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堂吉诃德》有感2000字

读《堂吉诃德》有感2000字

《堂吉诃德》讲述的是一位居住在西班牙拉.曼却,身体虚弱、年近五十的老单身吉哈诺,整天沉浸于骑士

小说,梦想做一个闯荡天涯,扶困济危,惩恶扬善的骑士。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读《堂吉诃德》有感2000字,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堂吉诃德》诞生于16-17世纪的西班牙,这个时期正是文艺复新新旧交替的时代,伴随着新兴资产阶级人

文思想的产生,社会也呈现出一种新的气象。此书讲述

的是一位居住在西班牙拉.曼却,身体虚弱、年近五十的老单身吉哈诺,整天沉浸于骑士小说,梦想做一个闯荡

天涯,扶困济危,惩恶扬善的骑士,于是便用破甲驽马

把自己装扮起来,还给自己换名“堂吉诃德”,以丑陋

的牧猪女作为美赛天仙的崇拜贵妇,再聘矮胖的农民桑

丘做自己的侍从,三次出门周游全国,开始冒险之旅,

去完成锄强扶弱的骑士梦想。但结果闹出不少笑话,几

乎到处碰壁受辱,被打成重伤或被当成疯子遣送回家,

最后以病死做终。

从该作品的整体来看,我认为可以算的上是鸿篇巨

制了。整篇小说描写的人物总共有七百多个,他们有贵

族爵士、神父、地主、市民、士兵、农夫、囚犯、强盗、

妓女等等。在内容上有宗教观念对人的胁迫,有下层人

民的艰辛与朴实,有公爵阶层安逸的生活,有年轻人对

爱情的执着和冲动,有不可摆脱的家庭门第观念,有婚

恋不自由所导致的不幸。涉及了政权,经济,战争,宗教,道德,风俗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描写的生活场

面十分广阔,从贵族的城堡到外省的小客站,从农村到

城镇,从平原到深山,从大陆到森林,展现了一幅完整

的社会生活图卷。在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上令人称奇。从而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作品具有的史诗性质,贯彻着

一种启蒙思想,映照着西班牙一种焦躁不安的情绪。

首先我想谈一下这部作品的艺术特色。从整个小说

来看,作家的叙述方式是极富特色的,作品并非简单地

平铺直叙,而是理想化的情怀穿插着巧妙的叙事。小说

中的主人公是堂吉诃德,写他的各种荒诞离奇的经历就

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方法。是一本穿插在一位颠沛流离的

其实真实故事中的虚构小说。小资教父杨少华说过,

“说谎的不都是小说家,也可以是政治家、外交家……

但不同之处是小说家说谎不受道义上的谴责,莫如说说

谎说得越大越高明,小说家越能得到人们的赞赏和好评。”我想塞万提斯正是巧妙地做到了这一点的,通过

栩栩如生的虚构而将真相找到另一场所投以另一光照,

堂吉诃德与风车大战,与羊群厮杀等等这些的情节固然

是虚构的,但这也正是堂吉诃德渴望伸张正义,惩恶扬善,同时也是他深受骑士道精神侵蚀的投射。这一点不

可忽视。

再来我想谈一下本作的语言特色。由于我看的版本

是由杨绛翻译的,因而读起来有了中国传统章回小说的

感觉,从该书的章节间的转换等等可以了解到这一点。

再者关于这部作品我最喜欢的部分就是西班牙民谚的灵

活运用。特别是在桑丘这个任人物的塑造中,妙语连珠

一串串迸出,谚语似乎手到擒来,丰富多彩。例如,

“运道往往在不幸的地方开个门,让坏事有个补救”,“对坏人行好事,就是往海里倒水”,“不打算守约的人,订约的时候不计较困难”,“不干超人之事,不成

出众之人”“天空的老鹰,不如手里的麻雀”等等,这

些谚语的运用使人物特征鲜明化,使作品的可读性增强,又显具民族色彩,达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总而言之,

作品弥漫着一种塞万提斯的风格,然而又似乎没有风格,毫无矫揉造作,语言流畅。也正是这种“无风格”,使

他的作品难以模仿,也难以被超越。

接下来,我想对主要人物性格做一个分析。在当今

社会,堂吉诃德俨然已经成为一个标签式人物,带着

“疯狂”“执拗”“傻瓜式”的特性,但是如果回到遥

远的十六世纪,真正接近赛万提斯的文本时,人物面貌

的呈现却是丰盈,有趣,不乏智慧的。

桑丘虽然不是本部作品的第一主角,但毋庸置疑他

在小说中的重要位置是不可否认的。小说的一个重要的

组成部分就是桑丘与堂吉诃德之间的对话。虽然他没头

没脑,废话连篇,喜欢就势发挥,故意玩笑,但不得不说,他的语言部分是本书的一个亮点。他一会儿劝主人

不要现实幻想不分,一会又和主人一起相信魔鬼的存在。可爱自然而毫无做作,即使有时候表现得像一个只顾眼

前利益的小人,但也却可见他的真诚。在《堂吉诃德》下半部分,可以说堂吉诃德倾向于相信桑丘了,我不妨相

信这是桑丘的个人人格魅力,也是他鲜明的人物特色。

而本小说的主人公堂吉诃德则句句不离骑士道,认

为应该“竭心尽力让大家知道,不恢复崇尚骑士道的盛世,是个大错”,并相信“自己能使骑士道死灰复燃,

比古代更光芒万丈”。他行为莽撞胡闹,荒谬绝伦,主

观意识太强,但是其说起话来头头是道,谈吐文雅,通

情达理,而且他的品德是有高尚的一面的。他痛恨“现

在这个年头,懒惰压倒了勤快,安逸压倒了勤劳,罪恶

压倒了美德,傲慢压倒了勇敢,甚至拿枪杆子的也空谈

而不实行了”,他同情被压迫的人民,痛恨专制制度,

倡导“一切东西都平等”,诅咒他的时代是“万恶的时代”,从这些方面我们不难看出堂吉诃德内在品德高尚

性。但正如一位大家所说,“堂吉诃德的理想在云端,

却只能在脚下的大地上横冲直撞。”童话般的理想世界

与现实中的不如意之间的冲突是如影随形的,因此如何

作出抉择就成了关键性的问题。是洁身自好明哲保身,

还是拍案而起勇于反抗?

这一抉择让我想起杨少华在《鸡蛋与高墙》中所说的,“假如这里有坚固的高墙和撞墙破碎的鸡蛋,我总站在

鸡蛋的一边。无论高墙多么正确,鸡蛋多么错误,我还

是站在鸡蛋的一边。”这表现了他愿意做一位以良知为

标枪的勇士,去射穿限制人们自由的那无形的墙,去歌

颂一切精神存在的可能性和丰富性,拥护自由。在物欲

横流,个人主义膨胀的今天,这种精神必然是难能可贵的。堂吉诃德一个人势单力薄,但他却选择了做一只并

不妄自菲薄脆弱的鸡蛋,即使只能做一只鸡蛋,他也要

砸向那阻碍平等和谐,光明自由的高墙,力量固然有限,但总比做一直缩头乌龟要来的高尚。即使是“以卵击石”,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会有“水滴石穿”的那一天。

换一种比喻来说,做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也未尝不可。你相信和追求公正和和平,不可避免地,会与你所处的

未必多推崇公正和和平的社会和环境即世俗价值和观念

拉开距离,但是只要你能耐得了孤独,忍得起周围的冷

嘲热讽,最终成为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也未尝不是一

种不错的选择。

从这个角度最容易让我联想到的人物即是方舟子。

从XX年创办第一个中文学术打假网站至今,方舟子的打假生涯已经有十几年了。作为一个专业打假人士、科普

作家,十几年来他打假无数。可是逾十年之久的打假,

假并没见少反而见多,他自己反而招来一身麻烦。小至

来自各界的攻击和压力,大则出其不意的人身伤害。当然,堂吉诃德是忠贞地奉行的骑士道,以这种精神的实

践做为自身的人生诉求,而方舟子实则纠正社会的不正

之风,没有“骑士道”这个中介的存在,但是不可否认,他们都有为了坚持正道和真理而进行着誓死般的捍卫。

在读这本小说时,在“英勇的堂吉诃德和威武的镜子骑

士的会面”一节中,随着小说的娓娓道来,一开始我确

实萌生了一种希望,一种“堂吉诃德不再是孤身作战”

的希冀,一种“英雄不再孤独”的期盼,但最终显然是

以失望告终的。再联系方舟子的事件,中国要走的路还

很长,在社会的其他方方面面,我们不可否认地说,我

们需要更多的方舟子,需要更多的“堂吉诃德”,去战

胜现实中的种种妖魔鬼怪。我们盼望着这么一天的到来—中国社会不再是以一己之力抗拒群妖乱魔的一天。

我想作者的本意并不仅仅限于把堂吉诃德当成讽刺

的对象,而是让他成为了一个讽刺者。他对桑丘说:

“让他们叫我疯子吧,我还疯的不够,所以的不到他们

的赞许。”让读者看到喜剧背后的悲情色彩或许才是作

者的本意所在。小说的虚构性甚至是一种无厘头的风格,让我联想到了周星驰的电影。周星驰已经成为一种文化

现象,正如《堂吉诃德》一样,好的喜剧是可以让人流泪的。以《唐伯虎点秋香》为例,就是一部展现关于爱情、理想和现实激烈冲突的影片。通过唐伯虎的人生矛盾冲突,似乎可以使我们想起佩索阿所所说的“我是一座桥梁,架在我之所是和我之所愿之间。”大概堂吉诃德也

愿成为一座桥梁,架在他所希冀的和平和谐,公平正义

的理想社会和现实之间吧!再从周星驰电影的普遍特点

来看,一般观众看到的往往是周星驰的嬉戏、调侃与玩

世不恭。但是他不经意间触及的社会和事物的本质,往

往让我们的笑后更加的凄凉。小人物的奋斗故事似乎是

他电影的主题。但是小人物的人性却是美的,他们有着

对人伦情感的追求,其实堂吉诃德何尝不是一个小人物,有着很多的毛病和缺点,但是却不甘示弱,勇于冒险和

拼搏,堂吉诃德行为的不合理性正是也正是现实世界荒

诞不合理性的映射。当然,一个是影视作品,一个人文

学作品,比较起来不尽相同,我这里只想说明,喜剧给

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笑料,而应该对其内涵有所领会和

感悟。

以上只是我个人对这部作品的浅薄看法,鲁迅说过,“看人生因作者而不同,看作品也因读者而异。”我们

看一个具体的人,尤其是文学作品中“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的艺术形象,不能用简单的公式框架

来评价。对于堂吉诃德亦是如此。但无论如何,堂吉诃

德在我心目中树立的仍然是英雄的形象,是敢于“撞高

墙的鸡蛋”,比起社会上任何畏畏缩缩,只求自身安逸

的胆小之徒要高尚许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