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参数

天然气参数
天然气参数

A.煤-天然气置换比:

B.煤气-天然气置换比:

1立方米天然气热值相当于1.1升汽油

1卡=4.182焦耳

1标准立方米的天然气热质约为9300千卡38.87兆焦

1吨LNG可产生1350标准立方米的天然气,可发电8300度。

1.尽管LNG被认为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燃料。但是,从LNG产业的发展历史来看,LNG产业具有良好的安全记录,比汽油、LPG、管道天然气的安全性好。但这并非说LNG就不危险,关键是能否掌握来自LNG的特性和危险来源,是否按标准和规范去设计、施工、运行及管理。因此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预防事故发生,以保证LNG储运的安全:①力争设备本质安全:LNG储罐、管道在选材、设计、加工、制造和安装过程以及管理中,应严格按照有关规范、标准进行,确保LNG设备的质量;②避免LNG憋压:对LPG储运时,采用基本充装的方式,以免发生LNG设备破坏;③加强设备的监测与维护保养;④配齐相应的安全消防与防护设施,以备应急之需。

2.天然气的组成: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基本由甲烷CH4(82%~98%)和不多的乙烷C2H6(6%)

丙烷C3H8(1.5%)和丁烷C4H10(约1%)组成。一般油、气田的天然气中的甲烷含量差别相当大。

?天然气特性:

?天然气易燃易爆和空气混合后,温度达到550℃左右就会燃烧;其混合物浓度达到5%-15%,遇到火种就会爆炸。天然气热值高,约8500-10000千卡/立方米,天然气燃烧后发出的热量是相同体积的城市煤气的2.5倍左右。

?天然气是无色、无味气体, 密度为0.717g/L(标准状况0.717Kg/M3),比空气轻,易挥发,不易聚积,安全性能好。天然气极难溶于水的可燃性气体,爆炸极限为5%-15%,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天然气中各组分均可彻底燃烧,燃烧后不产生灰粉等固体杂质,是完全清洁的燃料,燃烧后无污染。

?甲烷属微毒类气体,低浓度时,对人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使人窒息。当空气中甲烷达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若不及时脱离,可致窒息死亡。

液化天然气(LNG),主要成分是甲烷,被公认是地球上最干净的能源。无色、无味、无毒且无腐蚀性,其体积约为同量气态天然气体积的1/600,重量仅为同体

积水的45%左右。其制造过程是先将气田生产的天然气净化处理,经一连串超低温液化后,经压缩、冷却,在-160度下液化而成。LNG用专用船或油罐车运输,使用时重新气化

天然气是一种多组分的混合气体,主要成分是烷烃,其中甲烷占绝大多数,另有少量的乙烷、丙烷和丁烷,此外一般还含有硫化氢、二氧化碳、氮和水气,以及微量的惰性气体,如氦和氩等。甲烷的常压沸点是-161℃,临界温度为-84℃,临界压力为 4.1Mpa。在标准状况下,甲烷至丁烷以气体状态存在,戊烷以上为液体。天然气蕴藏在地下多孔隙岩层中,主要成分为甲烷,比重约0.65,比空

气轻,具有无色、无味、无毒之特性。天然气公司皆遵照政府规定添加臭剂(四氢噻吩),以资用户嗅辨。天然气在空气中含量达到一定程度后会使人窒息。

1卡=4.182焦耳

1标准立方米的天然气热质约为9300千卡38.87兆焦

1吨LNG可产生1350标准立方米的天然气,可发电8300度。

LNG硫含量极低,若260万吨/年LNG全部用于发电与燃煤(褐煤)相比将减排SO2约45万吨(大体相当于福建全年的SO2排放量的2倍),将阻止酸雨趋势的扩大。天然气发电NOX和CO2排放量仅为燃煤电厂的20%和50%

LNG的密度取决于其组分,通常为430~470kg/m3

甲烷含量越高,密度越小;密度还是液体温度的函数,温度越高,密度越小,变化的梯度为1.35kg/m3℃

照欧洲标准EN1160的规定,LNG的甲烷, 含量应高于

75%,氮含量应低于5%

若天然气在空气中浓度为5%~15%的范围内,遇明火即可发生爆炸,这个浓度范围即为天然气的爆炸极限。爆炸在瞬间产生高压、高温,其破坏力和危险性都是很大的。

在处理LNG失火时,推荐使用干粉

1.天然气:1000英热单位/立方英尺=9500大卡/立方米。(Groningen气为8400大卡/立方米)

2.液化石油气:假定其按50/50的丙烷与丁烷的混合比例。其中r与p分别代表冷冻与压缩状态下的液化石油气。

3.热值,百万英热单位(总量)

每吨—液化天然气51.8;液化石油气47.3;油42.3;煤27.3

每桶—液化天然气3.8;液化石油气(冷冻)4.45;液化石油气(压缩)4.1;油5.8 每立方米—液化天然气23.8;液化石油气(冷冻)28;液化石油气(压缩)25.8

符号和缩写

以下的符号和单位不一定与国际气联推荐使的国际计量系统一致,然而,因为使用方便,它们仍被天然气工业系统所广泛采用。

BTU - 英制热量单位

MMBTU - 百万英制热量单位

ft3 –立方英尺

scf –标准立方英尺

Mcf –千立方英尺

MMcf –百万立方英尺

Tcf –万亿立方英尺

Nm3 –常态立方米

mrd m3 – 109立方米

天然气的术语和成分

注:本表采用的天然气为:1000 英热单位/ 立方英尺= 9500大卡/立方米

Groningen 天然气的热值为:8400大卡/立方米

LPG:指50/50 的丙烷/丁烷含量

LNG 液化天然气

LPG 液化石油气

NGL 天然气凝析液

SNG 合成(代替品)天然气

三、人工煤气

由煤、焦炭等固体燃料或重油等液体燃料经干馏、汽化或裂解等过程所制得的气体,统称为人工煤气。按照生产方法,一般可分为干馏煤气和汽化煤气(发生炉煤气、水煤气、半水煤气等)。人工煤气的主要成分为烷烃、烯烃、芳烃、一氧化碳和氢等可燃气体,并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氮等不可燃气体,热值为16~24兆焦/立方米。人工煤气按其生产方式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

1.干馏煤气

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煤中所含挥发物开始挥发,产生焦油、苯和煤气,剩留物最后变成多孔的焦炭,这种分解过程称为“干馏”。利用焦炉、连续式直立炭化炉(又称伍德炉)和立箱炉等对煤进行干馏所获得的煤气称为干馏煤气。干馏煤气的主要成分为氢、甲烷、一氧化碳等,热值为27兆千焦

/米3(标准)左右。干馏煤气的产气率为300—500米3/吨煤,是我国城市燃气主要气源之一。

2.气化煤气

固体燃料的气化是热化学过程。煤可在高温时伴用空气(或氧气)和水蒸气为气化剂,经过氧化、还原等化学反应,制成以一氧化碳和氧为主的可燃气体,采用这种生产方式生产的煤气,称为气化煤气。气化煤气按其生产方法(气化剂)的不同,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1)混合发生炉煤气:以空气和水蒸气作为气化剂,煤与空气及水蒸气在高温作用下制得混合煤气。其中

一氧化碳含量为27.5%,热值约0.541 兆焦/米3(标准)。

混合发生炉煤气由于毒性较大,热值低,不能作为城市燃气的唯一气源。一般用于掺入高热值煤气(干馏煤气及油制煤气)中配制成城市燃气,也常用作焦炉燃烧室加热。

(2)水煤气:以水蒸气作为气化剂,在高温下与煤或焦炭作用制得水煤气。水煤气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和氢气,其中一氧化碳含量达38.5%左右,氢含量

40%左右,热值约为11兆焦/米3(标准)。水煤气生产成本较高,一般只作为高峰负荷时的补充气源。

焦炉煤气的特点:

1、焦炉煤气发热值高16720—18810KJ/m³,可燃成分较高(约90%左右);

2、焦炉煤气是无色有臭味的气体;

3、焦炉煤气因含有CO和少量的H2S而有毒;

4、焦炉煤气含氢多,燃烧速度快,火焰较短;

5、焦炉煤气如果净化不好,将含有较多的焦油和萘,就会堵塞管道和管件,给调火工作带来困难;

6、着火温度为600~650 ℃。

7、焦炉煤气含有H2(55~60%),CH4(23~27%),CO(5~8%),CO2(1.5~3.0%),N2(3~7%),O2(<0.5%),cmhn(2~4%);密度为0.45~0.50 Kg/Nm3。

3.油制气油制气是以石油(重油、轻油、石脑油等)为原料,在高温及催化剂作用下裂解制取。油制气按制取方法不同,可分为重油制气和轻油制气。重油制气又可分为重油蓄热裂解制气和重油蓄热催化裂解制气。重油蓄热裂解制气,每吨重油可产气500—600米3,热值约为33—38兆焦/米3(标准);重油蓄热

催化裂解制气,每吨重油可产气1100—1300米3,热值约为19—21兆焦/米3(标

准)。轻油制气工艺有多种制气方法可供选择。采用适宜的制气方法和各种工艺过程(如脱CO2、CO变换、甲烷化、增热、深度改质等)的组合,便可适应各种制气规模并能生产出各种燃烧特性的燃气。

轻油制气的原料选择范围很广,可以用石脑油、液化石油气、油田伴生气、天然气凝析油、炼油厂尾气、天然气、甲醇等为原料

油制气的主要成分为烷烃、烯烃等碳氢化台物,以及少量的一氧化碳,裂解后的副产品有苯、萘、焦油、炭黑等。生产油制气基建投资少,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机动性强,油制气既可作为城市燃气的基本气源,又可作为城市燃气供应高峰的调节气源。

常见三种燃气的爆炸极限如下:

天然气:5%~15%

焦炉煤气:4.5%~35.8%

液化石油气:2%~9%

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对比与展望

Open Journal of Nature Science 自然科学, 2019, 7(5), 398-405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19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eb12926263.html,/journal/ojns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eb12926263.html,/10.12677/ojns.2019.75049 Comparison and Prospect of Natural Gas Hydrate Exploitation Technology Tong Jia, Xinyan Wang, Yijie Shang Department of Roommate Engineering, Yanshan University, Qinhuangdao Hebei Received: Aug. 26th, 2019; accepted: Sep. 10th, 2019; published: Sep. 17th, 2019 Abstract Natural gas hydrate is a new type of clean energy, and has huge reserves in the seabed permafrost.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alleviate the energy crisis facing mankind and comply with the trend of world green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e formation and exploitation mechanism of natural gas hydrate have attracted worldwide attention. Up to now, only Mesoyaha gas field in Russia has been commercially exploited for gas hydrate,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exploitation technology of gas hydrate still needs further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several successful small-scale trial production methods are introduced and compared. Keywords Natural Gas Hydrate, Mining Technology, Comparison of Mining Methods 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对比与展望 贾童,王鑫炎,商一杰 燕山大学石油工程系,河北秦皇岛 收稿日期:2019年8月26日;录用日期:2019年9月10日;发布日期:2019年9月17日 摘要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新型清洁能源,且在海底冻土层储量巨大,对于缓解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以及顺应世界绿色发展潮流有重要意义,因此其形成和开采机理受世界广泛关注。截止到现在天然气水合物实现商采仅有俄罗斯麦索亚哈气田,这说明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技术仍需进一步发展。本文介绍了目前小规模试采成功的几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对比,以及对未来技术的发展做出展望。

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的详解

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的详解 2017年5月18日,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我国南海神狐海域宣布可燃冰试开采成功,实现连续8天稳定产气,标志着我国成为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少数几个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对此次试采成功发去贺电。贺电称,天然气水合物是资源量丰富的高效清洁能源,是未来全球能源发展的战略制高点。经过近20年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理论、技术、工程、装备的自主创新,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这是我国在掌握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是中国人民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标志性成就,对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此次试开采同时达到了日均产气一万方以上以及连续一周不间断的国际公认指标,不仅表明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和开发的核心技术得到验证,也标志着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综合实力达到世界顶尖水平。

一、各国天然气水合物的开发进程 海底天然气和水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可形成的一种类似状的可燃固态物质,称为天然气水合物,由于外貌极像冰雪或固体酒精,点火即可燃烧,有“可燃水”、“气冰”、“固体瓦斯”之称,在大陆边缘陆坡区等地区有较广泛发育。天然气水合物是20世纪科学考察中发现的一种新的矿产资源,早在1965年,前苏联就首次在西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带发现天然气水合物矿藏,并引起多国科学家的注意。 1971年,美国学者Stoll等人在深海钻探岩心中首次发现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并正式提出“天然气水合物”概念。1979年,DSDP第66和67航次在墨西哥湾实施深海钻探,从海底获得91.24米的天然气水合物岩心,首次验证了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矿藏的存在。2000年开始,可燃冰的研究与勘探进入高峰期,世界上至少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其中。

PA66物性参数 Vydyne 50BWFS

Vydyne 50BWFS物性表 概述:通用级PA66,用于符合挤出成型 流动性的改善降低了PA66等热塑性材料的加工时间、成本及能源消耗。在其它所有性能相近的情况下,拥有良好流动性的材料在注塑成型中比低流动性的常规材料更受青睐。高流动性意味着注塑或填充压力更低,所需合模力也更低。因此,加工者可以选择更小型的设备生产部件。众所周知,一台注塑成型设备越大,运营成本也就越高;因此,高流动性材料可以为厂商创造更高价值。更优异的流动性也意味着注塑温度更低。这可以带来两个好处:加工周期缩短使生产率提高,以及注塑成型能耗降低。由于高流动性PA66具备更优异的流动性,基本可以实现长流径。制模难度随之降低,注点数量相应减少,从而可以使用更少的昂贵的热流道喷嘴。巴斯夫测试结果表明用高流动性的生产部件所需加工温度更低,降温脱模更快,从而更快地从模具中取出部件。这使加工周期缩短了近30%,如果加工者使用高流动性材料,就可以降低加工温度,同时更早的改铸部件,一举两得,这样既节约了能源,又提高了生产效率。高能源效率特别适合对加工周期有更高要求的后整理工序。 聚酰胺PA66材料在制成后会完全变干。如暴露在潮湿空气中或浸泡在水中,这些模制品会吸水,其吸水速度取决于其所处的具体条件。在加速条件下,如调湿处理时,它们可在极短的时间内吸收一定数量的水分,从而改善模制品的各种特性,如抗冲强度等。聚酰胺6、聚酰胺66及共聚酰胺66/6的吸水量相对较大,因此必须进行调湿处理。但调湿处理对新制注塑PA66部件几乎没有作用,因此无需进行。此时,除需要满足特定的尺寸规格等例外情况外,调节处理没有任何意义。对干的PA66部件进行调湿处理旨在使其尽快吸水。标准操作是在标准实验室环境(23℃/相对湿度50%)下,将部件的水分含量调节处理至平衡值。也可在其他气候条件(给定温度和相对湿度)下将部件的水分含量调节处理至平衡值。除非部件始终浸泡在水中,水分含量将无法达到最大值。但在操作实践中,只有在23℃/相对湿度50%条件下的水分含量平衡值才具有实际意义。吸水使干的聚酰胺部件的特性和尺寸变化增大。如在使用条件下发生吸水,对于很多应用来说,变化都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使用中将经受高弹性形变及高冲击荷载

LNG 车辆运输操作规程

LNG液化天然气槽车注意事项 安全注意事项 1、装车前接受装车现场人员的安全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装液操作。 2、装卸液体时系统管路及罐体内含氧量要≤2%。 3、进入任丘北部门站严禁烟火,不能携带香烟、打火机等易燃易爆物品,手机必须关机。 4、进入装置区必须劳保着装,严禁穿订铁钉的皮鞋及产生静电的服装进入装车区。 5、在装车区严禁使用黑色金属(铁器)敲打,以防产生火花,必要时可用木、橡胶或铜榔头等。 6、车辆进出北部门站必须按北部门站管理规定办理手续,经允许后方可进入,车辆必须遵守指定路线缓慢行驶。 7、车辆进入装置区必须携带防火帽。 8、车辆装液时必须熄火,停靠稳当,顶好防滑木,接好地线,不允许有装液作业时启动车辆或进行车辆检修。 9、司乘人员未经允许不得随意在其他生产区走动,不得随意操作和车辆无关的阀门。 10、如遇暴雨雷电等恶劣天气,不得进行装液作业。 11、车况良好,安全附件齐全完好(包括阻火器、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真空阀、灭火器等)。 12、LNG罐箱装液不能超过安全液位(以地泵为主,液位计普遍不准。)其压力必须在允许范围内(加液前门站要求我们压力要排到0.35MPa左右)(≤0.1MPa),罐箱管路、阀门无泄漏。 13、车辆运行时,应保持匀速行驶,避免紧急制动。注意与前车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按规定路线行驶,严禁违章超车。 14、押运员必须随车押运,不得携带其他危险品,严禁搭乘其他人员,严禁吸烟。 15、驾驶员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应随时观察压力表压力,当压力表读数接近安全阀排放值时,应将车开到人烟稀少、无流动人员、车辆,空旷无明火处,打开放空阀,进行排气卸压。16、如行驶途中发生故障,应及时检修,但如需要较长的时间或故障程度有可能危及安全时,应立即将槽车转移到安全场地(人烟稀少、无流动人员、车辆,空旷无明火处),联系专业人员进行检修。 17、槽车的停放应严格遵守交通安全管理规定。途中停车休息时,驾驶员和押运员不得同时离开车辆。 18、通过隧道、涵洞、立交桥等必须注意标高并减速行驶。 19、重车行驶应避开闹市区和人口稠密区。禁区行驶办理通行证,限速行驶,不得停靠在机关、学校、厂矿、仓库和人口稠密处。 20、停车位置应通风良好,不得在烈日下长时间暴晒(卸液时最好要求在阴凉通风处)。 21、槽车如长时间不用,应将罐内的液体放掉并保持余压(出车前或者会场后必须检查车辆压力)。 罐车的装、卸液注意事项: 1、罐车进入装液区,认真检查现场,确认附近有无明火。将罐车停放在装卸站指定的安全作业地点,熄灭发动机并用手闸制动切断汽车电源总开关,同时在车底打好掩木。将充装点的接地导线与罐车相连。 2、认真检查罐车所有的管道和管接头连接是否牢靠,阀门和电气开关的位置是否正确,确

天然气水合物Natural Gas Hydrate

天然气水合物Natural Gas Hydrate 天然气水合物(Natural Gas Hydrate,简称Gas Hydrate)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可燃冰”或者“固体瓦斯”和“气冰”。 天然气水合物甲烷含量占80%~99.9%,燃烧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小得多,而且储量丰富,全球储量足够人类使用1000年,因而被各国视为未来石油天然气的替代能源。 天然气水合物赋存于水深大于100-250米(两极地区)和大于400-650米(赤道地区)的深海海底以下数百米至1000多米的沉积层内,这里的压力和温度条件能使天然气水合物处于稳定的固态[1]。 目前,3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进行“可燃冰”的研究与调查勘探,最近两年开采试验取得较大进展。我国计划于2015年在中国海域实施天然气水合物的钻探工程,将有力推动中国“可燃冰”勘探与开发的进程。 天然气水合物是指由主体分子(水)和客体分子(甲烷、乙烷等烃类气体,及氮气、二氧化碳等非烃类气体分子)在低温(-10℃~+28℃)、高压(1~9MPa)条件下,通过范德华力相互作用,形成的结晶状笼形固体络合物其中水分子借助氢键形成结晶网格,网格中的孔穴内充满轻烃、重烃或非烃分子。水合物具有极强的储载气体能力,一个单位体积的天然气水合物可储载100~200倍于该体积的气体量。 组成结构 编辑 天然气水合物(Natural Gas Hydrate,简称Gas Hydrate),也称为可燃冰、甲烷水合物、甲烷冰、天然气水合物、“笼形包合物”(Clathrate),分子式为:CH4·nH2O,现已证实分子式为CH4·8H2O。。因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可燃冰”(英译为:Flammable ice)或者“固体瓦斯”和“气冰”。形成天然气水合物有三个基本条件:温度、压力和原材料。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白色固体物质,有极强的燃烧力,主要由水分子和烃类气体分子(主要是甲烷)组成,它是在一定条件(合适的温度、压力、气体饱和度、水的盐度、PH值等)下由水和天然气在中高压和低温条件下混合时组成的类冰的、非化学计量的、笼形结晶化合物(碳的电负性较大,在高压下能吸引与之相近的氢原子形成氢键,构成笼状结构)。一旦温度升高或压强降低,甲烷气则会逸出,固体水合物便趋于崩解。 “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在0℃和30个大气压的作用下结晶而成的“冰块”。“冰块”里甲烷占80%~99.9%,可直接点燃。可用mCH4·nH2O来表示,m代表水合物中的气体分子,n为水合指数(也就是水分子数)。组成天然气的成分如CH4、C2H6、C3H8、C4H10等同系物以及CO2、N2、H2S等可形成单种或多种天然气水合物。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主要气体为甲烷,对甲烷分子含量超过99%的天然气水合物通常称为甲烷水合物(Methane Hydrate)。每单位晶胞内有两个十二面体(20 个端点因此有20 个水分子)和六个十四面体(tetrakaidecahedra l)(24 个水分子)的水笼结构。其水合值(hydratation value)20 可由MAS NMR 来求得。甲烷气水包合物频谱于275 K 和3.1 MPa下记录,显示出每个笼形都反映出峰值,且气态的甲烷也有个别的峰值。 理化性质 编辑 天然气水合物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要小得多。1立方米可燃冰可转化为164立方米的天然气和0.8立方米的水。开采时只需将固体的“天然气水合物”升温减压就可释放出大量的甲烷气体。

空气物性参数表

空气物性参数表 工程热力学研究的对象是热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规律和方法,以及提高转化效率的途径。热力学第一定律说明了能量在传递和转化时的数量关系,即某一物体失去的热量必然等于另一物体所得到的热量。热力学第二定律是研究能量传递和转移过程进行的方向、条件和深度等规律问题,其中最根本的是关于方向的问题。热不可能自发地、不付代价地、从低温物体传至高温物体。 1. 导热:也称热传导,是指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时,依靠分子、原子及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例如,物体内部热量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递到温度较低的部分,以及温度较高的物体把热量传递给与之接触的温度较低的另一物体都是导热现象。 2. 热对流:简称对流,是指流体内部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冷热流体相互掺混而引起的热量传递现象。热对流现象仅能发生在流体内部,而且必然伴随有导热现象。 3. 热辐射:物体通过电磁波来传递能量的方式称为辐射。物体会因各种原因发出辐射能,其中因热的原因而发出辐射能的现象称为热辐射。(由物体表面直接向外界发射可见和不可见射线,在空间传递能量的现象称为热辐射。它是一种非接触传递能量的方式。)

4. 温度:是指物体冷热的程度。是指物质微观粒子(分子、电子等)热运动激烈程度的衡量。 5. 导热系数λ(导热率):它表示物质导热能力的大小。由实验取得。单位:W/m.℃ 6. 换热系数α(放热系数、给热系数):表示当流体与壁面间的温差为1℃时,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放热系数的大小反映出对流换热过程的强烈程度。单位:W/m2.℃ 7. 传热系数k:传热温差为1℃时,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它反映传热过程的强烈程度。单位:W/m2.℃ 8. 导温系数α(热扩散率):表示物体中热扩散的快慢程度。是材料传播温度变化能力大小的指标。α=λ/ρc 由实验取得。单位:m2/s 9. 热阻Rt:热转移过程中的阻力称为热阻。Rt=△t/Q 10. 比热c:物体温度升高1度所需的热量叫热容,单位物量的物体温度升高1度所需的热量叫比热容,简称比热。根据计量物量的单位不同,有质量比热、容积比热、摩尔比热之分。质量比热单位:kJ/kg.℃;

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进展

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进展 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进展 摘要: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继煤,石油与天然气等能源之后的新型能源物质,它被誉为21世纪最清洁的能源物质。本文章介绍了天然气水合物的概念以及形成条件,追溯了天然气水合物的发展历程。重点分析了国内外的研究情况,这为指导我国天然气水合物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对于人类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还存在着一些难关有待于我们去探索。 关键词:天然气水合物进展能源物质意义探索 一、引言 1.1天然气水合物的概念 天然气水合物就是我们熟称的“可燃冰”或者固体“瓦斯”是因为它的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燃烧。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与水在一定的高亚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似冰状的结晶物质,其主要是分布在深海沉积物和陆域的永久冻土,岛屿的斜坡地带等地域。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的一次科学考察中发现的矿产资源,虽然其成分与天然气相似但是较之更为纯净,开采时只需要将固体的“天然气水合物”升温减压就可以释放出大量的甲烷气体。天然气水合物作为一种新型的高效能源当之无愧的被誉为“21世纪最具有商业开发前景的战略资源”。 1.2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条件及优点 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子结构式为CH4?8H2O,其分子结构就像一个一个由若干水分子组成的笼子。形成可燃冰有三个基本条件:温度,压力和原材料。首先需要低温的环境,天然气水合物在在0―10℃时生成,在超过20℃的温度时便会分解。其次需要高压的条件:在0℃时只需要30个大气压就可以满足可燃冰的生成然而在海洋深处,30个大气压是很容易满足的并且气压越大水合物越不容易分解。最后充足的气源是必不可少的。在海底深处经常会有很多有机物的沉淀,这些有机物质中含有丰富的碳,经过生物转化后可以产生充足的气源。

液化天然气汽车的结构及发展(通用版)

液化天然气汽车的结构及发展 (通用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283

液化天然气汽车的结构及发展(通用版) 一、液化天然气特点及其发展 液化天然气(LNG)工业是天然气加工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和发展,形成了生产、储存、海运、接收、再汽化供应用户、冷量利用、调峰等一系列完整的工业,并已步入成熟期,这便为采用LNG作为汽车燃料提供了先决条件。 1.液化天然气的特点 液化天然气(LNG)是对地质开采的含90%以上甲烷(CH4 )的天然气气体通过“三脱”净化处理(脱水、脱烃、脱酸),实施液化处理而成,其主要成份为液体甲烷。在液化处理过程中,主要采用的工艺是利用膨胀制冷工艺,使天然气气体中的甲烷成份在-162℃液化分离,形成液化天然气的主导成份。液化后的体积比气

态体积减少625倍左右。 LNG的分子量和H/C比均与CNG基本相同,只是LNG通过深冷前的预处理,几乎除尽了天然气中的全部杂质;而后的深冷液化处理通常又可分离出不同液化点的重烃类成份和其它气体成份。因此,LNG实际上是纯度较高和获得良好净化的液体甲烷。 天然气液化作为天然气工程的处理途径之一,是由其独特的优点所决定的。尽管天然气液化工艺比较复杂,但它良好的储运特性和使用性能,使其在天然气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天然气液化便于实现经济、可靠的运输,提高储运效率,减少占有体积;LNG汽化过程中释放大量的冷量,可以利用和回收,实现能量的转化利用;天然气低温液化还可以分离出极为有用的化工原料和燃料,使液化天然气成为一些化工产品的连带副产品,如氦气联产、氢气联产以及硫化氢联产等。 LNG可作为优质的车用燃料,与汽油相比,它具有辛烷值高,抗爆性好、燃烧完全、降低运输成本等优点;即使与压缩天然气(CNG)相比,它也具有储存效率高、加一次气行驶路程远,车装钢瓶压力

天然气水合物物化性质

天然气水合物物化性质 在自然界发现的天然气水合物多呈白色、淡黄色、琥珀色、暗褐色亚等轴状、层状、小针状结晶体或分散状。它可存在于零下,又可存在于零上温度环境。从所取得的岩心样品来看,气水合物可以以多种方式存在:①占据大的岩石粒间孔隙;②以球粒状散布于细粒岩石中;③以固体形式填充在裂缝中;或者为④大块固态水合物伴随少量沉积物。 气水合物与冰、含气水合物层与冰层之间有明显的相似性:①相同的组合状态的变化——流体转化为固体;②均属放热过程,并产生很大的热效应——0℃融冰时需用0.335KJ的热量,0~20℃分解天然气水合物时每克水需要0.5~0.6KJ的热量;③结冰或形成水合物时水体积均增大——前者增大9%,后者增大26%~32%;④水中溶有盐时,二者相平衡温度降低,只有淡水才能转化为冰或水合物;⑤冰与气水合物的密度都不大于水,含水合物层和冻结层密度都小于同类的水层;⑥含冰层与含水合物层的电导率都小于含水层;⑦含冰层和含水合物层弹性波的传播速度均大于含水层。 天然气水合物中,水分子(主体分子)形成一种空间点阵结构,气体分子(客体分子)则充填于点阵间的空穴中,气体和水之间没有化学计量关系。形成点阵的水分子之间靠较强的氢健结合,而气体分子和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为范德华力。 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天然气水合物结构有三种,即结构 I 型、结构 II 型(图1)和结构H型。结构 I 型气水合物为立方晶体结构,其在自然界分布最为广泛,仅能容纳甲烷(C1)、乙烷这两种小分子的烃以及N2、CO2、H2S等非烃分子,这种水合物中甲烷普遍存在的形式是构成CH4·5.75H2O的几何格架;结构 II 型气水合物为菱型晶体结构,除包容C1、C2等小分子外,较大的“笼子”(水合物晶体中水分子间的空穴)还可容纳丙烷(C3)及异丁烷(i-C4)等烃类;结构H型气水合物为六方晶体结构,其大的“笼子”甚止可以容纳直径超过异丁烷(i-C4)的分子,如i-C5和其他直径在7.5~8.6A之间的分子(表1)。结构H型气水合物早期仅存在于实验室,1993年才在墨西哥湾大陆斜坡发现其天然产物。 II 型和H型水合物比 I 型水合物更稳定。除墨西哥外,在格林大峡谷地区也发现了 I 、 II 、H型三种气水合物共存的现象。 表1 墨西哥湾巴什山三种气水合物伴生气体及烃类组成(体积百分比)[2] 样品 C1 C2 C3 i-C4 n-C4 i-C5 n-C5 水合物(H) 21.2 9.5 7.5 2.5 17.5 41.1 0.8 排放气体 88.0 8.0 2.1 0.3 1.2 0.4 <0.1 排放气体 88.0 7.5 2.2 0.5 1.1 0.6 <0.1 水合物( I ) 71.8 3.4 18.8 5.7 0.3 N.D N.D 水合物( II ) 73.9 4.9 16.3 4.6 0.2 N.D N.D N.D=未检测到 在一定的温压条件下,即在气水合物稳定带(HSZ)内,气水合物可以稳定存在,如果脱离HSZ水合物就会分解。气水合物一般随沉积作用的发生而生成,随着沉积的进一步进行,稳定带基底处的水合物由于等温线的持续变化而分解。孔隙中的水达到饱和后会产生游离气体,其向上运移到水合物稳定带并重新生成水合物。但是在离开HSZ后,人们发现天然气水合物仍具有相对的稳定性。Ershov和Yakushev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在一定晶体中生长的气体水合物,在大气压和零度以下可以保存好几天。他们认为水合物的初始分解导致在水合物样品的表面形成一层脱离的膜,其可减缓或很可能阻止水合物的进一步分解。Ershov和Yakushev(1992)将这一现象称为气水合物的自保性。加拿大马更些三角洲Taglu气田92GSCTAGLU钻孔中可见气水合物的发现,证实了自然界中气水合物具有自保性。这种水合物如薄冰层,其可在大气压条件和冻结温度以下稳定存在4小时。

LNG汽车都优势

LNG作为车用燃料的优势 1. 燃料优势 LNG是在超低温、低压条件下的液态天然气,作为车用燃料具有以下优点:ν组分纯净,不含水、二氧化碳、苯、硫等杂质和有害物质,排放性能优于CNG; ν能量密度大、续驶里程长,一次加气行驶里程可达500公里以上; ν占地少。由于LNG加气站的天然气是在液体状态下储存的,压力较低,与周边各种设施的安全距离大大缩短,占地仅有同等规模CNG加气站的1/3,这对城区内建站布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ν建站投资小、无大型动力设备、运营成本较低。如采用关键设备进口、通用设备国内配套的建设方式,一座日加气量20000Nm3的LNG汽车加气站投资约600万元,而且没有类似CNG加气站的大型动力设备,总装机功率一般在30kw以下,运营成本较低; ν不受天然气管网限制、便于长途运输。LNG加气站的运行模式类似于加油站,完全摆脱了对天然气管道的依赖,在同等载重能力下,LNG的运输能力是CNG的5~6倍。2. LNG汽车的主要特点 安全性:储供系统气压力大大低于CNG,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能;νν动力性:发动机怠速稳定,具有良好的起步、加速和爬坡性能,与原柴油机相当; 经济性:100%替代了柴油,经济效益明显;ν ν环保性:发动机噪音低,尾气排放可达到欧Ⅲ环保标准以上; ν气瓶自重轻,在同等装载能力下,重量只有CNG气瓶的1/4; LNG汽车与CNG汽车部分参数比较 比较项目CNG汽车LNG汽车说明 储存压力 MPa 20 1.6 LNG较CNG低一个数量级,更加安全。 续驶里程 km ~300 ≮500 按照正常配置计算。 气瓶自重 kg 800 195 都按续驶里程500公里算1。 加气速度 min ~15 ≯5 CNG加气速度受压力影响较大,速度不均衡,而LNG则不存在此类问题。2 1. 单车每百公里耗气按30Nm3计算,其中还未考虑气质组分的差别; 2. CNG压缩机能力和气库的压力储备是决定加气速度的关键因素,而加气高峰时这两项指标往往难以满足要求从而造成加气排队。 3. LNG汽车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根据对国内客运及部分货运车辆的摸底情况,对主要的运输车辆的年燃油消耗量、LNG单燃料汽车年燃气消耗量、燃油和燃气车辆的年燃料成本对比。 柴油车年燃料耗量测算1 年行驶里程(×104km) 百公里油耗2(L/hkm)8 10 12 15 18 20 16000 20000 24000 30000 36000 25 20000 25000 30000 37500 45000 30 24000 30000 36000 45000 54000 35 28000 35000 42000 52500 63000 40 32000 40000 48000 60000 72000 1. 由于车型和运营状况不同,大部分客货运输车辆的年耗油量应在此范围内; 2. 指平均的百公里燃油消耗。

互联网上的物性参数查询

互联网上的物性参数查询 1 化学工程师资源主页 该站点由西弗吉尼亚大学校友Christopher M.A.Haslego维护。该主页有非常丰富的化学工程方面的内容,其中包括一些查找物性数据比较好的站点:(https://www.360docs.net/doc/eb12926263.html,/physinternetzz.shtml) 1.1 物性数据((https://www.360docs.net/doc/eb12926263.html,/data.xls) 该数据库是浏览型数据库,含有470多种纯组分的物性数据,如分子量、冰点、沸点、临界温度、临界压力、临界体积、临界压缩、无中心参数、液体密度、偶极矩、气相热容、液相热容、液体粘度、反应标准热、蒸气压、蒸发热等。 1.2 聚合物和大分子的物理性质数据库(https://www.360docs.net/doc/eb12926263.html,/~athas/databank/intro.html) 该数据库是浏览型数据库。含有200多种线性大分子的物性数据,如熔融温度、玻璃转换温度、热容等。该站点不仅提供物理性质,还提供一些供估计物质物理性质的软件,如PhysProps from G&P Engineering、Prode's thermoPhysical Properties Generator(PPP)等。 1.3 https://www.360docs.net/doc/eb12926263.html,/~jrm/thermot.html 该站点可查294种组分的热力学性质,还可以根据Peng Robinson状态方程计算纯组分或混合物的性质:包括气液相图、液体与气体密度、焓、热容、临界值、分子量等数据。 1.4 https://www.360docs.net/doc/eb12926263.html,/ G&P Engineering是一个软件,提供物质的28种物理性质并估算其它18种物理性质。 2 由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开发的数据库 2.1 标准参考数据库化学网上工具书(https://www.360docs.net/doc/eb12926263.html,/chemistry/) 该数据库是一种检索型数据库,检索方法非常简单,可通过化学物质名称、分子式、部分分子式、CAS登记号、结构或部分结构、离子能性质、振动与电子能、分子量和作用进行检索,可检索到的数据包括分子式、分子量、化学结构、别名、CAS登记号、气相热化学数据、凝聚相热化学数据、液态常压热容、固态常压热容、相变数据、汽化焓、升华焓、燃烧焓、燃烧熵、各种反应的热化学数据、溶解数据、气相离子能数据、气相红外光谱、质谱、紫外/可见光谱、振动/电子能及其参考文献。 2.2 美国标准技术研究所物理网上工具书(https://www.360docs.net/doc/eb12926263.html,/) 该站点包括物性常数、原子光谱数据、分子光谱数据、离子化数据、χ-射线、γ-射线数据、放射性计量数据、核物理数据及其它数据库。 3 化学搜索器

1、项目名称陆域天然气水合物冷钻热采关键技术

1、项目名称:陆域天然气水合物冷钻热采关键技术 2、推荐单位意见 天然气水合物钻采是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中的世界性难题,本项目针对我国这一重大战略性技术储备需求,在科技部、国家外专局、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等部门的持续资助下,历经10年的技术攻关,攻克了孔底快速冷冻样品、泥浆强化制冷、耐低温泥浆和脉冲蒸汽控制等一系列技术难题,研发了国际上第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陆域冻土带天然气水合物冷钻热采关键技术。 本成果突破了国外对我国水合物钻探取样技术的封锁,在海拔4000m的木里盆地,利用本技术首次钻获了我国陆地天然气水合物样品,首次实现了陆地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使我国成为继俄罗斯和加拿大之后第三个开采水合物的国家,第四个钻获水合物的国家。还推广应用于海拔5000m羌塘盆地和-50℃的漠河盆地冻土带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探工程中,以及冻土区油气资源地质调查钻探中,未来还可应用于海洋水合物的钻采和冻土区油气资源的钻采,应用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本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18件(含美国发明专利2件),实用新型专利7件,软件著作权1件,发表学术论文73篇,其中SCI和EI收录30余篇,培养博士生18名,硕士生25名。总体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孔底冷冻取样技术和泥浆强化制冷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14年获教育部科技发明奖一等奖。 推荐该项目为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3、项目简介 天然气水合物储量巨大,主要埋藏在海底和陆地冻土带,由于特殊的地质成藏条件(高压和低温)和复杂的地表自然环境(海洋、高海拔地区、严寒地区),天然气水合物的钻采是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中的世界性难题。本项目针对我国这一重大战略性技术储备需求,在科技部、国家外专局、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等部门的持续资助下,历经10年的技术攻关,研发了国际上第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陆域冻土带天然气水合物冷钻热采关键技术。主要发明点:(1)首次发明了天然气水合物钻井泥浆强化制冷方法,提出了“动态强化制冷”新原理,研制了低温泥浆强化制冷系统和无机盐高聚物耐低温钻井泥浆体系,通过同轴泥浆逆向强化对流换热技术,突破了大流量钻井液动态强化实时制

空气物性参数表

物性参数: 物性参数主要是材料在制工方面能否达到要求的数据。不同材料有不同的物性参数。比如尼龙,就有很多数据要求,有冲击强度,拉伸强度,融溶指数等等。 传热学中的参数: 工程热力学研究的对象是热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规律和方法,以及提高转化效率的途径。热力学第一定律说明了能量在传递和转化时的数量关系,即某一物体失去的热量必然等于另一物体所得到的热量。热力学第二定律是研究能量传递和转移过程进行的方向、条件和深度等规律问题,其中最根本的是关于方向的问题。热不可能自发地、不付代价地、从低温物体传至高温物体。 1. 导热:也称热传导,是指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时,依靠分子、原子及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例如,物体内部热量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递到温度较低的部分,以及温度较高的物体把热量传递给与之接触的温度较低的另一物体都是导热现象。 2. 热对流:简称对流,是指流体内部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冷热流体相互掺混而引起的热量传递现象。热对流现象仅能发生在流体内部,而且必然伴随有导热现象。 3. 热辐射:物体通过电磁波来传递能量的方式称为辐射。物体会因各种原因发出辐射能,其中因热的原因而发出辐射能的现象称为

热辐射。(由物体表面直接向外界发射可见和不可见射线,在空间传递能量的现象称为热辐射。它是一种非接触传递能量的方式。) 4. 温度:是指物体冷热的程度。是指物质微观粒子(分子、电子等)热运动激烈程度的衡量。 5. 导热系数λ(导热率):它表示物质导热能力的大小。由实验取得。单位:W/m.℃ 6. 换热系数α(放热系数、给热系数):表示当流体与壁面间的温差为1℃时,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放热系数的大小反映出对流换热过程的强烈程度。单位:W/m2.℃,但是与导热系数不同,它不是物性参数。 7. 传热系数k:传热温差为1℃时,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它反映传热过程的强烈程度。单位:W/m2.℃ 8. 导温系数α(热扩散率):表示物体中热扩散的快慢程度。是材料传播温度变化能力大小的指标。α=λ/ρc 由实验取得。单位:m2/s 9. 热阻Rt:热转移过程中的阻力称为热阻。Rt=△t/Q 10. 比热c:物体温度升高1度所需的热量叫热容,单位物量的物体温度升高1度所需的热量叫比热容,简称比热。根据计量物量的单位不同,有质量比热、容积比热、摩尔比热之分。质量比热单位:kJ/kg.℃;容积比热单位:kJ/m3.℃;摩尔比热单位:kJ/mol.℃。定压比热用cp表示;定容比热用cv表示。

液化天然气汽车的结构及发展

编号:SM-ZD-13372 液化天然气汽车的结构及 发展 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液化天然气汽车的结构及发展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液化天然气特点及其发展 液化天然气(LNG)工业是天然气加工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和发展,形成了生产、储存、海运、接收、再汽化供应用户、冷量利用、调峰等一系列完整的工业,并已步入成熟期,这便为采用LNG作为汽车燃料提供了先决条件。 1. 液化天然气的特点 液化天然气(LNG)是对地质开采的含90%以上甲烷(CH ?)的天然气气体通过“三脱”净化处理(脱水、脱烃、脱酸),实施液化处理而成,其主要成份为液体甲烷。在液化处理过程中,主要采用的工艺是利用膨胀制冷工艺,使天然气气体中的甲烷成份在-162℃液化分离,形成液化天然气的主导成份。液化后的体积比气态体积减少625倍左右。 LNG的分子量和H/C比均与CNG基本相同,只是LNG 通过深冷前的预处理,几乎除尽了天然气中的全部杂质;而

氨气物性参数

1.别名·xx 液氨;Ammonia、Liquid amlllorlia. 2.用途 氮肥、铵盐、硝酸、尿素、丙烯腈、三聚氰酰胺、丙烯酰胺、氢氰酸、无机试剂、药品、染料、酸性中和剂、橡胶氧化剂、金属表面氮化、制冷剂、半导体用气体、氧化、氮化膜、化学气相淀积、标准气、校正气、在线仪表标准气。 3.制法 氢和氮在高温高压时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而得氨。 4.理化性质 分子量: 17.031熔点( 101.325kPa):-77.7℃沸点( 101.325kPa):-33.4℃液体密度(- 73.15℃, 8.666kPa):729kg/m3 气体密度(0℃, 101.325kPa): 0.7708kg/m3 相对密度(气体,空气= 1.25℃, 101.325kPa):

0.597比容( 21.1℃, 101.325kPa): 1.4109m3/kg 气液容积比: (15℃,100kPa):947L/L 临界温度: 132.4℃临界压力:11277kPa临界密度:235kg/m3 压缩系数: 压缩系数 压力kPa 300K380K420K580K 101.330. 99060.99660. 99780.9997 506.630. 94630.97850.985l 0.9954 1013.250. 88600.95730. 97030.9911熔化热(- 77.74℃,

6.677kPa): 331.59kJ/kg 气化热(- 33.41℃, 101.325kPa): 1371.18kJ/kg 比热容( 101.33kPa,300K): Cp= 2159.97J/(kg·K) 比热比(气体, 46.8℃, 101.325kPa): CP/Cv= 1.307 蒸气压(-20℃): 186.4kPa(0℃): 410.4kPa(20℃):829,9kPa粘度(气体,20℃,101.325kPa): 0.00982mPa·s(液体,- 33.5℃):

利用aspen-plus进行物性参数的估算

1 纯组分物性常数的估算 1.1、乙基2-乙氧基乙醇物性的输入 由于Aspen Plus 软件自带的物性数据库中很难查乙基2-乙氧基乙醇的物性参数, 使模拟分离、确定工艺条件的过程中遇到困难, 所以采用物性估算的功能对乙基2-乙氧基乙醇计算。 已知: 最简式:(C6H14O3) 分子式:(CH3-CH2-O-CH2-CH2-O-CH2-CH2-OH) 沸点:195℃ 1.2、具体模拟计算过程 乙基2-乙氧基乙醇为非库组分,其临界温度、临界压力、临界体积和临界压缩因子及理想状态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标准吉生成热、蒸汽压、偏心因子等一些参数都很难查询到,根据的已知标准沸点TB,可以使用aspen plus软件的Estimation Input Pure Component(估计输入纯组分) 对纯组分物性的这些参数进行估计。 为估计纯组分物性参数,则需 1. 在 Data (数据)菜单中选择Properties(性质) 2. 在 Data Browser Menu(数据浏览菜单)左屏选择Estimation(估计)然后选Input(输入) 3. 在 Setup(设置)表中选择Estimation(估计)选项,Identifying Parameters to be Estimated(识别估计参数) 4. 单击 Pure Component(纯组分)页 5. 在 Pure Component 页中选择要用Parameter(参数)列表框估计的参数 6. 在 Component(组分)列表框中选择要估计所选物性的组分如果要为多组分估计

选择物性可单独选择附加组分或选择All(所有)估计所有组分的物性 7. 在每个组分的 Method(方法)列表框中选择要使用的估计方法可以规定一个以上的方法。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打开一个新的运行,点击Date/Setup 2、在Setup/Specifications-Global页上改变Run Type位property Estimation

陕汽LNG天然气车简介(1)

陕汽LNG天然气系列重卡简介 陕汽天然气重卡早在2005年年初就开始研发生产,是专为天然气运输行业用户量身打造的国内首款天然气重卡产品,该产品具有动力强劲、节能环保、经济效益明显等特点。 随着天然气重卡的进一步发展,2006年年底,科技部“十一五”期间863计划——“关于重型LNG商用车产品开发”的项目,陕汽顺利通过项目申请答辩,并于2007年着手该项目的实施及各项试验,到目前为止,重型LNG商用车产品开发项目的产品车已经试制成功并先后在深圳盐田港和海南进行了长达一年的各项试验,在新疆、河南已经实现批量销售。 陕汽LNG重卡产品成熟、可靠,我公司09年3月份推出09款新型天然气重卡产品,在产品外观及驾驶室内饰均做了较大的改进,产品更加人性化,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舒适度和可靠性。陕汽德龙F2000牵引车的售后服务更是让用户无担忧,18个月不限里程保修期是国内重卡行业独一无二的。 09款F2000新内饰照片: 09款钛合金仪表台 09款钛合金仪表台拥有陕汽、德国MAN、潍柴动力、美国康明斯、法士特、汉德车桥等当今行业最优秀的黄金产业链,两个世界品牌三个中国名牌,形成从技术到研发,从供应到生产,从销售到服务、从国内到国际的完整产业体系。 发动机

此款LNG牵引车发动机共有三种马力段供用户选择,潍柴300、350、380马力,天然气发动机采用电控喷射、高能点火等先进技术,针对使用工况进行系统优化,采用成熟度极高的柴油机本体作为基础件;采用国际知名品牌的电控燃气系统;采用加速传感器、电控调节增压压力,配备专用增压系统,在低转速输出大扭矩,起步加速动力充沛,在标准载重车领域,动力可与同等功率柴油机媲美。 变速器 陕汽重卡全面匹配法士特变速箱,法士特变速箱采用世界领先的主副箱双中间轴结构和具有最高齿轮重合度的细高齿传动设计:双中间轴结构使得齿轮受力降低50%,只承受1/2载荷力,可靠性大幅提高;国际领先的细高齿设计,带来了大于2的齿轮啮合重合度,单齿面受力的降低意味着整个变速箱传扭能力成几何倍数增加,使用寿命得以大幅延长,法士特变速箱是最适合中国运输环境的变速箱。 转向轴及驱动桥 陕汽13吨级军用斯太尔双级桥桥是国内承载能力最强的双级减速驱动桥,抗冲击载荷试验131.8万次不断裂(国家标准为80万次),轮间差速锁设计可确保车辆独步恶劣路况应付各种险情。速比有4.42、4.8、5.73、6.72。 陕汽汉德13吨级MAN技术单级减速桥,全部MAN技术开发,技术国内领先;桥壳采用有限元分析,并进行了优化设计,保证了桥壳整体承载能力;轴头焊接采用美国、德国真空电子束焊先进工艺,保证桥壳的可靠性。MAN技术单级桥较斯太尔双级桥具有更高的传动效率(节油),有着最佳的速度(车速高)和油耗表现。速比有3.7、4.11、4.625。 德龙F2000转向前轴标配汉德曼技术7.5吨前轴,驱动桥可根据用户实际使用需求选择双级桥或单极桥。 轮胎 牵引车标配12.00-20斜交胎(俗称尼纶胎),用户可选装11.00-20斜交胎,11.00R20、12.00R20子午线胎(俗称钢丝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