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测数字地震仪器指标分析

合集下载

地震数据采集站增益精度测试方法

地震数据采集站增益精度测试方法
邮编 :3 0 3 4 4 2
21 0 0年
第2 4卷
第 2 期
段 昌平 等 : 地震数据采集 站增 益精度测试方 法
增 益为 G i 设 输入 信 号 电平 的有 效 值 为 ,输 出信 an, 号 电平 的有 效值 为 V , : 2则
G i = 2 lg an 0o = 2 lg G( B 0o d ) () 2
论 它们 具体 的测量 方法 。
方便 , 图 1 示采 集 站框 将 所 图 等 效 为 图 2所 示 的 系 统
框 图。
图 2中 : 日( j)=I )l j( e H( e () 1
图 2 地 震 数 据 采集 站 等 效 系统 框 图
1 增益与增益精度的定义
应 。 ( ) Y n 分别 为输 人 和输 出信 号 。 n ,( )
数字 信 号
2 增 益 与相 位 误 差 的定 义 与 测 试 原 理
所谓增益指输 出信号相对输入信号 的放大倍数 ,
图 1 地 震 数 据 采 集 站框 图
通 常用 d B作 单位 , 0d 6d 1 B 2 B等 。记 有 B, B,2d ,4d
用于将 由地震波信 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 3 数字信号处
理模 块 ( S ) 对 于 目前 的 ∑ 一△ A D转 换 器 结 构 , DP , /
保真度 、 高信噪 比、 高动态范 围的十分精密 的电子装 备 。采 集站 的性 能是获 得 高质量 的地震 勘探 资料 的重
要保证 , 因此 地震 数据 采 集 系统 中所 有 与采 集 数 据 质
本文 主要 研究增 益精 度 的测 试方 法 , 关相位 的问题 有 将另 文 讨 论 。 为 了讨 论 的

遥测台网的震相分析

遥测台网的震相分析
之 间 34级 地 震 3个 台 波 形 记 录 。 .
也 可 做 不 同深 度 的 △ ~( 一 ) ( 一 ) P 或 S 的走 时 表 来 判 断 震 源 深度 。
14 两 台对 比判 别 .
若2 台之 中, 其 震 相都记录清晰 , 而第 2台的 震相不清 , 可利用下式判定 :
张 炜 张 佩 张 军 , ,
( . 南省地 震局 , 南 郑 州 1河 河 4 0 0 ; . 南省郑 州 市地震局 , 南 郑 州 50 0 2 河 河 4 0) : 5  ̄0
摘 要 : 测 地 震 台 网要 给 出较 好 的 地 震 定 位 结 果 , 遥 需要 正 确 地 判 断 各 类 震 相 , 结提 总 高快 速 处 理 方 法 , 地 震 分析 和速 报 水 平 不 断提 高 。 使 关键词 : 震相分析; 地震定位 ; 遥测台网
维普资讯
第 1 4卷
第 3期
高 原 地 震
E R H U Y R S A H I L T A A T Q A e. E E RC P A E U N
V0 . 4 No. 11 3
20 0 2年 9月
S p. 0 2 e 20
遥 测 台 网 的 震 相 分 析
1 1 和 达 曲线 法 u .
达 曲线 , 以 ( 波 到 达 时 间 ) 纵 轴 , —P 为 横 轴 在 直 角 坐 标 纸 上 做 图 , 即 即 纵 为 S 一 一 亦

』 一 ■
作为台 网, 为了更 准确地 判别震相 , 应首先做震相一致性检验 。主要使用 的方法为和 =
维普资讯
3期
张 炜 等 : 测 台 网的 震 相 分析 遥
5 7

河北数字遥测地震台站避雷系统

河北数字遥测地震台站避雷系统

图 2 雷 电通 过 电 源 线 引 入 图
根据 野 外 台站 的具 体 情 况 , 了 防御 雷 电击 中 为
电位 反击 等途径 损 坏 台站 设备 ( 1 。 图 )
电源 线 , 导致 电源线携 带 高电压 破坏 台站设 备 , 首先
电源 线进 入台站 前做埋 地 长度 大 于 1 m 处理 , 在 5 并
摘 要 : 电对 地 震 遥 测 台站 的 正 常 运 行 和 仪 器设 备 安 全造 成很 大威 胁 , 电 灾 害 被 “ 雷 雷 国际 十 年 减 灾 ” 织 列 为 十 种 组 最 严 重 的 自然 灾 害 之 一 [ 。本 文 就 雷 电 的 入 侵途 径 和 防 护方 法 以 及 接 地 系 统 和屏 蔽 措 施 做 一 些 介 绍 。 关 键 词 : 电 ;防护 ; 字 地 震 遥 测 台 ; 蔽 雷 数 屏 中图 分 类 号 :3 5 6 P 1 .2 文献标识码 : A
的 电 源 防 雷 系 统 , 级 防 雷 系 统 采 用 B级 和 C 级 相 两
结合 的方式 ( 3 。B级 避 雷 器性 能 指 标详 细 数 据 图 )
如表 1 示 : 所
图 3 配 电及 防 避 雷 性 能 指标 表
2 2 信号线 的 引入 .
第 2 6卷 第 4期
20 0 8年 1 2月


地 . 震


Vo12 No. . 6. 4 De ,20 C. 08
N0RTH CHI NA ARTHQUAKE S ENC E CI ES
文 章 编号 :0 3—1 7 ( 0 8 0 10 3 5 2 0 ) 4—0 5 0 4—0 3
收 稿 日期 :0 80 8 2 0 22 作 者 简 介 : 新 ( 9 8 ) 男 ( 族 )河 北 景 县 人 , 北省 地 震 局 遥 测 台 网助 理 工 程 师 , 林 大学 地 球 探 测 科 学 与 技 术 学 院 在 职 研 究 生 刘 17 一 , 汉 , 河 吉

2006年7月4日河北文安MS51地震

2006年7月4日河北文安MS51地震

2006年7月4日河北文安M S5.1地震前震中周围地区小震视应力随时间的变化陈学忠李艳娥(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5号 100081)摘要 2006年7月4日河北文安发生M S5.1地震,震前的2001年10月始在震区附近形成了M L≥1.5地震空区,这次地震发生在该空区边缘。

本文在近震源条件下,根据Brune模式,利用北京数字遥测地震台网观测到的波形资料,测定了该空区边缘发生的20次M L≥2.0地震的地震矩和地震能量,进而计算了地震视应力,分析了空区形成过程中这些地震的视应力随时间的变化。

结果表明,2004年出现了明显的视应力升高过程。

这说明该空区的形成伴随着应力的增强过程,可能具有预测意义。

关键词文安地震,空区,视应力0 引言震前区域中小地震活动会有别于正常情况而出现某种规律性展布,例如空区、条带等。

地震空区是人们最早注意到的地震活动空间分布异常图象,并受到了极大关注(梅世蓉,1960;Fedotov,1965;Liu et al,1984;张国民等,2001)。

空区做为强震前常常出现的异常图象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

尽管在识别地震空区方面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且这些成果的应用在实际地震预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到目前为止,在强震发生前要准确识别空区还是很困难的。

岩石力学试验结果表明,随应力的增加,岩石破裂和变形由无序向有序转化,地震空区的形成可能正是这种转化的效应之一。

因此,地震空区的形成是与应力增强过程相伴随的。

2006年7月4日11时56分24秒,河北文安地区发生M S5.1地震,微观震中在(38.9°N、116.3°E)。

震前的2001年10月~2006年6月间的4年又9个月的时段内,形成了长轴长约110km、短轴长约90km、近南北向的M L≥1.5小震空区(图1),M S5.1地震就发生在该空区边缘内侧。

1970年以来,空区内部的小震活动时有发生,但出现M L≥1.5地震4年9个月的平静期现象还是首次,2003年11月4日以后空区内再未发生M L≥1.0地震,这也是自1970年以后较为少见的现象(图2)。

地震地震前兆的观测与分析

地震地震前兆的观测与分析

地震地震前兆的观测与分析地震是地球表面的一种自然现象,而地震前兆则是地震发生之前可以观测到的一系列现象。

正确观测和分析地震前兆对于预测地震、减轻地震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地震前兆的观测方法和分析手段。

一、地震前兆的观测方法1. 地震仪器观测地震仪器是地震前兆观测的主要工具之一。

其中最常用的是地震仪,通过地震波的记录和分析,可以探测到地震前兆的信号。

地震仪器可以分布在地震活动频繁的地区,对地震的震级、震源位置和震源机制等进行观测和记录。

2. 环境参数观测地震前兆观测还可以通过观测环境参数来获取。

例如,地下水位的变化、地磁场的异常、地壳形变、地下孔隙压力的变化等。

这些环境参数的异常波动可以被理解为地震前兆的信号,提醒人们可能即将发生地震。

3. 动物观测动物在地震发生前会展现出一些异常行为,例如鸟群的飞行轨迹变化、牲畜的异常叫声等。

这些异常行为往往与地震前兆有关,对于地震前的预警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二、地震前兆的分析方法1. 统计学分析通过对大量历史地震数据和前兆观测数据的统计学分析,可以获取地震前兆与地震发生的关联关系。

例如,某个特定的前兆信号出现的频率越高,与地震发生的时间越接近,那么这个前兆信号就越可能是地震的预警信号。

2. 机器学习方法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机器学习被应用于地震前兆的分析中。

通过对大量前兆观测数据的训练,机器学习模型可以学习出地震前兆与地震发生之间的模式和规律。

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和准确性。

3. 数值模拟利用计算机模拟地震前兆与地震发生的过程,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地震前兆的本质。

数值模拟可以通过建立地震活动的物理模型,模拟地震前兆的产生和传播过程,为地震前兆的观测和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三、地震前兆的意义和应用1. 地震预警通过对地震前兆的观测和分析,可以提前预警可能发生的地震,为人们采取适当的防灾减灾措施争取宝贵时间。

地震预警系统的建立可以在地震发生前几秒到几十秒内发出警报,为人们躲避危险、切断电力和气体供应等提供了关键信息。

地震人一直在做的工作之一:速报和预警

地震人一直在做的工作之一:速报和预警

地震人一直在做的 工作之一:速报和预警ONE OF THE TASKSTHAT EARTHQUAKE EXPERTS HAVE BEEN DOING:QUICK REPORTAND EARLY WARNING宋秀青 1976年唐山大地震(见图1)和2008年汶川大地震等地震,均造成了较大人员伤亡,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不少有志青年积极投身于防震减灾事业,为守护人民群众的美好家园而努力奋斗。

那么,地震局里的人主要干些什么工作呢?我将通过解读地震速报和预警方面的科学知识,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为大家普及一下我们地震人一直在做的工作。

图1 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的场景1.地震速报的前世今生 我刚刚到上海市地震局参加工作的时候,单位墙壁上“为人民站岗放哨”几个大字,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上海地震台值班室里,365天分分秒秒灯火通明,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不管是周末还是节假日,值班员始终在进行地震监测工作,始终在为上海和上海人民站岗放哨。

我从事了多年的地震速报和地震数据的分析处理工作。

速报是我们地震局的基本任务工作之一。

那么,可能很多人会说:“地震已经发生了,速报有什 么用?” 1976年7月28日是我们国人永远难忘的一个日子。

受到当时条件的限制,地震局无法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测定出震中位置。

只能估算出地震是发生在离北京200 km范围内的一个地方,但是具体是在什么地方大家不知道。

所以工作人员兵分四路,开着车去找地震到底发生在哪里。

等到震中确定是在唐山的时候,已经是地震发生后几个小时了。

时间就是生命!大家知道,特别是在这样大的地震发生后,能够早一分钟确定震中位置,就能够早一分钟开展震后救援工作。

我们都知道单个的台站是没有办法确定震中位置的,只能够计算出发震时刻和震级大小。

如果要确定震中位置,必须要有3个以上的台站,而且这个台站的信号是要能够实时传输到数据分析处理中心的。

这就是地震台网!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我们全国地震观测台站只有很少的几个。

BoomBox数字遥爆系统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BoomBox数字遥爆系统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BoomBox数字遥爆系统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BoomBox爆炸机是美国Seismic Source公司开发的地震仪器遥爆系统,经地震仪器主采集系统生产商SECEL公司联机测试,是SECEL公司408UL、428XL 遥测地震仪默认配置爆炸机系统之一。

BoomBox爆炸机具有计时精度高、性能稳定、兼容性好等优点,已在地震勘探中广泛使用。

本文将从编译码器工作原理、BoomBox编码器激发程序、以及与SN400系列地震仪联机使用与野外使用保养方面详细介绍该爆炸机系统。

而且也将根据近年实际现场使用经验,对该爆炸机系统容易出现故障的方面加以分析。

1 编译码器工作原理遥控编译码器系统也称为地震遥爆系统,在地震勘探采集过程中,通常使用遥爆系统来激发炸药产生地震波,遥爆系统通常至少由一台编码器和一台译码器以及通讯电台组成,编码器的主要作用是启动地震仪器,通常把启动仪器的信号称为钟TB信号,编码器在启动仪器的同时也通过遥控方式启动译码器释放高压,引爆炸药并将验证TB(俗称爆炸讯号)和井口讯号(包括模拟井口讯号和井口τ值)送回编码器,通过地震仪器记录到野外采集磁带上。

下面是BoomBox爆炸机的电路设计示意框图:图1目前,遥爆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包括释放高压的电压值,释放高压的能量,井口时间的精度,系统起爆延迟的精度。

关于爆炸机系统的起爆延迟的产生及补偿。

由于震源与记录仪器地处两地,而地震勘探技术又要求震源激发与仪器采集必须在同一时刻开始,然而编、译码器是两台完全独立的装置,它们各自有着独立的时钟系统,从译码器接收到点火指令起爆雷管后又将数据通过电台回传到编码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处理电路还是讯号的无线传输必然会存在着一些延迟。

受早期电子技术的制约,这一延迟在早期的模拟爆炸系统只能补偿到2毫秒以内,而目前广泛使用的数字遥爆系统则可以精确到20微妙。

而BoomBox正是新一代数字遥爆系统的代表性产品。

地震勘探中所说的模拟遥控爆炸机,是简单的利用模拟音频讯号来实时调制爆炸机的爆炸讯号,包括验证TB以及τ值井口讯号。

Geopen地震仪简介

Geopen地震仪简介

Geopen地震仪(Miniseis24\SE2404EI\SE2404Plus\SE2404NT)骄鹏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骄鹏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Email:geopenkj@ geopen@ 骄鹏集团(GeoPen)是具有高科技背景的专业化科技集团,自1993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地球物理勘探仪器设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主要制造地震仪、高密度电法仪、综合工程探测仪、注水采油观测系统、二维与三维地震采集系统、地下水监测系统、城市环境监测系统以及相关软件与配件,产品主要应用于石油、煤炭、矿山、冶金、地质、水电、城建、环保等广大领域,在石油勘探、煤田勘探、矿产调查、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勘察、环境监测、地面沉降监测以及建(构)筑物预警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并为国家重点项目、军工项目提供技术咨询支持以及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骄鹏集团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凭借仪器的高性价比和良好的技术支持、售后服务,产品用户遍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北美的加拿大和美国、欧洲的俄罗斯以及亚洲的日本和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集团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整和,逐步形成了以吉林大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为主体的研发制造中心,以上海骄鹏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为主体的制造中心,以骄鹏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骄鹏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青岛骄鹏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为主体的营销中心,并在北美、日本以及新加坡设有分支机构,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研发、制造、营销服务网络。

集团人力资源主要以技术专家为主,并有若干经验丰富的销售工程师以及技术支持工程师。

多年来,骄鹏集团致力于专业化发展,除现有的三大种类、二十多个品种系列的地球物理勘探设备以外,还积极在相关领域进行探索,产品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以及部委级科技成果奖,产品具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

骄鹏综合工程探测仪是骄鹏集团(Geopen)研发的物探设备之一,它是一款集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于一体的多功能、高精度、高可靠性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可利用锤击、夯击、电火花、爆炸等作为激发震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新设计的交叉站与I/O SYSTEM II 配套 的交叉站相比,不仅在大小和重量上减少了很 多,而且在交叉线接口增加了4对数传线,使数 传对增加到了9对。 IMAGE系统中央记录单元 有2个交叉站端口,每个端口的采集能力为 168*9≈1500道(1毫秒),2个端口的数传能力 约为3000道,与IMAGE系统中央记录单元的处 理能力相匹配。
遥测数字地震仪器指标分析
西南石油局第二物探大队仪修室 于奎伟


一 、前言 二、I/O SYSTEM II 遥测数字地震仪器 三、SN388遥测数字地震仪器 四、I/O IMAGE遥测数字地震仪器 五、408ul遥测数字地震仪器 六、系统四遥测数字地震仪 七、遥测地震仪器指标对比 八、结束语
前言
SN388 遥测数字地震仪
2、交叉站
SN388交叉站也被称为CSU(cross-line station unit)。交叉站对中央记录单元发出的测试和采集指令进行 指令译码,送往地震排列上的电源站和采集站;对返回的地 震数据和测试数据进行整形和再传输。把在交叉线上以鬼对 形式传输的PWCT电源控制信号转换成真实的+5V电源 开关信号。一般情况下每条地震线上只需要1个CSU。在特 殊情况下,为了使三维地震排列绕开大型障碍物,可以使用 所谓的蛇型排列,在每条检波线上连接2个交叉站.
I/O SYSTEM II 遥测数字地震仪
2、交叉站
I/O SYSTEM II的交叉站也被称为高级大线接口(ALX), 交叉站是中央记录单元的大线接口箱体与地震排列的接口部件。每条 地震线上需要1个且只能接一个交叉站。交叉站对中央记录单元发出 的测试和采集指令进行指令译码,送往地震排列;对返回的地震数据 和测试数据进行整形和再传输。
IMAGE 遥测数字地震仪
IMAGE 系统的中央记录单元除了具有 I/O SYSTEM II 和SN388等地震采集系统所具有的控 制、测试、采集、记录、回放等功能之外,它在不 需要增加任何软件和硬件的情况下(编码扫描发生 器除外),本身具有数据叠加、相关和噪音编辑功 能。能够进行脉冲震源施工和可控震源施工。
SN388遥测数字地震仪
SN388遥测数字地震仪是由法国SERCEL 公司于1994年研发成功的遥测数字地震仪。
SN388遥测数字地震数据采集系统主要 有以下几部分组成:
1、中央记录系统 2、交叉站 3、电源站 4、采集站
SN388 遥测数字地震仪
1、中央记录系统
SN388中央记录系统主要由人机界面 工作站、采集处理箱 APM(acquisition processing module 可用于可控震源施 工和脉冲震源施工)或便携式采集箱体PAM (portable acquisition module只能用于脉冲震源施工)、磁带机、绘 图仪等设备组成。
I/O IMAGE遥测数字地震仪
IMAGE遥测数字地震仪是由美国 Input/Output 公司于2001年研发成功的新一代
遥测数字地震记录系统。
IMAGE遥测数字地震数据采集系统主要有以下 几部分组成:
1、中央记录系统 2、交叉站 3、电源站 4、采集站
IMAGE 遥测数字地震仪
1、中央记录系统
中央记录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1、提供图形化操作界面; 2、控制和测试地震排列上的所有采集设备; 3、显示、记录、和输出测试结果; 4、接收数字地震数据,进行格式编排(SEG-D)并记录到 磁带上;
5、硬拷贝输出地震资料,便于现场质量控制。
SN388 遥测数字地震仪
SN388的中央记录系统可以配置SQC-PRO现场质 量监控系统,能够对地震资料进行现场质量分析和控制 (如炮点-排列关系、能量、频谱和信噪比等),快速发现 不正常的地震道、辅助道。
SN338 和DFS-V 等为整装14位瞬时浮点放 大器数字地震仪已经被采用24位△-∑ A/D转换器 的遥测数字地震仪器所取代。目前地球物理承包商所 使用的遥测数字地震仪器有 I/O SYSTEM II、 SN388 、BOX、ARAM24、ARAM ARIES、 G-DAPS4、EAGLE88、RSR、I/O IMAGE、 408UL等。 所谓遥测数字地震仪器指的是将数字地 震仪器的核心部件——模/数转换器分布到地震信号 的接收地点,中央记录系统通过数字指令对分布在地 面上的接收 、放大、模/数转换等设备进行遥控和遥 测。
I/O SYSTEM II 遥测数字地震仪
4、电源站
I/O SYSTEM II 的电源站也被称为MCX,它具 有与采集站MRX完全相同的功能和技术指标。除 此之外,它的内部设有12VDC到48VDC的电源转 换器,使用12伏电源,通过地震电缆中的电源 对为其两端的采集站提供 48 伏电源。当地震电缆的道距 为55米时,一个电源站可以 为8个采集站提供电源。
4、电源站
SN388的电源站也称为PSU(power supply unit),PSU6除了具有与采集站SU6完全相同
的功能和技术指标之外 ,它的内部设有12VDC 到48VDC的电源转换器,使用12伏电源通过地 震电缆中的电源对为其两端的采集 站提供48伏电源。当地震电缆 的道距为55米时,一个电源站 可以为 8个采集站提供电源。
与I/O SYSTEM II相比,该系统的采集能力 有了很大提高。 IMAGE系统采集能力为1毫秒 3000道(2毫秒6000道)。
具有所谓的蛇型排列功能。在特殊情况下可以 为三维地震排列绕开大型障碍物提供方便。
IMAGE 遥测数字地震仪
2、 交叉站、电源站、采集站
IMAGE系统的采集站和电源站与I/O SYSTEM II的 采集站和电源站的功能和指标完全相同。采集站内都有3个 数传对,每个数传对的传输能力为1毫秒168道,由此决定 了IMAGE 系统单线采集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
SN388 遥测数字地震仪
5、SN388 遥测数字地震仪的优缺点
缺点:-采集道能力差,单个地震采集箱体只具有 二 维1毫秒300道、三维1毫秒600道的 采集能力。较适用于少于600道的二维采 集和少于2400道的脉冲震源或少于1800 道的可控震源三维地震采集。
优点:-与 I/O SYSTEM II 相比较,其地面采 集设备体积小、重量轻。 -地面采集设备加电、初始化、超前测试速 度快。20秒完成所有地面采集设备加电和 初始 化。 5秒种完成所有地面采集设备的 超前测试。
交叉站的地震电缆接口数据传输线的
数传率为8.96MB/S,这决定了每个交叉
站采集能力,也就是SN388系统的单线最
大采集能力只有1毫秒300道。
SN388 遥测数字地震仪
3、采集站
SN388的采集站也被称为SUB(station unit
站单元)。采集站的功能是对地震信号进行采集、放
大和数字化 。它们由中央记录单元所控制 ,并通过地
408XL遥测数字地震仪
408XL是法国SERCEL公司研制生产的新一代遥测数 字地震系统。它摆脱了传统的地震遥测技术的局限性的 限制。它所采用的是一种综合的遥测技术-------地震区域 网络技术(包括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具有极大的灵 活性。地震排列上的数据和指令可以通过用户自定义的 路径传输。同时,408XL还增加了一个重要的功能,叫 作“多路径”。通过这一功能我们可以让排列避开障碍 物,或一旦地面设备出现问题 (如某些电缆断了), 网络中 的缓冲寄存器可以保证地震数 据通过网络的其它路径重新传 输直到地震数据被成功地接收 到。
该系统的单个地震采集箱体(APM或PAM)的采集能 力为1毫秒600道 ,单线最大采集能力为1毫秒300道。最 大线数254线。
可以通过使用MMI-4多箱体连接接口把4个地震采集 箱体连接起来以增加系统的采集能力(但不能提高系统的 单线最大采集能力)。4 个大线接口箱体级联可以使系统 的采集能力提高到1毫秒2400道。理论上可以把32个地震 采集箱体连成一个地震采集系统 ,但是超过4个地震采集 箱体需要额外增加交叉线 、交叉站或中继站单元 ,会给 野外施工带来诸多不便。
该系统的单个大线接口箱体的采集能力为1毫秒504道, 单线最大采集能力为1毫秒504道。最大线数512线。
可以通过级联大线接口箱体的方法来增加系统的采集能 力。4个大线接口箱体级联可以使系统的采集能力提高到1毫 秒2008道。超过4个大线接口箱体需要增加交叉站或中继站, 会给野外施工带来诸多不便。
大线接口箱体级联的方法不能增加该系统的单线最大采 集能力。
- 在采集道数超过1毫秒3000道时,可采用2台IMAGE中央 记录系统通过主 / 从(MASTER / SLAVE)方式进行同步 采集,可以完成多达1毫秒6000道的地震采集任务。(采用 这种方式需要在SSS301同步爆炸系统中增加1块 MASTER/SLAVE板或SSS301同步爆炸系统更换为 PELTON SHOTPRO同步爆炸系统)
它们的主要功能是: 1、控制和测试地震排列上的所有采
集设备 2、显示、记录和测试结果 3、接收数字地震数据,进行格式编 排(SEG-D)并记录到磁带上。 4、硬拷贝输出地震资料,便于现场
质量控制。
I/O SYSTEM II 遥测数字地震仪
I/O SYSTEM II中央记录系统可以驱动3480和 3490磁带机,可以单卡或双卡同时记录。硬拷贝输出有时 序和道序可供选择。
IMAGE中央记录系统主要由系统控制箱体(SYSTEM CONTROL UNIT)、3490磁带机、V12绘图仪和多线 接口MLI(MULTI-LINE INTERFACE)等设备组成。
中央记录系统的功能是: 1、提供图形化操作界面; 2、控制和测试排列上的所有采集设备; 3、显示、记录和输出测试结果; 4、接收数字地震数据,进行格式编排 (SEG-D)并记录到磁带上; 5、输出地震资料,便于现场质量控制。
I/O SYSTEM II 遥测数字地震仪
I/O SYSTEM II遥测数字地 震仪是由美国I/O 公司于1993年 研发成功的遥测数字地震仪。 它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