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产业
雄安新区的高考知识点

雄安新区的高考知识点近年来,雄安新区成为了全国热议的话题。
作为中国新一轮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雄安新区将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对于考生来说,了解雄安新区相关的考点将对他们的高考备考有所帮助。
本文将从经济发展、城市规划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探讨雄安新区的高考知识点。
一、经济发展随着雄安新区的建设,相关的经济知识成为高考的热门知识点之一。
首先要了解的是雄安新区的定位和目标。
雄安新区被定位为首都副中心的承接区,旨在分流北京的非首都功能。
这对考生来说,是一个独特的背景,在答题时可以结合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进行分析。
其次,考生需要关注雄安新区的产业规划。
雄安新区将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专注于互联网、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对于考生来说,了解这些产业的特点和优势,有助于在政治、地理、历史等学科中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探讨。
最后,需要了解雄安新区的经济带动效应。
项目落地后,将带动大量投资和就业机会。
考生可以从宏观经济角度思考,雄安新区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意义,进行深入分析。
二、城市规划雄安新区的城市规划也是高考的重要考点之一。
首先,考生需要了解雄安新区的规划背景和原则。
规划方案强调生态友好、智能化、宜居宜业等特点,考生可以从地理和政治课程的角度,对这些规划背后的意义进行深入分析。
其次,要了解雄安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雄安新区将新建高铁站、地铁线路、机场等交通设施,以及医疗、教育、住房等公共服务设施。
对于考生来说,可以结合历史地理知识,探讨这些基础设施对于新区发展的带动效应,以及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最后,要关注雄安新区的特色建筑和生活环境规划。
规划方案提出了大量绿化和景观规划,力求打造一个宜居的城市。
考生可以从建筑学和环境科学的角度,探讨这些规划的可行性和对城市文化的塑造意义。
三、生态环境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话题的背景下,雄安新区的生态环境规划成为高考的重点内容。
雄安新区的重要意义

雄安新区的重要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北京市的发展压力日益加大,城市交通、环境、资源等问题成为制约北京市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瓶颈。
为了缓解北京市的发展压力,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国政府决定设立雄安新区。
雄安新区位于河北省境内,总面积达到2000平方公里,是北京市副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区的建设旨在推进城市现代化,优化区域发展结构,实现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形成以创新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
同时,新区将建立绿色、低碳、智能、宜居的城市生态环境,为人民提供更优质的生活服务。
雄安新区的设立对于北京市及周边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新区将承担一部分北京市的非首都功能,分流北京市的人口和产业,缓解北京市的发展压力,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另一方面,新区还将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为京津冀区域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总之,雄安新区的建设是中国政府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将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 1 -。
京东数科“新基建”雄安样板,人工智能驱动产业数字化

京东数科“新基建”雄安样板,人工智能驱动产业数字化京东数科“新基建”雄安样板,人工智能驱动产业数字化雄安新区承载国家战略,国家非常重视。
雄安新区的建设涉及智能城市、现代城市治理,它的建设也是一项牵涉多个领域、需要政府、行业各方共同参与的复杂的系统性工程。
作为“智能城市”建设的先行者,雄安新区智能城市与物理城市同步进入了大规模开工建设阶段,目前已打造出较为完善的智能城市基础设施体系。
雄安新区首席信息官张强将这一体系总结为“一个中心、四个平台”,即雄安云计算中心和城市信息模型平台、视频平台、物联网平台和京东数字科技集团与雄安集团共同打造的“块数据平台”。
京东数科承接的块数据平台是新区建设的数据基底,是整个新区的城市级数据中心。
未来,雄安新区建设的信息化系统将直接“长”在块数据平台上,各个领域的数据,从一出生就已经生长在一起,基于高出行业百倍的时空数据处理能力以及模块化输出的时空AI能力,可以有效打破智能城市建设的数据孤岛问题。
在雄安项目中,京东数科承建的是雄安新区的数据基底——块数据平台。
对于城市数据治理与运用,京东数科京东城市有着成熟的整体解决方案,“智能城市操作系统”。
块数据平台建设是智能城市操作系统典型应用案例。
“智能城市操作系统”的数据处理速度快、AI算法开发效率高、数据融合起来更安全、数据呈现更直观。
京东数字科技集团是一家以AI驱动产业数字化的新型科技公司,通过数字科技来服务金融与实体产业,助力相关产业实现互联网化、数字化和智能化。
京东数字科技的前身是京东金融。
20XX年11月20日,京东金融品牌升级为京东数字科技。
基于深厚的行业积淀和前沿的智能技术,构建智能城市的操作系统京东数科智能城市操作系统,基于深厚的行业积淀和前沿的智能技术,构建智能城市的操作系统,以生态的形式共建智能城市。
智能城市操作系统基于时空大数据、时空AI算法、联邦数字网关以及莫奈可视化等诸多前沿科技,感知城市全域数据、融合多源异构数据、释放沉睡数据价值、夯实智能城市基底,赋能智能城市应用,构建智能城市新生态。
雄安新区

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
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
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以特定区域为起步区先行开发,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
设立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重点任务习近平指出,规划建设雄安新区要突出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建设绿色智慧新城,建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
二是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
三是发展高端高新产业,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培育新动能。
四是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建设优质公共设施,创建城市管理新样板。
五是构建快捷高效交通网,打造绿色交通体系。
六是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活力。
七是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打造扩大开放新高地和对外合作新平台。
[7]雄安新区设立的必要性设立雄安新区的必要性有多个维度:首要任务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要有一个集中承载地,这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中心任务。
北京市政府设在通州区,还是在北京范围内,但是非首都功能承载地需要更大的范围,之前选了几个方向,包括秦皇岛、张家口,最后选取冀中南的保定地区,主要是有利于与京津互动,同时,平原地区也比较好发展。
对雄安新区建设意义的理解

对雄安新区建设意义的理解一、引言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其中之一就是建设雄安新区。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三个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的建设意义深远。
本文将从经济、社会、生态等多个方面探讨雄安新区建设的意义。
二、经济意义1.带动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雄安新区位于北京、天津之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
随着雄安新区的建设,将吸引大量人才和资金涌入这里,推动周边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
2.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随着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雄安新区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在这里,可以尝试各种创新模式和技术应用,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打造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作为一个全球科技创新中心,雄安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这里可以集聚全球最先进的科技资源和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三、社会意义1.缓解北京人口压力北京市作为中国的首都,人口数量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状态。
雄安新区的建设,可以吸引大量人口向这里转移,缓解北京市的人口压力。
2.提高居民生活品质随着雄安新区的建设,将有更多优质公共服务设施和住房供应。
这将大大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使他们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医疗和文化等公共服务。
3.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城乡差距不断拉大。
雄安新区建设可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城市与农村之间资源共享和互惠互利。
四、生态意义1.保护环境资源雄安新区位于华北平原腹地,自然资源丰富。
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问题,采取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方案,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2.推动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雄安新区建设可以推动可持续发展,尝试各种新型能源、清洁技术和绿色建筑等,为未来的城市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打造生态宜居城市随着雄安新区的建设,可以打造一个生态宜居城市。
在这里,可以采用各种生态环保措施,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环保的城市环境。
五、结论综上所述,雄安新区建设意义深远。
雄安新区的战略意义

雄安新区的战略意义随着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雄安新区作为一项重大国家战略举措,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雄安新区的建设旨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探索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增长极和示范区。
以下将从多个维度阐述雄安新区的战略意义。
雄安新区的建设有助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长期以来面临着人口过剩、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
雄安新区的建设可以吸引一部分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如行政机关、金融机构、高科技企业等,从而减轻北京的压力,提升北京的功能和国际影响力。
同时,这也为雄安新区提供了发展的契机,使其成为一个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现代化城市。
雄安新区的建设有助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中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实现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优势互补、共同繁荣。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区域,雄安新区的建设将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得到优先支持,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引擎。
同时,雄安新区的建设也将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形成一个更加完善的区域经济格局。
第三,雄安新区的建设有助于探索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
中国正处于城镇化进程的关键阶段,传统城市发展模式已经面临诸多挑战,如城市病、资源浪费等。
雄安新区作为一个全新的城市建设项目,可以突破传统模式,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市化模式。
在规划设计、产业结构、生态环境等方面,雄安新区可以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打造一个绿色、智能、宜居的现代化城市。
第四,雄安新区的建设有助于提升中国的发展质量和效益。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传统的投资驱动增长模式已经不可持续。
雄安新区的建设将注重创新驱动、绿色发展、高端产业等方面,推动中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同时,雄安新区的建设也将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雄安新区作为一项重大国家战略举措,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它有助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探索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提升中国的发展质量和效益。
国家为什么要设立雄安新区

国家为什么要设立雄安新区新区成立的目的及意义1:解决北京大城市病,疏解非首都功能2:平衡南北经济格局3: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4:打造超一线城市5:政绩体现1:解决北京大城市病,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交通拥堵,首都成“首堵”,人口膨胀、资源紧缺,环境污染、功能过于集中、出行不便,拥堵严重,停车难,办事难,效率低,浪费了巨大的时间成本及经济成本。
空气质量虽然有所改善,距离国家标准还有较大的差距。
水污染十分严重,水资源日趋紧缺,电力超负荷运转,看病贵,上学难幸福感低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为解决北京大都市病,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促进产业转移,控制人口规模,缓解资源环境压力,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央设立了北京副中心和新区。
第一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我们的首都北京先从行政层面甩出一个“北京市”,现在北京市政府职能已经全部搬到了通州。
第二建设新区,从产业层面,打造出一个“新区”,含金量非常高的,企业总部、高新科技企业、互联网企业、国家重要的智囊研发机构也要往新区搬迁。
目前已经注册的企业大约有3169家,大部分都是央企、京企,互联网巨头。
“新区”就是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充分利用这些优质的资源,打造成京津冀城市群的引擎,北方新的经济中心。
未来新区将发挥巨大的虹吸功能,吸纳大量资源、企业和人口。
首都北京主要围绕首都功能,建设中央行政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全国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中央通过建设北京副中心和新区,实现了瘦身北京的功能。
北京副中心和新区将成为北京新的两翼,打造世界级的京津冀城市群。
2:平衡南北经济格局:建国初期,国家靠近苏联,东北盛产石油、钢铁、煤炭。
当时东北发展了大量的东北经济重镇,但现在整个北方城市都没有突出的产业来带动北方的经济,人才的大规模外流导致北方整体经济明显落后于南方。
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开放深圳,发展深圳经济特区,带动了珠三角经济带的发展。
上世纪90年代,以上海为中心,建立并发展了浦东特区,带动了长三角经济带的发展。
雄安新区建置的历史沿革及其特征

雄安新区建置的历史沿革及其特征雄安新区是中国政府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规划设立的国家级新区,位于河北省境内,距离北京市约100公里,距离天津市约50公里。
雄安新区的建设是中国政府为了缓解首都北京的发展压力,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掖。
雄安新区的规划目标是打造高水平、高质量的现代化城市,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发展空间。
下面,我们将就雄安新区建置的历史沿革及其特征做一番介绍。
一、历史沿革雄安新区最早是在2017年4月1日中国国务院签发的《关于支持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意见》,正式确定雄安新区的位置,成为国家战略决策。
随后,中国国家发改委等14个国务院部门联合发布《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提出了对雄安新区的总体规划、空间布局、产业布局、交通布局等内容。
2018年后,雄安新区开始启动规划建设。
先后出台了《雄安新区交通规划》、《雄安新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部集聚区选址方案》,并陆续启动了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雄安新区行政办公区、雄安新区交通枢纽、雄安新区绿色建筑示范项目等。
2020年以来,雄安新区的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相关部门纷纷出台政策措施,加大对雄安新区的扶持。
在政策支持下,雄安新区在城市规划、产业布局、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都取得了明显进展,初步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二、建置特征1. 绿色生态雄安新区的建置特征之一是绿色生态。
雄安新区紧邻白洋淀、北京水源涵养补给区等重要水系和自然环境,区域内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生态资源。
为了保护这些资源,雄安新区在规划建设中把绿色生态放在重要位置,制定了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严格控制区域内的污染物排放、生态环境破坏等行为,推进绿色建筑、生态园林等项目,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生态环境。
2. 创新科技雄安新区的建置特征之二是创新科技。
作为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将成为京津冀地区的新型研发中心,实验区和创新名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雄安新区产业定位
雄安新区,地处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是2017年4月1日中共中
央、国务院决定设立的、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
的新区,定位为“首都副中心”。白洋淀是中国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有“华北
明珠”之称,位于河北雄安新区中南部,是雄安新区最重要湿地,对雄安新区气
候与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白洋淀地处北纬38°43′~39°02′,东经115°38′~116°07′。东界任丘、雄县,西
邻清苑、徐水,南连高阳,北接容城。白洋淀,由白洋淀、藻苲淀、马棚淀、腰
葫芦淀等143个大小不等的淀泊组成,其中以白洋淀最大,总称“白洋淀”,总面
积为366平方公里。白洋淀85%的水域在安新县境内,约占安新县总面积的二分
之一。
华北地区本就干旱少雨且水资源严重匮乏,白洋淀的存在不仅具有“鱼米之
乡”的经济效应,还承担着维持生态平衡以及泄洪蓄洪的重要功能,也因此被誉
为“华北明珠”和“华北之肾”。由于属于平原半封闭式浅水型湖泊,水量自我调节
能力较弱,上游“九河入梢”的注入,对白洋淀具有关键作用。
历史上,白洋淀水域面积曾经达到1000平方公里,水量非常丰富。上世纪
50年代以来,干旱的气候,工农业用水量不断增加,尤其是上游大大小小100
多座水库陆续修建,导致白洋淀入水不断减少。同时,上游水土流失和淀内围堤
造田使得白洋淀泥沙淤积加速,淀区水面日益缩小。
不过,上游修建水库进行截留,也是为了防止水患。保定一位笔名为“大瑛”
的资深文史研究学者对第一财经表示,河北过去水患很严重,尤其是白洋淀周边
地区,反复被淹,最近的一次是1963年,白洋淀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
洪灾,整个淀区汪洋一片。
雄安新区建设过程中将如何规划白洋淀的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
委员会组长、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徐匡迪院士对新华社表示,新区开发建
设要以保护和修复白洋淀生态功能为前提,白洋淀生态修复也离不开整个流域的
生态环境改善。要从改善华北平原生态环境全局着眼,将白洋淀流域生态修复作
为一项重大工程同步开展工作。
产业中国研习社创始人张五明对第一财经表示,白洋淀是河北的生态屏障,
2
也是河北最靓丽的景观资源之一,雄安新区的规划不仅不会以牺牲白洋淀来谋求
发展,而且白洋淀区域生态的好坏将深刻影响雄安新区的未来。从产业定位上看,
雄安新区不会是一个工业集聚区,不会涉及耗水量最大的工业的过度承载。从水
源上看,白洋淀也不会是雄安新区唯一的水源地,特别是一旦雄安新区开始展现
出人口吸附能力的时候,一定具备了多元化的水源供给。
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也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谈到雄安新区的区位优势,其
中就包括“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拥有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白
洋淀等;水资源比较丰富,可满足区域生态用水需求”。
大瑛认为,“生态用水”是中央对白洋淀用水的定位。这对于白洋淀的生态修
复和保护非常重要。当然,用白洋淀的水也难以满足新区生产和生活用水的需要。
不过,他也提到,雄安新区的三个县,属于大清河水系,其地下水系与永定河地
下水系,是隔离的,也就是说,不会影响北京2000万人的用水。从水系隔离的
角度而言,雄安新满足了大量人口集聚的最刚性约束。
中央对雄安新区的规划,其产业定位是发展高端高新产业。
张五明称,白洋淀区域是河北最大的水面,是京津冀之肺,环境脆弱,战略
地位特殊。从产业布局上看,有几个要考虑的因素,一是产业发展的可持续动力,
二是产业发展所需的要素承载力,三是区域要素禀赋和产业基础,基于此,应以
疏解出的非首都功能为基础,主要发展科技、信息领域的现代服务业环节,旅游、
养老、大健康一类的生活性服务业,以及教育、卫生产业等。
他提到,目前白洋淀周边确实存在一些污染企业,不过近些年无论是河北省
还是保定市都拿出大量的人力物力治理白洋淀。白洋淀区域生态好坏将深刻影响
雄安新区的未来,随着这一区域的战略地位的提升,白洋淀的治理必然同步于雄
安新区的开发。
从世界主要大面积水域治理的案例来看,投资大、周期长,还需要强有力的
执行力。张五明称,恰恰因为雄安新区的出现,使得这一区域得以高规格统一规
划,得到更大的外部支持,对于白洋淀的治理,将是一个极大的利好。
至于产业的布局,他表示,一个新区从开发到运营的过程中,迁入人口与原
住民共融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从产业角度来看,产业层级越高、产业链条越完
整,越有利于提供范围更大、层次更多元的就业岗位。产业层级越低、同质竞争
越大,越容易产生就业瓶颈。
“由于雄安新区最重要的战略目标之一是实现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并且
必须以市场化手段进行资源配置,这就使得在雄安新区产业塑造伊始,就要定位
到层级更高、市场潜力更大、对高端人才吸引力更强的产业,才能形成层次分明
的人力资本体系,才会实现外来人口与原住民的融合和共同发展。”张五明说。