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师生间的情感沟通

浅谈师生间的情感沟通
浅谈师生间的情感沟通

浅谈师生间的情感沟通

摘要:本文以如何使师生间的情感更融洽为研究目标,通过讨论情感沟通的基础、准则和技巧,得出结论:增进师生间的情感沟通,是教师工作的基石,也是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育目标实现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师生情感沟通素养热爱学生聆听

教育工作中,师生之间情感是否融洽,直接关系到教育目标的实现和效果的好坏。而师生之间融洽的情感首先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因为爱在师生间架起一座信任的桥梁,它沟通师生之间的思想,协调师生之间的关系,能为学生创造出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师生情感是增强教师影响力的催化剂,情感激励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纽带。那么,教师该如何与学生进行情感的沟通呢?把握好以下三个要素,将有效促进师生间情感沟通,使师生感情更融洽。

一、情感沟通的基础――良好的素养

1、博学多才的素养

想要获得学生的钦佩与信任,教师自身一定要具有良好的知识文化素养。这不仅要求教师要有深厚、扎实的专业知识,以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

同时也要求教师具备广博的其它门类的知识与技能,也就是说,要努力让学生在惊叹声中来认识你、了解你,做学生羡慕的老师。如果你能让学生羡慕,自然就会有学生对你投以钦佩的目光,佩服你的才华,从而被你所吸引,成为你忠实的追随者,信服你所传授的一切。而对教师来说,这种吸引力会激发学生对你所教课程的兴趣,也是班级的核心凝聚力,是形成良好班集体的凝固剂。

2、富有爱心的言行

在取得学生的佩服与信任之后,如何使之长久保持下来是很重要的问题。有时往往会因为一个不起眼的疏忽,令我们辛苦建立的信任毁于一旦。只有让学生真正发自内心地钦佩与信任你,这种钦佩与信任才会长久。这就需要爱心。而要教育学生有爱心,教师自己首先要起到示范作用,“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自身良好的师德素养和富有爱心的言行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陶冶学生的心灵,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在课堂上,教师要用富含信任、期望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用宽容、循循善诱的语言来启发学生认识自身错误、树立进步的信心。在日常工作中,教师要从尊重学生出发,与学生以心交心,平等交往,用充满理性的爱来正确对待每一位学生,用真诚去点

燃学生求知的火花,给他们插上探索知识的翅膀,培养他们创新的能力。

二、情感沟通的准则――热爱学生

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在翻译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就是说作为教师必须热爱学生,必须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才能与学生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达到师生间情感的相通。

1.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

教师尊重学生,就要把学生当作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来对待,承认学生的价值,相信他们的发展潜力。学生受到尊重,才能获得一种自我价值感,才能尊重老师,并积极主动地向老师靠近。尊重学生的人性和个性,会使师生生活在一种相互理解、尊重、关怀、信任的和谐气氛之中,从而真正体验到做人的幸福感与自豪感,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主要表现在教育情绪体验、教育语言、教育动作、神态及教育艺术感染力等各个方面。每一个人都喜欢和快乐的人在一起。若教师经常板起脸孔进课室,学生在紧张有压力的气氛下,表面上或许顺从老师的意思,但其内心必然是抗拒的;相反,教师的快乐情绪,可

以快速地感染到班级,更重要的是学生觉得老师喜欢他们,这也是教师尊重学生的体现。

2. 热爱学生,严中有爱

我们强调师生情感相通,既要真诚亲切地对待学生,又要对他们进行严格要求,把“严”与“爱”结合起来,在思想上、学业上严格要求他们,不迁就他们。当然教育上严格与态度上的严厉不同。那种在学生面前整天阴沉着脸、动辄训斥、让学生畏惧自己的做法,绝不是严格要求。严格要求应该是合理的、善意的、可理解的。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的教师,就是在他责备学生、表现对学生的不满、发泄自己愤怒的时候,他也时刻记着:不能让学生‘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破灭,而应充满感情和爱。”严不是冷面铁心,宽也不是迁就纵容。只有做到“严中有宽、宽中有爱、爱中有教”,才能达到师生间情感的真正沟通。

三、情感沟通的技巧――善于聆听

雷?马洛尼曾说:“聆听在师生沟通中有着奇妙的功效。不加评判、表示理解的听,在孩子心目中可能是你送给他的最好礼物。”

1.善于聆听使师生沟通保持顺畅。若教师忽视学生的感受,只顾表达自己的看法,在学生表达自己的时候不合时宜地要求、命令学生,会使学生欲言又止、

不愿与教师畅谈心中所思所想,甚至有意不回答教师提问。而当教师善于聆听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时,学生会用积极的态度回应教师,有机会与教师进行有效的交流,教师更容易获得学生最真实、最深入的想法。如此一来师生间的沟通将十分容易、顺畅。

2.善于聆听会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与关怀。通常,教师的责怪、命令甚至直接的安抚都会使学生怀疑自己的感受,降低学生的自信,使学生感到沮丧,甚至有强烈的受挫感。因为这在学生看来,表示教师不接受或不信任学生。相反地,善于聆听的教师,会帮助学生以直接有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如果学生表达的观点被教师接受了,在此过程中,学生会感到教师的爱与关怀,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

善于聆听作为一种有效的沟通技巧促使师生关系进入良性循环:教师接受、信任孩子,使得学生在教师的宽容与理解中慢慢成长为独立、自信的人才,反过来这样也增加了孩子对教师的信任和尊敬,师生关系由此就会变得和谐融洽。

综上所述,增进师生间的情感沟通,努力做到让学生钦佩你、尊敬你、信任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更好的实现教育目标,这是教师工作的基石,也是教师工作的关键所在。教师工作千头万绪,工作方法多

种多样。在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做到这些,那工作起来就会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 (意)艾德蒙多?德?亚米契斯(Edemondo De Amicis)著,夏丐尊译. 爱的教育[M]. 2010版. 中国妇女出版社,2010-1-1 :312.

[2] (俄)瓦西里?亚力山德罗维奇?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 给教师的建议[M]. 1999年版.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 雷?马洛尼著,袁光荣编译. 培养好孩子的要诀[J]. 外国中小学教育,1990年02期.

最新对于师生沟通技巧心得体会三篇(精选)

通过这次的学习与培训,回想自己的经历,我对师生之间如何进行有效沟通有了点滴心得: (一) 尊重与理解是前提 传统的观念中,学生必须尊敬教师,唯师是从,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了畏惧感,学生害怕与教师进行沟通,导致师生之间关系的不和谐。其实,师生之间要进行有效沟通,不仅学生要尊敬教师,教师也要尊重学生。尤其是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教师当众教育学生会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会使事情变得更加糟糕。因此教师可以选择单独与其进行交流,在与学生沟通时,教师一定放下架子,让学生对你不再具有畏惧感,能够敞开心扉与你进行交流,这样教师就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只有在互相尊重与理解的基础上,师生之间才能够平等、融洽地进行沟通。 (二) 学会倾听是关键 倾听是一门艺术,在人与人的沟通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作为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必须学会倾听。当学生心情不好寻求教师帮助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先诉说内心的苦恼,此时教师要做的事情就是用心倾听,充当学生的知心姐姐。其实,有时候,学生需要的就是一个能够用心倾听他们内心想法的朋友,让他们在难过时可以宣泄,让他们在高兴时可以有人与其分享; (三) 用xin交流是诀窍 在师生沟通中,我觉得教师要做到三“xin”:用心,用欣,用新。用心交流,是指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时,一定要用心,比如教师要与问题学生进行交流前,要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了解他的家庭环境,兴趣爱好,朋友圈子等,如果教师了解了他的兴趣爱好,那么交流时谈一些学生的兴趣爱好可以使谈话的氛围变得轻松,让学生敞开心扉与你进行交流。用欣交流,一是指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用鼓励性的语言表扬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二是指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时,态度要好,面对学生的错误时,不管你心中多么的生气,也不能立刻发火,要面带微笑地向学生了解事情的经过,因为有时候事情并非你所想象的那样。用新交流,是指教师要用新颖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当今的社会是信息社会,学生都非常喜欢用qq、飞信等通讯方式因此,教师在课余时间,可以用qq等聊天工具和学生聊天,问一下学生最近心情好不好,有什么需要教师帮忙的等等。这种并非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可以消除学生内心的约束感,使学生更加能够敞开心扉,说出心里话,让教师了解到更多真实的情况。 一个学期的沟通技巧课程结束了。通过这个学期的学习,使我们明白了沟通技巧的重要性,让我们知道了人类任何活动都离不开沟通,良好的沟通能力是你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浅谈师生情感的沟通

论文昌宁县鸡飞初级中学杨红波

浅谈师生情感的沟通 内容摘要: 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是素质型人才,基础教育在人才的培养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而在此阶段,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的建立对人才的培养起着决定的作用。作为一名初级中学的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才能和学生之间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达到教学相长,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 关键词: 师生情感建立教育观学生观课堂教学 情感教学心理学认为:“所谓情感教学,从最根本的涵义上说,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人们的教育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学校和家长越来越重视教育工作,并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选择,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理解学生的个性行为,教师这个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做到教书育人,持续稳定地提高教育教学

质量,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远大的理想。而且应热爱学生,培养和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创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使教师与学生在亲切、和谐、彼此信任的氛围中教学相长。 一、培养和谐的师生情感,确立教师正确的教育观是基础教育观念制约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影响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学的评价,涉及到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教师与社会等多方面的关系。 (一)、热爱学生 教育是爱的功鸣,是心与心的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的教师决不是一个好老师。教师对学生的爱有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教师只有以自己的爱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才能搭建起师生之间的情感桥梁,使学生乐意接近教师,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目前有一部分教师无视学生的情感和需要,不考虑学生的问题和担忧,表现出对学生的漠不关心,甚至出现体罚和变相体罚的现象,源于对自己教师职业的错误认识。很多教师把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看成是进入生活或者获取地位的一种基本手段,以此获得一份固定收入,用以维持生计。基于此,师生的情感难以建立。教师只有树立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的思想,才能满腔热情的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不计个人名

浅谈师生沟通技巧

浅谈师生沟通技巧 摘要:师生之间的感情在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师生间的沟通足可以改变教育结果。理想的师生关系,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相互沟通。那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和学生进行沟通呢?本文主要从“接纳学生,尊重学生,有同理心,真诚赞美,慎用批评”五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沟通接纳尊重同理心赞美批评 做老师的都愿意而且期盼和自己的学生打成一片,有一种正常的,友好的甚至是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事实上学生方面却始终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自己的老师关起情感交流的大门。大至各大媒体频频报道的校园因师生关系紧张而造成的恶性事件,小至现实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师生冲突事例。据有关调查报告称:“知识传授的渠道在日益拓宽,师生情感交流的渠道却在不断缩小。”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效能产生的关键,它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智能的培养以及身心和个性的全面发展都大有裨益。而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则有赖于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美国教育家季洛特说:“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作为教师,必须要重视与学生的关系,要能夺得每个学生的心。”我国教育名著《学记》中指出“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情感也有迁移的功能,学生对教师的情感,可以迁移到学习上,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机。由此可见师生之间的感情在教学中是多么重要,师生适当的沟通足可以改变教育。理想的师生关系,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相互沟通。那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和学生进行沟通呢? 一、接纳学生 接纳是这样的一种心理品质:“教师相信学生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并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相信他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帮助学生相信他的老师即使对他的某些行为和想法不认同,而且它们必须改变,但是,他在老师的眼中仍然是一个有潜力和价值的人。”老师不要求学生先改正错误,变得完美,然后材接受他,而是始终无条件地相信学生自己有朝好的方面去无限发展的可能性,这是接纳较完整的品质。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咨询专家高顿认为接受他人是培育良好关系的重要因素。接受令学生深思,敞露自己的情感;不接受则使学生焦虑不安,导致反抗致使交流滞塞、终止。但大多数教师都认为如果你接受一个孩子,他会保持老样子,所以要他将来变好的最好办法就是

谈师生情感交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谈师生情感交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教育活动中两个重要的角色——教师和学生,在他们内心深处都有着丰富的情感。“师生本质上是一种心理关系,一种情感关系。”这种情感交互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目光不能一味聚焦在学生的成绩上,也要思考成绩背后还有哪些促进或阻碍因素,了解学生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分析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这一切得以实现的前提是教师主动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从而创造有利于学生接受,有利于学生主动思考的良好的心理环境。 一、师生在情感交流方面出现的问题 良好的师生关系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以及健康成长,但是现在很多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不畅,师生之间存在着交流的障碍。究其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一)教师缺少情感交流的重要因素——尊重 新课程标准认为教学活动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不是教师一方的主动和学生的被动。教学中的交流必须是建立在师生相互尊重的基础上。 (二)交流对象具有局限性 教师交流对象限于极少数学生(或优等生,或后进生),只注重“抓两头”,而忘了“中间带”,忽略大多数学生。这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被忽略的大多数的学生认为老师根本不在乎自己,也不关心自己,由此对教师持有成见。

(三)教师不会正确地进行情感交流 大多数教师认识到有效的情感交流往往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便有的放矢的进行更为完善的教育。但是他们却不知道如何正确地进行情感交流,以至于给学生造成这样的印象:老师对学生的好是虚伪的好,只是一种管理的手段,虚而不实,学生们很难接受。这也影响教师的工作与心情。 二、情感交流的对策 (一)将尊重有效传达给学生 尊重是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需要,它还是一个很高层次的需要。尊重与接受学生是教师对学生爱的表现。然而,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不是对学生无理性无信念的溺爱与迁就。它应该有以下几点内涵: 1.用同水平线看学生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他们有各自的思想。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爱,渴望老师能够如对其他优秀学生般对自己。有的教师仅以成绩的优差去衡量一个学生,为他们贴上标签。优秀的学生可能会因老师的溺爱而沾沾自喜,产生优越感。成绩较差的学生则会产生自卑的心理,感觉老师根本不在乎自己,根本不相信自己,恶性循环,成绩每况愈下。教师在无意之间就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了无形之墙,隔断了师生的情感交流。 2.给学生留一定的秘密空间

师生间情感交流应注意的几个效应

师生间情感交流应注意的几个效应 发表时间:2010-04-17T05:32:57.543Z 来源:《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作者:徐连 [导读]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传播和情感交流的过程。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传播和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组织学生的智力活动,完成“接受和储存信息”的任务,而且要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使学生态度积极,心情愉悦,思维活跃。这样也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了非智力方面的因素。当然,为了完成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促进和补偿作用,教师的教学语言,除了“准确”、“简洁”、“富有逻辑性”等要求外,还要特别做好以下几点,即注意几个效应,才能更好地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1.调谐效应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幽默"可谓教学中的一种切实可行的“调味品"。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具有高超的“调谐"技艺。它对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调动初中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提高课堂效率有着很大的作用。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要注意优化课堂气氛。首先要做好自我定位,把自己摆在和学生完全平等的位置上,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为此,教师的语言要注意亲切、自然,使学生有“平等”的感觉,切不可夸夸其谈,旁若无人。 “幽默”是一种润滑剂,有利于情感的调动,前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认为:“教育最重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中外教育的调查显示,未来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类型中,富有幽默感成为教师不可或缺的素质之一。一名优秀的教师,不应该只把课堂当作传承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把课堂当作师生交流思想感情、碰撞智慧火花、启迪智慧灵感的其乐融融的“磁场”。能使教学产生快乐情趣的方法很多,但最直接最有效的还是幽默。因此,在适时的时候教师的语言不妨风趣一点,把孩子逗乐了再听讲,效果反而比正规的说教要好。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语言优化课堂气氛,做到生动、和谐、富有情趣,这样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让学生“望而生畏”的“权威者”。 2.激励效应 人都具有被肯定的需要,尤其是我们所面对的青少年学生。前苏联教育学家把中学生比喻为“一片漆黑的森林”,心理学家称青春期为“心理的断乳期”和“疾风怒涛期”。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尽可能做到“多鼓励,少批评”。教师的每一次鼓励的话语,对学生都是一种激励。即使是后进生也要创造条件,使他们有机会体面地表现自己,实现其自我价值。总之,我们要通过语言的艺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学生在表扬鼓励→努力→成功→自信→再努力→取得更大的成功这样的过程中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不断萌发上进的心理。我们在听课时,经常听到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以下一些评价:“讲得好”“说的不错”“讲得真好”,等等,这就是师生之间借以优化教学进程的一种情感交流。我们多说一两个“好极了”无所谓,可是学生却认为是一种“荣誉”。经验证明,你越是给学生面子,他就越爱护自己的面子;你越是给他荣誉,他就越珍惜自己的荣誉。不然,他就破罐子破摔。所以教师对任何一个学生,不要主观,不要武断,要尽可能发现他身上的一些闪光的东西。教师良好的言行、信任的目光,都会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激励,同时也是学生进步的有效动力。 3.期待效应 或许我们都曾注意到这样的现象:当一个人没有得到应有的注意和期待,被埋没在人群中时,那么他很可能就这样一直平庸下去;而当他被周围人寄予厚望并频频鼓励时,他却能宛若新生,好像突然间充了电一样,做出一番令人不可思议的“壮举”。 这就是神奇的“期待效应”,心理学上叫做“皮格马利翁效应”。 “期待效应”告诉人们,对他人传递积极的期望,会使对方进步得更快;对他人传递消极的期望,会使人自暴自弃。所以,只要你能坚信“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便没有不支持你的人,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这就要求教师的感情天平,不能只是向优生倾斜,我们要热爱全体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要给予信任、期待和爱心,这一切对后进生来说,可能更宝贵、更需要。我曾经教过一个学生,课堂发言很积极,但经常答非所问。原因是他思想总是开小差,题目意思没有听清楚,常引得学生哄堂大笑。我对他不是批评训斥,而是和他谈心。肯定他积极发言的优点,鼓励他在发言时,只要不粗心大意,考虑得细致周到些就一定能答对。在老师的不断关怀和鼓励下,这位学生听课思想集中,发言积极慎重,回答问题的正确率大大提高。这就是情感的力量,一种期待的效应。 4.体态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的实验指出:人们获得的信息量,7%来自文字,38%来自语气,55%来自面部表情。由此可见,有形无声体态语言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事实上,丰富而富有表现力的面部表情,恰当自然的形体动作,会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而如果做到体态语言和有声语言紧密配合,协同运作,就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贯穿课堂教学过程始终的体态言语是师生情感沟通的重要方式。在构成教师“教学行为”的“一连串影响的体系中,最初步、最常见的一种就是用‘眼神’同学生交谈”。教师的“眼神”能让学生敏锐地感觉到一股信息从教师的脑海及心中直接传递到自己的脑海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端庄稳重的举止、和蔼可亲的态度、恰到好处的教态,使学生在无形中产生一种凝聚力和向师力、一种情感上的共鸣,把学习心理和学习效率提高到最佳和最高水平。 总之,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师对学生充满尊重、关心和期待,以一颗爱心去包容学生,学生反过来也会给教师以相应的、积极的情感回报,当这种情感达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情感的迁移。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热爱是一种伟大的情感。希望得到老师的爱是每一个学生最起码的心理需要。 “师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激励和鞭策,对其进步有很大的推动力,对前途充满信心,同时也会产生一种安全感、理智感和德道感,进而对老师由衷的信赖,“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从而收到“言必中听,听必改之”的教育效果,进一步促进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和健全人格、良好品质的形成。(作者单位:江苏省沛县体育中学)

文秘写作 师生交往中的心理沟通

师生交往中的心理沟通 师生心理沟通技巧:因"心"施教 在与学生沟通时,老师要能够同各种气质、不同性格的学生打交道,要能够因"心"施教。2500年前,有两个学生同时问老师一个相同的问题,老师根据其中一个学生为人懦弱的特点给予肯定回答,以激励他的勇气,给另外一名学生否定回答以中和他的暴性,这就是孔子因材施教的典故。社会发展到今天,气质的四种类型学说为因材施教提供了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依据,也为我们与学生沟通指引了方向。在教育那些任性倔强而冲动的学生时,我们老师一定要保持一份职业性的克制与冷静,采用"冷处理"方能"以柔克刚";对于那些活泼好动但常常有始无终的学生,批评时要有耐心,循循善诱;对于那些文静内向的学生,教育时要特别注意动之以情。 师生心理沟通技巧:恰当地运用沟通语言 在与学生沟通时,我们老师要注意恰当地运用沟通语言。"请、谢谢、对不起",这是社会服务行业的专业用语,教师也应该有自己的专业用语。在与学生沟通时,老师的语言要亲切、自然、风趣、幽默,这样不仅能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而且有助于形成轻松愉快的谈话气氛,消除学生不必要的顾虑,从而更好地敞开心扉,说出他们的心里话。遗憾的是,在教育实践中有些教师使用了尖酸嘲讽的语言,尽管含有恨铁不成钢的爱意,但师生之间的隔膜就在这不经意中产生。这样不适当的表达,不仅会降低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相反会产生巨大的破坏力量,激起学生的怨恨心理和报复幻想,甚至闭

锁心灵、厌学、逃学、自杀等严重后果。 师生心理沟通技巧:注意情绪、情感的心理效能 在与学生沟通时,我们要注意情绪、情感的心理效能。有的老师在与学生沟通时,太注重讲道理,似乎只要把道理讲清楚了,学生就会自然按照老师的意愿做出某种改变。其实,被忽视的情绪、情感因素恰恰正是师生沟通成败的关键。教师良好的情绪会增进师生间彼此的亲近和依赖,使教师的思想感情被学生所感知和理解。所以,在进行个别沟通时,教师要表现出耐心和韧劲、爱心与期望,只有感情真诚和情绪良好的双向交流,才能产生师生共振效应,才会得到学生的情感回报。 师生心理沟通技巧:避免空洞的说教与劝诫 在与学生沟通时,我们要避免空洞的说教与劝诫。作为德育工作者,有时我们会急着想改变学生,"你不要、不应该、不可以",这些话在师生沟通中使用,训诫的成分难免太浓了,况且空洞的说教与劝诫所能达到的教育效果是苍白无力的。我们老师要通过真诚的分析与思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不是别人要他改变,而是他自己需要做出这样的改变,这才是师生沟通的较高境界。 师生心理沟通技巧:转变教育观念 在与学生沟通时要讲求方法,但转变教育观念更加重要。按照心理学中abc理论的解释,老师如果能把学生看作天使,那么他便是生活在天堂里;反过来,如果老师把学生看作魔鬼,他便是生活在地狱里。其实,这只是一种教育理念的转变。在平常工作中,一些老师十

对于师生沟通技巧心得体会

对于师生沟通技巧心得体会 土门镇中心小学余锦华 学习本专题后,我对于师生沟通技巧,有很深的心得体会,并且自己结合了自身教学实际总结了以下几点: 1、用爱心接纳每个孩子 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为人师者应深切体会这一点,用心接纳每一个孩子,不管他是聪明、驽钝、整洁、邋遢、乖巧或淘气,他都是一个真真实实的个体,需要被接纳,也唯有老师用心接纳,孩子才能把上课当成一种享受,而乐意学习。 2、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 学生感到最痛苦的莫过于误解;最快乐的莫过于充分的了解;尤其新生的一代,从小在呵护中长大,有主见,敢发表,挫折的忍受力却显得偏低;一遇到困难,自我压力甚大,不知如何自处。有的甚至处于一种比较高的亢奋和紧张状态,这种状态若长时间得不到缓解,容易引起神经的抑制,造成认识和思维的闭合,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作为教师,首先要求学生自我定位,即对自己的身体心理、情绪意志、兴趣爱好、思维创造和发展潜力及行为方式的特点和能力进行感知,并对所作出的反应进行调整,减少内在压力。其次营造比较宽松的氛围,开发他们的潜力,教给其学习方法,注重健康心理及健康人格的培养,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保证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合理调整期望值,减少外来压力。再次要善于发现他们的进步,要“打着灯笼找优点”,并分享他们成功的喜悦,多提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从而变压力为动力。此外还要培养学生积极开朗的情绪,扫除内心的阴霾,建立自信心,增进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着手于善后的处理时,最好在一旁默默关注,等到确实需要帮助时,即时伸出援手。 3、用诚心赞美鼓励 在日常生活中,赞美是人人都需要得到的。若发现孩子有值得赞美的行为时,要把握时机, 不管用语言、肢体、眼神、动作、表情、评语,只要是真心诚意的,孩子必然感受深刻。一篇情理交融、鼓励性很强的评语,一段肯定、称颂的赞美之词,如果教师能巧妙地运用这

浅谈师生沟通的重要性

浅谈师生沟通的重要性 贵州安顺紫云县一小易敏 教与学是在师生相互沟通中进行的,成功的教育,取决于多种因素,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质量。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产生教育效果的首要条件,只有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师生情感和谐融洽,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学其道”。 那天是五月十一日上午,眼看就要上课了,我抱着书往教室走去,刚到综合大楼门前,几个学生匆匆跑来告诉我,说罗某又和同学打架了。我一听,火冒三丈,心想我都够忙了,还给我添乱。这几天也不知为什么,常听到罗某犯事。来到教室里,我一看,罗某坐在座位上瞪着眼,板着脸,俨然一个愣头青,于是我把他叫到教室外面狠狠地训了一顿。上课了,罗某歪着头,脸朝天,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老师提问,他站起来仰着头不吭声;朗读课文,他扯着嗓子低一声高一声乱喊。我也很来气,难道说你打架我还批评错了?好好的一堂课就这样在学生和老师的较劲中匆匆过去了。 下课铃声刚响,罗某一溜烟跑出了教室门,我连忙叫一学生跟了出去,学生回来告诉我,说他上厕所了。我越想越气,站在教室外打算等他回来狠狠地训他一顿,第三节上课铃声响的时候,他终于回来了,因为是数学课,我还是耐着性子让他进了教室,并让班长下课后带他来我办公室。罗某来后,我深深吸了几口气,装着心平气和的样子问他怎么回事,到底是孩子,见我这么一问,眼泪竟叭嗒叭嗒一下子流了出来,这反而让我心软了。原来,今天是母亲节,班上张某等几个平时很活跃的孩子商量要给自己的母亲一个惊喜,还不停地拽着罗某问他给妈妈准备了什么。提及妈妈,这个从小就没母亲的孩子非常气恼,一时控制不住就打了起来,他说,其实他心里也很后悔。听他这么一说,我原先的火气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反倒同情起他来,好好安慰了一番,并对他说了很多道理。孩子终归是孩子,得到了老师的抚慰,再上课他显得安静多了,课也能听进去了,起来发言还略带一丝羞涩。 事后,我一直难以平静。我想,如果自己课前能与学生聊聊天,多沟通一下,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及早化解,不在上课前对学生的不当提出过激的批评,小心保护学生的良好情绪,也许就不会有那堂令人不愉快的语文课了。 时至今日,面对学生的不当行为,我再也不敢仓促地处理。我

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教学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有效地进行因材施教 教育学生的前提是人性恶,还是人性善?我认为应该是人性善吧。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我也怀疑过学生的能力,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学生身上,师生之间有时确实缺乏情感交流。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教学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首先,教师应了解每个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有利于班集体和谐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也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其次,教师要热爱每一位学生,要创造良好的教育情境。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美德,也是教师的职责。再次,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充分了解学生的需要,帮助学生抵御各种诱惑,让学生在心灵深处筑起自我心理防卫的功能体系。教师特别要注重在课后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一般可以一起参加文娱体育活动等,增进情感交流。 学生不听话,班主任应该怎么管理这帮学生?如何对待那些学生,其实要把他们进行分类,然后因材施教。 一、第一类:上课爱说话,平时爱偷懒,不交作业等的,通常他们犯的错误很多,却屡教不改. 解决办法:对他们的位置进行隔离,不要让他们有讲话的机会.让家长协助,督促在家的学习任务. 二、第二类:除了具有"第一类"的特点外,还有一定的势力,曾在学校和校外打架,惹事.但和同学相处还算融洽;虽对老师的态度也还不算恶劣,但偶尔会跟老师顶嘴;爱跟同学追逐打闹;有时甚至比较过分,但还算忍让别人的。当被你发现他在做坏事时,就嘻皮笑脸的说:"没事,没事,"的,他们比较害怕父母。解决的办法:其实这类同学很可爱的,比较讲"义气",没有第一类烦人,也没有第三类棘手。最好多鼓励他们,以朋友的角度对待他们,但有需要的时候还必须告诉父母,家校结合共同教育。 三、第三类:除了第一,二类学生所具备的特征,(或许比上述特征更离谱)还多次在校内外惹事.爱欺负女生,如果他们有良心,还会对女生说:"别哭

浅谈师生沟通的技巧

浅谈师生沟通的技巧 真正的教育意味着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接触,学校是人们心灵相互接触的世界。”因此,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师生间流畅、有效的沟通是理想教育的应有之意。应该怎样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呢?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上: 一、情感沟通 师生良好的情绪状态对课堂教学具有促进作用,而不良情绪则对课堂教学有极大的破坏作用。新课标所营造的和谐、平等与互动的育人环境有利于产生积极的正向情感,符合师生双方沟通的意向。 (一)积极的意愿与教师个人的态度调适 师生沟通必须双方都有积极的意愿。而处于教学主导地位的教师个人态度调适,对双方沟通起着主要作用,其沟通技巧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1)保持好的心情。教师的工作复杂而劳累,有时实在令人难以挤出一丝笑容来面对学生,也常因为个人的状况而难以掌控自己的情绪,在盛怒或烦躁之下,极易发生冲突。事实上,拥有一个好心情走进课堂,常常会从中找到自己和学生的可取之处;试着每天提醒自己带着好心情来到学校,相信和谐、融洽、轻松的师生关系会感染大家,学生对课堂会更加喜爱。(2)给予爱与关怀。身为教师我们通常能够很大方地给学习好、表现优异的学生积极的爱、支持与鼓励;对学习较差及令人头痛的学生常常是挑剔和指责;对于表现平平的学生则把他们放在无须多加照顾的地域。事实上,被爱与被关怀是每个人最基本的需求,对每个学生来说,他们都希望得到正向的爱与关怀。(3)保持弹性,

创造幽默。师生相处需要一些润滑剂,坚持立场容易让双方关系卡住,此时教师如能加入一些幽默的言语,则可缓解紧张的气氛,增加师生关系的动力。 (二)对话与理解 新课标确立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平等、合作式的新型师生关系,强调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不能是教训与被教训、灌输与被灌输、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应是平等的、对话式的、充满爱心的双向交流关系。通过这个对话的过程,教师和学生要达到一种主体间的双向理解,教师不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唯一权威,师生双方都是主体,双方一起探究世界、探究知识。 (三)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 良好的互动关系基础不应只是建立在正式的课堂教学中,虽说知识学习是教学的重要目的,但绝不是唯一目的。教师可以影响学生一辈子,但前提是教师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且互动是以学生的感觉为基础,否则对学生的影响力就很有限。因此,和谐关系所代表的意义,即学生信任、尊重教师,教师同样热爱学生。学生积极与教师合作,努力完成教师为他们所设定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会更有趣。 二、信息沟通 教学中的信息沟通是师生双方信息的交流和贯通。沟通的内容主要是课堂教学中关于教学、学习及其他与学习有关的信息。新课标实施的目的是体现“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课程改革理念,它提供了师生共同发展的平台,在师生平等相待的情境中,师生共同面对的就不仅仅是知识和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浅谈师生沟通技巧

浅谈师生沟通技巧 上信中学陈道锋 摘要:师生之间的感情在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师生间的沟通足可以改变教育结果。理想的师生关系,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相互沟通。那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和学生进行沟通呢?本文主要从“接纳学生,尊重学生,有同理心,真诚赞美,慎用批评”五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沟通接纳尊重同理心赞美批评 做老师的都愿意而且期盼和自己的学生打成一片,有一种正常的,友好的甚至是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事实上学生方面却始终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自己的老师关起情感交流的大门。大至各大媒体频频报道的校园因师生关系紧张而造成的恶性事件,小至现实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师生冲突事例。据有关调查报告称:“知识传授的渠道在日益拓宽,师生情感交流的渠道却在不断缩小。”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效能产生的关键,它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智能的培养以及身心和个性的全面发展都大有裨益。而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则有赖于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美国教育家季洛特说:“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作为教师,必须要重视与学生的关系,要能夺得每个学生的心。”我国教育名著《学记》中指出“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情感也有迁移的功能,学生对教师的情感,可以迁移到学习上,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机。由此可见师生之间的感情在教学中是多么重要,师生适当的沟通足可以改变教育。理想的师生关系,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相互沟通。那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和学生进行沟通呢? 一、接纳学生 接纳是这样的一种心理品质:“教师相信学生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并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相信他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帮助学生相信他的老师即使对他的某些行为和想法不认同,而且它们必须改变,但是,他在老师的眼中仍然是一个有潜力和价值的人。”老师不要求学生先改正错误,变得完美,然后才接受他,而是始终无条件地相信学生自己有朝好的方面去无限发展的可能性,这是接纳较完整的品质。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咨询专家高顿认为接受他人是培育良好关系的重要因素。接受令学生深思,敞露自己的情感;不接受则使学生焦虑不安,导致反抗致使交流滞塞、终止。但大多数教师都认为如果你接受一个孩子,他会保持老样子,所以要他将来变好的最好办法就是告诉他你对他的行为不能接受。师生间之所以会出现交流不畅正是因为教师通的反应方式—

浅谈师生之间的心里沟通

浅谈师生之间的心里沟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凡任过班主任的教师都知道师生之间心里沟通的重要,可以说,它是班主任搞好班级工作的重要条件之一。所谓心理沟通,即指师生之间在心理上互相容纳,即理解对方,接受对方,能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具体讲,就是学生能理解教师对他教育要求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指导和帮助,并且化为行动;教师能理解学生言行产生的背景,透析学生言行的真正动机,体谅其具体情境,知其所想,在情感上,师生之间相互接受,将心比心,不曲解对方。一个十分有趣的教育现象是:有的教师温文尔雅,却能叫那些顽皮不驯的学生听话;有的老师批评学生,能叫他心服口服,有的老师批评学生却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这些现象是令人深思的,它除了说明思想教育工作要注意方式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教师热爱学生,满腔热情地真诚帮助学生,学生理解老师的一番苦心,愿意接受老师的教导,这是一种相互理解的新型师生关糸,体现着心理上的相互沟通。因此,可以肯定地认为,师生心理沟通是教师打开学生心灵天窗的钥匙,是教育成功秘诀之一。一个班主任,要达到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要做些什么呢?根据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 我认为以下几点特别重要。 1. 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基础 班主任要想教育好学生,使他们成为跨世纪人才,了解学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作。了解学生的方法很多,我主要采用多问、巧谈、善观等方法。多问。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多问,在组成一个新的班级时,应问问他们有什么新的打算,会不会适应新班级和新环境,学习上是否跟得上,他们的兴趣与爱好等等,在与家长接触中要经常询问其子女在家里的生活、学习习惯、性格特点、家庭教育等,还要主动向原班主任、科任教师了解,以求更深入地了解每位同学各个方面的情况,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存在问题,为顺利地开展工作准备。巧谈。和学生谈话可以在正式场合,如课堂、办公室,也可以在非正式场合,如课间、操场、劳动场地,或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等.不管在什么场合谈话,尤其在后一种场合,要谈得好、有收获,关键的是选准交谈的突破口,从学生最熟悉、最兴趣的话题入手,使他们解除顾虑,打开心扉。善观。班主任要有一双善于观察有慧眼,不仅要观察班集体的变化,更需要透过每个学生的细微表现发现其思想本质,真正做到知微见著。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妥善处理,把 工作做在前头。 2.“ 爱是理解的别名”,要爱学生,才能教育学生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又伟大的力量,是除了母爱之外,世界上又一伟大的爱。这种爱是无私的。但师爱不同于母爱,因为师爱是一种理智与心灵的交融,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师爱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巨大的内动力,去自觉地、主动地沿着老师指出的方向迈出。只有当班主任给学生以真挚的爱,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学生才会对老师产生依恋仰慕的心理,才能向教师敝开内心世界,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收到应有的效果。因此,班主任必须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学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理于情、情理结合,才会产生动情效应,从而收到较好的德育。 然而,作为一名班主任,爱优生并不难,难得是爱差生,尤其是爱“双差生”。老师热爱教育,热爱学校,也要热爱学校中的每一位学生,对待学生不能因为他的学习成绩好而特别亲之爱之,也不因为他的成绩差,行为不端而恶之厌之,而应是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说过一句名言:“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能把差生看死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班主任工作方法的改进,他们也会发展变化,即使不成为瓦特、牛顿、爱迪生,也要把 他们塑造成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论课堂教学中师生情感交流

论课堂教学中师生情感交流 杨广华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师生情感交流的内涵,激发和调动学生各种心理活动的积极参与?我认为,应把握住课堂教学情感交流达成的几个基本要素,即师生心理状态、基本途径、形成的关键点和最终目的。四要素共同作用,相互促进和影响,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实现情感交流。 一、师生心理状态。即师生心灵自由,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前提。 何谓师生心灵自由?不是指漫无目的的联想或天马行空式的幻想,.而是指人的心理处于较开放的状态,对新事物、新知识具有较强的接纳性和反思能力。在开放的心理状态下,师生双方对对方提出的要求能积极接纳、主动反应。师生围绕教学目标全身心地投入,教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在认同接纳的同时,也能自由质疑。师生的心灵越是相互开放,彼此之间的接纳程度越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越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感觉课堂就像顺水驾舟,只需轻轻点拨,就能顺利达到预定的目的地,有时可能还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惊喜。“自由心灵”状态下的学生,暂时摒弃了求知以外的“私心杂念”,带着愉悦的心情、强烈的求知欲、积极的思维、灵敏的反应、友好的合作态度进入学习当中,学习过程将不断出现思维的火花:认同、疑问、异议、讨论、争辩、升华等。这种心灵状态使得学生的思维如草原上脱疆的野马,或顺势而下的滔滔江河,只需适时点拨,便能驾轻就熟、百川入海。概括来讲,心灵自由指的就是学习前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是师生双方最大限度的彼此开放。也只有当师生双方心理实现最大限度的开放程度,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怎样才能使师生保持心灵的自由? 首先,教师要树立民主平等的教学观。缺乏平等的现象并不少见。比如一位教师在执教《读书莫放“拦路虎”》一课中谈到“你是如何消灭读书时的“拦路虎”的?有学生提出:“我要问老师,问爸爸妈妈。”教师没有听到预设的答案,马上把答案“字典就是无声的老师,遇到生字便去请教它。”强加于学生。这样,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你讲我听”,“你教我学”的状态,教师把自己看成是绝对权威,把学生当作被灌输的对象,既无视学生的独立人格,也漠视学生的内在需要,师生之间缺乏平等地位,这显然是一种不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以师生交流就不易于发生,或者师生交流常常是被动的、无效的,学生的反应是消极的,甚至是抗拒的。课堂上要产生情感交流,应该要有一个基础,那就是师生间平等、尊重、理解,这是师生情感交流的本质。叶澜教授说:“课堂教学的本质应当被视为师生、生生生命互动的过程。”在心灵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具有独立的人格,两者应该是平等的。唯有人格平等,才能调动师生情感交流的积极性,才能有情感交流的流畅。因此,教师首先要努力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彻底摒弃“师者为尊”,要让每一个学生有安全感,有被尊重的体验,努力创造一种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在教学中,面对学生不能简单说“对”或“错”、“能”与“不能”的结论。在师生的交往中,要求教师要放下架子,要改变自己的角色,要由权威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否则,

浅谈师生沟通的技巧——师生二三事

一、缘由 我常常在想当了几年的老师之后,最有成就感的事是什么呢?对我来说,那就是与所教过的学生在校园中相遇时,彼此发出会心的微笑,这就是最大的成就了。我希望我的学生们是「健康、开朗」的孩子,所以我就要求自己先做个「快乐又自在」的老师,因为:有快乐自在的老师,才有开朗进取的学生。 面对形形色色、各有特色的不同学生,做一个老师,就要能够包容所有的学生,不要吝于付出,老师和学生因为缘分而相遇,师生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我们不是上课来、下课去,每个月领薪水的教学机器;老师是要和学生有互动、有关连的活生生的人。如果老师可以每天关心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把自己和学生的生活相结合,教的不只是书本和知识,而是有血有肉的学生,那么师生之间自然就有「情」,这是生活的关系。更进一步的关系,就就是能扮演学生生命中的贵人,在学生需要的时候,适时的伸手,拉他一把、扶他一下,也许只是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都可能结下一段美丽的师生生命关系。虽不是我不是学生的贵人,但我期许自己要能主动出击、释出善意、带动气氛,才可能敞开心怀迎接我的学生。师生的相处是一门艺术,透过教师有效地运用沟通技巧后,除了能创造双赢的关系外,亦可促进师生的成长,当然对学生而言,从教师的身教中,也可学到正确的人际相处技巧,促进学生个人的人际关系。 任何的人际关系理论中,均强调双赢的人际关系;在双赢的人际关系,强调的是一种真诚、尊重、平等、关怀、豁达的胸襟、合作的态度,两个人如同相交的两个圆,在交集的部份彼此互相倚赖,也允许彼此有独立的空间发展个人的能力。师生的互动,也强调创造双赢的关系,透过彼此平等、尊重的对待,教师牵引着学生有效地学习。 如何建立「学生自信」与如何促进班级「内聚力」的提升是班级经营的重要工作。我们经常发现自己常用武断的、命令的口,单向的和学生说话。如果学生稍有不从或表现不令老师赞赏时,甚至会说出较具情绪的话,弄得师生关系僵化。「老师最大的缺点就是专门找缺点」,因此,虽出发点是想去除缺点而进步达完美,但是,常常获致相反的「抱怨」,对学生似无帮助,相反的,如能舍缺点而提优点且加以勉励,则学生喜出望外,更加用心,甚至感到一鼓暖流。我希望藉这次班级经营策略研究的机会,让自己和学生常使用简短而具体的「鼓励」,其实沟通是老师和学生双方都要学习的,惟有营造有效的师生沟通,才能进而达到和谐的班级气氛,才能使教室充满笑声,学生们乐于学习及获取更多宝贵知识。 二、问题分析: 分析本班在沟通时的问题如下: 一、学生间不良的互动模式:学生间存在着许多不良的互动模式,如领袖人物小峰欺善怕恶,喜说风凉话,对于同学加以言语嘲讽,学生脾气不佳,爱与同学和老师唱反调,故造成同学间彼此常以负面的方式相处,对老师也不够尊重与有礼貌。 二.老师在沟通上常犯的错误:吝于奖励和赞美。当学生犯错时,常以情绪性的话来指导,使关系僵化,学生仍不知道错在哪里。 三、应对策略 (一)教师个人态度的调适: 1.保持好心情: 教师工作的繁忙,有时实在令人难以挤出一丝笑容来面对学生,于是也常因为个人的状况,而难以掌控自己的情绪,在盛怒或烦躁下,制造出破坏性的对话,事实上,拥有一个好心情来看到自己及学生,常常会从中找到自己和学生可取之处;试着每天提醒自己带着好心情来

加强师生情感交流

加强师生情感交流,促进课堂效率 情感是人对现实世界各种事物所抱的不同态度和不同体验。情感对个性心理特征和行为动机都有较大影响,是影响学习者行为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氛围是促进师生积极互动的必要条件。“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把对学生的爱化为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一句暖心的话语、一个赞许的姿态、一个体贴入微的动作,都会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关心、赏识,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愉悦与满足,这就无疑能促进他们积极上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添他们的勇气,鼓起他们的自信。反之,师生之间的关系紧张,学生会由厌恶教师进而厌恶学习,即使是难度不大或者很有趣味的教育内容,也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复杂过程,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仅需要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也需要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既是认知过程,又是情感过程,这两个过程相伴相随,相辅相成。积极参与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充分体现了活动、民主、自由的课程理念。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提供参与教学的机会,不断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为其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 现代教学论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存在着两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方面是感觉—思维—知觉、智慧过程,另一方面是感受

—情绪—意志、性格,后者是情感过程,二者密不可分。以往的教学只重视前者,而忽视了后者,因此课堂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落实到课堂上就是要创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经常采用肯定性和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如:你读得非常流利,回答得很准确;别紧张,再想想等。同时,应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学习中出现错误是正常的,引导学生正视不足,由错误走向正确,从而不断进步。 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关爱、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身心愉悦,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状态和健康的心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放飞思维和想象的翅膀,创造性地学习。“教学”重在“学”,要化“教”为“学”。这是教育思想的调整。传统的语文教学,偏重于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学,往往事倍而功半。只有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变老师要他学为他自己要学,并努力掌握学习的技巧与方法,才能使学生真正学好语文。我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自学。每教一篇课文,要求学生先自我阅读,将自学中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再与同学讨论解决,如果还不能解决,则上课时集体讨论解决,老师略加点拨。这样学生学得牢固、踏实。 针对学生语文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在教学中,老师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数,了解学生,熟悉教材。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勤于督促检查,并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出发,我每节课利用几分钟让学生讲讲自己发生的有意义的事情。使学生感到只要努力就可以取得成绩,感到自己正在不断进步,有所收

师生情感交流

辅导员若真正爱护学生,那首先应该理解学生感情,尊重学生人格,在平等立场上同他们谈话、交往,在交往当中寻找教育时机,只要辅导员注意调查研究,摸准学生的思想脉搏,掌握学生心理活动规律,善于捕捉教育时机,教育工作就会更加主动、有效。尤其对不好好学习的学生来说更为重要。 1、捕捉学生“闪光点”。对后进生来说,他们的心灵深处同样蕴藏着进取奋发的心理需要。辅导员不能只是被动地等待后进生的“闪光点”的出现,而是应主动地抓住或创设条件,诱发后进生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哪怕只是闪电般的那么一瞬间,也往往是后进生转化的最佳时机。 2、选准教育时机。在教育时机未出现时,辅导员要耐心等待,当最佳教育时机到来时,要抓住契机进行教育,因为此时教育学生,最容易被学生接受,教育效果最佳。从开学第一天起就关怀、鼓励、帮助他们,促使其把调整自己欲望变为争取进步的实际行动。某些学生几经努力仍然不能改掉全部缺点,而继续受到大多数同学的冷遇和歧视,心灵会受到严重创伤。如果这时辅导员热情关心和帮助他们,他们就会感受到温暖、安慰和鼓励而再次振作起来。 3、做好感情引导。大学生正直青春激情的时期,对于恋爱总是很向往。网络如此发达,诱惑无处不在,尤其对于女生,网恋概率增大。但是女生受到伤害的事件也是屡屡发生,而且随着网络的普及,手机网络的发达,受到伤害的几率大大提高。作为辅导员,我会尽我最大

努力去关心每一位学生,不让我带的学生受到任何伤害。我不反对大学生恋爱,但是恋爱最要有方向,要使学生懂得保护自己,远离网络欺骗,过一个甜蜜和充实的大学时光。 辅导员工作感悟 我自2001年7月开始从事辅导员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经接近6个年头了,其中的酸甜苦辣也许只有做过辅导员的人才能体会,在这里把这几年的感悟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不断提升自身人格魅力,在工作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成就自我辅导员应是高校德才兼备的教师,是集教书育人于一身的立体型政工干部,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第一实践者,是学校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学校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学校人才培养和校园稳定等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政治辅导员的教师身份、工作地位与职责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的工作特点,无不对高校政治辅导员的人格魅力提出了要求。人格是能够体现一个人品格及其整体素质的重要内容,它是一个人的性格、气质、学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方面特征的总和。辅导员的人格素质,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里宁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德,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他的学生”。辅导员的人格魅力驱动广大学生正确成才,吸引广大学生健康成长,辅导员人格力量作用的发挥。辅导员人格魅力的大小在外即体现为辅导员在学生中威信的高低。政治辅导员有无较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