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发出富锂锰基动力电池正极材料 1380Wh/kg以上的比能量密度

合集下载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摩尔体积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摩尔体积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摩尔体积1. 引言1.1 背景介绍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是一类应用广泛的电池正极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环保无污染等优点。

随着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的迅速发展,对于电池材料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摩尔体积作为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一个重要性质,直接影响着电池的性能。

对于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摩尔体积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在过去的研究中,人们广泛关注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比容量、电导率等性能指标,而对于摩尔体积的研究相对较少。

摩尔体积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对材料的结构变化、离子输运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深入了解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摩尔体积特性,对于提高电池的循环性能、安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将重点关注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摩尔体积特性,探讨摩尔体积与电池性能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优化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电池性能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2000字】1.2 研究意义当前,随着电动车、储能系统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电池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研究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摩尔体积及其与电池性能之间的关系,可以为新型电池材料的设计和合成提供重要参考,为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

深入研究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摩尔体积的影响因素和测定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研究意义】2. 正文2.1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特点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是一类在锂离子电池中广泛应用的材料,具有以下特点:1. 高能量密度: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比能量,可以实现电池的高能量密度,使电池具有更长的续航能力。

2. 良好的循环性能: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能够保持电池较长时间的稳定性能。

3. 安全性高:与其他正极材料相比,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不易发生热失控等意外情况。

4. 低成本: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原材料相对容易获取,生产成本相对较低,有利于电池的商业化应用。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良好循环性能、高安全性、低成本和良好的热稳定性等特点,使其成为锂离子电池中一类重要的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研究现状

锂离子电池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研究现状

锂离子电池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研究现状摘要:科技的不断发展带来无数的便利与逐渐增高的能量需求,传统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对高能量密度电池的需求,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则因为高比容量成为了研究热点。

本文主要介绍了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晶体结构与反应机理,重点分析了该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不足,列举了当前研究较为热门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改性方法。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富锂锰基;改性化石能源的不可再生与对环境较不友好的缺陷推动着人类不断寻求着更为清洁与便利的新能源,锂离子电池便是人类不断发展研究出的一个方向。

锂离子电池因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与容量,被广泛地运用于各个领域之中,但随着锂离子电池不断地被运用于各行各业,传统锂离子电池比容量不足的局限性也体现出来。

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很大程度取决于正极材料,因此具备远超常规锂离子电池的比容量的富锂锰基锂离子电池开始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被认定为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1]。

虽然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相比传统锂离子正极材料大大提升了比容量,但是富锂锰基锂离子电池也存在着首次库伦效率低、严重的容量衰减与倍率以及循环性能差的不足,限制了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商用[2]。

为了改进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性能推动其商用化,现在许多学者均在研究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改性,本文将从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为基础分析,并介绍当前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改性的研究现状。

1富锂锰基正极材料1.1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结构结构是决定材料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对于LRM(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结构两种认可度较高的学说是单相固溶体模型与两相纳米复合体模型。

单相固溶体是早期研究常使用的模型,该模型下的LRM晶格参数的变化规律符合Vegard定律,被认为是由LiTMO2与Li2MnO3组成的固溶体。

固溶体模型理论的不足之处在于未能解释LRM过渡金属层中锂与过渡金属原子比例为1/2的客观事实。

两相纳米复合体模型是近期更受认可的结构,这一模型下的LRM由菱方晶系的相与单斜晶系的相组成,化学式可表示为x Li2MnO3(1–x)LiTMO2(TM=Ni,Co,Mn...)。

富锂锰基材料简介

富锂锰基材料简介

富锂锰基材料简介富锂锰基材料是一种新型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和较高的能量密度。

它由锂离子和锰离子组成的复合材料,在电池中起到储存和释放锂离子的重要作用。

富锂锰基材料的主要成分是锰氧化物,其中锰离子具有多种氧化态,可以在充放电过程中反复转变,从而实现锂离子的储存和释放。

与传统的钴酸锂材料相比,富锂锰基材料具有较高的储锂容量和较低的成本,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领域。

富锂锰基材料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即单位质量材料可以储存更多的锂离子。

这意味着电池可以以相同体积和重量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从而延长电池的使用时间。

其次,富锂锰基材料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即在多次充放电循环中能够保持较高的电化学性能,不易发生容量衰减。

这使得电池具有更长的寿命和更稳定的性能。

此外,富锂锰基材料还具有较低的价格和丰富的储存资源,使得其在电池市场上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

然而,富锂锰基材料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锰离子具有多种氧化态,容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电池内部产生较大的电阻,并且在高温和高电流密度下容易发生热失控现象。

此外,富锂锰基材料的循环寿命相对较短,容易发生容量衰减,限制了其在某些高端应用领域的使用。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研究人员一直在不断改进富锂锰基材料的性能。

他们通过控制材料的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优化材料的电导率和离子扩散性能,以提高电池的性能稳定性和循环寿命。

此外,他们还开发了一些复合材料和涂层技术,用于改善富锂锰基材料的热稳定性和安全性能。

在未来,富锂锰基材料有望在电动汽车、储能系统和便携式电子设备等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富锂锰基材料的性能将进一步提高,其在电池领域的地位将逐渐巩固。

相信通过持续的研究和创新,富锂锰基材料将成为未来锂离子电池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可能性。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实际应用研发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实际应用研发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实际应用研发发布时间:2022-02-16T11:37:17.011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8期作者:林子琦[导读]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在循环过程中的容量不可逆衰减,是限制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

广东省江门市科恒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529040摘要: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在循环过程中的容量不可逆衰减,是限制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

而富锂锰基正极材料近年来在实验室中放电比容量上限不断被突破,但其具有极高的比容量的同时也具有较高的首次不可逆容量损失、较低的循环寿命和倍率性能以及循环过程中较为严重的电压衰减。

本文提供了一种能平衡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优缺点的实际应用研发,0.1C放电比容量为127-135 mAhg-1,具有超长寿命的特点,且在循环过程中容量不断上升,在3.0-4.3V下纽扣电池以1C倍率循环300周容量保持率为106-110%。

同时首次不可逆容量损失和循环电压降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关键词:富锂锰基正极材料;长循环寿命;实际应用一、介绍自从1990年锂离子电池首次商业化应用以来,锂离子电池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为了应对工业和社会未来的挑战,锂离子电池的性能需要进一步发展,例如电池的安全性、电池性能(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倍率性能)的改进以及生产成本的降低等[1]。

这些性能与锂离子电池各组成部分的性能直接相关,尤其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性能至关重要。

富锂层状氧化物的研究最早开始于1991年[2],经过科学界不断地研究,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放电比容量不断被突破极限,但高容量的同时却带来了难以克服的缺点,例如较高的首次不可逆容量损失、循环容量损失和电压降,限制了该材料的实际应用[3]。

因此,本文设计了一种通过一步合成的新型、无钴、长循环寿命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LMRO以及Zr和Al掺杂的LMRO-ZA,因无钴、低镍的特性具有低毒性,高安全性和低成本的优点,且利用该材料结构在低压范围内循环时锂离子不断扩散以维持结构稳定性的特点,发挥该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超长循环稳定性的优势。

富锂锰基与三元 磷酸铁锂

富锂锰基与三元 磷酸铁锂

富锂锰基材料与三元材料:电池正极材料的明日之星在能源领域,正极材料的选择对于电池的性能和寿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随着电动汽车、移动设备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高能量密度、长寿命且安全性能良好的电池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在这个背景下,富锂锰基材料与三元材料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这两种材料各有其特点和优势,为未来的电池市场提供了无限可能。

首先,我们来看看富锂锰基材料。

这种材料具有高的比容量和良好的循环性能,是新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的理想正极材料。

与传统的锂离子电池相比,富锂锰基材料的能量密度更高,成本更低,安全性能更好,循环寿命更长。

这使得它成为了最有希望替代现有商用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

然而,富锂锰基材料也存在一些问题。

在充放电过程中,它会形成尖晶石相和层状相之间的相互转变。

这种相转变会导致体积变化,从而影响其电化学性能。

此外,富锂锰基材料的制备工艺复杂,也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三元材料。

这种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良好的安全性和循环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子设备等领域。

三元材料中,镍、钴、锰的比例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实现不同的性能要求。

这种灵活性使得三元材料在市场上备受欢迎。

同时,三元材料的能量密度高,可以提供更长的续航里程。

这对于电动汽车来说尤为重要。

此外,三元材料的制备工艺相对简单,成本相对较低,也使其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尽管如此,三元材料的安全性略低于富锂锰基材料。

这使得它在一些高安全性能要求的应用领域中受到限制。

但是,通过改进制备工艺和材料设计,三元材料的安全性能有望得到提升。

除了富锂锰基材料和三元材料外,还有磷酸铁锂等其他正极材料。

磷酸铁锂具有高安全性和长寿命的特点,被广泛用于动力电池和储能领域。

其优点包括安全性高、寿命长、易回收等。

然而,磷酸铁锂的能量密度相对较低且制造成本较高,这限制了其在某些领域的应用。

总的来说,富锂锰基材料、三元材料和磷酸铁锂各有其优缺点。

在选择正极材料时,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和需求进行选择和使用。

锂离子电池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改性方法综述

锂离子电池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改性方法综述

锂离子电池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改性方法综述摘要:文章介绍了锂离子电池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分析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存在的缺点。

重点综述了四种改性方法:体相掺杂、材料尺寸改变、表面酸处理和表面包覆。

本文分析了不同改性方法的优缺点及目前国内外研究情况,对今后进一步改性研究提供设计思路和纲领。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富锂锰基改性方法1引言20世纪80年代,J.B.Goodenough 团队申请了关于钴酸锂(LiCoO2)正极材料的专利,从此开启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在动力电池的霸主地位[1]。

经过数十年的研究,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三大发展特点[2]:一、向绿色无污染方向发展;二、比能量密度大的正极材料成为主流;三、具有优异电化学性能复合正极材料成为风向标。

具有高能量密度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无疑成为符合三大发展特点的最佳选材。

2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是在研发锰基材料基础上形成的,该材料是由层状Li2MnO3与层状材料LiMO3 (M=Ni,Co,Mn)形成的固溶体。

1997年,Numata科研组发表文章提出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具有高比容量密度以及优良的循环稳定性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成为又一关注焦点[3]。

与单一的层状正极材料相比较,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过渡金属层中含有更多的锂,从材料微结构上看,过量的锂不但可以防止材料在高温烧结过程中锂盐挥发导致的锂空位,而且原子半径较小的锂可以进入晶格间隙形成固溶体。

其组成形式为 Li[Li(1−x)/3Mn(2−x)/3Ni x/3Co x/3]O2。

在充电至4.8V时表现出280mAh g-1左右的初始放电容量,几乎是目前所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实际容量的2倍,于是成为继镍钴锰三元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上得到成功运用后的又一研究热点。

其结构如图1所示。

图1富锂锰基正极材料中的Li2MnO3和LiMO2相的结构示意图[3]虽然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异性能,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4]:1)首次循环的不可逆容量损失大,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只有在电压大于4.5V 时,才能表现出高充放电比容量,然而位于其层状结构中过渡金属层中的Li+以Li2O从结构中净脱出,同时伴随O2的产生和结构的重排,而这部分净脱出的Li2O无法再回到晶格中,产生了较大的不可逆容量及较低的首次充放电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研发出富锂锰基动力电池正极材料 1380Wh/kg
以上的比能量密度

 11月22日,电池中国网从国家科技部网站获悉,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
支持下,北京大学夏定国教授团队开展新型高比能锰基正极材料研究,突破
了掺杂、包覆、纳米形貌等传统改性方法的限制,将LiMO2相与单层
Li2MnO3相复合制备出了一种O2构型的富锂锰基动力电池正极材料。

据悉,这种正极材料具有400mAh/g以上的放电比容量和1380Wh/kg
以上的比能量密度,为开发比能量大于500Wh/kg的新型锂离子电池提供了
可能,是目前国内外已报道的具有最高比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富锂锰基正
极材料。

该研究为新型高比能量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设计思路提供了新的方向,
并突破了国外层状富锂锰基材料专利(O3构型)的限制,对于我国锂离子动
力电池产业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研究成果“A High-Capacity O2-Type
Li-Rich Cathode Material with a Single-Layer Li2MnO3 Superstructure(一种
具有单层Li2MnO3超结构的高容量O2构型富锂材料)”已于2018年3月在
Advanced Materials(《先进材料》)上发表。

今年8月,在工信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20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