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整理

九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整理
九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整理

九年级物理识记知识之概念篇,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是物体对物体的1.作用

改变物;⑵_:⑴_改变物体运动状态_2.力的作用效果有即力的大三要素,体形状_。力的作用效果决定于力的_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运动小、方向、作用点.. 快慢的改变、运动方向的改变或两者同时改变,在实验室常用弹N.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3簧测力计测力的大小,用弹簧测力计测力首先要校零,测力时要使弹簧的伸长方然后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向与拉力方向在一直线上。,重力是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4.重力与.它的方向是竖直向下,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计算重力的公式是G=mg。质量成正比,㎏的表示的物理意义是地球上质量为1.5g=9.8N/㎏, 9.8N。物体受到的重力为滑动摩擦.6.摩擦力的作用总是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的17 of 1 Page

力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比如:

在结冰的路面上开车,司机往往要给车轮胎挂上铁链,这是为了在压力不变的条件下,增加接触面粗

糙程度来增大摩擦防止车轮打滑的;鞋底下做有花纹是为了增加接触面粗糙程度;旅行箱装有四个小轮是利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

7.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叫支点,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省力杠杆是指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

8.杠杆的平衡: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叫做杠杆平衡。杠杆平衡时,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用公式表示为:F1×L1=F2×L2;或杠杆平衡时,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用公式表示为:F1/F2=L2/L1。

9.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杠杆可以省力但要费距离;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杠杆费力但可以省距离;③等17

of 2 Page

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等臂杠杆既不省力,

也不能省距离。

10.下列提供的杠杆属费力杠杆的是(填序号)F、G、M;属省力杠杆的是A、B、C、D、E、H、I、L;属等臂杠杆的是J、K。使用费力杠杆的优点是省距离。

【提供的杠杆是:A、撬棒。B、抽水机手柄。C、独轮车。D、钢丝钳。E、汽水瓶盖起子。F、摄子。

G、理发剪刀。H、羊角锤。I、道钉撬。J、定滑轮。K、天平。L、动滑轮。M、钓鱼杆。】

11.定滑轮的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使用定滑轮只能改变力的方向,不能省力。动滑轮实际上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所以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如果用2个定滑轮和2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在匀速提起重物时,最多可用5根绳子承担物重,此时拉力的大小是物重的1/5。

12.机械运动是指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17

of 3 Page

是静止的,相对于太阳是运动的。

13.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其结论也常常不同,这就是运动的相对性。

14.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方法:先确定研究对象,选择合适的参照物,比较研究对象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如果位置改变的物体是运动的,位置不变的物体是静止的。

15.按运动的轨迹是否变化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在直线运动中,按速度是否变化可以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16.以地球为参照物,太阳是运动的,月球也是运动的。以同步卫星为参照物,地球是静止的,以太阳为参照物,地球是运动的。

17.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路程相同,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时间短的运动快。(2)时间相同,比较运动路程的长短,路程远的运动快。

17

of 4 Page

18.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把物体单位时路程S?速度?V。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速度

公式:即时间t速度用符号V表示,国际单位是m/s,路程用符号S表示,国际单位是m,时间用符号t

表示,国际单位是S。

15m/s??m/s1km/h h/.6s1m/?km318.6319.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是1.4 m/s,相当于5km/h,自行车的

速度是4.2m/s,相当于15km/h。

20.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

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21.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

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2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23.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则这两个力相互平衡。

17

of 5 Page

24.停在粗糙马路上的汽车只受到2个力作用,重力和支持力,它们是一对平衡力。重20000N的汽

车在水平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

0.02倍,则汽车受到的牵引力为400N。

25.一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在一光滑水平面上作加速运动,当撤去这个外力,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仍能继续前进,这是由于汽车有惯性而最终停下来是由于受到阻力作用。26.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可能是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运动的物体可能受到力的作用,也可能不受力的作用。

27.把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其方向是垂直接触面并指向被压物体。

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把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用符号P表示,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

17

of 6 Page

28.压强的公式是:P=F/S,其中P表示压强,单位是Pa;F表示压力,单位是N,S表示受力面积,是指接触面的大小,单位是㎡。1cm2=10-4m2。29.从压强公式可知压强跟压力成正比.同时跟受力面积成反比.

30.1Pa=1N/㎡。1Pa的物理意义是:物体1㎡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小为1N。

31.人由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到行走,对地面的压强将变大,这是由于受力面积变小的缘故.背书包

用宽带比用细绳舒服,是由于压力一定,宽带比细

绳的受力面积大,对人肩的压强变小的缘故. 32.探究压强的大小与压力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用的是控制变量法。增大压强的方法有:(1)受力面积不变,增大压力。(2)压力不变,减小受力面积。(3)增大压力同时减小受力面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增大压强的例子有:刀斧的刃磨得锋利些、铁钉的头部做得很尖锐。

17

of 7 Page

33.减小压强的方法有:(1)压力不变,增大受力面积。(2)受力面积不变,减小压力。(3)减小压力同时增大受力面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减小压强的例子有:火星探测车的轮子很宽、在铁轨下面铺设枕木。

34.由于液体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