs.PCLKCR.bit.EVBENCLK=1。//使能EVB

// SysCtrlRegs.PCLKCR.bit.ADCENCLK=1。//ADC模块时钟使能

EDIS。

}

void InitPieCtrl(void) // 系统PIE子程序

{

PieCtrlRegs.PIECRTL.bit.ENPIE=0。//禁止PIE

PieCtrlRegs.PIEIER1.all=0。//清除PIEIER寄存器

PieCtrlRegs.PIEIER12.all=0。

PieCtrlRegs.PIEIFR1.all=0。//清除PIEIFR寄存器

PieCtrlRegs.PIEIFR12.all=0。

//PieCtrlRegs.PIECRTL.bit.ENPIE=0。//允许PIE中断

PieCtrlRegs.PIEACK.all=0xFFFF。//写1清0

}

#include "DSP281x_Device.h"

interrupt void eva_timer2_isr(void)。

int counter。//全局变量软件计数器,扩大定时时间

V oid EV A_Timer2( )

{

EvaRegs.GPTCONA.all = 0。// 初始化EV A Timer 1

EvaRegs.T2PR = 0x249。// 定时周期为1.707us*(T1PR+1)=1ms

EvaRegs.EVAIMRA.bit.T2PINT = 1。//使能定时器2的周期中断

EvaRegs.EVAIFRA.bit.T2PINT = 1。//写1清除定时器2的周期中断标志

EvaRegs.T2CNT = 0x0000。

EvaRegs.T2CON.all = 0x1740。//连续增计数,128分频,开启定时器

}

void main(void)

{

InitSysCtrl()。//初始化系统控制寄存器, 时钟频率150MHz

//高速时钟的工作频率HSPCLK=75MHz

EALLOW。

GpioMuxRegs.GPBMUX.all=0。//把GPIOB0~7设置为一般I/O口

GpioMuxRegs.GPFDIR.all=0xff。//GPIOB7~0 为输出

EDIS。

DINT。//关闭总中断,清除中断标志

IER = 0x0000。//关闭外围中断

IFR = 0x0000。//清中断标志

InitPieCtrl()。//初始化PIE控制寄存器

InitPieVectTable()。//初始化PIE中断向量表

EV A_Timer2()。//初始化EV A Timer2

EALLOW。

PieVectTable.T2PINT = &eva_time2_isr。 //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放入中断向量表EDIS。

//依次使能各级中断:外设中相应中断位->PIE控制器->CPU

PieCtrlRegs.PIEIER3.all = M_INT1。//GP定时器2使能位于PIE第3组第1个,将其使能(62页)IER |= M_INT3。//PIE第3组对应于CPU的可屏蔽中断3(INT3),将其使能

EINT。//开总中断

counter=0。//软件计数器初值

GpioDataRegs.GPBDA T.bit.GPIOB1 =1。//指示灯灭

for(。。) {。}

}

interrupt void eva_timer2_isr(void)

{

counter++。

if (counter==400) //400*1ms=400ms

{

counter=0。

GpioDataRegs.GPBDA T.bit.GPIOB1^=1。// GPIOB5取反产生方波,指示灯亮灭切换}

EvaRegs.EV AIMRA.bit.T2PINT = 1。 //使能定时器2的周期中断

EvaRegs.EVAIFRA.bit.T2PINT = 1。//写1清除定时器2的周期中断标志

PieCtrlRegs.PIEACK.all = PIEACK_GROUP3。//清零PIEACK中的第3组中断对应位

}

三、采用CCS集成开发环境进行程序调试,其工程文件通常包括哪些文件?其中哪些文件粗要编写者自己编写?哪些文件能够自动生成?一般应用程序开发调试的过程是什么?

1)CCS工程文件(扩展名为.pjt)。由CCS自动生成。在CC(Code Composer)软件环境中,扩展名为.mak。

2)源程序文件。汇编语言文件(*.asm), C文件(*.c) 或二者混合编程。

3)头文件(*.h)。定义寄存器映射地址,用户自定义的常量等。例如,头文件DSP281x_Adc.h定义了ADC

寄存器, 头文件DSP281x_PieVec.h定义了PIE中断矢量。

4)链接命令文件(*.cmd)。包含链接器选项、对程序和数据存储器空间的分配。

5)库文件(*.lib)。规范运行时支持库rts2800_ml.lib。

6)目标文件(*.obj)。由汇编器产生,COFF公共目标文件格式。

7)列表文件(*.lst)。汇编生成的文件。

8)映射文件(*.map)。汇编器生成的变量与符号存储器地址分配文件。

9)可执行代码文件(*.out)。由链接器生成,COFF格式。该文件可以装入到存储器进行调试与执行。

这些文件中,用户需要编写源程序文件(.c 、.asm)、链接命令文件(.cmd)和头文件(.h)。

程序开发调试的过程:

1.连续运行与单步运行。

2.设置断点。

3.查看与修改存储单元。

4.查看与修改寄存器内容。

5.观察和编辑变量。

6.程序Animate运行和数据图形显示。

四、采用DSP C语言编程,将DSP片内RAM 200H地址开始的20个存储单元分别设置为0~15。

main( )

{

int i。

unsigned int * px。

px=(unsigned int *)0x200。

for ( i=0。i<20。i++,px++ )

(*px)=i。

while(1) {。}

}

五、2个模拟量(0~3.3V)分别连接到2812 DSP的ADCINA0\ADCINA7引脚。要求采用定时器T1的周期匹配触发A/D转换,T1定时150μs。A/D转换采用连续转换方式,每次转换两个通道。A/D转换的结果分别存放到两个数组中,采样200次。已知CPU的工作频率为150MHz。请采用DSP C语言编程。

void InitSysCtrl(void)

{

Uint16 i。

EALLOW。// 禁止看门狗模块

SysCtrlRegs.WDCR= 0x0068。// 初始化PLL模块

SysCtrlRegs.PLLCR = 0xA。//如果外部晶振为30M,则SYSCLKOUT=30*10/2=150MHz

for(i= 0。i< 5000。i++){}// 延时,使得PLL模块能够完成初始化操作

//高速时钟预定标器和低速时钟预定标器,产生高速外设时钟HSPCLK和低速外设时钟LSPCLK SysCtrlRegs.HISPCP.all = 0x0001。// HSPCLK=150/2=75MHz

SysCtrlRegs.LOSPCP.all = 0x0002。// LSPCLK=150/4=37.5MHz

// 对工程中使用到的外设进行时钟使能

SysCtrlRegs.PCLKCR.bit.ADCENCLK=1。//ADC模块时钟使能

EDIS。

}

#include "DSP28_Device.h"

interrupt void adc_isr(void) // ADC中断函数声明

Uint16 SampleCount。

Uint16 adcresulta0[200]。//用于保存ADCINA0通道的200次采样结果

Uint16 adcresulta7[200]。//用于保存ADCINA7通道的200次采样结果

main()

{

int i。

InitSysCtrl()。//初始化系统函数

DINT。

InitPieCtrl()。//初始化PIE控制寄存器

IER = 0x0000。//禁止CPU中断

IFR = 0x0000。//清除CPU中断标志

InitPieVectTable()。//初始化PIE中断向量表

EALLOW。

PieVectTable.ADCINT = &adc_isr。

EDIS。

AdcRegs.ADCTRL1.bit.RESET=1。//复位ADC

asm(" RPT #10 || NOP")。//等待12个时钟周期是ADC复位产生作用

AdcRegs.ADCTRL3.all = 0x00C8。// ADC参考电压与带隙基准电路上电,顺序采样AdcRegs.ADCTRL3.bit.ADCBGRFDN=3。

AdcRegs.ADCTRL3.bit.ADCPWDN=1。

PieCtrlRegs.PIEIER1.bit.INTx6 =1。//使能PIE模块中的AD采样中断

IER|=M_INT1。//开CPU中断

EINT。//使能全局中断

ERTM。//使能实时中断DBGM

SampleCount=0。

AdcRegs.MAXCONV.all=0x0001。//总共采样2路

AdcRegs.ADCCHSELSEQ1.bit.CONV00=0。//选择ADCINA0为第1转换通道

AdcRegs.ADCCHSELSEQ1.bit.CONV01=7。//选择ADCINA7为第2转换通道

AdcRegs.ADCTRL2.bit.EV A_SOC_SEQ1=1。//选择EV A启动SEQ1转换

AdcRegs.ADCTRL2.bit.INT_ENA_SEQ1=1。//使能SEQ1中断(每个EOS)

EvaRegs.T1PR=0x2BF1。//周期为150μs =( 11249 + 1 ) / 75MHz

EvaRegs.GPTCONA.bit.T1TOADC=2。//设置EV A(T1)周期匹配启动ADC EvaRegs.T1CON.all = 0x1044。//设置T1为连续增模式,并启动定时器T1 for(。。){}

}

interrupt void adc_isr(void) // ADC中断函数

{

adcresulta0[SampleCount-1]=AdcRegs.ADCRESULT0 >>4。

//将ADCINA0通道采样到的数据存入数组adcresulta0[]中

adcresulta7[SampleCount-1]= AdcRegs.ADCRESULT1 >>4。

//将ADCINA7通道采样到的数据存入数组adcresulta1[]中

if(SampleCount== 199)

{

SampleCount= 0。

}

else SampleCount++。//采样计数器计数

AdcRegs.ADCTRL2.bit.RST_SEQ1=1。//复位SEQ1

AdcRegs.ADCST.bit.INT_SEQ1_CLR=1。//清除AD中断的标志位

PieCtrl.PIEACK.all=0xffff。//写1清0

}

六、要求采用2812 DSP定时器T3和PWM电路产生一个频率为20kHz(50μs)的非对称PWM波形,占空比为50%,PWM波形从PWM1引脚输出。已知CPU的工作频率为150MHz。请采用DSP C语言编程。

#include "DSP281x_Device.h"

void EV A_PWM()

{

EvbRegs.EXTCONB.bit.INDCOE = 1。//独立使能比较输出模式

EvbRegs.ACTRB.all = 0x0aaa。 //空间矢量不动作,高电平有效

https://www.360docs.net/doc/ea16937615.html,CONB.all = 0xa400。//空间向量禁止,禁止全比较

}

void EVB_Timer3()

{

EvbRegs.EXTCONB.bit.INDCOE = 1。//独立使能比较输出模式

EvbRegs.GPTCONB.all = 0x0012。//GP定时器3比较输出低有效

EvbRegs.T3PR = 0x0009。// 定时周期为(T1PR+1) * 128 / 25 MHz = 50μs

EvbRegs.T3CMPR = 0x0005。 // GP定时器3的比较寄存器

EvbRegs.T3CNT = 0x0000。// 定时器3初值

EvbRegs.T3CON.all = 0x1742。//连续增计数,128分频,使能比较,打开定时器

}

void IOinit()

{

EALLOW。

GpioMuxRegs.GPBMUX.all = 0xffff。//将GPIOB配置为外设口

GpioMuxRegs.GPBDIR.all = 0xffff。//将GPIOB配置为输出

EDIS。

}

void main(void)

{

InitSysCtrl()。//初始化系统控制寄存器, 时钟频率150MHz

EALLOW。

SysCtrlRegs.HISPCP.all = 0x0003。//高速时钟的工作频率=25MHz

EDIS。

DINT。//关闭总中断,清除中断标志

IER = 0x0000。//关闭外围中断

IFR = 0x0000。//清中断标志

IOinit( )。

EVB_PWM( )。

EVB_Timer3( )。

for(。。) {。}

}

生物化学实验六——酵母RNA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山东大学实验报告

实验六——酵母RNA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13生物基地 201300140059 刘洋 2015-05-10 同组者:张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稀碱法提取酵母RNA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紫外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3.了解和掌握紫外吸收法测定RNA浓度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 酵母核酸中RNA含量较多,DNA则少于2%。RNA可溶于碱性溶液,当碱被中和后,可加乙醇使其沉淀,由此即可得到RNA制品。但是用碱液提取的RNA有不同的降解。 核酸及其衍生物,核苷酸、核苷、嘌呤和嘧啶有吸收紫外光的性质,其吸收高峰在260nm 左右,且一定浓度范围内其浓度与吸光度成正比(浓度为5μg/ml—45μg/ml吸光度与浓度成正比),利用此性质,可用RNA标准液绘制RNA吸光标准曲线(标准曲线的斜率为0.022-0.024左右),测定样品RNA浓度。由于蛋白质在280nm的光吸收,对核酸测定有一定的干扰作用,最大吸收峰在280nm处,原因是蛋白质组成中常含有酪氨酸和色氨酸等芳香族氨基酸。所以如果有蛋白质的干扰必须得先测260nm处的吸光度,再测280nm处的吸光度,通过计算消除其对核酸的影响。 三、实验器材 干酵母粉 电子天平 量筒 容量瓶100ml 磁力搅拌器 试管 100℃水浴锅pH试纸(pH1-14)烧杯 离心机 722型分光光度计锥形瓶 离心管 四、实验试剂 0.2%氢氧化钠溶液95%乙醇 无水乙醚酸性乙醇(5ml浓Hcl加入到500ml95%乙醇中混匀)RNA标准蛋白溶液(200μg/ml)

1.RNA的提取 (1)称取4g干酵母粉,放入200ml锥形瓶中,加入40ml0.2%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匀,在沸水浴中煮沸30min中并冷却; (2)冷却后,把液体倒入离心管中,在4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15min; (3)离心后留上清液加入95%的酸性乙醇40ml,边加边搅拌,静置5min左右,再4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5min; (4)离心后保留沉淀,用20ml 95%乙醇分两次洗涤沉淀,每次洗后在3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5min; (5)离心后的沉淀再用无水乙醇10ml洗涤两次,每次用3000r/min离心5min; (6)离心结束后,收集沉淀与滤纸上,称重备用。 2.RNA样液的配制 (1)取粗RNA0.2-0.25g与烧杯中,加入5mlNaOH溶液,搅拌,溶解,调成糊状。 (2)再加入蒸馏水40ml,搅拌混匀,调PH至7.0后,放入100ml容量瓶中定容。 (3)再分3-4次分别取2ml定容后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继续定容待测,并且把容量瓶依次编号为A、B、C。 3.RNA标准曲线的绘制 (1)取洁净的试管,依次标号为1-10、A、B、C后,按照下表分别往各试管中加所需液体,并用磁力搅拌器混匀。 (2)混匀后以0号试管为参比液,在260nm下测各试管的吸光度A,并根据0-9试管的吸光值绘制出RNA标准曲线,并最终得出样品的浓度。 六、注意事项 1.离心机的使用,使用前一定要将两离心液(包括外壳)在天平上调平,对称放置在离 心机上,防止力臂不对称而损坏离心机。 2.紫外分光光度计的使用,要先预热10分钟,往比色皿中到液体只需到三分之二即可, 防止液体溢出腐蚀仪器,爱护仪器。

计算机网络答案-山东大学期末考题目答案

计算机网络答案-山东大学期末考题目答案

第一章概述 1-3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是一种必须经过“建立连接-通话-释放链接”三个步骤的一条专用物理通路。从建立连接开始,通讯就一直占用信道资源,直到释放。它具有实施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低的优点。同时,其线路利用效率低,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之间不可通讯。电路交换适用于信息量大,较长的报文。 2、报文交换报文交换本质上也是存储转发方式,但是它将整个报文从一个结点传到下一个。它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缺点在于报文信息量大,时延长,且占用交换机内存较大,不具有实时性。它适用于报文较短,实时性较低的通讯。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是将报文分组,在每个分组之前加上地址信息,通过路由器经接收,存储,再转发到下一个接口,直到将分组传到目标地址,再去掉地址信息将其重组为完整报文。在分组传输的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宽带,逐

段占用通信链路,多个分组数可同时传送。它传输效率高,且保证数据传输有很高可靠性。同时分组排队会造成时延,但比报文交换小,且成本较高。 1-12 因特网的两大组成部分(边缘部分与核心部分)的特点是什么?他们的工作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答: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由用户直接使用,进行通信和资源共享。核心部分,是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主要为边缘部分服务提供连通性和交换。边缘部分不同终端上的程序通信方式有客户-服务器方式和对等方式。客户-服务器方式指进行通讯的双方中一方为服务请求方,一方为服务提供方。客户向服务器发送远程服务请求,因此客户程序必须知道服务器程序地址,而服务器只需要被动接受请求,不需要知道客户程序地址,但需要强大硬件和高级操作系统支持。对等方式是双方均可既为服务提供者,也可以为服务请求

DSP期末考试题目

1.2812芯片定点32位。 2.2000系列用于自动化的原因功能比较强。 2812 IO口供电电压3.3V,内核供电电压1.8V或1.9V 2812 编译时.CMD是什么文件,.out是什么文件.obj是什么文件? .CMD是链接命令文件,.out 是最终可执行文件,.obj是目标文件。 2812 3个通用定时器是多少位,DSP采用段的概念,各个段的都有什么意思?32位;已初始化的断:包含真实的指令跟数据,存放在程序存储空间;未初始化的段:包含变量的地址空间,存放在数据存储空间。 2812 时钟150M时,低速、高速外设时钟是多少M?低速37.5M,高速75M DSP总线结构是什么样子? 改进型哈弗结构 2812 CPU的中断有可屏蔽中断和不可屏蔽中断,分别是哪些? 可屏蔽中断:1~14 14个通用中断;DLOGINT数据标志中断;RTOSINT实时操作系统中断。不可屏蔽中断:软件中断(INTR指令和TRAP指令);硬件中断,非法指令陷阱;硬件复位中断;用户自定义中断。 2812实际寻址空间是多少? 00000~3FFFF(4M) 2812 1个事件管理器能产生8路PWM波。注意老师多半出的2个事件管理器16路 DSP有3组数据总线,分别是什么?程序数据总线、数据读数据总线、数据写数据总线。ADC模块有多少组采样通道?8*2=16路 SCI和SPI口哪一个需要设置波特率?SCI 把目标文件下载到实验板怎么操作?File→load program CAN通讯的最大带宽是多少?1M 加上看门狗,2812cpu定时器一共有多少个?3个通用定时器,4个事件管理定时器,1个看门狗,总共8个。 2812DSP流水线深度为8。 TI公司生产的最牛dsp是667x有8个核,320G mac /s。注:mac是乘法累加G=109 2812AD满量程转换时,转换寄存器的值是多少?0xFFF0 2812CPU最小系统:主芯片,电源模块,时钟电路,复位电路,JTAG。 DSP生产厂家是TI公司,ADI公司,飞思卡尔公司。 TI公司的DSP芯片类型有C2000,C5000,C6000。系列 DSP工程开发,需要编写4个文件:头文件,库文件,源文件,CMD链接文件。 2812有2个事件管理器EVA、EVB,每一个事件管理器包含哪几个功能?通用定时器;比较单元;捕获单元;正交编码电路。 2812通用定时器计数周期怎么算?T=(TDDRH:TDDR+1)*(PRDH:PRD+1) /150 μs 2812在什么情况下工作于微处理器模式?MP/=1 2812中断系统有一部分挂在PIE上面,这些都属于可屏蔽中断,那么能够响应中断的条件是什么?INTM置0响应总中断,其他的置1响应。(INTM=0,IFR=1,IER=1,PIEIFR=1,PIEIER=1,PIEACR=1) 2812在进行引导时第一条程序在什么位置?0x3FFFC0 注:就是程序运行的起始地址,2^20byte=1M 2812AD转换器的输入电压0~3V。 2812片内flash有128k*16位。 2812的OTP模块是可编程模块可以多次擦写吗?不可以,是一次擦写。

DSP实验报告

一、综合实验内容和目的 1、实验目的 (1) 通过实验学习掌握TMS320F28335的浮点处理; (2) 学习并掌握A/D模块的使用方法; (3) 学习并掌握中断方式和查询方式的相关知识及其相互之间的转换; (4) 学习信号时域分析的方法,了解相关电量参数的计算方法; (5) 了解数字滤波的一些基本方法。 2、实验内容 要求1:对给定的波形信号,采用TMS320F28335的浮点功能计算该信号的以下时域参数:信号的周期T,信号的均方根大小V rms、平均值V avg、峰-峰值V pp。 其中,均方根V rms的计算公式如下: V= rms 式中N为采样点数,()u i为采样序列中的第i个采样点。 要求2:所设计软件需要计算采样的波形周期个数,并控制采样点数大于1个波形周期,且小于3个波形周期大小。 要求3:对采集的数据需要加一定的数字滤波。 二、硬件电路 相关硬件:TMS320F28335DSP实验箱,仿真器。

硬件结构图 三、程序流程图 1、主程序流程图 程序的主流程图2、子程序流程图

参数计算的流程图 四、实验结果和分析 1、实验过程分析 (1) 使用的函数原型声明 对ADC模件相关参数进行定义:ADC时钟预定标,使外设时钟HSPCLK 为25MHz,ADC模块时钟为12.5MHz,采样保持周期为16个ADC时钟。 (2) 定义全局变量 根据程序需要,定义相关变量。主要有:ConversionCount、Voltage[1024]、Voltage1[1024]、Voltage2[1024]、filter_buf[N]、filter_i、Max、Min、T、temp、temp1、temp2、temp3、Num、V、Vav、Vpp、Vrm、fre。这些变量的声明请见报告后所附的源程序。 (3) 编写主函数 完成系统寄存器及GPIO初始化;清除所有中断,初始化PIE向量表,将程

山东大学操作系统实验报告4进程同步实验

山东大学操作系统实验报告4进程同步实验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实验四、进程同步实验学号: 日期:20120409 班级:计基地12 姓名: 实验目的: 加深对并发协作进程同步与互斥概念的理解,观察和体验并发进程同步与互斥 操作的效果,分析与研究经典进程同步与互斥问题的实际解决方案。了解 Linux 系统中 IPC 进程同步工具的用法,练习并发协作进程的同步与互斥操作的编程与调试技术。 实验内容: 抽烟者问题。假设一个系统中有三个抽烟者进程,每个抽烟者不断地卷烟并抽烟。抽烟者卷起并抽掉一颗烟需要有三种材料:烟草、纸和胶水。一个抽烟者有烟草,一个有纸,另一个有胶水。系统中还有两个供应者进程,它们无限地供应所有三种材料,但每次仅轮流提供三种材料中的两种。得到缺失的两种材料的抽烟者在卷起并抽掉一颗烟后会发信号通知供应者,让它继续提供另外的两种材料。这一过程重复进行。请用以上介绍的 IPC 同步机制编程,实现该问题要求的功能。 硬件环境: 处理器:Intel? Core?i3-2350M CPU @ 2.30GHz ×4 图形:Intel? Sandybridge Mobile x86/MMX/SSE2 内存:4G 操作系统:32位 磁盘:20.1 GB 软件环境: ubuntu13.04 实验步骤: (1)新建定义了producer和consumer共用的IPC函数原型和变量的ipc.h文件。

(2)新建ipc.c文件,编写producer和consumer 共用的IPC的具体相应函数。 (3)新建Producer文件,首先定义producer 的一些行为,利用系统调用,建立共享内存区域,设定其长度并获取共享内存的首地址。然后设定生产者互斥与同步的信号灯,并为他们设置相应的初值。当有生产者进程在运行而其他生产者请求时,相应的信号灯就会阻止他,当共享内存区域已满时,信号等也会提示生产者不能再往共享内存中放入内容。 (4)新建Consumer文件,定义consumer的一些行为,利用系统调用来创建共享内存区域,并设定他的长度并获取共享内存的首地址。然后设定消费者互斥与同步的信号灯,并为他们设置相应的初值。当有消费进程在运行而其他消费者请求时,相应的信号灯就会阻止它,当共享内存区域已空时,信号等也会提示生产者不能再从共享内存中取出相应的内容。 运行的消费者应该与相应的生产者对应起来,只有这样运行结果才会正确。

DSP试卷及答案

DSP试卷1 一.填空题(本题总分12分,每空1分) 1.TMS320VC5402型DSP的部采用条位的多总线结构。 2.TMS329VC5402型DSP有个辅助工作寄存器。 3.在器命令文件中,PAGE 1通常指________存储空间。 4.TI公司DSP处理器的软件开发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 5.直接寻址中从页指针的位置可以偏移寻址个单元。 6.TMS320C54x系列DSP处理器上电复位后,程序从指定存储地址________单元开始工作。7.MS320C54X DSP主机接口HPI是________位并行口。 8.TMS320VC5402型DSP处理器的核供电电压________伏。 9. C54x系列DSP上电复位后的工作频率是由片外3个管脚;;来决定的。 二.判断题(本题总分10分,每小题1分,正确打“√”,错误打“×”)1.DSP 处理器TMS320VC5402的供电电压为5V。()2.TMS320VC5402型DSP部有8K字的ROM,用于存放自举引导程序、u律和A律扩展表、sin函数表以及中断向量表。()3.MEMORY伪指令用来指定器将输入段组合成输出段方式,以及输出段在存储器中的位置。() 4. DSP的流水线冲突产生的原因是由于DSP运行速度还不够快。()5.DSP和MCU属于软件可编程微处理器,用软件实现数据处理;而不带CPU软核的FPGA 属于硬件可编程器件,用硬件实现数据处理。()6. C54x系列DSP的CPU寄存器及片外设寄存器映射在数据存储空间的0000h-0080h中。 ()7.TMS320C54X 系列DSP可以通过设置OVL Y位实现数据存储空间和程序存储空间共享片ROM。() 8. TMS320VC5402型DSP汇编指令READA的寻址围为64K字。() 9.在TMS320VC5402型DSP所有中断向量中,只有硬件复位向量不能被重定位,即硬件复位向量总是指向程序空间的0FF80H位置。()10. C54x系列DSP只有两个通用的I/O引脚。()三.程序阅读题(本题总分30分,每小题10分) 1. 阅读下面的程序,回答问题。 .bss x, 8 LD #0001H,16,B STM #7,BRC STM #x,AR4 RPTB next-1 ADD *AR4,16,B,A STH A,*AR4+ next: LD #0,B 问题:(1)寄存器“BRC”的功能是什么? (2)汇编语句“ADD *AR4,16,B,A”执行了多少次? (3)执行语句“LD #0001H,16,B”后,累加器B的容是多少? 2.已知DSP的三个时钟引脚状态CLKMD1-CLKMD3=111,外部晶振=10MHz,参数设置表:

DSP实验报告

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DSP技术及课程设计 实验名称:直流无刷电机控制综合实验 院(系):自动化专业:自动化 姓名:ssb 学号:08011 实验室:304 实验组别: 同组人员:ssb1 ssb2 实验时间:2014年 6 月 5 日评定成绩:审阅教师:

目录 1.实验目的和要求 (3) 1.1 实验目的 (3) 1.2 实验要求 (3) 1.2.1 基本功能 (3) 1.2.2 提高功能 (3) 2.实验设备与器材配置 (3) 3.实验原理 (3) 3.1 直流无刷电动机 (3) 3.2 电机驱动与控制 (5) 3.3 中断模块 (7) 3.3.1 通用定时器介绍及其控制方法 (7) 3.3.2 中断响应过程 (7) 3.4 AD模块 (8) 3.4.1 TMS320F28335A 芯片自带模数转换模块特性 (8) 3.4.2 模数模块介绍 (8) 3.4.3 模数转换的程序控制 (8) 4.实验方案与实验步骤 (8) 4.1 准备实验1:霍尔传感器捕获 (8) 4.1.1 实验目的 (8) 4.1.2 实验内容 (9) 4.1.2.1 准备 (9) 4.1.2.2 霍尔传感器捕获 (9) 4.2 准备实验2:直流无刷电机(BLDC)控制 (10) 4.2.1 程序框架原理 (10) 4.2.1.1 理解程序框架 (10) 4.2.1.2 基于drvlib281x库的PWM波形产生 (11) 4.2.2 根据捕获状态驱动电机运转 (12) 4.2.2.1 目的 (12) 4.2.2.2 分析 (12) 4.3 考核实验:直流无刷电机调速控制系统 (13) 4.3.1 初始化工作 (13) 4.3.2 初始化定时器0.... . (13) 4.3.3初始化IO口 (13) 4.3.4中断模块.... (13) 4.3.5 AD模块 (14) 4.3.6在液晶屏显示 (15) 4.3.7电机控制 (17) 4.3.7.1 控制速度方式选择 (17) 4.3.7.2 控制速度和转向 (18) 4.3.8延时子函数 (19) 4.3.9闭环PID调速 (19)

山东大学信息安全实验报告

山东大学软件学院 信息安全导论课程实验报告 学号:201300301385 姓名:周强班级: 2013级八班 实验题目:缓冲区溢出实验 实验学时:日期: 实验目的: (1)了解缓冲区溢出的原理 (2)利用缓冲区溢出现象构造攻击场景 (3)进一步思考如何防范基于缓冲区溢出的攻击 硬件环境: 软件环境: WindowsXP操作系统 VS2008 实验步骤与内容: (1)了解缓冲区溢出的原理 缓冲区溢出简单来说就是计算机对接收的输入数据没有进行有效的检测(理情况下是程序检测数据长度并不允许输入超过缓冲区长度的字符),向缓冲区内填充数据时超过了缓冲区本身的容量,而导致数据溢出到被分配空间之外的内存空间,使得溢出的数据覆盖了其他内存空间的数据。 看一个代码实例,程序如下: void function(char *str) { char buffer[16]; strcpy(buffer,str); } 上面的strcpy()将直接把str中的内容copy到buffer中。这样只要str的长度大于16,就会造成buffer的溢出,使程序运行出错。

(2)利用缓冲区溢出现象构造攻击场景 首先打开Microsoft Visual C++,新建工程和cpp文件,复制实验指导书的代码进行编译连接: 单击运行按钮,然后第1次输入“zhouqianga”,第2次输入2个“ga”,即可看到输出“correct”。

按F10开始进行逐步调试: 当第一次执行gets()函数之前,内存情况如下图所示

在最新的版本中gets被认为是不安全的,gets从标准输入设备读字符串函数。可以无限读取,不会判断上限,以回车结束读取,所以程序员应该确保buffer的空间足够大,以便在执行读操作时不发生溢出。现在都被要求改为get_s。来防止溢出。 如下图所示。 (3)学习例子程序2:数据被执行 在xp系统下,直接运行Exploit-1.1.exe,如下图所示:

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七章新闻图片编辑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新闻图片的种类及其地位 1.报纸上常见的图片种类 (1)照片 新闻照片就是以新闻事件、新闻人物为拍摄对象,再现新闻现场情景的照片,它可以作为独立的新闻报道出现在版面上,也可以配合文字报道一同编发。 (2)漫画 漫画在现代报纸上的使用非常广泛,有根据新闻事实进行艺术加工的新闻漫画,时效性较强,经常刊登在新闻版上;也有反映社会生活现象的社会性漫画,通常刊登在专刊副刊上;还有用来配合文字报道的图解式漫画以及连环漫画、幽默画等。 (3)图示 图示包括统计图表、示意图和新闻地图三类。 统计图表就是将统计数字制成表格图,便于读者集中阅读,一目了然。

示意图不但将统计数字集中绘制成图,而且用形象化的手法表示这些数据所说明的意义。 新闻地图则是根据标准地图,将新闻发生地的地理位置绘制成更加简洁明确的地图。 (4)图饰 图饰一般是用美术图案点缀和烘托报纸的报头、报眉、标题、栏题、版头或版面的其他部位,使整个版面更加美观生动,恰当地运用图饰还能使版面编排思想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 2.图片的地位与作用 (1)纪实性作用 作为独立报道体裁的新闻照片具有再现新闻现场、记载真实瞬间的作用,这类照片成为报纸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证实性作用 非独立使用的新闻照片与非新闻照片具有证实文字报道的作用,这类照片对新闻资源的充分发掘,对提高新闻报道的可信度具有重要意义。 (3)解说性作用 图表、示意图、新闻地图、漫画等能够以形象性的符号统计和描绘新闻报道中的某些内容,从而对相对比较枯燥的文字表述进行生动易懂的解释。 (4)装饰性作用 图片的形象性特征使其可以作为文字稿件的美化装饰手段。 (5)视觉冲击性作用 图片的形象性和直观性能够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与震撼力,这是文字报道所难以达到的。

DSP考试题全解

第一章 4、F2812和F2810的区别 F2812有外部存储器接口TMS320F2810没有;TMS320F2812有128K的Flash TMS320F2810仅64K;F2812具有外部扩展接口XINTF,高达1MW的寻址空间,支持可编程的等待状态和读写选通时序,提供 三个独立的片选信号,而F2810没有。 5、TMS320F281x系列DSP芯片有哪些外部接口? 串行通信外设:一个高速同步串行外设接口(SPI),两个UART接口模块(SCI),增强的CAN2.0B接口模块,多通道缓冲串口(McBSP);其它外设:锁相环(PLL)控制的时钟倍频系数,看门狗定时模块, 三个外部中断,3个32位CPU定时器,128位保护密码,高达56个通用I/O引脚。 思考题: 1、TMS320F281x系列中的F2810、F2811、 F2812间有何区别? TMS320F2812有外部存储器接口,而TMS320F2811和TMS320F2810没有。 TMS320F2812和TMS320F2811有128K的Flash,而TMS320F2810仅64K。 2、与单片机相比,DSP有何特点? DSP器件具有较高的集成度。DSP具有更快的CPU,更大容量的存储器,内置有波特率发生器和FIFO 缓冲器。提供高速、同步串口和标准异步串口。有的片内集成了A/D和采样/保持电路,可提供PWM输出。DSP器件采用改进的哈佛结构,具有独立的程序和数据空间,允许同时存取程序和数据。内置高速的硬件 乘法器,增强的多级流水线,使DSP器件具有高速的数据运算能力。DSP器件比16位单片机单指令执行 时间快8~10倍完成一次乘加运算快16~30倍。DSP器件还提供了高度专业化的指令集,提高了FFT快速傅里叶变换和滤波器的运算速度。此外,DSP器件提供JTAG接口,具有更先进的开发手段,批量生产 测试更方便,开发工具可实现全空间透明仿真,不占用用户任何资源。软件配有汇编/链接C编译器、C源码调试器。 第二章 5、假设CPU的时钟频率为150MHz,试根据周期寄存器或定时器接口芯片(如8254)进行比较,简述CPU定时器可实现的定时周期最大值。 CPU定时器只有一种计数模式:CPU将周期寄存器PRDH:PRD中设定的定时时间常数装入32位的计数寄存器TIMH:TIM中,然后计数寄存器根据CPU的时钟SYSCLKOUT递减计数。T=1/f 7、F281x芯片的很多引脚是复用的,结合芯片封装尺寸、引脚利用效率、功能配置等方面, 讨论这些复用引脚有哪些优缺点。 可以通过方向寄存器(GPxDIR)控制引脚为输入或输出;通过量化寄存器(GPxQUAL)设定量化采样周期(QUAL PRD),消除输入信号中的毛刺干扰。 思考题: 1、定时器0(INT1.7)中断与定时器1中断(INT13)、定时器2中断(INT14)相比有何不同? CPU优先级上:INT1.7为5,INT13为17,INT14为18,依次降低;PIE组内优先级:INT1.7为7 因此定时器0(INT1.7)中断是既涉及CPU中断也涉及PIE中断向量,而定时器1中断(INT13)、定时器2中断(INT14)只涉及CPU级中断。 2、假定SYSCLKOUT=150MHz,试分析看门狗定时器的定时周期值范围? 最低:除64;最高:除 1 3、假定SYSCLKOUT=150MHz,试分析CPU定时器的定时周期值范围? 最低:除4(75MHz);最高:除2(37.5MHz) 第三章

DSP实验报告

实验0 实验设备安装才CCS调试环境 实验目的: 按照实验讲义操作步骤,打开CCS软件,熟悉软件工作环境,了解整个工作环境内容,有助于提高以后实验的操作性和正确性。 实验步骤: 以演示实验一为例: 1.使用配送的并口电缆线连接好计算机并口与实验箱并口,打开实验箱电源; 2.启动CCS,点击主菜单“Project->Open”在目录“C5000QuickStart\sinewave\”下打开工程文件sinewave.pjt,然后点击主菜单“Project->Build”编译,然后点击主菜单“File->Load Program”装载debug目录下的程序sinewave.out; 3.打开源文件exer3.asm,在注释行“set breakpoint in CCS !!!”语句的NOP处单击右键弹出菜单,选择“Toggle breakpoint”加入红色的断点,如下图所示; 4.点击主菜单“View->Graph->Time/Frequency…”,屏幕会出现图形窗口设置对话框 5.双击Start Address,将其改为y0;双击Acquisition Buffer Size,将其改为1; DSP Data Type设置成16-bit signed integer,如下图所示; 6.点击主菜单“Windows->Tile Horizontally”,排列好窗口,便于观察 7.点击主菜单“Debug->Animate”或按F12键动画运行程序,即可观察到实验结果: 心得体会: 通过对演示实验的练习,让自己更进一步对CCS软件的运行环境、编译过程、装载过程、属性设置、动画演示、实验结果的观察有一个醒目的了解和熟悉的操作方法。熟悉了DSP实验箱基本模块。让我对DSP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课程学习和实验操作结合为一体的学习体系,使我更好的领悟到DSP课程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山东大学-中间件实验报告

山东大学软件学院 中间件技术课程实验报告

onResize(); }, error : function(e) { alert('初始化数据错误!'); } }); }); 并从bootstrap上找一些已经写好的布局,作为参考。加入到网页的界面中。 一、数据库操作的封装 1、AutoCreateDB——自动创建数据库 (1)可以根据下列query的结果判断数据库是否存在: Object obj = dao.QueryOnly("SELECT COUNT(*) FROM INFORMATION_SCHEMA.SCHEMATA WHERE SCHEMA_NAME=?",new Object[] { DATABASE }); 不存在则创建数据库,则执行executeCreate方法。 (2)AutoCreateDB自动创建数据库的表 遍历表,对于数据库中的每一个表,都执行“检测、若不存在则创建”操作,可以根据该query的结果判断数据库的表是否存在,不存在则创建数据库表,则执行executeCreate方法。 2、JdbcDao数据库相关操作 (1)在JdbcDao 中定义应用与数据库建立连接,其相关参数从 config.properties中获取: /**获取Connection连接*/ public Connection getConnection(){ Connection conn = null; System.out.println(JDBC_URL); System.out.println(USER_NAME); System.out.println(USER_PWD); try { conn = 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JDBC_URL,USER_NAME,USER_PWD);

计算机网络答案 山东大学期末考题目答案

第一章概述 1-3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是一种必须经过“建立连接-通话-释放链接”三个步骤的一条专用物理通路。从建立连接开始,通讯就一直占用信道资源,直到释放。它具有实施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低的优点。同时,其线路利用效率低,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之间不可通讯。电路交换适用于信息量大,较长的报文。 2、报文交换报文交换本质上也是存储转发方式,但是它将整个报文从一个结点传到下一个。它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缺点在于报文信息量大,时延长,且占用交换机内存较大,不具有实时性。它适用于报文较短,实时性较低的通讯。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是将报文分组,在每个分组之前加上地址信息,通过路由器经接收,存储,再转发到下一个接口,直到将分组传到目标地址,再去掉地址信息将其重组为完整报文。在分组传输的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宽带,逐段占用通信链路,多个分组数可同时传送。它传输效率高,且保证数据传输有很高可靠性。同时分组排队会造成时延,但比报文交换小,且成本较高。 1-12 因特网的两大组成部分(边缘部分与核心部分)的特点是什么?他们的工作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答: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由用户直接使用,进行通信和资源共享。核心部分,是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主要为边缘部分服务提供连通性和交换。边缘部分不同终端上的程序通信方式有客户-服务器方式和对等方式。客户-服务器方式指进行通讯的双方中一方为服务请求方,一方为服务提供方。客户向服务器发送远程服务请求,因此客户程序必须知道服务器程序地址,而服务器只需要被动接受请求,不需要知道客户程序地址,但需要强大硬件和高级操作系统支持。对等方式是双方均可既为服务提供者,也可以为服务请求者。 网络核心部分要想网络边缘部分提供连通性和交换,起关键作用的是路由器,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使得边缘部分的每一个终端都能够向其他主机通信。 1-14 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常用的性能指标? 答:1、速率:连结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数据的速率,单位为b/s(其中 b 为bit,表示一个二进制数字,比特是计算机中数据量的单位) 2、带宽:带宽本来指的是某个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单位为赫;由于通信的主干线传送的是模拟信号,所以,带宽表示通信线路允许通过的信号频带范围,表示在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单位是比特每秒。 3、吞吐量: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口的数据量,经常用于对现实世界中的网络的一种测量,以便知道实际上到底有多少数据量能通过网络 4、时延:时延指数据从网络的一段传送到另一端所需要的时间。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发送时延从主机发送数据帧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该帧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要的

dsp实验报告

DSP 实验课大作业实验报告 题目:在DSP 上实现线性调频信号的脉冲压缩,动目标显示和动目标检测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线性调频信号的脉冲压缩、动目标显示和动目标检测的原理,及其DSP 实现的整个流程; (2)掌握C 语言与汇编语言混合编程的基本方法。 (3)使用MATLAB 进行性能仿真,并将DSP 的处理结果与MATLAB 的仿真结果进行比较。 (二)实验内容: 1. MATLAB 仿真 设定信号带宽为B= 62*10,脉宽-6=42.0*10τ,采样频率为62*10Fs =,脉冲重复周期为-4T=2.4*10,用MATLAB 产生16个脉冲的线性调频信号,每个脉冲包含三个目标,速度和距离如下表: 对回波信号进行脉冲压缩,MTI ,MTD 。并且将回波数据和频域脉压系数保存供DSP 使用。 2.DSP 实现 在Visual Dsp 中,经MATLAB 保存的回波数据和脉压系数进行脉压,MTI 和MTD 。 (三)实验原理 1.脉冲压缩原理 在雷达系统中,人们一直希望提高雷达的距离分辨力,而距离分辨力定义为:22c c R B τ?==。其中,τ表示脉冲时宽,B 表示脉冲带宽。从上式中我们可以看

出高的雷达分辨率要求时宽τ小,而要求带宽B大。但是时宽τ越小雷达的平均发射功率就会很小,这样就大大降低了雷达的作用距离。因此雷达作用距离和雷达分辨力这两个重要的指标变得矛盾起来。然而通过脉冲压缩技术就可以解决这个矛盾。脉冲压缩技术能够保持雷达拥有较高平均发射功率的同时获得良好的距离分辨力。 在本实验中,雷达发射波形采用线性调频脉冲信号(LFM),其中频率与时延成正比关系,因此我们就可以将信号通过一个滤波器,该滤波器满足频率与时延成反比关系。那么输入信号的低频分量就会得到一个较大的时延,而输入信号的高频分量就会得到一个较小的时延,中频分量就会按比例获得相应的时延,信号就被压缩成脉冲宽度为1/B的窄脉冲。 从以上原理我们可以看出,通过使用一个与输入信号时延频率特性规律相反的滤波器我们可以实现脉冲压缩,即该滤波器的相频特性与发射信号时共轭匹配的。所以说脉冲压缩滤波器就是一个匹配滤波器。从而我们可以在时域和频域两个方向进行脉冲压缩。 滤波器的输出() h n= y n为输入信号() x n与匹配滤波器的系统函数() *(1) y n x n s N n =--。转换到频域就是--卷积的结果:* ()()*(1) s N n =。因此我们可以将输入信号和系统函数分别转化到频域:Y k X k H k ()()( Y k,然后将结果再转化到时域, h n H k →,进行频域相乘得() ()() x t X k →,()() 就可以得到滤波器输出:()() →。我们可用FFT和IFFT来实现作用域的 Y k y n 转换。原理图如下: 图1.脉冲压缩原理框图 2.MTI原理 动目标显示(MTI)技术是用来抑制各种杂波,来实现检测或者显示运动目标的技术。利用它可以抑制固定目标的信号,显示运动目标的信号。以线性调频

山东大学软件测试实验报告

实验一。黑盒测试 一、等价类划分 电话号码问题某城市电话号码由三部分组成。它们的名称和内容分别是: (1)地区码:空白或三位数字; (2)前缀:非'0'或'1'的三位数字; (3)后缀:4 位数字。 假定被测程序能接受一切符合上述规定的电话号码,拒绝所有不符合规定的电话号码。根据该程序的规格说明,作等价类的划分,并设计测试方案。 根据题目,分别将地区码、前缀、后缀进行分类,分析结果如下: 输入有效等价类编号无效等价类编号 地区码空白 1 包含其他字符 3 三位数字 2 少于三位 4 多于三位 5 前缀非0或 非1的三位数6 包含其他字符8 包含0的三位数9 包含1的三位数10 少于三位数11 多于三位数12 后缀四位数字7 包含其他字符13 少于四位数14 多于四位数15 根据上图的分析,可的测试用例 测试数据预期结果覆盖类地区码前缀后缀 空白555 4344 接受(有效)1、6、7 232545 4343 接受(有效)2、6、7 A23 322 4343 拒绝(无效) 3 21322 4343 拒绝(无效) 4 2323322 4343 拒绝(无效) 5 232 32A4343 拒绝(无效)8 232 208 4343 拒绝(无效)9 232 1114343 拒绝(无效)10

232 32 4343 拒绝(无效)11 232 322224343 拒绝(无效)12 232 322 4AS2 拒绝(无效)13 232 322 434拒绝(无效)14 232 322 434311拒绝(无效)15 三角形问题根据下面给出的规格说明,利用等价类划分的方法,给出足够的测试用例。一个程序读入三个整数。把此三个数值看成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边。这个程序要打印出信息,说明不是三角形、三角形是三边不等的、是等腰的、还是等边的。 分析题目中给出和隐含的对输入条件的要求: (1)整数(2)三个数(3)非零数(4)正数 (5)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6)等腰(7)等边 如果 a 、 b 、 c 满足条件( 1 ) ~ ( 4 ),则输出下列四种情况之一: 1)如果不满足条件(5),则程序输出为 " 非三角形 " 。 2)如果三条边相等即满足条件(7),则程序输出为 " 等边三角形 " 。 3)如果只有两条边相等、即满足条件(6),则程序输出为 " 等腰三角形 " 。 4)如果三条边都不相等,则程序输出为 " 一般三角形 " 。 列出等价类表并编号

DSP考试试题

《DSP原理及应用》 一、填空 1、在C语言和C54x汇编语言的混合程序设计中,C函数的参数和返回值传递到C54x的寄存器中,在函数“long func ( int *pl, int i2, int i3, int i4 )”中,*pl 传递到___AR0_寄存器,i2传递到___T0___寄存器,i4传递到AR1 寄存器,返回值由AC0 寄存器传递。 2、汇编语言“mov *AR0,AC0”使用的寻址方式是间接寻址模式,“mov #0x3, DPH”使用的寻址方式是直接寻址模式,“mov *(#0x011234),T2”使用的寻址方式是绝对寻址模方式。 3、指令执行前AC0的值是0012345678,那么汇编语句“AND #0x7f, AC0”,执行后,AC0的值是0000000078 。 4、C54x 的链接器命令文件中,SECTIONS命令的主要作用是告诉链接器如何将输入段组合成输出段,以及在存储器何处存放输出。MEMORY命令的主要作用是定义目标系统的存储器配置图,包括对存储器各部分的命名,以及规定它们的起始地址和长度。 二、简述题 1、根据你的理解,试列举DSP 芯片的特点? 答:哈佛结构;多总线结构;指令系统的流水线操作;专用的硬件乘法器;特殊的DSP指令;快速的指令周期;丰富的外设。 2、TMS320C54x芯片的总线结构有何特点,主要包括哪些总线?它们的功能是什么? 答:TMS320C54x DSP采用先进的哈佛结构并具有十二组总线,其独立的程序总线和数据总线允许同时读取指令和操作数,实现高度的并行操作。 采用各自分开的数据总线分别用于读数据和写数据,允许CPU在同一机器周期内进行两次读操作数和一次写操作数,独立的程序总线和数据总线允许CPU同时访问程序指令和数据。 包口12条总线,分别是:PAB和PB、BAB和BB、CAB和CB、DAB和DB、EAB和EB、FAB和FB。 3、DSP为了降低功耗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双电压供电;多种工作模式。 4、TMS320C54x的总存储空间为多少?可分为哪3类,它们的大小是多少?存储器空间的各自作用是什么? 答:程序空间16M Byte;I/O空间64K Words;数据空间8M Words。 5、TMS320C54x 有哪些寻址方式,它们是如何寻址的?试为每种寻址方式列举一条指令。答:直接寻址模式,mov #K16,DP; 间接寻址模式,mov *AR0,AC0; 绝对寻址模式,mov *(#0x011234),T2; MMR寻址模式,mov *abs16(#AR2),T2; 寄存器位寻址模式,btstp @30,AC1; 圆形寻址模式。 6、将C源程序转换成可执行文件需要经过哪些步骤? 答:创建C源文件;创建工程文件;创建连接器命令文件;编译整个工程文件;链接;生成可执行文件。 7、常用的TMS320C54x汇编命令有哪些,他们的作用是什么?

DSP运行实验报告

DSP运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熟悉CCS软件仿真下,DSP程序的下载和运行;熟悉借助单片机的DSP程序下载和运行; 熟悉借助仿真器的DSP程序下载和运行;熟悉与DSP程序下载运行相关的CCS编程环境。 二、实验原理 CCS软件仿真下,借用计算机的资源仿真DSP的内部结构,可以模拟DSP程序的下载和运行。 如果要让程序在实验板的DSP中运行、调试和仿真,可以用仿真器进行DSP程序下载和运行。初学者也可以不用仿真器来使用这款实验板,只是不能进行程序调试和仿真。 在本实验板的作用中,单片机既是串口下载程序的载体,又是充当DSP 的片外存储器(相对于FLASH),用于固化程序。 三、实验设备、仪器及材料 安装有WINDOWS XP操作系统和CCS3.3的计算机。 四、实验步骤(按照实际操作过程) 1、CCS软件仿真下,DSP程序的下载和运行。 第一步:安装CCS,如果不使用仿真器,CCS 的运行环境要设置成一个模拟仿真器(软仿真)。

第二步:运行CCS,进入CCS 开发环境。 第三步:打开一个工程。 将实验目录下的EXP01目录拷到D:\shiyan下(目录路径不能有中文),用[Project]\[Open]菜单打开工程,在“Project Open”对话框中选 EXP01\CPUtimer\CpuTimer.pjt,选“打开”, 第四步:编译工程。 在[Project]菜单中选“Rebuild All”,生成CpuTimer.out文件。 第五步:装载程序。 用[File]\[Load Program]菜单装载第四步生成CpuTimer.out文件,在当前工程目录中的Debug 文件夹中找到CpuTimer.out文件,选中,鼠标左键单击“打开”。

小鼠脾脏细胞原代培养及观察计数实验报告-山东大学

小鼠脾脏细胞原代培养及观察计数 【实验目的】 1.学习掌握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以及具体方法,并对小鼠脾细胞进行原代培养; 2.掌握无菌操作的具体过程及无菌操作台的使用; 3.学习掌握染色法鉴别细胞的生死状态的原理及方法; 4.学习使用血球计数板对细胞总数及活细胞数进行计数; 【实验原理】 1.细胞培养 细胞培养指的是在无菌条件下,把动、植物细胞从组织中取出,在体外模拟体的生理环境,使离体的细胞在体外生长和繁殖,并且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一种培养技术。动物细胞培养可分为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从供体获得组织细胞,在无菌条件下,用胰蛋白酶消化或机械分散等方法,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开始首次培养长出单层细胞的方法称为细胞的原代培养。当培养的动物细胞生长增殖达到一定密度,形成致密的单层细胞时,用胰蛋白酶将细胞消化分散成单细胞,从一个容器中以1:2或其他比例转移到另一个容器中扩大培养的方法,称为细胞的传代培养。传代培养的累计次数就是细胞的培养代数。 高等生物是由多细胞构成的整体,在整体条件下要研究单个细胞或某一群细胞在体的功能活动是十分困难的。但如果把活细胞拿到体外培养、增殖并进行观察和研究,则要方便和简单得多。被培养的动物细胞是非常好的实验对象和实验研究材料,对体外培养的活细胞进行研究可以帮助人类揭开生、老、病、死的规律,探索优生、抗衰老和防治各种疾病的途径和机制,也可以人为地诱导和改变细胞的遗传性状和特性,使其向有利于人类健康长寿的方向发展。因此动物细胞体外培养技术是研究细胞分子机制非常重要的实验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等研究领域。 细胞培养的意义:具有其他生物技术无可比拟的优点;培养条件易改变和控制,便于单因子分析;便于人们直接对细胞结构、细胞生长及发育等过程的观察;在生物学的各个领域(如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肿瘤学及病毒学等)已被广泛应用。 细胞培养的局限性:在脱离机体复杂环境下,细胞培养条件与躯体环境有一定距离;观察到的结果有时难以正确反映机体的状况;细胞培养得到的产物少。 培养细胞的条件有水的质量、无菌环境,最适温度、渗透压、气体条件、最适PH、营养条件和培养基质等。 2.细胞死活鉴定 细胞生死状态的鉴别方法主要是化学染色法和荧光染色法。 活细胞和死亡细胞在生理技能和性质上主要存在一下差异: ①细胞膜通透性的差异:活细胞的细胞膜是一种选择性膜,对细胞起保护和屏障作用,只允许物质选择性地通过;而细胞死后,细胞膜受损,其通透性增加。基于此,发展出了以台盼蓝、伊红、苯胺黑、赤藓红、甲基蓝以及荧光染料碘化丙啶或溴化乙啶等为染料鉴别细胞生死状态的方法,上述染料能使死亡细胞着色,而活细胞不被着色。此外,应用植物质壁分离的性质也可鉴定植物细胞的生死状态。活细胞的原生质具有选择透过性,死细胞因其原生质的选择透过性已遭破坏,故与高渗透压溶液接触时不产生质壁分离。 ②代上的差异:活细胞中新代作用强,细胞的酶具有较强的活性和还原能力。基于此,发展处了以荧光素二乙酸酯(FDA)、荧光素二丙酸酯、荧光素二丁酸酯或荧光素二苯甲酰酯等酯化的荧光素鉴别细胞生死状态的方法,上述酯化的荧光素亲脂性提高,容易被细胞吸收进入,活细胞的酯酶具有较强的活性,可将酯化的荧光素分解而释放出能发荧光的荧光素,该物质不能自由透过活的细胞膜,积累在细胞,荧光显微镜下显示有明亮的绿色或黄绿色荧光;而死亡细胞的酯酶因失去活性,不能分解酯化的荧光素,荧光显微镜下显示不发光。另外,可用亚甲基蓝为染料鉴定酵母细胞的生死状态。亚甲基蓝是一无毒染料,氧化型为蓝色,还原型为无色。活细胞因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能使亚甲蓝从蓝色的氧化型变成无色的还原型,故活的酵母细胞在用亚甲基蓝染色后显示无色;死亡酵母细胞或代缓慢的衰老酵母细胞,因无还原能力或还原能力极弱,使亚甲蓝仍处于氧化态,故呈现蓝色或淡蓝色。 3.血球计数板的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