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插秧机国内外发展现状

合集下载

四川地区水稻插秧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四川地区水稻插秧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2年5月农机化研究第5期四川地区水稻插秧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陈霖,孙伟,张云彪(四川农业大学信息与工程技术学院,四川雅安625014)摘要:论述了水稻机插技术对四川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分析了四川地区水稻种植方式与其他地方的不同以及地域差异而导致四川省水稻插秧机在生产应用中产生的诸多问题。

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多方面的建议和对策,为四川地区水稻插秧机的发展及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关键词:水稻;插秧机;现状;对策中图分类号:s23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2012)05-0224—04O引言+农业装备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水稻作为我国3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生产机械化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重要内容。

四川是我国农业大省,约50%的耕地用来种植水稻。

在四川地区,水稻相比于其他粮食作物,其生长环境和技术措施更复杂,耕作栽培制度细,生产环节繁杂,用工量多,季节性强,人员劳动强度大。

水稻的种植过程包括土地耕整、水利灌溉、育秧移栽、田间管理、水稻收割以及晾晒等部分。

在此过程中,水稻的育秧移栽部分是水稻高产创建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生产的重要部分。

它直接关系到水稻的产量、人的劳动强度和稻田的利用率等各个方面。

机械化插秧是育秧移栽的关键技术所在,是水稻生产向现代农业升级的必然趋势。

因此,大力发展水稻机械化插秧,大面积推进插秧机的应用,研制生产适应性更强、质量更可靠、操作更简便的插秧机,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节约生产成本,从而实现水稻稳产增产。

1四川水稻种植区的地形及水稻生产特点1.1四川水稻种植区的地形四川的地形十分复杂,既有平原地区,又有丘陵地区;既有山地,又有高原。

水稻的种植主要限制在成都平原及其周边丘陵地区。

丘陵山地的田块小、不收稿日期:20Il一07一08基金项目: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0Ⅱ0084)作者简介:陈霖(1969一),女,成都人,副教授,(E—m ai l)175181304 @qq.伽。

丘陵地区水稻插秧机应用现状和发展策略

丘陵地区水稻插秧机应用现状和发展策略
要 就 丘 陵地 区 水 稻插 秧 机 的应 用 现状 和 应 用 问题 详 细分 析 ,然 后
4 0 1 5 4 2 )
摘要 :我国是农业大国,在当前的农业领域的改革也有 了进一步 2 丘 陵地 区水稻 插秧 机 的应用 发 展策略
加 强 丘 陵地 区 水稻 插 秧机 的应用 发 展 ,就 耍 充分 重 视乘 坐 式 插 秧机 的研 发 。我 国是 水 稻 种植 生产 大 国 ,而 对 于丘 陵 地 区的 水 稻插 秧 机 的应 用 ,就要 结合 这 一 类 型地 区进 行 设 计研 发 ,提 高水 稻 插秧 机 的适 用 性 。对 于 乘 坐式 的插 秧 机 就是 适 用能 力 比较 强 的
1 . 1 丘 陵地 区水 稻插 秧机 的 应用 现状
节 性 强 的特 征 ,保 障插 秧机 的效 益 充 分 发挥 ,对 农 民 的购 机信 心 要 能加 强 】 。这 就需 要对农 民以及 技术 人员 的专业 化 培训 ,提 高对 水 稻 插秧 机 的认识 和 使用 技 能 ,对 插 秧机 的一些 简 单性 故 障 的排 查 能 力要 加 强 ,掌 握 育秧 以及机 插 的技 术 应 用 ,从 多方 面 提高 水 稻 插秧 机 的应 用水 平 。 对 于 丘 陵地 区 的水 稻插 秧 机 的 发展 ,要 和地 区水 稻 种植 实 际
水 稻 种植 过 程 中 ,如 果 是 单纯 的采 用 手工 种植 ,在 效率 上 就 比较 低 ,而 在机 械 化 的生 产 下 ,就 能 提 高水 稻 生 产 的效 率水 平 。 水 稻 插 秧 机 是水 稻 种 植 常用 的 机械 设 备 ,通 过 从理 论 层 面对 丘 陵 地 区 的水 稻 插秧 机 的 应用 研 究 分析 ,就 能从 理 论上 进 行 深化 ,对 实际 插秧 机 的进 一步 应用 发展 就能 提供 理论 支持 。 1 丘 陵 地区 水稻 插秧 机 的应用 现状 和应 用 问题

2024年插秧机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插秧机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插秧机市场分析报告1. 引言随着农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高质量、高效率需求。

插秧机作为农业机械化生产的重要装备之一,具有省力、高效的特点,已经成为农田作业的重要工具。

本报告将对插秧机市场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发展趋势等方面,以便帮助相关企业和决策者做出明智的决策。

2. 市场规模分析插秧机市场规模是衡量市场潜力和发展趋势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过去几年间,插秧机市场规模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其中,农村地区是插秧机的主要消费市场,其市场需求占据了整个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插秧机的需求不仅仅局限于传统农业作物,也开始向经济作物和特色农产品扩展,这进一步促使了插秧机市场的发展。

3. 竞争格局分析插秧机市场竞争格局主要由国内外企业构成。

国内企业在市场占有率方面占据主导地位,其中一些知名企业在技术和品牌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然而,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国外企业也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渗透力度,通过技术引进、合作等方式在市场份额上迎头赶上。

同时,一些新兴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差异化战略,也在不断挑战传统企业的地位。

竞争力的提升和市场份额的争夺使得插秧机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保持市场竞争优势。

4. 发展趋势分析插秧机市场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1 技术升级与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业机械化的深入推进,插秧机市场的技术水平和产品性能在不断提升。

例如,智能化插秧机的出现使得插秧过程更加智能化和精准化,能够适应不同农作物的需求。

同时,节能环保、稳定性和可维护性也成为插秧机产品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未来,随着社会对环保要求的提高,插秧机市场将朝着更加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

4.2 服务化和多样性需求随着农田面积的扩大和农作物种类的增加,不同地区对插秧机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

插秧机市场分析报告

插秧机市场分析报告

插秧机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插秧机是一种农业机械设备,用于在稻田或其他农田中进行插秧作业。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插秧机市场逐渐受到关注。

本报告旨在对当前插秧机市场进行全面的分析,包括市场现状、市场需求分析以及竞争对手分析,旨在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报告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分别是插秧机市场现状分析、插秧机市场需求分析和插秧机市场竞争对手分析。

首先,我们将介绍插秧机市场的整体情况和发展历程,以及市场规模和趋势。

其次,我们将对插秧机市场的需求进行深入分析,探讨种植户对插秧机的需求情况,以及市场的需求趋势和特点。

最后,我们将对插秧机市场的竞争对手进行分析,包括主要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产品特点、定价策略和市场定位等方面。

通过对这三个部分的综合分析,我们将为读者提供全面的插秧机市场情况和发展趋势,以及相关的发展建议和市场展望。

1.3 目的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对插秧机市场进行全面分析,了解当前市场现状、需求情况以及竞争对手情况,从而为市场发展趋势和发展建议提供有力支持。

通过本报告的撰写,我们旨在为相关企业和机构提供市场情报,帮助他们制定有效的市场策略和决策,推动插秧机市场的健康发展。

1.4 总结总结本报告对插秧机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对市场现状、需求分析以及竞争对手分析的综合研究,揭示了当前市场的发展状况和竞争态势。

通过对市场发展趋势和发展建议的探讨,为插秧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插秧机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也需要针对市场的特点和需求变化进行灵活的调整和创新。

希望本报告能为相关行业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推动插秧机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2.正文2.1 插秧机市场现状插秧机已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机械设备,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减轻劳动强度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插秧机市场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现状:1. 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和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插秧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浅谈水稻机插秧推广现状及对策

浅谈水稻机插秧推广现状及对策
2 2. 01 01
XI NNONGC UN
浅谈水稻机插秧推广现状及对策
赵加锦 王琪玲
22 0 : 2 0 0 ( 苏省 连 云港 市海 州 区锦 屏 镇农技 中心 ,江 苏连 云港 江
江 苏省 连 云 港 市 农 机 试 验 推 广 站 ,江 苏连 云 港
22 0 ) 2 0 6
摘 要 :本 文 介 绍 发展 水 稻 机 插 秧 的优 势 。通 过 分析 现 状 和 问题 ,及 时提 出推 动 水稻 机 插 秧技 术 全 面推 广应 用 的 对 策 ,从 而解 决 长期 以 来水 稻 种 植 机 械 化 实 际 中的 问题 , 实现 水 稻 的 种植 机 械 化 。 关 键 词 :水 稻 机 插 秧 现 状 及 对 策
二 、影 响 机 插秧 技 术 推 广 的不 利 因素
1 插秧 技术特 性表现 的周期 较长 . 机 它至 少 需要 经历 四个过 程 :一 是冬 春 期 间 的落 实作 业
2育秧方 式特 殊 ,秧苗 源发性 病 虫害少 . 多 年 来的 试验 示 范证 明 ,在 水 稻 条纹 叶枯 病 大爆 发 大 流行 的情 况 下 ,机 插水 稻 却很 少发 生 ,免 遭 灭 顶之 灾 。 自 19 9 8年 我 市在 全 省首 次试验 示 范 以来 ,只有发 现 两个 田块 发 生 了较 为 严重 的条纹 叶 枯病 ,且 通 过及 时 防治 得 到 了较 好 的 控制 。去年 和 今年 灌 云 、东海 等地 区人 工栽 插 水 稻大 爆 发 大流 行 条纹 叶 枯病 而 水稻 机插 秧 却没 有 的实 例 充分 说 明了 这一 点 。关 键 是机 插秧 育秧 的方式 特 殊 、病 虫 害 的防 控措 施好 :机 插秧 苗 的培 育 方式 采取 的是塑 盘或双 膜 育秧 。 从 消 毒配制 营养 土一 药肥拌 种一 带药播 种一 带肥 带药 覆土 , 从 苗床 底 层 带孔 的 塑料 簿膜 或 塑料 盘 与 苗床 隔 绝一播 种 后 上 层覆 盖 无孔 塑 料簿 膜 近 6 8天 时 间的 小气 候 ,从 集 中播  ̄ 种 到 集 中病 虫害 防治 等 等环 节 的强 化 ,能够 很 好 地 保证 幼 苗 与外 界 病 虫害 传染 源 的隔 绝 ,大 大减 少 了病 虫 害 的传 播 和 感染 。在通 常 情况 下 ,机 插秧 育 秧 时间 比正 常 的 人工 栽 插 育 秧 时 间要 晚 l — 0天 ,这就 恰 巧 避 过 了灰 飞虱 迁 移 、 52

水稻种植机械发展问题分析

水稻种植机械发展问题分析

水稻种植机械发展问题分析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水稻对于我国的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而种植水稻的机械化作业在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水稻种植机械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更好地推动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

一、水稻种植机械化的现状目前,我国的水稻种植已经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作业。

按照作业方式的不同,水稻种植机械化主要包括耕种、栽插、施肥、喷药、收割等环节。

在耕种方面,传统的耕作方式已经被机械化的耕种工具所替代,如拖拉机、耕整机等,大大提高了耕地的作业效率。

在栽插方面,水稻栽插机也已经被广泛应用,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

在施肥和喷药方面,喷洒机和施肥机等机械设备也为作业提高了效率。

在水稻收割方面,传统的收割方式主要是人工的方式,但随着收割机的应用,已经实现了大面积的机械化收割。

我国的水稻种植机械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已实现了从传统的人工作业向机械化作业的转变。

二、存在的问题在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机械化作业设备的使用率不高。

尽管我国的水稻种植机械化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一些地区和农户中,机械化作业设备的使用率并不高,仍然存在着较多的人工作业,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机械作业的精细化程度不够高。

虽然在水稻栽插、施肥和收割等环节实现了机械化作业,但在作业过程中,一些细致的操作仍然需要人工来完成。

一些农民对机械化作业的认识和接受程度有限。

一些农民对机械化作业的意识和认识不够,往往还是习惯于传统的人工作业方式,不愿意采用机械化作业。

以上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限制了机械化作业效率的提高和农业产值的增长。

三、未来的发展方向在解决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的未来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机械化作业设备的使用率。

通过加大对机械化作业设备的推广力度,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宣传教育,提高机械化作业设备的使用率,减少人工作业的范围,提高作业效率。

水稻插秧机质量现状分析

水稻插秧机质量现状分析

度 低 ,看 不懂 使 用 说 明书 ,造 成 插 秧 机 作 业质 量 下 降和 故 障 频 发 。 如有 的用 户 往 发 动 机 油 箱 中加 机 油 , 导 致 发 动 机 损 坏 ;有 的 用 户 不 懂 育 秧 技 术 ,育 出的秧 苗 均 匀 度 差 ,空 格 率 高 ,机 插 时漏 插 率 较 高 ;有 的用 户 在 插 秧 时 , 田面 水深 超 过 了 插 秧 机 的适 用 范 围 ,造 成 漂 秧 等 等 。因 此对 购 机 农 户 要 加 强 技 术 培 训 ,使 机 手 会 操 作 ,懂 技术 , 会 管 理 。用 户 培 训 应包 括 育 秧 技 术 、插秧 机操 作
( )高速 乘 座 式插 秧 机 重 心 设计 存 在缺 陷 。 2
主 要 工 作 部件 置 于 后 端 ,导致 机 身 前 部 轻 、 后 部 重 ,在通 过 田埂 以及 上下 陡坡 时 ,容 易翻倾 。 ( )有 的插 秧 机 行距 设 计 存 在缺 陷 。栽 植行 3
过 近 几 年 的 消化 和 吸收 , 目前 大 部 分 零部 件 已经
分 零 部 件 如 栽 植 臂 、轴 、轴 套 和 轴 承 等 存 在 不 同 程 度 的质量 问题 。 2 3 部 分 产 品 的使 用 说 明 书和 “ 包 凭证 ”存 在 . 三
问题
是 推 广 机 插 技术 的 关键 ,尤 其 要 重 视 育秧 技术 的 培 训 ,要 让用 户 熟 悉育 秧 方 式 和 育 秧 生产 流程 ,
( )有 的插秧 机 摆 秧 位 置 设 计在 前 部 ,操 作 7
不 方 便 ,很 多机 手将 秧 苗 放 在 后 、侧 部 ,但 在 机 器 转 弯 或 倒 退 时 易将 秧 苗 甩 出 。设 计 时 适 当 增 加

中国水稻生产机械化现状及发展

中国水稻生产机械化现状及发展

我国水稻生产机械的发展方向
▪ 发展乘坐式插秧机,重点在高速插秧机
▪ 发展与机插秧技术配套的耕整机械及技术, 提高机插秧的作业质量
▪ 发展高效自走式农药喷洒和施肥机械,提 高稻田管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 大力发展工厂化育秧技术和装备,保证秧 苗素质
谢 谢!
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在水稻制种中的应用
田间管理机械急需发展
▪ 田间管理机械还没有好方法
自 走 式 喷 药 机 械
稻田开沟
机插秧的行距需要规范
行距30cm 行距25cm 行距23.8cm 行距24cm 行距26.5cm
23.8
30 23.8
行距18/30/18/30/18cm插秧机
乘坐式宽窄行插秧机
手摇机动插秧机
研制小型人力和半 机动型插秧机
适应山区、丘陵地区
目前的育秧机械
育秧播种流水线
田间育秧播种机
电动育秧播种机
田间育秧播种机
去处育秧泥浆大杂质
清除育秧泥大的杂质
碎土装盘机
要发展育秧基质水稻精量穴直播来自系列机型水稻制种插秧机
8\10行手扶制种插秧机,行距18cm
独轮拖板式10行制种插秧机,行距17cm
中国水稻生产机械化现状及发展
我国水稻插秧机情况
▪ 井关APGP6型钵育摆栽机,重量825kg,17万一台
▪ 日本实产业 RX-6T型钵育摆栽机,重517kg
▪ 试验漏秧率和浮苗率均为2%,工效2.53~2.75亩/h,伤秧率、 重栽率、倒苗率均为0%,栽植深度0.5~3.5cm
小型两行人力驱动 手摇插秧机
水稻整地机械要适应机插秧作业要求
传统整地方法
普通旋耕 2次打浆
1次打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2 韩 国水 稻插 秧机 发展 现 状
韩 国水稻 插秧 机 的设计 与 生产 是通 过从 日本 引进 技术 , 并进 而 实现 关键 技术 的 国产化 , 其 机 型和结 构 与
日式 水 稻插秧 机 十分类 似 ; 与此 同时 , 努 力 降低成 本 和价 格 , 因此 其 质 量性 能 与 日本 同类 产 品 的质 量 性 能 相

6 2 ・
现 代 化 农 业
2 0 1 4年 第 3期 ( 总第 4 1 6期 )
水稻插秧机 国 内外发展现状
钱 海峰 , 魏清 勇
( 黑龙 江 省 农 垦 科 学 院 , 哈 尔滨 1 5 0 0 3 8 )
水 稻 的主要 种植 国家有 中 国 、 日本 、 韩 国等 , 对水 稻 插秧 机 的研究 主要 是 日本 、 韩 国和 中国等 。 日本 在水 稻 插秧 机研 究领 域发 展最 快 , 处 于世 界领 先 水 平 ; 中 国对 插 秧 机 的研 究 较 早 , 但 因 为种 种 原 因而 发 展 缓 慢 。 现 分别 对这 几个 国家 水稻 插秧 机 的研究 与 生产 情况 加 以 阐述 。
厂有久 保 田、 井关 、 洋 马和 国际等 。 日本水 稻插 秧机 的主要 特点 如下 。 1 . 1 . 1 插秧 作业 高速 化 于 2 0世 纪 8 0年代 初 , 日本 农 机学 者 提 出 了偏心 非 圆行 星齿 轮 系 机 构 , 并 采 用 回
转和 双插 植臂 机构 , 其插 秧 速度 可达 4 0 0次 / mi n , 实 现 了高 速 作 业 ; 并 且 由于 采用 了双 插 植 臂 对 称 安 装 , 可 有效 减小 转动 惯量 , 降 低机 构振 动 。
有效 减小 操作 人 员 的工作 量 , 大大提 高工 作效 率 。 1 . 1 . 5 插秧 系统 与底 盘 系统使 用液压 悬挂 使用 液压 悬挂 可有 效 减少插 秧 机壅 泥现 象 , 而插 秧部 分可 通 过 自动 平衡 装 置左 右摆动 调 整姿态 , 因此在不平 的 田间作业 时可保证插 秧部分 与地面相对平 行 , 保证作 业质量 。 1 . 1 . 6 大量使 用轻金 属 、 新 型材料 与 先进制 造 工 艺 大 量使 用 强 度较 高 的轻 金 属 、 塑料型 、 板材等 , 并 应 用 压铸 、 粉 末冶 金等 工艺 加工 制造 , 使 插秧 机 的零件 精密 、 轻巧、 耐 腐蚀 , 适 合水 田作 业 。
1 . 1 . 2 操作 可 靠性 与柔性 较 高 由于广 泛使 用液 压技 术 、 自动 控制 和安 全装 置 , 当工 作遇 到超 负荷 情 况时 ,
如某 一栽 植臂 与石 块碰撞 , 便 停 止运 动 , 以避 免损坏 秧 爪及 其它 零件 。
1 . 1 . 3 为 了适应 不 同 区域 的 需要 , 种 类较 为 多样 步 行 式 为两 轮 驱 动 , 乘 坐 式 分 为两 轮 、 四轮 驱 动两 种 ; 二
对 比较 接近 。但 是其 产 品的市 场份 额受 到 日本控 制 , 这 主要是 因 为 日本 的技 术制 约 。为 改变 这种 状况 , 目前 韩 国的企 业 积极 开发 自主产 品 , 并力 争 实现技 术 来源 的 多样化 。
2 水 稻 插 秧 机 国 内发 展 现 状
我 国水 稻种 植机 械研 究 开始较 早 , 始于 2 0世纪 5 O年代 , 随 着 国 内外 技术 不 断进 步 , 水 稻 种植 机 械 化 有 了较 大发 展 。2 0世 纪 8 O年代 初 期 , 我 国 引进 了 日本 机 械插 秧 的成套 技术 , 使 育 秧 与机 械插 秧 配 套 问题 得 到
1 水 稻 插 秧 机 国外 发 展 现 状
1 . 1 日本 水 稻 插 秧 机 发 展 现 状
日本作 为水 稻 移栽 机械 科研 、 生产 与应 用 方面 世界 领先 的 国家 , 早在 2 O世 纪 6 0年 代末 期 开始研 究 机械 插 秧技 术 , 并迅 速 开展水 稻 生产 机械 化 。通过 1 O年的 发展 , 日本 水稻 机 械化 插 秧 面 积 已 占 总种 植 面 积 的 近 9 0 ; 截 止到 2 0世 纪 9 O年代 , 除个别 地 区 因地 形地 势 等原 因不 适 合 水稻 机 械 化 生产 外 , 水 稻 种 植 已 经基 本
者都有 多 种插植 行 数可 供选 择 , 可实 现 2 、 4 、 6 、 8行 插秧 ; 行距 为 定值 3 0 0 mm, 而 株距 可在 1 2 0 ~2 4 0 mm 范 围
内调 节 。 1 . 1 . 4 四驱 液压 乘 坐式插 秧机 近 几年 , 液 压无 级变 速 驱动 装 置 被广 泛使 用 在 日本 的水 稻 插 秧 机上 , 可 以
关于加快江 山市粮 食烘 干机械化发展的对策
郑 江 龙
( 江 山 市农 业机 械 管 理 总 站 , 浙江 江山 3 2 4 1 0 0 )
摘要: 为 减 少粮 食 产后 干 燥 环 节 的损 失 , 本 文 在 分 析 江 山 市粮 食 烘 干机 械 化 发 展 现 状 和 制 约 因素 的基 础 上 , 提
成 功解 决 。但 是 由于整套 工厂 需一 次性 大量 投入 与 当时 农业 发展 水平 差距 较 大之 问 的矛盾 ,影 响 了我 国水
收 稿 日期 : 2 O l 3 - l O 一 2 9
现 代 化 农 业
2 0 1 4年 第 3 3 ・
实现机 械 化 。 日本 水稻插 秧 机主要 分 为两 类 : 步行 式和 乘 坐式 。其机 器 种类 特色 齐 全 , 根 据 客 户需 求 、 种 植 环境 以及 对价 格 的要求 , 插 秧机规 格俱 全 。尽 管其 型号 多 种 多样 , 但 是其 原 理 与 结构 等 较 为 类 似 , 主 要 生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