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国开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1答案

2020国开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1答案
2020国开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1答案

形考任务1(第一章至第五章)

任务说明:本次形考任务包含填空题(22道,共20分),选择题(15道,共20分),判断题(15道,共20分),计算题(3道,共10分),问答题(3道,共30分)。

任务要求:下载任务附件,作答后再上传,由教师评分。

任务成绩:本次形考任务成绩占形成性考核成绩的20%,任务附件中题目是百分制。教师在平台中录入的成绩=百分制成绩*20%

一、填空题(20分)

1.“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___资源配置___问题。

2.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问题上,一是决策机制不同,二是协调机制不同,三是激励机制不同。

3.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4.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5.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曲线方向变动。

6.需求定理表明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是_替代__效应和_收入_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7.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供给量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供给的变动。

8.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9.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用价格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10.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5%,而需求量减少8%时,该商品属于需求富有弹性。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5%而需求量增加2%时,该商品属于需求价格弧弹性。

11.如果交叉弹性为负值,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

12.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

13.如果某种商品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则税收就主要落在消费者身上。

14.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15.如果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16.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称为消费者剩余。

17.技术效率是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品的关系,经济效率是成本与收益的关系。

18.代理人在不违背合约的情况下,以违背委托人的利益为代价来实现自己的利益,代理人的这种行为被称为机会主义行为。

19.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这反映了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20.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

21.适度规模就是指生产规模的扩大正好使收益递增达到最大。

22.不同的等成本线与不同的等产量线相切,形成不同的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点,将这些点连接在一起就可得出扩张线。

二、选择题(20分)

1.稀缺性的存在意味着:(D)

A.竞争是不好的,必须消灭它B.政府必须干预经济

C.不能让自由市场来作重要的决策D.决策者必须作出选择

2.下列哪一项属于规范方法的命题?(D)

A.20世纪80年代的高预算赤字导致了贸易逆差B.低利率会刺激投资

C.扩张的财政政策会降低利率D.应该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

3.光盘价格上升的替代效应是:(A)

A.光盘价格相对其他商品价格的上升对光盘需求的影响

B.光盘价格上升引起光盘供给的增加

C.光盘需求的价格弹性

D.光盘价格上升带来的消费者实际收入减少对光盘需求的影响

4.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示表示当一种商品价格__A__时,它的供给量_C__:(A C)

A.上升,不变B.上升,减少C.上升,增加D.下降,增加

5.何种情况下会存在供给大于需求?(C)

A.实际价格低于均衡价格B.实际价格等于均衡价格

C.实际价格高于均衡价格D.消除了稀缺性

6.一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如果生产该种商品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那么:(C)

A.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上升B.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下降

C.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上升D.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下降

7.下面哪一种情况表明存在着价格下限:(A)

A.尽管现在供给过剩,但生产者仍在增加供给

B.供求平衡

C.由于供给过剩,消费者已不愿意购买

D.生产者的产品全卖了出去

8.假设一种商品的需求无弹性,如果其供给曲线向左移动,那么:(C)

A.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保持不变B.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保持不变

C.均衡数量保持不变,均衡价格上升D.均衡数量保持不变,均衡价格下降

9.假设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为0.5,那么当收入变动5%时,需求量变动:(B)A.0.5%B.2.5%C.4.5%D.5.5%

10.如果一个企业降低其商品价格后发现总收益增加,这意味着该种商品的:(D)A.价格弹性大于1B.收入缺乏弹性C.需求缺乏弹性D.需求富有弹性

11.商品的边际效用随着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B)

A.递增B.递减C.先减后增D.先增后减

12.当无差异曲线与原点成90°凸出时,表示相结合的两种商品是:(C)

A.完全替代的B.互不相关的C.完全互补的D.不能完全替代

13.现代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企业形式是:(D)

A.单人业主制B.多人业主制C.合伙制D.股份制公司

1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种说法是:(B)

A.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

B.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也一定减少

C.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

D.只要平均产量增加,边际产量就大于平均产量

15.等产量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表明:(B)

A.技术水平提高 B.产量增加

C.产量不变 D.成本增加

三、判断题(20分)

31.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说明了随着一种物品生产的增加,机会成本在递增。(×)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相互补充的。(×)

3.2003年12月31日的外汇储备量是流量。(√)

4.世界石油价格下降有助于减少汽车的需求。(×)

5.一场台风摧毁了某地区的荔枝树,市场上的荔枝少了,这称为供给减少。(√)36.所有商品的供给量都随价格的上升而增加。(×)

7.某种产品的价格上限一定高于其均衡价格。(√)

8.同一条线形需求曲线上不同点的弹性系数是相同的。(×)

9.汉堡包与热狗之间的需求交叉弹性为正值。(√)

10.只要商品的数量在增加,消费者得到的总效用就一定在增加。(×)

11.在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切点上,消费者所得到的效用达到最大。(√)12.工资的变动通过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来影响劳动供给。(√)

13.当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一种生产要素投入越多,则产量越高。(×)

14.无论哪个行业,企业的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

15.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三条不同的等产量线。(×)

四、计算题(10分)

1.已知某种商品的需求函数为D=350-3P,供给函数为S=-250+5P。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解:根据均衡价格决定公式:即 D=S 则有 350-3P=-250+5P

即 P=75 因此均衡数量为:D=S=350-3P=125

答: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为 75 ,均衡数量为 125 .

2.某种商品原来的价格为每公斤1.20元,销售量为800公斤,该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2.4,请问该商品价格下降25%之后,总收益发生了什么变化?

解:根据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与总收益反向变动。当价格下降时,总收益会增加。

已知:Ed=2.4, △P/P=25%

得:△Q/Q=2.4×25%=60%

降价后的需求量为800+800×60%=1280(公斤)

降价前的收益为1.20×800=960元

降价后的收益为1.20×(1-25%)×1280=1152元

得1152-960=192元

答:降价后,总收益增加192元

3.如果某消费者有100元,X商品的价格为10元,Y商品的价格为20元。X商品与Y

消费者购买多少X商品与多少Y商品可以实现消费者均衡?为什么?

根据公式(1)P x×Q x×P y×Q y=M

得:10×4+20×3=100

根据公式(2)MU x / P x=MU y / P y=MU m

得70 / 10 = 140 / 20

答:消费者购买4单位X商品,3单位Y商品,可实现消费者均衡,因为,此商品组合的总效用为850,最大。

五、问答题(30分)

1.每年春节铁路运输都紧张,票贩子活动猖獗。有人认为,应该放开火车票价完全按供求关系定价。有人认为,应该严格限制价格并打击票贩子。你支持那种观点?如果你认为两种作法都不足取,应该采取什么办法?

答:春节期间,铁路运输需求大于供给,管理部门又往往采取价格上限的措施,从而需大于供的矛盾进一步加剧,价格有较大的上涨空间。

如果放开限制,票价完全有市场决定,必定使票价上涨过高,故而只能满足少部分高收入者的需求,损害广大工薪阶层尤其是返乡民工的利益,这样社会福利损失过大,容易形成社会不安定因素,从而在影响经济的发展。

如果严格限制票价,由于需求过大,票贩子为利所趋,黑市交易防不胜防,管理成本过大,也有可能导致社会收益为负的结果。

为切实管好铁路春节运输,必须同时从需求、供给和市场三方面入手加强管理:

(1)努力缓解铁路春运期间的需求压力,如采取提前订票、返乡时间错开、改乘汽车等其他替代性交通工具等。

(2)努力增加春运期间的铁路运输供给,如增开班次、增加公路、水路、航空的运力等等

(3)加强市场的监督和管理,为保证市场的平稳运行,可适当调整价格。

(4)加强票贩子的打击。

总之,在需求管理、供给管理和市场管理的密切配合下,可以大大降低市场管理的成本。

2.如果考虑到提高生产者的收入,那么对农产品和数码摄像机等高档消费品应采取提价还是降价的办法?运用所学的弹性理论说明其原因。

答:1)农产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那么,如果某种商品是缺乏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即价格上升,总收益增加;价格下降,总收益减少,所以对农产品采取提价办法;

2)数码摄像机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那么,如果某种是富有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上升,总收益减少;价格下降,总收益增加,所以高档消费品应采取降价的办法。

3.用消费者行为理论解释需求定理。

答:某种物品的需求量取决于价格,并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这就是需求定理.

(1).消费者购买各种物品是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或者是为了消费者剩余最大化.当某

种物品价格既定时,消费者对这种物品评价越高,消费者剩余越大.当消费者对某种物品的评价既定时,消费者支付的价格越低,消费者剩余越大.因此,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取决于他以这种价格所获得的物品能带来的效用大小.

(2).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是不变的,消费者为购买一定量某物品所愿意付出的货币价格

取决于他从这一定理物品中所获得的效用,效用大,愿意付出的价格高;效用小,愿意付出的价格低.

(3).随着消费者购买的某物品数量的增加,该物品给消费者所带来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而货币的边际效用是不变的.这样随着物品的增加,消费者所愿付出的价格也在下降.因此,需求量与价格必然成反方向变动,即需求定理是由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决定的.

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1

西方经济学 形考任务一1.分析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边际产量(MP)的关系; 第一,总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的关系:当边际产量大于零时,总产量是递增的;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当边际产量为负时,总产量开始递减。 第二,边际产量曲线和平均产量曲线的关系:边际产量曲线和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相交前,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MP>AP),平均产量曲线是上升的;相交后,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MP

《西方经济学(本)》形考任务4答案

形考任务4(理论分析) 题目:综合分析三部门条件下国民收入水平取决于什么因素?如何决定国民收入,怎样使国民收入更快更好的增长? 目的:通过分析影响三部门国民收入的主要因素,使同学们深刻理解并认识根据经济运行的实际通过调整各影响因素来实现国民收入更好的增长。 要求: 1.要求认真审题和研读第八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的相关内容,深刻理解国民收入决定的相关原理; 2.准确描述本题涉及的相关理论内容; 3.注意相关的计算公式; 4.字数控制在800字左右。 时间安排:完成宏观经济学第八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教学内容后实施。 分值:满分20分。 解题思路: 1.理解三部门条件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的原理及经济含义; 2.分析边际消费倾向b、边际税收倾向t、初始消费C0、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3.分析消费C、投资I、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4.政府收支T和政府购买G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答案:1.理解三部门条件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的原理及经济含义; 答: 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构成,从供给方面看,在两部门经济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之外又加了政府的供给。政府的供给是指政府为整个社会提供了国防、立法、基础设施等“公共物品”。政府由于提供了这些“公共物品”而得到相应的收入——税收,所以可用政府税收来代表政府的供给。这样: 总供给=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政府的供给 =工资+利润+地租+利息+税收 =消费+储蓄+税收 如果用T代表税收,就可以写在: Y=C+S+T 从需求方面看,在两部门经济的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之外又加了政府的需求,政府的需求可以用政府的购买支出来代表。这样总需求=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的需求 =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的购买支出 如果以G代表政府购买支出,就可以写成: Y=C+I+G 在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均衡条件仍然是: 总供给=总需求 这个条件也可以写成: C+S+T=C+I+G

2017电大《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及答案

电大《西方经济学》作业 (第一章至第五章) 一、填空题 1.“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_资源配置___ 问题。 2.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问题上,一是决策机制不同,二是协调机制不同,三是激励机制不同。 3.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4.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5.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同方向变动。 6.需求定理表明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是替代_ 效应和收入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7.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供给量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供给的变动。 8.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9.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用价格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10.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5%,而需求量减少8%时,该商品属于需求 富有弹性。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5%而需求量增加2%时,该商品属于需求缺乏弹性。

11.如果交叉弹性为负值,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 12.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 13.如果某种商品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则税收就主要落在消费者身上。 14.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15如果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16.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称为消费者剩余。 17.技术效率是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量的关系,经济效率是成本与收益的关系。 18.代理人在不违背合约的情况下,以违背委托人的利益为代价来实现 自己的利益,代理人的这种行为被称为机会主义行为。 19.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这反映了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20. 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的曲线的最高点。 21.适度规模就是指生产规模的扩大正好使收益递增达到最大。 22.不同的等成本线与不同的等产量线相切,形成不同的生产要素最适 组合点,将这些点连接在一起就可得出生产扩张线。 二、选择题: 1.稀缺性的存在意味着:( D ) A.竞争是不好的,必须消灭它 B.政府必须干预经济

《西方经济学(本)》形考任务5答案

形考任务5(理论对比) 题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 目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两个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搞清二者的基本内容、政策工具及相互关系,明确两者的基本目标,协调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要求: 1.认真研读教材第十二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理清财政理论与政策和货币理论与政策的基本内容; 2.完整准确阐述两个基本理论; 3.分析比较时包括相同与区别 时间安排:学习第十二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教学内容后实施。分值:满分20分。 解题思路: 1.政策目标 2.政策手段 3.货币乘数和财政乘数 4.调控力度分析

5.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的模式和内容(包括协调模式、双紧搭配、双松搭配、一松一紧搭配) 答案:财政政策一般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财政政策的目标是要实现充分就业、经济稳定增长、物价稳定,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综合目标。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财政收入的政策工具有税收和公债等;财政支出的政策工具有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和政府投资。这些财政收支的政策工具作为财政政策手段,对社会总需求乃至国民收入的调节作用,不仅是数量上的简单增减,它们还会通过乘数发挥更大的作用。财政乘数主要包括政府购买支出乘数、转移支付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这些乘数反映了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动量、转移支付变动量、税收变动量和政府收支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动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这些变量的变动量之间的比例。通俗地讲,这些变量的变动在连锁反映下,将引起国民收入成倍的变动。 财政政策的调控力度反映为财政政策效应,取决于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挤出效应是由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使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导致均衡收入下降的情形。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小,调控力度就小;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大,调控力度就大。影响政策效应和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是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即:LM曲线斜率不变,IS曲线斜率小(平坦),利率提高幅度小,从而挤出效应

国开人体解剖生理学形考任务1答案-成考类

答案:矢状面 题目:成人脊柱的组成,包括1块骶骨、1块尾骨和()。 答案:24块椎骨 题目:当运动神经兴奋,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梢时,接头前膜开放的的电压依从性通道是()。点击相关知识点 答案:Ca2+ 题目:动作电位上升支的产生是由于()。 答案:Na+内流 题目:刚能引起组织细胞产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 答案:阈值 题目:骨骼肌纤维三联体的结构是()。 答案:由一条横小管与两侧的终池构成 题目:骨可依外形分为4类,其中不包括()。 答案:三角骨 题目:骨可依外形分为4类,其中不包括()。 答案:滑膜关节的基本构造是具有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 题目:骨可依外形分为4类,其中不包括()。 答案:三角骨 题目:关于椎间盘的描述,错误的是()。 答案:椎间盘坚硬没有弹性 题目:关于负反馈的描述,错误的是()。 答案:使控制部分的活动增强 题目:关于骨连结的说法,错误的是()。 答案:滑膜关节活动度小 题目:关于化学性突触,错误的是()。 答案:突触前膜上有特异性神经递质的受体 题目:关于肩关节的描述,错误的是()。 答案:关节窝大 题目:关于前和后的描述,错误的是()。 答案:近皮肤者为前,远者为后 题目:关于躯干骨及其连结的描述,错误的是()。 答案:椎间盘位于相邻的两个椎体之间,盘的中央部为纤维环 题目:关于人体的标准姿势的描述,错误的是()。 答案:两足分开与肩同宽 题目:关于神经—骨骼肌接头处信息传递的特征,错误的说法是()。 答案:化学传递的速度远比神经冲动的传导要快得多 题目:关于膝关节的描述,错误的是()。 答案:膝关节只可作屈、伸运动 题目:关于细胞膜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答案:分泌合成蛋白质,并参与类固醇等物质的合成 题目:关于易化扩散的特点,错误的是()。

2018电大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1答案

形考任务1(第一章至第五章) 任务说明:本次形考任务包含填空题(22道,共20分),选择题(15道,共20分),判断题(15道,共20分),计算题(3道,共10分),问答题(3道,共30分)。 任务要求:下载任务附件,作答后再上传,由教师评分。 任务成绩:本次形考任务成绩占形成性考核成绩的20%,任务附件中题目是百分制。教师在平台中录入的成绩=百分制成绩*20% 一、填空题(20分) 1.“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___资源配置___问题。 2.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问题上,一是决策机制不同,二是协调机制不同,三是激励机制不同。 3.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4.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5.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曲线方向变动。 6.需求定理表明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是_替代__效应和_收入_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7.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供给量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供给的变动。 8.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9.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用价格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10.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5%,而需求量减少8%时,该商品属于需求富有弹性。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5%而需求量增加2%时,该商品属于需求价格弧弹性。 11.如果交叉弹性为负值,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 12.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

13.如果某种商品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则税收就主要落在消费者身上。 14.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15.如果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16.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称为消费者剩余。 17.技术效率是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品的关系,经济效率是成本与收益的关系。 18.代理人在不违背合约的情况下,以违背委托人的利益为代价来实现自己的利益,代理人的这种行为被称为机会主义行为。 19.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这反映了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20.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 21.适度规模就是指生产规模的扩大正好使收益递增达到最大。 22.不同的等成本线与不同的等产量线相切,形成不同的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点,将这些点连接在一起就可得出扩张线。 二、选择题(20分) 1.稀缺性的存在意味着:(D) A.竞争是不好的,必须消灭它B.政府必须干预经济 C.不能让自由市场来作重要的决策D.决策者必须作出选择 2.下列哪一项属于规范方法的命题(D) A.20世纪80年代的高预算赤字导致了贸易逆差B.低利率会刺激投资 C.扩张的财政政策会降低利率D.应该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 3.光盘价格上升的替代效应是:(A) A.光盘价格相对其他商品价格的上升对光盘需求的影响

西方经济学任务判断题答案

三、判断题 1.需求量变化与需求变化的含义是相同的。X 2.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X 3. 当消费者的收入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 4.生产者预期某商品未来价格要下降,就会减少该商品当前的供给。X 5.在几何图形上,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供给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运动。√ 6.任何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都是反方向变化的。X 7.均衡价格就是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X 8.均衡价格一定是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交点时的价格。√ 9.限制价格应高于市场价格,支持价格应低于市场价格。X 10.如果一般性商品的价格高于均衡价格,那该价格一定会下跌并向均衡价格靠拢。√ 11.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将导致它的供给量变化,但不会引起供给的变化。√ 12.供给曲线右移表示生产者在每一种价格上提供更多的产品。√ 13.如果价格和总收益呈同方向变化,则需求是缺乏弹性的。√ 14.富有弹性的商品涨价总收益增加。X 15.如果商品缺乏弹性,如果要扩大销售收入,则要提高价格。√ 16.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大于0小于1,则这种商品是低档商品。X 17.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小于1,则这种商品是奢侈品。X 18.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小于零,则这种商品是一般的正常商品。X 19.已知某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小于零,则这两种商品是独立品。X 20.已知某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大于0,则这两种商品是替代品。√ 21.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其互补商品的需求将上升。X 22.一般来说,农产品的蛛网形状为封闭型。X 23.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的斜率绝对值大于供给曲线斜率绝对值,则蛛网的形状是收敛型的。X 24.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的斜率绝对值大于供给曲线斜率绝对值,则蛛网的形状是发散型的。√ 1. 因为边际效用递减,所以一般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2.当消费某种物品的边际效用为负时,则总效用达极大值。X 3. 当边际效用减少时,总效用也是减少的。X 4. 基数效用论的分析方法包括边际效用分析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X 5.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X 6.需求量和商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化是由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决定的。X 7.消费者均衡就是消费者获得了最大边际效用。X 8.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所获得的边际效用最大。X 9.按序数效用理论,消费者均衡点应该是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交点。X 10.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任意两点对应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组合所能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X 11.确定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是指商品的价格和收入是确定的。√ 12.替代效应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名义价格下降,可使现有货币收入购买力增强,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达到更高的效用水平。X 13.价格下降时,任何商品的替代效应都是正数。X 14.价格下降时,低档商品的收入效应都是正数。X 15.已知某吉芬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收入效应减少,替代效应也一定减少。X 16.吉芬物品是一种需求量与价格同方向变化的特殊商品。√ 17.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1.在一种可变投入生产函数条件下,可变要素合理投入区域应在AP>MP>0的阶段。√ 2.AP曲线与MP曲线交于MP曲线的最高点。X 3.在一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中,只要平均产量是上升的,就应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量。X 4.边际产量递减,平均产量也递减。X 5.边际技术替代率是负的,并且呈递减趋势。√ 6.生产扩展路线是在不同生产规模下,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 7.随着成本的增加,等成本线向左下方倾斜。X 8.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的连线形成生产扩展路线。X 9.短期内,随着产量的增加,AFC会变得越来越小,于是,AC曲线和A VC曲线之间的垂直距离越来越小,但决不会相交。

国家开放大学《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形考任务1(阶段测试) 一、填空题(20分) 1.“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2.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问题上,一是决策机制不同,二是协调机制不同,三是激励机制不同。 3.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4.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5.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同方向变动。 6.需求定理表明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是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7.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供给量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的变动。 8.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9.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用价格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10.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5%,而需求量减少8%时,该商品属于需求富有弹性。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5%而需求量增加2%时,该商品属于需求缺乏弹性。 11.如果交叉弹性为负值,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 12.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 13.如果某种商品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则税收就主要落在消费者身上。 14.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15.如果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16.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称为消费者剩余。 17.技术效率是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量的关系,经济效率是成本与收益的关系。 18.代理人在不违背合约的情况下,以违背委托人的利益为代价来实现自己的利益,代理人的这种行为被称为机会主义行为。 19.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这反映了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20.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的曲线的最高点。 21.适度规模就是指生产规模的扩大正好使收益递增达到最大。 22.不同的等成本线与不同的等产量线相切,形成不同的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点,将这些点连接在一起就可得出生产扩张线。 二、选择题(20分) 1.稀缺性的存在意味着:(D) A.竞争是不好的,必须消灭它B.政府必须干预经济 C.不能让自由市场来作重要的决策D.决策者必须作出选择

西方经济学形考作业答案1

, 《西方经济学》形考作业1答案 一、填空题 1.“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2.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问题上,一是决策机制不同,二是协调机制不同,三是激励机制不同。 3.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4.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5.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同方向变动。 6.需求定理表明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是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 7.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供给量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供给的变动。 8.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9.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用价格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10.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5%,而需求量减少8%时,该商品属于需求富有弹性。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5%而需求量增加2%时,该商品属于需求缺乏弹性。 11.如果交叉弹性为负值,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 12.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 13、如果某种商品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则税收就主要落在消费者身上。 14、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 15、如果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16、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称为消费者剩余。 17、技术效率是投入的生产要素的关系,经济效率是成本与收益的关系。 18、代理人在不违背合约的情况下,以违背委托人的利益为代价来实现自己的利益,代理人的这种行为被称为机会主义行为。 19、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这反映了边际产量递减。 20、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 21、适度规模就是指生产规模的扩大正好使收益递增达到最大。 22、不同的等成本线与不同的等产量线相切,形成不同的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点,将这些点连接在一起就可得出扩张线。 ' 二、选择题: 1.稀缺性的存在意味着:(D) A.竞争是不好的,必须消灭它 B.政府必须干预经济 C.不能让自由市场来作重要的决策 D.决策者必须作出选择 2.下列哪一项属于规范方法的命题(D) 世纪80年代的高预算赤字导致了贸易逆差 B.低利率会刺激投资

国开调剂学形考任务1答案

1.& 2.现代调剂学已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学科,叙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是:以患者为中心,以处方或医嘱为导向,以药学诸学和相关人文科学为基础 3.调剂学在医疗卫生事业中的任务是()。 正确答案是:研究如何正确调配药品和指导药品合理使用 4.与调剂学关系最为密切的一门学科是()。 正确答案是:药剂学 5.调剂学与医院药学、临床药学和社会药学联系紧密,其共同导向是()。 正确答案是:患者和社会 6.& 7.关于调剂学的定义(广义),叙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是:涉及药学诸学和相关人文科学的研究药品调配技术和应用技术的综合性、应用性学科 8.医院药房应遵守的法律法规有( )。 正确答案是:《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指导原则》 9.关于德国药房的叙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是:德国医院不设门诊药房,只设住院药房 10.关于社会药房的药品调剂,叙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是:甲类非处方药、乙类非处方药可不凭医师处方销售、购买和使用 11.( 12.社会药房按照经营形式可分为()。 正确答案是:单体社会药房和连锁社会药房 13.经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其授权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其他商业企业可 以零售()。 正确答案是:乙类非处方药 14.《药品广告审查标准》规定药品广告中必须进行宣传的名称是()。 正确答案是:通用名称 15.关于国家基本药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是:能够满足少数特殊人群卫生保健需求的药物 16.? 17.药品的质量特性中的稳定性指的是()。 正确答案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保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能力 18.关于药品的定义,叙述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是:血清、疫苗、血液制品等不属于药品 19.药品生产企业为区别其他企业生产的相同的药品而为自己产品命名的药名()。正确答案是:商品名 20.下列人员是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而不属于执业准入资格的是()。 正确答案是:主任药师 21.@ 22.医师与药师的执业分工不同,药师的工作是() 。 正确答案是:审核和调配处方 23.关于执业药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是:执业药师的配备情况不是开办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的必备条件

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3答案

word 形考任务3(第十章至第十三章) 任务说明:本次形考任务包含填空题(22道,共20分),选择题(15道,共20分),判断题(15道,共20分),计算题(3道,共10分),问答题(3道,共30分)。 任务要求:下载任务附件,作答后再上传,由教师评分。 任务成绩:本次形考任务成绩占形成性考核成绩的20%,任务附件中题目是百分制。教师在平台中录入的成绩=百分制成绩*20% 一、填空题(22道,共20分) 1.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主要有支出法、收入法以及部门法。 2.GDP-折旧= NDP 。 3.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4.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称为通货膨胀。 5.长期中的失业是指自然失业,短期中的失业是指周期性失业。 6.经济增长的源泉是资源的增加,核心是技术进步。 7.生产一单位产量所需要的资本量被称为产量比例。 8.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资本的增加、劳动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 9.根据货币数量论,在长期中通货膨胀发生的惟一原因是货币量增加。10.摩擦性失业是经济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 11.效率工资是指企业支付给工人的高于市场均衡的工资。 12.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线。 13.在影响总需求的财产效应、利率效应和汇率效应中,利率效应最重要。 14.在短期,价格的粘性引起物价与总供给同方向变动。 15.根据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供给不变时,总需求减少,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物价水平下降。 16.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等于 1 ,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 1 。 17.消费函数图中的45°线表示在这条线上任何一点都是收入与消费相等,在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中,45°线上表示任何一点都是总需求与国内生产总值相等。 18.净现值是指一笔投资未来所带来的收入现值与现在投入的资金现值的差额。 19.加速原理表明投资的变动取决于产量变动率。 20.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消费减少,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储蓄增加,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 21.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乘数越低。 22.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说明了在短期中,总需求是决定均衡国内生产总值的最重要因素。 二、选择题(15道,共20分) 1.在下列情况中作为最终产品的是:(B) A.汽车制造厂新生产出来的小汽车 B.旅游公司用于载客的小汽车 C.工厂用于运送物品的小汽车

电大西方经济学网上形考任务1答案

题目: 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条件下厂商均衡的比较 考核目的:这是两种市场结构的理论模式,现实生活中不存在完全竞争或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但研究这两种理论模式的原因、特点、均衡条件及价格、产量决策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要求: (1)认真研读教材第五章厂商均衡理论,理清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条件下厂商均衡理论的基本内容; (2)完整准确阐述两个基本理论; (3)比较时包括二者的相同与区别 时间:学习第五章厂商均衡理论后完成本任务。 解题思路: (1)含义和形成条件 (2)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3)厂商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4)供给曲线(完全垄断供给曲线:不存在具有规律性的供给曲线,要思考为什么?) 答:先分析完全竞争的含义、形成条件、各曲线、各收益,再同样分析完全垄断,而后说明供给曲线的不存在规律性原因。 一、完全竞争 (1) 完全竞争含义和形成条件 完全竞争是指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这种市场结构形成的条件主要有: 一是市场上有无数个购买者和生产者,每个人和每个厂商所面对的都是一个既定的市场价格,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 二是市场上的产品都是无差异的,任何一个厂商都不能通过生产有差别性的产品来控制市场价格; 三是厂商和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使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 四是购买者和生产者对市场信息完全了解,可以确定最佳购买量和销售量,以一个确定的价格来出售产品,不致于造成多个价格并存现象。 (2) 完全竞争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完全竞争市场中,单个厂商面对的是一条具有完全弹性的水平的需求曲线d ,并且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AR、边际收益曲线MR和需求曲线d 是重叠的,即P=AR=MR=d,都是水平形的。

国开会计专业市场营销参考答案(形考1)

形考1 一般所说的组织市场,是由生产者市场、中间商市场和政府市场三大部分组成的。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对”。 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来理解,市场是指买卖之间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3 市场的构成要素是:人和购买力。( )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4 现代市场营销就是推销和广告。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5 需求是指人类想得到某些具体产品的愿望。 正确的答案是“错”。 二、单项选择(每题10分,共50分) 题目6 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来理解,市场是指()。 正确答案是:某一产品的所有现实和潜在买主的总和 题目7 以下哪个因素是市场的规模和潜力的基本前提()。

正确答案是:人口 题目8 以下哪项活动不属于市场营销活动的范畴?() 正确答案是:资本运营 题目9 市场营销理论中核心和基础的概念是()。 正确答案是:交换 题目10 市场营销的核心是()。 正确答案是:交换 1.处于形成阶段的市场营销学研究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人们将营销理论和企业管理的实践 密切的结合起来。正确的答案是“错” 2.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建立在经济学、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学等基础上的应用科学。“错” 3.市场营销学是在西方国家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的可供量超过了对商品需求的增长速 度这样的市场背景产生的。对 4.市场营销学是本世纪初在英国产生的。错 5.市场营销学的研究对象应当是“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市场营销关系、市场营销规律及 市场营销策略”对 6.人们在研究市场营销学发展史时,常以()作为学科诞生的标志。正确答案是:1912 年赫杰特齐教授编写的《市场营销学》的出版 7.以下什么事件标志着市场营销学已经跨出了大学讲坛,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兴趣和关注, 成为一门实用的经济科学。正确答案是:“全美市场营销协会”(AMA)成立

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3答案

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3答案

形考任务3(第十章至第十三章) 任务说明:本次形考任务包含填空题(22道,共20分),选择题(15道,共20分),判断题(15道,共20分),计算题(3道,共10分),问答题(3道,共30分)。 任务要求:下载任务附件,作答后再上传,由教师评分。 任务成绩:本次形考任务成绩占形成性考核成绩的20%,任务附件中题目是百分制。教师在平台中录入的成绩=百分制成绩*20% 一、填空题(22道,共20分) 1.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主要有支出法、收入法以及部门法。 2.GDP-折旧= NDP 。 3.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4.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称为通货膨胀。 5.长期中的失业是指自然失业,短期中的失业是指周期性失业。 6.经济增长的源泉是资源的增加,核心

是技术进步。 7.生产一单位产量所需要的资本量被称为产量比例。 8.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资本的增加、劳动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 9.根据货币数量论,在长期中通货膨胀发生的惟一原因是货币量增加。 10.摩擦性失业是经济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 11.效率工资是指企业支付给工人的高于市场均衡的工资。 12.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线。 13.在影响总需求的财产效应、利率效应和汇率效应中,利率效应最重要。 14.在短期,价格的粘性引起物价与总供给同方向变动。 15.根据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供给不变时,总需求减少,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物价水平下降。

16.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 ,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 。 17.消费函数图中的45°线表示在这条线上任何一点都是收入与消费相等,在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中,45°线上表示任何一点都是总需求与国内生产总值相等。 18.净现值是指一笔投资未来所带来的收入现值与现在投入的资金现值的差额。 19.加速原理表明投资的变动取决于产量变动率。 20.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消费减少,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储蓄增加,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 21.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乘数越低。 22.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说明了在短期中,总需求是决定均衡国内生产总值的最重要因素。 二、选择题(15道,共20分) 1.在下列情况中作为最终产品的是:(B)

西方经济学形考作业5答案

《西方经济学》形考作业5答案 1、财政政策目标:价格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公平分配,国际收支平衡。 2、产业政策手段:是指为实现产业政策目标而对经济活动主体采取的各种鼓励预先执行的措施,是产业政策得以实施的保障。产业政策手段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直接干预型支持手段;直接干预型限制手段;间接引导型支持手段;间接引导型限制手段。产业政策手段主要包括法律、行政、财政、税收、金融、信息等手段。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因此,以财政、税收、金融等为代表的经济手段应该是我国产业政策实施的主要手段,此外,产业政策作用的时间一般较长,主要着眼于中长期经济发展规划与指导,而法律手段则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和相对稳定性,因此,以法律手段来推行产业政策的实施也是非常重要的。最后,由于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体制机制还不健全,各地在大力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为了追求眼前利益而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的短视行为,行政手段解决这些问题简单而且见效快。因此,行政手段在产业政策中的作用仍是必要的。 3、财政政策乘数是指政府支出和税收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国民产出,包括三大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 货币政策乘数是在基础货币基础上货币供应量通过商业银行的创造存款货币功能上派生存款信用的倍数。其基本意义是表示中央银行创造或消灭一单位的基础货币,能使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数额。或者说,货币乘数就是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 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调节总需求的两大宏观经济政策。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财政与货币政策。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利用在西方广泛流行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控宏观经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调控特点不断发生变化。本文从政策的调控手段、调控力度、调控方向、搭配形式等方面将改革开放30年来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特点加以分析和比较,力图找出产生变化的原因,并对其中的经验与教训加以剖析,希望能够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调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5、可以概括为“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当前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和宏观调控客观需要作出的重要决策,也是在宏观调控中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必将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步伐。 自己总结我给你一个例子” 调节存款准备金率在西方被公认为是最猛烈的一项货币政策的实施工具,但在中国该措施被频繁使用,效果仍不甚理想,这是为什么? 杜大伟:在西方通常是这样做的,央行采取的第一步行动是增加借贷的成本价格,也就是提

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答案

形考任务1(第一章至第五章) 任务说明:本次形考任务包含填空题(22道,共20分),选择题(15道,共20分),判断题(15道,共20分),计算题(3道,共10分),问答题(3道,共30分)。 任务要求:下载任务附件,作答后再上传,由教师评分。 任务成绩:本次形考任务成绩占形成性考核成绩得20%,任务附件中题目就是百分制。教师在平台中录入得成绩=百分制成绩*20% 一、填空题(20分) 1.“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与“为谁生产”就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得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_____资源配置___________问题。 2.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得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问题上,一就是决策机制不同,二就是协调机制不同,三就是激励机制不同。 3.微观经济学解决得问题就是 _资源配置_ ,宏观经济学解决得问题就是资源利用。 4.就是否以一定得价值判断为依据,就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得重要区别之一。 5.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同方向变动。 6.需求定理表明得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得关系就是___替代______效应与___收入_____效应共同作用得结果。 7.在供给与供给量得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供给量变动,而生产技术得变动引起供给得变动。 8.需求得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9.市场经济就就是一种用价格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得经济体制。 10.当某商品得价格上升5%,而需求量减少8%时,该商品属于需求富有弹性。当某商品得价格下降5%而需求量增加2%时,该商品属于需求缺乏弹性。 11.如果交叉弹性为负值,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 12.能够做到薄利多销得商品就是需求富有弹性得商品。 13.如果某种商品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则税收就主要落在消费者身上。 14.基数效用论采用得就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得就是无差异曲线

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01、02、04、05参考标准答案

《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01答案 1、分析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边际产量(MP)的关系; 答:总产量是指在某一给定的时期生产要素所能生产的全部产量。平均产量是该要素的总产量除以该要素的投入量。边际产量即该产量的增量所引起的总产量的增量。 先分析一下总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即总产量先以递增的速率增加,后以递减的速率增加,达到某一点后,总产量将会随劳动投入的增加而绝对地减少,边际产量先上升,后下降,达到某一定后成为负值。总产量的变化与边际产量是一致的,即都会经历先增后减的变化过程。当边际产量上升,总产值以递增的速率增加,当边际产量下降时,总产量以递减的方式增加,当边际产量为负值时,总产量开始绝对的减少。 接下来分析一下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之间的关系,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是先上升后下降,但是边际产量的上升速率和下降速率都要大于平均产量的上升速率和下降速率,只要额外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引起总产量的增量大于增加这一单位要素之前的平均产量,那么增加这一单位要素的平均产量就大于原来的平均产量,当平均产值达到最大时,平均产量等于边际产量。 2、分析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规模报酬变动规律的区别; 在于边际报酬递减中,随着同种生产要素的投入的增加而每一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是递减的、而规模报酬递减中,同种生产要素的投入的增加,每一要素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是不变的,仅仅是指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相较产量是过多了。3、分析利润最大化原则和成本最小化原则的区别: 产的产品数量是不变的,仅仅是指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相较产量是过多了。利润最大化是一个市场一般均衡的结果。是厂商在所生产产品的市场可能价格以及要素可能价格这些约束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利润最大化。根据利润最大化的条件(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来决定产量(当然,产品垄断厂商还可以依次决定产品定价,要素垄断厂商还可以依次决定要素价格)。 成本最小化,则是给定了产量和要素价格,厂商应该用什么样的要素组合来进行生产以达到成本最小。是不需考虑市场产品需求的厂商供给方局部均衡的结果。利润最大时成本最小的充分条件,而成本最小只是利润最大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也就是说,一般均衡中的利润最大化一定是满足了成本最小化的原则了的,否则不可能是利润最大化的。但是成本最小化却可以在任何产量处得到满足和实现,并不一定是利润最大化的产量。 4、分析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和短期可变成本曲线(SAVS)的关系; 第一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与短期成本曲线SAC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N,在交点N上,SMC=SAC,即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在相交之前,平均成本大于边际成本,平均成本一直递减; 在相交之后,平均成本小于边际成本,平均成本一直递增。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相交的N点称为收支相抵点。 第二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关系(与上相近) 5、分析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长期总成本曲线(LTC)、长期边际成本曲线(LMC)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短期总成本曲线(STC)、短期边际成

国开人体解剖生理学形考任务1答案

说明:每学期的课程题目都可能更换,请认真核对是您需要的题目后再下载 作者:过河卒219.12.3 题目顺序是随机的,使用查找功能(Ctrl+F)进行搜索 题目:按前后方向,将人体纵向分成左、右两部分的切面,称为()。 答案:矢状面 题目:成人脊柱的组成,包括1块骶骨、1块尾骨和()。 答案:24块椎骨 题目:当运动神经兴奋,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梢时,接头前膜开放的的电压依从性通道是()。点击相关知识点 答案:Ca2+ 题目:动作电位上升支的产生是由于()。 答案:Na+内流 题目:刚能引起组织细胞产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 答案:阈值 题目:骨骼肌纤维三联体的结构是()。 答案:由一条横小管与两侧的终池构成 题目:骨可依外形分为4类,其中不包括()。 答案:三角骨 题目:骨可依外形分为4类,其中不包括()。 答案:滑膜关节的基本构造是具有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 题目:骨可依外形分为4类,其中不包括()。 答案:三角骨 题目:关于椎间盘的描述,错误的是()。 答案:椎间盘坚硬没有弹性 题目:关于负反馈的描述,错误的是()。 答案:使控制部分的活动增强 题目:关于骨连结的说法,错误的是()。 答案:滑膜关节活动度小 题目:关于化学性突触,错误的是()。 答案:突触前膜上有特异性神经递质的受体 题目:关于肩关节的描述,错误的是()。 答案:关节窝大 题目:关于前和后的描述,错误的是()。 答案:近皮肤者为前,远者为后 题目:关于躯干骨及其连结的描述,错误的是()。 答案:椎间盘位于相邻的两个椎体之间,盘的中央部为纤维环 题目:关于人体的标准姿势的描述,错误的是()。 答案:两足分开与肩同宽 题目:关于神经—骨骼肌接头处信息传递的特征,错误的说法是()。 答案:化学传递的速度远比神经冲动的传导要快得多

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2答案

形考任务2(第六章至第九章) 任务说明:本次形考任务包含填空题(21道,共20分),选择题(15道,共20分),判断题(15道,共20分),计算题(3道,共10分),问答题(3道,共30分)。 任务要求:下载任务附件,作答后再上传,由教师评分。 任务成绩:本次形考任务成绩占形成性考核成绩的20%,任务附件中题目是百分制。教师在平台中录入的成绩=百分制成绩*20% 一、填空题(21道,共20分) 1.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之和称为经济成本。 2.短期边际成本是短期内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总量。 3.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这个相交点被称为收支相抵点;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相交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这个点被称为停止营业点。 4在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之前,长期边际成本小于长期平均成本;而在相交之后,长期边际成本大于长期平均成本。 5.在经济分析中,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MR=RC)。 6.根据市场集中度、行业进入限制、产品差别,可以把市场分为完全竞争、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四种类型。 7.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平均收益等于边际收益;而在其他市场上,一般是平均收益大于边际收益。 8.垄断企业是价格的决定者,它按照自己规定的价格出售产品,而不像完全竞争企业那样是价格的接受者,按照既定的市场价格出售产品。 9.在垄断市场上,企业的成功取决于产品差别竞争。 10.现代寡头理论就是运用博弈论来研究寡头行为。 11.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取决于生产要素。 12.劳动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这表明劳动的需求量与工资成反方向变动。 13.由于资本而提高的生产效率就是资本的净生产力。 14.经济租是指生产要素所有者所得到的实际收入高于他们所希望得到的收入的差额。 15.正常利润是一种特殊的工资,其特殊性就在于其数额远远高于一般劳动所得到的工资。 16.收入再分配政策主要有两大类,即税收和社会福利政策。 17.公共物品是由集体消费的物品,它的特征是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18.外部性指某种经济活动给与这项活动无关的主体带来的影响。 19.价格管制是政府控制垄断者产品的价格。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自然垄断行业,其原则有三种,一是边际成本定价,二是平均成本定价,三是确定一个合理的资本回报率,按成本加这种回报率定价。 20.拥有信息多的一方以自己的信息优势来侵犯拥有信息少的一方的利益,实现自己利益的可能性被称为道德危险。 21.由于政府引起的资源配置失误就是政府失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