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白血病中的应用现状
白血病健康教育

白血病健康教育白血病是一种危(wei)险的血液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对于白血病患者及其家人来说,了解白血病的相关知识以及如何有效管理疾病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白血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内容。
一、白血病的基本概念1.1 白血病是一种由于骨髓异常增生导致的血液疾病。
1.2 白血病可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两种类型。
1.3 白血病的症状包括贫血、出血、感染等,需要及时就医确诊。
二、白血病的治疗方法2.1 化疗是目前治疗白血病的主要方法,通过药物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
2.2 骨髓移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匡助恢复患者的造血功能。
2.3 靶向治疗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通过干扰白血病细胞的生长途径来治疗疾病。
三、白血病患者的饮食调理3.1 白血病患者应遵循均衡饮食原则,保证营养摄入。
3.2 建议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
3.3 忌烟酒,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保持肠道通畅。
四、白血病患者的心理调适4.1 白血病患者往往面临着心理压力和抑郁情绪,需要及时寻求心理支持。
4.2 家人和朋友的陪伴和理解对患者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4.3 参加心理疏导课程或者与心理医生进行交流,可以匡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五、白血病患者的日常护理5.1 定期进行体检,注意体温、血压和血常规等指标的监测。
5.2 避免接触感染源,保持个人卫生,注意饮食卫生。
5.3 避免剧烈运动和受伤,避免饮酒吸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总之,对于白血病患者及其家人来说,了解白血病的基本知识,积极配合治疗,调整饮食和心态,做好日常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希翼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匡助更多的人更好地了解和管理白血病,提高生活质量。
评价白血病护理中健康教育的临床应用效果与可行性

评价白血病护理中健康教育的临床应用效果与可行性【摘要】目的:评价白血病护理中健康教育的临床应用效果与可行性。
方法:择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间我院接诊的72例白血病患者为样本资料,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6例。
其中,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
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实施护理后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护理依从性、生存质量评分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评分。
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护理效果更佳;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护理依从性、生存质量评分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护理效果更佳。
结论:在白血病患者护理中实行健康教育,在提升临床护理效果的同时,强化患者对整个临床护理工作的认知,进而提升患者的配合度,促使护理工作有序的开展,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借鉴。
【关键词】健康教育;白血病患者;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白血病在临床当中主要以化疗为主,基于治疗方法特殊性,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进而使得患者在治疗期间产生一系列的排斥行为,不利于治疗工作有序的开展。
因此,在对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要予以相应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提升患者的依从性。
本文为探讨健康教育在白血病患者护理当中发挥的作用,选取我院收治的36例白血病患者在常规护理期间实施健康教育,具体护理内容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72例我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6例。
常规组的36例患者中,男女之比为21:15,均龄为(41.34±15.21);研究组的36例患者中,男女之比为19:17,均龄为(41.08±15.27)岁;分析患者的基线资料,数据对比没有差异性(P>0.05)。
1.1.护理方法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具体内容如下。
①首先,对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分析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临床护理期间的相关注意事项以及具体实施标准,来对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健康知识宣教方案[1]。
健康教育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干预效果

者 , 中男3例 , 7 , 其 8 女l例 年龄1— 1 。 18岁
2 健 康教 育 21 评 估 . 患 者入 院后 护士 通 过 观 察 、 流 、 通 , 解 患 者 情 况 : 括 交 沟 了 包
诉患者药液外渗的症状 、 体征及危险性 , 并告知预防方法 : 输液手
臂 尽 量 少 活 动 ; 常 观察 , 经 发现 异 常及 时与 护 士联 系 , 到及 时发 做
1 临床 资料 本 科 2 0 年 1 2 1 年 5 收 治 的 5 例 急 性 白血 病 化 疗 患 08 月 01 月 5
是一个 痛苦 的过程 , 但是 为了治疗疾病 , 要树立信心 , 勇敢面对 ,
并 通 过 成 功 病 例患 者 以身说 教 , 患 者 由 被 动接 受 治 疗 转 变 为 主 使
育 , 护士从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 , 使 引导护士提供有效 的介入 治疗护理 ,更好地加强医护合作 ,提高了医生对护理配合 满意 度 ,从而达到最佳心脏介入治疗 的医护配合和病人治疗效果的
状 态中。
( 本文编辑 : 曹
希)
・
1 6・ 7
TODAY NURS F b u r 2 2, . E, e r ay, 01 No2
者参与治疗的积极性 , 增强 了患者的 自我保健 和 自我护理意识 , 少了化 疗的不 良反应 , 减 保证 了化 疗的顺利进行 。 认为对急性 白血病 化疗患者进行 系统 的健康教育可提 高其 治疗依从性 , 而提 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从
关键 词 : 康 教 育 ; 性 白血 病 ; 疗 ; 健 急 化 生存 质 量 中 图分 类 号 : 4 3 3 R 7. 7 文 献 标识 码 : B 文 章编 号 :0 6 6 1(0 2 0- 15 0 10 - 4 12 1 )2 0 7 -2 的发 展 , 白血病 不 再 是不 治 之 症 , 化疗 、 血 干细 胞 移 植 等 治疗 手 造 段 使 白血 病 的缓 解 率 明显 提高 。 22 . 心 理 干 预 ..2 2 白血 病 患 者不 论 精 神 上 、思想 上或 者 是 经济 上 都 有 沉 重 的 压 力 , 常 表 现 为 恐 惧 、 张 、 观 , 至个 别 患者 常 紧 悲 甚 丧 失 求 生 的欲 望 。心 理 干 预是 白血病 患者 重 要 的 护理 措 施 之 一 。
急性白血病化疗病人的心理健康教育护理体会

急性白血病化疗病人的心理健康教育护理体会摘要:白血病是多种因素引起的恶性血液病,化疗作为缓解病情、延长病人生命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不仅需要严密的用药方案,而且需要相应的临床健康心理护理[1],心理护理作为现代模式的重要组成,应贯穿护理临床护理全过程,遍及至护理实践的每一个角落,在白血病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两年来,通过对白血病化疗病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护理,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而缓解了病人病情,提升了病人的生存率,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化疗心理健康教育护理【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2-0215-01白血病是多种因素引起的恶性血液病,化疗作为缓解病情、延长病人生命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不仅需要严密的用药方案,而且需要相应的临床健康心理护理[1],心理护理作为现代模式的重要组成,应贯穿护理临床护理全过程,遍及至护理实践的每一个角落,在白血病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两年来,通过对白血病化疗病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护理,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而缓解了病人病情,提升了病人的生存率,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我科共为178例白血病病人(同意化疗),年龄为7-75岁,男109例,女69例,平均住院日27天。
2心理特点2.1心理特点。
多数病人对疾病诊断持否认态度,质疑自己怎么会得这种病?而且,心理疑虑重重,既绝望又恐惧,认为自己患了绝症,生命已经倒计时,心情沮丧,终日惶恐不安,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茶饭不思、不愿意与人沟通,有的病人表现易激惹、情绪不稳、焦虑、抑郁、悲伤与绝望。
2.2对化疗药物副作用的不了解与恐惧:由于病人对化疗药物只是了解的缺失,加之化疗药物种类繁多,治疗方案不尽相同,药物副作用也不一样,但是大多数药物尤以胃肠道症状为多见,初次用化疗药物病人,看见其他病人化疗时的临床表现,如恶心、呕吐、不能进食,口腔感染等,就会产生恐慌心理,再有化疗药物对骨髓抑制作用,对心、肝、肾等器官也有一定的损伤,病人表现精神不振、倦怠、乏力等,使一些准备上化疗的病人产生畏难心理。
血液内科白血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白血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白血病主要为造血组织中异常白细胞过度增生进入血液并侵润全身各组织、器官,从而引起贫血、发热、出血和因白血病细胞侵润所致,肝、脾、淋巴结肿大,骨和关节疼痛等症状。
临床表现(1)早期症状:面色苍白,乏力,鼻出血或齿龈出血。
(2)发热:多数为不规则发热。
(3)贫血随着病情发展而加重。
(4)出血部位可遍及全身,表现为紫癜、淤斑、消化道出血和血尿,颅内出血是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
(5)肝、脾、淋巴结肿大。
健康教育(1)鼓励病人积极和疾病作斗争,克服悲观绝望情绪,树立信心,配合治疗。
(2)白血病患者免疫力低下,应注意保护隔离,病室空气清新,定期进行消毒。
少到公共场所,避免剧烈活动。
病人在化疗期间或化疗后应减少或避免探视,不到公共场所活动。
按时服药,定时复查血常规。
(3)地面要清洁消毒,室内紫外线照射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4)每日用淡盐水、呋喃西林含嗽液漱口,加强口腔清洁,勤漱口,提倡用软毛刷刷牙,以防止口腔感染。
保持大小便通畅,注意肛门周围的清洁,大便后可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
学会观察感染的早期表现:如牙龈肿胀、咽红、吞咽疼痛感、皮肤红肿、肛周脓肿的出现。
(5)饮食搭配要合理、卫生,供给营养均衡,易消化饮食,饮食不宜太热,太硬,以免引起出血。
注意饮食的色、香、味,鼓励多进食。
可摄入蛋白质及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多吃新鲜水果,忌烟酒。
(6)生活起居要规律,慎避寒暑,劳逸结合,调情志,忌郁怒,保持心情舒畅,使机体处于良好的状态。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另外在工作中接触电离辐射及有毒化学物质(苯类及其衍生物)的工作人员,应加强防护措施,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禁止服用对骨髓细胞有损害的药物如氯霉素等。
白血病患者要注意那些饮食问题白血病在进行治疗时一定会给身体带来一些损害,而最为常见的损害便是消化系统的破坏,所以在进行饮食时一定要遵循原则,少食多餐,容易消化,白血病患者,尤其在化疗过程中,消化系统往往会出现诸多反应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此时可采取少食多餐的进食方法,或在三餐之外,增加一些体积小、热量高、营养丰富的食品,如糕点、巧克力、面包、鹌鹑蛋、鱼松、酸牛奶、猕猴桃、鲜蔬汁等。
应用整体护理对66例白血病患儿家属实施健康教育探讨

等 多个 环节尽 收 系统控制 中 , 便 医院 内信 息交 流 , 方 加速 信息 反馈速 度, 为医院各 级管理 人 员实时动 态掌握 各类信息 及质量 监控 管理提供 了技 术保 障 , 高医 院现代 化管 理水 平及 竞争 能力 。 提
() 3实时全 程监 控医 疗质 量 。 用持 续 质量改 进原 则 , 运 选择 重点 、 分析 、 出和灾施 , 医疗全过程 作为 质量控制 系统 , 提 把 采用选择 关键要
管 理 与 教 育
应用整体 护理 对 6 6例 白血病 患儿家属实施健康教育探讨
林 卓珊 洪雪妆 谢泽 漫 陈燕 丹 554 ) 10 1 ( 东省 汕头大 学 医学院第 一 附属 医院 广东 汕头 广
【 摘要 】目的 探讨 应 用整体 护理对 患 白血 病患 儿及 家属实施 健康教 育 , 旨在 有针对 性地 为患 儿及家 属提 高对 白血 病 的认 识和 治 疗
儿患 病过 程 制定 为 人 院阶 段 、住 院 阶 段 、出院 阶 段教 育 。分 阶 段
教育过程 中, 对患儿家属除适 当行 灌输式教育外 , 还应经 常根据 患儿及
合建立三级医院 质量管 理控 制体系 , 引入业务流程再 造优 化的方法 , 对 原有医疗流程进行 系统 优化 , 对诊疗全过程细化分 解 , 确保每一个诊疗 环节 都 保 留相应 的 质控 渠道 。
急性白血病健康教育论文

急性白血病的健康教育关键词白血病溃疡化疗药物感染出血急性白血病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并广泛浸润肝、脾、淋巴结等各脏器,抑制正常造血。
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常见的首发症状包括发热、进行性贫血、显著的出血倾向或骨关节疼痛等。
起病缓慢者以老年及部分青年病人居多,病情逐渐进展。
此类病人多以进行性疲乏无力,面色苍白、劳累后心慌气短,食欲缺乏,体重减轻或不明原因发热等为首发症状。
此外,少数患者可以抽搐、失明、牙痛、牙龈肿胀、心包积液、双下肢截瘫等为首发症状起病。
正常血细胞的减少,导致贫血、出血、感染和发热等症状。
白血病细胞浸润造血器官,包括骨髓、肝、脾和淋巴结,以及其他器官所造成的临床表现。
肝脾肿大可引起食欲减退、腹胀、乏力、体重减轻。
淋巴结肿大、口腔黏膜溃疡、皮肤感染等都是常见表现。
白血病的一般治疗化疗。
并发症的治疗。
白血病的护理⑴一般护理及病情观察。
环境:为病人提供安静、舒适、通风良好的休息与进餐环境,避免不良刺激。
休息:根据病情给予适当的休息,高热、严重贫血、明显出血或在化疗过程中,患者应卧床休息。
白血病患者机体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加,休息可使基础代谢率降低,减少氧的消耗。
营养:由于机体代谢亢进,需给予高热量、富含蛋白质与维生素、适量纤维素、清淡、易消化饮食,以补充机体热量的消耗。
病情观察:注意观察患者发热情况,观察口腔、咽喉、呼吸道、尿路、肛门周围有无感染征象;注意出血倾向及程度,尤其注意有无皮肤、黏膜及颅脑出血的先兆,以便及早处理;同时观察有无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浸润表现,如患者发生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时,应考虑白血病细胞浸润硬脑膜、蛛网膜及颅内血管的可能。
⑵化疗护理。
①熟悉化疗方法,了解化疗药物的作用、分类、特性、不良反应和用法。
向病人说明化疗药物的特点,以免病人因紧张、恐惧,而拒绝治疗。
②合理使用静脉,避免外渗:在推注过程中不断试抽回血,以确定针头是否在血管内。
拔针前抽少许回血,以免药液带入皮下,拔针后局部用干棉签压迫止血。
健康教育在白血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健康教育在白血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摘要: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在临床白血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采取随机随机实验法,将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白血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患者各3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传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进行干预,并观察2组白血病患者的认知度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护理满意度评分。
结果:观察组白血病患者的认知度评分为(87.51±5.21)分、治疗依从性评分为(90.14±5.12)分、SAS评分为(33.55±5.27)分、SDS评分为(32.85±5.23)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0.76±6.22)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健康教育在临床上对白血病的护理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疾病认知度,还可改善其心理状态,增强治疗效果,提高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关键词:白血病;健康教育;护理;治疗依从性白血病为造血干细胞恶性血液系统疾病,临床中常采取化学药物治疗白血病,化疗的毒副反应不仅对患者的生理造成巨大伤害,且对其心理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以此影响化疗效果,对生命造成严重威胁[1]。
我院为研究健康教育在临床白血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将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白血病患者进行研究,具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我院将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白血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进行信封式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患者各30例,具体如下:对照组: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6例,平均年龄为(32.55±6.23)岁,其中包括13例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17例粒细胞白血病患者。
观察组: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7例,平均年龄为(32.65±6.41)岁,其中包括14例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16例粒细胞白血病患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教育在白血病中的应用现状发表时间:2017-08-14T16:37:49.150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16期 作者: 邱星 刘可[导读] 在进行健康教育的时候,应根据不同医院环境、不同患者的特点灵活应用,尽量采取多样化的健康教育,以求发挥最佳效果。
(中山大学护理学院 广东广州 510080) 【关键词】 健康教育;白血病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6-0315-03 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是造成中国居民死亡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流行病学研究显示[1],白血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约为5.17/10万、3.94/10万,居我国儿童及35岁以下成人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的第1位。近年来,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白血病的缓解率和生存率都有提高,其中儿童白血病的5年生存率已达70%[2]。如何提高白血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已成为医务人员面临的首要问题,而健康教育是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本文针对国内白血病健康教育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促进白血病健康教育的实施、提高白血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1.健康教育模式 1.1 健康教育路径 健康教育路径作为一种护理工作模式,是为了满足患者在疾病发生、发展、转归过程中对相关知识的需求,依据标准的教育计划为患者制订的住院期间进行的健康教育路径或表格[3]。健康教育小组先查阅相关文献,结合临床工作经验进行讨论,制订白血病健康教育路径表,然后对责任护士进行培训,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最后根据患者的需求,按照路径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此模式在降低患者的焦虑水平,提高患者的健康教育达标率,保证临床治疗和护理的顺利进行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4]。 1.2 程序式健康教育 程序式健康教育是指运用护理程序开展健康教育。首先全面收集患者的资料,评估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然后确定患者存在及可能存在的问题,结合相关问题制定适合患者的健康教育计划和目标,接着按照计划实施,最后进行效果评价,评价之后将不足列于下一轮健康教育计划。程序式健康教育在防治白血病首次化疗患者便秘、提高白血病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优于传统健康教育方法[5]。 1.3 健康信念模式 健康信念模式是一种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模式。首先要让患者对某种疾病的严重性或者危险因素的威胁感到害怕,然后让他们评估采取或者放弃某种行为的结果,包括认识到该行为可能带来的益处以及行为改变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最后使患者相信通过长期的努力,自己一定能够采取得到期望结果的行为。有研究表明[6],健康信念模式能够有效提高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4 思维导图模式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学者东尼博赞发明的一种革命性思维工具,它图文并重,能够把枯燥的信息变成色彩丰富且层次分明的图,帮助理解记忆[7]。首先对护士进行思维导图相关知识的培训,然后将健康教育内容绘制成系列思维导图并打印在 A4 纸上,护士在入院后及化疗时选择相应导图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并将图交于其保存。在实践过程中,思维导图有助于护士从整体的高度掌握健康教育的内容,系统地开展健康教育,有助于家属和患者真正理解接受健康教育内容。有研究表明[8],思维导图健康教育模式能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 1.5 授权模式 授权,又称赋能,是协助患者发现和发展自我管理责任的内在能力。授权理论通过提供知识、技能与资源,使个人或群体能积极参与决策,从无权的被动者转变为能控制自己生活、影响他人、组织及社会的主动者[9]。授权教育可分为五步:认识问题、表达情感及其对行为的影响、设立目标、制订具体的计划、评估计划目标的实现情况及这个过程是如何起作用的。前四个步骤在一次教育中完成,第五步结果的实现情况则在下一次教育时进行评估,同时询问未实现的目标和未解决的问题,进入下一个教育循环。此模式在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患者及其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焦虑、抑郁等具有重要意义[10]。 1.6 IKAP模式 IKAP健康教育模式: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首先全面收集患者信息,了解其需求;然后根据已获得的信息,采用合适的方法向患者及家属讲授疾病相关的知识,并告之其有权力参与制订诊疗计划,也有义务配合医疗护理工作;接着转变患者的思想观念,协助其分析影响健康的不良习惯,同时为了增强患者的信心,要帮助其取得亲朋好友及同事的支持;最后产生行动。让患者参与讨论和执行治疗护理计划,促进其积极配合治疗,逐渐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并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此模式能明显降低患者焦虑水平,提高治疗依从性,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11]。 1.7 跨理论模型 跨理论模型是一种行为改变理论模型,由美国心理学教授 Prochaska等于20世纪70年代末创立。该模型指出[12],个体所处的行为改变阶段是动态循环变化的,可分为前意向、意向、准备、行动和保持等5个阶段。实施前,先成立健康教育小组,确定健康教育内容,然后评估患者行为变化阶段,并根据跨理论模型对患者进行相应阶段的健康教育。该模型不仅能消除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还能增加患者自护信心及自我效能[13]。 2.健康教育的实施方式 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疾病谱的改变,人们的健康需求不断提高,健康信息传播方式也在不断更新。白血病健康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方式包括常规讲述,专栏宣教,组织白血病讲座,分发知识小册子等。其他比较新颖且经评价以后效果较好的方式如下。 2.1 电子传播方式 科室成立健康教育小组,主要由年资较高的护理人员负责。一方面健康教育小组通过电话[14]、QQ[15]和微信[16]回答患者及家属的各种疑问,对他们进行详细的健康指导,包括心理、饮食、用药、生活、休息、运动等。另一方面护理人员也可以通过白血病专题学习网站发布有关白血病的相关知识和健康资讯等[17]。电话、QQ、微信和网站具有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特点,避免了一些患者和家属因特殊原因无法参加白血病健康教育讲座,同时也可以提高健康教育小组人员的工作效率。有研究表明[14],对白血病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2 个体化健康教育方式 个体化健康教育方式是针对患者个人的特点制订健康教育方案而进行的具有方式。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根据不同的白血病患者和白血病的不同阶段制订化疗前、化疗后和出院前三个阶段的认知、行为和心理方面的指导计划,同时在执行过程中反复检查、修改计划,让患者接受动态、连续、系统而又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另外,责任护士注意及时发现健康宣教过程中患者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指导。研究显示[18],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有利于完善白血病患者的健康知识结构,改善其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3 集中型健康教育方式 组织成立集中型健康教育小组,一般由护士长担任小组长。小组长根据具体情况制订集中健康教育计划,确定教育目标。集中健康教育的频率一般为隔天一次,每次20~50min左右。集中健康教育的内容有:组织集中讲课,邀请白血病专家讲解疾病专业知识;对提出的疑难问题予以详细专业的解答;针对某个患者讲解个体差异的护理知识,鼓励患者家属间进行心得交流;重视心理状态,进行心理疏导。集中健康教育是向患者家属讲授疾病相关知识的过程,也是患者家属互相进行交流的一个平台。有研究表明,采用集中型健康教育方式后,患者家属掌握疾病知识、信任就诊效果、遵守医嘱等知信行方面有重要改善,其不良心理反应也明显减轻,说明该方式优于常规健康教育[19]。 2.4 同步健康教育方式 同步健康教育是对患者以及家属进行同节奏同步的教育,它在临床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患者最主要的照顾者和社会支持源,家属在接受同步健康教育后,能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更好的参与患者的治疗、护理过程。一方面,家属与患者之间关系亲密,方便交流,有利于准确了解患者对疾病知识的需求,以提供最佳照顾;另一方面,亲人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可帮助患者有效应对来自疾病和治疗的压力,增强治疗与康复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研究显示,对白血病患者与家属进行同步健康教育,有助于预防化疗间歇期呼吸道感染,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20]。 3.启示与建议 3.1 健康教育模式 健康教育在白血病中的应用模式多样,各种模式都有各自的特点,适合在不同的医院环境中应用。新颖的模式有其亮点,但也存在一些现实问题,例如跨理论模型可用,但其五个阶段的划分还不明确及清晰,而且护士难免会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所以如何科学的对个体行为进行阶段划分是一个问题。应用IKAP健康教育模式时,护士的能力会严重影响到健康教育的效果,这就要求护士进行人际沟通知识的学习,加强疾病相关知识的积累,而且在执行过程中护士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与医生交流,并不断修正,以提高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健康信念模式在应用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它通过提高患者对健康行为益处的感知提高其自我效能,而很少应用于如何降低障碍感知上;其次,它通过教育来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却没有对患者的行为进行具体的干预,制订干预方案,所以需进一步完善相关研究。此外,授权教育效果的评价还不够全面,评估时应尽可能兼顾生理和心理,短期以及长期各方面,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其远期效果和建立全面的综合评价体系。因此,在实际应用时,因人而异,适当选择健康教育模式。 3.2 健康教育方式 电话、QQ和微信虽然在时间和空间上安排较为灵活自由,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 因为没有见面,所以可能无法全面地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要求护理人员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患者之间要有良好的信任关系,所以面对面的口头讲解仍不可忽略。面对面的口头讲解可以发现患者一些潜在的健康问题,了解患者健康教育的需求状况及掌握情况,为患者提供及时的保健、预防和治疗措施。例如:叶巧茹[21]采用面对面的口头讲解,对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进行自我护理的健康教育,结果显示,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可以了解患者目前的现状,及时发现患者自我护理存在的问题并由掌握化疗相关知识的护理人员给予指导纠正,使患者和家属的行为更加科学和健康,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得到加强,生活质量也逐步提高。而个体化健康教育,由于目前临床护理人员治疗护理任务繁重,加之对健康教育缺乏明确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个体一对一的健康教育工作效果难以保证,因此要重视护理人员的任务分工及健康教育培训工作。 3.3 重视多样化健康教育 多样化健康教育是在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健康教育形式向患者讲授疾病相关知识,一方面它能显著地提高健康教育质量,满足患者的需求[22],提高其疾病适应能力,促进疾病的康复,另一方面它也能间接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满意度[22]。如果要成功地实施多样化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扎实规范的专业技能,同时还需不断的学习,更新观念,提高护理服务意识,才能运用自己具备的知识,针对性地对不同患者进行宣教。所以,多样化的健康教育不仅能帮助患者学习健康教育知识,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而且还能帮助护理人员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白血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不仅取决于有效的治疗,也依赖于高质量的护理,其中健康教育是护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目前白血病的健康教育多以单一方式为主,因此,建议多使用多样化的健康教育。 4.小结 对白血病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能够帮助他们了解白血病相关知识、树立健康意识、采纳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鉴于白血病健康教育的方式多样,在进行健康教育的时候,应根据不同医院环境、不同患者的特点灵活应用,尽量采取多样化的健康教育,以求发挥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陈万青,单保恩,郑荣寿,等.2003—2007年中国肿瘤登记地区白血病发病与死亡分析[J].肿瘤,2012,(04):251-255. [2]李青,多力坤.基因多态性与儿童白血病预后[J].医学综述,2011,(08):1137-1140. [3]真启云,贡浩凌,解红文.健康教育路径计算机模块的建立与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05):425-427. [4]谢安慰,钮美娥,阐玉英,等.健康教育路径在学龄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5,15(3):207-208. [5]杨迎梅,田丽梅.程序式健康教育在防治白血病首次化疗患者便秘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11):1184-1185. [6]鲍莉莉,张琳敏,徐晓敏,等.健康信念模式对白血病患者化疗患者自护能力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5,(02):63-66. [7] Edwards S,Cooper N.Mind mapping as a teaching resource[J].Clin Teach,2010,7(4): 236-239. [8]李莉,赵莉.思维导图在小儿白血病健康教育中的满意度评价[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26(10): 12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