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生长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
棉花高产种植栽培技术

棉花高产种植栽培技术
棉花种植及栽培过程中,要想实现最终的棉花高产,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种植和栽培的技术环节。
1.培肥地力,施足落肥。
每亩应施有机肥3000公斤,过磷酸钙40-50公斤,有条件的铺施饼肥40-50公斤,碳铵40-50 公斤。
深耕地25厘米左右。
2.提早播种,促苗早发。
利用地膜覆盖和营养钵育苗移栽种植技术,提早播种,增加棉花早期叶面积。
并要精选良种,处理好种子。
3.搞好田间管理。
抓好浇水、施肥、治虫、整枝4个主要环节。
蕾期和花铃对水很敏感,遇旱要及时浇水,大雨要排水防涝,后期如遇秋旱,8月到9月上旬应浇两遍水以增加铃重。
迫肥应掌握“少施苗肥,稳施蕾肥,重施花铃肥,巧施盖顶肥”的原则。
即6月下旬每亩施标准氮肥10公斤,7月上中旬开花后是追肥关键时期,一般占追肥量的50%左右,根据长势补施盖顶肥。
后期为防早衰可根外迫肥。
病虫害应采取综合防治和多种农药交替使用的措施。
整枝从蕾期开始,早发的棉花(6月上旬现蕾),可在6月25日前后去掉第1-4果枝上的8个早蕾(含己脱落的)。
对晚发(6月20日还没现蕾)的,对则不宜摘去早蕾;打顶一般在入伏到大暑之间进行,打顶后要抹一次赘芽,打边心可在立秋前后进行。
4.合理进行化学调控。
掌握“离控于调,少量多次”。
如蕾期生一长较旺,可每亩用缩节胺1克或助壮素2毫升进行叶面喷施;盛蕾阶段,每亩喷助壮素4-6毫升,初花期增加到5-8毫升。
如喷后遇雨或浇水后持续旺长,过几天再喷一次,每亩用量8-10毫升,以控制旺长,形成合理的株型。
黄河流域棉区棉花后期长势长相与田间管理技术

14 棉 花缺肥 的长 势 长相 .
①缺 氮 :叶 色淡 绿 ,叶薄 而小 ,叶柄 和下部 老叶呈 黄 红色 ,植 株矮 小瘦 弱 ,蕾铃 少 。②缺 磷 :叶色 暗绿带 紫红 ,生 长 发育 推迟 ,开 花结 铃少 ,根 系不 发达 、分 枝少 ,株 型瘦 小僵 化 。③ 缺钾 :叶 色暗绿 带蓝 色 ,缺少 光
般 以磷酸 二氢 钾 15~ .5k/m ,尿 素 4 5k/m ,硼 砂 15k/m ,兑 水 6 0k/m 进 行 叶面 喷施 ,每 隔 7~ . 2 2 gh 2 . gh 2 . gh 2 0 gh 2 l 0天 喷施 一 次 ,连喷 2 ~3次 ,一 定选 阴天或 晴天 l :0 6 0后 喷施 ,以延长 肥液 在 叶片上 湿润 时 间 ,利于 叶 片 吸
中 圉 分 类 号 :¥ 6 .5 520 5 文 献标 志码 :B 文章 编 号 :2 9 0 5—3 4 ( 0 2 l 0 7— 2 13 2 1 )O 一0 4 0
D I 1 .9 9 i n 2 9 O : 0 3 6 0. s .0 5—3 4 .0 2 0 .1 s 132 1.105
《 棉花科 学》 迎投 稿 , 欢 欢迎 订 阅 !
・4 ・ 7
棉 花科 学 v13 ,N . o.4 o1
李 秋 芝 ,等 :黄河 流域 棉 区棉 花后期 长 势长 相与 田问 管理 技 术
21 0 2年 2月
积 期 ,这 是争 秋桃 ,增 加 铃重 的关 键 时期 ,若 遇旱 必须 坚持 浇水 ,以防止 早衰 ,延 长 叶片 功能 ,但 浇水 不 宜过
新疆棉花高产栽培种植技术规程

为实现机采棉优质、高产、高效,抓好播前准备、出全苗出壮苗、田间管理和收获四个生产环节。
首先,在棉花品种的筛选上应朝着高产、优质、生育期期与无霜期相宜、适合机采的棉花品种;第二,对现有的棉花栽培技术模式进一步更新与完善,与机采相适应\配套;第三,拓宽思路,探索适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新技术,为棉花生产取得新发展而努力。
1主要技术指标1.1 三膜十二行播种机采用1.25m的地膜覆盖,边行采光面宽14cm<,1.2 行距配置:三膜十二行单膜行距(10+66+10)Cm,接行行距应控制在66±2cm,平均行距38CmC应采用15穴的点种器(株距9.5cm,理论株数18467株)实行精量点种。
1.3 三膜十二行播种机采用采用一膜一管,滴灌带置于两个中行的中间。
或一膜两管。
1.4 产量结构:亩保苗株数1.65万株,亩收获株数1.5万株以上,单株果枝台数7〜8台,亩果枝台数10万台左右,亩铃数10万个,单铃重5g,亩产450〜48OkgC2主要栽培技术2.1 土地准备2.1.1 秋收后秸秆还田:秸秆割茬高度5cm以下,秸秆粉碎长度为5〜6cm,做到到头到边,抛洒均匀,无集堆、无漏割现象。
2.1.2 残膜回收:在秸秆粉碎还田前或后,用搂膜耙进行残膜回收;在播种前必须进行机械或人工捡拾残膜,减少残膜对土地的污染。
2.1.3 全层施肥:每亩基施60-100公斤油饼+25公斤复合肥+5公斤硫酸钾+1~2公斤硫酸锌,为保证施肥质量必须做到不重不漏,施量准确,抛撒均匀,到头到边。
2.1.4 秋季耕地平地作业:耕地作业:应达到“深、齐、平、碎、严、净"六字标准。
耕翻深度35cm,应做到翻婚均匀,覆盖严密,不重耕、不漏耕,地头地边整齐。
平地作业:达到“齐、平、碎〃,做到不重不漏,到头到边,地表平整,无明显垄沟、土包和沟坑,无残草土堆。
2.1.5 及时秋耕冬灌或者春灌,冬灌亩灌量100~180方,春灌亩灌量60~80方,做到灌水均匀,不重不漏。
棉花种植技术集锦

地膜棉花种植几点注意事项地膜棉花长势强倒伏早衰要早防:许多棉农在种植地膜棉花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技术上的失误,造成棉株倒伏和早衰。
前者是由揭膜过迟引发的,后者是因追肥不及时或者不足造成的。
为此,应及时采取以下措施:适时揭去地膜。
地膜棉花前期对肥水的吸收能力比直播棉强得多,如能适时揭去地膜、加强田间管理,地膜棉花就能充分发挥优势;如果迟揭膜或者不揭膜,则不利于棉株根系下扎,使得大部分根系分布于土壤上层,棉株支撑能力较差,非常容易倒伏。
因此,必须适时揭去地膜,促根下扎。
揭膜时间以初花期最为适宜。
快速补施肥料。
地膜棉由于发育进程比直播棉早20~30天,一切管理措施都要相应提早,特别是要迅速施足花铃肥,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或施三元复合肥10~15公斤。
对缺钾棉田每亩还要增施钾肥5~10公斤。
促使植株平衡生长。
地膜棉由于发育快,容易疯长,必须采取相关措施,使其平衡生长。
采取的措施一是在进入盛蕾期后每亩用缩节胺2~3克,或助壮素8~12毫升,对水40公斤喷雾;二是注意在喷施调节剂后及时追肥。
喷施调节剂后,棉花叶色很快转为浓绿,但这时不能忽略潜伏的脱肥问题,该追肥的仍要追肥。
同时,还要注意揭膜后清除残膜,以免影响中耕培土和后茬管理。
棉花叶部在不同时期怎样喷肥苗期喷肥苗期叶部喷肥,能促使棉苗早发,促使弱苗转化为壮苗,并能控制株高,防止徒长。
一般选喷1%的尿素和1%~2%的过磷酸钙浸泡过滤液混合液50~75千克。
蕾期喷肥生长正常的棉田,可用磷酸二氢钾300~500倍液加适量锌肥喷施;棉株增长高峰出现在开花前,营养生长过快,会提早封行,增加中下部的蕾铃脱落,这类棉田需要喷施抑制剂,控制棉株主茎和果枝顶端生长。
即在棉花蕾期,亩用缩节胺或调节胺1.5克,对水50千克喷洒。
花铃期喷肥棉花花铃需肥量大,是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
植株矮小,根系不发达,叶色暗中有紫的棉田,亩喷2%的过磷酸钙或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60千克,能减少蕾铃脱落和壮桃促绒的作用。
棉花种植与大田管理技术

棉花种植与大田管理技术摘要:一直以来,棉花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经济作物,并在人们生活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人们对棉花需求量的增加,越发关注棉花的种植技术;因为棉花种植技术,是保障棉花高产、高质的首要途径;与此同时,在优化棉花种植技术的过程中,还应做好棉花大田管理工作;这是优化棉花生产结构的双重手段。
基于此,本文认真分析了棉花种植技术,并对棉花大田管理技术深入研究,希望能为相关种植人员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棉花种植;农业技术;大田管理现如今,人类在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的同时,越发追求自身生活质量;而棉花则是为人类提供舒适生活空间的重要产物。
那么,为了产出高品质棉花,做好棉花种植技术的研究至关重要[1]。
在种植棉花过程中,应将种植技术与机械化手段相结合,在控制棉花水肥、农药用量的同时,有效处理畜禽粪便及农作物秸秆,从而减少环境的污染,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绿色生产的目的。
1.棉花种植技术1.1棉花种植准备期在棉花种植前期,需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首先,种植人员应认真分析当地的种植情况,选择与当地种植环境相匹配的棉花种子;而在选购种子的过程中,也需密切关注种子购买机构,看其是否符合经营资质,以此来保障棉花种子的质量;此外,在购买种子过程中,还应以抗病能力强、适应性强的种子为主。
其次,还需综合考虑多方面的种植因素,其中主要包括当地土壤肥力、气候条件等等。
最后,为了提高棉花种子的成活率,减少病虫害对棉花种子的影响,在种植棉花种子前期还应对其进行包衣处理,从而降低棉花病虫害的发生率。
1.2把握播种环节在播种棉花种子的过程中,应以点播方式为主。
每一个播种穴内应点播三粒棉种;与此同时,还应保证棉种的播种密度;一般情况下,每公顷应播种3.7万棉株为宜;而棉花的行间距应确定在1.2米左右,种子播种深度以1.5厘米为宜[2]。
1.3科学施用基肥一般情况下,每公顷土地施加有机肥的含量应在30吨左右,施加磷酸钙应在600千克左右,氯化钾则以200千克为宜。
棉花种植技术与管理

棉花种植技术与管理棉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它不仅可以为我们提供舒适的衣物,也是一种重要的原料,如棉籽油和棉麻制品。
为了获取高产量和高质量的棉花,农民们需要掌握一些棉花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
一、土壤准备棉花在酸性土壤和过于肥沃的土壤中生长不良。
因此,在种植棉花之前,应该检查土壤pH值,确保它在6.0-7.5间。
施肥应该根据土壤类型和品种需求而定,要确保有足够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
二、品种选择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的品种。
在种植时根据当地的日照、温度、降雨量等生态环境来选择合适的品种。
此外,有些品种适合早熟,有些适合迟熟,也需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
三、播种棉花可以直接播种或经过干育苗再移栽。
在播种前,应该根据所选品种的需求来制定种植密度。
一般情况下,在平原地区,每亩种15000-17000株左右,而在山地和丘陵地区,每亩种10000-12000株左右。
播种前,土壤应该经过平整。
四、灌溉和排水棉花需要充足的水分来生长,但过度的灌溉可能会导致病虫害。
因此,在制定种植计划时应该根据当地降雨量、土壤类型和品种需求来制定灌溉方案。
排水方案也要制定好,以避免积水和根腐问题。
五、除草和施肥棉花的生长速度非常快,因此需要及时除草以减少杂草对其的干扰。
在施肥方面,应该利用化肥或有机肥来提供棉花所需的氮、磷、钾等营养。
不过也要注意,化肥用量过多会对土壤造成损害,影响棉花的发育。
六、病虫害防治棉花是容易受到蚜虫、红蜘蛛、蚜虫和棉铃虫等害虫的影响。
此外,也会受到某些疾病的影响,如白粉病等。
为了防止病虫害的发生,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如选用耐病虫的品种,加强灌溉和排水以保证植株的健康生长。
总的来说,棉花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是一门长期实践经验累积的学科,需要农户在实践中多加总结和积累,以期提高棉花生产的质量和产量。
棉花的种植管理技术

棉花的种植管理技术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种植管理技术对于棉花的产量和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关于棉花种植管理技术的一些介绍和建议。
一、土壤准备棉花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和充足的水分,同时也需要肥沃的土壤。
在种植棉花前,应该对土壤进行充分的准备。
首先,需要进行土壤酸碱度的测试,如果土壤过酸或过碱,需要进行中和处理。
其次,需要进行土壤的深翻和松土,以便为棉花的生长提供充足的空气和水分。
二、种子选择在选择棉花种子时,应该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品种。
同时,也需要注意种子的质量和纯度。
种子的质量和纯度对于棉花的生长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播种时间棉花的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温度,因此在选择播种时间时,应该选择气温适宜、阳光充足的季节。
一般来说,春季和夏季是棉花的适宜种植季节。
四、施肥棉花的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因此在种植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的施肥。
一般来说,应该在播种前进行基础施肥,然后在生长过程中进行追肥。
在施肥时,应该根据土壤和棉花的生长情况进行合理的施肥量和施肥时间。
五、病虫害防治棉花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因此需要进行适当的防治。
在防治病虫害时,应该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防治方法,并且要注意防治的时机和方法。
六、灌溉管理棉花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因此在种植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的灌溉。
在灌溉时,应该根据土壤和棉花的生长情况进行合理的灌溉量和灌溉时间。
七、采摘和储存棉花成熟后需要进行采摘和储存。
在采摘时,应该选择适当的时机和方法,以避免对棉花的损伤。
在储存时,应该选择干燥、通风、防潮的储存条件,以保证棉花的质量。
总之,棉花的种植管理技术对于棉花的产量和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种植过程中,应该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的种植管理技术,并且要注意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灌溉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以保证棉花的生长和产量。
棉花田管和棉花打顶技术学习心得体会

棉花田管和棉花打顶技术学习心得体会
棉花田的管护和打顶技术对于提高棉花产量和质量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学习心得和体会:
1. 管护技术:合理的管理和护理措施可以保证棉花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包括及时除草、杂草防治、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等。
学习这些技术可以提高田间管理的效能,确保棉花能够健康生长。
2. 打顶技术:打顶可以促使棉花植株分枝,增加产量。
掌握合适的打顶时机和方法,可以控制植株的分枝数量和高度,提高棉纤维的质量。
学习打顶技术需要了解棉花生长发育规律和适宜的生长环境,同时还需要熟悉具体的操作技巧。
3. 实践经验:实践是学习棉花田管和打顶技术的关键。
在实际操作中反复练习和摸索,结合自己的观察和经验总结,逐渐掌握技能和掌握技巧。
同时,可以与有经验的农户或专业技术人员交流和请教,学习他们的经验和技术。
总结起来,学习棉花田管和打顶技术需要理论基础的学习,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实践和经验总结不断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遵循农业生产的合规要求,如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棉花生长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 -农学论文
棉花生长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
夏金平
摘要:棉花生长中后期进入生殖生长旺盛期,蕾铃迅速膨大,此期管理技
术是否到位将决定棉花最终能否获得高产。为此,本文对棉花中后期水肥运
筹、病虫害防治及有效防止蕾铃脱落等关键技术进行总结,以供广大种植户参
考。
关键词:棉花:灌水:施肥:病虫害:防治
1
科学灌水
缺水会使棉花落叶、掉铃或枯死,但水过量又会导致田间土壤板结,透气
性差,叶片或腋芽突长,既消耗养料又使田间郁闭,光照作用降低,因此,灌 水量
必须适度。一般棉田 7d左右灌水1次,每次用水量
25~ 30 m3/667
卅,沙性偏重的棉田,尤其在持续高温的情况下,可在 5d左右灌水1次,灌
水时间尽可能避开当天 12:00~17:00 的高温期,避免高温下水遇沙土形成蒸 汽,
造成花铃脱落。
2
合理施肥
肥料是产量形成的物质基础,尤其是在棉花中后期,生殖生长旺盛,棉花
因缺肥不仅影响生育进程,而且会影响产量和品质。建议目标籽棉单产在
450
kg/667 m2,可在前期施肥的基础上在 8月上、中旬每7d滴灌1次,配施尿素 8~10
kg/667 m、99%高纯度晶体和磷酸二氢钾 5 kg/667 m,8月25
日前 后停水、停
肥。
3
病虫害防治
棉花生长中后期,病虫害防治是一项重要的田管工作。枯萎、黄萎病及三
虫的发生危害严重,要确保防治结合的植保原则•有效防治病虫害的发生。
3.1
枯萎、黄萎病的防治
新疆棉区由于多年重茬,不能合理轮作倒茬,连作棉田土壤中的枯萎、黄
萎病菌逐年增加,高温持续时,在水的作用下,高温、高湿会导致病情指数加
剧,因此预防尤为重要。在发病初期,可选择 20%甲基立枯磷乳油1 000倍
液、3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500 — 1 000倍、多菌灵500倍液或10%混合氨 基酸铜
水剂(万枯灵)300倍灌根即可,也可用百枯净、乙蒜素几种杀菌剂轮 换交替使
用,每7 — lOd滴1次,连续使用2~3次效果更好。
3.2
虫害防治
此时期棉蚜几乎己消退,但红蜘蛛、棉叶螨和二代棉铃虫仍是发生期,因
此,棉田防治工作仍需加强。8月份气温高,多风,叶螨繁殖扩散快,可选用
杀螨剂阿维菌素、螨危和氯氰菊酯等 2~3种药剂交替使用以有效防治虫害。
4
花铃期遇高温蕾铃脱落补救措施
棉花属喜温作物,但并不是气温越高、越热就越好。棉花开花授粉期间,
极端最高温度在35 C以上的气温持续时间长则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缓慢,花 药在
12 h不能达到子房,便不能受精,而最低温度连续 5d以上在26 C
以
上,可导致10 d以后开的花粉败育,不能授粉,导致蕾铃脱落。
4.1
增加田间湿度
田间需保持35%的湿润度以使棉花生殖器官柱头保持湿润从而利于受精。
因此,补充水分尤为重要。强光高温田间耗水快,在水源允许的情况下,应
4 — 6d进1
次水,缩短供水周期,保持田间湿度,为授粉营造一个有利环境。
4.2
增施微量元素肥料
棉花花期除施用氮、磷肥以外,需在补充水分的同时增施硼、锌、钾肥, 硼肥
每次用量在 20 g/667卅以下,过量会导致棉株叶片边缘发红,似烧焦 样。
5
棉田脱叶技术
脱叶剂一般于9月1~ 10日采用吊杆式喷雾机喷施,适宜的脱叶剂及用量
为脱吐隆12~15 g/667 m2 +乙烯利70~ 100 g/667 川或用瑞脱隆30 —
35 g/667
m +乙烯利70~ 100 g/667 m,
喷施原则:种植密度大、叶面积系数较 大时,选用上
限剂量;种植密度小、喷施时间早,选用下限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