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试题第一章测试卷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试题第一章测试卷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试题第一章测试卷

(精心整理,诚意制作)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

间90分钟.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分数________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4分,满分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1.在下述问题中,能够把研究对象看做质点的是( )

A.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

B.用GPS确定打击海盗的“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

C.将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D.欣赏进行花样滑冰的运动员的优美动作

【答案】B

【解析】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时,若视为质点,则该问题无法进行研究,选项A错误;用GPS确定“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时,“武汉”舰自身的大小、形状对定位几乎没有影响,可以把“武汉”舰看成质点,选项B正确;硬币的形状与研究问题的关系非常密切,故硬币不能看成质点,选项C错误;滑冰运动员在冰面上优美的动作被人欣赏,不能看做质点,选项D错误.

2.一只蜜蜂和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同样的速度并列运动.如果这只蜜蜂的眼睛紧盯着车轮边缘上某一点,那么它看到的这一点的运动轨迹应是下图中的( )

【答案】A

【解析】蜜蜂、汽车车身向前具有相同的速度,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所以蜜蜂看不到轮子向前运动,只能看到轮子的转动,选项A正确.3.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常常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这通常采用的是“背景拍摄法”: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在他的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同时加上烟雾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

作和飘动的白云及下面的烟雾等一起摄入镜头.放殃时,观众就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这时,观众所选的参考系是( )

A.“孙悟空” B.平台

C.飘动的白云 D.烟雾

【答案】C

【解析】观众看到的是“孙悟空”和白云之间的相对运动,如果以飘动的白云为参考系,就会觉得“孙悟空”在“腾云驾雾”,选项C正确.4.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个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

A.甲比乙的速度大

B.甲比乙的速度小

C.甲可能比乙的速度大

D.由于两个图象不在同一个坐标系内,又没有数据,故无法比较甲、乙的速度大小

【答案】CD

【解析】在同一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但在不同的图象中因不知道坐标的数值,无法比较x与t的比值即斜率的大小.所以正确的答案是C、D.

5.20xx年1月13日6时30分,随着4名全副武装的特战队员,乘坐临沂舰舰载交通艇,迅速驶向附近海域的“振华8号”商船,首次采取特战队员随船护卫方式的护航正式开始,当地时间20xx年1月15日中午,刚刚执行完第805批护航任务的中国海军第十九批护航编队,成功将“振华8号”重大件运输船安全护送至解护点.若护航编队的舰艇运动速度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6时30分”指的是护航开始的时刻

B.“6时30分”指的是护航的时间

C.研究护航编队的舰艇在整个护航过程中所处的位置时可把它们视为质点

D.以某一舰艇为参考系,其他舰艇都在运动

【答案】AC

【解析】“6时30分”指的是护航开始的时刻,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研究护航编队的舰艇在整个护航过程中所处的位置时,护航编队的舰艇的大小、形状对该问题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可以视为质点,选项C正确;因护航编队的舰艇运动速度相同,若以某一舰艇为参考系,则其他舰艇都保持相对静止,选项D错误.

6.北京奥运火炬实现了成功登上珠峰的预定目标,如图所示是火炬手攀登珠峰的线路图,请据此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起点到终点,火炬手所走线路的总长度是火炬手的位移

B.线路总长度与火炬手所走时间之比等于登山的平均速度

C.在计算火炬手的速度时不可以把火炬手当成质点

D.假设火炬手换一条路径登峰,他从起点到终点的位移还是相同的

【答案】D

【解析】位移为矢量,从起点到终点的直线距离为其大小,选项A错误;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选项B错误;火炬手尺寸和他走过的位移相比小得多,我们也不关心火炬手以什么样的姿态登山,所以在这过程中可把火炬手看做质点,选项C错误;无论火炬手换一条怎样的路径登峰,他从起点到终点的位移是相同的,选项D正确.

7.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位移是矢量,有大小也有方向

B.物体沿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一定等于位移大小

C.物体两次通过的路程不等,位移可能相等

D.物体通过一段路程,则它通过的位移不可能为零

【答案】AC

【解析】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位移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选项A正确;只有物体沿直线做单向运动时,通过的路程才等于位移大小,其他情况下,通过的路程总大于位移大小,选项B错误;物体沿不同的路径从一点运动至另一点,位移相同,路程一般不同,选项C正确;如果物体运动一圈绕回原出发点,则位移为零,而路程不为零,选项D错误.8.如图所示,F1赛车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科技含量最高的运动.F1赛车不仅加速快,而且有很强的制动特性,可以在1.9 s内从200

km/h减速到0,则其制动加速度大小约为( )

A.10 m/s2 B.20 m/s2

C.30 m/s2 D.40 m/s2

【答案】C

【解析】其制动加速度a=Δv

Δt

0-200×

1

3.6

1.9

m/s2≈-29.2 m/s2,即制动加

速度的大小约为30 m/s2,C项正确.

9.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当t=0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12 m/s,方向向东;当t=2 s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8

m/s,方向仍向东,则当t为多少时,物体的速度大小变为2 m/s( ) A.3 s B.4 s C.7 s D.9 s

【答案】C

【解析】a=v-v0

t

8-12

2

m/s2=-2 m/s2,故t′=

v′-v0

a

±2-12

-2

s=

5 s或7 s.

10.如图所示为A、B两质点的v-t图象.对于A、B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A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B与A的运动方向相反

B.质点A和B的速度并不相同

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A、B的位移相同

D.不管质点A、B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

【答案】AB

【解析】由v-t图象知,A、B两质点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A、B正确;在相同的时间内,A、B两质点的位移等大、反向,C错误;由于A、B两质点的出发点无法确定,故A、B两质点间的距离可能越来越大(如图甲),也可能先变小再变大(如图乙),D错误.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11题6分、12题8分、13题11分、14题11分、15题12分、16题12分,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1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让重锤自由下落,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图中直尺的单位为cm,点O为纸带上记录到的第一点,点A、B、C、D……依次表示点O以后连续的各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T=0.02 s打一个点.

(1)打点计时器打下点G时重锤的速度可用表达式v G=________进行计算,式中各量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上式计算出打下点G时重锤的速度为v G=________m/s.

【答案】(1) FH

2T

,FH表示F、H两点间的距离(2)1.30

【解析】(1)打点计时器打下点G时的速度v G=FH

2T

,FH表示F、H两点间

的距离.(2)v G=FH

2T

=1.30 m/s.

12.在做“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时.如图是某次实验的纸带,舍去前面比较密的点,从0点开始,每5个连续点取1个计数点,标以1、2、3…那么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s,各计数点与0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依次为x1=3.0 cm、x2=7.5 cm、x3=13.5

cm,则物体通过1计数点的速度v1=________m/s,通过2计数点的速度v2=____ ____m/s,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

【答案】0.10 0.375 0.525 1.50

【解析】T=0.02 s,

t=5T=5×0.02 s=0.10 s,

v 1=x22t =7.5×10-22×0.10

m/s =0.375 m/s , v 2=x3-x12t =(13.5-3.0)×10-2

2×0.10

m/s =0.525 m/s , a =v2-v1t

=(0.525-0.375)0.10 m/s 2=1.50 m/s 2. 13.一物体从O 点出发,沿东偏北30°的方向运动10

m 至A 点,然后又向正南方向运动5 m 至B 点.

(1)建立适当坐标系,大体描述出该物体的运动轨迹;

(2)依据建立的坐标系,分别求出A 、B 两点的坐标.

【解】(1)以出发点O 为坐标原点,以正东方向为x 轴正方向,正北方向为

y 轴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线OAB 为物体的运动轨迹.

(2)x A =10cos30° m =53 m ,y A =10sin30° m =5 m ;x A =x B =53 m ,y B =0.故A 点的坐标为(53 m,5 m),B 点的坐标为(53 m,0 m).

14.一质点在x 轴上只朝着x 轴的正方向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则此质点开始运动后:

(1)质点在前10 s 内的位移、路程各为多大?

(2)质点在第8 s 末的瞬时速度为多大?

(3)质点在0到18 s 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多大?

t /s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x /m 2 4 6 8 8 8 12 16 20 24

【解】(1)质点在前10 s 内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x =8 m -2 m =6 m ;

(2)质点在第8 s 末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瞬时速度为零;

(3)质点在0到18 s 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24-218

m/s ≈1.2 m/s. 15.在一次海上军事演习时,一艘鱼雷快艇以30

m/s 的速度追击前面同一直线上正在逃跑的敌舰.当两者相距L 0=2 km 时,以60 m/s 的速度发射一枚鱼雷,经过t 1=50

s 艇长通过望远镜看到了鱼雷击中敌舰爆炸的火光,同时发现敌舰仍在继续逃跑,于是马上发出了第二次攻击的命令,第二枚鱼雷以同样速度发射后,又经t 2=30

s ,鱼雷再次击中敌舰并将其击沉.求第一枚鱼雷击中前后,敌舰逃跑的速度v 1、v 2分别为多大?

【答案】20 m/s 10 m/s

【解析】第一枚鱼雷击中前,敌舰逃跑的速度设为v 1,当鱼雷快艇与敌舰相距L 0=2 km 时,发射第一枚鱼雷,经过t 1=50 s 击中敌舰,则有

(v -v 1)t 1=L 0,即:(60-v 1)×50=20xx

解得v 1=20 m/s

击中敌舰时,鱼雷快艇与敌舰的距离为L 0-(30-v 1)t 1=1500 m ,

马上发射第二枚鱼雷,第一枚鱼雷击中后敌舰的速度为v 2,经t 2=30 s ,鱼雷再次击中敌舰,则有

(v -v 2)t 2=1500,即:(60-v 2)×30=1500,

解得v 2=10 m/s.

16.如图所示为某高楼电梯上升的速度图象,试求:

(1)在t 1=5 s 、t 2=8 s 时刻的速度大小;

(2)各段的加速度.

【答案】(1)10 m/s 5 m/s (2)5 m/s 2 0 -53

m/s 2 【解析】(1)由所给速度图象知,电梯在t 1=5 s 、t 2=8 s 时刻的速度分别为v 1=10 m/s ,v 2=5 m/s.

(2)电梯在0~2 s 内的加速度:

a 1=Δv Δt =102

m/s 2=5 m/s 2; 电梯在2~5 s 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 2=0; 电梯在5~8 s 内的加速度:

a 3=Δv Δt =5-108-5 m/s 2=-53

m/s 2.

高一物理必修二第一章测试题精编版

高一物理必修二第一章 测试题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2017-2018春季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卷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0小题,共40分): 1、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不论抛出位置多高,抛出速度越大的物体,其水平位移一定越大 B .不论抛出位置多高,抛出速度越大的物体,其飞行时间一定越长 C .不论抛出速度多大,抛出位置越高,其飞行时间一定越长 D .不论抛出速度多大,抛出位置越高,飞得一定越远 2、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B .是变加速曲线运动 C .任意两段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D .任意相等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相等 3、物体在平抛运动过程中,在相等的时间内,下列哪些量是相等的() A .速度的增量 B .加速度 C .位移 D .平均速率 4、如下图所示,物体做平抛运动时,描述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v y (取向下为正)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 5 A B .石块释放后,火车立即以加速度a 作匀加速直线运动,车上的旅客认为石块向后下方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 a ′=2 2g a + C .石块释放后,火车立即以加速度a 作匀加速运动,车上旅客认为石块作后下方的曲线运动 D .石块释放后,不管火车作什么运动,路边的人认为石块作向前的平抛运动 6、一个物体从某一确定高度以v 0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已知它落地时的速度为v t ,那么它的运动时间是() A . g v v t 0 -B . g v v t 20- C . g v v t 22 02-D 7、在高度为h 的同一位置上向水平方向同时抛出两个小球A 和B ,若A 球的初速v A 大于B 球的初速v B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球落地时间小于B 球落地时间 B .在飞行过程中的任一段时间内,A 球的水平位移总是大于B 球的水平位移 C .若两球在飞行中遇到一堵竖直的墙,A 球击中墙的高度总是大于B 球击中墙的高度 A B C D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试题第二章测试题

信达 第二章测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匀变速直线运动是()。 ①位移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②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③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④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恒定不变的直线运动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2.下列几种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A .位移和加速度反向 B .速度和加速度反向 C .加速度不变,速度在变 D .速度不变,加速度在变 答案:D 解析:要有加速度,物体的运动速度就发生变化,位移和加速度的方向可以相反,速度和加速度也可以反向,例如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3.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斜面实验。下列哪些方法是他在这个实验中采用过的()。 图 1

信达 A .用水钟计时 B .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进行数据分析 C .改变斜面倾角,比较各种倾角得到的x /t 2的比值的大小 D .将斜面实验的结果合理“外推”,说明自由落体运动是特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答案:ACD 4.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下来,汽车在刹车后的运动过程中,前一半位移和后一半位移中的平均速度为1v 和2v ,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中的平均速度为a v 和b v ,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1v ∶2v =(2 +1)∶1,a v ∶b v =1∶3 B.1v ∶2v =1∶(2-1),a v ∶b v =3∶1 C.1v ∶2v =2∶1,a v ∶b v =3∶1 D.1v ∶2v =3∶1,a v ∶b v =(2+1)∶1 答案:B 解析:将汽车的运动看做反方向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汽车通过后一半位移和前一半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2-1),再由v =x t 得前一半位移和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之比1v ∶2v =1∶(2-1);汽车在后一半时间和前一半时间所通过的位移之比为1∶3,同理可得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之比a v ∶b v =3∶1,选项B 正确。 图2 5.甲和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v-t 图象分别如图2中的a 和b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t 1时刻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同 B .在t 2时刻甲与乙相遇 C .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 D .在0~t 2时间内,甲比乙的位移大 答案:A 解析:在t 1时刻,甲和乙速度均为正值,两物体均沿正方向运动,A 正确。在t 2时刻,甲、乙的速度相同,两物体的位移不相同,乙的位移比甲的位移大,B 和D 均错误。b 直线的斜率比a 的斜率大,即乙的加速度比甲的加速度大,C 错误。 6.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它是竖直向下,v 0=0,a =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完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些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 A.位移、时间、速度、加速度B.质量、路程、速度、平均速度 C.速度、平均速度、位移、加速度D.位移、路程、时间、加速度 2.下列说法中的“快”,指加速度较大的是() A.小轿车比大卡车起动得快 B.协和式客机能在两万米高空飞行得很快 C.乘汽车从烟台到济南,如果走高速公路能很快到达 D.汽车在紧急刹车的情况下,能够很快地停下来 3.下表是济南至烟台的N923次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则() 车站到达时间开车时间停留时间里程/km 济南始发站08∶120 淄博09∶1509∶183110 潍坊10∶4410∶473210 蓝村12∶0512∶083341 烟台14∶35终点站524 A.表中的“3” C.从济南到烟台列车通过的路程为524km D.从潍坊到蓝村列车的平均速度为94km/h 4.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的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在此过程中() 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速度达最小值 B.速度逐渐增加,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速度达最大值 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 D.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位移达最小值 5.一艘船以恒定的速度,往返于上、下游两码头之间.如果以时间t1和t2分别表示水的流速较小和较大时船往返一次所需的时间,那么,两时间的长短关系为() A.t1=t2B.t1>t2 C.t1

(新)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测试题(含答案)

第三章 1.(多选)在力的分解中,唯一解的条件是 A.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 B.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 C.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D.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 2.(单选)原长为10 cm的轻质弹簧被竖直悬挂,当其下端挂上一个质量为50g的钩码时弹簧的长度为12 cm,换上一个质量为l00g的钩码时弹簧的长度为(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g=10m/s2) A.4 cm B.8 cm C.14 cm D.16 cm 3.(单选)有两个共点力,一个大小为10N,另一个大小为2N,它们合力的最大值是 A.2 N B.8 N C.10 N D.12 N 4.(单选)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B.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C.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摩擦力的大小总是与接触面间的压力成正比 5.(单选)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之间有力的作用时,这两个物体之间一定相互接触 B.一个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一个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C.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 D.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总有摩擦力作用 6.(单选)如图所示,A、B两物体并排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C物体叠放在A、B上,D物体是_光滑小球,悬挂在竖直线下端,且与斜面接触,若所有的接触画均光滑且都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B 对A 有弹力,且弹力方向水平向左 B .D 与斜面接触时,斜面未发生形变 C .B 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B 的重力 D .A 、B 物体对C 在竖直向上没有弹力 7.(单选)如图所示,汽车B 在水平路面上以相对于地面的速度 1v 向右运动,车上的货物A 以相对于地面的速度2v 向右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若 12v v <,货物A 受到了汽车B 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B .若 12v v <,汽车B 受到了货物A 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C .若 12v v >,货物A 受到了汽车B 所施加的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D .若12v v >,汽车B 受到了货物A 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8.(单选)关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有弹力必有摩擦力 B .有摩擦力必有弹力 C .弹力增大则摩擦力一定增大 D .弹力是动力,摩擦力是阻力 9.(多选)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才会受到重力 B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它的方向竖直向下 C .运动的物体也可以受到重力 D .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10.(单选)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中,O1是主动轮,O2是从动轮,A 、B 分别是皮带上与两轮接触的点,C 、D 分别是两轮边缘与皮带接触的点(为清楚起见 ,图中将两轮与皮带画得略微分开,而实际上皮带与两轮是紧密接触的).当O1顺时针启动时,若皮带与两轮不打滑,则A 、B 、C 、D 各点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分别是( )

高一物理必修二第一章检验测试题

物理必修2第一章检测题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0小题,共40分): 1、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论抛出位置多高,抛出速度越大的物体,其水平位移一定越大 B.不论抛出位置多高,抛出速度越大的物体,其飞行时间一定越长 C.不论抛出速度多大,抛出位置越高,其飞行时间一定越长D.不论抛出速度多大,抛出位置越高,飞得一定越远 2、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匀变曲线速运动 B.是变加速曲线运动 C.任意两段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D.任意相等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相等

3、物体在平抛运动过程中,在相等的时间内,下列哪些量是相等的() A.速度的增量B.加速度C.位移D.平均速率4、如下图所示,物体做平抛运动时,描述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v y(取向下为正)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A B C D 5、一辆以速度v向前行驶的火车中,有一旅客在车厢旁把一石块自手中轻轻释放,下面关于石块运动的看法中正确的是() A.石块释放后,火车仍作匀速直线运动,车上旅客认为石块作自由落体运动,路边的人认为石块作平抛运动 B.石块释放后,火车立即以加速度a作匀加速直线运动,车

上的旅客认为石块向后下 方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 ′= 2 2g a + C .石块释放后,火车立即以加速度a 作匀加速运动,车上旅客认为石块作后下方的曲 线运动 D .石块释放后,不管火车作什么运动,路边的人认为石块作向前的平抛运动 6、一个物体从某一确定高度以v 0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已知它落地时的速度为v t ,那么它的运动时间是( ) A .g v v t 0 - B .g v v t 20 - C .g v v t 22 2 - D 7、在高度为h 的同一位置上向水平方向同时抛出两个小球A 和B ,若A 球的初速v A 大于 B 球的初速v B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球落地时间小于 B 球落地时间 B .在飞行过程中的任一段时间内,A 球的水平位移总是大于B 球的水平位移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某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纵轴表示的这个物理量可能是( ) A .位移 B .速度 C .加速度 D .路程 2.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 m/s ,经过2 s 后,末速度大小仍为10 m/s ,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在这2 s 内,物体的加速度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 A .加速度为0;平均速度为10 m/s ,与初速度同向 B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与初速度同向;平均速度为0 C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与初速度反向;平均速度为0 D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平均速度为10 m/s ,二者都与初速度反向 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的大小为2 m/s 2,那么,在任一秒内( ) A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等于物体速度的2倍 B .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 m/s C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 m/s D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 m/s 4.以v 0 =12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刹车过程中汽车以a =-6 m/s 2的加速度继续前进,则刹车后( ) A .3 s 内的位移是12 m B .3 s 内的位移是9 m C .1 s 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D .3 s 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5.一个物体以v 0 = 16 m/s 的初速度冲上一光滑斜面,加速度的大小为8 m/s 2,冲上最高点之后,又以相同的加速度往回运动。则( ) A .1 s 末的速度大小为8 m/s B .3 s 末的速度为零 C .2 s 内的位移大小是16 m D .3 s 内的位移大小是12 m 6.从地面上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匀减速上升到最高点后,再以与上升阶段一样的加速度匀加速落回地面。图中可大致表示这一运动过程的速度图象是( ) 7.物体做初速度 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 s 内的位移大小为5 m ,则该物体( ) A .3 s 内位移大小为45 m B .第3 s 内位移大小为25 m C .1 s 末速度的大小为5 m/s D .3 s 末速度的大小为30 m/s

物理必修一第一章测试卷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下列物体中,不能看作质点的是() A.计算从北京开往上海的途中,与上海距离时的火车 B.研究航天飞机相对地球的飞行周期时,绕地球飞行的航天飞机 C.沿地面翻滚前进的体操运动员 D. 比较两辆行驶中的车的快慢 2.下列关于参考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参考系必须是和地面连在一起的物体 B.被研究的物体必须沿与参考系的连线运动 C.参考系必须是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或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 D.参考系是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那个物体 3.若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当加速度减小时,则 A.汽车的速度也减小 B.汽车的速度仍在增大 C.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 D.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 4.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B.速度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C.位移方向和速度方向一定相同 D.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可以改变的 5.如图所示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启动的时刻比乙早 t1 s. B.当t = t2 s时,两物体相遇 C.当t = t2 s时,两物体相距最远 D. 当t = t3 s时,两物体相距s1 m 6.下面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A.加速度描述了物体速度变化的多少 B.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里速度的变化

C.当加速度与位移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D.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7.下列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相同时间间隔里的平均速度是相同的 B.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的物体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C.平均速度就是初末时刻瞬时速度的平均值 D.某物体在某段时间里的瞬时速度都为零,则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静止 8. 对做减速运动的物体(无往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减小 B.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增大 C.速度随时间增大,位移随时间减小 D.速度随时间减小,位移随时间增大 9.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 B.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 =2 s 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 C.在t = 2 s 前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在t = 2 s 后位于出发点正方向上 D.在t = 2 s 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10. 物体M 从A 运动到B ,前半程平均速度为v 1,后半程平均速度为v 2,那么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v 1+v 2)/2 B.21v v ? C.212221v v v v ++ D.2 1212v v v v + 11. 甲、乙两物体都以5 m/s 的初速度向东做变速直线运动,经5 s 后,甲的速度变为零,乙的速度变为10 m/s ,则物体甲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物体乙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 12. 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 s-t 图象,比较前5 s 内三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为甲v ______乙v ______丙v ;比较前 10 s 内三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有甲v ′____乙v ′____丙v ′(填“>”“=’“<”) 13.在离地面高h 处让一球自由下落,与地面碰撞后反弹的速度是碰前3/5 ,碰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试题第三章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第三章相互作用 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时间:60分钟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风吹草动”,草受到了力,但没有施力物体,说明没有施力物体的力也是存在的 B.网球运动员用力击球,网球受力后飞出,网球受力的施力物体是人 C.每个力都必须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D.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解析“风吹草动”是空气和草的相互作用,施力物体是空气,故A错;网球受力的施力物体是球拍,所以B错;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同时存在的,只存在受力物体,没有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所以C正确;重力、磁极之间的磁力不需要直接接触,所以D错. 答案 C

2.2012年11月24日中国小伙熊朝忠斩获WBC职业拳 击迷你轻量级金腰带,成为中国首位世界职业拳 王.这场备受关注的WBC(世界拳击理事会)世界迷你 轻量级拳王争霸赛在云南昆明上演.拳台上的两位 选手在实力上不分伯仲,马丁内斯因进攻凶猛,有 图3-1-7 墨西哥“魔鬼”的称号,外号“小泰森”的熊朝忠则坐拥主场优势,身为云南人的他在家乡父老的助威声中稳扎稳打.经过12回合的较量,三位裁判最终给出了一致的结果,认定熊朝忠获得比赛胜利.当熊朝忠用拳击中对手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熊朝忠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熊朝忠也受到了力的作用 C.双方既是受力者,也是施力者 D.对手只能是受力者 解析力是相互的,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判断谁为施力物体,谁为受力物体时,是由研究对象决定的,即研究对象为受力物体,另一个就是施力物体,在没有确定研究对象的情况下,双方既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答案BC 3.如图3-1-8,对于被运动员踢出的在水平草地上运动的足球,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图3-1-8 A.足球受到踢力 B.足球受到沿运动方向的动力 C.足球受到地面对它的阻力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练习题(含答案)

第二章同步习题 1.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末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B.物体的位移必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C.物体速度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量与这段时间成正比 D.匀加速运动,位移和速度随时间增加;匀减速运动,位移和速度随时间减小 2.物体做直线运动时,有关物体加速度,速度的方向及它们的正负值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必定相同 B.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必定为负值 C.在直线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变大时,其加速度也可能为负值 D.只有在确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的条件下,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的加速度才为正值 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的大小为2 m/s2,那么,在任一秒内( ) A.物体的加速度一定等于物体速度的2倍 B.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 m/s C.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 m/s D.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 m/s 4.原来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其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则物体的运动速度将 ( ) A.逐渐减小 B.保持不变C.逐渐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5.汽车关闭油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下来。在此过程中,最后连续三段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A.1:1:1 B.5:3:1 C.9:4:1 D.3:2:1 6.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 s内的位移大小为5 m,则该物体( abd ) A.3 s内位移大小为45 m B.第3 s内位移大小为25 m C.1 s末速度的大小为5 m/s D.3 s末速度的大小为30 m/s 7.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0.5 m/s,第7 s内的位移比第5 s内的位移多4 m,求: (1)物体的加速度 (2)物体在5 s内的位移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

1.下列几个速度中,指瞬时速度的是() A.上海磁悬浮列车行驶过程中的速度为400 km/h B.乒乓球运动员陈玘扣出的乒乓球速度达23 m/s C.子弹在枪膛内的速度为400 m/s D.飞机起飞时的速度为300 m/s 2.在公路上常有交通管理部门设置的如图2-3-8所示的限速标志,这是告诫驾驶员在这一路段驾驶车辆时() 图2-3-8 A.平均速度的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 B.瞬时速度的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 C.必须以这一规定速度行驶 D.汽车上的速度计指示值,有时还是可以超过这一规定值的 3.短跑运动员在100 m比赛中,以8 m/s的速度迅速从起点冲出,到50 m处的速度是9 m/s,10 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是10.2 m/s,则运动员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图2-3-9 A.9 m/s B.10.2 m/s C.10 m/s D.9.1 m/s 4.2012伦敦奥运会上,中国游泳名将孙杨以3分40秒14的成绩,夺得男子400米自由泳冠军,并打破奥运会记录,改写了中国男子泳坛无金的历史,高科技记录仪测得他冲刺终点的速度为3.90 m/s,则他在400米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率约为() 图2-3-6 A.2.10 m/s B.3.90 m/s C.1.67 m/s D.1.82 m/s 5.(2013·临高一中高一检测)晓宇和小芳同学从网上找到几幅照片,根据照片所示情景

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大炮水平发射炮弹轿车紧急刹车 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13秒15!刘翔出人 意料完成复出之战 图2-3-10 A.当点燃火药炮弹还没发生运动瞬间,炮弹的加速度一定为零 B.轿车紧急刹车时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 C.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的加速度可能为零 D.根据图中数据可求出110 m栏比赛中任意时刻的速度 6.一物体自原点开始在x轴上运动,其初速度v0>0,加速度a>0,当加速度不断减小直至为零时,物体的() A.速度不断减小,位移不断减小 B.速度不断减小,位移不断增大 C.速度不断增大,当a=0时,速度达到最大,位移不断增大 D.速度不断增大,当a=0时,位移达到最大值 7.一个物体以恒定加速度做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 m/s,1 s后的速度大小为10 m/s,在这1 s内该物体的() A.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 B.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s 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2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s2 8.(2012·郑州高一检测)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 s末的速度大小是6 m/s,第3 s 末的速度大小是10 m/s,则该物体的加速度可能是() A.2 m/s2B.4 m/s2 C.-4 m/s2D.-2 m/s2 9.(2013·福州三中高一检测)小明同学在学习了DIS实验后,设计了一个测物体瞬时速度的实验,其装置如图2-3-11所示.在小车上固定挡光片,使挡光片的前端与车头齐平,将光电门传感器固定在轨道侧面,垫高轨道的一端.小明同学将小车从该端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获得了如下几组实验数据.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练习题含答案

第二章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 1.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桌面受到的压力实际就是书的重力 B.桌面受到的压力是由桌面形变形成的 C.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与书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与书对桌面的压力一定大小相等,而且为同一性质的力 2.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关于接触处的弹力和摩擦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有弹力,但不一定有摩擦力 B.如果有弹力,则一定有摩擦力 C.如果有摩擦力,则一定有弹力 D.如果有摩擦力,则其大小一定与弹力成正比 3.一架梯子靠在光滑的竖直墙壁上,下端放在水平的粗糙地面上,有关梯子的受力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受两个竖直的力,一个水平的力B.受一个竖直的力,两个水平的力 C.受两个竖直的力,两个水平的力D.受三个竖直的力,三个水平的力 4.作用于O点的五个恒力的矢量图的末端跟O点恰好构成一个正六边形,如图所示。这五个恒力的合力是最大恒力的()A.2倍 B.3倍 C.4倍 D.5倍 5.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大小分别为4N、6N、7N,若三力同时作用于某一物体,则该物体所受三力合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A.17N、3N B.17N、0 C.9N、0 D.5N、3N

6.如图所示,一个重为5N的大砝码,用细线悬挂在O点,现在用力F拉法码,使悬线偏离竖直方向30°时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所用 拉力F的最小值为() A. B. C. D. 7.如图所示,用绳索将重球挂在墙上,不考虑墙的 摩擦。如果把绳的长度增加一些,则球对绳的拉 力F1和球对墙的压力F2的变化情况是() A.F1增大,F2减小 B.F1减小,F2增大 C.F1和F2都减小 D.F1和F2都增大 8.物体静止在斜面上,若斜面倾角增大(物体仍静止),物体受到的斜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变化情况是()A.支持力增大,摩擦力增大B.支持力增大,摩擦力减小 C.支持力减小,摩擦力增大 D.支持力减小,摩擦力减小 二、填空题 11.用弹簧秤称物块时,读数为,用弹簧秤拉着物块沿倾角为37°的斜面向上匀速滑动时,读数为6N,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12.作用于同一点的两个力F1、F2的合力F随F1、F2的夹角 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则F1= ,F2= 。 13.同一平面中的三个力大小分别为F1=6N、F2=7N、F3=8N,这 三个力沿不同方向作用于同一物体,该物体作匀速运动。 若撤消F3,这时物体所受F1、F2的合力大小等于N,合力的方向。14.用两根钢丝绳AB、BC将一根电线杆OB垂直固定在地面上, 且它们在同一个平面内,如图所示,设AO=5m,OC=9m, OB=12m,为使电线杆不发生倾斜,两根绳上的张力之比 为。

高一物理必修二第一章测试

必修二第一章测试 一、 选择题 1.关于运动的性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 .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C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加速运动 D .物体加速度大小、速度大小都不变的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2.关于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合运动的时间等于两个分运动的时间之和 B .匀变速运动的轨迹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 C .曲线运动的加速度方向可能与速度在同一直线上 D .分运动是直线运动,则合运动必是直线运动 3.关于从同一高度以不同初速度水平抛出的物体,比较它们落到水平地面上的时间(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度大的时间长 B .速度小的时间长 C .一样长 D .质量大的时间长 4.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每秒的速度增量总是( ) A .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B .大小不等,方向不同 C .大小相等,方向不同 D .大小不等,方向相同 5.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质量之比为1∶2 ,转动半径之比为1∶2 ,在相等时间里甲转过60°,乙转过45°,则它们所受外力的合力之比为( ) A .1∶4 B.2∶3 C.4∶9 D.9∶16 6.如图所示,在不计滑轮摩擦和绳子质量的条件下,当小车匀速向右运动时,物体A 的受力情况是( ) A .绳的拉力大于A 的重力 B .绳的拉力等于A 的重力 C .绳的拉力小于A 的重力 D .绳的拉力先大于A 的重力,后变为小于重力 7. 若已知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它所受合力的方向如图所示,可能的运动轨迹是( ) A v

8. 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半径R =0.1m ,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为a =0.4m /s2,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 ) A .小球所受的合力为恒力 B .小球运动的角速度为2rad /s C .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π s D .小球在t =π/4 s 内通过位移的大小为小π /20 m 9.在宽度为d 的河中,水流速度为v2 ,船在静水中速度为v1(且v1>v2),方向可以选择,现让该船开始渡河,则该船( ) A .可能的最短渡河时间为2d v B .可能的最短渡河位移为d C .只有当船头垂直河岸渡河时,渡河时间才和水速无关 D .不管船头与河岸夹角是多少,渡河时间和水速均无关 10.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向心力是指向圆心方向的合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 B .向心力可以是多个力的合力,也可以是其中一个力或一个力的分力 C .对稳定的圆周运动,向心力是一个恒力 D .向心力的效果是改变质点的线速度大小 二、填空题 11.一物体在水平面内沿半径 R = 20cm 的圆形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v = 0.2m/s ,那么,它的向心加速度为______m/s2 ,它的周期为______s 。 12.在一段半径为R = 15m 的圆孤形水平弯道上,已知弯道路面对汽车轮胎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车重的μ = 0.70倍,则汽车拐弯时的最大速度是 m/s 。 13.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 的小球从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A 点 以速度v0水平抛出(即v0∥CD),小球运动到B 点,已知A 点的 高度h ,则小球到达B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 三、计算题 17水平抛出的一个石子,经过0.4s 落到地面,落地时的速度方向跟水平方向的夹角是53° ,(g 取10m/s2 )。试求:(1)石子的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2)石子抛出的水平初速度。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2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_测试题 一、选择题 1.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某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纵轴表示的这个物理量可能是( ) A .位移 B .速度 C .加速度 D .路程 2.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 m/s ,经过2 s 后,末速度大小仍为10 m/s ,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在这2 s 内,物体的加速度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 A .加速度为0;平均速度为10 m/s ,与初速度同向 B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 ,与初速度同向;平均速度为0 C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与初速度反向;平均速度为0 D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平均速度为10 m/s ,二者都与初速度反向 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的大小为2 m/s 2 ,那么,在任一秒内( ) A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等于物体速度的2倍 B .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 m/s C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 m/s D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 m/s 4.以v 0 =12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刹车过程中汽车以a =-6 m/s 2 的加速度继续前进,则刹车后( ) A .3 s 内的位移是12 m B .3 s 内的位移是9 m C .1 s 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D .3 s 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5.一个物体以v 0 = 16 m/s 的初速度冲上一光滑斜面,加速度的大小为8 m/s 2 ,冲上最高点之后,又以相同的加速度往回运动。则( ) A .1 s 末的速度大小为8 m/s B .3 s 末的速度为零 C .2 s 内的位移大小是16 m D .3 s 内的位移大小是12 m 6.从地面上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匀减速上升到最高点后,再以与上升阶段一样的加速度匀加速落回地面。图中可大致表示这一运动过程的速度图象是( ) 7.物体做初速度 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 s 内的位移大小为5 m ,则该物体( ) A .3 s 内位移大小为45 m B .第3 s 内位移大小为25 m C .1 s 末速度的大小为5 m/s D .3 s 末速度的大小为30 m/s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测试卷与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体积、质量都极小的物体都能看成质点 B、当研究一列火车全部通过桥所需的时间时,因为火车上各点的运动相同,所以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 C、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转动,所以无论研究哪方面,自行车都不能视为质点 D、各部分运动状态完全一致的物体可视为质点 2、在下列各运动中,可以当作质点的有( ) A、做旋转动作的体操运动员 B、远洋航行中的巨轮 C、转动着的螺旋桨 D、绕地球运动的卫星 3、关于机械运动和参考系,以下说法不符合实际的是( ) A、一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B、参考系必须是和地面连在一起的物体 C、参考系就是不动的物体 D、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作参考系 4、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 ) A、船和山 B、山和船 C、地面和山 D、河岸和流水 5、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质点运动的方向 B、位移的大小不会比路程大 C、路程是标量,即位移的大小 D、当质点作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6、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位移和路程大小总相等,但位移是矢量,有方向,而路程是标量,无方向 B、位移用来描述直线运动,路程用来描述曲线运动 C、位移取决于物体的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物体实际运动的路径 D、位移和路程是一回事 7、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10V以下的直流电源 B、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让物体运动,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C、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小 D、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物体运动的越快 8、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速度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新)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测试题含答案

物理必修一第三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 1.用两根细绳把一支荧光灯悬挂起来,在图中,哪一种情况悬绳中张力最小( ) 2.下关于分力和合力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力与合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 B.分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时产生的效果与合力单独作用在物体上时产生的效果相同 C.一个力只能分解成两个分力 D.合力不可能小于其中一分力 3.把一个力F分解为两个不为零的力,下列哪种情况是不可能的() A.分力之一垂直于F B.两个分力与F都在一条直线上 C.一个分力的大小与F的大小相同 D.一个分力与F等值同向 4.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分力中,一个分力变大时,另一个分力一定要减小 B.两个分力必然同时变大,或同时变小 C.不论如何发解,两个分力不能同时小于这个力的1/2 D.不论如何分解,两个分力不能同时大于这个力的2倍 5.下列关于产生弹力的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 B 只要两物体相互吸引就一定产生弹力 C 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有弹力产生 D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必有弹力产生 6.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m2、m3的三个物体用两根细线跨过定滑轮连在一起,静止时的位置如图所示,两根细线与水平面夹角分别为α和β,α<β,两根细线之间的夹角γ=90°,不计滑轮摩擦。若将质量为m2的物体质量减小一些,其余两个物体质量不变,则系统重新静止时

A. 两根细线对m3物体的拉力的合力将比原来减小 B. 两根细线对m3物体的拉力的合力与原来相等 C. 两根细线之间的夹角γ将比原来减小 D. 两根细线之间的夹角γ与原来相等 7.将一个5N的力分解为两个分力,分力的大小可以是( ) A.都是5N B.分别是1000N和996N C.其中一个分力可以是5 104N C.其中一个分力可以是0.1N 二:填空题: 1.质量为0.8Kg的长方体木块静止在倾角为30o的斜面上。若用平行于斜面沿水平方向大小等于3N的力推木块,它仍然保持静止,如图。则木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___。 2.一物体沿倾角为300的斜面匀速滑下,则斜面和物体间的动摩擦因素为。 三:实验题: .如图所示,小车上固定着一根弯成α角的曲杆,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球,小车处于静止状态,分析杆对球的弹力大小和方向。 四:计算题:(共2题,每小题0分,共0分) 1.请根据实际情况画出重力的分解图,并求解各个分力,已知物体重力为G,夹角为θ。 2.一个弹簧秤,原来读数准确,由于更换了内部的弹簧,外壳上的读数便不能直接使用.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测试,不挂重物时,示数为2 N;挂100 N的重物时,示数为92N(弹簧仍在弹性限度内);

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一章综合练习试卷.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唐玲收集整理 第一章综合练习试卷 基础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4分,共32分) 1.关于质点做曲线运动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C.曲线运动轨迹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质点在这一点的瞬时速度方向 D.有些曲线运动也可能是匀变速运动 答案:B 2.关于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运动的速度一定大于分运动的速度 B.合运动的速度一定小于分运动的速度 C.合运动位移的方向就是物体的实际运动方向 D.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应用中,“独立性”“等时性”是解题的依据 答案:D 3.当船速大于水速时,关于渡船的说法正确的是 A.船头方向斜向上游,渡河时间最短 B.船头方向垂直对岸,渡河时间最短 C.当水速变大时,渡河的最短时间变长 D.当水速变大时,渡河的最短时间变短 答案:B 4.关于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下列说法不对的是 A.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是变加速直线运动 B.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无论是上抛过程还是下抛过程,其加速度大小均为g C.竖直上抛的运动可以等效成有一定初速度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D.竖直下抛的运动可以等效成有一定初速度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答案:A 5.在水平地面上,忽略空气阻力时决定一个物体做向上斜抛运动的总时间的物理量是 A.抛出时的初速度的大小 B.抛出时的初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C.抛出时的初速度的大小和初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D.无法确定向上斜抛后至落地的总时间

答案:C 6.在平抛运动中,如图1-19物体从抛出到某一位置时,物体速度的改变量是 v v v v x x y 图1-19 A.v -v y B.v y -v x C.v -v x D.v y 答案:D 7.在离地面3 m 高处,以2 m/s 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忽略空气阻力,g =10 m/s 2 .则小球落地所用的时间为 A.3 s B.1 s C.0.2 s D.0.8 s 答案:B 8.一个物体在多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现将其中一个力F 1撤去,关于物体的运动状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将一定沿与F 1相反的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物体将一定沿与F 1相反的方向做有一定初速度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C.物体可能将沿与F 1相反的方向做匀加速曲线运动 D.物体可能将沿与F 1相反的方向做变加速曲线运动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是正确的,每小题5分,共20分)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曲线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是时刻改变的 B.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是时刻改变的 C.曲线运动中,速度的大小不一定改变 D.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答案:BCD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B.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C.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能是曲线运动 D.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CD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同一高度,以大小相同的速度同时水平抛出两个物体,它们一定同时落地,抛出的水平距离相同 B.从同一高度,以大小不同的速度同时水平抛出两个物体,它们一定同时落地,但抛出的水平距离不相同 C.从不同的高度,以不同的速度同时水平抛出两个物体,它们一定不能同时落地,但抛出的水平距离可能相同 D.从不同的高度,以不同的速度同时水平抛出两个物体,它们一定不能同时落地,离地高的物体抛出的水平距离较大 答案:ABC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试卷(含答案)

物理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 1. a 、b 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初速度不同, 加速度相同,则在运动过程中 ( C ) ①a 、b 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②a 、b 的速度之差与时间成正比 ③a 、b 的位移之差与时间成正比 ④a 、b 的位移之差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 7.做匀加速运动的列车出站时,车头经过站台某点O 时速度是1 m/s ,车尾经过O 点 时的速度是7 m/s ,则这列列车的中点经过O 点时的速度为 ( A ) A .5 m/s B .5.5 m/s C .4 m/s D .3.5 m/s 3.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某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纵轴表示的 这个物理量可能是( C ) A .位移 B .速度 C .加速度 D .路程 4. 以v 0 =12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刹车过程中汽车以a =-6 m/s 2的加速度继续前进,则刹车后( C ) A .3 s 内的位移是9 m B .3 s 内的位移是9 m C .1 s 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D .3 s 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5. 一个物体以v0 = 16 m/s 的初速度冲上一光滑斜面,加速度的大小为8 m/s2,冲上最 高点之后,又以相同的加速度往回运动,下列哪个选项错误( B ) A .1 s 末的速度大小为8 m/s B .3 s 末的速度为零 C .2 s 内的位移大小是16 m D .3 s 内的位移大小是12 m 6. 从地面上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匀减速上升到最高点后,再以与上升阶段一样的加 速度匀加速落回地面。图中可大致表示这一运动过程的速度图象是( A ) 7.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 B.伽利略发现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C.伽利略认为,如果没有空气阻力,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得同样快 D.伽利略用实验直接证实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8. 甲、乙、丙三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经过某一路标,以后甲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 先加速后减速,丙车先减速后加速,它们经过下一路标时的速度又相同,则( B ) A 甲车先通过下一路标 B 乙车先通过下一路标 C 丙车先通过下一路标 D 三车同时到达 9. 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的过程是这样的:让水龙头的水一滴一滴地滴到其正下方的盘子里, 调整水龙头的松紧,让前一滴水滴到盘子而听到响声时后一滴水恰离开水龙头,测出n 次听到水击盘声的总时间为t,用刻度尺量出水龙头到盘子的高度差为h.设人耳能区别 t O O v t A O v t B O v t C O v t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