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哲理名言

佛教哲理名言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16、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1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8、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1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20、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21、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2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23、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2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27、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2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2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3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31、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桓宽《盐铁论地广》

32、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33、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3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35、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36、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37、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38、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推荐阅读:

想了解更多关于哲理名言网的资讯,请访问:

道教名言格言名句大全

道教名言格言名句大全 导读:本文是关于道教名言格言名句大全,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2、治大国,若烹小鲜。 3、治人事天,莫若啬。 4、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5、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6、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7、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8、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9、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0、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11、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12、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13、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14、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15、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16、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17、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18、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9、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0、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21、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22、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23、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24、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25、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26、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27、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28、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29、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30、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31、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32、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33、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34、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35、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6、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37、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38、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39、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40、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佛教中的经典悟道禅语

禅语悟道 老和尚问小和尚:“如果你前进一步是死,后退一步则亡,你该怎么办?”小和尚毫不犹豫地说:“我往旁边去。”——天无绝人之路,人生路上遭遇进退两难的境况时,换个角度思考,也许就会明白:路的旁边还是路。 【禅语悟道】1善事多做,长存善念,问心无愧,理得心安。2心有主见,不听传言,莫论人非,笑对人间。3胸怀坦荡,处事坦然,心宽体健,益寿延年。4热闹中以冷静的眼光看待一切,就会省去许多烦心事;冷落时存一份向上的心,才能享受到许多真乐趣。 【禅语悟道】身上事少,自然苦少;口中言少,自然祸少;腹中食少,自然病少;心中欲少,自然忧少!大悲无泪,大悟无言。缘来要惜,缘尽就放。这世上,笑笑人家,也给别人笑笑自己,放轻松,给自己快乐。 【禅语悟道】1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2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3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禅语悟道】1不懂装懂是聪明,懂装不懂是智慧。2示弱而不逞强,示拙而不逞能。3忍人之所不能忍,方能为人之所不能为。4身做好事,言说好话,心存好念。5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喜无声,大爱无言。6君子相交,随方就圆,无处不自在。7智者不锐,慧者不傲,谋者不露,强者不暴。 【禅语悟道】1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2愚人求境不求心,智者求心不求境。3吵闹处,须冷静;冷落处,须热情。4人之所以平凡,在于无法超越自己。5若无是非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6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化敌为友。7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舍得微笑,得到的是友谊;舍得宽容,得到的是大气;舍得诚恳,得到的是朋友;舍得面子,得到的是实在。。。有些人竟为了两片薄面而争,为了一条贱命而战,值么?累吗?什么也不愿放弃的人,反而会失去最珍贵的东西。当你紧握双手,里面什么也没有;当你打开双手,世界就在你手中。得之坦然!失之淡然! 【人生七味心药】[1]心善,乐善好施是大爱无疆的蔓延;[2]心宽,宽大为怀是足智多谋的恬静;[3]心正,正大光明是憨厚耿直的凸现;[4]心静,静心如水是博大精深的境界;[5]心怡,怡然自得是达观开朗的淡泊;[6]心安,安常处顺是知足常乐的欣慰;[7]心诚,诚心诚意是高风亮节的镜子。 【怎样与9种人打交道】1口蜜腹剑的人:微笑着打哈哈。2吹牛拍马的人:不要与他为敌,3尖酸刻薄的人:保持一定距离。4挑拨离间的人:最好谨言慎行。5雄才大略的人:虚心地学习。6翻脸无情的人:应该留一手。7愤世嫉俗的人:睁只眼闭只眼。8敬业乐群的人:工作卖力气。9踌躇满志的人:尽量顺着他。 人生贵在活得充实,而不是活得长久。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自己被自己感动了,是一种心灵的升华;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功。柏拉图说:最先和最后的胜利总是征服自我,只有那些能够科学地认识自我,正确地设计自我,严格地管理自我的人,才能站在历史的潮头去开创崭新的人生。 人要知足常乐,宽容大度,什么事情都不能想繁杂,心灵的负荷重了,就会怨天忧人。如果你简单,这个世界就对你简单。简单生活才能幸福生活。要定期的对记忆进行一次删除,把不愉快的人和事从记忆中摈弃。格式化自己,就是为了删除你。张爱玲说: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

经典禅语句子

经典禅语句子 犹如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华严经》善男子!譬如一灯,入于暗室;百千年暗,悉能破尽。 菩萨摩诃萨菩提心灯,亦複如是;入于众生心室,百千万亿不可说劫,诸烦恼业,种种暗障,悉能除尽。 ——释迦牟尼佛《华严经》一切众生,皆俱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华严经》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来身去本三昧。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心平何老持戒,行直何须坐禅;恩则亲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内心非贤;日行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老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凡性是功,平等是德。 念念无滞,常见本性其实妙用,名为功德。 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

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明与无明,凡夫见二。 智者了达,共性无二,无二之性,既是实性,实性者:处凡愚而不减,在圣贤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 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华严经)——佛经《华严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鸠摩罗什《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金刚经》"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鸠摩罗什《金刚经》念起即觉,觉即不随。 《金刚经》迷途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金刚经》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

南怀瑾大师佛法经典语录

南怀瑾大师佛法经典语录.txt如果背叛是一种勇气,那么接受背叛则需要更大的勇气。爱情是块砖,婚姻是座山。砖不在多,有一块就灵;山不在高,守一生就行。 南怀瑾大师佛法经典语录 所以,佛法不一定在高山、在清净的地方、或在庙子,真正大菩萨可能嘴里一句佛也没有,不要用宗教的外形去看世界看人。社会上到处有菩萨,即使狗牛马这些畜生当中都有, 佛法还是在世间的,六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社会上无处没有佛法。虽然佛教说,末法时代佛法要没落了,可是佛在大乘经典上,根本没有讲末法、像法、正法。佛法在世间是不生不灭的,真理在世间是不会变的,不过在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时间,表达有所不同而已。它不一定是这个形象,也不一定是这个宗教,但所行的都是佛道。 「示行谄伪,而善方便随诸经义。」外表看起来是在拍马屁、奉承人或作假,可是都是方便。有的人说话中不提一佛字,但是讲的都是佛法。我常希望你们同学能走这种菩萨道,尤其是今天这个时代,一讲宗教人家就头大。你可以不用说教的方式嘛,宣扬佛法不一定要讲佛经。可以把佛经变成电视剧、电影、笑话,只要把真理放进去了就是弘扬佛法。说不好听的,这就是「曲学阿世」,把真正的佛法作了改变,来拍世上群众的马屁。但是行菩萨道的人不怕这些罪名,他宁可谄媚众生,用善巧方便的手法,去表达佛法的精义。但自己要有修持,有善巧方便,才可以不照老路子走,否则你不要轻言佛教革命。 学佛要度人,什么是度人?你作人家的桥梁是度人。度人的方法太多了,不只是劝人出家才是度人,那是作理发匠度人。度人是作众生桥梁,助他渡过苦海,解除他的烦恼痛苦,甚至进而使他证得菩提。 中国老话说文人千古相轻,我改了几个字来形容宗教界,就是宗教界千古相仇,彼此攻讦不休。跑江湖献艺卖膏药的,就是千古相恨,等于做生意说同行是冤家。学佛第一个要学谦虚,例如济颠和尚,已经成就了,仍然装疯卖傻,让人家看不起。

道教名言格言名句大全

道教名言格言名句大全 导读:经典名言道教名言格言名句大全 1、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2、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3、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4、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5、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6、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7、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8、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9、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10、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11、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12、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

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13、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14、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5、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1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1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8、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9、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0、治人事天,莫若啬。 21、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22、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23、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24、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25、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