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望诊图集

合集下载

中医面部望诊丨教你如何正确看眼、口、舌、鼻、脸、牙(含口诀)

中医面部望诊丨教你如何正确看眼、口、舌、鼻、脸、牙(含口诀)

中医面部望诊丨教你如何正确看眼、口、舌、鼻、脸、牙(含口诀)《黄帝内经--灵枢.本脏》“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

”,这是中医望诊的原理。

孟子说得更简略“有诸内,必行诸外。

”,这是中医望诊的哲学理论基础。

有些病西医现代仪器不一定查得出来,但从望诊来判断,有时可以提前预防治疗。

望诊在中医传统四诊之中是最直观、朴素的方法,诊分为全身望诊、局部望诊、望排出物、望小儿指纹、舌诊。

这次小象将从面部的眼、口、舌、鼻、脸、牙为大家逐步讲解。

面部望诊之《眼睛》1、眼周围的症状眼皮浮肿——内脏(肾脏、肠胃、心脏)功能降低而导致体内水分囤积黑眼圈——血液含有过多老旧废物时,就会让眼睛周围变的黯沉(肾脏)新经络眼睛下方的皱纹——老化现象之一眼眶凹陷——身体能量的过度消耗内眼睑泛白——贫血的症状新经络眼皮上冒出黄白色小痘子——胆固醇过高2、眼睛本身的毛病新经络眼白泛黄——肝胆出现毛病的警讯(黄疸)眼白产生血丝——肝脏过度紧张,造成血管充血扩大眼针——免疫力衰退的警讯新经络3、眼睛功能上的障碍新经络睡眠时眼睛无法完全闭合——肠胃不良导致全身肌肉衰退眼睛容易疲劳——肝脏的功能低下4、眼睛的分泌物新经络“眼屎”——黄色的眼屎是“脓”(炎症)眼睛干涩——容易引发眼疾新经络泪液过多——肝脏功能减弱时,容易流泪面部望诊之《口唇》1、嘴部周围新经络嘴角破裂——胃发炎而引起的假性食欲嘴角四周冒出痘子——肠胃功能虚弱嘴唇干涩——体温上升会使得嘴唇干涩唇色过白——血液不足的警讯唇色过红——体内囤积过多的热2、口腔内的症状、分泌物新经络口腔炎——免疫力降低的证据口臭——有五种成因(胃炎旺盛、消化不良、鼻炎、牙龈疾病、齿垢)感觉口干舌燥且口水粘稠——全身水分不足早晨起床时发现枕边流了一滩口水——肠胃衰弱面部望诊之《望舌》1、舌头的形状新舌头边缘有锯齿状痕迹——水分过多引起的浮肿舌面龟裂——水分不足新经络2、舌头的动作新经络舌头歪斜——脑血管障碍的讯号舌头震颤——表示身体衰弱新经络3、舌头的颜色新经络舌质赤红——体温上升新经络舌质苍白——体制虚弱新经络舌头发紫——血液过于浓稠的信号舌背的静脉曲张——血流不顺的危险信号4、舌头的大小新经络舌大而厚——体内水分过多舌小而薄——体内水分不足5、舌苔的厚度新经络舌苔肥厚,几乎看不到舌头表面——肠胃障碍或有重大疾病舌苔薄到几乎看不见——身体虚弱或过敏体质6、舌苔的颜色新经络舌苔泛白——体温过低,身体机能降低舌苔泛黄——表示体内发“热”舌苔泛黑——表示体力极端损耗面部望诊之《鼻部》1、鼻子的状态新经络鼻子的大小——呼吸功能的强弱鼻翼扇动——呼吸不顺新经络2、鼻子的皮肤状态新经络鼻头冒出痘子——有可能是呼吸道出现毛病鼻头很红——饮酒过量的信号3、鼻子的分泌物新经络从鼻子可看出体温高低——根据鼻水类型的不同来治疗感冒鼻塞——若置之不理的话将导致全身缺氧容易流鼻血——多是因为肠胃衰弱所引起面部望诊之《脸色》1. 青色主病。

全身望诊望色PPT课件

全身望诊望色PPT课件
面 黑 暗 淡或黧黑
病例 便血。 肾亏脾虚, 虚火上炎 (幽门糜烂变形, 直肠溃疡便血)
肾阳虚
阳虚火衰, 水寒不化, 浊阴上泛。
•50
中医诊断学-五色主病
面黑干焦
肾阴虚
肾精久耗,阴虚火旺, 虚火灼阴,机体失养。
•51
中医诊断学-五色主病
眼眶周围黑
肾阳虚水饮内停 寒湿带下
•52
中医诊断学-五色主病
• 1、知常达变,综合判断 • 2、整体为主,荣枯为要 • 3、排除干扰,辨别假象 • 光线 昼夜 情绪 饮食
•59

望色,又称“色诊”,是通过观察病
人全身皮肤(主要是面部皮肤)的颜色
和光泽的变化,用以诊察病情的方法。
• 可按此了解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
病性的寒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

色诊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两千多年
前的《内经》中就有望色诊病的详细记
载。
•1
(一)望色诊病的原理
•2
1、色与泽的意义 与关系
• 面色与内在的脏腑有密切联系: 心主血脉,其华在面, 手足三阳经皆上行于头面,
心阳肝 面色青黄(苍黄)
暴郁


胁下每有癥积作痛

•44
• 色青黄 • 形象面色青黄而浊,
夭然不泽, 天庭泛起白屑, 口唇暗红 • 主病虚证;瘀血;寒证; 痛证;水停,癥积 • 病例癥积。 血瘀水停,气血不荣 (肝硬变、腹水)
•45
中医诊断学-五色主病
小儿眉间、鼻柱、唇周发青
惊风或欲作惊风
•46
脾虚湿胜
•36
中医诊断学-五色主病
黄疸
阳黄
阴黄
•37
中医诊断学-五色主病

6.2.1望诊-局部头面16-9

6.2.1望诊-局部头面16-9

中医诊断学望诊第二节局部望诊局部望诊是在全身望诊的基础之上,根据病情和诊断的需要,对病人的某些局部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以测知相应脏腑的病变情况的一种诊法。

(头面、五官、躯体、四肢、二阴、皮肤)一望头面3【意义】头为精明之府,内藏脑髓,为元神所居;头为诸阳之会,脏腑精气皆上荣于头;脑为髓海,为肾所主;肾之华在发,发为血之余。

故望头部可以诊察肾、脑的病变和脏腑精气的盛衰【内容】头颅、囟门的形态变化,头发的形色变化,头部的动作异常1、头颅:(儿科)意义:过大、过小——先天不足,肾精亏损2、囟门:(儿科)囟门突起(囟填)——实证:温热火邪上攻,或脑髓有病,或水液停聚囟门凹陷(囟陷)——虚证:吐泻伤津气血不足,或先天不足肾精亏损解颅(囟门迟闭)——肾气不足,发育不良解颅3、动态:头摇不能自主——肝风内动4、头发:意义:诊察肾气强弱,精血盛衰。

正常:乌黑浓密有光泽,为肾气充盛,精血充足。

4、头发:发黄干枯,稀疏易落先天不足,肾精亏损疳积 小儿发稀软,生长迟缓 先天不足,肾精亏损 青壮年白发、脱发 伴腰膝酸软:肾虚 伴失眠健忘:血虚 无伴症:先天不属于病态 斑秃——血虚受风 常与情志郁结有关【意义】面部是脏腑精气上荣的部位,尤其是心之气血及心神活动的外在表现之处。

望面部可以了解神的盛衰、诊查脏腑精气的盛衰和有关病变。

【内容】面部色泽和面容。

此处重点叙述面容异常。

1、面肿(面部浮肿),多见于水肿病:颜面先肿,发病迅速阳水(外感风邪,肺失宣肃)面肿兼面色㿠白,发病缓慢阴水(脾肾阳虚,水湿泛溢)2、腮肿:痄腮:一侧或双侧腮部肿胀酸痛灼热,以耳垂处为中心,边缘不清,按之有柔靭感,伴发热头痛等症外感温毒上攻发颐:单侧颧下颌上之间延至耳之前后肿脓疼痛,溃后流脓阳明热毒上攻3、面削颧耸(面脱):气血虚衰,精气耗竭(慢性病危重阶段)4、口眼喎斜口眼喎斜,兼半身不遂 中风(肝阳上亢,风痰阻络)。

病重口眼喎斜,无半身不遂 风邪中络。

中医面诊图解

中医面诊图解

中医⾯诊图解中医⾯诊图解⾯诊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这是⼀些专业的⾯诊资料:⼀、⾯部蟹⽖纹颁与疾病根据临床观察,蟹⽖纹在⾯部颁与主病有⼀定规律,⼼病以颞区布纹为主;肝病、肝肾同病以⿐、颊区为主;肺病以颧区为主;肾病以颊区为主;脾病缺乏特异性。

经对肺癌、阻塞性肺⽓肿、冠⼼病、脑⾎管、⾼⾎压等观察,发现⾯部蟹⽖纹的颁和深浅对诊断治疗有⼀定的参考价值。

⼆、⾯部⾊诊如⼼衰病⼈⾯⾊黧⿊,凡⼼脏病⼆尖瓣狭窄、闭锁不全者⾯⾊萎黄,双颧微红;肝硬变和肝癌病菌⼈⾯⾊甚⿊;慢性肾炎尿毒症病⼈⾯⾊黯⿊萎黄。

⾊深沉、重晦暗,主内病、重病、久病;⾊浅光泽明显主外病、轻病、新病;介于枯晦与明润之间者,其病不甚;若病⾊如云之飞,则病将愈;如博聚凝滞⼀团,则病进⽽难治。

三、胃胆疾病与⾊诊胃下垂患者脸部多呈青褐⾊,形如⾖状,⾊素的深浅与病程长短有关,其⾊深者为久病。

胆囊炎患者⿐翼两侧则呈浅黄⾊或深绿⾊,⾖样,呈椭圆形。

四、⼩⼉疾病与⾊诊⾯⾚多泪,眼泪汪汪为⿇疹之前驱症状;⾯青主惊风;⾯⽩为中⽓不⾜,多主泄泻吐利;⾯黄为脾虚久伤或湿热内蕴等,此外,在⼩⼉患急腹症时,⾯呈灰⾊;重症⽩喉患⼉呈蜡样苍⽩。

诊图表定位:1额头上条三分之⼀处为⼼理压⼒区和⼼脑循环不良区。

2眉⽑⼆分之⼀处中间向印堂画直线以此为半径画圆为肺区。

3眉⽑⼆分之⼀向太阳⽳画直线以此为直径画圆为肝区。

4两眉中间叫脑区(⾎脂区)5两眼中间是⼼区6左右两边眼窝为胸区。

7整个⿐⼦的⼆分之⼀处中间为肝区。

8左右两翼为胆区。

9⿐头是脾区。

10左右两翼是胃区。

11⿐根两侧是胸乳区。

12⼈中是膀胱区。

13整个嘴巴及周围是⽣殖区。

14下巴是肾和全⾝有酸痛的地⽅;也叫疲劳酸痛区。

15整个下巴到⽿朵包括⽿朵为肾区。

16颧⾻下侧到外眼⾓为⼤肠区17到内眼⾓为⼩肠区。

相:婴⼉的脸是洁净的,当他(她)们断奶吃⾷物后才显⽰出⼼、肝、脾、胃、肾、五脏的能⼒;随着年龄越⼤,在脸上表现出来的状态越多。

不外乎有痘、痔、⾊斑、痕、纹路;⼀般青少年以痘表现,⼀般中年⼈以皱纹表现,⽼年⼈以斑表现。

中医诊断学望诊图谱

中医诊断学望诊图谱

面色萎黄,口唇淡白
• 面色萎黄,色浊而散,夭然不泽,口唇淡白,准头明润,目睛清亮。 • 疳积。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贫血原因待查)
面色萎黄而黑
• 面色萎黄而浊,天庭黧黑,眉上额角有圆形白斑,为灰白鳞屑, 左鼻孔下有红斑,口唇发红。 • 湿温。湿热蕴积,肾精久耗(发热待查)
面色恍白,舌色淡红
• 面色恍白,比较明润。舌质淡红,舌苔薄白。 • 崩漏。脾肺气虚,气不摄血(功能性子宫出血)
面黄色散而沉
• 面颊淡黄,色散而沉,印堂准头色黄明润,面目虚浮,口唇略暗。 • 经抢救转危为安,仍脾肺气虚,土不制木
面黄虚浮
• 面目虚浮胖肿,色浊淡黄无光,鼻柱发黑,口唇色淡。
面颊血丝红缕
• 面白微红,两颊浮现血丝红缕 • 脏毒下血。大肠瘀血,蕴久化毒(直肠癌)
面青黄,面目虚浮
• 面色青黄,色沉浊暗,眼睑浮肿,目精无光,口唇略红 • 水肿。脾肾阳虚,湿热内蕴(肾病综合征)
主色黑
• 无论男女老幼,其色皆含蓄不露,荣润明朗,目光炯炯有神
主色黄
• 无论男女老幼,其色皆含蓄不露,荣润明朗,目光炯炯有神
主色黄
• 面黄明润,腮红含蓄,口角生疮。 • 牙痛、火疖。风火客于阳明。三叉神经痛。
主色黄红疹
• 主色面黄,红疹隐隐,微红色沉,不浊不夭。 • 成人麻疹。湿温营卫合邪,湿热入营,气阴两伤(麻疹,气管炎, 扁桃体炎,肠炎)
癫狂
• • • • • 自言自语,喜笑怒骂,有如讲演, 比比划划,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不分时间场合,完全丧失理智。(狂证) 病例:狂证。气郁化火, 痰火扰心。(精神分裂证,狂躁型)
目暗睛迷无神
• 目不欲睁,暗淡无光,神志不清, • 面色苍白,消瘦口开。 • 病例:脑血栓形成,风中脏腑。

中医“面诊”公开!哪里有病,一看就知道!超准!

中医“面诊”公开!哪里有病,一看就知道!超准!

中医“面诊”公开!哪里有病,一看就知道!超准!今日讲座中医“面诊”揭秘中医界流传着一句话叫“望而知之谓之神”01面诊分区1额头上条三分之一处为心理压力区和心脑循环不良区2眉毛二分之一处中间向印堂画直线以此为半径画圆为肺区3眉毛二分之一向太阳穴画直线以此为直径画圆为肝区4两眉中间叫脑区(血脂区)5两眼中间是心区6左右两边眼窝为胸区7整个鼻子的二分之一处中间为肝区8左右两翼为胆区9鼻头是脾区10左右两翼是胃区11鼻根两侧是胸乳区12人中是膀胱区13整个嘴巴及周围是生殖区14下巴是肾和全身有酸痛的地方;也叫疲劳酸痛区15整个下巴到耳朵包括耳朵为肾区16颧骨下侧到外眼角为大肠区17到内眼角为小肠区02“面诊”应用相:婴儿的脸是洁净的,当他(她)们断奶吃食物后才显示出心、肝、脾、胃、肾、五脏的能力;随着年龄越大,在脸上表现出来的状态越多。

不外乎有痘、痔、色斑、痕、纹路;一般青少年以痘表现,一般中年人以皱纹表现,老年人以斑表现。

1心脑血管压力区多数长痘、斑和皱纹。

2肝区:长鱼尾纹和斑。

3胆区:发青。

4肺区:发暗,下凹肺功能不好。

5脑区:长竖纹(左右眉毛的内侧川字文,或三道,或两道)心脑血管不好;印堂发红为血脂粘稠多为高血压。

6心区:长横纹(或一道,或两道,或若干道)多为心脏不好。

鼻纹多为供血不足。

7脾胃区:颜色异样(或红鼻头)多为脾胃不和。

8生殖区:颜色异常发青,多为内分泌失调。

9肾区:发暗肾虚。

有红疙瘩是腰酸和全身有酸痛的地方,侧脸颊有下凹的地方为肾虚,耳朵小肾虚。

10大肠、小肠区:有斑和“沉色”的红点位肝功能不好。

11胸乳区:颜色发暗一边对应一边。

12膀胱区:发暗、发乌,长痘;膀胱有问题。

面部色诊,主要是通过望诊来观察面部各部位的色泽变化,了解内在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

面色是脏腑气血的外观,也是疾病变化的反映。

正常人的面色微黄而红润,略有光泽,称为“常色”。

有病时,皮肤的光泽发生变化,称为“病色”。

03.“面诊”小口诀凡看病,望为先。

面部望诊

面部望诊

面部望诊壹、现代面部望诊即根据中医学基本理论,经络循行规律,结合生物全息理论,发展形成的诊查疾病的方法。

贰、各内脏器官在面部的反射位置1、额头与发髻交界处为心理压力区2、眉毛二之一处中间向印堂画直线以此为半径画圆为肺区3、眉毛二分之一向太阳穴画直线以此为直径画圆为肝区4、两眉中间叫脑区5、两眼中间是心区6、左右两边内眼角至鼻根部是胸乳区(两侧)7、整个鼻子的二分之一处中间为肝区8、左右两翼为胆区9、鼻头是脾区10、左右两翼是胃区11、人中是膀胱区12、整个嘴巴及周围是生殖区13、下巴是肾和全身有酸痛的地方,也叫疲劳酸痛区14、整个下巴到耳朵包括耳朵为肾区15、颧骨下侧到外眼角为大肠区16、颧骨下侧到内眼角为小肠区叁、临床分析一、总论1、面色:面色发青为主寒痛;面色红润为气血充营;面色红赤为身体火旺。

面色潮红为阴虚火旺;面色黧黑、黄暗为肝肾问题;面色苍白为主虚寒、血虚面色黄泽发亮为湿热2、面部常见问题:脸上长痣、痦子:表示该部位脏器先天功能不足脸上长斑,皱纹:表示该部位长期慢性耗损形成的慢性疾病(3~5年形成)脸上长青春痘:表示该部位脏器现阶段正存在炎症病变(短期形成)全脸青春痘、斑:是内分泌失调或肝脏免疫功能下降黄褐斑:肝气郁结、脾虚湿困、肾精不足痤疮:肺胃热盛、血虚生风二、分论:1、额头:额头中部:明显晦暗为阳气虚,大脑缺氧青筋凸现为长期疲劳,头颈部血液循环不畅多皱纹为大脑气血不足痤疮为热盛,压力大,肝脏解毒功能减弱额头两侧及太阳穴:晦暗或黄褐斑为肝胆功能失调、肝郁气滞、失眠多梦多皱纹为肝胆气血不足,功能减弱痤疮为肝胆有热,口苦青筋凸现为肝胆气血瘀滞,头晕头痛青筋扭曲时提示脑动脉硬化先兆2、眼部:眉之间:青暗为肺气虚多皱纹为肺气血两虚痤疮为肺热、慢性咽炎眼之间:苍白为心气虚,精神过度疲劳多皱纹为心气血两虚红暗或青暗为心气血淤滞眼周围:色暗发黑,有青筋为肾虚,月经不调,妇科,疲劳,消化功能降低眼角鱼尾纹为胆经气血不足的表现外眼角下的皱纹为上肢肌肉无力或肩周炎松弛的眼袋见于脾胃虚弱饱满的眼袋为血脂代谢异常,警惕高血脂3、两颧:两颧中央:潮红为心肺阴虚火旺多皱纹为脾胃气虚红暗或有痤疮、红血丝为小肠积热、心经气血不畅,心情不佳黄褐斑为消化吸收功能减弱,血液淤滞两颧外侧:晦暗、黄褐斑、老年斑为肾气虚,免疫功能降低痤疮肠道毒素过多,喜甜食,饮食不节制4、鼻子:鼻梁中间:晦暗黄褐斑见于肝气郁结出现许多十字形式纵向皱纹为肝肾不足,腰酸或脊柱疾病整个鼻部:色红或酒渣鼻为脾胃有湿热,饮酒过量鼻梁青筋胃疼、消化不良色暗,失去光泽为整个生命活力下降鼻头:青暗为脾气虚,腹中寒疼,手足不温5、唇色:唇色红为发热,呼吸道炎症口唇青紫为心血淤滞,机体缺氧口唇苍白为营养不良,血虚,手足发凉口唇发黑:消化系统疾病,肾功能减弱口角有小皱纹为胃气虚,胃病(早期提示)口周痤疮为胃肠热盛,饮食不节,生殖系疾病6、人中:深长宽,色泽明润为气血充足,生殖能力好浅而窄短,色泽枯滞,沟道发暗为阳气不足隆起者男性前列腺肥大,女性为妊娠或子宫疾病7、下颌:晦暗无光为宫寒、内分泌失调、腰酸疼,月经不调横向皱纹为肾虚腰疼,痔疮红暗或痤疮为下焦湿热,内分泌失调,警惕卵巢疾病青筋为白带量多,腰膝酸软、下肢风湿晦暗黄褐斑为下肢血液循环不畅,酸痛,寒凉,消化功能差多皱纹,松弛下垂为下肢无力。

中医诊断学望诊图谱ppt课件

中医诊断学望诊图谱ppt课件

可编辑课件PPT
8
无神(重病)
• 肌肉萎缩,肋骨突出, • 呈舟状腹,乳房干瘪, • 皮肤枯萎。 • 精气大伤,脏腑功能严重受
损,机能衰退,预后不良
可编辑课件PPT
9
虚证,少神
• 目无神采,精神萎靡,面色苍白, 下颏青黑,沉浊色微
• 病例:阳虚胃脘痛。 脾阳不振,肝木乘脾(十二指肠溃疡)
可编辑课件PPT
可编辑课件PPT
23
满面通红
• 满面通红,两腮、口鼻尤甚。 • 头痛、牙痛。胃热肝火(高血压病)
可编辑课件PPT
24
面白颧红
• 面白透出嫩红,眼圈发红, • 精神萎靡。舌胖而红, • 边有齿痕,苔白有红点,根黄腻。 • 温病。湿热伤及气阴, • 肾亏虚火上炎 •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可编辑课件PPT
25
面赤色聚
• 主色面黄,两腮甚红,浮露抟聚,清而润泽,两目微赤,下唇肿起。 • 眩晕。肝火上炎,脾蕴湿热(高血压病)
可编辑课件PPT
26
面赤色散
• 面色红黄浮散,明润不夭。 • 湿温病。上焦湿热(发热待查)
可编辑课件PPT
27
面黑而沉
• 面黑而沉,多处黑斑,色浊不夭,口唇暗红。 • 胸痹。肾亏阳衰,血行不畅(冠心病,心绞痛)
12
右腮浮红,唇红
• 面色明润,右腮浮红而散, • 口唇略红,皮肤黝黑 • 病例:温病。 • 肺热气阴两伤 • (大叶性肺炎,恢复期)
可编辑课件PPT
13
脏躁
• 泪眼模糊,哭泣面容, • 面色苍白,微黄而沉, • 虽较明润,仪表不整, • 抬上病床,数问不答。 • 病例:脏躁。心胆气虚,
心神失养所致 • 金不制木(癔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诊图集一、“望面色”面部脏腑分属图面部与脏腑对应分布图面部反映整体各部位生理信息,使面部成为整体完整的缩影。

面部的各部分属不同的脏腑,是面部望诊的基础。

古今面部分属则有所不同。

传统的面部脏腑是在《内经》有关脏象、气血、经络分布的理论基础上而形成的。

古代面部分属——根据《灵枢.五色篇》的分法,把整个面部分为:鼻部称为明堂,眉间称为阙,额称庭(颜),颊侧称为藩,耳门称为蔽。

面部各部分与五脏相关位置是:庭(额)为首面;阙上(眉心上)为咽喉;阙中(印堂、眉心)为肺;阙下(下极、山根、鼻根)为心;下极之下(直下、年寿、鼻柱)为肝肝部左右(鼻柱旁)为胆;肝下(面王、准头、鼻尖)为脾;方上(鼻翼、脾两旁)为胃;中央(颧骨下)为大肠;挟大肠(颊)为肾;明堂以上(鼻翼旁)为小肠;明堂以下(人中)为膀胱、子处。

1、心理压力:反射区域在额上1/3至发际处(即发际一圈),此处出现青春痘:(疙瘩),或和面部额色不一样,说明此人心理压力比较重。

若出现斑;说明心脏有疾病(如:心肌无力);有痣、痦子,说明心脏功能先天不足。

2、心脏:反射区域在两眼角之间的鼻梁处,此处出现横纹或横纹比较明显,证明心律不齐或心脏状况不好;若出现的横纹深而且舌头上面也有很深的竖纹(沟),可能是有比较严重的心脏病。

心脏病者一般小肠功能不好;还能引发血管、脑、甲状腺、甲状旁腺等疾病。

下耳唇有皱纹是冠心病,嘴唇发紫是心脏病。

3、脑:反射区域在两眉头之间,此处出现竖纹,竖纹很深并且本部位发红的话,证明此人心脑血管供血不足、头痛、神经衰弱、多梦、睡眠不良、心悸、烦躁等4、肺:(呼吸系统、咽喉、气管、扁桃腺等):反射区域在两眉1/2之间;额头1/3以下的部位。

若额头中间比较凹,且颜色晦暗、或发青、或有斑,说朗此人肺部有疾病,呼吸不畅;如有粉刺,证明此人近期患过感冒或喉咙疼。

若两眉头部位有痣、痦子或发白,则证明此人有咽.喉炎、或扁桃体炎,或胸闷气短,或肺有病。

眉头向上部有凸起,也是有肺疾。

肺功能不好的人,一般大肠排泄功能不好。

5、胸(乳):反射区域在两眼角与鼻梁之间。

若男性此部位晦暗或发青,说明他胸闷气短。

若女性此部位晦暗或发青,说明她经期时乳房胀痛。

上眼皮内侧部位有痣、痦子或闭上眼睛此部位有粉痘状的突起,说明女性乳房有小叶增生、男性胸膜炎。

若女性眼角部位有小包,说明女性乳腺增生或乳腺积瘤。

6、肝;反射区在两眉1/2处至太阳穴以上,额头1/3以下的部位,及鼻梁中段 (即鼻梁最高处)。

若这两个部位发青暗或有斑,而此人比较年轻或是有钱的老板或是大官,可能是脂肪肝。

若这两个部位或其中一个部位有青春痘(疙瘩),证明此人肝火旺。

若太阳穴处有斑,证明肝功能衰弱。

若鼻梁高处有斑,还可能是肝火大,情绪不稳定、更年期等。

若这两处都有明显的班,且脸色晦暗无华,看起来很难看,人也比较清瘦,即说明此人有肝病(肝炎或肝硬化)。

眉中央有痣,眼球发黄,且面色非常黄是乙肝。

从鼻梁处一直青到鼻头可能是癌或瘤!7、胆:反射区域在鼻梁高处的外测部位。

若此部位有红血丝状、青春痘,或早晨起床后嘴里发苦,说明胆部有了较微炎症;若有斑,可能有胆囊炎。

若此部位有竖褶子、或笑时有竖褶子,说明此人胆囊有问题。

若此部位有痣、痦子,证明胆功能先天不足。

若把右手放在右肋下(胆就在此部位),左手握拳击打右手背,若此部位疼痛的话,即是胆囊炎;若刺痛的厉害的话,可能是胆结石。

胆有问题的人可能肥胖。

眼下面胆区有一对明显的斑或有痣、痦子,是胆结石。

眼袋晦暗亦证明胆不好。

8、肾:反射区在眼外角平线与耳中部垂起直线相交向下至下巴的部位。

若此部位有红血丝,青春痘,或有斑,证明此人肾虚,一般倦怠,腰背及腿部酸疼。

此部位有很深且大的斑,极有可能是肾结石。

若此部位有病或痞子证明此人肾功能先天不足,也会腰、腿及背部酸疼。

肾虚可导致膀胱、生殖系统、性腺等疾病。

眼角有很深的鱼尾纹。

耳旁有竖褶子,也是肾虚的表现。

肾区如有病或痦子且脑区竖纹很深,证明此人患有高血压或预示将来要患有脑血栓疾病。

9、膀胱:反射区域在鼻下人中两侧的鼻根部位。

此部位发红,有红血丝、青春痘、生疮等,证明有膀胱炎,会出现小便赤黄、稍频急等症,膀胱炎也可引起腰部酸痛。

女性患膀胱炎,有时是妇科有问题。

鼻根发红,但尿不频、急且整个鼻梁骨发红,证明是鼻炎。

10、脾:反射区域在鼻头。

若鼻头发红或酒糟鼻者或鼻头肿大,证明脾热或脾大,一般感觉头重,脸颊疼,心烦等。

若鼻头发黄或白,是脾虚,会出现汗多、畏风、四肢懒动,倦怠、不嗜食等。

11、胃:反射区域在鼻翼。

若鼻翼发红,是胃火,易饥饿,口臭。

有红血丝且比较严重,一般是胃炎。

饭前胃疼,一般是胃炎。

饭后一、二小时腹疼是胃溃疡,压痛点在腹部正中或稍偏左处;饭后二到四小时腹痛是十二指肠溃疡,痛法在两排胁骨中间靠近心窝的地方,类似针刺一般,严重者可痛到后背,压痛点在腹部稍偏右处。

若鼻翼灰青,是胃寒,与其握手时能感到此人手指尖发凉,此人受风寒肚子痛,拉稀等。

而鼻翼部青瘪者,一般以前胃痛,形成病根,可引起萎缩性胃炎,而萎缩性胃炎引发胃癌的可能性较大。

鼻翼薄且沟深证明是萎缩性胃炎。

12、小肠:反射区域在颧骨下方偏内侧部位。

若此部位有红血丝、青春痘、斑、痣或痦子,证明小肠吸收功能不好,一般人会瘦弱。

13、大肠:反射区域在颧骨下方偏外侧部位。

若此部位有红血丝、青春痘、斑、痣、痦子,说明此人大肠排泄功能失调,一般会大便干燥、便秘或便溏,若此部位有呈半月状的斑,证明此人是便秘或痔疮。

鼻根下部线和外眼角下垂线交点处是直肠反射区,此处有斑是痔疮,若此处发红或有白点,有直肠癌变的可能。

14、生殖系统:反射区域在人中及嘴唇四周部位。

若女性嘴唇下面有痣、痦子、下巴发红、而肾的反射区域比较光洁的话,证明此人子宫后倾,腰部酸痛。

若女性嘴唇四周有痣、痦子,而肾反射区域也不好,或女性的嘴唇四周发青、发乌或发白,肾的反射区域也不好,这两种情况一般都证明此人性冷淡。

若女性人中有痦子,一般是她子宫有疾病。

若男性嘴唇上周有痣、痦子,而肾反射区域也不好,说明此人生殖系统有问题。

若40岁以上的男性的上嘴唇比较厚,可能是前列腺增大;若上嘴唇有粉刺,且好了又生者,可能是前列腺炎。

男性上嘴唇不平,有沟沟,是男性性功能障碍,男性上嘴唇两边发红,也是前列腺炎。

附:(1)上眼皮有痣,证明头晕。

(2)任何部位反射区有痣或痦子,证明祖上都患过该部位疾病。

(3)糖尿病:鼻头坑坑洼洼且肾区有红血丝及鼻翼发红。

大眼皮浮肿嘴爆皮舌中间有红线可能是糖尿病。

(4)眼睛周围发暗,证明大脑供血不足。

易引起三叉神经疼及睡眠不良。

(5)喉咙如有两条青筋,证明是风湿性关节炎。

(6)整个面部有斑,属于血小板减少症。

额头靠近发迹三分之一处,如果有症状,代表心血管机能不良或精神压力大。

如果有痣,则表示心血管机能先天不良。

如果是疙瘩或红肿、发青、发紫、发黑、发暗,则表示现在或已有一段时间心血管机能不良或精神压力大。

如果是斑或色素沉淀,则表示心血管机能长期不良或长期精神压力过大。

两眉间及两眉二分之一处,靠中间画圈部分,代表呼吸系统肺、咽、喉。

两眉二分之一处靠外画圈部分包括太阳穴,代表肝脏。

两眼下方,颧骨上方代表胆。

两眼之间的鼻根处,代表心脑血管。

两眼与鼻根两侧间,男代表胸腔、女代表乳腺,男女都是交叉着看的。

肝脏的另外一个位置是在鼻梁中断,胆的位置在鼻梁中断两侧,所谓肝胆相连,肝胆相照。

鼻头代表脾,鼻翼代表胃。

颧骨下方至鼻头下端大U字平行处,偏外侧代表大肠。

偏内侧小U字处代表小肠。

颧骨至耳之间包括耳朵、脸颊区域,代表肾功能。

人中代表膀胱。

嘴四周代表生殖系统。

下巴代表肾或身上有酸痛;全脸青春痘,代表精神压力大或体内机能失衡。

中医面诊实用诊法现代面诊法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结合生物全息论发展起来的。

因此在面部相应脏器分布、诊察方法上与传统中医面诊有所不同。

身体的异常变化,可能发生在面部变化出现之前或之后。

检查面部,可发现有骨的形状、肌肉紧张度、弹性、收缩力的变化,还可有肿胀、皱纹、结痂、缺陷、面部皮肤颜色改变及充血、疼痛等。

如欲知哪一脏器有病,只要看一下面部所表示的部位,有无上述异常变化,如有,即表明其对应脏器有疾病,一般判断如下:1、如果在面部出现皱纹、斑点和皮色改变,表明所在部位的相应脏器失调。

2、如面部出现小疙瘩、充血、肿胀,表明所在部位的相应脏器遭受病菌感染,侵入血液。

3、黑眼眶,表明肾脏、卵巢或膀胱有病。

4、巩膜黄染表明肝脏有病。

现代面诊方法简便易掌握,而且诊断准确率亦较高,是现代中医诊断疾病的主要手段。

现代面诊研究由于面诊在中医诊断疾病上有很重要的价值,不仅已引起许多现代中医学者的重视,且对面诊双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成果,对临床诊断、治疗疾病有重要的价值。

一、面部蟹爪纹颁与疾病根据临床观察,蟹爪纹在面部颁与主病有一定规律,心病以颞区布纹为主;肝病、肝肾同病以鼻、颊区为主;肺病以颧区为主;肾病以颊区为主;脾病缺乏特异性。

经对肺癌、阻塞性肺气肿、冠心病、脑血管意外、高血压等观察,发现面部蟹爪纹的颁和深浅对诊断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面部色诊与危重面部色诊不仅对慢性病有诊断价值,而且对危重病也有诊断意义。

如心衰病人面色黧黑,凡心脏病二尖瓣狭窄、闭锁不全者面色萎黄,双颧微红;肝硬变和肝癌病菌人面色甚黑;慢性肾炎尿毒症病人面色黯黑萎黄。

总之,色深沉、重晦暗,主内病、重病、久病;色浅光泽明显主外病、轻病、新病;介于枯晦与明润之间者,其病不甚;若病色如云之飞,则病将愈;如博聚凝滞一团,则病进而难治。

三、胃胆疾病与色诊据临床观察证明,胃下垂患者脸部多呈青褐色,形如豆状,色素的深浅与病程长短有关,其色深者为久病。

胆囊炎患者鼻翼两则呈浅黄色或深绿色,豆样,呈椭圆形。

四、小儿疾病与色诊临床因小儿脉来疾速,难以凭其诊断疾病,帮以察色为主,如面赤多泪,眼泪汪汪为麻疹之前驱症状;面青主惊风;面白为中气不足,多主泄泻吐利;面黄为脾虚久伤或湿热内蕴等,此外,在小儿患急腹症时,面呈灰色;重症白喉患儿呈蜡样苍白。

面部的天庭,是人体头部和面部器官组织的反应区,这一区域如果出现病色,说明头部或面部出现了病变。

天庭直下,眉心区域之上的这一块范围,称之为“阙上”,是人体咽喉的反应区。

这一区域如果出现病色,则反应咽喉区域器官组织的疾病。

两眉之间的这一区域,既称之为“眉心”,又称之为“阙中”,它是肺的外部表现区。

如果这一区域出现病色,则说明肺脏的病变。

从阙中直下,是鼻的根部,也称为“山根”,古称“下极”,此地是心脏的外部显象区。

当此处出现病色时,反应出心脏的内部病变。

从下极直下的部位,古代医家称为“鼻柱”,相家称为“年寿”。

鼻柱应当平而直,不宜起节、偏斜、歪曲。

鼻柱年寿区的对应内脏是肝脏。

肝和胆互为脏腑表里,所以年寿的左右区域,是胆的反应区;年寿的下方,是鼻尖区,古代医家将这一区域称之为"面王"和"明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